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的心理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管理观念;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
(1)管工作缺乏创新意识。管理工作沿用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方法和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在高校整体工作架构中,各级管理人员扮演着“传声筒”的被动角色,缺乏参与式管理和研究型管理的主体意识。
(2)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和削弱管理队伍的培养,管理工作处于高校的从属地位。特别是院系一级的管理队伍建设,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难如人愿,缺乏科学的管理规范和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地位的从属性造成了管理者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缺失。
(3)管理队伍专业知识偏低。在于高校决策层观念陈旧,对管理缺乏科学的认识,管理人员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肯定,从属心理严重地挫伤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长此以往,造成了管理岗位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不强的现状。凡此种种弊端,严重影响着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约着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二、强调以人为本的新管理观念
管理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其核心观念便是以人为本。更新观念是高校管理创新的思想保证,只有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突破僵化保守的思维定式,突破常规思考方式才能树立自觉创新意识,才能树立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观念,才能找到发展的新办法和新思路。
(1)以人为本。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高校管理的永恒主题。高校是一个地区、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社会文明、文化发展、科学进步的摇篮,高校更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有学者甚至将高校形象地比喻为“人文精神荟萃,科学精神勃发”的“精神殿堂”,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场”。在这个神圣的殿堂中,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就很难汇聚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正视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克服传统守旧的经验式管理弊端,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结合我国高校管理的实际,创新高校管理理论,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同际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和谐发展,促进师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已在各高校中引起_广足够的重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相关激励措施纷纷台,许多高校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津贴、福利待遇。高校因此汇聚了一大批较为优秀的各类专业人才,如何发挥人才专长,推动高校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营造宽松、和谐、舒畅的生活环境,创造求实、创新、进取的工作氛围,构建自由、独立、协作、均衡发展的人文环境,无疑是高校管理工作中关系到事业兴衰成败的主旨。
从管理本身的角度讲,高校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像工厂那样实行精确的量化管理,尽量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其自觉自愿地全身心投入育人工作是高校管理的根本所在。深刻认识高等学校管理的这种特殊性,就需要不断更新理念,特别是要遵循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因为,首先,高校发展必须相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师生员工来推进学校的建设,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根本目的。其次,学校的管理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充分尊重师生的权利和个性,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要求,进而满足师生的学习、工作及其发展等各方面的利益需要。最后,在管理过程中只有注重人性化特点,充分发挥体现出理解人,尊重人等人文关怀特点,才能够实现师生的利益需求,这也符合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的特点。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才能在制定制度和政策上始终坚持把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才会从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管理体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近年来,在伴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人认为大学发展越快越好、越大越好、层次越高越好,认为这并不存在损害后代人的利益问题,也没有增长极限,这种观念事实上是片面的。历史经验表明,大学如果不能取得自身内生态平衡和自身与社会的生态平衡,不仅会使大学面临着危机,而且还会给后代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高校办学目标、办学思路的实现,办学效益、办学能力的提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管理制度问题,即首先要建立有一整套健全的科学民主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而且还要使他们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各尽其心,互相配合,彼此协调,共同促进。其次,更重要的是学校要以管理改革、体制创新为动力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促使大学逐渐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相统一的机制,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相协调的能力的体制创新目标则是清晰的,创新管理体制就是要围绕这一目标来逐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完善管理机制
营造人文环境,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管理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管理人员要在流动中求稳定、求发展。高校管理工作的特点要求管理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高校管理是一个从“人化”到“人格化”的教育过程,管理人员身处其中,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激发管理者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上级领导的人文化关怀是培养管理者团队精神的重要条件,团结协作、创新求实的人文环境、公平竞争、和谐友善的工作环境、便利的生活环境是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要使管理人员意识到,只要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同样可以和教学岗位的教师一样,职务、职称得到晋升,待遇得到提高,管理人员就有了归属感,工作的热情、激情、创造力等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总之,对管理人员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热情关心,增强管理岗位的吸引力,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具有管理知识、管理能力、管理经验、管理激情的人员吸引到管理队伍中来,增强管理队伍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五、打造新的管理队伍,实现全面发展
管理队伍是管理的主体,其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的高低,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管理队伍应该说是管理素质较高的一类,但是,这并不能掩盖目前管理队伍中存在的缺失,这主要表现在高校管理的用人机制不完善,在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管理主体往往是能人提不上来,庸才沉不下去,加上对管理队伍的重视不够,降格以求,导致冗员堆积,严重制约了管理主体的潜能的发挥。同时,由于长期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单纯地视为行政管理工作,工作人员遵循行政服从,执行照办的工作方法,从根本上扼制了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此外,重使用,轻培养提高,很多人员专业不对口,管理工作能力缺少,其结果直接影响管理的绩效。
总之,我们要结合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念,面对目前高校管理的现实问题,结合管理理论科学知识,创建符合学校、社会、国家需要的管理队伍,是当前也是今后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
他是一个可以装饰你书房的男人。
他用39本著作和几百篇论文建构了管理学历史上最富丽堂皇的大厦。当然,如果这些鸿篇巨制令你感到迷惑、彷徨甚至望而却步的话,不妨看看《德鲁克的最后忠告》。
德鲁克因其在管理学上卓越的贡献而被誉为“大师中的大师”和“现代管理学之父”,他至少占据着管理学史上3个第一:最多产的管理学巨擘,也是最多被提及却最少被真正理解的大师――“厚厚”的德鲁克在很多书架上被束之高阁。
也许晚年的德鲁克终于意识到,对于书架来讲,化繁为简的陈设比汗牛充栋的排列更能显示主人对知识的底气。于是,这位擅长“时间管理”的科学巨匠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把自己最后的16个月交给埃德莎姆一这位因《麦肯锡传奇》而步入美国管理咨询界名人殿堂的传奇女子来协助整理自己最后的箴言。这次授权堪称大师――生中最后一项管理决策。其结果成就了德鲁克的“第40本书”,也是唯一一本并非由他本人亲自执笔的著作――通过与别人的合作完成自己的意愿,这也许就是管理的真谛。
很多人误将这本书视为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华”或“集大成”,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一位真正的管理太师绝不会在接近人生的终点时才开始梳理自己的思想,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也不会借他人的光环来映照自己。事实上,德鲁克最杰出的贡献已经恒久地沉淀在《管理的实践》(1984年)、《管理:任务,责任,实践》(1973年)、《创新与企业家精神》(1985年)《21世纪的管理挑战》(1999年)等经典著作之中,而埃德莎姆的卓越才华也早就被她的《麦肯锡传奇》所证实。
作为功成名就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已经蹒跚于拐杖扶手旁的德鲁克根本不需要用这“第40本书”来总结他的思想或是继续提升他的名声。德鲁克唯一的担心的就是,席卷全球的又一次浪潮已经袭来,真正对世界冲击最大的不是惊涛骇浪,而是波澜不惊――德鲁克称之为“宁静革命”。这场“宁静革命”最重要的商业意义在于,它赋予了企业战略新的作用:企业不仅仅是盈利的工具,更是推动民主的动力。而在惊涛骇浪中真正能充当“防波堤”的,恰恰是我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那39本著作。
《德鲁克的最终忠告》可以归结为五句话“与客户结成同盟”、“创新与放弃”、“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吸引和培养知识型员工”、“建立系统有效的决策机制”。这并不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总结和集成,而是这位大师在“乐高世界”(你可以在该书中查到这个词的含义)和“宁静革命”到来之时,为自己的管理大厦寻觅到的一位“导游”。透过本书,我们不难发现德鲁克的真正过人之处在于:他超越了前人,而又很难被后来者所超越。
德鲁克之所以能够超越前人,是因为他擅长从纷繁复杂的现象里敏锐地洞察到问题的实质。德鲁克的思想是高效的催化剂,使人们能够自由追求他们以前从未奢望过的机遇。德鲁克难以被后人超越之处是他那天才般的预见未来的能力。时代越是变化,越能显示出德鲁克管理思想的伟大。
上帝一定垂青德鲁克,亲手擦亮了他的眼睛,让他能够洞悉未来。德鲁克是除《圣经》众作者之外最伟大的预言家。也许任何一个笨蛋都能数清一个苹果中有多少粒种子,但是只有先知才能从一粒种子中看出到底能长出多少个苹果。德鲁克就是这样的先知,在他看来,预测未来的唯一途径就是创造未来。这也是德鲁克的预言屡屡成为现实的奥秘。
熟悉《圣经》的人都知道,写作年代更晚的“新约”绝不是“旧约”的“集大成”,而是读懂整部《圣经》的门径。虔诚的基督徒都明白,学习《圣经》要以《新约》为肇始,因为其中蕴含着基督的“福音”。如果一上来就直奔亘古的“创世纪”,你反而无法“出埃及”。正是由于有了《新约》,流传千年却晦涩难懂的《旧约》才在世人面前豁然开朗――《旧约》中对耶稣基督的令人费解的离奇预言在《新约》中一一兑现。换句话说,正是《新约》的出现,才真正阐释了《旧约》的价值和魅力。
同样,德鲁克留给后代的“福音”也许并不是他的39本著作,亦非其创造的“目标管理”、“知识经济”等经典管理学术语,这些是德鲁克管理思想中充满预言和隐意的“旧约”。而用来阐释它的“新约”,正是《德鲁克的最后忠告》,该书将帮助我们充分发掘作为伟大先知的德鲁克在21世纪管理学上的真正意义。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改善工作表现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这样的机构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2、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其方法是选择合适且技术熟练的工人,研究这些人在工作中使用的基本操作或动作的精确序列,以及每个人所使用的工具,用秒表记录每一基本动作所需时间,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延误时间,找出做每一步工作的最快方法,消除所有错误动作、缓慢动作和无效动作,将最快最好的动作和最佳工具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序列,从而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劳动定额。
3、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物理教学中,常采用适当而必要的“刺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兴趣性,以兴趣引路,并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激发和利用兴趣的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也可增强教师上课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例如进入初中物理的第一堂物理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魔术表演”:把一块玻璃直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拉上窗帘,使屋子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正在水中燃烧。把上面实验中的水杯拿开,把你的手指放在原来水杯所在的位置上,学生会惊奇地看到一个很难相信的现象——你居然毫不在乎地把手指放在火焰里燃烧,看得学生满脸迷惑。此时学生会对物理实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学生眼里老师就像是一个魔术师,物理实验好像在变魔术。这时教师就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鼓励他们去解开这些“谜”,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让学生有更大的求知欲。再如讲到“压强增大沸点升高”这个内容时,做如下实验:在烧瓶中盛半瓶水,用一只插有玻璃管和温度计的塞子塞紧瓶口,再用一段橡皮管把玻璃管和注射器连通(或者连接一个小气筒)。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你可从温度计上看到,当温度接近100℃时,瓶里的水沸腾了。这时你用力推压针筒活塞(或者压气筒活塞),增大瓶里的压强,你会看到,虽然仍在加热,水的温度也略有升高,但是沸腾停止了。这说明,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了。这些实验不但有趣,而且对学生掌握知识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先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求知欲,实践表明,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开拓思路,自主讨论,取长补短
在物理教学当中,很多知识的获得都可以是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完成。例如初中物理《安全用电》这节课,老师可以搜集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实例让学生讨论哪些符合安全用电规则、哪些违犯了安全用电规则。通过讨论,学习气氛活跃,学生们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获得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增强发问的随机性和灵活性,恰当地点拨、启发,或运用变式,或“借题发挥”,或激发灵感,有意识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扩展学生的思维领域。要善于因势利导地向学生提出新问题,在学生成功的喜悦中添加新的刺激,将学生从已知境界带入新的未知境界,推动思维的发展。物理教学中能多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会使学生思路更宽阔、思维更灵活,让学生有更多更广阔的空间。
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体,是主动又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教师是创设宽松、和谐气氛的组织者,是适时地稍加点拨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是不同见解的鼓励者和支持者。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对学习物理充满热情的火花。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只有把学生真正地当作学习的主人,才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思维,热情地参与讨论,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
三、把实验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操作是学好物理知识的基本技能,实验过程是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实验器材来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安装各种复杂的实验装置进行各种物理实验操作,并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做好实验记录,做好实验结果的总结以及应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都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使他们具备必要的科学思想素质,有能力运用实验的手段去研究物理问题。例如,在“测平均速度”的学生实验中,实验要求学生会用钟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同时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这个实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和填写实验报告。通过这个实验,学生除了学会正确使用钟表和刻度尺,学会自己调节和改进实验装置的操作技能之外,还学会了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们还可以自行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
四、给学生提出质疑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热情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中学历史教材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55-01
实施新课标以来,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因学情不同而存在不少困难。如课标规定宽泛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感到困难;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而对教学活动的展开感到困难;课时相对不足而完成教学任务感到困难等。因此,正确认识新课程标准与中学历史新课程教材的关系与课程评价,已成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正确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关系
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法规性文件。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和目标观,从而更好地指导历史教学。
其次,课程标准规定的是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不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广大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增、补、删、改,确定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掌握,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的教学内容。要改变那种单纯“教教材”、死抱教材不放的旧观念,要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用活教材。
二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学理念与评价
第一,以人为本,是中学历史课改的根本理念。中学历史教学要尊重学生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人性发展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等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师来说,不仅要在专业素质方面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把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综合地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要明确新课程改革是中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关注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变化,教师应成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动者,组织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营造课堂真实情景的导演。
对学生而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使学生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与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以及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这就要求中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能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愉悦的氛围下得以良性发展、不断提高。
第二,新课标下的历史课程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要打破评价的思维定势,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正确、公正、全面完善的评价体系。
当前历史教学评价主要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评价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淡化德育教育;评价方法单一;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影响。而正确、公正、全面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学改革,所以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评价应该使评价内容、主体、标准、方式多元化,不仅是由专家来进行评价,也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教学参与的评价,同时也要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在评价目的上,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以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其学习成绩高低的唯一标准;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宗旨,通过评价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