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的盈利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于我国目前还未完全放开银行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仍然处于管制状态,因而,我们取我国1996-05-01――2004-10-29年间银行一年期定期存贷款的数据来进行分析。从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在96年至04年期间,人民银行9次调整存贷款利率,但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在一段时间内却是确定的,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值。由各年数据所得到的利率历史曲线图的波动也是相当稳定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银行净利差的公式:
净利差=贷款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支出
收入(支出)*(贷款利率-存款利率)
规模*利率差
上式意味着商业银行凭借利率管制,在利率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银行收入支出规模越大,利差收入就会越多,盈利也会越多。从而,商业银行相互之间的竞争仅局限于存贷款的数量,基本上不用考虑利率的问题。在利率市场化以后,情况会大大的不同。
二、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盈利模式的变化
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没有了上下限的限制,存贷款利率的波动幅度必然会明显加大,在图一中,存贷款利率曲线可能随时都是变动的,在一段时期内,利率差将不再是一个稳定的值。也就是说在净利差的公式(净利差=规模×利率差)中,利率差将是变动的。另一方面,此时商业银行间存贷款市场的竞争既包括量的竞争也包括价格(利率)的竞争。长期来看,面对优质客户,竞争的结果必然是贷款价格一降再降、存款价格一升再升;而面对中小客户,出于风险控制目的与考虑客户的承受能力,起风险补偿作用的高利率却不可能无限制上升,因此这种价格竞争最终势必缩小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将出现商业银行整体利差缩小和经营困难的局面, 若一直以大客户为主(注重规模),也不能实现多盈利,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改变以存贷款利差(利差收入)作为收入主要来源的传统思路,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转变银行盈利模式的途径
1、 发展中间业务,增加服务费用
未来我国存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后,商业银行靠利差收入提升利润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因此寻找更多更具潜力的利润增长点成为今后国内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而其中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增加中间业务在整个收入中的比例(增加非利息收入),减少对存贷差的依赖。据统计,西方商业银行在近年来,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都呈快速上升趋势。美国、日本、英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均在40%左右,美国花旗银行收入的80%来自于中间业务。与国外相比,中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总体发展水平低、效益差,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较低。目前,就中间业务收益占全部收益比重而言,中国银行约13%,中国建设银行约8%,中国工商银行约5%。入世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逐渐萎缩,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以及中资银行之间必然在中间业务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势在必行,这不仅符合国际惯例,也是新时期商业银行生存的必然。
2、 大力开展个人金融服务
个人金融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上升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美国,到1996年,美国全部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中,个人金融业务的比例由1985年的31%上升到45%,其中资产规模前100大银行的相应比例更高。2000年,花旗集团净利润为135亿美元,其中个人金融业务实现利润53亿美元,占全部利润的39%。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比较薄弱,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家银行才逐步认识到个人金融业务对整个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性,纷纷成立个人业务部,以加大个人金融业务开拓、管理力度。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加强个人金融业务竞争力,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先进经验,从银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重视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个人金融业务的市场营销。
关键词:影子银行 监管套利 运作模式 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081-03
监管套利是指金融机构根据各种金融市场中监管规范和监管力度的不同,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业务及经营模式转换,从金融监管要求较高的市场领域转移到金融监管环境较为宽松的市场领域,从而完全或部分规避监管,实现从中谋取利益的行为。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机构的外部性边界,次贷危机的发生和“影子银行”系统的全面瓦解正是由于西方对金融监管边界认识不清、对相关机构和创新产品的监管缺失所致。根据目前国内影子银行所涉及的相应业务及广泛的运营范围来看,不同的市场主体中影子银行开展的业务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但就目前来看,影子银行系统与传统商业银行系统之间的依存度较高,存在着以传统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为主要特征的“银行的影子”与以发挥信用中介功能的非金融机构、民间金融系统为特征的“影子银行”相互依存的现象,共同构成了影子银行系统的基本格局。
一、中国影子银行监管套利的动因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致使我国外贸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空间生存压力增大,人民币升值、用工成本提升等问题致使中小企业在资金周转上举步维艰。然而传统金融体系对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方面处于一种混乱的局面,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同质化明显,使得整个金融行业对实体经济形成垄断。加之2010年下半年开始银行陆续紧缩银根,商业银行风险厌恶程度增强,更青睐于向信用良好的大型企业发放贷款,因而导致了游离在金融体制之外的中小型企业在金融服务上受到了严重的金融排除。据银监会(2010)测算,目前我国大型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型企业为20%。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更加凸显。正规金融资源在体制内外严重不公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通过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其他渠道来寻求资金,从而满足自己的融资需求。在这种资本市场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处于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再者,因为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的金融管制使得我国存在一种金融垄断和利率双轨制的金融格局,形成了正规金融系统与影子银行系统并行不悖的双重金融格局,对我国的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目前我国利率双轨制和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下,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存在着监管套利的情形,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不同。以美国的影子银行系统为例,其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创新发展的产物,虽然也有进行监管套利的动机,但不是主要因素。美国影子银行金融衍生品创新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散风险。而中国在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银根紧缩导致传统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受到管制、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宏观政策紧缩的市场环境下,资金的供需矛盾更导致了金融监管和监管套利之间的巨大张力。而且占据市场主导性的金融机构为降低监管带来的运营成本,获取更高的收益的同时,通过银证合作、银信合作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借此绕过资本管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要求,解决资金的流动性枯竭问题,达到效益最优,进而导致了现今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以监管套利为金融衍生品创新发展的动机。
二、中国影子银行监管套利运作模式下的法律规制供给现状
(一)民间金融系统的监管套利
这一类影子银行主要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民间融资和其他民间金融机构。其共同的特点是都作为目前金融市场上新兴的融资机构。鉴于目前金融监管机构的主要监管对象仍为传统的金融机构,民间融资行为脱离传统融资媒介,融资门槛较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对传统的融资监管模式具有较强的冲击性,缺乏严格意义上的金融监管,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规制上存在较大的空白区域,一旦发生金融法律纠纷,因其相应的制度规制不完善,往往造成金融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控诉无门的状况。对于这一类新型的影子银行模式,应当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促进金融交易的透明化和公开化、规范相应的金融业务为主。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吸储成本提高、利差波动加大以及对风险定价能力的考验,将使得传统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受到巨大影响。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对商业银行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以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值得深入思考。
【关键词】
盈利模式;利率市场化;转型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的冲击最根本地就是对传统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冲击,因此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的转型就显的极其重要。本文正是从这一背景出发,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对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盈利模式的冲击,进而得出相关结论及提出相关建议。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介绍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经济与市场环境之下,以一定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收支结构。根据划分标准不同,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有着不同的类型,以主要收入结构分类,可将盈利模式分为传统业务型和非传统业务型两种。
传统业务型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以净利息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业务发展以资产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以存贷款规模的增长来维持利润的增加。非传统业务型盈利模式就是指商业银行的非传统业务收入占较大份额。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及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现状
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如下图21所示,非利息收入占比尽管略有上升,但总体比重仍然较低,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多有反复。
图21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
资料来源:5家公司年报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努力拓展中间业务作为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显著增长。仍以上述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其最近六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情况如下图22所示:
图22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
根据上图可知,五家银行最近六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但总体看来,占比仍旧较低。2012年,五家银行这一占比均比2011年有所下降,其中这一占比最高的是建设银行,为20.29%,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从其他上市商业银行来看,20072012年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平均在20%左右,净利息收入占比平均在80%左右,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
图2320072012年16家商业银行总营业收入结构变化图
从上图23中可以看出,近六年来,上市银行的净利息占比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净利息收入比从2007年的86.86%下降到2012年的78.45%。另外,受2008年降息的影响,2009年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处于近六年的最低值,为79.09%。同2011年比,大多数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比均有所降低,体现出银行业在摆脱传统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业务模式的过程中,利息收入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形成原因分析
1.高储蓄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
受到历史、文化及经济状况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储蓄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而与高储蓄率相对应的消费水平却比较低。我国的高储蓄率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性好且成本低廉的资金来源,这是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能够持续维系的重要原因。我国经济的增长与投资增长密切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高于GDP增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资金整体需求量的增速非常快,形成了我国资金市场供不应求的基本格局,商业银行又在整个社会的资金配给中处于主导地位,而这种格局为批发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体制的缺陷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限制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结构都是以间接金融为主,近些年来,虽然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我国直接融资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仍未得到根本改变。而在间接融资中,银行贷款又是其最为主要的融资途径,这种金融结构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维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环境。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实现综合供给,制约了盈利模式多元化改革。
3.利率管制与高利差
虽然我国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但直到今天,利率市场化进程还没有完全结束,特别是存贷款利率,依旧受到央行的管制。在行政干预的情况下,我国一直保持了平均3%4%的息差水平,虽然这一息差水平相对于其他转型国家6%的息差而言还不算高,但与成熟的工业化国家2%的息差相比,还是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利润来源。
三、总结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现行盈利模式造成巨大冲击,它使得吸储成本提高,存款的竞争由隐性变为显性;利率风险上升以及存贷利差波动加大挑战银行盈利模式;存贷款定价能力受到考验;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受到考验。由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促使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也推动者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二者相辅相成。面对不断市场化的经营环境,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确立以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经营战略,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和市场风险管理的水平以及重视高端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参考文献:
一、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
截至2012年末,我国共有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总计23.44万亿元人民币,净资产1.31万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95万亿元人民币和1094.67亿元人民币(根据公开资源整理而成)。截至目前,根据已披露的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年报显示,2012年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94.64亿元人民币。其中,6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共计754.1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均值为15.10%(数据来源于数据来源中证网数据中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传统的利差业务依然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所占比重高达到收入总额的80%以上。
二、与国外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比较
国外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相比,从业务结构来看,对公、对私以及大中小客户业务均衡发展;从收入来源看,国际先进银行非利差收入占到总收入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集中在对公的大型顾客上,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维持在15%左右(如表1所示)。
三、现阶段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的核心问题
1 高储蓄率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受历史、文化及经济状况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与高储蓄相对应的是低消费水平。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收入的不断增加和投资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居民投资于股市、债市的支出日渐增加,但高储蓄的根本格局依旧没有改变。
由于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充分享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能够保持高速的贷款扩张。近十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贷款平均增速都以两倍于GDP的增速在增长。
高储蓄率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成本低廉、稳定性高的资金来源和收入来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2 监管手段、监管政策过于严格
过于严格的监管手段、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拓展新业务来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和改善盈利结构的积极性。
监管机构的监督决定着金融市场大的发展方向和人力、资源投向,进而也影响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对新业务的拓展态度、效率以及盈利模式。由于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手段过于严格,重监管而轻业务,使得商业银行自主活动空间范围很窄,导致商业银行抵触新业务,更怕在业务拓展中因受主观或非主观因素导致失败或触及监管红线而受到行政制裁或处罚,使商业银行安于维持现状,通过存贷利差维持现有的盈利模式。
四、推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动的因素
(一)国家金融政策的引导与鼓励
国家近些年来一定程度上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起到推进作用。例如,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业“十二五”规划》对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的经营模式持支持态度。规划表示:要引导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在明确综合经营试点,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试点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风险掌控能力和比较优势选择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这将引导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全能银行方向发展。
(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的内部条件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构已经确立,其经营效率逐步提高。
五、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应采取的对策
作为服务行业的商业银行,笔者认为,服务竞争力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最根本和最直接的体现,它主要体现在银行为顾客提品的能力和银行内部的管理能力这两方面。
(_一)提高为顾客提品的能力
1 大力发展零售业务。随着大型公司顾客的融资渠道增多,议价能力提高,银行能从其身上赚取的利差越来越有限,这就迫使股份制商业银行改变对打公司顾客的过度依赖,将目标顾客下沉,快速提高零售业务在银行总业务中的比重,促使银行稳健发展。
2 丰富产品体系,主动适应顾客需求变动。扩宽银行并购贷款、财务顾问、理财咨询、网上银行等业务的发展空间,为顾客提供多元化、创新性、全方位、快捷性、人性化的服务。
3 强化品牌意识,提高客户对银行的认知度、认可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凸显其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优势,拉近与顾客的距离,从而增强品牌产品的生命力,给银行的发展带来长期的利益。
(二)加强银行的内部管理能力
1 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的从业人员的培训。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本身就是创新,而创新又离不开人才,人才能够为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引进高级的金融业经营管理人才,特别要重点引进精通国际金融产品的专门人才、电子网络专家、市场营销专家和精通多种金融业务技能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大量的金融产品研发和风险管理的专门性人才。同时,还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员工专业素养,这些举措都将能够为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 提高资产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实施资产组合管理,优化负债结构。合理的资产负债组合不仅有利于银行降低整体风险,而且有利于银行提升盈利性和安全性,进而形成合理的收入结构。
3 提升战略规划能力,推进发展战略转型。战略规划,说到底就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银行的比较优势,并形成持续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为了鼓励做大做强中小企业金融业务,银行的经济资本金应向这些业务倾斜,从而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
六、结语
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
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做到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调整相应的经营策略,推出行销对路的理财产品和行之有效的服务手段,以拓展收入来源,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盈利模式。在此过程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始终坚持自身是服务中介商的基本属性,仅仅围绕服务实体的基本导向,在符合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的和谐统一,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龚明华,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何自云。商业银行的边界:经济功能与制度成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乔桂明,吴刘杰,多维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13,(1)
[4]李仁杰,是该变一变的时候了——个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话题[J],银行家,2004,(5)
[5]颜婧宇,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J],经济师,2011,(8)
[6]郑晓玲,俞雪华,金融机构新思维[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7]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s]。2012,(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商业银行
一、绪论
(一)背景
随着我国互联网是迅速发展,互联网模式迅速占据各行各业,而我国的互联网经济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截止2015年我国的网民已经达到了9亿人,这个庞大的数字表明我国的互联网市场的巨大潜力。此外,政府的大数据政策也开始向互联网行业倾斜,表明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美好机遇的到来。互联网金融的融资理财等模块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11.9万亿,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9.5万亿。
通过在大数据背景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可以对于我国今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针对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相比存在的优劣势做出对比,可以为传统金融的转变提供良好的方案此外为互联网金融的问题给出良好的解决措施,从而有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相关理论和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向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自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往往具有实时性。在企业对企业销售的情况下,这些数据可能得自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站、顾客来访纪录,还有许多其他来源。这些数据,并非公司顾客关系管理数据库的常态数据组。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二、传统金融盈利模式分析
(一)传统金融机构盈利模式分析
广义上说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有银行,基金,保险,证券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属于我国传统进行机构,传统金融的盈利模式分为不同的机构进行简单介绍。
1.银行。我国的银行主要盈利模式是吸纳存款给存款人发放利息,同时对外房贷,收取贷款利息,其中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就的利润,中间业务收入,同行拆借,承兑汇票贴现利息收入,信用证,托管业务等。这些构成了银行的盈利来源。
2.证券。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因此,广义上的证券市场指的是所有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狭义上,也是最活跃的证券市场指的是资本证券市场、货币证券市场和商品证券市场。
3.保险。保险公司(insurance company)是销售保险合约、提供风险保障的公司。保险公司可以这样分类: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按照中华民国保险法之规定,两者必须分开经营。所以有的保险公司成立了集团公司,下设独立核算的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进行分散和转嫁。
(二)传统金融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局限性
第一,产品品种优势不明显,投资门槛高,客户体验度差。银行的流程繁琐和复杂,使得一些客户避而远之,加上银行近些年的理财产品不以客户为中心,客户理念差。
第二,渠道单一。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更多的是来自物理渠道的客户,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多来自网点的客户,而线上客户缺乏,也没有线上客户来源,线上市场推广策略缺乏,缺乏市场前瞻性。
第三,传统的管理战略思想导致银行发展缓慢。银行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一直都是国家控股,对于银行的战略管理也是以国家战略管理为核心而展开的,因此,银行的变革一直在比较缓慢的。
第四,缺乏良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内部晋升渠道。现代管理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才能给公司带来发展,银行人才的竞争和选拔也缺乏合理性,传统银行很多都是关系户,导致银行内部人才缺乏公平竞争机制。
三、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
第一,第三方支付企业指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预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其他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代表企业:支付宝、易宝支付、拉卡拉、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快钱、汇付天下为代表的金融型支付企业。
第二,P2P小额贷款。P2P金融又叫P2P信贷,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
第三,众筹融资模式。众筹融资模式是基于“互联网+金融”所创新的一种模式,意义不仅在金融创新本身,而在于对传统金融领域和金融业态提出的挑战,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具有颠覆性。
第四,虚拟电子货币模式。虚拟货币是一种计算机运算产生或者网络社区发行管理的网络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一些虚拟的物品,也可以使用像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二)互联网金融主要盈利收入来源
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很多的经营模式以规模制胜,P2P模式中的主要利润来源是赚取中间的差价,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利息差为主要利润来源。虚拟货币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卖虚拟货币的收入扣除相应的成本之后所得利润。对于众筹融资模式来说,盈利模式大多数以收取佣金的形式来实现收益,其次,很多众筹平台也采取分成模式或广告模式,也就是众筹成功之后从其收取一定的广告费。
四、大数据及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
(一)博弈论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选择
1.假设前提
第一,金融市场中只存在了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两个参与者。
第二,经济人假设。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是两个理性经济人,以个人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决策。
第三,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措施有合作和不合作,即选择集合为(合作,不合作)。互联网金融在应对商业银行时采取的措施有合作和不合作两种选择,即选择集合为(合作,不合作)。
第四,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博弈过程是完全的信息动态博弈,即在博弈过程中,商业银行很清楚的了解到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模式及其有点,在互联网金融机构也了解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
2.博弈过程
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博弈模型
博弈过程的开始我们以商业银行首先做出选择,上图所示。最上方商业首先进行选择信息集(合作,不合作),如果商业银行选择不合作,那么博弈结束,各自都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开始自己的发展。
如果商业银行选择合作,那么就开始由互联金融机构开始选择,这个时候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选择不合作,那么互联网金融机构就可以借助商业银行的优势综合自己的优势来大力发展自身,而商业银行则不能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去发展自身。如果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合作,那么相互之间就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商业银行在博弈中的处境和地位,选择不合作那么就会处于劣势,可能会被互联网金融抢占原有的市场,如果选择合作的时候,互联网金融业选择合作那么双方都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局面,如果互联网金融不选择合作,那么商业银行就会成为牺牲品,优势被互联网金融所利用,逐渐被互联网金融边缘化。
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是否合作,都可以看得出来其的发展结构。如果选择不合作,那么必然受到道德风险的阻碍,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选择,那么在短期内必然受到信用方面的负面影响。所以从长远来看,互联网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比要和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如果为了避免不合作情况的发生,商业银行会选择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签订一份相互合作的协议,以维持合作的状态。
(二)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盈利模式
互联网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客户大数据必然是其发展的基础。大数据能力将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关键的要素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
数据是大银行的战略资产。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银行可谓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其资产不仅是贷款等,还包括数据。要把数据作为重要资产保护、经营,这是大银行区别于小银行,也是现代银行区别于传统银行的关键之处。而且数据财富是没有天花板的,可以不断挖掘、不断创造,最近国际上很多机构都在探讨如何量化数据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商业银行通过对自己原有客户群体的数据挖掘提炼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从而改变当前银行的困局。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每个用户都会办理银行卡,利用这个基础进行相关客户端软件安装,对于有余额的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发展互联网银行多种理财方式和渠道。
未来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中将转移到以大数据客户资源为核心,以数据资源为主要竞争力量和利润来源,来扩大和发展银行相关业务。
五、结论
在以网络化和大数据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金融和大数据交叉融合,大数据由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发展,大数据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客户体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