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思维的知识

创新思维的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思维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思维的知识

创新思维的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 创新思维 培养

创新,就是在已有知识所提供信息的各种组合中选出最有价值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面到来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竞争主要是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求异创新,拓宽思维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新思维培养的条件

教师创新是前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每一个合乎情理的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全方位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展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主动探究,这个过程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时期数学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造性教学原则。

学生兴趣是关键。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的确,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就可以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有了很好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充分挖掘数学的美去感染学生,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介绍数学史中的历史典故和国内外数学家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动人事迹,这样既学习了书本知识,又了解了数学的历史;既丰富了知识、又增长了见识;既开拓了视野、又学习了前人发展数学的创造性精神。

二、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创新思维的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激发兴趣式的课堂导入

新的课程理念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潜能。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能在教师创设的情趣中妙趣横生、悬念于怀、产生求知欲望。

《课程标准》中还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是小进,大疑则大进。

2.随机渗透的课堂教学

首先,在概念、公式、法则、定律中的渗透。所谓在概念、公式、法则、定律的形成之中渗透创新思维技能培养,就是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重现人们的认识历程,让学生在“重走”过程中探索、发明、创新。教师一旦把学生引向了这样的“旅程”,再加上教师积极的协助,小学生的聪明智慧和人之初所固有的创新天性就会不断地蹦发出来。

其次,在应用题教学中的随机渗透。小学应用题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素材,也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能的最佳材料。我们可根据应用题的“材料”特性对其进行充分发掘后改造组装,创设出合适的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技能培养。我们应改变传统的以获取结果为主要目的的应用题教学观,充分重视应用题的过程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并“随意玩弄”应用题素材的过程之中去感受,去体验,去创新。

三、鼓励表扬式的学习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整体素质作出比较客观的公正的评价,从而真正发挥现代教学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改进的教育功能。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应该注重其今后的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在评价时我们注意把握好三点。一是实事求是、公正及时。经验证明,如果教师的评价掺杂了主观印象,或带有某种偏见,或者评价不及时、公正,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二是以表扬、鼓励为主,慎用甚至不用否定性的词语。评价时教师尽量从积极的方面,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三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要尽可能地以个性特征为参照,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比较中树立信心,在评价中不断进步,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创新思维的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模型;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15-03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这个目标比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更为重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说,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是基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抽象简化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灵活的想象能力、抽象思维的简化能力、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更关键的是要有创新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都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的过程得到,这需要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为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亲历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然后知不足。真正体会到数学无所不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促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一、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建模的途径

1.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教师要有数学建模的思想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实例,贯穿于相关的教学中。例如,一天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借贷公司针对银行贷款购房的广告,说他们可以让贷款人在和银行贷款利率相同的前提下帮你提前还清借款,但是:要求借款人每半个月还款一次,由于每半个月就要开一张收据等文书工作多了,要求顾客预付三个月的还款金额。把这一材料引入到极限部分的教学中,利用极限得到连续复利,从而解决这种方案对谁有利的问题。

2.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还应与采用的数学教材结合起来。教师应研究教材中的各个章节内容,挖掘出适合教学实际的数学应用问题,根据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来确定引入的实际问题,以及怎样引入,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如讲极限与连续时可引入在路灯下行走人的影长变化模型;又如在讲了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后,可引入建筑材料最省或利润最大等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3.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建模培养创新思维还需要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由于数学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工具,而且专业知识特别是工程与数学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很多实际问题不仅仅是数学知识就能够解决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实际问题与专业课程相呼应,使学生在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中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定积分后,可引导学生利用定积分的微元法结合建筑力学的知识来解决建筑行列中的重心及压力等问题。

二、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

创新是发现、发明、创造等活动的总称,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数学建模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数学建模的内容和方法都是围绕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来进行的,而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要求:第一,积累数学知识,优化数学知识结构;第二,要敢于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第三,大胆猜想,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数学思维习惯。在数学建模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提炼,用数学语言作出描述,用数学方法分析、研究、解决,最后回到实际中去。这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猜想和转换能力。而这些数学能力正是创新思维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

创新思维的知识范文第3篇

当前,我国的教育与世界的教育的最大差距在二:学生的创造能力太差,根源在于古老封建的"填鸭式"教法,应试教育仍然弥漫在当今中国基础教育之中,成为一层浓浓的阴云笼罩在我国的教育界。随着知识的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更新,要求人们再也不满足于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特殊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潮流。为此我国当前的教育应该是积极引导学生有探究性地学习,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善于提出疑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前人已探索出的理论有的本身就适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科学发展水平的,它们会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变得不适用,教育者要善于教导学生科学地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地球中心论"曾令当时的人们置信无疑,然而如果没有伽俐略等人的否定精神,"太阳中心论"就不会被定位。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做法: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对教学中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在探索中有新发现。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杨创新精神,大胆提问。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本,参考答案提出疑问,列举课本中原理、过程、方法的缺点,进行批判。启发学生积极探究失败的原因,从而建筑成功的途径。

2.敢于大胆想象

好奇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青少年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要引导他们善于在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从中发现出新的东西。想象要以好奇心为动力,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教师要努力振起学生想象的翅膀,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想象活动,大改善学生生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跃进和突破,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众所周知,数学史上不少的数学家发现来源于直觉思维,如笛卡尔坐标系、费尔马大定理、歌德马赫猜想、欧拉定理等,应该说它们不是任何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数学家通过观察、比较、领悟、突发灵感发现的。通过数学建模教学,使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如善于发现问题,沟通各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教师应当利用模型启发学生进行各种假设,把抽象的具体化,把深奥的浅显化。如教师在练习设计中,应多注重一些探究性价值比较高的题型,让具有不同层次想象力的学生都能尽情想象,切忌把解答唯一化。通过持之以恒的鼓励,学生就会逐渐展开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

3.乐于合作探究

在科学的发展史上,曾涌现出一批像陈景润,爱迪生等以单打独斗为主的优秀数学家,发明家。虽然如此,但是在当今的知识社会及网络时代里,群体探究的意义就显得更加必要,尤其是探究性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多讨论,群体在力量是超人的,应多开发个人的潜能。科学研究要讲究课题化,教学研究也讲究课题化,当然,学生探究必还习中也要搞"课题化"。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在学习上相互借鉴,培养他们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从而取长补短。

4.勤于启动思维

创新思维的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师;创新思维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便没有发展。而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现代教育的灵魂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对于学生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建立起新型的、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的教学活动中,敢于质疑,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不拘一格地表现出来,把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

1.教师一定要以满腔热情去热爱每一个学生,真挚、坦诚、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做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要以自己旺盛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以诚恳的态度信任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要善于为学生搭建表现自己平台,使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敢于提出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主动思考,大胆探究,要爱护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

3.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充分的认可和鼓励,即使学生出现差错也应该鼓励,肯定学生敢想敢说的做法,积极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多元的思路,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活跃创新思维,拓宽创新思路更。

二、善于指导学生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能使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很好地得到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协作活动,其一就是对话、商讨和争论,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其二是竞争,竞争是课堂协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组内竞争,达到共识,然后进行组间竞争,学生在相互的竞争中,解决问题;其三是辩论,在这一学习模式中,辩论双方都为了证明本组观点的正确,通过网络平台或其它途径,广泛地收集资料,主动地查找证据,教师引导协作组,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辩驳。这种协作学习既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思考,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层开发。

三、在想象中开拓创新思维的路子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培养求异思维。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每一个奇思妙想,虽然有些想法显得不切实际或是有些异想天开,但其中丰富的想象都体现出学生的灵感和创新思维。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尤其在指导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急于公布结论,而应通过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丰富的想像力,尤其是创造性想像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不应限定思维空间,应给他们以广阔的想像思维空间。

四、在动手操作中开发创新思维的潜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中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成为创造聪明的工具。” 学生的动手操作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在动手操作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同作用,相互渗透,协同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创新兴趣,开发了创新思维的潜力。例如,在作文教学中,学习了散文写景的手法,鼓励学生一方面回忆已经学习的优秀散文,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查阅大量资料,同时让同学走出学校,到实践中去观察景物,通过观察、思考后结合自己的感觉,加以综合想象,把自己眼中景物动笔写出来。这种融入学生情感的文章,学生动手写的过程,就是再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融入了学生丰富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五、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养成培养创新思维的模式

传统的教法中,教师常常要求答案的正确性,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按同一的模式去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最终仍然使学生落入教师预先设置好的思维圈子,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时,教师应给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出来。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出几个答案后,通过比较选择最佳答案,或综合为一种最佳答案,更重要的是得出答案的思维过程,逐步形成创新思维的模式。

六、在评价与肯定中激发创新思维的热情

在协作学习中,学习可以自评、互评,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教师的评价与肯定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功感,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潜能,激发了创新热情,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更要善于捕捉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及时地予以表扬与鼓励学生,尤其针对对学习不感性的和学困生,通过对其评价与肯定,使他们重拾自信,唤起他们都学习的热爱,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热情。

当然,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必须创设出一片生长创新思维的土壤。其前提就是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最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新时代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构建积极有效的课堂,使自己首先成为创新型教师,以促并保证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创新思维的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数控线切割 实训

在高职院校数控机床专业教学中,线切割是数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控技术则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内容。数控线切割需要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就业时获得竞争优势。

一、研究背景

2016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随着社会对工匠精神解读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将工匠精神写入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内。在数控线切割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而且还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快地掌握数控线切割的编程及加工工艺,进而为其自主设计、自主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高职数控线切割实训教学

1.工匠精神指导下的岗位能力分析

数控线切割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实训项目,要求教学必须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展开。数控线切割实践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岗位技能,甚至在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岗位技能的评价标准要符合当前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学生在线切割领域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平面设计与数控线切割编程、数控线切割编程与操作、数控线切割机床维护与维修。因此在数控线切割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岗位能力需要完成以下目耍阂皇且求学生足够职业化,包括熟悉常见数控线切割机床、熟练的数控线切割操作技能、计算机绘图及图形处理等;二是具备更高的职业技能,比如CAD/CAM技术应用能力、现场工艺问题解决能力、自主设计及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等;三是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

2.基于创新思维的教学目标设计

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岗位就业导向,因此在数控线切割教学目标的设计时,应结合岗位能力要求,需要教师以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首先,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强调工匠精神,使学生在实训学习中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其次,数控线切割实践教学要巩固工艺知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结合工作实际,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通过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工艺质量问题,比如影响数控线切割变形的工艺因素现场分析等;再次,通过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数控线切割操作,并将与之相关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展现,比如图形工艺处理与编程、工件测量与检验、机床调试与维护、设置加工参数等;最后,教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或邀请专业技能人员,将数控线切割工作中的细小的关键环节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工艺操作,而且还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细节,培养工匠精神。

三、线切割实训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案

1.解决方法

首先,高职数控线切割实践教学中必须选择或编写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教材。教材的设置需要与实践教学流程、要求及实训硬件设施相符,教材的选择和编制要体现连贯性、系统性和先进性,要能够及时体现现代科技新成就。要结合数控线切割实践教学编写具有系统的实训教案,做到对学生时刻点拨。

其次,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顺应现代教育与企业需求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数控线切割实践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驱动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就业导向法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零部件作为数控线切割加工的载体,在演示与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师生问答与指导等方式来提高工艺操作的能力。

再次,数控线切割实践教学需要借助一定的案例展示来引导学生学习,在案例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入讨论式教学方法,借助讨论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讨论和分析问题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及时地引导,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能够从多个层面思考问题,让学生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并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创新。

2.具体方案

一是教师在数控线切割实践教学中,要结合高职生的学习规律,突出教学重点,并借助操作面板来展示教学重点内容,要做到讲练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促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熟练应用水平,奠定操作技能的基础。在数控线切割实践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预习教材,然后教师在结合学生预习中的反馈信息讲解数控线切割的教学内容,包括数控线切割机床知识、机床操作面板、机床加工程序常用指令及程序编制等。最后通过操作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操作步骤及内容。

二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为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将数控线切割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去探索,激发学生实践操作兴趣。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应在适当范围内允许学生自行安排学习行为,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比如在“电火花线切割实训”教学中,将项目任务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前准备阶段,教师通过样品和演示启发学生思路,将学生分组,并由每个小组自行确定感兴趣的任务,教师主要起组织作用。在项目教学实施阶段,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小组任务的完成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拨,随时保持与学生的互动。在点评与总结阶段,教师应引导小组内相互点评、小组间互评,然后教师结合点评结果做出总结式点评。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三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以赛代练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学项目中边练习边比赛,并在比赛中强调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优化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