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物线上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生动直观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生物学科中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可以说,生物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学科。然而,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类学科,我们所接触的生物科学知识都是经过一定的分析、归纳、总结、概括而得来的理论知识,这样,原本生动有趣的生物知识就变成了一条条地知识点,难免显得有些枯燥。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实验在其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实验是很多生物概念和规律形成的依据,反过来,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把一个个的生物概念和规律再还原成其原本的形态。由此可见,利用实验手段可以充分展示生物学科生动的一面,还生物学科以本来的面目,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教师在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注意实验的严谨性

生物实验是一门异常严谨的科学,在开展生物实验过程中,每一个实验步骤、每一个操作方式都要务必做到严谨准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结果科学可信。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严谨,教师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就要不断向学生灌输严谨科学的实验精神,并且在进行演示操作的时候要努力做到准确操作、规范实验。就拿显微镜的使用来说,在生物实验中,显微镜是使用率最高的实验工具,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往往需要注意显微镜的安装大概要距离桌边5—7厘米的距离,对光要保证目镜、物镜、通光孔、光源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光线足够强,就可以采用平面镜,如果光线较弱,则采用凹面镜等细节问题,只有规范操作,保证实验的严谨性,才能科学准确地展示出相关的生物现象,揭示生物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二、注意实验的可观性

在生物课堂上,向学生直观地展示生物概念、规律是生物实验一大重要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实验的可观性一定要有所保障,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能够准确清楚地观察到应当观察的实验现象。为了提高实验的可观性,教师在开展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实验课堂的光线,注意实验仪器的摆放位置,对于一些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的实验,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对实验过程进行放大,或者直接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一些模拟性的实验等等。一旦保证了实验的可观性,学生就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很多原本无法发现的细节问题,从而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注意实验的灵活性

在课堂环境下开展生物实验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并且很多时候,教材中原本给出的实验材料效果也不见得理想。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效果,这时候,教师就要注意实验的灵活性,对实验方案进行一定的改进,或者选用一些可替代的实验材料,以达到顺利开展实验或者提高实验效果的目的。例如,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在以往,我们往往都是选择蚕豆叶作为实验材料。然而,当笔者在给学生讲到这个实验的时候,却没有蚕豆叶可用于实验。为了实验顺利开展,笔者选择了青菜作为实验材料。同蚕豆叶一样,青菜的表皮也很容易撕取,并且显微镜下也能够青菜地观察到气孔,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实验替代品。通过这种灵活的应变,不但可以让很多原本不具备条件的实验得以顺利开展,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注意实验的思考性

生物学科中开展实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一些生物现象、生物规律,让学生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直观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基于实验的这一目的,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实验的思考性,教师要具备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的能力。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活动,在实验开始前,笔者先结合着实验给学生提了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在实验开始前要将实验材料天竺葵先放在黑暗中一个昼夜?对一片叶子进行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当我们取下遮光的纸板后,观察一下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把叶片放在酒精灯中加热?把酒精进行脱色的目的是什么?当绿叶在酒精中变成黄白色时,能够看出叶片的遮光和未遮光部位的区别吗?为什么要在叶片上滴上碘液?滴上碘液的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待这些问题提出以后,笔者再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由于有了问题的引导,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学生不但观察的非常仔细,而且观察活动也显得非常具有目的性。可以说,在几个问题的引导下,该实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表演过程,实验具有了很强的思考性,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索,这就是该实验最大的价值体现。

生物实验既是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开展生物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实验手段下的生物知识打破了单一的文字形式,而使得生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丰富有趣,因此,实施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生物教学活动的质量。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努力在生物教学活动的启蒙阶段通过有效的实验手段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让生物学科在实验的帮助下展现出原本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何大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讨[J].才智,2011年13期.

[2]刘新星.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2年05期.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概念图 初中生物教学 教学感悟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科学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是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核心位置,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学好生物学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基础。进行概念教学的方式较多,如使用术语传递概念,如“光合作用”;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传递概念。

根据诺瓦克博士的定义,概念图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通过概念图可以使人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隐形知识显性化、网络化、图形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表达。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联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从知识表示的能力看,概念图能够构造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学习者掌握整个知识架构,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可以通过概念图直观快速地把握一个概念体系。

我在教学中发现,使用概念图教学对生物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我有如下两点感悟。

一、应用概念图对小组合作模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之一,山东即墨28中、杜郎口中学的师徒结对、小组合作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借鉴。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在互帮互助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教材的优势,选择恰当的合作交流契机,不断丰富教学策略,有效推动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概念图”在课堂中的应用,既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又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

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以概念和形成途径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概念,是本节教学重点。根据概念教学的设计原则,我尝试对光合作用这一节流程进行了如下设计(概要):首先,教师出示两个概念图图例,启发学生通过概念图进行尝试;其次,出示课题“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并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并尝试通过概念图阐明对概念的理解,将疑问提交小组进行讨论。组内学生通过对比设计的概念图,进一步理顺自己对概念关系和层次结构的认识,最终组内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最后,学生紧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总结出实验结论,并投影展示本组绘制的光合作用概念图。教师点拨对光合作用进行总结、归纳与提升。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用概念图学习,遇到问题时通过小组探究讨论共同绘制概念图。学生在思想碰撞过程中,知识得以积累,思想得以完善和成熟,概念图成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讨论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交流工具。通过团队创建的概念图,代表集体的智慧,是一种思想交流对话的产物,能使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愉悦并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概念图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工具

概念图属于知识可视化工具,绘制简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完善思维,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人类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百闻不如一见”、“一图胜过千言”就是这个意思。知识可视化理论告诉我们: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知识以图解的方式表示,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辅助和补充,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加速了思维的发生。概念图这种知识可视化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将知识的体系结构(概念及其概念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突出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

概念图是提高知识的网络化水平、形成合理认知结构的一种理想工具。一般来说,学生深入学习出现困难恰恰在于知识的网络化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结构,就无法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由于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差异会导致:同样内容的概念图会有很大差异,概念间的连接是不同的。甚至,学生对概念间的联系如果存在认知上的问题,那么所构建的概念图就一定存在缺陷。教师或学生学习小组通过检视个人的概念图,即可发现学生掌握概念的情况。有问题的学生,通过重新修改或重绘概念图,实现概念的连接和位置关系的改变,最终实现认知结构变化。当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后,所构成的概念图结构会渐趋合理,层次分明。由此可以看到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范文第3篇

一、“自主性”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一)、激趣,学生自定目标

引入课题时,教师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情趣和自主学习动机。形式诸如:实验激趣、问题激趣、趣味故事激趣、谚语激趣、科技信息激趣等。不论采用何种形式,一定要把握好激趣的导向作用,避免随意性,要创设与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的探索潜力和欲望有所指向,从而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二)、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学生自主解疑

本环节可分三步走,下面以《鲫鱼》一节的教学为例,进行陈述:

1、 学生自定学习内容,个体探究。教师为学生提供大大小小不同的鲫鱼,学生看到玻璃缸里游来游去的鲫鱼非常兴奋,情绪激昂。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眼前的鲫鱼,想知道鲫鱼的哪些知识呢?学生们争先恐后,提出自己的设想。然后教师启发 :同学们既然都有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何不根据自己的选择和设想开始学习呢,于是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热潮中。

2、 学生交流探究结果,合作学习。教师在学生独立探究之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设计方法、操作过程、观察现象及对结果的分析,使学生从交流中得到启发,开拓思路。通过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讨论的机会,满足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同时,通过生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经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思维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创造的火花。

3、 统一探究方案,自主解疑。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后,取长补短,最终统一方案,制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即:把四条大小不同的小鱼分别放入甲、乙、丙、丁四个鱼缸中,甲缸内的鱼不做处理,乙缸内的鱼胸鳍、腹鳍被缚,丙缸中的鱼尾鳍被缚,丁缸中鱼鳍全被缚。然后观察,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使探究的内容和方法由发散到集中,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了规律,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求异创新的意识和自主解疑的能力,也使学生竞争合作的情感和意志得到了升华。

(三)教师引评,学生自主总结。

本环节一般从以下三步入手:1、引导学生评价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的程度,使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结果;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达标的思路及采取的方法,并与同学们对照,使自己认知条理化、方法最优化;3、引导学生回味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尤其是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使他们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实施以上三步时,一方面教师要特别重视后两步,因为后两步是诸多教学模式中难以见到的两步,也是目前教学中易被忽视的两步,但它又是最有价值的两步,由于它能激励学生,并使学生终身受用,所以课堂应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及时地反思、回味和总结;另一方面教师要尽量关注学困生,了解和分析他们学困的原因,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使之增强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四)、教师设序,学生自主作业

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延伸并深化课内思考,增强自主探究的欲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性,精心编制不同层次的习题序列,以供学生循序渐进地自主选择和自主拔高作业,让未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在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自主性”教学模式基本策略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范文第4篇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其中有关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学生在理解时存在一定难度。教材中的小肠结构示意图以及实验――小肠结构的观察,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在实验前若增加更为直观的小肠结构教具模型讲解观察,则在帮助学生理解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肠内壁的结构特别是皱襞和小肠绒毛这两个结构,突出了小肠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针对皱襞和小肠绒毛,笔者设计制作了以下两个教具模型。

1 小肠皱襞、绒毛教具模型的制作

1.1 准备材料及工具

(1)材料:直径约15cm,长约30cm的塑料管(可用油烟机管)、绒毛清洁布。

(2)工具:剪刀、双面胶等。

1.2 制作步骤

(1)将塑料管沿长边竖直剪开,内壁沿圆周方向贴上环形的双面胶,每道约间隔3cm。

(2)将绒毛布贴于塑料管内壁的双面胶上,呈现环形突起。

(3)将剪开的塑料管用双面胶粘合(图1)。

1.3 模型展示

此模型主要展示的是小肠内壁结构中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结构。塑料管是模拟小肠的某一段;绒毛布在内壁贴呈环形皱褶模拟的是小肠内壁上的环形皱襞;绒毛布上的绒毛模拟的是小肠绒毛。该模型从侧面观察,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小肠绒毛。由于小肠皱襞主要为环形,故侧面观不明显,可将双面胶粘合的部分打开,从而将小肠内壁展开进行展示。打开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形象解释小肠内表面积由于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而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小肠吸收的表面积,这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一大特点。

2 小肠绒毛放大结构教具模型的制作

2.1 准备材料及工具

(1)材料:透明塑料盒1只(可用透明鞋盒)、红黄蓝三色电线若干、矿泉水瓶。

(2)工具:剪刀、透明胶带、铁丝钳等。

2.2 制作步骤

(1)将矿泉水瓶的瓶口和底部剪去,有透明胶带将瓶口密封,制成图2中的材料待用。

(2)将红、蓝两色的铁丝按图2左形状进行缠绕,缠绕部分的长度比加工后的矿泉水瓶略短。

(3)在塑料盒朝上面中按图2中所示剪出直径约1cm的小孔3个(中间孔略小,孔的圆心位于一条直线上)。

(4)将缠绕好的红蓝铁丝末端分别穿过1、3号孔。

(5)将黄色铁丝穿过2号孔。

(6)将铁丝固定好并套上加工好的矿泉水瓶。

(7)用透明胶带将制作好的装置固定(图2右)。

2.3 模型展示

此模型将小肠绒毛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模拟。处理过的矿泉水瓶模拟的是小肠绒毛壁;红蓝色电线缠绕的结构模拟了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黄色电线模拟的是毛细淋巴管;使用的透明塑料盒是为了便于观察内部结构。教师运用此模型,讲解小肠绒毛吸收消化产物的过程和特点时,可以通过模型清晰地展示小肠绒毛壁很薄,而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同样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消化终产物――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的吸收,其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甘油和脂肪酸吸收进入毛细淋巴管。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抓基础 培能力 讲综合 重实际

教学质量是学校正常运行和发展的生命线,而中考成绩则是这条生命线上的主干道。生物作为一门中考学科,如何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复习是摆在我们全体生物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近几年的生物指导复习中,我们依据中考命题指导思想和生物学教学以及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取得比较理想的复习效果。下面笔者对中考生物学复习应抓好的关键问题,谈谈具体做法。

一、认真研究《中考考试说明》

这是把握住生物复习课教学的指南针。《中考考试说明》是指导我们复习教学最有效、最实际的方向性手册,上面有明确的考试范围,对于每一个知识细目达到怎样的要求都有详细的界定。因此,我们应重视对《考试说明》的研究,重视对历年中考生物试题的分析和比较,并且还要仔细审教研室下发的中考考点和样题,从中发现中考生物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中考命题的有关信息,把握重点,准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从而有效提高复习的效果。

二、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树立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

生物学科被认为是所谓的“副科”,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抱着轻视的态度,而且学生在初二时也难以体会到升学考试的学习氛围。另外,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有放弃学习的迹象。因此,复习前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就显得非常重要。思想动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保证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进入总复习。

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时间大约二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就显得非常重要。我的复习计划大体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立足教材,打好基础。从这几年中考试题和《考试说明》要求来看,生物为考查科目,试卷难度约为0.85。全卷共设有易、中、难三种档次的试题,容易题目和中等题目占了极大的一部分,因此,立足教材,打好基础是关键。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明确学习目标;第二部分是基础知识导学,可以以填空、流程图、图表提纲的形式呈现书本知识,学生依照这些提示认真看书复习;第三部分是自我检测,这一部分把基础知识换成选择题,或者以读图、资料分析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程度。

2.分大块进行复习,重点专题复习。在进行本轮复习时,教师可根据需要将课本原有的顺序打乱,使课本上相关的一些分散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炼出知识点,突出主干脉络。例如,在复习七年级被子植物时,教师可以把生殖器官、营养器官分别放在一起;把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放在一起复习,并且加以比较、归纳和总结。将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将植物有性生殖与花和果实、种子结构、功能,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联系;与动物有性生殖的共同点;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再如,复习疾病时,可将传染病、遗传病等及时进行比较分析。

基础知识落实好了,还要将知识迁移到生产生活中去,理论联系实际。例如,教师可列举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相关的例子,如糖拌西红柿有很液流出、发蔫的蔬菜放在清水中浸泡会变硬挺等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通过学会读血液化验单让学生掌握血液各成分的主要功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3.综合能力复习,熟悉中考题路,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解题的能力。

4.强化记忆与应试策略,获得中考有效信息,自我心理调整,确定应试对策。

四、注重解题技巧,提高得分率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学生在考试中的丢分,不是因为完全不会,而是因为马虎或缺乏解题技巧。在平时的训练和测验中,教师就应让学生养成冷静答题的习惯,并教给学生一定的解题技巧,如答题前要仔细审题,注意捕捉题干中的重要信息,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字词,准确完整地领会出题者的意图,然后联系课本知识及教师平时的讲解认真作答。教师还应强调答题的规范(包括书写规范)和正确的应考心态,即无论什么情形下,都要沉着冷静,防止因为草率或紧张,导致出现“会而丢分”的遗憾情况。

总之,教虽无定法,但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运用好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那么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复习路子和方法,生物中考也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汪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汪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