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层建筑的供水方式

高层建筑的供水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层建筑的供水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层建筑的供水方式

高层建筑的供水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系统分析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高速的发展,房屋结构和建筑的多样化层出不穷。而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用户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合理的给排水设计越显重要。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的重点分析研究

1、高层建筑土建施工阶段

此阶段往往忽视给排水预埋工作,极易造成预埋.预留不准确或漏留.漏埋。

2、地下室

高层建筑多数重要设备一般设计安装在地下室,设备管线多,容易出现矛盾冲突,同时易造成空间降低,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因此应仔细核对图纸并及时与设计沟通,有问题提前解决,做到事前控制。

3、标准层

转换层及标准首层建筑结构较为复杂,梁.柱密集,管道的敷设较难解决;标准二层以上给排水套管.洞口.管线留设基本一致,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使用及美观等方面有很大影响。

二、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要点分析研究

1、生活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一般指卫生间盥洗、冲洗卫生器具、沐浴、洗衣、厨房洗涤、烹调用水和浇洒道路、广场、清扫、冲洗汽车及绿化等用水。生活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生活用水按水温,水质的不同又分为:(1)冷水系统。一般将直接用城市自来水或其他自备水源作为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时,叫作冷水系统。(2)饮水系统。为了降低成本和节约用水,可采用分质供水的办法,而独立设“饮用水”系统。饮用水系统又分为开水和冷饮水系统等。当人们有喝生水的习惯,需要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时,在旅馆的卫生间,厨房或高级公寓,高级住宅的厨房,常需设置单独的“饮用水”管道系统。其用水经过深度处理和再消毒后供应,以确保饮水卫生。经深度处理的饮用水成本较高。

2、辅助给水系统

高层建筑的用水设备很多,有些设备的用水因本身的特点,要求独立的给水系统,并区别于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主要有以下几种:(1)循环冷却水系统。高层建筑空调制冷设备的冷却水用量很大,为节约用水,一般应采用冷却塔降低水温后循环使用。(2)软化水系统。洗衣房,锅炉房和热水系统用水,要求水的硬度较低。当冷水水质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设置软化水处理系统。有时,某些生活用水.饮用水和设备用水也需要进行软化处理。(3)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游泳池的池水,由于游泳者的污染,池水的蒸发,散热等,需要对池水进行过滤,消毒等处理,同时补充散失的热量,一般需设置单独的循环水处理系统。(4)水景给水系统。除用水量很少,并且又有天然水源可以利用而采用直流水方式外,一般建筑水景用水均采用循环供水方式。水景给水的循环系统与游泳池循环水系统相似。(5)复用水系统。有些使用后的冷水,冷却水,水质变化不大,将其收集不经处理而再次做其他用水使用,为此而设置的给水系统,称为复用水系统。它区别于中水系统的是不经任何水质处理,一般只需收集和输送。

三、关于高层建筑排水系统分析研究

污水在排水立管中的流动,与一般的重力流和压力流不同,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气─水两相流。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排水立管长.水量大.流速高,往往引起管道内的气压极大波动,并可能形成水塞,造成卫生器具溢水或水封被破坏。从而使下水道中的臭气侵入室内,污染环境。实践和理论都说明:高层建筑排水系统功能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排水管道通气系统是否合理。因此,在高层建筑中通气系统在排水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个完善的排水系统,应满足以下各点要求:(1)所有高出地面的卫生器具和排水设备的排水,应重力排入室外下水道。(2)所有低于地面的卫生器具和排水设备的排水,应重力排入集水坑,然后提升排到重力流排水管中。(3)超过10层的建筑物,底层的卫生器具,应单独设置排出管或排入提升系统。(4)超过20层的建筑物,宜将地面以上最底下的2~3层的卫生器具设立管单独排出。(5)对于建筑物的上部和下部房间平面布置不同,要求排水立管数量也完全不同时,可将排水系统分成两个区。一个区为上部房间服务,并在本区的下一层顶棚内设排水管,再向下单独排出室外。另一区为下部房间服务,并在顶棚内连接通气管,通气管可通到附近屋顶或与上部排水系统通气管连接。(6)高层建筑的雨水系统和生活污水系统应分流排出。(7)地下车库应设带有格栅的地沟和连接地沟的排水管,以便排除冲洗地面水、洗车水、喷淋装置和其他消防排水。并设置泵房或泵坑,排水泵的排水能力宜≥10L/s。

四、消火栓给水系统分析研究

高层建筑给水工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消防给水系统有较严格的要求。必须设置有足够自救能力的,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1)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高层建筑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是高层建筑最基本的灭火设备。室内除设置普通消火栓外,一般都同时设置小口径消火栓,也叫自救式消火栓或水喉。(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控制和扑灭初期火灾的有效设施。又可分为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雨淋系统和水幕系统等。室外消防管网采用低压制,呈环状设置,共设四个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室内消防系统共设8套地上式水泵接合器,其中接消火栓系统6套,接自动喷水系统2套。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40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竖向分为四个个区,每个区最低层消火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80MPa。消火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在地下一层设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有效容积532m3,分为两格。地下一层消防水泵房内设置消火栓加压泵,高低区消防主泵均为三台,两用一备。发生火灾时先启动一台消防泵,当供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启动第二台消防泵。在屋顶设备房设消防专用气压供水设备,以保证最高几层消防管网的压力。

各层消火栓设置保证防护面积内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充实水柱为13m。给排水工程应精心组织施工,各工序上严格把关,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优先采用先进技术,保证施工质量,使给排水工程达到节省空间.使用方便.经久耐用和美观舒适的效果。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兴建了众多的高层建筑。由于在工程施工中土建与给排水专业缺乏必要的配合,设计上不够完善,大量预留预埋洞口不准确等原因,容易造成打凿洞口等一些质量缺欠,这样既影响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又降低了建筑结构的承载力。而且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排水管道堵塞、给排水管道漏水(渗漏),施工作业面管理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高层建筑的安装质量。本文结合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特点,阐述了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的供水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要点;施工方法;施工质量;给排水;管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众多高层建筑逐渐兴起,我国城市建设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给排水和土建专业设计上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配合、大量不准确的预埋预留洞口等因素,这就导致了打凿洞口等难以保证质量,这不仅降低了建筑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也给给排水工程的使用功能与施工质量造成了影响。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物的使用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并经过多项实践证明,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给排水施工方法,在控制成本、控制质量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极为显著的效果。

一、施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二)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的难点及重点

(1)地下室

由于大多数高层建筑的重要设备都设计安装在地下室,因此地下室管线较多较杂,容易造成空间降低,出现冲突和矛盾,对使用功能会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该对图纸进行仔细核对,并与设计人员及时沟通,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

(2)土建施工阶段

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阶段,往往会将给排水的预埋工作忽略,极为容易造成预留、预埋不准确,或者是漏埋等问题。

(3)标准层

标准层以及转换层的建筑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由于柱和梁非常密集,所以很难解决管道的敷设问题。二层以上的给排水洞口、套管、管线留设等基本相同。对建筑物的美观、使用等方面施工质量的好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施工方法

(1)分区施工

高层建筑大多数垂直高度较高、有较大的面积,施工组织和管理较难。因此,需要采用分区安装的施工方案,该施工方法可以对高层建筑的垂直空间进行有效利用,避免施工作业面混乱,缩短施工工期,方便组织和管理。具体措施为:①按照安装量的密集程度进行分区。②按照上、下两个区或者上、中、下三个区。例如:浴室、公共卫生间等管道密集且有较大用水量的场所可进行单独分区。分区之后可以系统的控制、监督工程质量以及组织施工。

(2)预埋预留

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就是,预埋预留的孔洞、套管以及管井是否准确,这对厨、卫的净高及管道的安装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此项工作进行强化可减少预埋套管的偏移和事后凿孔,能够有效预防对构建物结构的破坏,真正做到事前预防和控制。对于施工图纸相关技术人员要充分理解,且要熟悉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洁具、设备等的安装尺寸以及安装工艺,要进行综合性考虑然后做出专项设计,要提前形成各楼层预埋和预留统计表,绘制给排水预埋图纸前要先对比结构尺寸,在预埋预留完毕后需要对照统计表对数量和位置进行检查。在保证位置准确的前提下,为了避免套管周围出现孔洞而造成绕渗,应该对预留套管和预留孔周边加强振捣,以保证振捣密实,同时在浇筑混凝土时应该对套管和预留孔的偏移进行及时纠正。总而言之,给排水的关键就在于预埋预留。

(3)样板层

为了确认标准层每层的管道安装尺寸、形式、位置以及各类管道的支托架、配件等的布置形式,以及卫生间的洁具定位尺寸等,这正是做样板层的目的。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基本一致,层数很多,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层为样板层。在设计过程中对于管线交叉等细节问题经常会忽略,而导致施工困难,所以,图纸一定要仔细阅读,要多与监理、设计等部门沟通交流,为了确定安装数据,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按设计合理选用洁具和管道配件,管线平面布设的标高、位置等,在样层进行施工时这些应该进行重点控制。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筑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在样板层安装完成后应共同进行验收。样板层主要起到示范的作用,在对其他楼层进行施工时,可以参照样板层的数据,这样不仅有利于施工,也便于检查。

(四)对成品的保护

为了保护管道、卫生洁具、配件的表面光洁,防止其受损,应对全体人员进行保护成品的宣传和教育,并派专人看护。已经安装好门窗的房间,平时要将门窗锁好,做好相应的交接和登记工作,并有专人负责开门。

二、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

(一)给水管道试压

安装完毕管道以后,要对已安装的阀门、管道等进行全面核对检查,如果全部符合技术与设计规范规定,那么把不适合和管道一起进行试压的配件拆除,然后换上临时用短管,将所有开口封闭后,从高出放气,低处灌水。在进行试压时应急措施是必须要考虑的,同时准备及时排水、泄水的设备与方案,一旦发现有异常出现,那么要立即中止试压。在试压合格后,还需要对管道进行吹洗。

(二)给排水管道的安装要点

排水管多采用UPVC管,给水管多采用PP-R管,与传统金属管相比,以上两种管材具有耐腐蚀、卫生安全、寿命长、自重轻、方便安装、水流阻力小、耐压强度高等特点。

(1)UPVC管使用排水胶进行粘接,在使用前粘结剂需要摇匀。承插口越小越好,同时必须将承插口和管道清理干净。将承插口用锯条或砂纸打毛,均匀的在承口内较薄的涂胶,插口部位外需刷胶两次,等胶干50秒左右后插入到位,对于胶干的时间应该根据气候的变化注意适当增减。同时,在粘接时切勿沾水。

(2)PP-R有较多连接方式,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螺纹连接和热熔连接。相对来说最为安全可靠的是热熔连接。在进行连接之前要先清除管道以及其附件上的异物和灰尘。为了达到预定的深度,在连接时管道应该无旋转的插入到加热套管内,同时保持无旋转将其推到加热头上,当达到加热的温度后,要立即取下并迅速插入到所要求的深度。刚熔接好的接头在规定的加热时间内还是可以进行校正的,但是切记严禁旋转。为了避免管材的厚度变薄,在加热时要预防过度加热。为了保证管和管件牢固连接,在连接完毕时要保持足够的冷却时间。

总结: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各个工序都需要严格把关,精心组织施工,对于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组织设计。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要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以保证该项工程达到使用方便、美观舒适、节省空间、经久耐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平.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噪声的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3).

高层建筑的供水方式范文第3篇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progress, high-rise building basement project is booming, but due to the basement project used mor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so the basement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waterproof project quality problem more and ca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The basement waterproof project quality problems cause leakage is shown as: the basement floor and wall of the leakage, construction seam, of the pouring belt, distortion seam, wear wall (across) tube, wear wall bolt leakage, structure concrete honeycomb, ballast-surface, holes ooze water, etc. So building waterproof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use function,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will from several aspects to discuss that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basement waterproof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high building; Waterproof project; Waterproof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目前在我国城市的基建项目建设中,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在民用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土地价格的上升,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高层建筑随之增多,而一般的高层建筑均设置地下室,另外利用公园、广场、绿地等修建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工程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防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都分,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的防水比一般建筑工程防水的要求更严格,它是建筑产品的一项重要使用功能,既关系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环境、卫生条件,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各种房屋的地下室及不允许进水的地下构筑物,其墙与底面长期埋在潮湿的土中或浸在地下水中。为此,必须做防潮或防水处理。防潮处理比较简单,防水施工比较复杂。在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由于深基础的设置或建筑功能的需要,一般均设有一层或数层地下室,其防水功能十分重要。 2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要点 2.1 组织好设计、图纸会审和施工队伍审查,设计是工程防水质量的关键,根据建设单位对地下室的功能要求,设计方应在防排并举、刚柔结合,在采用复合防水,多道设防等多种防水方案中,选择一最佳的适合方案。严把图纸设计关,要了解设计对地下室防水期抗渗等级,防水构造的做法,以及对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的具体要求,与设计人员一起认真分析设计的力学性和可靠性,提高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重视,做好图纸会审工作。要严格审查施工队伍的资质、业绩,人员组成和质保体系,选择一支技术水平高,素质好的防水工程施工队伍,按程序精心施工。要重点抓住事前,事中的质量控制,根据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列出质量预控点,加强跟踪检查,从原材料的选用到施工工艺各环节以及构造做法等都要严格把关。 2.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要点2.2.1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保证原材料质量 如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坚持对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进行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取样测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块状,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 mm,以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2.2混凝土集中拌制,保证混凝土浇注连续 为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混凝土应集中拌制,如配备多台搅拌机,连续拌制作业,不停浇灌,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整体性。 2.2.3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5。如尽可能地降低水灰比,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水泥用量8%的UHA复合膨胀防水剂等,并减少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能力,使试验结果混凝土强度合格率达100%,抗渗等级达到S12标准。采用混凝土泵运输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 cm~18 cm,并合理选择泵送剂或高效减水剂。 2.2.4混凝土浇筑工艺 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有3个选择,一是全面分层,二是分段分层,三是斜向分层。且由于采用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流动性较好,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振捣,避免出现振捣不密实和漏振的现象。

于另另在墙体浇筑方面,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1)底板混凝土浇筑:针对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易形成施工缝,因此应从底板一端两侧同时浇筑;浇筑间隔时间应严格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应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压光等 3次抹压;初凝后铺上塑料薄膜盖上草袋,进行不少与14 d的保温养护,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外界温度不得超过15 ℃左右,以防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 (2)外墙混凝土浇筑:地下室墙体分层浇筑500 mm~600 mm为一步,各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所有的钢筋均按设计要求设置高标号砂浆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草袋加强养护,养护14 d 后将外墙模板拆除。 2.3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控制要点 2.3.1铺贴前的准备工作 在铺贴卷材前,将混凝土垫层表面和永久保护墙表面的渣土浮浆、杂物清理干净,特别是凹凸不平处要抹平,使其表面平整;测试垫层混凝土的干燥率,控制在小于10 %时再施工,确保垫层不得潮湿;含水率较大时采用液化气喷枪吹火烘干。不得潮湿;一般现场检查方法可用 1 m2的卷材平铺基层上,2 h后检查接触面,无结露即可。 2.3.2涂刷基层处理剂(胶粘剂) 涂刷胶粘剂时要均匀一致,不能反复涂刷,不能空白,其厚度2 mm左右。2.3.3防水卷材铺贴要求 防水卷材施工随混凝土垫层施工流水段进行,且遵循先附加层后立面,再平面的施工工序;平、立面处应交叉接缝接,缝应在底平面距立面不小于600 mm 处;所有平、立面交界的阴阳角处均应铺贴附加层,附加层应按加固处的形状仔细粘贴紧密;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立面应采用满粘法铺贴;遇沉降缝处,要留出沉降量,并采用点粘法铺贴,阴阳角处要保持合理的弧度;卷材保护层施工时,谨防防水层受损害,卷材应错茬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且上下两层卷材不可相互垂直铺贴,并用盖缝条或密封材料将接缝处密封,以防渗漏隐患。防水卷材铺贴结束后,应尽快抹 25 mm 左右1∶3 水泥砂浆保护层;铺贴在永久保护墙内侧的防水卷材是外防内贴法,因此也应在其内侧抹 15 mm左右的 1∶3 水泥砂浆保护层。3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3.1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也称冷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如施工缝的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及漏水,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或人为造成施工缝;地下室外墙施工缝一般只允许留置水平施工缝,留置位置应高于底板不小于200 mm的外墙上。施工缝浇筑时,应钢丝板刷将接缝刷毛,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然后在其表面铺设30 mm~50 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最后应及时浇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若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变形缝或后浇带处。 3.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4 mm厚的钢板,直径80 mm,要求与栓满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0 mm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高层建筑的供水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下室;施工;防水

中图分类号:TU9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21-0062-02

地下室施工是建筑物工程的必要环节,基坑地下室施工中是一个系统工程,地下室防水是地下室施工的首要保障,也是重要前提。地下室的防水功能是第一位也是基础功能。做好地下室施工中的防水工作是地下室施工的关键。

地下室漏水是建筑工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需要专门的系统地工艺来进行处理,这门专门的工艺就是防水技术。本文将结合地下室施工中常出现的漏水因素来探讨防水技术。地下室施工中混凝土的使用是防水的关键。下面结合混凝土的使用来谈防水技术。

1 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的防水技术

地下室施工中混凝土的使用是施工的主要部分,地下室的防水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混凝土的正确使用,混凝土施工时的防水主要体现在四个环节:防水混凝土的浇筑,对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搅拌质量,混凝土的缺陷预防。下面就围绕这四个环节来进行探讨:

1.1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首先要做好配合比,要按混凝土中水泥的固定比例合理掺入膨胀剂,这样做是混凝土产生的膨胀的关键。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利用分层浇筑法。分层厚度要尽量控制在400mm左右,浇筑时要利用混凝土自然形成的坡,按照坡度来进行浇筑。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浇筑效率,同时浇筑效果也能得到保证。在浇筑墙体时,不管是哪个部位都要保证连续浇筑,避免由于施工漏缝的出现而导致墙体漏水。分层浇筑的时间也不应少于2h。

混凝土浇筑时的防水要点主要是墙体浇筑时要保证连续浇筑,避免出现漏缝。

1.2 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的混凝土养护是地下室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养护混凝土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避免因为混凝土温度变化大从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目的还是在与避免裂缝的出现,同时也是为了混凝土的可持续利用。对于混凝土的养护,通常而言都是采用薄膜进行养护,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与湿度,当然我们在养护过程中还要根据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化,来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1.3 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的高质量利用和搅拌过程的方法有效。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及时控制水、添加剂、混凝土、砂石水泥的添加顺序和添加比例,以及合理控制搅拌时间。之所以要重视混凝土的搅拌,因为它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如果混凝土搅拌过程不科学或者说方法有问题,那么混凝土使用效果一定不佳,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泌水现象,因而在地下室施工中必须要注重对混凝土的搅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对浇筑的具体方式事先确定,在浇筑时要随时根据温度和气候的变化情况准备材料,振捣的时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进行二次振捣,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1.4 预防混凝土缺陷

混凝土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混凝土的密度,更在于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就是对混凝土缺陷的有效预防。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28d内,要及时确定混凝土的强度。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来进行混凝土搅拌。针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有专人负责。

混凝土的浇筑是做好地下室施工防水的基础,也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混凝土质量是防水的有力措施。(见图1)

2 地下室漏水的原因分析

在详细论述了混凝土的维护与浇灌技术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漏水的主要原因。地下室漏水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三点:①设计阶段没有充分了解现场的环境,同施工人员缺乏交流。②材料控制不当。③施工管理存在漏洞。

设计人员在地下室设计的时候没有充分深入现场一线进行实际观察这是导致设计缺陷的主要原因。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会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对地下室防水要求认识不到位,简单地认为钢筋混凝土达到一定厚度就可以防水。地下室的防水标高也严重不达标,这主要还是与实际严重脱节造成的。

材料控制不当,主要指的是在地下室施工前没有进行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试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强度重视,但是却忽视了配合比试验,配合比试验的目的是要确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在施工过程中不注重配合比试验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抗震性能,最终会给地下室防水带来隐患。

施工管理有漏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施工缝留设不当,导致凹槎出现,二次浇灌的时候不按照固定顺序来进行浇灌,浇灌时没有事先铺浆。②对拉螺栓和预穿墙道管在安装时,没有事先在中间焊接止水环片。③地下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差,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范施工,存在私自修改施工图的现象。

3 施工过程中的防水重点

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那些常漏水的地方就是我们防水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这几个因素导致的:防水混凝土蜂窝、孔洞漏水;施工缝及裂缝漏水,管道穿墙或者穿地漏水、预埋件部位漏水。这些因素是导致地下室漏水的主要因素,下面就来分析这些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

3.1 防水混凝土蜂窝、孔洞漏水的防治

对于蜂窝,孔洞漏水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要查明漏水位置,在查明漏水位置后然后专门进行处理。对于蜂窝和孔洞漏水要及时堵漏和修补。对于孔洞的补漏既可以顺次进行,也可以多孔洞同时进行。补漏材料可以选择促灰凝浆、氰凝灌浆等材料。针对孔洞面积不小的情况,则可以用水泥砂浆捻实法,严重时则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方法。

3.2 施工缝,裂缝问题

施工缝、裂缝等问题的防治措施,要根据水压大小情况来确定方法。当施工缝不大时,可以沿施工缝剔成八字凹槽,然后灌入水泥素浆。对于裂缝的渗透,既可以采用粗凝胶,又可以采用氰凝灌浆。环形裂缝,则可以用埋入式橡胶水带,粘贴式胶片等方式来补漏。

3.3 管道穿墙漏水或者接地渗水问题

针对热水管穿内墙墙漏水问题,事先则要把大穿眼空管剔除出去,要采用半圆混凝土套管预埋法处理。所谓半圆混凝土套管预埋法指的是可以将热力管道和填料一起埋入半圆套管内,用两个半圆套管包住热力管道。针对热水管穿外墙漏水问题,则要首先将地下水位降低到标高以下,然后用橡胶止水套进行处理。

3.4 防水材料和预埋件部位漏水问题

防水材料漏水,尤其是防水卷材漏水时必须要马上进行处理。针对防水卷材的处理方式,是要找到卷材空鼓的位置,然后剪开重现粘贴。当预埋件漏水时,首先要将预埋件漏水位置剃成环形裂缝,然后用氰凝灌浆处理。预埋件漏水严重时则要采取更为精细的措施。

在地下水施工中,常见的漏水问题就是上文提到的四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防治,也就是防水重点。在明确了混凝土的重要性并分析了防水重点后,我们在来举一个实例来印证防水技术。

4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下室施工

2008年,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翻修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非常典型,可以当做本文的典型案例来予以分析。2008年6月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学校建筑进行了一轮翻修,在对教学楼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典型。

(1)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方法不科学,针对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也不很科学,在浇筑过程中,虽说快速完成了浇筑任务,但是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却没有得到保证。以至于在工程验收阶段,发现问题后不得不重新翻修。

(2)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势低,春夏之际常会因为大雨,而淹没学校部分教学楼。这些教学楼地下室大多出现了渗漏问题。事后查处,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孔洞漏水、施工缝、裂缝严重裂开、管道穿墙位置和接地位置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漏水现象。

在经过详细了解后,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于这一问题高度重视。首先重新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对于混凝土的养护非常重视,同时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用科学地浇筑方式来浇筑,最终保证了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的过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又及时对孔洞进行了严格细致地修补措施。针对施工缝和裂缝严重裂开的现象,学院用科学的方式予以浇筑。管道穿墙漏水轻微的地方,则进行修补。非常严重的地方,甚至换掉重建。

在经过一番整理修复后,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的地下室漏水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

地下室施工中的防水技术,是地下室施工的首要保障。做好防水工作首先一定要注重混凝土的保养,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予以浇筑。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问题,必须要严格按照已经制定的方案来做。

参考文献

[1]李永兆,结合实例论述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监理,建材与装饰,2012(12)

高层建筑的供水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在我国城市的基建项目中,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在民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由于土地价格的上升,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高层建筑随之增多,而一般的高层建筑均设置地下室,另外利用公园、广场、绿地等修建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工程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建筑防水的施工质量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防水的一个主要组成都分,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的防水比一般的建筑工程防水的要求更加严格,它是建筑产品的一项重要使用功能,既关系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环境、卫生条件,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各种房屋的地下室及不允许进水的地下构筑物,其墙与底面长期埋在潮湿的土中或浸在地下水中。为此,必须做防潮或防水处理。防潮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但是防水施工比较复杂。在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深基础的设置或建筑功能的需要,一般均设有一层或数层地下室,其防水功能十分重要。

2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应放在工程前期阶段,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的控制应该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之中,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另外,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2.1以预防为先原则

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应该以预防为主,对高层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对施工的每一阶段进行阶段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达到早发现早解决的目标。

2.2细部构造防水应精心施工的原则

在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时,应该对每一工艺施工做到精细化管理,控制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保证施工过程中对防水细部施工的精细化,确保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每一环节能够实现精细化施工。

2.3灵活性原则

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灵活处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灵活性。避免因死板的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因为高层建筑都有施工的具体情况,因此在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实施防水工程时应坚持灵活性原则。因此在工程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时,施工主管应该严格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施工控制,高标准、严要求、全过程进行施工进度控制,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肯定能够大幅度提升。

3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要点

3.1组织好设计、图纸会审和施工队伍审查

设计是工程防水质量的关键,根据建设单位对地下室的功能要求,设计方应在防排并举、刚柔结合,在采用复合防水,多道设防等多种防水方案中,选择一最佳的适合方案。严把图纸设计关,要了解设计对地下室防水期抗渗等级,防水构造的做法,以及对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的具体要求,与设计人员一起认真分析设计的利学性和可靠性,提高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重视,做好图纸会审工作。要严格审查施工队伍的资质、业绩,人员组和质保体系,选择一支技术水平高,素质好的防水工程施工队伍,按程序精心施工,要重点抓住事前,事牛的质量控制,根据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列出质量预控点,加强跟踪检查,从原材料的选用到施工工艺各环节以及构造做法等都要严格把关。

3.2防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准确计量

施工单位要进行严格的抗渗混凝土配制的专题试验,待合格后,按所确认的配合比进行配制,既使很采用掺外加剂法,还要采用粗,细骨料两级配配制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比重,增强其结构抗渗能力。另外,选择性能良好的膨胀剂,还必须选择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水泥用量>300kg/m3,砂率宜为35―45%,水灰比≤O.55。入泵坍落度不宜大于140mm。重视混凝土浇捣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经过计后确定的方案进行浇捣,避免产生冷缝造成渗水通道。严格施工机具的选用和操作。重视混凝土的振捣环节,保证一个浇筑头(面)有一个振捣器,混凝土施工由后往前,而振捣则由前往后顺序进行施工作业,防止漏振。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必须考虑路途远近及道路运输状况,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并推迟水泥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减小温度裂缝。最后要说的是,地下混凝土结构模板不宜拆除过早,否则极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内伤,形成意想不到的渗水通道。防水混凝土宜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的竖向构件,如地下室侧壁等,应采用涂刷混凝土保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

3.3注重防水构造施工的质量控制

(1)底板和墙的交接处严禁留设施工缝,如需留,则一定要留设在墙身距底板500左右处。(2)设金属止水板时,宽厚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并要焊接接头,为锚固牢,两边应做好短锯齿状。(3)变形缝处的橡胶止水带,一定要使两边的拉铁丝固定在钢筋上,浇注混凝土时严防从一侧倾倒,振捣时两边均匀插振,以确保止水带的准确位置。(4)穿墙套管,一定要在中部位置焊上金属止水盘,并预埋准确;支模用的穿墙螺栓也要在中间焊接金属止水盘,拆模后抹灰前要贴墙割断,并用油漆防腐。凡容易形成渗水通道的地方均应焊上金属止水盘。

3.4加强特殊施工部位的防水处理

(1)施工缝处理。施工缝的处理是地下室防水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处理不当将功亏一篑。在工程施工中尽量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在底板与墙体连接处必须留置时,应做成企口并增设钢板止水带(一300mm ×2mm),做法是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板墙起台(200mm高)时,将已加工定型的钢板焊接连接后,插入榫头。钢板焊接要求满焊,钢板带埋入混凝土上下各一半,施工后起到增加渗水路径作用达到防渗目的。(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采用对拉螺栓对模板进行固定,但在地下室墙板施工时采用,极易形成渗水点,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施工中采用加焊止水环片的螺栓,克服了这一弊病。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后在对拉螺栓根部剔凿20mm左右的缺口,气焊烧断螺栓端杆,用防水砂浆封堵抹平缺口,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3)穿墙管道处理。一般工程地下一层穿墙安装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施工中均进行了防水处理。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前于穿墙管道处留置套管,套管焊止水环,浇筑时套管周围混凝土要振捣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