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强化内部风险管控

强化内部风险管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强化内部风险管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强化内部风险管控

强化内部风险管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 财务风险管理

一、相关概述

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内外经营环境,日常管理任务也越来越重,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对于企业有效应对内外风险因素,保障企业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内部管理的失效极易造成风险管理失控,影响企业管理运营。企业财务舞弊现象也屡屡发生,这些问题的发生都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产生较坏的社会反应。因此,企业在应对内外经营风险时,必须重视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并积极结合企业风险管理,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控制体系,只有在风险导向下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才能及时识别企业经营风险,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管职能,提升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及科学化管理水平。

基于某种角度而言,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力度,及时识别并规避风险对于企业实现自身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有效应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提升发展空间,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保证企业减少管理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实施内部控制分析

不少企业对风险的管控和识别大都依靠经验,且由于自身专业技能的约束,风险的识别量化模型较少,这就使得企业难以及时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预警,管理层难以把握所有风险因素,风险管控体系不够全面、系统,难以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市场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部分管理者难以全面把握企业面临的风险,只看到其中的部分风险,忽视了另外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难以全面应对所有风险,进而难以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部分企业在内部控制风险管控上缺乏联动,行动不统一,架构不健全。部分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上存在偏差,看不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更看不到其内涵外延,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落后阻碍了风险管控在实践中的应用。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两者都是以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是涉及到风险的识别及应对,而且风险管理的内容常常都可以包含于企业内部控制之中,因此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理念以及风险偏好等都可以有效衔接到企业内部控制之中,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企业实施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

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有必要通过结合企业风险管理来弥补缺陷,实现风险动态管控,将风险管理有机融合到内部控制环境中,再实施内部控制时充分发挥风险识别、风险预警以及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作用,强调内部控制在应对风险中的职能,实现全面控制,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和效率。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为了弥补企业日常管理运用中的缺陷,提升管理效益和效率,但是由于变化的不可预知性以及相应的能力水平限制,企业不可能建立完美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样的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具有成本,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必须充分考虑其实施成本与实施效益,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常会由于成本过高而存在缺陷。

强化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加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做到对财务风险的实时管控,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要重点关注下面几个财务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筹资风险、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发生的投资风险、企业在收益分配过程中的收益分配风险以及企业在资金回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资金回收风险等,企业要有效识别并应对这些经营风险,并实施有效控制对于每个企业来讲都非常有必要,企业急需建立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实施内部控制分析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要不断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深化管理改革,有效控制企业风险。在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中,两者是一体的,管理层在实施内部控制的同时不能忽略风险管理,同样在实施风险管理时也不能忽略内部控制。而且随着企业管理层对风险控制的不断重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提升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方面的互补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晰。企业内部控制跟企业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尽管当前理论界对于两者之间的包含关系还存在着争论,但是都不否认两者相互交叉,相互联系。

企业要培养管理层财务风险意识,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及时加以解决,明确责任,细化职责分工,将财务风险管控工作逐级逐项落实,最大程度上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防控水平,增强财务人员及时发现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的能力,重视企业风险管控文化建设,提升管理层对风险管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险管控积极融合到企业内部控制之中,自觉地在管理过程中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

严格落实会计信息系统内的职责分离,来强化系统内的制约监督,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和权限,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保证各个岗位既相互制约又明确分工。实施职责分离可以有效增强内部控制力度,要实现会计信息系统内的有效的控制,可以在会计信息系统内设置操作和监管两个不同职位,相互牵制,对进行的每一个经济业务都做备份,会计人员的每一笔账务处理所产生的数据信息都会实时传输到监管岗位的计算机中,监管人员可以实现实施的监管。

参考文献:

[1]刘欣.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科技,2011(10).

强化内部风险管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体系

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意义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控制水平,不管对企业自身还是整个经济社会的顺利有序运行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企业而言,强化内部控制,可以帮助管理层理顺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及时发现和规避潜在风险,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经营。企业身处经济全球化浪潮,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甚至致命影响,企业管理层只有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有效应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提升发展空间,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

其次,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要不断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深化管理改革。只有建立健全以风险方法和控制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深化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唯有通过强化风险管控、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预防和抵御风险,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运行,从而推动市场体系的健全发展。

再次,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保证企业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减少管理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从这个角度讲,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强化内部控制对于保障投资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来看,存在较多的企业对风险防范与管控不够有效,尽管企业面临的环境多变,风险较多,但却缺乏针对性的内部控制与之相对应,也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和部门去控制风险,这都成为企业失控的潜在因素。

一是风险管控体系不够全面、系统。部分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上存在偏差,看不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更看不到其内涵外延,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落后阻碍了风险管控在实践中的应用。部分企业在内部控制风险管控上缺乏联动,行动不统一,架构不健全,这都难以应对复杂多样的风险因素;二是管理层难以把握所有风险因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部分管理者难以全面把握企业面临的风险,只看到其中的部分风险,忽视了另外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难以全面应对所有风险,进而难以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三是风险指标难以量化。当前企业对风险的管控和识别大都依靠经验,且由于自身专业技能的约束,风险的识别量化模型较少,这就使得企业难以及时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预警。

大多数企业都能够根据自己所在环境的内外风险及企业生产管理特点,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体系。但不可回避的是,现有的风险方法体系及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在企业经营的预算、结算、收款等各个关键环节、关联交易、对外担保、重大投资、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发挥了全面有效的管理控制作用。要预防并及时发现、纠正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风险为导向,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

三、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有必要建立一套相对明晰、稳定、完善的控制程序,以确保风险控制机制顺畅运行。为及时应对企业内外风险,企业管理层在制定年度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企业当前及未来所要面临的种种不确定风险,对于潜在困难及时发现识别,并通过分析总结,采取各种技术手段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力争将风险最小化,尽量减少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同样地,企业在决策重大投资项目时,也要充分论证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合理应对。公司内部制定《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确保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得到及时与妥善的处理,从而有效防范各种可能风险或尽可能将损失减少到最

程度。

企业遵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要求,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管理控制,按照要求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并强化对会计系统的控制,完善财产保护的日常管理控制以及预算日常运营的控制,授权审批控制、绩效考核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等。不断加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学习和培训,提升规范运作意识,提高规范运作的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公司治理自查工作,推动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和改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要不断强化内部和外部审计的强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公司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以此来确保各项制度实现有效执行;并及时根据公司的经营发展情况和市场变化随时评估和分析各类风险,加强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突发事情应急处理机制的建设,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

企业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对主要客户的资信分析、与各客户单位的应收账款余额的核对、向设计及工程部反馈各客户的款项结算情况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建筑材料采购流程上,企业要制定《采购管理制度》,对材料采购、采购订单、采购计划、实施采购、物料验收、领用、退货处理、仓储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公司采购相关制度的执行要保证所订购的物料符合订购单所定规格以及减少供应商欺诈和其他不正当行为的发生,同时确保所有收到的物料及相关信息均经处理,保证物料采购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廖良林.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联性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10(1).

[2]熊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状况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02).

强化内部风险管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钢材贸易;财务风险控制;财务信息系统

一、电子商务环境对钢材贸易财务风险控制的影响

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于多种不可遇见的因素对企业财务收益造成的影响,不仅包含钢材贸易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有企业的多种内部因素。但随着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电子商务经济逐渐转变了原有的交易模式,导致钢材贸易企业的财务管理也要随之调整。因此,电子商务环境对钢材贸易的财务控制工作造成了许多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对钢材贸易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职能的影响。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转变,尤其是在网络背景下,任何细节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工作职能的不同进行划分,将工作重心放在整体的风险分析中,以保证财务数据核算的精确性。(2)对钢材贸易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模式的影响。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企业逐渐实现了集中式的管理,利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企业的财务数据共享。(3)对企业投资风险的管控工作,电子商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钢材贸易企业的投资渠道,提高了资金管控能力,但随之也伴随着较大的投资风险与经营风险。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钢材贸易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电子商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钢材贸易企业的发展,逐步融入了信息化的技术,然而在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也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导致电子商务环境下,钢材贸易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1.缺乏对网络财务信息的管控由于电子商务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钢材贸易企业逐渐加快了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大多数企业内部,都已经构建了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利用统一的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的分析及存储工作。但由于互联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导致钢材贸易企业的网络风险管控工作不到位。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偶有遗失,网络建设化投入不足,在实际管理中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由此给钢材贸易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2.缺乏资金流的风险管控首先,在钢材贸易企业内部,资金流的正常运转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虽然企业的资金运转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但目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企业的资金流风险管控问题还较为完善,而在企业内部缺乏对资金的合理分配机制,导致资金流的比例失衡。基于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钢材贸易企业对于资金流的管理考核指标不够健全,进而给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缺乏健全的财务内控机制目前,电子商务环境给钢材贸易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源于其内部的控制机制不健全。首先,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意识到,只有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但在钢材贸易企业内部,在内控机制的落实及执行中,却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不强,工作时仅凭借自身的经验,缺乏对网络风险的认识与科学的评估工作。由于缺乏健全的财务内控机制,进而导致电子商务环境下钢材贸易的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强化钢材贸易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1.构建安全的财务信息系统目前,钢材贸易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风险问题日益加剧,网络平台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容易给财务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实际的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利用网络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管理,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并要针对频频发生的因财务信息共享所导致的数据丢失情况。钢材贸易企业要在内部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活动,定期举行有规模的培训活动,从根本上培养财务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即使财务风险控制的宏观环境存在于钢材贸易企业之外,企业也应当对自身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探究,并及时掌握变动的规律及方向,做出符合环境趋势的调整方案,从根本上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首先,要加强外部的监管力度,构建相关的公共网络监管部门,不断完善与电子商务环境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法律法规,对利用信息技术恶意盗取他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严惩;其次,在钢材企业内部建立计算机的病毒防御系统,从根本上为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保障,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加密的工作;最后,要及时洞察信息网络中存在的漏洞,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增强其自身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在钢材贸易企业中构建安全的财务信息系统,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2.强化对资金流的管控首先,钢材贸易具有交易数量庞大且涉及资金量较大的特性,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若钢材贸易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资金风险与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当建立现金流预警指标,对企业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周转涉及到的资金进行管控,以促进每个环节的正常运行。同时,在钢材企业内部构建科学的资金管控模式,进一步优化现金流的配比。通过构建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钢材贸易企业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注重事前评估、事中延伸及事后管控的工作,对整个财务管控工作进行规范化,不断强化对资金流的管控,为电子商务环境下,落实钢材贸易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构建健全的财务内控机制首先,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要不断在钢材贸易企业内部,构建健全的财务内控机制。(1)通过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企业要利用电子商务呈现其实际的经营状况,并针对企业的变化对制度进行优化及调整,使内控制度更有利于钢材贸易企业的发展。(2)要不断加强内控制度的实行效益,明确基本的责任制,使员工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将管控工作落实到实际的岗位工作中。还应设立奖惩机制,对于不遵守规定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惩罚,从根本上避免会计舞弊的行为发生。另外,在企业内部构建预警机制,要结合钢材贸易企业的实际特点,对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及税收政策的变化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与盈利水平,对财务风险问题做到及时洞察并作出预警警示。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钢材贸易的发展环境比较复杂,因此,构建相应的预警中心,对重点指标进行监测,针对多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逐步加强电子商务环境下钢材贸易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能够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

强化内部风险管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长江游轮企业 风险管控 创新 举措

1.引言

长江游轮旅游从20世纪60年代诞生后,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的到来,重庆市政府提出将重庆打造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长江游轮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不断满足中外游客休闲观光旅游需求,长江游轮纷纷升级换代,高档、豪华、多功能、大型化已成为长江游轮的发展趋势,重庆旅游投资集团于2010年斥巨资打造了7艘五星级豪华游轮——长江黄金系列邮轮。但随着长江三峡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游轮企业运营的风险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长江干线航运险情频发,事故时有发生。目前,长江游轮企业中仍存在风险管控意识薄弱、风险管控举措不完善等问题,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形势下,挑战日趋严峻。因此,研究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长江游轮企业风险分析

风险,在现行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被定义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游轮企业风险是指由于游轮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导致企业偏离预定目标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将不可避免地对经营管理活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只有尽可能地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或由此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正常运作及发展。结合游轮旅游的特性,长江游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和安全风险等。

2.1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由于项目不确定因素导致投资报酬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风险。游轮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首先,游轮本身的造价较高,目前一般一艘普通内河游轮造价约为4000--5000万元人民币,有的甚至超过8000万达到1亿元,长江黄金邮轮作为目前世界内河最大最豪华的游轮,其造价已超过1.8亿元/艘。其次,作为水上酒店,游轮经营成本较高,每年油耗成本、码头停靠费、维修费和游轮上蔬菜、各种肉食、饮料、酒类等餐饮消费品等各种日常开支较大,一般一艘200人的大型豪华游轮每年各种消耗大约为1500万元人民币,而一艘长江黄金邮轮每年各种消耗大约为3500万元人民币。巨额投资也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分散投资风险,构建多样化的游轮产品体系,对于游轮企业减少聚集投资带来的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2.2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管理人员失误或变更而导致管理纰漏,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由于长江游轮企业是一个特殊行业,长时间在内河航行,大部分时间是一个独立于岸上的小社会,其管理工作相对复杂,不同于一般陆上企业,不仅包括岸基部门管理和游轮酒店管理,同时还要注重游轮酒店与岸基部门的协作、沟通。目前部分长江游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与岸基部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作,风险管控缺乏组织性、系统性以及监督评价机制。因此,需要强化风险管控意识,注重管理人才培养,防止重才轻德倾向,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尝试将经营业绩和管理者长期利益挂钩,防止经营者短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人力资源问题导致的经营管理风险。

2.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因国家宏观政策发生变化、经济危机、企业不良竞争以及传染疾病等原因导致价格波动、客流量骤减而产生潜在损失的风险。长江三峡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乘船游览的大峡谷,是我国最早向国际市场推出的两条黄金旅游线路之一。但随着近年三峡游轮旅游的快速发展,豪华游轮迅猛增加,目前在渝鄂两省市涉及长江三峡旅游的游轮公司有10余家,共有豪华型游轮50余艘、客位1万多个,其中长江黄金系列邮轮7艘、拥有客位3500多个。目前,长江游轮旅游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旺季船位紧张,一票难求,淡季运力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而随着“国八条”、“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出台,加之国际国内游客数量、结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供需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组客压力巨大,市场风险明显加大。

2.4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原因导致危险、危害事故发生、造成严重损失的风险。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主要是指游轮驾驶人员和游轮服务人员因操作不当、服务不到位等造成事故发生的风险。游轮作为特殊的水上酒店,为客人提供从登船到离船整个航次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性旅游项目等服务。除了要保证客人在船期间人身安全和饮食安全以外,还要确保客人上岸游览的安全。自然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主要是指因自然环境不规则变化产生的现象所导致危害经济活动,物质生产或生命安全的风险。长江游轮由于长时间在内河航行,须经过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气候地带,且所穿越的高山峡谷地带环境复杂、气象多变,随时都可能遇上狂风暴雨、雷电、大风、礁石等人力不可抗衡的自然因素。这种自然风险对游轮企业的安全运营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图1所示,2013年上半年,长江交通旅游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安全形势异常严峻。

图1 2013年上半年长江交通旅游事故情况统计图

3.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是指通过识别和分析游轮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优化风险评价和控制技术,以最少的风险管控成本有效控制和处理风险,从而达到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运营顺利进行的过程。如图2所示,此过程可概括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四个阶段。

图2 风险管控过程

风险管控作为现代化管理的组成部分引入到长江游轮企业,已被作为重要措施应用在企业的管理中,主要通过内部控制来减少和规避风险,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目前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去发觉和研究。当前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3.1风险管控意识淡薄

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各长江游轮企业都将市场开拓作为运营重点,企业决策层也将公司效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的,忽视对风险的预测与研究,或对风险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另外,由于游轮水上作业的特殊性,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多数游轮企业忽视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部分员工缺乏上岗培训,导致一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风险麻痹、隐瞒或延迟上报,从而导致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

3.2风险管控制度不完善

游轮企业的高层领导是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主要领导主体,在风险防范与控制中负有主要领导责任。高层领导行使风险防范与控制决策权。由于一些游轮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内涵缺乏清楚的认识,在进行内部管理时没有建立规范化的内控操作程序,管理和企业人员的工作透明度不高,存在一人办事、一人了解的现象,很多游轮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一纸空文或形同虚设。许多风险案例证明,因决策失误而导致的风险比一般的经营风险更为严重。

3.3风险管控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实施评价,可以检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是否合理;检验其实施的效果是不是能达到最初确定的目标,也是对管理手段和风险控制进行再一次检验与监督。确切的说是保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制能够完好的实施的一个保障体制。长江游轮企业大多是现代公司,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党委“四套班子”,但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上就缺少这样一种再管理和双重控制的意识和体制,对内部风险控制的总体效果进行持续监督,对内部风险控制系统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另外,岸基人员缺少一线工作经验,对游轮面临复杂多变的风险缺乏全面认识,评审制度一成不变,缺乏合理性。

3.险管控环节信息不对称

面对游轮旅游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和游轮航行复杂多变的环境,“一体化”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各部门协同作战的能力,有效防范管理风险。由于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制度建设起步晚、基础弱、监督管理的方法不够先进,不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导致了企业监察力降低,致使企业内部管理“闭门造车”、各干各的。同时每艘游轮均为独立单元长期航行在水上,和岸基部门的联系存在滞后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时很难发挥作用。

4.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创新举措

针对长江游轮企业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管理形式和其业务的特殊性,必须坚持从安全、市场、管理、服务这四个维度来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保障长江游轮企业的安全运营和目标实现。

4.1以安全为基,完善制度体系

安全运营是游轮企业经营的根本。近年来,各行各业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尤其是水上交通事故和险情不断发生,长江干支流上火灾、搁浅、触礁、翻船等其他险情也时有发生。游轮作为旅客观光旅游的休闲地,安全工作目标务必以“安全事故零目标”为先,因此必须针对长江游轮企业的安全工作制定具体的措施,防范安全事故:一是规范船用设备操作流程,定期检查和保养;二是树立全员风险意识,让每位员工时刻警惕风险的存在;三是完善内控制度体系,细化并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四是标本兼治,抓好安全隐患整改;五是突出重点,切实开展安全主题活动。作为长江游轮企业中的龙头企业——长江黄金邮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落实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大力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行动,制定了160多个安全体系文件,制定并下发30期安全预防预控措施,实现企业安全主体责任A级达标,层层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确保船舶安全运行,并创下近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的佳绩。

4.2以市场为本,拓展营销渠道

为顺应时展,以长江黄金邮轮为代表的五星级邮轮逐步开创内河豪华游轮旅游市场。长江三峡虽然拥有较好的游轮旅游发展资源,但长江游轮企业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组客压力大等挑战。因此,为了长远发展和风险规避,应整合长江三峡市场,整体联动营销,渝鄂两省联手,力争多家共推市场,利用“社-船-景”联动,打造三峡游轮旅游品牌,引导低档游轮逐步退市,提升三峡游形象。此外,一方面政府要利用激励、奖励等手段指导、督促三峡游轮市场,加强政策性引导。另一方面,三峡游轮企业在政府的推动下,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共推共护市场,避免恶性竞争。例如,为了规避市场风险,降低淡季成本,可实行同档次游轮滚动发班,避免行业间打“价格战”。最后,各游轮企业要积极拓展营销渠道,激励组客商开拓市场并实行兜底销售;深度拓展二消市场,丰富游轮在船活动;不断创新游轮旅游新型产品,开发“深度游”、“巡环游”等个性产品和特色产品。

4.3以管理为纲,强化内控标准

有了制度并不等于就能防范风险,再好的制度若不执行等于一纸空文。有效管理是企业得以高效运作的有力保障,长江游轮企业对风险管控的监督应体现持续性和全面性。为了规避管理风险,长江游轮企业应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强化内部控制标准,坚持“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充分认识到检查落实制度是控制风险的关键。一是建立企业风险控制环境,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通过游轮到港的定期检查制度,调动安全、机务、财务、人力、供应、酒店、稽核等相关部门,并将其纳入考核体系,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二是建设内部信息化平台,通过设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制定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培养企业员工,提高员工素质,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增收节支,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风险控制。三是优化管理流程,以旅游标准化建设为大纲,结合邮轮驾驶、轮机、导游、酒店服务四大体系,明确岸基和游轮每个岗位的职能,使上、下道工序能自动地相互检查或检查更多的工作,从而达到既协调运转又相互监督的目的。四是加强监督和评审,不断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部风险控制的总体效果,通过组建相对独立的稽核部门,配备称职和得力的专业人员,对内部风险控制系统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并直接向董事会或监事会报告工作。

4.4以服务为要,提升专业品质

优质服务是游轮企业得以长效经营的生命线,对长江游轮企业的综合发展和风险规避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提升服务质量规避游轮企业风险,要做到“用心塑造,用心服务”。坚持定期定岗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以标准化建设为大纲,不断提升游轮酒店服务管理水平;以特色化经营为手段,努力打造长江新型旅游目的地;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游轮酒店的工作及生活氛围。以导服体系为例,随船导游既是游轮上的讲解员,又是游客行动的指挥员和三峡旅游的营销员,更是游轮旅游的宣传员,应以三峡自然风光、文化历史传承、游轮特色三部分内容为主,形成一个高质量的宣传营销音画合一的解说词,用心塑造、用心服务,将游客的情绪、兴趣、雅致充分调动起来,搭建企业和旅客良好交流的桥梁。目前,长江黄金邮轮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以创建五星级游轮为载体,依托专业酒店管理公司,通过友好合作、分工协作,实施团队管理专业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质量精细化,逐渐成为长江游轮企业中的新典范、新标杆。

5.结语

长江游轮企业作为水上交通旅游服务业,在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复杂多变的风险因素,应该认清形势,坚持内外部管控到位、安全认识到位、体系执行到位、市场拓展到位、服务品质到位。只有做到了这样,长江游轮企业才能从容应对目前的安全形势,从真正意义上规避风险,从而为长江游轮旅游业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丽萍.企业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6)

[2]刘丽萍.企业风险管理措施及内部控制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9).

[3]吕笑.如何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国际商务财会,2010,(9).

[4]姚崇峦.浅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财会,2009,(11).

[5]常桂彬.航运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强化内部风险管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理念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14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I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034- 03

0 引 言

内部控制已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内控制度、流程、报告,以及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体系正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中,有的组织(包括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控体系较为健全,已深度融入管理,风险管控效果显著;不少单位内部控制仍流于形式,停留在纸面上,内控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岗位防控呈报表、风险报告依样填报,风险管控机制并没有深度根植于组织的战略管理、经营管理、绩效管理中,内部风险仍然存在,各类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我们应从内控规范本身的理念设计上研究其有效性,并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探讨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1 内控规范的设计理念研究

1.1 内控与内部会计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1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2012年),共同构建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部控制是对单位一切业务活动的全面控制,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内部控制规范设计理念是着力解决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问题,因单位经济活动中预算业务和财务收支等业务都以财会部门为主导,财会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牵线人角色也转移到组织内控中。“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的设计观点和原则,在控制责任上有其局限性,容易造成内部控制和会计职责界线模糊,很多本应由其他部门担负的风险把控点不得不由会计人员全程承担,各部门自负其责会演变为会计人的独角戏,会计人员不得不对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工程项目等事项的全部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完整性进行审核把关,既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责任,又造成了其他部门误认为会计人员管得宽,对会计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另外受专业和视野局限,会计人员对单位业务及经营管理了解不透彻,找不准控制发力点,内部控制变内部会计控制的局面反而使控制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建立内部控制的层层传导责任制,环环相扣的廉政问责控制体系,更符合单位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客观规律,也契合管理会计的业财融合机制下链条化内控的特点。

1.2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型内部控制

从制定时间上可以看出,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主要是在财务会计视角下建立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相互制衡为运行基本机制,资金管控为控制核心,依循财务流程来串联控制链条,内控的深度、广度、有效性、发力点都有局限。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后,管理会计成为中国会计升级转型的发展方向,随之管理会计的研究、运用、发展得到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有两大功能:一是价值创造,二是控制财务风险,即以成本控制和绩效管控统领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提到与单位内部管理联系更紧密的管理会计层面,可极大地提升内控的有效性,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和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内部控制的范围与边界也发生位移,在很大程度上可弥补财务会计单一模式下内控体系对绩效管理重视不够,预算编制缺少标准,内部控制没有一体化管控平台,信息化手段不高,前置能力不强等缺陷,开创内部控制新局面。

引入管理会计理念和管理会计平台,构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型内部控制”,将在制衡机制上加强管控机制功能;承接现金流量管理,辅之以控制标准为基础,以组织效益和内控绩效为抓手,强化管控一体的运行机制。

2 管理会计介入内部控制的应用模式研究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参与管理,编制和提供内部管理所需要的各种支持数据和分析报告,以提升单位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基本方式就是开展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用预定标准、指标来检查、计量、衡量组织中各项工作的进展及完成情况。管理会计的核心是管理控制机制,管控机制的三大要素包括目标设定、内部报告和责任人激励,管控内容包括成本管控、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控、生产管控、销售管控等(傅元略研究理论)。而以之为基础设计建立新型内部控制体系。

2.1 “目标―责任―激励”式管控机制

在战略层目标设定和执行层目标设定中,绩效评估和业绩评价涵盖业务规划、预算编制和管理会计报告的全部流程,将风险管理融入重要节点,用成本动因描述经济业务的走势,用风险离差校正管控执行风险,根据全年预算总盘子制定资金管理的控制目标,设定预算数和实际执行流量表,对业务执行进度进行计量、报告、预警,有效防止半拉子工程和烂尾项目;成本效益机制提升内控运行的有效性。以往一些部门责任人认为内控制度束缚了业务发展手脚,影响了业务开展。不少职工认为内控是日常工作的负担,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将内控风险融入单位绩效管理后,目标―责任―激励成为机制性管控的有效渠道,标准―找差―矫正成为结构性管控的有用工具,单位内部治理和控制在激励责任人追求绩效、创造价值的动能中得到有机嵌入,合理确定任务指标,把风险及内控管理纳入考核体系,有效协调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管控关系,确保组织战略地图的有效到达。

2.2 内控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要引导激励责任部门、责任人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提高经营效益。在关口前移、基点管控的同时,将内控指标纳入考核当中,按考核等级发放内控奖,通过绩效奖罚制度提高内控动能,发生内控风险事件及时惩罚,通过内控与绩效挂钩,变“要我内控”为“我要内控”,使内控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和改善审慎经营和管理,严防操作风险。业务发展不能与风险控制发生利益冲突,不能制定容易引发偏离或违规经营的激励机制。

2.3 报告体系化内控

体系化的内部会计报告体系也是体系化的内控报告。管理会计较之财务会计更多地参与战略管理,能更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建立在全面的风险控制理念上,补齐财务会计报告重数据、轻分析;程式化有余,针对性不强;信息不完整缺乏前瞻性,不能准确反映管理层责任量化评价等问题。定期或专题向管理犹峁┕芾砘峒票ǜ妫全面反映组织绩效和内控信息,揭示业务活动、经营效益、风险状况,促进内部管理的科学化。

2.4 平台化内控

将内控流程嵌入业务,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的内控大数据平台,广泛收集获取内控信息,对内控关键岗位,开发详细、精准的用户分析功能,自动记录与分析相关信息的使用痕迹,“人在做、云在看”,动态实时监测内控信息,强化内控工具建设,拓宽管控渠道,使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机制带动性更强更有威力。

管理会计正逢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期,使内部控制具有更有效的过程控制、流程控制手段, 既推动了管理会计的发展,也使内部控制有了新抓手,因此,应把握这一机遇,重新厘清内部控制的理念和运行机制,改进内部控制的方法和策略。推行智能化的行政管理及服务,如指纹通、射频技术、物联网、银企直联等等。借助和扩展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全面整合单位信息流,实现内部控制的智能化控制。信息、数据动态,实现内控数据处理的自动化。

3 认识管理会计下内部控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环境层面、技术层面、应用层面。

3.1 环境层面

主要还是观念问题,大多数财务人员仍囿于核算、反映、监督(单向),重核算、轻管理的思维依然存在,普遍存在对管理会计控制活动的认识还停留在凭单审核,没有上升到战略规划、战略地图、使用SWOT分析方法来分析挑战、危机,只是从资金的框架内管控风险。应教育引导财务人员站在战略层面来布阵内控在财务流程的内容,创新内控理念,在业务流程中进行迅捷而精准的靶向控制,实现内控平台的数据流全面覆盖,而非处处设“卡”,内部控制贯穿单位管理行为的始终。

3.2 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面临全新的大数据环境,数据驱动已成为内部管理的新思维方式,大数据技术能够揭示传统技术方式难以展现的关联关系,有效发现处理风险问题,管理会计平台可发挥内控显微镜、探测器作用。财务人员不太熟悉软件技术,对大数据ETL等工具不了解,因此,管理会计参与内控,首先要解决大数据技术人才问题。其次在内控方式上实现结构性转变,一是由单向控制向互动控制转变。管理层和内控部门借助大数据,通过对业务数据的全面采集,挖掘和整理分析使用信息,可以实时监测内部行政信息,财务信息,也可以收集线下非结构数据,对内控特定区域、特定人群和特定事项有细分而准确的感知。比如招投标采购平台与管理会计平台有机链接,可使项目预算、报价与历史标准比价、绩效预测及时呈现,提高管控效能。二是内控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对发生不正常的内控问题,异常情况,精准定位,寻找线索,并在第一时间处置问题,发现内在关联事项规律。推行电子化的行政记录和统计信息的共享,让实施部门既保持独立性,又能实现底层的数据和架构的共享。

3.3 应用层面

改善内控现状,提升内控质量,增强内控效果,推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型内控体系”,创新内控理念,主动实施内控策略,财务人员能否了解业务,掌握业务流程是实施策略的关键,财务会计模式下,单纯的核算、反映职能,局限了管控风险的能力,财务不了解业务,其管控如同盲人摸象,而管理会计是建立在财务与业务的高度融合之上,管控是业务流、资金流、成本流、信息流的汇聚,财务在流程中参与管控,管理会计嵌入决策支持系统、规划控制系统、绩效评价系统,服务战略、融合业务、管控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