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内部管理风险

企业内部管理风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内部管理风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内部管理风险

企业内部管理风险范文第1篇

    企业对外经营运作过程中,面临各种经营风险,包括因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行为导致的风险、因合作伙伴履约资信问题导致的风险以及因经营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如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

    企业内部管理追其根源,均在于人力资源的掌控,因此我们通常将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概括为“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中最常见的几类问题,包括:黑单、泄露公司机密及商业秘密、虚报或假报帐目等。出现以上问题,究其根本,有三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第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制度制订不足,特别是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建立人力资源道德风险的防范和监督制度,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制度执行不力,甚至参与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

    第三,员工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缺少必要的职业规范和素质或者道德水准、特别是尽职性不高。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建立并完善内部人力资源风险防范体系和危机处理机制,控制内部人力资源风险,从而保障企业商业安全。

    企业增强风险控制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事前防范保障机制。设立对应聘人员和重要岗位待聘人员的资质审核程序,全面、深入核实其背景资料,同时也可通过心理测试,获取一些其它途径无法得到的真实信息,比如应聘人员是否对企业隐瞒的、档案材料中无记载的重要背景信息,如是否有犯罪前科,是否有吸毒、同性恋和其它不良嗜好,是否加入非法组织,是否是国外间谍或竞争企业的商业间谍。

    其次,建立事中预防监控机制。事中预防监控是事前防范的延伸。公司内部,要对在职人员,特别是重要岗位员工进行公开的定期、不定期考核或心理测试;加强对员工个人职业素养的培训与提高,完善新员工的培训机制和对在职员工的考核机制。公司外部,可聘请专业的调查公司对重点岗位员工的尽职状况进行定期保密调查。

    最后,建立事后危机处理机制。公司内部要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并不断健全和完善部门制度;公司外部,可聘请专业调查公司对在职人员、离职人员的职业去向进行追踪调查。

    我们对不同阶段对风险控制的程度有一个大概的统计,基本上是:事前控制:100%,事中控制:85%,事后控制:15%。可见事前对风险和危机进行控制是最有效的。因此,企业加强风险控制,建立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体系,其重点也在于建立事前的风险防范和事中风险监控机制。 总结以上风险控制方法,现阶段企业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与管理应着眼于以下方面:

    1、企业必须培养事前风险防范的意识,并建立相应的监督体制,以确保这种意识落实到现实的管理过程中;

企业内部管理风险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 探讨和分析

中图分类号:T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147-0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众多企业已经逐渐认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于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仍做的不到位,并且很多企业不能以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待企业内部控制,最终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以下笔者针对风险管理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风险管理

任何企业在发展中都会遇到风险,风险可能来自于企业内部,也可能来自于企业的外部环境。而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可大可小,严重的甚至会直接的摧毁企业。所以面对这些无法预料的风险,企业必须制定出一些专门应对风险的管理制度,即企业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风险进行预测、识别和衡量,并且制定出有效的手段和计划避免风险,或者将风险的损害降到最低,由此来保证企业的安全。

(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组成部分之一,企业通过内部控制来制定有关制度与实行,并且促使各种内部管理制度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使企业的业务和目标都可以达到,并且可以顺利完成,由此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利益,以及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两者的关系

通过上述的定义,我们就可以发现风险管理属于企业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门,两者的最终目的都为了使企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都会对对方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企业如果连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都做不好,那么他的风险管理工作也不会多么优秀,而如果风险管理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出现漏洞,严重的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二、目前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风险意识较低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风险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也逐渐增多,目前主要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而这些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和损害是无法估计的,所以企业首先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

但在我国企业中的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企业都严重缺乏风险意识,大部分企业只将大部分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可以为企业赚取利润的项目中,看不到潜在的风险,也没有针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治手段。而当风险真正的发生时,企业自然就会手足无措,眼睁睁的看着风险的来临。

(二)缺少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任何经营来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收益和风险却是正比,也就是说,企业如果想获得高额的利润就必须冒着极大的风险。而目前很多企业总是将目光放在高额的收益上,却看不到高额收益身边站着的风险,看不到风险自然就不会针对风险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而却少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一旦风险真的来临,那么高额利润背后的高风险会给予企业极大的打击,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企业破产、负债等严重现象,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致命的。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诸多企业中都存在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只将目光放在企业的利益上,忽略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甚至有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可有可无。还有部分企业构建了内部控制体系,但内部控制体系不科学、不合理已经成为阻碍很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很多企业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由管理层来进行制定,而这种制定方式会出现管理层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而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出现不公平的情况。这种方式制定出的制度也不符合职权分离原则,而很多企业虽然知道这个问题、看到这个问题,但却未将这个问题重视,也并未给予一定解决方式,而这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会起到一种阻碍,严重的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四)执行力不够,缺少有效评价机制

从过去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到,很多企业由于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破产或者损失大量的资金。例如很多企业出现巨额资金消失的现象,这就是内部控制执行力不到位的结果,让内部控制制度只成了一则文书,却不能发挥任何功效。

不仅如此,我国很多企业还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有效评价机制,而缺乏了有效的评价机制就无法知道在特定时间段内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正确、是否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缺乏专业人才

无论是风险管理还是内部控制都必须要有人来进行操控和执行,而目前很多企业操控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员,只是企业在其内部随便挑选出的人员。而这种员工对于风险管理工作根本无法做出专业的决策,对于内部控制管理也无法做出正确决定。所以企业如此选用人才的结果最终导致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控制部门只是虚设,根本无法起到作用。

三、从风险管理角度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以风险为导向进行内部控制工作,并有效提高企业上下的风险意识

要做到以风险为导向进行内部控制工作,首先要做好企业的授权工作。通过过去国内外的案例就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出现内部舞弊案件的原因都是因为授权不合理而造成的。所以企业在授权时,必须要从保证企业的经营有效运行、内部管理制度有效的执行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具体的来说,首要责任应是企业的CEO,各级经理为支持作用,由此才能保证整个企业的人员都可以具备风险意识,大大的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加强各环节的风险控制、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想要将内部控制工作做到全面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应该针对一些关键点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并构建对应的控制制度。而企业中的关键控制点就要包括企业业务以及经济活动中比较容易出现风险的环节,在对关键控制点进行确认后,还要对其进行量化的分析,模拟计算出其会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多大的危险,并且根据风险制定出相应的措施。除了针对风险制定有效的措施以外,还必须针对企业关键环节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教育,将风险意识植入到关键环节的工作人员的脑里。

最后必须建立规范、科学的考核机制,明确各员工、各岗位的职责,通过规范、科学的考核针对员工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有效的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

(三)创建有利于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实施来说具有重要影响。单凭企业的内部监督也的确能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但这种方式是一种被动的方式。所以企业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有效的加强员工的素质、道德以及品质,由此就可以将被动转变为主动,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而企业内部良好环境的形成对于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来说,会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而只有企业建立了有效的风险管理部门,才能让企业面对风险时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任何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步并且平稳的发展,那么就必须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以及风险管理工作。只有企业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让企业面对任何困难时都可以平安度过。

参考文献

企业内部管理风险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51-01

在企业管理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时时刻刻伴随着企业的就是潜在风险。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是为了控制而控制,也不是为了中国证监会而控制,而是为了帮助企业防范不同阶段的风险才进行控制。

风险管理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

1 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风险管理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也时时的影响着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会给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方面会出现一定的漏洞,从而严重影响着企业在日常生活中的成长运营,内部控制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管理当局在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中应起到关键性作用,一个管理当局在企业在自身的经营理念和方法、面对风险的态度上和面对风险的解决策略上都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有这重大的影响。在我国一些大型企业的管理当局对构建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的意识淡薄,有的大型企业管理层只注重企业的规模效益,往往忽略构建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有的大型企业管理当局虽构建和实施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构建和实施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科学、不够合理,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3 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学科。它不仅以现代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数量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为基础, 而且还引入了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虽然我国也存在着各方面的优秀的管理人才,可是在各个企业中这些优秀的管理人才得不到有效地利用,导致原本管理人才缺乏的企业,浪费了优秀的管理人才。然而,即便是不与西方银行的水准相比,就是与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国金融风管理人才仍然显得相当匮乏。

4 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问题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内容中风险管理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项相关对策。

5 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

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为风险管理提供切实的组织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业务处理程序,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以及相互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将风险管理工作融入具体的业务活动中。明确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内部审计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手册,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一般来说,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 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

6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全体员工素质,树立主人翁意识,人在有意识支配的活动中从来都是第一位的。内部控制的高效率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离不开有主人翁意识的管理者。因此一个企业要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就要抓住人的因素。要不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要使每一个员工都自觉地参与到企业的内控工作中来。

7 结论

现阶段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主要是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没有强有力内部监督控制制度,风险管理比较落后,没有良好的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的一整套完善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以上重要的原因导致了企业多年以来难以快速健康的发展,最后导致了企业越发落后和被经济社会所淘汰。

当今时代,企业环境不断变化,变化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一种手段,在企业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应该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切实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余仁群.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121-122.

企业内部管理风险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

1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内控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内部控制构成要素不再是三个要素,而是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这五项要素;这些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的变化。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将会更加地扩大。

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基础活动,其产生的主要依据是现代企业的委托关系。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分离,企业的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损害股东的权益,但是借助于企业的治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建立有效、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内部控制逐渐成为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使企业朝健康方向发展的一项管控制活动。

随着新的市场的开拓和科技的出现,企业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可持续经营和简单的资产的保全,而是选择进行价值的创造,价值的创造不再是被动的资产安全,伴随着企业利用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还有来自于市场的各种风险。处理风险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的一种管理理念,内部控制是实现这种管理理念的途径,从本质上而言,内部控制的构建必须以风险管理为先导,而实现风险管理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

3 我国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

3.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构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发展和实践应用上来看,我国内部控制的构建处于逐渐地规范过程中。目前国内有些研究者通过实际调查等方法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进行了可靠的调查研究,研究的成果表明,我国的企业能够充分的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但从构建内部控制上又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清,侧重于企业各个部门的单个控制,缺少从企业的全局战略角度出发,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详细分析我国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构建存在的问题:

3.1.1 关于内部控制的基础环境

内部控制的基础环境是内部控制构建的基础。它影响组织中人的风险意识,它涵盖了对组织中的各项特定程序及其效率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员工的道德价值观、员工的胜任能力、从目前来看,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基础环境的建设存在不少问题。

(1)未确立风险管理理念的核心地位

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最新成果是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被看做是借鉴了COSO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这是我国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步。虽然在该规范中体现了对风险的控制过程,但是没有明确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不利于实现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

(2)企业的治理结构亟待完善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是明确现代企业股东会(包含股东)、董事会(包含董事)、监事会(包含监事)和经理层之间权力、责任及利益以及明确相互间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性的安排。虽然自《公司法》颁布后,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明显得到优化,但是影响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治理结构还存在以下问题。

1)公司治理的法制环境不完善。我国目前主要有《公司法》对公司治理进行规范,虽然从硬件上来看,公司治理结构的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出现了董事会的监控不足、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形同虚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从公司治理的法制建设来看,缺乏一个适合的法律法规来避免上述的问题。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在组织机构的设置过程中,注意纵向间的权力和义务,缺乏横向间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出现同级部门间的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使得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纵向上得到有效的实施,而在横向上又存在着内控不到位的或者重复交叉的问题。

(3)内部审计重视不够

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服务对象的内向性。内部审计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同时有熟悉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因此,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来看,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在控制,两者是你中有我的关系,但是从实际的实践上来看,内部审计并没有达到企业内部控制再控制的效果。在实际中,内部审计通常是对企业技改项目、基建项目、工程项目等实施相应的监督检查,而对于其他项目很少进行相应的检查,因此可以说,内部审计并没有达到内部控制的要求,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中,企业对内部审计反而没有重视。

3.1.2 关于风险管理的机制

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面对风险时的一种主动的预防性机制。我国关于风险管理的机制的应用,主要是一些银行、证券机构等金融机构。由于金融业风险爆发的广泛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成果,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的法律法规,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然而,对于一些非金融性的企业则大多数没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应该说,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仅是企业面对风险时的一种被动的应对,而且应该成为企业主动识别内外部变化,并对这些内外部变化进行分析和识别从中发现机会避免损失的机制,关于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1)缺乏明确的风险管理机构

董事会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负首要责任,对于一些金融机构而言,已经在董事会下设全面风险管理机构,由此机构来负责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但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风险管理机构。关于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的制定都是又管理层完成,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上的矛盾,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可能会避重就轻地选择对风险的判断,使得风险政策的制定缺乏合理性。

(2)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面临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对风险的控制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多部门的联动,许多企业没有对风险进行统一的管理,缺乏明确的风险控制流程,对风险的评估还是偏重于经验等传统方法,没有建立风险数据库和风险案例库,所以还无法量化评估企业的风险。

4 改进方法

4.1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模型

从企业目前的现状来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两条线,应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模型,首先利用各种科学的统计方法识别出企业的风险,建立风险等级评价指标,其次,在该模型建立目标系统、流程系统和保障系统,利用风险等级来确定各个系统的内部控制的控制点,将内部控制镶嵌到风险管理中去。

4.2 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可以及时的获取产生风险的不利事项,利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大小,启动应急方案实施,及时的管理和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1]胡昌红.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研究[D].安徽大学,2007(4).

[2]丁友刚,胡兴国.内部控制、内部风险与风险管理[J].会计研究,2007(12).

[3]贺密柱.内部控制理论演进的中外比较及其思考[J].财会通讯・学术,2008(2).

企业内部管理风险范文第5篇

摘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又不重视,造成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内部审计机构在中国中小企业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内部审计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的功能、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等措施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1引言

根据《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调查显示,税收负担过重是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希望政府出台税收减免的政策呼声最高。税收负担过重而政府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当企业的人工成本、融资成本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时,企业是经济人,为了生存会想办法降低成本,而有时会铤而走险通过非法的途径来降低成本。降低税收负担就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渠道之一。企业在涉税过程中如果没有遵守国家的税收法律规章制度,会导致企业利益的损失,将给企业带来风险,这就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近年来,很多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通过管理如纳税筹划等来降低税务风险。罗威在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博士论文中提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但对内部审计对税务风险管理如何监督没有展开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研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文献较少,本文将运用内部审计的有关知识,从内部审计的角度讨论降低税务风险的措施,以此给中小企业管理和控制税务风险提供一些参考。

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COSO的风险管理定义是指企业可以有条不紊的管理风险的过程,而这种风险指的是附着在每一个战略组合之上,以实现持续盈利为目标的风险。风险是阻碍企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企业要实现盈利目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IIA《标准》第2120条规定:内部审计必需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并对其改善做出贡献。内部审计组织介入企业风险管理已经得到国际内部职业界的普遍认可。

2.1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可以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环节,没有风险就不需要控制,税务风险是存在的,企业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分析,才能评估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而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手段的一种。根据2004年IIA颁布《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中指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发挥核心作用。内部审计以独立、客观的态度对内部组织进行评价和监督,以保证企业管理的需要,控制和化解各种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风险管理的加强能够使内部审计更加明确自身参与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决定了其能与风险控制完美结合,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涉税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审计人员在为企业把脉,审计人员要确保企业识别全部税务风险,进而企业才能管理风险。

2.2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如果企业税务风险没有控制得当,会导致企业违反法律规章制度,影响企业声誉甚至可能导致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成为中小企业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从现实意义上看,目前很多企业的管控都侧重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效益方面,而对税务审计有明显的忽视现象。彭喜阳对全国部分城市的中小企业调查发现,企业税务风险意识淡薄和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是最基本的问题,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内部审计的监督,即使少数中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也大都没有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审计。风险总是存在的,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对于中小企业管理者而言,在外界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来防范税务风险成为一项首要任务。由于审计人员和企业的管理者对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很多企业都是税务风险发生以后才采取措施,但为时已晚。如果企业能够尽早意识到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及时地让审计部门参与到税务风险管理审计中,必然会大大降低涉税风险,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不至于让企业在蒙受损失的同时担负更多的法律责任,这样也会提升企业的信用和声誉,给社会留下较好的口碑,中小企业将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为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2011年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暂行办法》,我国的大型企业开始逐步重视并且进行税务风险控制。但目前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并不乐观,而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明显低。彭喜阳(2014)经过调查发现,几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不存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的日常管理,税务风险缺乏内部审计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对9287家中国民营企业的调查显示,8128家占全部调查数的90.82%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为了满足上级单位、法律法规的外部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成为企业可有可无的部门。很多企业为了应付税务机关的要求被动地对企业各项涉税活动进行自查,而仅仅为应对税务部门的检查而没有真正让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来担当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3.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功能不到位

笔者调研了福建一些中小企业,对于企业税务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目前部分企业虽然设有审计部门,但大多是对于企业采购、招标以及生产等方面进行审计,忽视了税务风险管理审计。目前企业把税务审计作为财务审计的一部分,而对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不重视。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的调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经常开展的审计项目中风险审计占2.01%、国有企业占2.06%;而开展财务审计民营企业占16.7%、国有企业为23.7%。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认为企业的风险审计力度不够,内部审计还是集中在财务审计。

3.3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调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46.5%是兼职人员、专科学历从业人员占44.0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30.61%是兼职人员、专科学历从业人员占43.53%,由此可见,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无法胜任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需要复合的知识,因为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和其他方面的审计有很大的区别,税务风险审计不仅仅涉及到风险的控制,更要求审计人员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财务制度有比较深入了解,因此,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但是目前企业的审计人员大多只是熟悉财务知识,对于税务风险管理没有太多的概念,一旦盲目进行税务风险审计,稍有不慎就会触及到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使企业的税务风险进一步增加。

4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应对措施

企业资源是有限的,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资源更有限,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要让企业的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企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机遇与风险并存,只有那些练好内部控制体系与防范风险管理措施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4.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根据2003年审计署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管理层应重视企业的内部审计建设,企业管理层应该明白内部审计的建立和健全能有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另外由于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特殊性,企业在完善审计部门的同时应该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设立专门从事税务风险审计的小组和专业审计人员。要尽快落实税务风险审计部门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成立责任追究制度,中小企业可以在财务部门之下设定税收风险管理岗位,这样能够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每个人的责任明确,一旦出现问题,便可追责到人。另外,应明确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参与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制定相应制度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

4.2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功能

如果企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内部审计的职能能够严格地监督和评价税务风险,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风险本身是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和同领域的外部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的,所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很难摸索清楚的。另外,也由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限,导致在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过程中要首先抓住重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税收风险管理审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从事后审计转向事前控制,把风险关口前移,实现全过程审计。这就需要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转变观念,做好各部门的自我约束,提升管理效益。

4.2.1提升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税务风险审计意识

Gilmour认为,管理层把内部审计看做改善控制的资源,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王兵认为内部审计发挥作用,领导的重视是主要因素。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有些是企业主或管理层的故意行为,税务机关要加大税收规章制度和企业合法经营的宣传力度,并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合法经营的气氛。相关部门(如各级审计机关和各级内部审计协会)加大内部审计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宣传力度,并切实做好政府服务工作。另外,只有企业主或企业管理层提高税务风险意识和认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才会有意识地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关注风险并积极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这样才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4.2.2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企业的许多涉税行为是企业的整体层次行为,如果企业进行偷漏税,大部分是企业层面的舞弊行为,而企业主或管理层就不希望内部审计在此方面出具不利的审计报告。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容易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影响或与管理层妥协,内部审计人员即使认为这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涉税风险,但一般会听从企业的安排,这使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根据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有责任提醒企业主或管理层相关的涉税风险,应与企业主或管理层沟通,明确告知涉税风险的后果。税务风险管理审计需要对税务知识、税务法律规章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账务处理了解透彻,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也容易造成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审计时信心不足。财务人员有时也认为审计人员没有能力来审计涉税业务,财务人员在进行涉税账务处理时存在故意的涉税风险行为,某些涉税不符合相关制度要求,但企业财务人员认为历来都是如此进行涉税处理,或者其他企业也是这样处理,而税务部门也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基于独立、客观的立场以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与财会人员沟通,认真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2.3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内部协同度

内部审计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不能成为风险的管理者而应是协调者。内部审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但要查出错误,还要保证咨询与服务结合到位;不但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审计工作的过程,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进行协同工作,才能协调各部门共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防范风险的发生和对企业造成的利益损失。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计划要充分反映出企业的风险战略。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税务风险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保证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并重。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要和内部审计工作达成一致,确保两项工作协同发挥作用,这也要求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做好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和风险暴露的基础工作之上,合理地安排好审计计划,在具体的审计活动中,强调内部审计和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协调一致性。同时,因为企业在风险评估中会涉及到企业横、纵向的广泛层次上的业务,这也需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或风险管理部门共同协作,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其团队合作的力量,共同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4.2.4通过合规性的审计来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进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落实税务岗位责任制,以制度为准绳。COSO-ERM框架提出,内部控制的各风险要素以及整个企业层面都要考虑合规性。而税务风险管理审计最终的目的是发现企业涉税过程中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风险,其本质应该是合规风险审计。内部审计应该从管理层的理念及管理风格、企业税务管理风险评估、税务控制活动和监督等几个方面对税收管理的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并通过内部审计的第三道防线来防范税收风险。

4.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影响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审计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特别是风险导向的审计,审计人员仅仅有审计知识是不够的,学习和创新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源泉。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既具有财会、税收、审计、管理、沟通知识又要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或者通过岗位轮换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一般的审计人员是不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中小企业可以和高校签订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对于那些愿意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优秀学生,企业可以在其未毕业时进行考查和培养,待其毕业即可快速参与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中,不断地给企业的审计人员注入新生力量。

5结语

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最大价值并不在于“监督”,而是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带来严峻的挑战。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还不受重视,企业内部审计还集中在财务审计。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应多管齐下[EB/OL].

[2]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刍探一基于对长沙、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西安六市有关单位的调查[J].湖湘论坛,2014(2):57-62.

[4]李乾文,李昆.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26-31.

[5]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战略[J].会计研究,2015(2):73-79.

[6]吴敏慧.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2(12):79-81.

[7]理查德•L•莱特里夫,温特•A•华里丝,格兰恩•E•萨姆那,等.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上、下册)[M].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