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体育的课程性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大学;多媒体应用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5-0118-03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job, complete with seamless enterprise specialized courses, teaching mode of the original course it is no longer applicable.Therefore, the need and business experts together to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s reform,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adjust the teaching focus,to case law and project-driven method as a means of teaching, create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regulat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complete University of Applied type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University of Applied type; Multimedi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l
1 引言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施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要求从过去的能学会做,变成现在的会学能做,即既能熟悉软件功能又能具有一定的艺术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的创意能力。而《多媒体应用技术》课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工具性、直观性的特点,更是培养学生职业通用技能的课程。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方法急需改革,以完成与企业课程的无缝链接和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的需求。
2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
2.1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知识点多且杂,实操性非常强,80%以上的教学内容是实践类、操作类的知识。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案例演示为辅,学生再凭记忆完成案例,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很好的跟住教师的讲授内容,案例如果复杂些时,很多学生就会出现跟又跟不住,听又听不懂,做也做不会,云山雾绕完全不明白,出现遇难就放弃,时间一长,进度被落下,学生就放弃了学习,能跟住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是百分百明白,这就出现了低技能低理论的情况,学生只能被动的完成案例,不但缺乏设计并完成综合类案例的能力,而且根本不能完成具有一定创造力、想象力的艺术设计作品,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完成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了。
2.2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都非常强,但对没有接触过图像图例软件的学生来说,课程的内容多且杂,基本知识和基本工具的应用方法具有多样性,要想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软件是十分困难的。
而现有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以模仿、演示教材中的案例为主,但这些案例脱离实际,没有实用价值。讲解这样的案例,只能使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艺术设计能力以及美感等综合素质是十分缺乏的。学生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不能设计出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作品,学生对教材上的示例,只会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拓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就更不要说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了,不符合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求。
2.3考核方式的存在的问题
2.3.1 考核方式的滞后
应用型大学要求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企业要求学校培养的是高技能高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但现在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以机械式记忆式考核方式,学生为应付考试,考前突击背重点、考点及考试范围,考后全忘记。完全体现不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但是,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又十分重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现有的考核方式根本不能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1]。
2.3.2 考核内容的滞后
机械式记忆式考核方式,主要考核的内容是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基本操作等理论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极其少或者基本没有。但在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的大学,在课程考核方面,要求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即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项目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和内容还是遵循传统的教学考试方式,这既不能让专业基础课程完成与企业的专业课程的无缝链接,更不能完成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求。
因此,对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十分紧迫。
3 教学模式改革的设计与实施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3.1.1 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为导向,完成学校教学和企业教学的无缝连接,这就要求学校要积极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发课程,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以满足技术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为要求,适用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目的[2],通过整合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以完成对学生的在项目设计上的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与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意策划与实施能力,以便能更好地融入企业教学模式,完成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以讲解图形图像软件为主,软件功能强大、易学易用,但是想学精学透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与实践。为了能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本软件,对于教材内容的整合势在必行。在教学中,应根据软件内部基本工具的划分以及应用技巧,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教学模块,如选取工具模块、绘图工具模块、图像调整模块、通道模块等模块,这样即加强了每个模块内部的联系,又减少了模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对整个软件有个清晰、明确的认知。
在设计教学内容模块时,对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大纲进行优化整合,将知识点进行调整、分割,形成平均长度为10-15分钟的理论教学内容模块,并通过录屏软件将教学内容形成视频文件,完成课程的MOOC教学,这样既符合人脑注意力集中规律,减少学生课堂教学时走神的现象,而且也可以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如以Photoshop中选区工具为例,将知识点整合、分割为如图1所示的3个模块案例进行讲解和使用。
3.1.2 基于MOOC平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MOOC平台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与MOOC的有机融合[3],本课程的上课方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手段,这就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入“软件功能解析课堂案例课堂练习课后习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通过MOOC教程完成基本理论教学,使学生深入学习软件功能和制作特色;通过课堂案例演练,学生能快速熟悉并掌握基本操作和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在开课前,对学生进行能力水平测试,在按测试结果分配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高低搭配各层次都有。安排学生在每堂课程前,观看MOOC的教学视频学习理论知识。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在课堂教学的前段进行理论教学时,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学生和老师的角色互换,按小组进行理论内容的讲解与分析,老师负责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分享对知识的认知与讨论。在课堂教学的中段部分,即进行课堂案例操作部分。按小组完成教学案例的演练,鼓励组内进行问题的探讨与交流,教师完成难点问题的答疑与演示;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讲解案例中的共性问题,然后布置课堂练习,记录为平时成绩,最后完成课程练习的评价与评分。
采用基于MOOC平台的教学模式,可以引领学生采用“自主探究、任务引领,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使让学生在做中学,手、脑、口并用,循序渐进地掌握技能,从而使学生善学、乐学、会学,最终做到学会知识并融会贯通,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3.2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
3.2.1 教学手段的改革
根据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显然传统的教学手段很不适用。对本门课的教学手段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本门课程采用上课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设计项目为导向,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手段。
本课程现全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为了能更好地使用MOOC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进行教学方法。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方式。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真正做到教、学、做的统一。
3.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案例教学中,精心选取企业项目中的有趣、实用、经典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想学、渴学的心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在设计课堂案例时,应蕴含课内所包含的理论内容,力求通过课堂案例的演练,使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完成设计思路的构建;再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习题的实践,拓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完成培养岗位技能的基本要求。
在项目驱动法教学中,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师变身为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以及提供设计素材;学生按小组组成设计团队,按照客户(教师)的要求,并与和客户(教师)沟通,给出设计方案并完成。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有效融合。最终,评价是采用学生+教师评审组的方式,收集学生的作品,学生在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时候可以针对其作品的智慧、创意、视觉冲击等进行品评。也可以在“你说我说”中发表自己的建议。学生在集体评价的比较中总结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拓展知识内容,从而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3.3《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的改革
3.3.1 考核方式和内容的改革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为完成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结合课程的特点,在企业专业的帮助下,重新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梳理,形成了独特的成绩考核机制,将岗位综合技能考核与个人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将平时学习情况与团队中个人表现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将《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将现有的机械式记忆式的考核改为过程式综合式的成绩评定方法,即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组成[1]。按照其组成的内在联系成绩评定分布比例如表1所示。
课程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既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学习情况,又体现了学生的素质能力、实践能力,还展现学生的岗位技能,还为学生提供了求职时的作品。过程性的考核对教师的教学具有参考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平时表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节奏;综合性考核则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总结性、验证性考核,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3.3.2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改进
未来更好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课程结束时,需要及时反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评价。评价可从学生评价、后续课程教师评价、专业评价、企业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这种方式能及时采集各方面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构成教学过程的闭环调节系统,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能力。
学生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每月都会进行教学效果的评测,这样既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又可以总结经验,促进下一阶段的教学。而企业评价则是通过与企业的专家进行协商,及时了解行业流行,完成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与调整。后续课程教师的评价与专业评价通过座谈的方式完成,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
4 结束语
多媒体应用技术这门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平面设计制作能力,为后续课程如3ds max、角色与场景设计等企业课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由此可见,本门课程是属于职业岗位通用技能学习领域。对于课程的改革尤其迫切,改革重点在于,如何深入校企合作,尤其是学校的专业基础课如何为企业的专业课程做支撑,这就需求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既要完成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完成对企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倩,王艳玲.基于校企合作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18-119.
[2]赵林林,尹玉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数控专业课程开发[J].现代企业教育,2010(5):46-47.
关键词:大中小学;《纲要》; 《标准》;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1-0085-04
Abstract:he author has research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 teaching in high.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New P.E Curriculum tandards by the methods of in high school has been improved under the New teaching Outline.but the New P.E Curriculum tandards bring some problems to P.E teaching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he P.E teachers do no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n the new standerds,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ir respective rol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s well;increase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evaluating process.Analyse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reform of the P.E curriculum and giv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s the theritical refrereace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P.E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different level schools; P.E eaching Outline; New Curriculum tandards; P.E teaching; reform;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1 前言
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旨在解决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课程的衔接及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等系列问题。但从现阶段我国新入学的大学生体育意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来看,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小学和中学,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环节,在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有较多的不足之处。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为构建我国大中小学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江苏省部分城市的大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目前体育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大中小学体育教学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期刊文章和有关专著。
2.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针对大中小学体育体育教学的问卷3份,分别为:小学教师问卷,中学教师问卷,大学教师问卷。
2.2.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和邮寄的方式。回收情况:大学教师45份,有效问卷40份,中学教师70份,有效问卷64份;小学教师60份,有效问卷56份。
2.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大中小学有关专家的访谈,深入了解目前江苏省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及发展的现状。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回收问卷通过P10.0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2.2.5 逻辑推理法
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推断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3 结果与分析
3.1 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情况分析
教师是体育课的主导,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和锻炼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是不同的。小学生活泼好动,但是由于年龄小,他们在体育锻炼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和支配他的社会行为;大学生发育基本完成,有了独立性,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旨在通过体育培养学生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独立地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因此,在《纲要》与《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纲要》与《标准》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从表1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大中小学教师中,大学教师对《纲要》的认识比较全面,中学与小学对《标准》的理解相对欠缺,理解深刻,认识到位的大学教师,占到了70.0%、中学占到43.8%、小学占到37.5%。而一知半解大学占到30%、中学占到46.9%、小学占到42.8%。不清楚的大学没有、中学9.4%、小学19.7%。可见还有相当多老师对新课程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对目前《纲要》与《标准》的了解不够深刻,必然就会导致对《纲要》与《标准》性质认识上的不足和欠缺。
从表2可以看出,对《纲要》与《标准》的认识方面大学教师比中小学教师要好一些。选择体育+健康的大学60.0%、中学56.3%、小学25.0%,尽管这部分老师认识到了体育课健康的重要性,但对新课程的性质认识和把握方面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相比仍然不是十分准确和深刻。另外,还分别有少部分教师选择了体现在认识上和体能的增强,行为态度的改变,对和把握偏离较大。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较多,但主要的原因是对新课程的改革和对《纲要》与《标准》实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及新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意义了解不够深刻和全面。
3.2 《纲要》与《标准》实施过程情况分析
3.2.1 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内容分析
《纲要》与《标准》的实施,主要包括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学习难度和接受能力等。
从表3可以看出,《纲要》与《标准》实施后,认为教学方案的设计难度增大的大学教师占65.0%,中学教师占76.6%,小学教师占85.7%;认为变化不大的大学教师占35%,中学教师占23.4%,小学教师占14.3%;他们一致认为难度没有降低。《纲要》与《标准》突出了健康的特点,而以前的体育教学在这方面是较为欠缺的,特别是如何在体育课中贯彻实施健康观念和行为,同时还要考虑大中小学的衔接问题,对大中小学的体育老师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从而使得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纲要》与《标准》实施后,教案的设计难度加大。
表4可以看出,较多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实施后要安排的教学内容比以往多,大学教师占到52.5%,中学教师占到53.1%,小学教师占到76.8%。还有47.5%的大学教师,45.3%的中学教师和19.6%的小学教师认为教学内容的安排比以往容易。当然在中学和小学还有少数教师不知道怎么安排。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情况反映了对《纲要》与《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事实上,《纲要》与《标准》的实施必然会加大教学内容的安排,因此无论是教学方案的设计难度还是教学内容的容量都比实施前有很大增加。
3.2.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难度情况分析
《纲要》与《标准》的实施无疑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纲要》与《标准》的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观念的树立及身体锻炼的方法和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关系到他们终生体育观念的树立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建立。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新教材知识体系编排跨度较大,学生感到的学习难度可能会比以往有所增加。
从上表可以看出,《纲要》与《标准》实施后,72.5%的大学教师,70.3%的中学教师和80.3%的小学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了;同时还分别有22.5%的大学教师,25.0%的中学教师和14.2%的小学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难度变化不大;只有少数的教师认为难度降低。如何在《纲要》与《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即能降低学生的学习的难度,又能保证新课程的课堂质量是值得体育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4 师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角色定位情况分析
体育课是由学生、教师以及相关的场地器材等元素组成的。师生在体育课程的角色定位关系的尺度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因此,在《纲要》与《标准》的认识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更好的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除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外,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能忽视。
由表6可以看出,教师很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所占比例都非常高,没有教师不重视。总体上来看,学生作为体育课的元素之一,无疑,其主体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另外,在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对师生互动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纲要》与《标准》实施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认识和把握是比较准确和深刻的,大学占37.5%,中学占43.8%,小学占62.5%。少部分认为是教学信息的交流。对教师、学生及师生关系的角色定位的认识直接影响着《纲要》与《标准》实施。
3.5 课堂评价情况分析
3.5.1 评价方法和手段
《纲要》与《标准》实施前,一般是通过考试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具体包括简单的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身体素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等各方面。新课程实施以后,突出了健康的性质,那么评价也就会相应的发生一些改变。见表8教师对新课程评价的实施情况的反馈意见。
通过调研结果来看,在新课程实施后,对新课程的评价的难度是有所增加的,如上表大学教师62.5%,中学教师56.3%,小学教师62.5%认为新课程评价是比较复杂的。同时没有教师认为比较容易。主要是因为在《纲要》与《标准》中突出了健康的性质,如何对这个侧重点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价,还又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思考,因此,使得新课程的评价变的较为复杂。
3.5.2 评价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纲要》与《标准》实施后学生们的各方面的变化情况。在参与积极性方面,大部分的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占到了73.2%,有23.2%的教师认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变化不大。在学习兴趣方面,有78.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有21.4%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化不大;在运动技能技术方面,除了大部分的老师认为变化不大和提高外,还有19.7%的教师认为是下降了;在体质方面,认为学生体质有提高的占到了30.2%,变化不大的占到了59.0% 。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在原先体育课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的性质,那么积极性、学习兴趣、体质都应该是增加的,运动技能技术也因该有相应的提高或变化,至少不应该是下降的,因为小学体育课的实施还要考虑
和中学、大学衔接的问题。
3.6 影响课程改革前进的原因
影响课程改革前进的原因比较多,上表是较为主要的四个,其中场地器材的限制,是大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的影响课程改革前进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经济和教育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基本学校基础建设都较为缺乏,那么体育器材方面那必然是跟不上的,有些学校,连最为基本的篮球场地都没有,更不用说塑胶跑道、各种球类器材了,这无疑是影响体育改革的主要因素。另外,家长的认可度也占到了相当比例,《纲要》与《标准》实施需要家长的配合协调,因此体育课的实施必然要受到家长们认可度的影响。领导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在很多学校,体育课程的受重视程度要低于其他学科,一些领导认为,体育课是非主干课程,这必然影响新体育课程的实施。最后是师资力量,如果有好的场地器材、重视体育课的领导,但缺乏合格优秀的体育老师,新课程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实施,大学在这一方面相对好些,中学和小学则影响较大,缺少一些新兴项目的体育教师,使一些新兴课程很难开展。作为一名体育老师,除了自身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外,还应该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多了解课程改革的新动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
4 结论
4.1 目前教师对新体育课程理论上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影响了《纲要》与《标准》的实施。
4.2 《纲要》与《标准》在实施中存在着教师普遍感到教学难度加大、教学内容增多;新教材体系编排跨度较大,学生学习难度加大;
4.3 教师对师生互动关系及各自的角色定位认识不够;
4.4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是相对较难,从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评价结果是促进学生进步的。
4.5 影响课程改革的原因主要有场地器材、家长认可度、领导重视程度及师资力量等。
5 建议
5.1 教师进一步认识和学习《纲要》与《标准》的有关知识和深刻意义,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5.2 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在保证《纲要》与《标准》实施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效率。
5.3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地位关系,同时注意师生的互动性。
5.4 在《纲要》与《标准》的教学过程中,建立一套更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对学生的体育成绩及课堂表现能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和考核。
5.5 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各方面来解决各种不利于课程改革的因素,加快新课程的实施和进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
[2] 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 2002,(12); 教育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3]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8).
(一)生活化趋势
生活质量越高的家庭和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就越强烈。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已逐渐呈现出它的多种功能和属性,生活化、时尚化的体育运动逐渐伴随人们走入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娱乐化趋势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单纯的高强度体育运动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忙碌的都市人。于是,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应运而生,它集运动性、娱乐性于一身,使人们在运动中摆脱重压,在娱乐中调节情绪,成为业余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终身化趋势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工作方式的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工种从业者严重缺乏运动。长此以往,因机体缺乏运动导致的各类职业病,如颈椎病、腰椎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人群日趋年轻化。随着问题的出现,人们的疾病预防意识普遍开始增强,终身化的体育锻炼,防治文明病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不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
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术、太极拳、健美操、游泳、滑冰等新增课程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但从目前整体状况来看这些新增课程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传统的教学内容仍占主导地位,且新增课程主要以选修课形式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不利于体现体育课程的趣味性,更不利于社会体育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不够先进,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课程因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区别于文化类课程。故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创新空间。但就我国目前教学改革进程来看,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仍未摆脱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讲授法和演示法仍然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性没有改变,授课过程缺少师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社会体育终身化趋势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严重抑制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考核方式不够科学,无法体现教学效果
考核是课程效果评价的主要途径,科学的考核过程是检验教学成果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考核评价体系上没有明显进步,以规定任务的完成作为检验学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提高幅度和专项能力,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真正体现教学效果。
三、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建议
通过对社会体育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课程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准确定位课程性质
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的意义不在于课程本身,而在于其在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因此,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为基础来定位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才能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前所述,社会体育的本质是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定位也应以此为主要目标,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完善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储备。具体来说,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课内外的活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为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应职应岗能力和今后生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设置应遵循体育教育规律,立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校优势,建立有特色、有个性、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模式。要丰富基础课程的内容,创新选修课的教学方式,增加保健类课程。体育课程是所有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在学生进入大学时大多已掌握了一定的传统体育项目知识,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基础内容的重复,从而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另外,应当通过充分的调研活动掌握学生对某类课程的兴趣度,从而不断调整基础课程。针对个别体能较弱或因患有疾病无法参与正常体育课程的学生要建立专门的保健课程班,整合教学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教育学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增强体质、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社会体育更多的是以个人为主导的体育运动。由于目前家庭教育意识的提高,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如街舞、武术、健美操、国标舞等等。而高校体育教学忽略学生的特长,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灌输式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均不适应。因此,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锻炼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内容上可增加学生充当教师的环节,使有某方面体育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临时充当一定课时的体育教师,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四)不断完善考核体系
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体育课程最终考核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体育课程的真正目的。同时,要以鼓励学生专项特长的发展为目标,将专项特长作为加分项目,结合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最终确定总成绩。
四、总结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效果评价;取向
课程评价指人们收集必要的资料以决定是否采纳、修改或删除总体课程或某一特定教科书的过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重点在于发现所设计、开发和实施的体育课程是否正在产生或能够产生预期的结果。在对课程的基本价值进行评价之后,就要对其实施的效果进行检查,也就是效果评价。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根据一个或多个标准参数对前测与后测之间以及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差异作出判断。然而,不同的人对资料的处理方式受其哲学观、心理学观点以及站在课程评价的不同视角的影响,致使评价的取向也有所不同。
一、课程评价的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本主义取向
科学主义取向和人本主义取向分别是从评价的定量和定性两个视角进行课程评价的研究,并且它们分别位于评价连续体的两端。提倡科学主义取向的人赞成直接的或客观的实验,而人本主义取向的提倡者们则认为这些实验具有误导性。科学主义取向者倾向于把精力放在学习者身上,主要采用的是自然科学家们所运用的方法。通常是根据在标准化考试中所取得的数字或分数来判断课程计划的质量或学生理解水平。而人本主义取向者对收集到的数据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与科学主义取向者有很大的不同,其收集到的资料本质上是定性的而非定量的,评价者更多的是依赖对所观察事物的印象。体育课程评价的科学主义取向,注重于运用数据解释、判断体育课程中的一系列质量问题,依据数据进行确定学生掌握知识的好坏;而人本主义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更注重运用描述、解释的方法对待体育课程过程中的质量评价问题,并且侧重于关注在课堂中学生学习到的体育知识或技能有多少在毕业进入社会后能够被运用的问题。
二、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效果评价取向分析
1.高校体育课程效果评价理论研究取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与前几个《大纲》不同的是,改变以往只是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终结性的学习评价方式,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也改变了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内容也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的技术性考核,使得新《纲要》在学生的学习评价方面显得更加的合理、全面和人性化。从理论上分析、结束了过去单一的运用数据对学生体育技术考核成绩评定的方式,而增加了较多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必不可少的内容的评定,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从单一科学主义观向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观相融合的方向迈进。虽然在《纲要》中并没有制定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意见,但也彰显出我国教育行政管理者的思想正在向人本主义课程评价观靠拢。
2.高校体育课程效果评价实践取向分析
纵观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资料显示,在具体的教学评价实践中与指导意见及理论发展有着较大的差距。除了体能与运动技能的评价外,就是出勤情况的考核,几乎没有学习过程的评价及认知、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方面的内容。依据《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一书中所阐述的体育课程改革走在前沿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南京理工大学证实了这种情况。并且发现:对学生体育课程的考核大部分仍然采用的是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期中或学期末进行总结性考核,记分方式采用以百分制和定性(合格、不合格)相结合的方式。在体育课程评价的实践工作中,仍然没有摆脱固有的评价方式的束缚,依旧以科学主义取向为主。虽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评价方式,但似乎并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手段。这反映出当前我国体育课程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不协调,在研究中过多注重宏观视角的研究,而对具体的实践措施的实验性研究涉足较少。
目前,我国高校对体育教学效果评价取向存在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者已清醒地认识到,单一的科学主义取向对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及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方面的种种弊端。效果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科学主义取向所关心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人本主义取向关心的是课程知识的实际价值及社会意义。在科学主义取向引导下,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地道的唯理性主义模式,它发展了人的科学理性,却忽视了人的科学精神及人文品性对人的教育,这必然造成科学教育的异化和科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失落。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压力及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行政管理者在评价取向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当今社会民众对体育的理解仍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认为体育运动就是一种肢体运动,依据匈牙利裔英国学者在1958年提出的默会知识理论,体育运动技术是人在从事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身体练习过程中,在身体内部之间和身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通过综合体验所获得的身体认识。它属于默会知识,而人通过掌握这种知识后其非智力因素又得到了提高。我国当前所实行的学生升学制度,仅仅注重学生考试成绩,致使社会民众对教育质量好坏的认识,具体反映在学生的考试成绩数据上,也使民众对各科目成绩的评价倾向于用数据衡量。用分数对学生评定简便、直观,教师的工作量也较少,而相对于人本主义评价取向教师要用较多的阐述性语言表达,并且选择人本主义取向会使教师改变以往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这就潜在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且会损害部分教师的利益。
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效果评价取向走向――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融合
1.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教育被“物化”的背景下,体育被“物化”成为一种必然,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院校只有摆脱“以物为本”观念的束缚,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等学校体育也只有抛弃原有的落后观念,才能在高校继续发挥其作用。
体育实践课程性质要求两种主义的融合。体育实践课程首先反映了“技艺性”的特点――身体练习。课程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并使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因此,身体练习是区别于一切文化类课程的显著特点。其次,反映“情意性”的特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学习离不开认知,不论是身体认知过程(技能掌握)还是一般的认知过程(概念掌握),它们均会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但是,由于体育课程有直接的经验体验与身体体验,师生之间、学生的人际交往之间更为复杂。因此,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具有特殊功能。最后,反映“人文性”的特点――身体、心理、社会协同发展。体育课程的“技艺性”、“情意性”及“人文性”性质决定了对体育教学的效果评价不能仅仅用一种取向,以免出现对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的片面化、机械化。
另外,与一切文化课程相比较,体育课程目标中的健康主线有其特殊意义,这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中,必定要把非智力因素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
2.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效果评价两种主义取向融合的途径
(1)观念层次转变。改变较多人认为体育只是肢体运动的观念,加强宣传体育运动技术是一种默会知识,它必须在实践中获得体验才能最终掌握,而默会知识获得的同时,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就会伴随而至。
(2)理论研究由宏观向中观和微观转变。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效果评价研究主要反映在纯理论研究上,虽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已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了相应的效果评价的指导性意见向人本主义转变,但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手段,使得指导性像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单位应制定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进行效果评价的中观、微观及实验性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6所高等体育院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计划。
1·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访问法等。
2结果与分析
2·1课程时数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6所院校在课程总学时上有较大差异。教学时数最多的是上海体育学院,达到了3258学时。教学时数最少的是广州体育学院,只有2532学时。两者相差726学时。按照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规定的总学时2600~2800的范围,广州体育学院的总学时数明显偏低,与1997年颁布的方案规定的总学时2700~2900更是差距较大。我院在制定99教学计划时,决定将原来本科3500~3900学时数压缩到2600~2800学时,但在实际制定时压缩幅度过大,直接后果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容量。如我院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学分必须相应学习学院开设的课程约为52门(其中必修33门),而华南师范大学所对应的课程数约为50门(必修24门),成都体育学院的约为42门(必修31门),北京体育大学的约为40门(必修26门),武汉体育学院的约为40门(必修24门),上海体育学院的约为46门(必修35门)。与兄弟院校相比,我院学生学习的课程多而学时少,导致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繁杂。
从课程的组成结构分析,必修课时数最多而选修课时数最少的是北京体育大学,必修课时数为216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77·61%,选修课时数为62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22·38%。必修课时数最少而选修课时数最多的是广州体育学院,必修课时数为171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67·69%,选修课时数为818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2·31%。从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总学时数的百分比分析,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必修均高于70%)比较成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更加重视必修课,而后两所体育学院(选修均高于30%)比较其他体育学院重视选修课。后两所学院在贯彻压缩必修课时数、增加选修课比例的现代大学课程体系精神方面做得较好,也更加接近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要求。
2·2课程学分数的比较
学分制是用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现代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它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自的充分发挥。学分总量和不同课程的学分比例,可以反映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侧重点。从课程体系的学分总量与结构分析,在对学生的学量要求上,师范教育性十分突出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要求最高,达180学分。从学分的课程构成比例上,我们将学分课程构成具有可比性的五所体育院校进行比较(成都体育学院实践环节没有规定学分,不可比),发现北京体育大学的必修课学分比例最高,较我院高出近13个百分点,而我院的选修课学分比例最高,较最低的北京体育大学高出8·77%。这一现象与学时比例反映的情况一样,说明我院的课程体系中较为突出选修课程,而对必修课的重视程度在学分总量上不如其他体育院校。
进一步分析,从必修课学分及其比例上,我们可以看到专业课学分,我院数量最少(56·5)、比例最小(35·3l%)。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院部分教师反映的学生专项能力下降的原因。由于专业课时数少(表1中几所院校里最少的)、学分低,学生的专业课时数较以往的课程体系有较大的减少,而其他配套措施(如身体素质隐形课程的开设等)没有很好安排或落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必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3教育实践环节的比较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践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从6所院校在教育实践环节的内容与安排上分析,情况大致相同,个别院校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点。如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门安排了1周的教育见习,突出了学生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武汉体育学院在第八学期专门给学生2周的求职时间,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北京体育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独有特色,都在课程体系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次数以上的学术讲座、论文报告、学术活动等,获得规定的必修学分。由于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相对以往自由参加、可有可无的状况,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与参与的动力。这对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能力,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更能发挥积极作用。
2·4技能培养与要求的比较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方面,北京体育大学对学生的外语与计算机技能要求最高,规定学生必须达到外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才能毕业。成都体育学院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裁判技能要求最高,规定学生必须达到某项目二级运动员和二级裁判员标准才能毕业。我院对学生的外语要求是通过省级统考并达到二级,计算机技能方面没有具体要求。
这与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较大距离,是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与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就达不到国家的专业人才标准,将面临市场的淘汰。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各院校基本保持了与其技能要求配套一致的课程设置。如在外语课与计算机课的学时数与学分数方面,北京体育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都是最多的(见表5)。北京体育大学的英语课程,除第一、二学年4个学期384学时的必修学时外,还在第三学年开设了128学时的限修课,保证了学生英语学习连续三年不间断。计算机课程,北京体育大学在必修课的基础上,也开设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限选课。这些措施保证了学生牢固掌握外语与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提高了该校学生外语与计算机过级率。比较而言,虽然外语课程是我院课程体系中学时数最多的课程之一,但与部分兄弟院校仍有差距。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外语必修课时数比北京体育大学少了112学时,比同在广州地区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少了80学时,而且没有象这两所院校一样开设外语提高课程。这可能是我院学生外语四级过级率低的一个因素。在制订新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中,我们很有必要借鉴他校经验,增加外语教学时数,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必修英语课的基础上,在第三学年甚至第四学年开设外语提高性质的选修课,以此作为提高我院学生外语水平的途径之一。
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裁判技能等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从6所院校的专项课程教学时数安排看(见表6),上海体育学院是最多的,专项训练课程和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总时数达到828学时,比我院高出522学时,北京体育大学专项教学时数处于第二位,专项训练课程和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总时数达到656学时,比我院高出350学时。我院的专项课程时数在六所院校中最少(306学时),甚至低于师范类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85学时。这组数据可能从一个侧面部分回答了社会和本院教师对近几年我院学生专项技术能力下降的原因。
毕业会考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考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我院与成都体育学院都执行毕业会考制度,但我院虽有毕业会考的要求,实践中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严格执行。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将毕业会考的要求以“顶点课程”的形式固定在课程体系中,使毕业会考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更加便于实施与落实。对于这种发展趋势,我们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时应将之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2·5教育专业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和教育的双重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中既要有体育专业的课程,又要有教育专业的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体育师资,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比率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学期间培养学生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从6所院校为学生开设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整体情况看,教育专业类课程比例偏低,学时数都远低于5%。在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欠缺,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牢固、教师意识和素质的养成、教育教学本领的掌握,削弱了体育教育专业应有的师范性。此外,6所院校中除华南师范大学外,其他院校设置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都是理论为主的课程。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主线是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应达到不但自己懂得,还要达到会讲、会做、会教的程度。
6所院校中,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学生开设的教育类课程数及学时数、学分最多,有三门必修课、一门选修课。而且该校特别开设了教育职业技能课程,对作为教师职业所需的基本功进行专业要求与锻炼,值得我们借鉴。我院在这类课程设置方面有三门课程,而且都是必修课,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是一门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说是与学生培养目标十分一致而且作用非常大的课程,但是由于学时太少,并且都是理论学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能够与教学技能的实践相结合,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会更明显、更大。
2·6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正从过去单一的体育课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课,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充分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而这些知识主要靠在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传授。从表8可以看出,在6所院校中,我院的该类课程结构较为单一,传授的知识较为陈旧,实用性不是十分突出,而兄弟院校开设的“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价”、“体质健康教育研究、“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论”、“心理健康与咨询”、“健身学”等课程,与中学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势结合更为紧密,值得我们在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时借鉴。
3结论与建议
3·1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
基本相同,但也存在课时数差异较大,课程重点各有所侧重的特点。我院课程门数多而学时少,课程内容繁杂,课程模块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3·2我院选修课学分比例较大,给学生课程学习的自由选择度较高,但专项课学时少,不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项能力。
3·3人文素质教育是我院课程体系中的特色之一,应继续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能力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