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uilding indus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constantly improve, architecture field presented the vigorous vitality. However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here are still many such problems, in this,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do the following discusse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terials;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建筑材料方面的选购、运输、加工、存储、检测、使用等工作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甚至关系到工程施工的安全。因此,如何最大化发挥建筑材料的效能,在满足建筑工程需要的前提下保障建筑材料的合理性与经济性,成为建筑工程管理必须注意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现状

目前,建筑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材料业也不断推出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然而未能与材料业的高速发展相匹配的是,材料的质量标准还不够健全,许多新材料还缺乏科学、统一的质量标准,不少新材料处于试用阶段,相关监管部门还没能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与此同时,一些建筑材料生产商的责任意识不强,产品质量低劣的问题也加大了建材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难度。

针对这一状况,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建材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严把材料质量关,认真做好材料入场前的质量检查工作。例如宏观检查时应注意钢筋直径是否偏小、钢筋表面是否有油污、水泥是否存在结硬颗粒等问题,出厂合格证检查需要注意合格证内容是否全面、数字是否清晰、数据是否准确等问题,在取样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取样试验制度,必须先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材料,并且严禁品牌产品作试验而使用劣质产品的现象发生,在材料选购、存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规范存储材料,以免水泥等材料受潮、锈蚀,丧失原有的使用性能。

二、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一)掌握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建筑材料相应的质量标准,熟悉建材相关的基本知识。建材质量标准是检验建材质量的重要依据,各种建筑材料有着各自相应的质量标准,只有掌握这些质量标准,才能做好建材检验工作,有效控制建材质量。例如水泥有细度、用水量、强度等方面的质量标准,颗粒细,则水泥的水化作用比较充分,因而强度也就较高,而初凝时间短,则对施工操作时间的要求较高,安定性差则容易出现水泥石开裂的问题,等等。由此可见,只有掌握质量标准,熟悉相关的知识,才能有效管理、控制建材质量。

其次,建材入场后必须加强保管,杜绝建材在存储过程中变质、失效的问题。建筑材料的保管也是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健全建材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才能避免损失、浪费、变质、失效等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节约建材。例如在保管水泥时,需要注意不能使水泥受潮,不能混入杂质,应按品种、标号进行存运,袋装水泥在保管时不能十袋以上堆放在一起,保管期不宜超过3个月,如果水泥保管时间已经超过半年,则必须在使用前先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最后,应优选供货渠道和厂家,科学制定建材供应计划。建材的选购必须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价格合适、供货能力强的厂家,在保证建材质量的同时尽量控制工程造价,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科学的建材供应计划是保证建材质量与施工进度的重要环节,只有合理制定建材采购计划、运输计划、存储计划,完善建材管理体系,才能使建材处于合理的周转状态之中,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最大化保障企业的利益。

(二)加强建材的采购与验收管理

第一,需要严格检查建材外观、数量、尺寸等方面的情况,对材料外观细致的进行检查。例如对水泥的检查应严格检测每袋水泥的重量,对砖的检测应检测尺寸、裂纹、颜色等等。

第二,需要严格检测质量证明文件。在做好外观检查的基础上,要严格检查建材质量的相关证明文件,以保障其内在质量。建筑材料的内在性能是难以依靠外观检查来判断的,因此和外观检查相比,质量证明文件的检查更为重要。如果建材入场时缺少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应视该材料为不合格,如果建材的质量证明文件没有明确标注产品性能、生产日期、质量标注等参数,也应视为不合格。只有建筑材料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齐全、规范,满足设计要求,才能初步确定该建筑材料质量合格,进入下一步检查。

第三,做好见证取样试验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建材取样试验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保证建材试验的可靠性,还要保证建材试验的公正性。目前的见证取样送检体系已经较为规范和完善,该制度体系明确规定了钢筋等建筑材料见证取样送检的流程和方法。具体做法是:对部分重要建筑材料试样的取样、送检过程,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到场见证,确认取样符合有关规定后,予以签认,同时将试样封存,直至送达试验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见证取样制度,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有效地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当然,各地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试验环节加以控制管理。

第四,掌握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熟悉建材质量问题的应对措施。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最大化发挥建筑材料性能的重要工作,必须合理制定建筑材料的管理制度,明确使用方法,以免不当的使用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材料的选用,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工程特点和建材性能、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内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慎重选择建筑材料,合理使用建筑材料。以硅酸盐水泥为例,硅酸盐水泥具有水化热大的特点,如果在冬季施工中使用能够取得较好的质量效果,然而如果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应用则容易影响工程质量,与之相反的是矿渣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质量效果,但是由于其泌水性大,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等性能,需要在工程施工中予以注意。由此可见,各种建筑材料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缺点,只有了解建筑材料的特点,明确其适用范围,在施工中合理的选择、使用,才能最大化发挥建筑材料本身的性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五,熟悉新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近年来,建筑领域内的各种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不少新材料被研发、生产出来后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工程实践应用,因而在选用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在选用新材料时,必须坚持稳妥的原则,选购合格的产品,确保该产品的研发技术资料齐全,产品质量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坚决不能选用不正规、质量不合格的新材料。另外,还需要对新材料进行严格的试验和鉴定,只有各项性能参数达到设计要求,才能予以使用。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严格落实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建设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 梁靖宇.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必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0)

[2] 甄祺桦. 浅谈工程建设中的材料质量管理[J]. 广东科技, 2011,(14) .

[3] 梅杨. 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与控制[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3) .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088-01

1.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材料管理意识

对材料的管理意识不足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材料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很多管理者都认为在建筑材料的相关问题上,最重要的只是材料的采购,认为材料的管理没有必要,甚至会额外消耗人力,所以在整个施工企业的内部都缺少这种施工中材料管理的意识。在实际的施工中,管理人员会将大部分的人力都安排在施工技术工作中,管理阶层的人也都侧重于对施工操作和施工安全的检查,根本没有设置专门的材料管理人员,就会造成建筑材料的滥用、保存不当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而且还影响工程的质量。

1.2 材料预算及采购问题

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往往都很注重建筑工程的效益问题,所以在建筑材料的采购前往往会进行预算工作,但是其预算一般都很草率,往往在预算中忽略了一些因素,导致预算与实际偏差较大。而且在实际的采购中,负责采购的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在签订合同时不认真,容易使合同中的漏洞不被发现,出现问题时无人负责。更有一些采购负责人暗箱操作,自己在暗中吃回扣,或者在取料后私自变卖。也有一些领导不负责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制造一些假账,将实际价格较低的材料开假发票,自己获取利益。

1.3 材料储存管理不当

合理的材料储存管理也是确保材料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实际施工中,常常是建筑材料随处乱放,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对施工材料造成一些不利影响。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而建筑所需材料有多,这种材料的不当储存必然会对材料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有一些材料本身是不耐超、不耐高温的,随意的对方会影响其正常使用,造册好难过不必要的浪费。一些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人员为了应付月度的报表,有时还会编造一些数据欺瞒上级管理者,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后期材料使用时发现了问题,为了避免与报表数据的冲突,一般也会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继续使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1.4 材料管理相关信息不完善

为了使材料的采购以及管理工作满足现代市场环境的需求,建筑施工企业一般会设立建筑材料管理分析的岗位【1】。这一岗位设立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可以通过对当今市场大环境进行分析,得到有用的数据,应用于材料的采购与管理中。但是事实上,很多企业的材料管理相关信息不能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一方面是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材料管理部门在工程投标活动中没能为工程单价分析提供有效信息,而使得在中标后的实际施工中材料的价格与当初的调查材料的价格相差较大,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开展。另外,由于企业对材料管理相关信息的更新不及时,对成本的核算和相关分析工作不利,可能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亏损。

1.5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对施工中材料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督促和约束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的材料管理缺乏这样监督机制。众所周知,建筑材料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但由于缺少相关监督机制,造成了材料管理中的一些漏洞,像管理人员的失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材料质量的忽视,还有一些采购人员暗中操作,以谋求自身利益。这些问题不解决,材料管理很难得到根本上的发展。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管理

2.1 做好施工前材料的采购

在施工之前要严格合理的进行采购计划,根据工程的建筑图纸,建筑面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信息对建筑工程的材料用量以及采购成本进行准确的估计。同时在设计采购计划时需要各个工种,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这样可以准确的掌握采购材料要求以及用量方面的信息,以免出现材料不够或材料浪费情况发生。在制定好采购计划之后要根据所需要材料的种类,数量和具体特性要求寻找并联系供应商,要严格对供应商的产品从生产流程到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把关,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也要对商品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进行商讨和评估,保证工程建成以后的质量问题。在联系好供应商,保证了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时,就要对施工材料的价格问题进行决解,从商业角度上考虑,尽量降低投资的资本是必要选择,但是需要声明的是这种选择是基于质量保证的前提之下的,所以尽量压低材料的价格,这里的压低价格是要做全方位考虑的,包括材料的价格,运输的费用或者可能涉及到后期保养的费用等等,综合进行价格评估。

2.2 加强对工程用料的管理

对工程材料的管理是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工程材料的存放;工程材料的使用和损耗。工程材料的存放工作是整个过程的基础,也是下面工程材料管理工作进行的前提。首先组织专门的材料存放管理人员对工程材料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用途,不同厂家的属性进行分类,保证各种材料的有序存放;也要对各种材料的入库出库情况进行记录和质量检测,切实履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其次就是工程材料的使用和损耗方面的记录。首先要做好工程材料的使用情况,对工程材料的使用做好记录,严格按照要求发放材料,避免出现浪费,还有对工程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最后在工程材料的损耗数据进行严格分析,而且密切关注工程材料的损耗情况,当出现损耗情况超出规定范围时,及时实施补救措施【2】。

2.3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我们上文在加强用料管理中提到过,在对工程用料管理时,最好建立一个专门的工程用料管理部门,组织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包括材料的入库出库的记录,材料的质量检查,材料的使用和损耗管理等。这些工作就要求材料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作为前提。所以同时要求工程材料管理部门注重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知识的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因此想要保证工程材料管理措施的有效进行,打造一支专业化管理队伍是首要任务和前提。

2.4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要想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完善相关监督检查制度是很必要的。首先,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立法,制定完善的法律体制,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对施工材料的管理进行大方面的监督。而具体监督制度则需要当地政府和施工企业自身的完善,当地政府应该定期对施工企业进行材料管理方面的检查,主要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加大检查力度,对其工作起到一定监督约束作用,而企业自身则需加强监督来约束一些为一己私利而的工作人员,加强内部的整顿,是材料管理工作得到很好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现阶段材料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施工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内部的管理,做好材料管理的基本工作,积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多方面入手,做好材料管理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木施工;绿色发展;建筑材料;应用研究

传统建筑材料的资源消耗较大,而且还会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环境污染,与国家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背驰。而绿色建筑材料是结合新材料技术的开发应用、生产制造的全过程无污染、无毒害、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安全性、环保性、生态性是绿色建筑材料的显著特点,部分绿色建筑材料还可以实现无限次的循环利用,并且加工和使用环节的能耗较低。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不仅可以让消费者身体健康,还能为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的推动带来动力。

1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生态、绿色建筑认识的不断提高,逐渐的加大了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工作,低碳、节约、环保的绿色建筑材料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1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需求的提升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以及配套资源的利用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和节能环保。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需求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木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与使用。消费者是建筑的直接付费者,只有不断加强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施工中的应用,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接受与认可。

1.2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

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实现土木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施工设备制造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整体建筑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就是绿色生态可持续。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建筑行业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程度。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

1.3符合国家的经济转型的整体要求

建筑行业有效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与增长。随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视与要求,对于建筑行业的土木施工提出更高的绿色发展要求。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提升建筑材料的高效梯级利用,并且实现建筑周期性的循环利用目标。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发展转型的关键因素,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整体要求。

2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

由于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根据绿色建筑材料的定义以及特点,可以将绿色建筑材料划分为安全型、节能型、可循环型和健康型。安全型是指绿色建筑材料在生产端和使用端可以实现安全控制,建筑材料的性质稳定。节能型是指绿色建筑材料节能环保,可以有效提升材料的使用效率或减少建筑资源的浪费。健康型主要是指绿色建筑材料无毒害、无二次污染,可以有效保障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建筑材料的性质特点可以划分为功能型、结构性和装饰型绿色建筑材料。功能型绿色建筑材料其突出特点就是在土木工程某一施工指标优势鲜明。现在许多高分子复合建筑材料,就属于功能型绿色建筑材料。结构性材料包括轻型钢材、防水木材、环保水泥等绿色建筑材料。装饰型材料包括涂料、保温材料、纳米除臭除菌材料等。本文选取第二种分类方式展开叙述。

3绿色建筑材料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3.1选材方面

由于绿色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对于不同的土木工程施工要求和目标的具体情况,在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时,需要注意材料性质以及功能的筛选。对于结构性绿色建筑材料,传统使用木材、石材和粘土砖较多,这些在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竹制结构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应用,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它的获取需要占用大量田地,因此在实际的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中,需要多方面考虑,确定选材的种类以及施工使用量的占比。

3.2施工方面

由于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实现绿色健康以及节能环保是以提升施工原材料成本为基础的,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会受很大的局限性。一些土木工程建设企业会结合自身的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综合进行考量,导致绿色建筑施工材料在具体的施工应用过程中,很难有效贯彻落实。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状况直接决定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和安全健康性能,因此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经济性需要注意。

3.3验收方面

绿色建筑材料拥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然而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发现,一些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获取非法的经济利益,不惜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严重影响了建筑质量及土木工程的建设指标和任务要求。同时,不同型号的绿色建筑材料实际展现的性能不同,在绿色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土木工程施工完成后相关指标的验收工作。切实保障绿色建筑材料行业健康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节能环保要求。

4科学的使用对策

目前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大多是以能源、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是建材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绿色建筑材料引入建筑施工中,建造真正的“绿色生态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的一大热点。

4.1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顶端设计

结构性绿色建筑材料对于力学性能、重量等具有很好的优势,为了进一步科学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保障土木工程施工应用效果的体现,可以通过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顶端设计来实现。一方面,在进行绿色建筑材料选材时,需要明确土木工程对于材料的指标和具体要求。针对现有的材料进行筛选,推动建筑材料的综合性能研发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及时将绿色技术与生产应用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建筑材料的工艺优化和创新应用。

4.2推动绿色建筑材料的施工应用

对于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方面的注意问题,需要有效解决绿色建筑材料的价格问题,有效控制开发与应用成本,提升绿色建筑材料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从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端入手,打造高效的研发团队,提升绿色建筑材料开发工艺水平,以实现价值增长。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绿色建筑材料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扩大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土木施工人员要及时结合不同项目特征,合理规划绿色建筑材料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4.3提升绿色建筑材料的监管力度

首先,建立健全配套的监管体系。通过建筑行业的约束与建筑材料的使用规范来提升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质量和在土木工程施工的应用效果。对于违规材料的负责人员,及时给予惩罚处理。其次,加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土木工程中使用的绿色建筑材料要建立验收责任制,及时奖励发现质量不合格或施工存在的其他问题。最后,借助社会力量,加强公共监督。从绿色建筑材料生产端、销售端和使用端全方位进行监管,增强监管力度。

5结束语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以及经济转型的时代机遇下,绿色建筑材料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而绿色建筑材料研究、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发展与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已是必然趋势。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需要明确对材料的要求,加强使用中注意事项的解决,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注重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待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荣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材料使用初探[J].房地产导刊,2014(5):252-252.

[2]杜晶宇.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96-296.

[3]王辉.土木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4):2060.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材料的资金投入要占建筑项目整体投入的70%,并且这一数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施工技术的持续发展呈现增高的趋势,换言之,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减少施工材料消耗,降低工程成本投入,是施工单位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获得双赢的关键。

二.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出现的问题

1.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

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人员往往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甚至不熟悉操作流程,这种现象在当前施工企业内部是普遍存在的。

2.市场信息的陈旧

材料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新市场环境下管理对信息的需求,难以适应市场外部环境变化。一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目前材料管理部门在工程投标活动中没能为工程单价分析提供有效信息,导致在中标后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与投标时调查的材料价格相差较大,给工程项目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在工程项目中标后、施工前没做好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预测,没有制定应对建筑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的措施;三是材料成本核算、分析工作薄弱,使材料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滞后,造成流动资产流失,不利于经营决策、资金安排。

3.管理不到位

材料采购中未作材料预算或虽有预算但过于草率;未签订购货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过于随意,甚至暗箱操作;材料验收把关不严;对周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一次性出账之后便不闻不问;领料人员领取材料后严重浪费甚至私下变卖;相关领导与材料人员串通一气虚开发票将一些财经制度不准报销的费用通过材料出账,虚增材料成本,损公肥私。

四、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建筑材料管理的方法

1.建立健全材料管理信息系统 。

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材料管理手段落后、繁杂的特点不能满足现在各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对其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更新,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取代原来的管理模式。对于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要求其要具有材料的入库、出库、库存管理、计划、缺货、生成报表模块等。同时,在保证其功能完备的前提下,要保证信息系统能够切合实际,满足材料实际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要具有易于操作的性质,使具有一般计算机水平的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掌握使用技术;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升级以及保证企业各项目部门能够分享材料管理信息。新材料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节省企业运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能简化业务流程,保证各方面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建立完善材料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材料堆放管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会很快被氧化锈蚀,影响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后不能使用。(2)标志清楚,分类存放。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有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钢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3.严格的执行材料验收、发放等相关制度的要求。

并完成与之相关的记录信息,不断的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做好业务核算,并按时进行盘点,同时完善全员记录。在施工过程中,仔细的完成材料的现场的验收以及台帐记录,针对不一样的材料和运输上,运用不一样的方法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要是碰到数量不够,质量不合标准的情况,要立即进行退回处理,实行索赔方案。要认真的实施限额领料制度,节省材料的无用消耗。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依据缩减工程,制订相应的材料定额的使用量计划,并对班组下的料进行有效利用,实行相应的指导措施,针对超出定额的使用料现象,要通过合理的分析,给予审批才能出库。并依据当日的材料,估测本月的材料消耗,进而把握整个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并综合的分析整体的材料消耗情况,以及是否有节约材料和超出材料的情况发生,对其进行原由分析,根据分析出的结果,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掌控材料的消耗程度,实现节约材料的目的。对可回收重复利用的涂料,进行相应的回收处理,减少成本投入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也为考核工程实际所用的材料数量,提供了精准的数据。

4.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素质。

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规定材料在采购、运输、库管等过程中应遵守的制度(如验收和领料制度、材料监管机制),及管理人员所应负的职责。建立工程材料资料档案,材料管理员必须负责对材料的选定、采购、样品及验收进行规范的文字记载。做好各种材料取样、贴签、存库工作。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的局面,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着重在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方面进行教育。其中,在材料管理能力培训方面,要使其明确材料成本预算、制定采购计划、计划执行、库存管理、清理流程的方法和责任。在业务素质方面,在加强理论知识培训的前提下,着重培训材料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技能,提高其业务操作能力,并采取有效的考评方式对其进行效果评估,使材料管理人员在竞争中发挥最大潜能。

5.加强内外控制力度。

在监督工作方面,要阶段性地聘请相关专业会计人员对企业的材料管理工作进行社会监督。对于材料的入库工作要做到建立台帐,并定期清点,使账目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对于仓库中的施工材料要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因不必要地损坏造成材料浪费。此外,要严格办理施工材料的出库手续,出库手续中的出库单必须要有项目经理、材料员、施工班长签字才能生效,之后方可允许材料出库。对于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要在项目完工后进行及时回收,并要严格其回收手续,由公司统一处理,对于擅自处理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对于材料出库的管理要设立专业人员,并要严格明确其责任与权力,在没有手续的情况下,不允许他人对施工材料作出处理行为。

6. 积极采用新材料

随着建筑业发展新工艺材料越来越多,选用质量好的适用新材料代替传统材料,是材料供应的新课题。对新材料技术指标性能与用途进行充分了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结束语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通过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对提升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改凤,张淑静.论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225-225.

[2]黄汉文.论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0):133-134,137.

[3]桓伟锋.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对材料管理的做法[J].价值工程,2010,29(13):85-86.

[4]徐光腾.关于建筑施工项目中材料管理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1,(13):147.

[5]宁克伟.新时期如何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J].房地产导刊,2013,(17):288-288.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材料;仪器设备;操作过程;温度湿度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161-02

选取合适的建筑检测材料和检测方案是建材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优化建筑材料检测的有关措施,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能够促进建筑施工方案设计的对比,并且在建筑工程的材料选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给建筑工作的完善打下良好基础。

1建筑材料的概念

所谓建筑材料,就是在建筑工程中承担建筑地面和其他墙体结构的不同种类材料的统称,通常来讲涵盖陶瓷、水泥、混凝土等相关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混合材料逐渐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成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可以按照其用途进行划分,大体上按照结构材料的组成分为结构材料和墙体材料等。由于建筑材料的复杂性,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

2.1建筑检测工程的步骤

在进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时,应该考虑到建筑器械的影响,在原有建筑工程的标准下,为促进建筑设计的准确性,结合设备信息进行详细比对,才能够真正投入建筑施工生产中。而建筑材料检测中心需要结合建筑器械的检测手段进行控制,检测设备应该涵盖试验机、反复弯曲机、引伸计等。检测仪器也要在合规的标准中才能够真正投入使用。施工单位要从建筑工程的标准出发,进行检测操作的分析,选取合适的检测数据,衡量对应的标准,并从检测项目和检测技术的双重作用下得到准确的数据。

2.2有利于施工质置的提升

建筑材料的检测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安排,因为建筑材料对建筑施工质量有明确的关系,为促进建筑施工的发展,必须从建筑工程的角度进行考虑。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正是建筑材料使用质量的必要保证,给建筑工程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等级的建筑材料会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相反劣质的材料会给建筑工会曾带来很多的问题。工作人员的施工操作会因为施工建设而受到影响,建筑安全事故问题也因此大量发生。受到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建筑施工中的温度不断提升,很多地区的居民建筑发生倒塌现象,事故也给建筑施工安全敲响了警钟。经调查研究显示,该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曾经采用劣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因此导致钢丝结构的不稳定。所以加强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

2.3加强建筑材料选取的监督

在建筑材料取样检测选取时,应该考虑到对建筑材料的监督问题。尽量将材料控制在数量规定的标准下,按照抽样检测的方式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按照有关标准进行监督。某些施工单位的操作意识不够强烈,对取样工作不够认真,就直接导致取样工作受到严重阻碍。检测部门也不能结合相应的技术手段,来提升检测标准。进行施工检测的有效监督,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样品,进行对应的检测,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中材料样品的检测工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要使样品满足实际检测标准,优化建筑工程的材料选取,有利于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并对施工效率的提升有一定椭。因此建筑材料的选取监督工作必须结合优化施工建设的质量进行考虑,从整体上带动材料检测下抽样检测标准的提升,为建筑工程的完善做出重要保证。有关部门也不能放松对建筑材料质量监督的要求,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操作的发展。

3提升建筑材料质量的方法和手段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材料检测工作密不可分,因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中必须考虑到建筑材料的影响。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标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案和技术,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明确建筑工程对材料质量的需求,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取时对建筑材料进行用哪个选取,此外还要考虑到建筑供应商的信誉,减少与低信用的企业进行合作。进行合适的进场检验,在施工操作监管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审查,减少低质量材料的进入。此外还要进行强制检测,就是在建筑工程的需求下,对建筑材料进行强制检验,防止不符合建筑工程标准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不符合建筑施工标准的材料应该及时予以排查,按照规定进行回收。对建筑工程中的污染物含量进行检测,促进建筑材料含量的提升。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审计,按照标准对建筑材料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查,确定其符合材料检测的工作需求才能够正式投入到材料的审查工作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达到规定的工作要求,那么相关部门应该进行合理的培训工作,做出更加符合建筑工程需求的指导,从侧面提高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符合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要求。完善建筑材料检测机制,在原有的材料检测工作中,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给建筑工程中的材料检测提出更多的解决办法和更加严格的要求,从整体上带动建筑施工质量标准的提升。并且针对实际情况将建筑检测标准合理纳入建筑工程标准规划中,提高工作人员对材料检测意识的认识,给建筑材料标准的提升做出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