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线上教学的规章制度

线上教学的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教学的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线上教学的规章制度

线上教学的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办院校 学习积极性 建议

民办院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高等院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举办民办院校。

一、民办院校学生的基本状况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相继出现了大批民办院校。民办院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院校同等的招生权,民办院校在招生上跟公办院校一样都参加高考统一招生。但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公办院校为主,所以民办院校在招生上都是处在比较靠后的批次上。大部分省市都是公办院校录取完后同一批次的民办院校才录取,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在生源上就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民办院校学生入学成绩跟同批次的公办院校相比普遍较低,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较差,这一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二、民办院校学生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民办院校学生在学习上主要存在如下几点比较突出的问题:

1.厌学情绪严重,学习自觉性差。

民办院校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厌学情绪,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上课不专心听讲,旷课现象严重;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做作业或抄袭作业现象严重;不学习课外知识等。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是根本原因。有不少学生抱着混张文凭的想法,虚度年华。其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教学方法落后。教师没有转变思想,没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没有因材施教,单纯采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采用的教材不适合学生等。再次,学校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学校管理水平低,未进行规范化管理,人为因素太大,注重眼前利益等。

2.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

一个人知识基础较好,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强;反之,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民办院校的学生与同批次的公办院校学生相比,高考分数较低。这在总体上反映了民办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较差,所以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一直以来学习积极性就较差,所以才导致知识基础差。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是端正的,是想学习的,但由于自身接受能力和基础的限制,使学习积极性受挫。

3.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民办院校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较差。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传统教育思维的限制。我国传统教育思维的一个缺陷是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院校都比较忽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二,理论知识不扎实的限制。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实践可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民办院校学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所以限制了他们的实践活动。例如,没有扎实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不可能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第三,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有不少民办院校办学条件较差,没有相应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限制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国际贸易、会计等专业,应该有相应的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等。很多民办院校虽然有相应的实验室,但设备简陋,实验室利用率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很多民办院校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考试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考试是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由于民办院校学生平时学习较差,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理想,所以在考试这一环节上便弄虚作假,作弊现象严重。考试抄袭、夹带、旁窥等现象较普遍。有些民办院校的学生甚至把考试弄虚作假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广东某民办院校,期末考试竟然有超过50%的学生有作弊行为。如此严重的作弊现象令人惊心。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对知识技能未能充分掌握,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是根本原因。其次,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规章制度未能落到实处。有的民办院校未能建立健全考试规章制度,有的民办院校虽然有规章制度,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落到实处,对学生考试没有起到真正的规制作用。最后,监考教师没有尽到责任。监考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考生,而有的民办院校监考教师在监考时看书报、接听手机或做其他事情,根本就没有严格监督考生,甚至对考生作弊视而不见。

三、提高民办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建议

要提高民办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学校应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个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与学校管理密切相关。学校管理较好,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反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差。所以,学校应该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到实处。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学校要制定完备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制度。尤其是要有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的基本文件,是规范教学的重要文件。学校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教学计划,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规范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降低教师上课的随意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便可以以大纲为基础,建立各门课程的题库,每次考试由有关部门随机抽取试题。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师教学的质量,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归根到底我们是要培养能动手做事的学生,而不是只能“动口”不能“动手”的学生。学校应该注重实践实训环节的教学,建立完善实验室,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实践动手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证。

第三,严格实行学分制度。所谓学分制,是指为了实现学制规定的培养目标规格,学校采取对学生的学习量采用“学分”计算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推行学分制,有不少民办院校也实行学分制度,但是实行得并不理想。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分制的要求,所修学分达到有关要求的才准予毕业或授予学位,对于补考、重修累计超过一定学分的,应该按规定留级、退学等。这样可以规范教学,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防止有的学生“混文凭”。

2.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办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关键。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便能积极学习,努力掌握知识技能。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便无从谈起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关键在于学生自身,同时又离不开学校、教师、家长的配合。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在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社会需要的是有真材实料的合格人才。学生应该扎实掌握课内知识,努力学习课外知识。应多开展各种有利于学习的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学校应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手段,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在课堂和课后要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家长要鼓励帮助自己的子女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

3.教师应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和学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教师要不断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教师的知识渊博,可以更好地授课,有利于吸引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应多相互交流学习,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好的教学方法。

第二,传统教学方法手段与现代教学方法手段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加强互动,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例如,给学生复习的时候,传统上只是梳理一下知识点,如同“流水帐”,比较枯燥,学生往往印象不深。我们可以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也更深刻。现在很多高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设备的确给教学带了很多便利,可以更形象具体生动。但也有一定局限性,主要是难以根据学生的课堂情况灵活变通。传统的黑板粉笔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就是可以根据课堂情况灵活变通,更容易引导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第三,采用适合的教材。教材是否适合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科任教师选用教材应本着适用的原则。根据民办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选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教材,理论性不宜过强,突出应用。有条件的民办院校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自编教材。

学校管理、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是可以提高民办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oe.省略/edoas/website18/info5924.htm.

线上教学的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读《自由呼吸教育有感》

铜山县大许实验小学李晓兰

教书10年,对人生对教学也曾经有过热血澎湃的畅想和向往。想让自己的课堂不一样,想让自己的学生不一其中样,想让自己的人生也不一样,可是到如今自己和其他教师还是一样。(倒不是说其他老师有什么不好)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不断地思索为什么想过的那么多到现在还是这样,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什么?读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可以看到其中列举的很多教学中的现象和事例:为了帮助同学看病而迟到的团支书和几位女同学;抓到偷同学手表的学生;卫生区几片落叶被扣分……作为教师我们都曾经历过,碰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也思考过、迷惘过、……甚至有时我们也会觉得它就象四季交替,刮风下雨一样的自然,如何改变这样的现象,它背后隐藏着学生的、教学的、管理上的什么样的不足。我就没想过那么多,有的时候甚至为了节省时间而敷衍结束。读了李老师的书,给我的收获不仅仅是在文章中介绍的很多好的很成功的经验或是做法。更多的是一种启迪、一种思考、一种指引。

关于人生——起点上的终点思考。

“一个人在思考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又实用的方法——由终点开始思考。譬如说人生七十,因此,你可以先想好70岁想干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正在干什么,身边会有什么人……当这些明确时,你就知道50岁的时候自己应该在哪里,已经完成了些什么;在推想40岁、30岁以至于今天。”这是李老师文章中的话。我教书10年当然已经明白并深切知道自己的一生和学生紧紧连在了一起,和教育脱离不了关系。可是我在20岁的时候就没想过30岁的样子,在做什么,到什么程度,和什么人在一起。更没有想过40、50岁甚至再往后的日子。今年我30岁,我会不由自主想一些东西:教学的,教育的等等,会想几天后的,几个月后的我在做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当然就会想今后更远的日子和自己的人生。开始了思考不就是一个好现象吗?

关于自己——不要象一般的人一样生活

“不要象一般的人一样生活,否则你只能成为一般的人”如果我们和一般的人一样生活,一样工作,一样的追求,一样的思维方式,一样的朝九晚五,一样的春种秋收,你凭什么可以成为不同一般的人!这就象是工厂流水线,同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合格的都是相同的,不合格的都是次品。我想可以和别人有些不同,不一定是标新立异,有一个点与别人不同,有自己的特点就可以。李老师在文章中就这样说“一般情况下,大家都只能“在其位,谋其政”而已,但仅仅如此,肯定只能成为一般的人。我必须除此之外,种好自己的“自留地”。在自留地里,常常意外地长处个性的花,特别的草,尽管大不了多少粮食,往往能给你意外的收获。我的“自留地”是什么?如何耕种这块地?很多问题随着思绪的流动而明晰起来,那样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人生因为这样的思索变得神圣而另人向往!

关于教学——一切的教育都应该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入手。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呈现突出了学生的学生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些理念不都是在极力激发学生的内趋力。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的课堂,才是以学生为主人的教学。当孩子的眼睛晶亮,双手挥舞,情不自禁时这不就是最高境界的课堂吗?当学生正襟危坐,纹丝不动时,当学生千启而不发时,我们是不是要自我反省:学生愿意学吗?学生学得开心吗?其实,很多的时候做教师的喊着新课程改革的口号,却仍然穿着新鞋走老路,学生的心没“动”起来,行动又从何而来呢?

关于管理——学生,应当从提倡什么切入

文章中这样一句话我感同身受“学校有许多规章制度,但针对学生的条款大多是以“不准”和“禁止”开头的。我想这是我们中国校园的特色吧,不准这禁止那,而且我们习惯与制定规章制度,作为管理者,最关注的是学生是否严格执行了这些“规定”,执行了是学生的本分,不执行就是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轻则是一通教育谈话,重则扣了班级考评的分。不经意间就能发现学生是有多重角色的:班级里和班级外不一样,校园里和校园外不一样。为什么?很简单,班级里有班级的规定校园里有校园里的规定,这些都有检查,都关系个人和班级的评比。社会上没有这些规定,也没有人去检查。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告诉我们:“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也只有学生把规定演化为自己的自觉的习惯时,才达到了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

线上教学的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评价;长效机制;现状;举措

高等教育的扩招,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也为国家培养了更多的专业型人才。但是,由于高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没有及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使高校的教学质量迟迟得不到提升。因而,构建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一、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现状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各大高校无论是在学校建设还是学生数量等多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教学质量、教育管理等方面却没有相应的提升,这与高校没有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长效机制不无关系。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让高校建设的结构、规模、质量等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发展,是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水平能够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的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仅带来了学校规模的扩大,还伴随着教学管理上的落后。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具体表现为:

1.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

特别是一些大学为了照顾本地生源而相应的降低分数线,这一结果致使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授课速度,而别的高分考生又对授课内容理解得很好甚至超过老师的授课速度,这些矛盾的因素都会影响老师教学计划的制订。

2.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且师资不足

教师的讲课风格、知识是否渊博、教学质量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接受程度,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很难衡量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建立起长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就能很好地规避这一缺点。并且学生数量的增加并没有与老师数量的增加成正比,导致师资严重不足,特别是教授基础课程的老师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基础没有打好,因而输在了起跑线上。

3.高校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校的教学设备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更新,图书馆的书籍得不到及时更新,后勤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等多方面表现。高校的物质教学条件得不到提高,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4.已有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的不完善

从2003年起,教育部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水平,建立了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它以五年为周期,教学评估制度的建立,旨在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和检测,根据高校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效果的实现程度,得出评判结果及需要改进的措施。然而,五年一次的质量评估,并没有发挥其质量监控与评估的优势,而是导致了部分高校弄虚作假、突击应付。

二、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长效机制的侧重点

为了使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能够真正地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建立长效的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要让这种评估机制能够长期地发挥作用,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工作的敷衍行为,就必须结合高校的现实情况,有几点需着力侧重:

1.设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部门

原有的监控部门大多依附于教务体系,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部门,得不到重视,也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分管这部分工作,这些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校内部没有系统完善的监控与评价体系,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推诿、问责无法具体到个人,这些都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无法长期实行的原因。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相继成立了有关教学质量与评价的专门机构,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由此可见,建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部门负责教学质量与评价工作,能使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和评价工作更加规范、正常、有效。教学监控与评价的有效实行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都有重要意义。

2.健全高校的各项制度保障工作,不断完善教学评价工作

各大高校规章制度的建立都要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可一概而论,各个院系也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在学校总的规章制度下建立属于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且,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不断变化,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规章制度,因此,各项制度建设也要做出相应变化,要不断地使各项规章制度朝着健全、有效、协调的方向发展。

3.强化教学质量的监督工作,使监督评价工作长期有效

在制度建设、部门建设不断完整规范和健全的基础上,高校内部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最终目的即强化教学质量,就能够很好地实行了。要实行长期有效的监督评价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三、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长效机制的具体举措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要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需要社会、国家、高校、老师、学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教师与学生互相评价的监督机制

每个学期至少有一到两次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工作,这样做既可以让老师知道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风格、教学速度等各方面的不足,也能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学安排以便调整自己的学习安排。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与学生互评机制的建立能更好地帮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完善校内评估的基本流程,使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工作更加完善

校内评估的基本流程大致包括:(1)学校及院系首先对自身工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并整理出自我评价后的相关材料,向学校提交报告。(2)组织专业人士到学校亲自进行考察,通过听取报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3)专业人士根据现场考察的结果,整理成书面材料,提交学校。(4)根据专家组所提交的评价结果,对有关部门进行复核,并找出相关不足,制定整改方案。(5)总结这一评价流程并总结相关经验,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6)及时检查各项工作的整改落实情况。

3.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对教学质量的监督及评价工作

有经验的老领导大多都有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每个学期不定时地开展学校领导对任课老师进行听课的活动,能及时了解老师的授课情况并指出教师在授课时存在的不足,及时指出,这样老师也能更好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作及时改正。

4.在日常教学中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可以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学号,因而可以通过教务系统与老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便于老师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正。

5.认真总结各方对教学质量提出的意见

建立数据库,整理日、月、年的不同数据变化情况。认真总结不足,寻找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

总之,构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长效机制,对目前各大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监督与评价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坚持下来,做好各项工作的反馈工作,真正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冰.高校档案工作与本科教学评估.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3).

[2]王平,张立华,谷诗梅,等.建立高校本科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思考.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12).

线上教学的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2020年我校承担了“国培计划”—中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高教社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也得到了各基层中学的通力协作,项目进展顺利。现就我校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2020年我们承担的中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参培学员60人,参培率100%;在全体管理人员的精心管理下下,辅导老师兢兢业业,学员们学习积极性高,培训过程严谨、轻松、愉快,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达到了培训的真正目的,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培训期间,我们聘请了一批知名教授、优秀教研员和教学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三结合”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员带来了一场场学术盛宴;开展了学员交流研讨、示范课、说课评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学活动;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效果良好。经过历时一个月的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混合式学习,全体学员为国培交上了圆满的答卷,明晰了专业发展路径和方法,涌现出了一批研修成果和优秀课例,切实提升了课堂教学能力,并初步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主题开展以同课异构、异课同构、一人多轮等多形式的校本研修常态化机制。

二、项目实施的主要做法

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站位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力。为确保我县“国培计划”项目顺利完成,成立了以县教育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国培计划”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进修学校,具体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为顺利推进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修学校、接培学校、基地学校的校长全程参与了集中送教活动,特别是中学的三位主管校长,全程参与导师团每次送教前的交流研讨会、送教后的总结分析会,给了大家极大的信心和鼓舞。可以说领导的重视程度体现了项目的重要程度,也是本次国培项目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为加强管理,使项目取得实效,分别出台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对培训原则、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组织领导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并明确要求:葫芦、冯家寨、大平台三个学校必须把“国培计划”纳入常规工作,列入教育局对学校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参培教师返校研修过程中必须在所在乡镇进行推广使用,真正起到骨干示范作用;凡培训未合格的教师,一律不得参与各类评先评优。从而在制度和组织上为培训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领导的重视程度体现了项目的重要程度,也是本次国培项目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二)优化团队,保证质量

这次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我们组建了项目指导及实施团队,形成了指导团队、专家团队、和后勤保障团队三支力量。

管理指导团队包括局乡校(校长)三级行政管理团队和班主任、协作组三级班级管理团队,这支力量主要起到了行政推动和组织管理作用。

专家团队由外聘专家、一线名师、优秀教研员和我校专职培训教师三方面构成:我们按照“围绕需求定课程,围绕课程选专家”的原则来选聘专家名师,选聘的6位高校专家教授都是由主办单位推荐,我们选聘3名中小学名师和优秀教研员是通过当地的名师资源库,结合其现任教情况选聘。

后勤保障团队也是由县乡校(后勤校长或主任)三级构成,这支力量主要是为学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保障。

培训团队各自任务具体,职责明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保证了项目实施各环节行动路径清晰,组织分工具体,方法措施得当,目标落实到位。

(三)加强防控严格排查

一是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明确专人负责,把学校联防联控的工作要求细化到每一个培训环节、落实到每一位学员,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输入扩散。培训期间一律佩戴口罩。二是每天对校内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对报告厅、办公室、厕所等公共场所逐一清洁打扫,并实施消毒防疫。三是对进入校园的所有人员,一律进行实名登记,接受体温检测和出示健康码。

(四)健全制度,规范运作

为把本次国培项目做优做实,使我县承担的送教下乡培训能够按照培训指南要求,不走形不变样,我们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有:《学员手册》、《学员守则》、《班委会工作条例》、《优秀学员评选条件》、《学员请销假制度》、《学员学习考核办法》。为了细化管理,学校还制定了《培训方案》、《培训管理细则》。班主任组织学员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员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及后勤服务保障。做到精心管理,规范实施,过程落实,不走过场。活动过程中,要求每位学员认真学习,按时活动,积极完成交办任务,班主任定时或不定时地对学员进行考核,确保了学员出勤质量。学校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在培训过程中,在管理上没有出现问题,与管理制度健全和管理人员执行到位有很大的关系。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全方位保证了项目能够有规可依,按规实施。

(五)精心谋划,务求实效;

1、科学遴选项目接培学校和参训教师

接培学校的选择:依据“如何上好一堂课”研修主题,我们几次开会研究接培学校,以求项目效果最大化。我们广宗有8个乡镇12个中心小学,南北狭长,乡镇中学有大有小。基于便于学员管理、便于学员集中、学校基础设施好、地理位置好、发展水平好便于协作研修这几方面,结合学校实训条件、教师教学能力等情况统筹考虑。

参训学员遴选:在送教乡镇辖区内,主是是基于三方面考虑:青年教师积极性高、培训需求相近、助力提升空间大。故而选择了葫芦、冯家寨、大平台三个中学的数理化学科教师参训。

2. 训中抓重点,学以致用。

在培训期间,还指派专人担任培训班班主任,对学员到勤、学习参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量化管理。我们安排管理员和坊主就坊员在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对坊员所做的作业进行批阅,定期对坊员在线学习情况进行通报,及时通知“后进”坊员及时在线学习,使每位坊员的成绩都达到90分以上。线上学习,是坊员研修的一项重要内容。研修网平台为坊员提供了优质的课程,如何让坊员按时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取得线上学习效果,县进修学校管理层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除了在“微信QQ群”及时发成绩通报外,还汇总坊员所在学校的集体成绩,全县通报。

在整个培训期间,专家团队从教学整体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三个方面为学员进行培训。培训课程包括职业教育政策文件解读、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现有课程结构分析、教学设计与评价、说课的程序与技巧、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PPT的制作与美化等内容。在培训过程中,根据接培学校的需求,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对学员进行指导,从课程结构设计、幻灯片、说课稿、录制说课视频等多方面对参训教师的公开课进行了完善指导。专家团队还采用讲授、示范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学员们的思路,通过举办小型说课会,为教师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实实在在帮助受训老师们解决如何“上好一堂课”和“建好一门课”的问题。

3. 及时督导,扩大效果。教师培训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它不仅需要先进的培训理念、高水平专业化的培训团队、科学完善的培训方案,同时还需要严密的管理监督保障。在本次培训中,为达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我们在培训的管理监督方面也采取了比较得力的措施。具体表现在:一是主管校长负责制和学科管理员制,每个学科为一个小组,都推选一名管理员。全面负责本小组学员的学习、生活及沟通联系工作。二是严格考勤,精细化管理,保证了培训的质量。此次培训严格考勤制度,原则上不允许替换、请假等事宜,各基地学校根据学员跟岗阶段的考勤及其表现给予评价反馈,这种约束机制保障了良好的出勤率,没有出现无故缺席的现象,将培训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三是积极引领各位学员成为培训的主体,开展交流研讨、经验介绍、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参训学员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同生共长。培训在管理员的组织带领下,以学科小组为单位,通过研讨、小组活动、微信群主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学员就本次培训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想、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成长体系等多方面的热点问题充分讨论、互动交流、发言研讨。

项目特色:

突出创新,彰显特色

特色一:实行“切块打包”责任制。

“切块打包”是参训学员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管理,而讨论时按学科进行分组,由各学校主管教师培训的副校长负全责。从参训学员的通知、召集、报到签到、领取资料到乘车、听课、上报材料,主管校长全程管理。有效地保证了签到率、听课率和按时上报资料,保证了工作效率和培训效果。每一次活动,都要求活动基地有方案,有督查,所有细节均有主管校长负责落实。

特色二:局领导全程参与,调动积极性

主持人在活动中有序而灵动地组织、串联、协调活动的各个环节,胸有成竹地驾驭活动的进程,与其他授课专家教师配合,机动灵活地处置授课中的各种情况,可以有效地保证学员参训期间学习的高效、保证与授课专家的沟通畅通。我们特意选派县教育局师教股股长祝海兴同志全程担任集中培训主持人工作,负责组织课堂纪律、简介专家、穿插引导和组织答疑。

三个学科,各有一名学科带头人出任管理员,主持分组讨论活动,帮助学员养成在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互动交流、注重实效的培训学习习惯并跟踪培训全程,课间组织一些热身活动,处理协调临时事件。以学科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各小组分别提交作品进行评价。制定可执行的方案,组员之间及时交流沟通,解决问题。集中分学科教研。在对教学设计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由各学校教师代表登台献课,大家观课议课,再进行反思,对已有教学方案,从教法、学法、课堂评价等方面做了修改,在课堂实施方面做了优化调整,最终在大家集思广益基础上,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学设计。多次的展示、汇报、小组讨论等,让老师们在培训过程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增强了的团队意识,有助于老师们去培养自己的学生。这保证了培训中的每个环节实施到位,从而催生出了培训的实效。实践证明,这样做学员积极发言,课堂效果好。

三、关于今后培训的设想、意见、建议

(1) 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反思本次培训的不足之处,尤其要重视学员的反馈意见,查缺补漏。在培训方案设计上充分考虑培训设计方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确保培训质量。

(2)及时部署,通畅运行

本次培训项目管理团队及基地学校通力合作,以一种高度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圆满的完成此次培训任务,肯定态度的同时也要注意任务的调配。今后的培训提早进行任务的安排部署,减小对基地学校工作强度分散,保证培训的顺畅进行。

线上教学的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财务 二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104-03

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随着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和财政投入、学校的自筹经费的增长,高职院校经济活动和经济业务总量不断扩大,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加之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逐步推进校院二级财务管理。

所谓二级财务管理是指学校根据各二级院系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赋予相应的财权,校级财务部门对二级院系通过编制部门预算对经费使用进行总量控制;二级院系在学校统一财务规章制度、统一财务收支计划和资源配置下,对学校下达的预算经费和分配的教育资源自主进行统筹安排和使用。

二级财务管理的实施使二级院系成为拥有一定权利和责任的办学实体,体现“事权与财权”、“责任与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二级院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二级院系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机制的形成。

目前,高校实行二级财务管理都还处于探索试行阶段,还未真正发挥管理优势、产生管理效益,许多院校在试行财务二级管理中都有自己做法和步骤,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管理要求。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实行二级财务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就其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思路。

一、高职院校财务二级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规章制度不完善,内控体系成薄弱环节。财务规章制度是学校各项财务工作的基本行为规范,一般高校的校一级财务管理制度都比较健全,二级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的还在逐步摸索、形成中。由于工作量大、内容牵涉广、许多新问题尚未暴露,或是仓促实施,在制度修订和体系建设上往往考虑不周,如缺乏经济责任制、创收管理办法,没有设计财务公开和内控制度等,造成管理漏洞,使得学校难以对二级院系收支进行有据、有力、有效的控制。

同时,由于院系多,管理面扩大,原有的以审计为主线的内控体系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无力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事后追踪也无法做到面面俱的尴尬局面,工作不得力,效果不理想。使得二级院系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难以发现和及时纠正,出现失控,积重难返。

2.管理职责不明确,经济责任难以落实。校院二级经济责任制是高校二级财务管理有效运行的基础,明确划分院校与系部的职责范围、确定责任人则是落实经济责任制的保证。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并未真正落实二级院系的经济责任,特别是二级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制缺位。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和相应的评价办法,没有明确的制度约束,使得一些院系只享权利而无义务,更有二级院系务工作脱离了教职工的有效监督,出现暗箱操作等问题。

与此同时存在的是二级院系责权利不统一,影响二级院系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实施二级财务管理的初衷难以达成。如经费分配没有与二级院系招生规模、毕业生就业率、学科建设等挂钩,责权利不对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二级院系没干劲,经费使用主要还是等、靠、要,伸手强于动手,直接影响院系积极性。

3.预算编制欠科学,管理控制流于形式。实行一级财务管理时,预算一般是由学院根据年度的财力和工作计划直接编制完成统一下达的,转型后很多院校还是沿用这一形式,并没有让二级院系参与制定预算,较少考虑二级院系的年度发展计划和具体工作任务,更谈不上发挥各二级院系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往往制定的依据和标准不科学、不明确,不容易为二级院系所接受。

预算执行的情况也不尽理想,大都缺乏刚性和力度,基本是只有总量控制,没有细化的经费使用计划、标准,约束力不强,难以落实对具体支出项目的控制。在预算考核上,跟踪、分析和评价不及时、不准确、不具体、不完整,不能真实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也就无法纠偏、改正。同时,对预算执行结果一般都没有同奖惩挂钩考核,没有起到激励与警示的作用,不能有效地调动二级院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传统财务未转型,分析管理有待提高。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的职能、岗位设计中,传统记账、算账、报账功能仍然占据绝对份额,财务自身的定位大都停留在会计核算。因此在对财务二级管理上,没有跳出简单的业务划分、指标分解、预算下达、核算汇总的藩篱。

在财务分析上,习惯上仅限于对内部基本历史数据的解读,作时段上的比较、对预算执行率的说明,简单地反映已经存在的问题,缺乏的是对过程、原因深层次的分析、通过数据发现存在问题的能力和财务的管理建议,更无从谈起对资金统筹、成本控制、效益评价等等财务管理新理念。

5.财务地位不匹配、管理力量难以适应。许多院校仍然把财务部门定位为后勤服务机构,或是在机构设置时低于其他处室,或是在授权上仅考虑会计核算内容,造成一些财务部门也自动放弃管理要求。特别是在二级管理上,牵涉面广、分管领导多,在分权、授权上如没有给予财务部门以明确和有力的地位,财务的管理功能最终会虚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财务工作日益复杂,需要有一批懂财务会管理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而高校财务管理队伍一直存在人员偏紧,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实际情况,且培训和学习机会有限。对财务二级管理这样的缺少标杆借鉴的新事物,如果没有创新思维和强的执行力,很难有管理上的突破。财务管理水平较低,造成执行不力,给二级财务管理中带来隐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问题,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二级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充分调动二级院系自主性、积极性的初衷,必须在充分满足实施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与目标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同时通过不断跟踪,修正、完善指标考核体系,并辅之以有效的绩效评价、奖惩措施。

二、高职院校财务二级管理的实施条件

1.必须有一定办学规模。一般在校生规模在5000人以上的高职院校比较适宜进行二级财务管理。一方面,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学校经费来源渠道和金额会有较大增加,二级院系可支配的资金也相应上升,开支项目逐步扩大,为相对独立的核算体制和发挥自主能力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施财务二级管理会使部分资金沉淀在二级院系,如果在校生规模太小,资金盘子不够大,则难以实施分级管理。

2.财务管理基础比较扎实。原有的财务一级管理较完善,规章制度健全且有效、预算编制、执行基础好、内控到位,特别重要的是财务队伍的素质要高,人员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要专业,还要善于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物。同时人员配备足够,要能够满足一、二级管理两个层面上的需求。

3.二级院系的自身管理要好。二级管理与原来的一级管理相比,责、权、利划分更加明确,一方面二级院系的权力加大,另一方面它担负的责任、任务也相应加大。因此,二级院系能否正确使用权力同时完成任务成为财务二级管理成败的关键。首先,二级院系的领导要能完全理解、掌握二级财务管理的核心并能够按照既定的规则执行;其次,二级院系在其人事、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必须有相应的二级管理意识和管理办法,能够真正将事权、人权、财权统一,将任务、效益与经费、津贴分配挂钩,真正达到二级管理的目的。

三、高职院校财务二级管理的建设模式

1.财务管理架构与运行机制的再造。总体架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权力与责任的划分。由学校一级财务管理部门对全校的各类资金包括财政拨款、专项经费、事业性收入、捐赠资金等等从源头上实施统一安排、协调、规划、管理、监控。同时,根据事权将相应财权下放院系二级单位,并委派财务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形成财力集中学校、院系使用有限赋权的运行机制。

核算体系为学校财务处(科)作为一级主体进行校级核算,并按各院系设立独立账套统一负责对学校各院系分别进行单独财务收支核算,一方面保证院系对其财务资源拥有完全支配权,另一方面保持二级财务管理的相对独立。二级管理的会计人员,人权隶属于学校财务处(科),事权隶属于各二级核算单位,使得其可以摆脱对会计主体的依附关系,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进行核算和实施监督。

在体系再造基础上,结合财务分级管理和院系业务特点重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流程,重在落实院系的理财自和学校一级财务的融资生财、资源配置、资金管控功能。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系统网络搭建两级财务管理的技术支撑平台,通过线上做账、线上审核、解决流程过长、交流障碍等问题,保证体系运行高效、有序。

2.根据一、二分级的管理需求分别建立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制度的基础是国家财经法规和高校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学校的管理实际和相关联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从财务管理的职能、权利、义务、方法等方面去对各项财务会计义务统一进行规范。

在操作上要分层次、分顺序,首先建立校一级财务管理的相应制度,包括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的操作层面的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然后在此指导原则下在学校层面制订校院二级财务管理法,明确校院二级的各自职责和对二级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二级院系还可以在与学校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不冲突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实际要,制订相关管理条例和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使分级管理的财务工作落到实处。

此外,应组织一、二级财务人员,分管财务的领导和有关经办人员进行制度、规范的教育和培训,解读政策、规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公开各项规章制度并加以说明(包括在校园网上),使之透明化,增强操作准确性,培养遵守财务制度的习惯。同时通过征集意见逐步完善和根据管理进程阶段性地调整,各项财务制度更贴近和满足管理要求。

3.设计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和业绩考核办法。实行二级财务管理,使学校对院系的财务管理很大程度上从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即从对预算过程的跟踪核算转为对院系教学、科研与相应所需经费目标的控制、评价。这种管理模式使院系实施教学、科研任务的财务保障更具独立性,为院系开源提效,合理使用资源,提高教师待遇,提供更大的空间。

目标责任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的原则是合理性、真实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要考虑各院系工作任务目标和经费需要,另一方面也要纵比院系的发展前景、横比全校的发展平衡,在考虑指标的科学合理同时也兼顾到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在建立模型、设计指标时口径、范围都必须一致,数据都应是从现有的财务资料和会计核算数据中获得。目标体系尽量用数字描述,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容易分析,便于操作。

目标绩效的内容应包含经费的自筹和使用、资产的保值增值、科研经费评价等,要有细化、数字化的体现,包括进度、关键时间节点等。更重要的是挂钩考核的办法和内容,也要一一对应到各项指标和节点进度,奖惩要明确,要落实到数字、比例,才能算是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完善适应二级管理的内部监督和审计机制。首先是学校一级财务管理部门对一、二级财务,会计的人、财、物管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二级院系的全部收支行为必须在校级财务机构的监管下进行,学校一级财务管理部门有一票否决权。其次是二级院系所有经济活动必须纳入学校一级财务规章制度规范内,坚决杜绝搞特殊、例外,保证自主而不逾矩。第三是要对二级财务管理的财务人员进行岗位责任目标管理,随时检查考核,先管人。

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审计校院二级经济行为的真实、完整、合法合规性,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否存在责任人个人的违法乱纪现象等,对审计中发现的内控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通过监督和审计双管齐下,确保高校二级财务管理健康运行,防止和杜绝二级单位财务问题的发生。

四、实施二级财务管理的关键点

1.科学制定二级学院经费划拨办法。二级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将部分办学经费划拨给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负责管理使用。经费划拨的原则,首先是考虑学校的基本财力,量力而行,在总体规模不被突破的情况下安排划拨;其次是要充分考虑二级院系的办学规模、学科性质、招生能力等,在合规合理的前提下兼顾公平,做到能够促进二级学院的事业均衡发展。

下拨经费的项目可以分为一般常态项目,如经常性教育事业经费包括教职工的人员经费、教学科研业务费、日常行政经费、学生事务经费等,可以按以往年度的经验值结合本期办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计算后下拨;而如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等专项建设经费,则需通过二级院系的申报和专家评审后,经由财务部门测算后按进度标准分期下拨。

2.精确编制并执行校院二级财务预算。精确编制二级预算并严格控制预算支出是二级财务管理的核心任务。要根据事权与财权相配比、统一管理与适当授权结合的原则,建立高校二级预算管理体系,分别由学校和各二级院系分级管理学校预算。

一级预算由财务部门根据学校学年度的事业发展计划,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全面预算学校的收入和支出,按相关程序进行上报审批。一级预算通过后根据二级学院的经费划拨办法,下达预算通知书,由各二级院系根据自身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按照预算要求的有关规定编制财务预算,按相关程序在院系内进行审批。获得通过后,上报一级财务部门进行审核、最后由在学校层面上按相关程序进行上报审批。

预算一经确定,就具有权威性、严肃性、法规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突破或改变。一级财务部门必须对二级学院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刚性控制,有权制约非预算事项的发生;与二级学院进行合作,提供财务咨询,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与财务管理顾问,确保学年度预算的顺利执行。

预算的执行是靠有效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和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支撑的,对二级院系的预算下达,必须辅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即通过相应的目标责任制和奖罚措施来实现。

3.合理设置集权、分权与审批业务。财权下放的前提是教学、科研业务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在二级院系。因此,编制二级财务单位预算和下拨经费时,必须根据二级院系的相关决策权和执行权进行调整配置,既保证二级院系在权限内行事有足够财力保障,又不能造成资源浪费。

财权下放后还需要进行适度管理,一级财务部门除了指导院系二级财务合法、合规使用经费和核算正确外,还需掌握经费使用进度,控制严重超进度使用预算,以防后期的事务缺乏财务支撑。同时一级财务要坚持收支平衡,超支不补原则和经费专用性原则,确保预算执行的刚性。二级财务在总量控制下,非专项费用各项目之间可以允许套用,其项目设置和开支可以由院系自主决定。

要通过制度、规范明确一、二级财务审批人,授权范围、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确保审批人应在授权范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同时能够对其审批权限内的业务具有控制权。权限设置要有细化的审批内容,分别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等进行分口把关,还要有相匹配的层级和流程,保证逐级往上审批。

4.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配合二级财务管理和目标责任制,学校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组织,负责制定学院的经济业绩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承担对二级院系领导进行经济业绩、资金利用效益考核,从预算审核开始对二级院系的财务管理进行宏观控制,确保二级院系财务管理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绩效考评的指标设计必须是可操作、可量化的,关注点应是二级收支平衡、资金使用效率、人均收入支出、费用控制等指标,通过二级预算执行结果和预算的偏离度来考查,结果必须是明确和结论性的。

一级财务部门根据院系预算的执行情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预警功能,及时跟踪反馈二级部门的财务管理问题,把关在前;另一方面要对二级管理的绩效进行阶段性分析、评价,促进其提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下放的事权和与之匹配的财权,应分别制定相关的操作性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对二级院系履行相应责任的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和业绩测评。

综上所述,财务二级管理是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普遍进行的一项新的管理尝试,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但是,只要定位正确,方向明晰,辅之以好的操作办法和有力的执行,就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勇.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以院校两级财务管理为例.石河子大学硕士论文,2008.6

[2] 祝红霞,张美华.高校二级院系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研究.事业财会,2005(2)

[3] 杨富民.高校分级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框架.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4] 邵一鸣.关于高职院校实行二级财务管理的探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5] 侯新鸿,周庆西,李若冰.高校二级学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