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阶段目标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时间】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
【地点】室内、室外均可
【形式】讨论、分享
【目的】引导新生对高中生活进行总结,对大学生活进行思考和规划。
【活动操作示范】:
第一阶段:总结高中生活
1.辅导员做开场引导。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高中生活
(参考:同学们走进大学校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相信许多同学对大学的生活有了一些思考,也会将现在感受到的大学生活与刚刚过去的高中生活进行比较。那么,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高中阶段的生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思考,然后请几位同学分享。)
2.分享。辅导员请2-4名同学与全班同学分享,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辅导员对学生的发言内容做积极的关注,但不做任何评价。
3.辅导员进行分享总结和主题过渡。
(参考:从大家对于高中生活的各种感受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你们都曾为自己的理想——考上一所好大学而努力,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人生的一段新的征途,那么我们该怎样走好这段征途呢?)
第二阶段:思考、讨论大学生活
1.辅导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参考:如果我们将大学生活分为六个部分:学业、人际、爱情、能力培养、休闲、大学生涯规划,大家来思考、讨论,我对这些有什么期待?有什么计划?)
2.分组。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视班级人数而定)。每组选组长一名,负责组织该组的讨论;书记员一名,负责记录发言。
3.讨论。分组完毕之后,每组各讨论一项内容,也由抽签决定。
(建议:1.辅导员先将大学生活六个部分设计几个讨论问题;在讨论之前,辅导员先召集组长布置任务和注意事项;2.每组讨论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3.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言。4.组长控制每位同学的发言时间,鼓励少发言的同学,控制“语霸”的同学;问题讨论完毕后,做好总结,并选好分享代表。5.书记员要做好每位同学的发言记录。6.辅导员做好整个场面的控制。)
4.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讨论结果,组内其他人可作补充。在每一组的分享结束后,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如果在教室开会,辅导员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所谈各个内容的要点。
5.辅导员总结。辅导员的总结、引导不含对发言内容的评价,让同学在听取他人的观点、做法、经验时对自己的做法、计划进行修正;引导学生包容他人的观点;辅导员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
第三阶段:班会总结(把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顺序调整了)
1.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丰富大学生活,以及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的重要性。
(参考: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充分感受到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更需要同学们做好规划充实地度过!高中阶段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所以我们过得忙碌而踏实;大学阶段才刚刚开始,尽管我们的目标还不明确,有那么多的困惑,但这正说明我们有很多的成长空间等待我们去填充!今天的班会仅仅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度过4年的大学生活同学们还得认认真真思考,并付诸于行动。这也许就是我们生涯规划中关键的一步。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我只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虚度!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名句:“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2.介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学院的心理成长辅导服务,若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烦恼和困惑,欢迎来咨询。(建议:辅导员老师分享一句话:必要的心理求助是强者的行为。)
第四阶段:布置作业——班会心得
目的是引导学生对高中生活和大学生生活做深入的思考;给在班会中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有表达的机会。
(参考:讨论的时间太短,分享的时间也太短,但同学们的思考却有许多许多,所以请同学们以对高中生活的总结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思考为内容写份班会心得,当然也可以谈谈班会中的感受,请在三天内完成,用信封封好后由班长收齐送交给我。
第五阶段:班会结束
感谢大家的参与!
【注意事项】:
1.[活动操作示范]仅供参考,各学院在不违背活动主旨的前提下,可设计形式多样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主题班会。
2.六项内容的讨论参考问题
(1)学业:我的大学学业目标是什么?60分万岁?还是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大学里,学习是我努力的唯一目标吗?
(2)人际:我理解的人际交往是什么?大学中的人际交往重要吗?我还是比较多地在与高中同学联系吗?我是主动与新同学认识、交往,还是等待别人来走进我?我和寝室同学开始出现矛盾了吗?怎样和不喜欢的人相处呢?
(3)爱情:爱情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吗?我对大学里的爱情持怎样的态度?爱情与学业,我将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4)能力培养:我希望在大学里培养哪些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
(5)休闲:我度过课余时间的休闲方式有哪些?怎样培养健康有益的休闲方式?
关键词:班主任素质;“90后”大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93-02
大学班主任制度是高校实施对大学生管理的一种方法,是对辅导员系统的重要补充。班主任既是高校对大学生的主要管理者和教育者,同时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如何尽好班主任这一重要职责?如何指导班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健康快乐成才是班主任的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笔者通过担任大学生班主任以来的实践总结了大学生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作用、应尽的责任以及所要提升的个人素质修养。
一、大学生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自我提升
班主任的道德水平和自身修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班级学生的成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对班主任的要求也随之变化,在新时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高,还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美、思维语言能力强,更要求班主任是一名懂得倾听、爱护学生的好教师。
(一)责任心和主动性
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是要有一颗为班级学生事事着想的责任心,既然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就要以一种学生责任人的态度来管理引导学生。新入学大学生虽然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还在塑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在校学生已经不可避免会或多或少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对大学生的思想的塑造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作为班主任老师,需要以一颗责任心,积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确保每位学生都是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学习、生活成长。
(二)爱心和灵活性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能够真诚面对,才能建立起更好的师生关系。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他们个性张扬,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同时也有着相对敏感的心灵;对于大部分首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从四面八方相聚到一个学校来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一段适应期。这段时间就需要班主任给予适时和适当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不仅需要班主任老师个人充满爱心,尽量避免说教式的管理方式,还需要班主任灵活结合班级学生情况通过集体引导和个人谈话等多种交流方式引导和疏导学生。
(三)虚心学习
班主任一职虽然是高校教师的兼职,但其所承担的责任重大,特别是现在很多青年教师自己经验并不丰富,能力还有些欠缺的时候就需要用虚心学习来提高和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和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全方面多途径提高自我修养和业务能力,是快速有效提高自己个人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四)个人良好示范
班主任,毕竟还是老师,老师就要在班级和学生中树立一定的威信,当然这威信是建立在自己扎实的专业素养、良好的道德修养、过硬的心理素质、强干的业务能力和健康的身体基础等各方面优秀的模范示范基础之上。这也是对班主任本身能力的要求。
二、班主任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
(一)帮助学生快速度过适应期,尽早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相对中学阶段既轻松又紧张。虽然大学生已经努力通过了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但是进入到大学校园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更重要的起点。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大学生活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认为进入大学就可以放松了,突然没有了高考这个醒目的目标,就失去了方向,认为自己自由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班主任,对刚入学的大学生一定要及时引导,一方面,引导学生快速从高中阶段的学习状态转变到大学的学习状态,去积极适应大学的短时间高强度的课程安排。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早日确定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目标,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经过高考,终于进入期待已久的大学校园,很多学生对大学生活既充满好奇又充满彷徨,既充满憧憬又不知道该从何做起。这就需要班主任尽早让大家认清大学生活的特点、重要性和意义,使同学们首先端正在思想上的认识。大学阶段是我们人生最美好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是大家今后工作、生活的基础和分水岭,是一个重要的起跑线。大学四年的时间如何有效利用关系大家以后的发展。笔者在选完班委的首次班会就要求大家列出自己大学四年的规划,包括四年的长期规划、每年的中期规划和每个学期的短期规划,并以宿舍为单位指派负责人督促大家以自己的所列出的目标来鞭策自己去完成,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刚入学的大学生虽然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自律性,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还处于塑成的阶段,大多数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可能有的学生刚开始踌躇满志,给自己列下目标要考研,但在四年的时间中慢慢就被其他事情吸引而忘记了当初的目标,等想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本该打好的基础根本不堪推敲。当然,大学并不是只有学习,同时也是其他很多能力培养的阶段,关键是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达到这个目标。班主任就要起到督促的作用,要不时督促和提醒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并依据现实变化适量调整。
(二)积极融入班级体,打造良好班风
虽然班主任多为兼职工作,但是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了解学生动态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主要途径。特别是在学生入学后初期,经常参与班级活动,可以快速与学生熟悉。在信息发达的现代,也可以通过QQ、飞信等网络手段加强跟学生的互动。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90后”大多都热情、活泼、开放、喜欢新事物、创新能力强。虽然社会上对“90后”有着这样那样的质疑声,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的“90后”还是勤奋认真,踏实努力地想象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未来。同时,“90后”也存在着属于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从小都是家长围着长大,大多很少做家务,养成了懒惰、以自我为中心等缺点。当他们进入到大学,没有了父母的管束,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情感的寄托都转向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而班主任是他们进入到大学后面对的第一位“家长”。如何引导和指导这一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体,这就需要班主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除了在学习上积极引导以外,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要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他们塑造榜样;特别是对待一些比较敏感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心和鼓励,使他们尽早走出心理的低谷。所有的这一切当然也都建立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之中。
另外,作为一个班集体,良好的班级文化和风气是促使班级同学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死气沉沉,班级成员都不关系班级的发展,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那么这个班级就是一盘散沙,对班级成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不良的影响。相反,如果一个班级文化和风气积极向上,团结奋进,不但使每个成员处于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中,培养良好的心态和习惯,促进大家的发展成长,同时大家拧成一股绳也会将大家的成绩扩大化。那么良好班风的建立,一方面需要班主任的指导和身体力行的榜样,另一方面,需要班主任对班委的培养。大学班主任一般都是兼职岗位,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放在班级的管理上,那么如何选择和培养班级干部,就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班委的任免相对比较容易,更重要的是班委的培养。大学的班委跟中学阶段的班委不同,虽然大家选出来的班委或多或少在中学阶段担任过这样或者那样的班委,但是中学阶段毕竟还是班主任起到决定权,班委只是传达班主任的精神而已。在大学阶段,班委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义务。现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如何使大家配合班委工作是对各个班委能力的考验和锻炼。班委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配合和指导班委的工作就是班主任工作。这也是对班主任能力的一个考验。现在的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虽然还在成长过程中,但其潜力是不可估量的。笔者刚开始对班级的班委能否管理好班级有一定的担心,虽然在运行过程中也多多少少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小困难,但是通过班委们和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班级活动总是做得有声有色,也总是超出笔者的意外。
(三)严于律己,塑立榜样
【关键词】MBO 目标引导 目标考评 大学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37-02
一 引言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个人目标缺失问题已成为当前学生管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究其原因,其主要来自于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在我国,学生在中学阶段均以报考大学作为唯一的个人目标。当然,这一目标并不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家长和学校代为确定,因而导致学生长期以来并未形成确定个人目标和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进入大学阶段,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远离了家长和老师的强有力约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目标也变得多元化,学生对于未来可以有多种人生设计。一系列环境的根本性变化,使多数学生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甚至手足无措,因缺乏目标和规划而产生困惑,陷入盲目混沌的状态。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占据半壁江山,高职院校一直将毕业生就业率当做首要目标,学生目标的缺失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成才与就业的严重阻碍,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加强烈呼唤着学校主动介入学生的个人目标管理。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了如何通过使用目标管理这一有效理论与工具,帮助学生确定有效的学习目标,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涯规划,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成才。
二 MBO理论及方法介绍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MBO),其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那么,这个领域必然被忽视。目标管理的基本内涵是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励人们的动机,指导人的行为,使个人的需要、期望与目标挂钩,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目标代替手段管理。目标管理有效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
1.目标的设置
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对目标个体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目标并建立目标体系,引导单个人或组织的行为。
2.目标的实施与过程管理
在目标及目标体系的指引下,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和计划,同时派生制定目标的绩效考核体系,保证目标能落到实处。对目标与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与管理,保证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同时更加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
3.总结和评估
当达到预定的期限后,目标的实施者对其目标的执行与实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同时利用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对其进行评估,总结其完成的经验及教训,讨论下一阶段的目标,开始新的循环。
目标管理的理论及方法步骤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同时也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个人目标的确定、引导与管理。
三 MBO在学生目标引导与管理中的实施
1.运用专业测评工具,帮助学生科学全面认知自己
第一,性格倾向专业测试。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人格特征。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性格倾向测试,明确学生的性格类型。
第二,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测试,使学生对自身的心理特征、状态及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第三,兴趣爱好测试。帮助学生显示出其最想做或者最喜欢做的事情,从中发现学生最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最大满足的学习与工作任务。
第四,能力测试。能力测试包括学生的通识能力与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力测试。通过相关能力测试,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能力范畴与强度,尤其是特殊职业能力的表现,使其认知自身特长。
2.运用SWOT分析法,帮助学生认知自身与环境
在上述专业系统测试的基础上,再借用企业管理理论中的SWOT分析方法,使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优势(S)与劣势(W),学生所面临的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帮助学生对自身及所处的环境进行科学、全面地认知,为目标的明确奠定坚实的基础。
3.明确目标,形成层层目标与规划体系
在学生科学全面认知自己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明确自身奋斗目标及人生发展方向,在这一大的方向指引下,制定层层目标规划体系:
第一,人生规划。使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感知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一个轮廓。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选择最适合实现人生目标的职业,并对该职业进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总体规划。
第三,大学生涯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下,明确现阶段在大学校园内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应扩充的其他方面能力或应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等,对大学生涯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4.制订并执行系统计划,将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在长期总体规划体系的约束下,制订不同阶段(尤其是在校阶段)短期目标、学习及工作计划,每一个计划均紧密围绕长期规划与最终目标而进行使目标得以真正落实到行动。
5.对目标及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与评估
定期对目标与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保证计划的有效执行,对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价,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前一阶段短期目标完成的基础上,迅速开始下一阶段的目标实施,直至实现最终的奋斗目标。
四 MBO在学生目标引导与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运用专业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测试时,应保证工具的专业性,切不可随便使用一些非专业测评软件,同时要求学生在接受测评时客观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可刻意回避,否则会导致测评结果失真,使学生目标确立产生偏差,确定的目标与学生自身实际不符将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第二,在对环境进行分析时应尽可能保证全面,不仅涵盖学校的教学环境、社会环境、行业环境、用人单位环境等,同时学生家庭环境也必须考虑。
第三,在制定目标体系时,尤其是在长期的目标规划下进行短期目标体系的确定时,一定要保证目标的可行性、可连续性、可控性与可考评性。
第四,重视目标的过程管理与控制,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在对目标进行考评时要客观、公正、全面,学生在校期间应采取学生个人自评与辅导员考评方式,同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沛然、汪娟娟.基于目标管理视野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构建[J].学理论,2012(32)
[2]王昊.基于目标管理视野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构建[J].时代报告,2013(1)
[关键词]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发展模型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61-02
高等学校是我国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具有学科和人才双优势,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是未来科技战场上的主力军,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校亟须解决的一项任务。被企业界广泛运用的“团队”运作模式适应了科学研究和变化的要求,因此,大学生高效率团队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更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大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大学生科研团队的特征
大学生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知识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组成的群体。大学生科研团队除了具有团队共同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大学生科研团队一般是按“课题制”组建的课外研究团队,该科研团队是为了解决一个相对独立、内容较单一、周期一般较短、规模不大的研究项目而组建的。第二,大学生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应是带有创新性的应用性研究,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快、观察问题敏锐和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是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工作的一大优势。第三,大学生科研团队成员彼此之间比较熟悉,或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良好合作的基础和经历,大学生科研团队一般由在校大学生组成,成员间的了解和熟悉能使团队较快地对研究目标或共同方法等达成共识,缩短了成员之间的磨合期。第四,大学生科研团队一般要求有2~3名的核心成员;同时,科研团队成员拥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级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从结构上保证了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
2 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主要影响因素
以影响大学生科研成果的主要因素为切入点,通过访谈法(高校科技实践部负责人)、个例分析法(我们对获得“挑战杯”国赛银奖的一支团队进行详细的访谈),对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和细分,得出影响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因素很多,如研究课题、自身素质、老师指导等,另外,大学生科研的组成形式是团队形式,那么团队就是我们的研究重心和核心,团队组成,团队领导能力、凝聚力、执行力,能力互补,以及对团队的认知就成了我们的研究方向。这些因素的变动影响了大学生科研的效率,用一个简单的函数表达式研究,概括为:
F=k(X1,X2,X3,X4…)
其中F为效率,k是系数关系(不一定是线性关系),X是变量,我们基于这些变量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及数据的搜集,以问卷对比分析法(问卷的发放对象为“××”211高校中近一年进行过科研活动的团队,将问卷数据中获奖与未获奖团队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最明显的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原始数据的处理,最终得到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
3 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资源分配比率(模型一)
对于团队来说每个关键方面都应该投入100%的精力去建设,但资源是有限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样去分配资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得到结果如下:
②资源是指从团队组成来看,有限的时间、精力的分配情况。
4 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成长理论模型(模型二)
大学生科研团队生命周期大致按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团队组建阶段、团队发展稳定阶段和团队科研结束阶段。
大学生科研团队生命周期图
根据以上不同阶段的特征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建设的对策:
A、团队建设初期的凝聚力。团队在初期之所以有凝聚力,而不是从0开始,是因为通过统计发现,团队在选择成员时会倾向于熟悉的人,所选择核心成员之间的友谊便是初期凝聚力的基础。影响该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为目标的明确性(激励团队成员方面)以及对团队的认同感。B、该阶段主要是团队成员磨合期,是科研的准备阶段,彼此了解对方的能力及对方,加强之间的友谊。同时团队队长尽可能地完善团队目标,具体详细又有激励性,在该阶段还要为科研争取资源,使团队在资源方面充裕。其中影响关键因素为目标明确性和能力互补。C、科研准备完毕,在科研进行时效率应该维持在一个恒定的高度,该高度主要是由能力互补因素决定的,而维持主要是领导力因素,为团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靠合理的分工来提高效率,靠沟通来完成彼此的合作,尽可能减少内耗。D、科研完毕阶段。在该阶段,科研完成,团队生命结束,但是我们以团队的凝聚力来衡量,那么凝聚力是仍然存在的,存在的基础就是成员之间的友谊。E、领导能力的作用。领导能力贯穿于科研活动的各个阶段,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只有团队队长进行目标控制,使每个人都向着目标前进,团队才会产出强大的战斗力!
5 大学生高效率科研团队建设发展模型的应用及建议
第一阶段――组建阶段:
在该阶段,大多数人参加科研活动的动机是锻炼实践能力,而以取得科研成果为目标的人只有少数;作为大学生科研团队,在科研方面的重要性偏低,学院和学校如果是想提高大学生科研水平,可以适当的在科研加分方面予以激励。在目标明确性方面,只有三分之一的团队目标明确,超过半数没有意识到科研团队目标的重要性,或根本没有目标。因此在团队目标上一定要引起所有团队的注意,目标不仅明确,还要细分,以使团队向着一个方向前进。能力互补,一定要联系选择成员来看,因为团队成员对于团队来说是最宝贵的资源。通过调查发现,团队在选择团队成员时,多是一次完成的,并且多是选择熟悉的人和服从力强的人,即为感性的组合而非理性自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力求打造完美团队,所有的团队成员在能力互补上一定要是完整的。
第二阶段――发展稳定阶段:
在该阶段,团队进入高速发展,效率维持稳定且应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那么最核心的一个因素就是团队领导力的控制,而拥有比较出色领导力的团队占少数,大多数团队的领导力都是一般。对此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学校在科研立项前给团队队长一个适当的培训,可能会使大学生科研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在该阶段,团队的沟通能力也是关键,但是只有少数团队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而大多数团队只是进行较好的沟通,也就是说我们大学生团队在该方面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同时任务分工和团队执行也是团队效率的重要体现因素,人尽其能,只有良好的执行才能把团队的科研构想转变成现实。而我们通过数据发现,只有少数的团队分工是十分明确有效的,多数的团队分工只能说较好。在执行力方面,完全执行和能够执行的占大多数,两者进行关联,我们发现团队成员的素质和团队意识也是可以进步的,这个数据并不能使我们满意而就此止步。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全程指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18-03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职业生涯规划愈来愈凸显其迫切性和重要性。目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处于早期探索的阶段,并没有真正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实践上缺乏理论的指导,机构的设置、人员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尚不全面。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探索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指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究其本质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目标及路径,并采取有效行动达成目标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合理选择”的过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专家罗双平先生把这三个方面称为职业生涯的三要素,即知己、知彼、抉择。职业生涯规划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准确把握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遵循职业发展的规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善于科学规划,并进行理性的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一般在17-23岁,这一阶段被普遍认同为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阶段。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应按照大学学习时间分阶段进行,并循序渐进地学习各种知识,每个阶段面临不同的情况与任务,注意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各个阶段具有各自的特点、目标和规划重点。因此,应分析各阶段实际,结合个人条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有效的自我评估与定位
美国职业指导创始人帕森斯认为进行职业决策时,要根据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相应的职业种类,即人——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相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反之则不然。自我评估与定位是学生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行为风格、个性特点等有关职业发展的要素所作的分析、判断与评价。个体对自身思想、动机、性格、行为等的评价将会直接影响其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大学生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测试,全面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以此为基础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客观的外部环境分析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内,对外部社会认识不深、了解不多,而要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对于职业环境的分析就至关重要。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就是认清所选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技术含量、社会地位、未来趋势等等。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分析,即评估和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的变化趋势、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等。只有全方位地了解这些环境因素,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有的放矢,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得以顺利实现。
(三)清晰的职业生涯目标确定
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激发个人的职业生涯行动,这是关系到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可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很强的目标意识,盯紧目标不放,直到最后的成功。大学生在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时,在符合自身特点、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注意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综合考虑财富、婚姻、健康等因素,使自己的优势得以发挥,保证职业生涯的成功。
(四)科学的行动方案设计
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场梦,大学生应围绕职业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行动计划,特别要详尽制定好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五年内的实施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区分轻重缓急,学会时间管理和应对干扰的方法,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近期行动计划最好是详尽到每一周。大学阶段,学生应按照这个行动方案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个人进入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理性的评估与反馈
在具体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不可控的内外部因素而需要适应各种变化,及时评估与修正,并优化规划路线。大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对即将发生的生涯变化情况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条件的变化,结合自己的个性特质、能力倾向、社会支持等因素,制订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重要的是要能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提高生涯规划的可行性。
二、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高校一般没有专门的机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帮助和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大学生本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也缺乏自我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因此,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服务机构,譬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这类机构应具备研究和实施的功能,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应该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增加与企业及其他高校的联系,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社会职业生涯服务机构之间、学校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通过高校、企业、政府等多方联合,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前景。
(一)建设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团队。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来看,高校和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的培训,而且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如职业发展理论、个人和群体指导技能、个人和群体评估、咨询、特殊群体指导等,国外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对于我们正在起步的职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相关指导老师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缺乏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个性以及心理特点的手段,难以真正系统、专业地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指导。因此,要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使其向多层次化、专业化、多渠道化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教育
一要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教育。这是因为目前大学生大都是上大学以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职业这个概念,开始考虑自身的发展,并且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困惑。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学生选定职业锚。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职业锚的有效选定,能够促进大学生预期心理的发展,有利于个人与组织目标路线的稳固结合,有利于个人建立职业认同感。三要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转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仅限于在毕业生中进行,多由就业指导部门负责,内容大多是提供招聘信息、解读就业政策、指导求职简历写作、组织招聘会等等。这些只能满足毕业生求职时的部分需求。面对新形势,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反思这种就业指导带来的局限性,开始在指导人员的素质、指导内容和形式上逐步作出调整。
(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激烈的职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自我发展需求使得大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毕业前简单的就业指导,他们开始关注如何对大学四年、甚至自己的人生进行更好地规划,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从理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准备。从广义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包括课程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课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建设高品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是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由之路。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往往是企业最看重的一个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是大学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因此,职业生涯指导中心应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开设专家讲座与专题会议、组织各类学生社团、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战平台。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指导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构建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是一个建立在多学科、多途径、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之上的开放系统,它应该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将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总结成一个体系,使二者既相互依存,又自成体系的职业生涯规划综合体系,见图1。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自成体系。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是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设计的,在传统的职业生涯理论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阶段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进行规划、设计。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协调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各方面的资源,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进行统筹、规划、部署,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紧密结合、相互关联。在学生——高校的体系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社会活动都与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融为一体。通过学校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以及相关测评机制,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等方面,由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分阶段的学习计划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学生——高校的体系中,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之间的制约和影响非常显著。职业生涯规划强调的是人性化的原则,每个专业、学科的学生应建立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应根据这个原则,建立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服务体系;同时,学校应明确导向,引导学生将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进行理性选择,并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帮助学生实现职业选择的目标。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引导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新课题,应在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理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思路,总结新方法,帮助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成功就业,成就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再生.职业生涯规划[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