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创业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双赢课堂是由师生共同建设、共同享受共同成长的课堂,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我反复思考、实践、总结,着重总结以下几个有效方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关键
学习是一种动机。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内在力量,他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努力探索,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中职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愿意讲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映出来,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任可和赏识。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此,我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在开展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模拟场景、分层教学等,形式多样,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同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教学互动。
这一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开发,打开了学习思路,学习效率提高,从而摆脱了对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畏惧心理,学习成绩提高很快,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
中职生的特点是感情细腻,丰富,意气风发,在创新创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情感的调动,从师知生、情、意的共同特点出发,形成感情共振源,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通过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发现的一些生产中的问题,带回学校进行研究与革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尤其当遇到困难时,作为创新创业老师,我肩负着鼓励、激励学生的重任。在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创新创业方面成功的案例,一步一步演示发明或创业的过程,如何从一次次失败不断总结经验,经过曲折,他人的不理解到自己的坚持和最终的胜利。可喜的是,经过创新创业学习,已经有25%的学生选择自己学习、解决,有64%的学生选择主动与同学探讨、学习,有10%的学生向教师求助,只有1%的学生选择放弃。两年多来,通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改革后,给课堂带来新的气象。新课程强调,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产生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教学引入新课,引起学生惊奇、疑惑、新鲜感等,激发学生的探知欲,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比如,在进行《创新教程》第三章《缺点列举法》时,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描述刷牙过程中,牙刷的种种缺点,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找解决办法,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发散学生思维,同学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同学间的相互评价会让每个同学有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找到跟多更好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所学的目的。
在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我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主动性、合作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大大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学生在活动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发展,真正实现了双赢以至于多赢。
四、开辟第二课堂,有效运用课外活动深化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以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主体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创造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形式。为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我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举行各类比赛,如创业计划书竞赛;定期举办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活动;同时在学校孵化创业园之机,让学生增加模拟实战等内容,指导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小组工作室,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利用学校创业园发展创业项目,增加实践操作环节,组织师生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演讲,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同时,充分调动教师创新创业积极性,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平台。
总之,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双赢课堂,不仅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会学、活学,也促使自身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舞台,师生在共同的舞台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而有利于课堂成果的落实,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Abstract: Regional vocational colleges generally have the roughly same history of running schools, resource endowments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This paper takes the 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Xianyang Cit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ideas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level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地市职院;创新创业教育;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
Key words: regional vocational colleg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196-03
0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上个世纪八十年轫于西方的一种教育思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未摆脱低迷状态,知识经济持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核心作用不断得到强化。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大国,在飞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这决定了我国原有的以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的旧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要以科学技术来撬动新的增长点,创造新动能。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下大力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这场攸关世界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变中,高等职业教育大有作为、责无旁贷,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六所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它们因区域而生,理所当然应该在新常态下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源支撑。
1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近年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设立创新创意、就业创业教研室。在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中专门规划建设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园,从2016年起设立100万元专项基金,重点支持10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建院以来,学院也先后培养出仪祉农林学院毕业生刘兵兵,十几年前就创业成功成为身价千万的园林花卉公司老板;师范学院毕业生周伟艳,毕业后成了大学生村官,带领乡亲们制作景泰蓝工艺品脱贫致富,后晋升为副乡长成为公务员,在2014年10月召开的“关于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优化”座谈会上,向到会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汇报工作;电子信息学院梁宝,毕业后创办建筑企业,吸纳乡亲们就业,义务为家乡修路,另外还有建筑工程学院王芬等同学也取得创业成功。这些同学都在毕业后短短数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但客观地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总体创业人数较少,新创业的水平偏低。
2 地市职业技术学院“双创”教育的症结
当前,全国很多地方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搞得如火如荼,而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尽管与西安近在咫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但迄今为止,学院“双创”工作却举步缓慢,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
2.1 “双创”文化氛围不够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部署要求,已经在2016级新生中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由于缺乏创新创业文化土壤,创新创业怎么抓?学院在思想认识上还不是很明确,在组织架构上还不是很明晰,学院设立了创新创业创意学院,与思想政治理论部合署办公,而且在思想政治理论部设立了创新创业教研室,但是学院又设立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隶属学生,同一个事情被分割在两个部门,没有理顺关系。并且没有形成明确的本土化的创新创业培养目标。
2.2 “双创”师资力量不强
地市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师资力量匮乏,现有教师队伍在人员结构和能力素质上都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这一点地市职业技术学院不要说和行业类公办院校没有优势可言,即便和一些省内民办院校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2.3 “双创”渠道还不通畅
目前地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创新创业的环境不是很理想,加上一些专业校企合作跟不上,学校和企业“两张皮”,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孵化器”即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难免雷声大雨点小,所以创新创业教育很难取得实效落到实处。
2.4 “双创”服务能力还不强
目前,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院领导对“双创”心有疑虑,新成立的一些管理部门和机构缺乏应有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思路。一是学校现有的“双创”示范基地不多。二是学院还没有吸引一些大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的众创空间。三是学院和一些驻咸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合作力度不够,未能打造出面向全体创业学生“双创”服务体系。
2.5 “双创”政策尚未完善细化
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在政策实施上缺乏“最后一公里”政策服务;学院相关部门也奉行“闭关政策”,不能上门和相关企事业行业对接,使国家相关配套政策很好落地生根。没有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在完善细化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政策方面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做好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3 地市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3.1 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
一般认为,学生修完学业,顺理成章地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天经地义的事,对于搞创新创业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此,必须尽快扭转整个社会的传统观念,大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传统的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向,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是就业的重要方式,更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更新落后的创业观,突出对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能力的培养,并且一以贯之地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让学生马上创业成功,让所有学生创业成功,而是通过这种教育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等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一旦遇到合适的空气和土壤,这颗种子就能生根发芽,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3.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双创”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不能躲避责任,应该迎难而上,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培养方案个性化,增加实训课时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的毕业设计要紧密贴合实际工作需求,要改革学院科研体制和机制,让一些优秀学生多参与一些工程项目、科研项目,适当给与经费支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研成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激发创业热情。在实际教学中,要多采用案例式教学、项目化教学,教学组织采用学生分组结合实际项目形式,鼓励学生多深入企业事业行业生产一线,了解企业行业生产工艺流程,熟悉行业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3.3 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和落实的,因此,培养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须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要积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根据社会发展和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专业教学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评价要素,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一是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开发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从课堂走向实际,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网络课程等在线开放课程。三是开设跨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专业单一向综合型转变。
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下一步,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要重视以下几种实践活动:一是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二是大学生科技发明大赛。三是校园大学生科技节。四是校园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广活动。五是未来企业家培养计划。
3.4 切实加强“双创”教育的师资建设
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然而,目前地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教师大多从事理论教学,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历和能力,所以,地市高职院校当下最紧迫的事情就是加强教师“双创”意识和能力培养,创设各种条件,不断丰富“双创”授课教师自身的创新创业经验,另一方面,高校要立足于共享、开放的社会形态,积极引进社会各界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成功企业家和投资家,构建校外双创导师团队,丰富学生的视野,示范和激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
3.5 构建多元平台助推 “双创”行动
目前,一些国家级示范职业院校已形成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紧扣学生的教育需求,创新思维,推出了“协同育人平台建设计划”,推进平合建设。实体平台和虚拟平台互为补充、相辅相承,有效整合人才、科技、资金、政策等各类分散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对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的优秀项目进行孵化,对一些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生给予表彰奖励,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3.6 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全社会支持的“双创”局面
近年恚职业技术院校不断推动内涵建设和质量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互动、同频共振中,凸显出自身价值。地市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地方政府的“独生子”,地方政府理应大力支持职业院校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双方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组建校地创新创业合作实体,促进教学成果转化,地市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坚持深化改革和服务社会“双轮驱动”。二是深化校地合作与交流,共建学生就业创业和实践基地。三是突出专业人才市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尽管学院“双创”工作暂时还有诸多困难,但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2017年2月26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盛大开工,它是由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项目,是西安交通大学落实“一带一路”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创新港包括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四大板块,这个项目建成后,对与近在咫尺的咸阳职院的“双创”工作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带动作用。现在学院已经依托西咸新区等组团,加强和西咸新区创新创业平台合作交流,全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保障,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当中尤其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当前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实施精准扶贫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地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众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当中,应该扬长避短、主动作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林元,吴加权.国内高职院校创业能力综述[J].黑龙江教育,2010(3).
[2]张明珠,马武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学周刊,2014(11).
一、创新创业教育时代背景
(一) 社会背景
1、国家的支持
国家为了进一步的发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此也加大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以至于各大高校都会格局当地的?Y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
2、对大学生创业的奖励与扶持
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们都能自主创业,在此他们会给大学生提供多种就业的渠道和奖励资金。实际就是为了解决他们在创业的途中解决一些突发的情况。
(二) 学校背景
1.创新教育的普及
由于政府出台的政策,大力扶持大学生们自主创业并为他们实施一定的奖励政策。所以,现如今的各大高校都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了高校的课程中,使得创新教育课程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大大的对各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带来了无限的机会和挑战。
2.教育环境的改变
各大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课程的一项基本课程。在教育的过程中,它不光是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本,而且在各大高校为了加大创新创业教学的学习机制,各高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创新创业教育比赛,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信息和理论基础的指导,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的创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一) 概念的模糊性
高校创设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常常被人们所误解。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只是作为为少数学生提供单方面的创业指导。为学生选择就业进行压力的缓解。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它没有注重对大学生本生的思想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创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只是进行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指导,而很少的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所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过于模糊。
(二) 师资力量的欠缺
任课教师在教授一门课程时,他不仅需要丰富理论基础和创业的经验,而且还需要有其他学科的强力支持,因为创新创业课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背景下进行的创业,而且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其他领域的知识背景。例如,工商管理、营销创新、顾客购买商品的心理等。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实践经验做保证。
(三) 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的体系
纵观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虽然已经纳入到平时的教学环节中去了,但是它还并不是一个对单独的学科体系,既没有独立的学科,又不能纳入到到专业的人才培养范围内去。这很容易让学生以为这样的课程往往只是一门纸上谈兵的课程而无实际的角色定位。
(四) 实践教学经验过于薄弱
各大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它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之前,它主要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师注重在创新创业理论的指导。并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从而就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最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所以说,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教学经验过于薄弱。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的对策
(一) 极力选拔创新创业潜质学生
各大高校所面临的学生是全体在校生,所以高校可以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上去极大潜质的挖掘有能力创新创业型人才。这样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为日后的考评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完善教学机制、创建创新创业平台
由于我国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并且他们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不广,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在此之上,我们必须利用多种渠道去吸引更多的优秀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人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完善教学机制、创建创新创业平台。
1.整合校内师资力量
在学校现有的创新创业的教师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知识扩充,以缓解学校的师资力量的薄弱。同时本校的其他专业的老师配合他们创新创业的教学。
2.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师团队
各高校可以在社会上寻找一些优秀的企业团队为学生们在来有趣的讲座和经验之谈。这样既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能激发同学们的潜在能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校内的创新创业教师的水平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起到良好的推波助澜的效果。
3.创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
受我国的政治政策的影响都在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将别人的优秀经验吸收到自己囊中,将自己优劣的东西带出去去多以借鉴。为此,各大高校可以定时不定点的派教师出去学习,或者将优秀的企业团队请到学校为教师和学生上一堂生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其次,各大高校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公众平台相互探讨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操作,这不仅对学生,而且对老师都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三) 创建校内创业实践平台
1.创建创业基地
学校可以在学校内创建创业基地,用小项目去引导和领导学生将怎么去选择创业的项目和保持创业的热情,这样不仅能带动学校的创业产业,还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
2.多组织学生创业比赛
多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创业的比赛,这样的比赛学校不仅能发现很多的创业的潜在人群,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从根本上的让学生去知道其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为以后的社会中能有好理想和人生目标。
关键词:创新创业 素质 探索 实践 科技社团
总理在2010年4月15日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的发展任务。《纲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既系统设计、谋划长远,又突出重点;既注重在理念和思路上进行阐述,又提出一些扎扎实实的政策举措。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就是要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思想和特点,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才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校、企业、科研部门等多部门、多渠道,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精神,掌握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开创性的个性人格,成为未来新型企业、产业和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内涵
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增进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对于大学生个人的生存发展,促进就业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掌握创业知识它包含创业成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创业之后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知识以及与社会各方面交往所需要的知识。实践证明,一种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综合性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等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前两类知识往往是实用性的,一般容易被创业者注意到,而后一类知识则是一项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底蕴,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二,要完善创业的人格特征。创业人格是一个人的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潜能、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在创业人格中,这些素质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共同地影响着人的实际行动的成效。第三,培养创新创业的综合技能。技能是人们在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按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而形成的心理与生理系统。根据其性质和特征,可分为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大类。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两个部分。实际能力是指已经达到某种熟练程度和已经表现出来的能力;潜在能力是指尚未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而通过学习或训练之后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以及可能达到某种熟练程度的能力。技能与知识、经验、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知识、经验、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前提,它们制约着掌握技能形成的速度、深浅度、难易度、灵活性和巩固程度,而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有助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
总之,通过开展创业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包括创业知识、人格特征和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是全国百所高职示范院校建设单位。纺织品设计专业也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针对本专业的特点,专门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列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并且在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进行了探索。
先根据高职示范院校纺织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对区域内的行业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专业将来面向的岗位及工作任务,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立,只是专业建设任务中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如何去实施。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被动的学习方式。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程。以纺织品设计专业2009年申报并通过专家评审的国家精品课程《织物设计及CAD》为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做了以下改革:
1.实施“产品嵌入、做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品嵌入、做学融合”。“产品嵌入”就是将企业的产品设计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以产品作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将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创新设计培养融入其中;“做学融合”就是老师边教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将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始终。
2.划分小组,实施共同学习
在共同学习中,将学生以3~4人分组,每个小组都有产品设计任务。共同学习的原则和技巧,由老师把握。这是教师用来鼓励小组内互相协作、团结一致,有助于所有成员积极参与的工具。
3.模拟企业真实产品设计的环境进行教学设计
利用纺织产品设计室、织造小样机室等理实一体化教室,开展教学活动。教室内配备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小样机、半自动小样机及手动小样机等三种类型的设备。老师边讲边演练,学生边学边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投入无限的激情和精力,才会有所创新。这对于纺织产品设计来说尤其重要。
4.精心设计教学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还有深刻的内涵。改变的首先是教师,还有学生。传统观念往往在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要打破它,需要转变专业老师的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师资培训。高职教育的专家姜大源教授、赵志群教授等,都被邀请到山科,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培训。有很多专业老师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教学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专业老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能力。
5.改变考核方式
小组完成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并且由企业专家、授课老师、学生组成的考核小组进行点评考核。注重过程,改变过去一次考试定结果的考核,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课余、周末,都会有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为了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的纺织新产品而讨论、研究、试织。
然后,注重大学生的课外科技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科技创新。
示范专业建设方案中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纺织品设计专业于2008年12月成立了“大学生纺织产品设计创新社团”,制订了社团章程、学期社团计划,有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带领社团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服务,让学生熟悉企业产品设计、开发及生产的过程;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全国家纺手工设计大赛、学院的科技创新活动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社团的成立,使得学生们形成一股凝聚力和吸引力,培养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社团成员的意志和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大学生纺织产品设计创新社团”的成立,为学生开展产品设计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且这个平台会一级一级延续下去。
总之,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未来就业、创业的必备条件,它可以增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促进大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使他们能够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从容面对竞争和挑战,真正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玉胜.高职院校试卷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1-15.
[2]蔡克勇.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创业教育[J].求是,2001,(11).
[3]俞克新,李飞鸿.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17).
[4]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存在着学科体系,在构建课程内容及整体结构上依然存在着学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些学校课程改革的进展虽然相对较快,但学生在现有的学习能力基础上还不能尽快接受新的教学方式。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二、促进创业创新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
我们以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开放式办学思路,在培养教育人才、课程教育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创业中的实际性培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以期培养出既具有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又有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才能,同时还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新型老板人。
具体而言,主要有:第一,根据专业核心岗位选择合适的企业共建教学企业。第二,要研究创业创新人才的特征,包括创业人员心理方面的特征,构建创业能力体系与创业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要对国内外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科学合理地制订创业创新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三,加大创业创新课程的体系建设,有效地把创业创新教育归纳到专业的教学中去,建立多方面和立体化的新课程教育体系。第四,有效地建立起创业创新教育的监控系统,并选拔出最优秀的教师参与相关课程的教学。与此同时,学校要在教师的考核、人员的分配、职称的评定、创业教育的项目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洽谈研究合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造一个良好平台,利用企业基金项目创建实验室,为学生创建一个优秀的学习实践平台。
三、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制订科学的适应教学企业运转的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知识以及创业创新能力与各方面知识的培养组成了创业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能力与专业知识模块由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以及专业模块、实践环节等组成。
2.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的实践方案。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需要和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制订相关实践方案。此实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的教育技能培养;二是设计综合能力培养;三是项目创新能力的实践教育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大家走进科验室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广东省计算机设计大赛、ACM 程序设计大赛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科技创业中能力素质的培养实施方案。创业知识的教育培养、创业技能与创业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和专业素质教育培养组成了科技创业中的能力素质和能力培养。创业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与保障,是创业知识模块;创业知识模块也是创业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的基础。创业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实现路径,是创业技能与实践能力模块,也是创业创新教育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创业创新的技能与实践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经营与管理、组织领导、专业技术能力、社会实践交往以及开拓创新等。社会实践教学主要以实践能力培养的培养渠道为主,课堂知识教学为辅的培养方式予以开展。创业创新人才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是创业素质模块,对培养对象创业素质的培养采取以目标甄选、社会实践、文化塑造、群体渗透为主,以课堂知识教学方式为辅的培养模式予以开展。
4.构建创新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加强珠三角地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洽谈,要利用他们的优秀资源,建立各类教学企业。在学校方面,制订关于创业创新教育实验班的管理办法,并设计一套优质的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