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学生的心理学

关于学生的心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学生的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学生的心理学

关于学生的心理学范文第1篇

1.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积极和谐的心理状态,即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的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1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

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适应和发展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或不良状态。根据学生心理生活的实际状况,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

(1)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是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自卑、骄傲、虚荣、多疑、自我中心、说谎、怯场、懒散、逆反、烦躁、任性、厌学、畏难、多愁善感等。心理偏差,习惯上可称为心理品质的缺点或缺陷,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存在,它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00%。有心理偏差的学生一般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2)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偏差与心理疾病的过渡阶段,是在诸多心理偏差的基础上积累起来,出现了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即认知、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心理要素严重失调、失衡而形成的。如焦虑、恐惧、孤独、苦闷、冷漠、嫉妒、狂妄、情绪冲动、心境压抑等。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内在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比较激烈,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现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反应。

(3)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受到了较严重的创伤,出现了诸多有违常理、常情、常规的言论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许多不可理喻的异态反应。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精神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精神病、躁狂性精神病、幻觉、社交恐惧、感知缺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态人格等。据有关资料预测,学生中心理疾病的比率由增长的趋势。

这三种心理问题的层次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内在连续性,在心理危机的程度、心理冲突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着层层加重的趋向。

1.2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分类

每个人所遭遇的困难包罗万象,在某人看来不是问题而在另一个人看来就成了问题。所以在严格意义上讲,心理问题无法分类,只能按照心理问题在哪些方面出现而有个大概的轮廓和分类。国内的学者俞国良倾向于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四类:

(1)学习方面的问题

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由于学校和社会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心理及性格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之大。由此而引发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厌学、逃学、恐惧学校、考试焦虑,并由此导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紧张,导致学生在性格、行为上的问题。

(2)自我方面的问题

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生理的改变激起中小学生的自我形象不断的变动,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不够清晰,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悦纳自我,不能正确面对成败得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等。

(3)人际关系方面问题

中小学阶段的人际关系的重心是与同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都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关系;同时,教师和家长等成年人于中小学生的关系的调整也是一连串的人际关系问题,中小学生的许多心理困惑也与此有关。

(4)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随着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不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思维、价值观和风气、流行的直接影响。能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和文化,使他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如果适应不当,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1.3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十分复杂,主要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1)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方面最主要的是因为中小学生的心理正处在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依赖性和独立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容易造成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2)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方面,一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变革在带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心理的震荡和行为失范。而这些消极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二是学校的影响。目前,应试教育仍颇有市场,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生存的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家庭气氛的不好、家庭结构的不良,使中小学生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

1.4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如何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在心理学界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针对上面提到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社会适应等方面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大体概括为: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具体地说,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表现在以下6点;成为学习的主体;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为如下6点: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要求;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积极地沟通;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自我方面表现在如下6点: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及时而正确地归因并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具有自制力。

林崇德等坚持着三个方面18点编制了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在全国范围内测试和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在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六种倾向:

(1)医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将心理咨询的内容简单归于生理问题的检查治疗;其次是在操作中人员与场所设置不合理,类似于医疗环境。

(2)学科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心理学的科普教育,一味地搞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

(3)片面化倾向。过分推崇心理测验,用单纯心理测验手段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违反心理测验的道德标准,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4)形式化倾向。有些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徒有虚名。

(5)德育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混为一谈,没有分清二者的界限;二是学校在具体操作中简单以行政干部或德育教师代替心理咨询人员。

(6)孤立化倾向。把心理健康问题理解为学生一个一个的问题,忽视了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和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2.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三大类型,即发展型、预防型和治疗型。

发展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采用心理辅导和激励学生自我修养、自我调节的方式。

预防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针对部分在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上潜在的或刚冒出问题苗头的学生。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倾向,立即采取措施,各个击破,把问题消除在萌芽和起始状态。

治疗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的是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非常严重的学生。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在师长的指导性训练和长期自我训练中,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逐步淡化和消除心理障碍。属于心理疾病层次的,则重在采取心理诊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病痛。

以上三种类型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三者必须有机结合,以发展型为主,预防型和治疗型为辅,既要考虑到全体,又要考虑到个别。

2.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徐美贞通过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28个省280个区县的中小学校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心理健康课的开课情况

“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占总数的10.5%“开而不足”的比例为31.4%;“开但经常被挤占”的比例为10.6%;“开足”的比例为47.3%。

(2)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没有教材”的学校占总数的32.8%。中部(41.7%)西部(34.6%)地区、县镇(36.0%)、农村(41.2%)和初中学段(38.3%)没有教材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有教材的学校中,使用省编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高中学段使用自编教材的学校占三分之一左右。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总的来看,“开课”(55.6%)、“办板报”(45.8%)和“举办活动讲座”(43.7%)是全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最主要的途径。

(4)心理咨询室设置和开放情况

调查发现,没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占总数的47.3%;在开有心理咨询课的学校中,每周开放时间在三小时以下的学校占总数的68.1%。

(5)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次数

“从未举行过”的学校占总数的20.4%;“每学期一次”的学校,占总数的32.0%。。

3.简评

关于学生的心理学范文第2篇

一对感恩的认识

1感恩的涵义

感恩一词用“gratitude”来表示,它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思是恩惠、令人愉快的。在中国汉语体系中,感恩作为一种为人的内心意志,已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了,其最早是出自于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而儒家赋予感恩意识的内涵是最深刻的,儒家文化认为个体要努力实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道德品质,通过忠、孝、节、义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程度,其内在本质就是感恩。《说文解字》对感恩的解释是:“感,动人心也;恩,惠也。”当前教育理论界比较认同的感恩的定义:“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

2感恩的产生

感恩的产生主要有四种途径:宗教、个体自我实现、积极的主观经历和对因他人帮助而使个体获得积极结果的知觉。其一,感恩是宗教寻求和保持信仰者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情绪,是精神和宗教经历的主要部分。其二,感恩是自我实现者的核心特征,自我实现者具有一而再地感激、精神饱满、敬畏、快乐、好奇等特征,这使得个体常常获得愉从而促进了个体幸福感。其三,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同时与众多其他积极情绪相关,如满意、幸福、自豪、希望,积极的主观经历能够诱发感恩情绪。其四,感恩源于对因他人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结果的知觉,其中移情是感恩产生的基础。

二大学生感恩心理缺失的表现

1养育之恩的缺失

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了自己生命的父母。我国古代24孝故事中有“卧冰求鲤”的典故,可在当今大学生中,这样的孝心并不多见了,有的学生觉得家长含辛茹苦的付出是理所应当,家境好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艰辛,家境不好的孩子甚至埋怨父母没有给他一个富裕的环境。平时与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只要有联系就只是“要钱”两个字。一些学生甚至拿着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心安理得地打游戏、谈恋爱等,羞耻之心全无,更无从谈感恩观念了。

2师生之恩的缺失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虽然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却揭示了“师生之恩”情感的美好。文学家林语堂先生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首先应该通情达理”。然而不能不说我们的许多学生现在已经缺少了对老师感恩的情感,课堂上无视老师的存在,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我行我素,对待师长的态度是给高分就支持、给低分就反感,在校园里见到老师像不认识一样,更别提毕业后再续“师生情”了,许多时候师生关系仿佛变成了“商品关系”。

3母校培育之恩的缺失

从迈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学生所学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于学校,从一棵稚嫩的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可以说学生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校的栽培。学生应该对母校深怀感恩之情,用自己健康的人格、广博的学识来展示母校良好的形象,进而回报母校。但在一些大学生的意识中却忘却了学校的培育之恩,对学校要求过高,稍不如意就满腹牢骚,甚至采取过激行为,他们毕业离校后,对于学校培养之恩不仅没有丝毫感激之情,甚至埋怨学校,更谈不上以母校为荣关心关注母校的发展了。

4朋友之恩的缺失

人要知恩图报,对曾经激励、帮助过自己的朋友要回报,要讲究信誉,不背叛朋友、不见利忘义。这种对朋友的感恩在大学生中也有所淡忘。需要你的时候就是朋友、哥们儿,不需要的时候什么也不是,甚至当所帮助过自己的人遇到困难时置之不理。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育过于功利性,缺少感恩考核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主义价值观开始在人类生活中肆意渗透,造就了功利主义教育实践的盛行,从而淹没了感恩教育的呼声。“科学的迅猛发展所造就的辉煌的物质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使得人们愈加相信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从而导致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更加肆无忌惮,这必定会给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的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得启蒙之后的世俗化的教育更是远离了大全式的终极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本身发生了异化。”现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几乎都打上了“功利主义”的烙印,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德育的做法比比皆是。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固有的育人功能,如此一来,专业的力度或许是加强了,但它的加强确是以德育的削弱为巨大代价换来的,德育沦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错误矛盾。由此而催生出大批的专业技能上是满分而德育上零分的“天之娇子”,而这也势必影响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养成。

缺少大学生感恩考核体系。高校是以科研成果和的数量作为衡量尺度的,道德教育教师不但数量少,而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而他们不能对感恩进行理性的分析,不能开展不同层次的感恩教育,也不能把感恩教育与爱的教育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牢固的感恩意识。在多数高校的感恩教育中,没有一套考核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不能很好地的记录、考核学生的感恩教育状况,也不能根据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思想素质状况及时实施感恩教育。所以,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成为必然。

2不注重优化感恩教育的育人环境,缺乏感恩氛围

高校基本上没有“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多数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也相对较少,而感恩教育同专业学科的结合也几乎为零,于是堵塞了拓展延伸“感恩教育”内涵的可能性。高校只注重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在这种感恩教育缺位的影响下,使得大学生在情感教育上的漏洞更大。

校园感恩氛围淡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赖以求学、生活、社交的环境,是高校一以贯之并发扬光大的精神追求和理想境界,是以文化形态参与的非强制性的教育手段。作为一种校园环境的群体意识,它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都说言传胜于身教,大学生从小就被教育要感恩,可是现在不少的教师、学校并没有给他们创设这样的情境。社会上假冒伪劣泛滥成灾,偷税漏税屡禁不止,学校腐败时有耳闻,社会道德风尚受到严重冲击。这样就可能导致大学生已建的道德圣殿在一夜之间倾颓、倒塌。

现今大学校园中,不少的学生常常是“我要怎样”,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极少考虑他人的付出,他们视自己所得到的一切为理所当然,一旦他们应该得到的没能如愿,便愤愤不平。这些心理偏差、过激行为说明,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事实证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铸造等感恩品质的养成,与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密不可分。

感恩教育活动孤立化。感恩教育必须以学校为基点,以家庭为依托,做到家校互动,一以贯之,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感恩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有的流于形式,有的没能很好的和家庭、社会等多方联动,使得活动的效果甚微,学生只是参加了一次活动,并没有因此感受到教育。所以,感恩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文明礼仪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3感恩教育实施的形式化,轻视感恩实践

感恩教育形式化。长期以来高校德育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政治和道德知识,不善于寓德于人文、社会以及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习惯于号召、虚张声势,而不善于做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善于形成集体舆论、文化气氛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居高临下从社会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角度进行心理分析,以心理咨询方法引导学生。所以,高校的感恩教育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效果。

感恩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感恩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增强。虽然感恩教育逐渐被高校所重视,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大部分高校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如搞两次讲座、做几次报告、组织一些征文活动等,学生仅仅是听听而已,并未达到感恩意识内化的目的。高校的感恩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和学生的专业实践、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这就使得大学生感恩教育收效甚微。感恩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报恩、施恩,而不是仅停留在知恩的层面上。

四大学生感恩心理培养的策略

一是坚持以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运用现论,批判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观念,进一步将独生子女意识引导到感恩绝不是简单地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二是创新感恩教育方式,提高针对性。我国学校的感恩教育刚刚起步,尚处在探索阶段,教育方式沿袭高校德育传统的单向传授为主,方法显得单一,效果不明显;德育教育缺乏对大学生群体特点的了解和分析;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当前学校要提高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必须创新教育方式,做到双向交流、因材施教、真情引导。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主题、社会环境、学生的思想特征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双向交流。

三是建立学校心理理疗干预机制。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种社会思潮和丑恶现象不断涌现,有的学生心理产生障碍,同时受到体制、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人际关系冷漠,对社会某些现象强烈地不满,最后会导致行为失常、感恩意识丧失。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坚定做好事、知恩图报的信念,不要被社会上发生的种种丑恶现象所“污染”。

参考文献

[1]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 93-100.

关于学生的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危机干预;心理健康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与高校管理者的关注。实施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保证学生安全是关键,以预防为主,对于危机干预对象进行全程监护,以使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协调有序进行。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

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区别。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要求辅导员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辅导等相关知识,为的是掌握青少年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更好地开展工作。并不是要求辅导员代替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工作。当然,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中并不是一无是处。

高校辅导员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首先就是接受系统的岗前培训,其中包括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相关知识等一系列培训,通过培训让高校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心理咨询知识,这样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中辅导员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其次,高校辅导员是站在学校一线上的老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起到保障作用,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活的指导者和思想的引路者。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使辅导员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些能力在心理危机干预中都是很必要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重于干预,学生遭遇心理问题的前期,肯定会表现出心情不好,心事重重,他们中的一些人会主动寻求朋友、同学、辅导员、学校、家长的帮助,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他们也渴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我觉得学校应该为这类学生提供一个积极解决心理问题的平台,一定要让学生知晓学校有相关心理健康的服务,要让他们能感受到他们遇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时,是有解决的途径和办法的。

另外,心理学生信息库非常的重要,信息库的建立有利于辅导员开展工作。我们应该完善好心理问题学生信息库,尤其对于那些有几任辅导员的学生更为重要,通过信息库,后任辅导员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最后,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大学生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他对人生观,世界观的不正确理解。比如沉湎于网络,厌学,学籍预警,缺乏责任感等等,我们需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发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后如何应对

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在大学校园里快乐的学习和生活,我希望我的工作能为学生们扫除困难,铺平道路,我想这也是每个辅导员老师的心愿。但是,尽管我们认真负责地工作,但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不会出现心理危机,如果发生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造成了严重后果,会出现的情形有:①家长不配合,把责任全盘推卸给学校;②对学校的声誉造成影响;③心理危机导致学校进入司法程序。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不愿看到的事实。作为辅导员老师,首先我们应该耐心细致地处理好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应该学会做好记录;在学生心理危机的现场,如果老师有遭遇伤害的可能,应该保护好老师避免遭受伤害。可能有些辅导员老师会有这样的感受,某段时间,你的某位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你会紧张,担心,有可能学生的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到我们老师自己,我们应该学会去排解压力,排解烦躁,学会向家人和同事倾诉。

总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我们相信,随着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校心理危机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的有效联动和积极配合,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会逐步改进和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黄新华.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2).

关于学生的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发生率高达30%左右,并呈上升趋势,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等。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的现实,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任务,在普通高校开展正规而系统的心理教育,并指出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2006年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第九届年会则明确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作为未来的工作任务之一。可见,课堂教学是我国促进心理健康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健康人格课等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进行。我校自2006年成立心理咨询中心以来,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限选课。本人结合四年多的教学体会和感受,就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出一些看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要求

(一)不是单纯的知识课 而是实际应用课

心理健康课要传授学生身心发展的常识、心态调适的方法与技巧,进而使学生对自己、对人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了解,但它绝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课程。心理健康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排除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忧虑,学会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和人际关系上产生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使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心理变得健康,使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素质变得更完善。为此,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而是引导学生把心理健康知识弄懂并学会应用,杜绝纯理论灌输,而应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训练相结合,开展心理训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心理调控技术和自我超越方法。如果学生虽知之而不能行,则会加剧消极情绪的体验,心理健康水平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二)不是教师的“说教”课,而是师生互动课

如果把心理健康课定义为:老师不断地讲、学生呆板地听,那就说明教师根本没有理解这门课的意义。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对学生学习教材中遇到的疑点进行适当的点拨,促其自悟;对难点问题进行精确的讲解,促其思路畅通。为此,教师不要怕学生太活泼,不要怕课堂秩序“乱”,而要一改传统风格,努力上成师生互动的课、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课,师生共同收益的课,这样才是成功的理想的课。

(三)师生之间要具有心理相容性

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做到人格上平等、情感上相容,这比在其他任何教学中更显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恰如其分地动用教学幽默,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否则这门课程的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而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

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自我教育的特点,因此,该课程的教法就不能像其他一般课程那样采用讲授式、自学式等教学方式,而要另辟蹊径。通过实际的教学探索,我认为以下一些教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一) 案例分析法

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学习活动、情绪、人际交往、恋爱、个性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成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然后师生就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矫正办法等一起展开分析讨论。教师在引导、分析的同时,可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分析讨论中,传授给学生。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我在选取案例时,注重从同学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力求使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我相信一个优秀的案例会很自然的引起学生认识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二) 团体训练法

团体训练法是指针对大学生遇到的一些共同问题进行的课堂分组活动。例如在与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即将毕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价值观不明确,导致在找工作的时候很迷茫,面对众多招聘单位,不知道自己应该把简历投到何处,是更倾向于工作的环境,还是更倾向于工作收入。而工作价值观的确定,是职业生涯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的努力方向就越明确,在大学期间能够确定方向,少走弯路。

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工作价值观,我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工作价值观的拍卖,学生将自己最看重的方面投资,拍卖的形式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课堂气氛活跃,活动结束后大家积极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全体同学分享,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帮助大家确立了自己的工作价值观。

(三) 表演心理剧

心理剧是用表演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对一些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自我情况有所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适当运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是由班级成员扮演问题情境中的角色,使学生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激发处理问题的灵感。表演时要尊重学生的自发性,创造自由轻松的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认清自己的问题,培养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在表现心理剧时,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1)事前沟通,使成员有所了解,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2)说明情境,将要扮演的情境及其特征加以说明,让成员有机会提问并提出建议。(3)让学生自愿选择角色,即兴表演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表演,台词自己决定,当场发挥。(4)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

(四)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如对所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后,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自卑、胆怯、自信心严重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个情况,在教学中我除了教学生一些增强自信的方法外,主要对他们进行自信培训。因为不自信的学生常常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往往是优点也变成了缺点,而且他们在人际中不敢说不、不敢拒绝、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生怕拒绝或坚持立场会得罪别人,结果自己常常陷入烦恼、焦虑、矛盾之中。为培养学生的自信,我采用下列训练方法:

(1)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大声向同学介绍自己,尽量介绍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能少于10条优点。

(2)创设一些假设的情境或学生自己遇到过的情境,例如:别人随意占用你的时间,令你觉得无法支配自己,你该如何表达你的想法;同伴要求你陪他参加你不喜欢的活动,你该如何拒绝等。训练时把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不自信的学习向对方清楚地说出“不”,让学生学会作肯定的拒绝。

(3)训练学生学会肯定的请求。学生以两人或多人为一组,根据学生自己提供的情境或指导者提供的情境,相互对应练习。

(4)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时可以伴以体态动作。

三、对教师的要求

(一)具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一个合格的心理健康课教师,除了要对本课程的结构有透彻的了解之外,还应精通青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了解生理学和社会学等临近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获得,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培训自学相结合,则是迅速成为胜任教师的有效途径。

(二)人格和谐 心理健康

正如一个“口吃”的教师难以教好语文,一个“五音不全”的教师不可能教好音乐一样,一个终日忧郁或满腹牢骚、喜怒无常、行为怪异、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作风懒散的人是绝对难以胜任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角色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应该是情感丰富、意志顽强、人格和谐,还应该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乐观精神,具有洞察学生内心世界的观察能力、与学生密切沟通的交际能力、能随时调控他人心态的教育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加强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调适与人格的提升,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自己要自尊、自信、自控。教师在工作中也会碰到害怕情绪:害怕个人准备不足,害怕遇到意外的对抗而不知所措,害怕在学生面前丢面子等等。然而在外表上,教师常被想象成是有信心、有知识的,于是教师学会把恐惧隐藏起来。但这样做并没有排除所产生的恐惧,也没有为减轻恐惧提供任何解决办法,只不过造成更多的冲突,转而折磨自己。解除恐惧可以运用积极暗示,也可以向学生公开自己的顾虑,讲出自己的弱点,能得到同学更多的信任、理解与合作。通过经常性的自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即要了解自己个性上有利于教学的一面,如热情、宽容、合群,也要克制自己不利于教学的一面,如冲动、急躁、挑剔等等。

2要善于理解别人,与别人和谐相处。理解别人,就要做到心胸豁达、体察别人、富有同感。与人和谐相处就是要真诚待人,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但也不能为所欲为地表达情绪,对待学生不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

3学会消除压力。人人都会遇到压力,但只有在他们无法对抗外来压力时,内心才会有压力。消除压力可采用以下方法:(1)改正自己的认知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2)换个情境,放松身心;(3)找朋友倾诉自己的苦恼,得到他人的劝慰;(4)正确对待引起压力的事件,专注地解决问题;(5)用行动化解怒气,宣泄不快情绪。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学生要充满信心和良好的期待

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心理健康的需要,都有完善自己心理素质的愿望。在教学中,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发问,努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鼓舞、启迪和教益,进而增强自信心,产生成功体验。

(二)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

可以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提出来,也可以由教师通过援引实例提出来。问题可大可小,总之,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最关注、最渴望、最想了解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起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忘我和探究的境地。

(三)心理辅导要因人而异

心理健康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而每一种心理调适方法对不同个性、经历的学生来说有不同的适用性,加上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予以及时的指导。有时甚至需要寻找僻静的场合,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做到和做好这一点,对教学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主体性教学实践研究职业圈2007(10):116-117。

[2]李献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指导手册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4年版。

关于学生的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探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受到重视。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政策与文件,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层出不穷。至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离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还相差甚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以往的工作以及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是针对大学生这个普遍群体,而较少涉及特殊群体尤其是贫困女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关注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当前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工作方法,加强和改进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一、当前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的偏差

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但其受重视的程度仍然不够,许多相关工作还相当落后。纵观近些年的心理健康工作与研究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与研究甚少。从仅有的少量的研究来看,大多也只是进行一般性、概括性的分析,缺乏系统、详细的阐述,更不用说进行有广度和深度的综合性研究了。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使得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到位,机构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够,队伍建设不足,重心理疾病治疗而轻心理发展咨询,等等。因为以上多方面的原因,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发生,这些悲剧的产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应引起社会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机制的欠缺

虽然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备受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但关于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大多数高校还处于探索中,还没有建立一系列相对健全的贫困女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结构。心理机制的欠缺,导致不少本可以预防的不该发生的心理悲剧时有发生,给社会的稳定和高校的教学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完善贫困女生的心理机制,建立一整套贫困女生的心理危机预防体系、预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以及后期跟踪评价体系,将心理危机控制于萌芽阶段,提升其心理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队伍建设的不足

2002年4月,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1]然而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国家的标准差距较大。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郭念峰教授介绍,目前全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尚不足3000人。全国1000多所大专院校,只有30%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每所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往往只有几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2]据湖北省教育厅2005年的调查发现,有33.73%的省属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与学生比例低于1: 3000至1: 4000。[3]显然,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尚在建设中,人员数量上远远不够,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较少,专职专业人员的严重缺乏,大大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加之,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大部分由政治辅导员兼职担任,由于辅导员本身流动性较强,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工作的成效。因此,着力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四)角色定位的偏颇

据河南省2002年的调研发现,省内23所高校共有心理健康教育人员141人,平均每校6.1人。其中,专职仅7人,约占4.9%。[4]由于专职心理辅导员的不足,许多政治辅导员不得不同时兼职心理辅导员,拥有双重角色身份,兼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但大多数政治辅导员因为心理知识缺乏,也没有经过有关心理方面的实操训练,经验不丰富,在工作实践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的角色,混淆了政治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员的角色。因而工作中,不少政治辅导员往往感觉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从而流露出过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干预,严重影响了咨询效果。例如,对贫困女大学生的来访,政治辅导员往往误认为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就是有效的心理咨询,而很少关注其心理的状况与变化,导致咨询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因此,政治辅导员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须努力避免政治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员双重角色的冲突,认真学习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咨询技术,正确定位自己心理咨询员的角色,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

(五)专业技能的缺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必须经过系统培训,恪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这是教育部对心理工作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然而,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真正心理学专业出身,经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实操技能学习,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持证上岗的,只有为数不多的极少数人,大多数工作还是由政治辅导员兼职担任,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由于专业技能的缺乏,他们很难做出卓有成效的成绩。有些政治辅导员为了工作的需要,通过自学心理专业知识,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但由于实操训练较少,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工作实效。

(七)加强感恩教育,优化心理品质

笔者发现,高校奖助学金评比过程中,不少贫困女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爱他人的不良心理品质,认为自己贫穷,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少对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他人的感恩之心。还有一些贫困女生,没有及时获得资助,还会表现出愤世嫉俗、怨恨不满的情绪,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因此,对贫困女大学生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其感恩意识,优化其心理品质,是十分必要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贫困女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解决思想和心理问题,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她们常怀感恩之心,化国家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长的动力,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立志成才,以最好的成绩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

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贫困女大学生的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提高其道德修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拥有一份美好的感激之情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帮助她们健康快乐成长。

三、结语

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解决贫困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对策,帮助其走出困境,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脱贫,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所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家庭和学生本人的有效配合,才能真正促进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Z].教社政[2002]3号.

[2]杨伟柱.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抑郁症[J].商情,2012(38):187.

[3]贾慧媛.构建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6):28.

[4]李艺敏,李永鑫.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困难与对策[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3):178.

[5]仇小梅.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12,30(1):108.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0-2011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SZ1120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