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语文课程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构主义 澳大利亚文化课程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互为表里,紧密联系。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都是以文化背景作为依托,学习语言就是意味着要掌握目的语言文化。而在现实的文化课程教学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文化学习途径始终是任课教师关注的课题。高尔基说“文学是人
学”[2]。不同社会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贯穿着深刻的人文传统的演变历史。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论在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澳大利亚文化课程教学中,将文化课教学与文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学习模式。在文化课教学中加入特定时期代表主流文化特点的文学作品分析,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积极参与思考,培养学生由被动记忆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能力,继而建构文化学习的有效平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当今社会环境下文化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英语教育领域已经相继出现了介绍有关英语国家概况的文化课。传授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风俗习惯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世界主要英语国家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拓宽知识面,为英语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背景知识”[3]。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关澳大利亚文化的内容并不丰富,课程内容只限于简单的了解和熟悉该国的社会与文化概貌,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学生学习也仅限于被动地记忆。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对于澳大利亚这个多元文化盛行的国家文化现象深入理解的需要。因此,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掌握其所储存的文化知识,掌握分析文化内涵的能力已经成为文化课程急需解决的课题。
本课程建设的背景是日益显现的全球一体化战略加速发展的进程,和人们对此目标逐步深化的认识。培养二十一世纪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确立中国在国际舞台所应发挥的作用,和我们高等院校产出的合格毕业生有最直接的联系。这就提出了新形势下,学校培养人才的新任务,新目标。因此,沿用传统的教学途径,仅把掌握文化常识视为培养语言专业本科生的主攻方向,显然已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然而,肤浅的添加一些教学内容,也不能从根本上动摇过时了的教学理念的根基,随之产生的问题简要分析如下:第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文化课程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学生按照教师确立的程序和步骤被动接受所传递的知识。教学双方都感到索然无味,导致机械的死记硬背;第二,文化课程对教材要求的时效性很强,一些教材的选材针对性不强,内容滞后;第三,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比较浅显,简单地背诵地点,时间,事件,不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任课教师“传递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交互学习的环境下参与分析现象,解释问题的过程,这些都是任课教师关注的问题。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当今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皮亚杰等思想的发展,它强调学生透过“亲自直接参与”的方法去完成学习过程[4]。学生在由“实践中学习”,而非依赖老师“告诉他们”一切。“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开始建立一种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5]。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的倡导下,教师的作用不是规定学习者
学到什么, 不是语言的解释者, 而应是课堂的组织者、任务的提供者、学习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 培养学生应对真实生活中交际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澳大利亚文化课程与澳大利亚文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从一个具体问题切入文化主题,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深入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想的独立性。在介绍文化常识的同时,为学生补充相关文学资料。通过配合对文学作品所展现的立体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深化学生对澳大利亚文化内涵的认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的澳大利亚文化课程
本文以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文化+文学”的教学手段,有机地、整体性地提供极富时代感的知识信息,用知识建构起来的多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搭起研究性学习的平台,使学习的起步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开始和展开,并通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自觉自主性、分析思考的能动性、和在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创造性。具体设计如下:
1. 为学生提供可以在网上阅读的资料库,并时时更新,在课前组织学生带着“任务”阅读,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对所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课程所涉及到的难点热点问题的认识。
2. 为学生提供有关澳大利亚文化方面的多媒体资料,利用各种音效形式使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澳大利亚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充分理解文化内涵。
3. 在课程结束时,除了必要的信息考查,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当下产生的一些社会文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写出相应的课程论文,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科研动手能力以及论文的写作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举例如下:
1. 该课程设计把澳大利亚文化按照其社会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讲解:第一部分为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第二部分为澳大利亚的罪犯文化,第三部分为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这三部分都搭配与其相关的文学作品的介绍,分析其中所涉及到的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例如,第一部分中选取当代澳大利亚著名土著作家多丽丝•皮金顿的传记作品《漫漫回家路》 (doris pilkington’s follow the rabbit-proof fence)[6],讲述了其母亲的亲身经历,揭示了澳大利亚土著人所遭受的种族压迫,分析该作品所反映的澳大利亚文化进程中土著人民“被偷走的一代”;第二部分选取代表澳大利亚民族文化英雄奈德.凯利(ned kelly)的相关作品 (the jerilderie letter)[7],分析作品反映出的澳大利亚文化中“反抗权威,反抗政府”的民族精神;第三部分中选取有多元文化代表的澳大利亚作家布来恩•卡斯特的《中国之后》 (brian castro’s after china)[8], 分析作品中后现代的多层叙述、故事重叠法,解构传统的东方和西方、男性和女性形象,进而得出其所反映出的当今澳大利亚文化的变迁以及在新时代新社会环境下作为澳大利亚这个多民族国家主体的人的活动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鸣,等等。另外,一些具有时效性的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文化的变迁及其内涵。
2. 利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利用现代化的语言教学手段,比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电影、电视等,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和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并且亲身体验到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指导学生查工具书,进行网上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别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归结到此课程是要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文学作品这个平台,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在课堂中,教师思考如何为自己清楚地定位,如何辅助学生分析作品中所渗透出的文化内涵,是一个课前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学任务比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照本宣科更具挑战性[9]。在教学容量大,课时少等诸多条件的制约下,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识别力,理解力和判断力,将教与学有机地统一,也是该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
究[m] 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5]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5).
[6]pilkinton, doris and nugi garimara. follow the rabbit-proof fence. 2nd ed. st.lucia,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2002.
[7]kelly, ned. the jerilderie letter.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alex mcdermott. melbourne: text publishing, 2001.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大学生
一、加强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而面向全校各类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太乐观,大学语文课在高校得到的重视程度很不理想。有人认为,大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地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就没必要开设了,除非是中文系专业的学生。这种观点是极无道理的,同时也是对学生极不负责的,作为一名从事高校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深切体会了大学语文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在超越了中学语文课程之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大学语文,还有中小学语文,从国家整体普通话战略建设来看,它涉及到保卫汉语的问题,涉及到整个国家民族。
二、以人文素质提升为导向,改进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教学造成现在的被动局面,并不仅仅因为各种外在的不利因素,其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深化改革,加强课程自身的建设。
(一)紧扣课程宗旨,选用优秀教材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在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关键,教材是根本。二十多年来,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不断翻新,不同版本的教材有30种之多,可谓百花齐放。但除了一部分教材内容对老教材有所突破外,多数教材内容基本承袭老教材的篇目,没有走出“文选”的模式,其内容的丰实、包容、新颖及美感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这些教材只是对高中课文的重复,而被戏称为“高四语文”。另外,近年来出版的教材大多都没有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和音像制品,教师完全凭借个人理解进行讲授,未必能依照编者的意图完成系统化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实际上等于降低了教材的使用效率。因此建议编者最好配有参考资料或者音像制品,也希望能举办大学语文教材的师资培训班,以提高教材的教学效果。
(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满足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大学语文课程是全日制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受众面较广,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言传身教及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无一不是巨大的。应该承认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发展,目前的大学语文师资状况已今非昔比,特别是高学历教师陆续加盟,大大优化了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但由于还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诸如学校内外对大学语文课程普遍的漠视,课程主体地位的缺失,教材的陈旧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没有专门的研究阵地,没有研讨会和培训班,这些都使大学语文在学科发展、科研空间、资金支持、学术交流诸方面都受到很大局限。使教师没有成就感,缺少自信,以致部分教师干脆改换门庭,远离大学语文的讲台,另辟蹊径。这些最终都会反映到教学质量这个终端上,严重地制约课程的发展。因此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建设,肯定教师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加强教师师资的培训,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三)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众言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直接参与到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去。课堂讲授应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要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现状,应充分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大学语文课的吸引力。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形象图片集为一体,化静为动,使很多教学内容能够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
(四)改变单一机械的考核方式,建立以能力测试评价为主的考核体系
就大学语文来讲,由于受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的影响及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多年来考核只是以单一的闭卷形式进行,这就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不利于知识向智能转化,也违背了大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目的。因此对学生的考评,要以能力测试为主,以对知识掌握的测试为辅。因为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它的内容呈现出不确定性、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它的一些思想、价值观念既与现实结合较紧又存在较多的变数。即使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试题库,也很难适应时代形势的发展,这种量化的测评方式和标准,不适合语文学习效果的检测。因此,要打破单一的需学生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以能力测试为主的考核制度。
三、结语
大学语文是真善美合一的教育课程,它回归大学生本身的生命质量与人文素质的提升,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课程活动向人本体的回归。与传统的语文课程只把大学生看作主导作用下的认知体以及语文课程只是习得一些知识与技能相比,大学语文课程新理念则视大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语文学习生成的品质与精神是大学生生命的重要构成,提倡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不仅是通过知识学习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手段,而且与德育、体育、美育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可见,大学语文课程把完整的人看作适应新世界需要的一代新人,所以,在语文课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理想型的需要,更要关注其生命现实中精神和人文素质养成的需要,视大学生是一个自我生命和精神的第一实现者,并且视大学生同时具有自我提升生命力与自我完成生命力升华的实体。教师所有做的就是通过具体的、生动的教学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唤醒生命、激扬生命、引导学生展示生命的精神力量,使生命吸纳知识养分和精神养分而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人文性;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O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8-000-00
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共同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30年过去了,整体而言大学语文教学不尽人意,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但其受重视程度并不与此相匹配,不但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课程一再缩减,而且凸现出一系列问题,如定位不明、教材混乱、师资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缺少现代性和互动性等。去年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今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先后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
1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
中国目前正处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阶段,而民族的复兴首先就是文化的复兴。面对亡国灭种的威胁和西学的渐进,20世纪的中国存在着一种反传统文化思潮,这给中国的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上,造成了扬西抑中、崇西贬中的不良现象,大学生心理上对西学的推崇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漠。当今大学生中国文化素养的低下甚或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大学生身上甚至出现了母语危机:花费大量精力学习英语的同时,却丧失了汉语的认知表达能力。对本国语言文化不具有广博的学识,怎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故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更是民族复兴的一项战略举措。
2 大学语文的定位与定性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也折射出提高大学生汉语文能力的紧迫性。但是相对于专业课或是英语、政治课而言,它并没有明确的“学科地位”,这一问题不解决,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就不可能取得实效。
目前大学课程模块基本上分为4块:公共基础课(外、政、体)、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文化素质课,研究性较强的大学一般还会开设专业前沿课程,以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那么,大学语文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呢?是属于公共基础课,还是文化素质课?对此,南开大学的做法值得效仿:将“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正式列入公共必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只有修完这门课程才能获准毕业。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教授发出呼吁:“我们希望各高校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二年级‘文化素质教育’或称‘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系列,并在教学时间上作出不少于一个学期、40学时和2学分的明确规定。”[1]
是否开设大学语文课实际上是和大学语文怎样开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针对有人呼吁取消高校语文课,陈洪认为:母语教育不同于外语教育,在维系文化认同、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反思这门课为什么开不好?[2]现在大学语文的通病就是“大学语文的中学化”,如此就无法希望已经被应试教育搞坏胃口的大学生对之提起兴趣。任何现象的出现,外因都只是催化剂和助推器,内因才是根本。大学语文的落寞当然有其文化制度上的原因,但自身学科与课程建设的滞后更是其深层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学语文的繁盛绝不能仅靠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改革,更要靠自身的建设:重塑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赋予其应有的学科深度和学科尊严。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有人文性、工具性、综合性等争论。《礼记》的《大学》篇中就给予“大学性质”极其精辟的阐释:“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而与“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相区别。要实现从中学语文的基础性向通识性、工具性向人文性的跨越,使大学语文真正成为文化传承、思想提升、趣味培育、人格培养的人文性课程,这也是匡亚明先生倡导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当时匡老为大学语文设定了四个目的: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3]《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也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亦是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放在显著位置。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人文性成了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认为:大学语文重在“文”而不是“语”,也就是要强调审美性和人文性,弱化工具性。大学语文不应在字、词、句和语法等的分析上面浪费太多时间,而重在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感受到人格的熏陶、情感的熏陶,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多角度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4]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提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之不同,是在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上。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教育量的补充,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自然系科的有些人只看到学生文字能力差是一大问题,而往往忽视了缺乏人文精神是更为可虑的。大学语文的综合任务,即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这些方面,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5]
3 对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大学语文的改革势在必行,专家学者的探讨和高校的改革实践都为我们提供了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导。但目前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大都是整体面上的探讨,很少结合具体院校和专业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只有在共性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改革,才是真正意义上实效性的改革。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理科类高等学校中与传统文化结合极其紧密,这一教育特色给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3.1 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宗旨
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力争形成具有高等中医药教育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使大学语文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引导的助推器,培养出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和现代人文性、具备弘扬中国医学的文化创新能力、能以弘扬祖国传统医学为己任、个性和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质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3.2 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原则
3.2.1 共性――特性――创新的原则
高等中医药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既要注重高等教育大学语文共性规律的研究,更要注重中医药高等教育特性规律的研究。在比较分析国内先进的大学语文教育与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与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特性相结合,构建既尊重教育共性规律,又符合中医药教育特性的大学语文教学课程体系。
3.2.2 理论先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支撑,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学习,形成自己的指导理念,以此来指导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提升理论。
3.2.3 系统性原则
大学语文作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大学语文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能够完成的,必须形成一个课程系列和不同的教学平台,才能真正达到实效。
3.3 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框架
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应该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和中轴,并与现代人文教育紧密融合,构建以必修课大学语文为主课程、相关选修课为辅助课程的课程系列,并搭建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课堂为辅、学者讲座为拓展的立体教学平台。
3.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各高校语文师资队伍的归属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设立语文教研室,专门负责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另一种是没有专门的教研室,而是依托中文系各个学科的老师轮流讲授。中医药院校一般没有开办中文系,因此多属前一种情况,或者合并到医古文教研室。因为大学语文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一门实践性强、普及型的基础课程,一般认为它没有多少学术性,这就造成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另外大学语文的学术交往活动非常少,也很少向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3.3.2 构建大学语文课程群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仅靠一门大学语文课程是不现实的,必须要构建一个课程群。在这方面,许多高校进行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成效。天津大学虽然没有将语文课设置必修课,但构建了《文化共存论》、《老子的智慧》、《西方文学名家名作》等150余门课程在内的人文选修课体系,要求学生必须选修8学分以上的人文选修课,不仅让更多的同学接触到人文知识,而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人文教学方式和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倡导的通识教育是一致的。今年10月12日在天津大学举行的“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开展通识教育逾10年的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认为:理工科学生城选修10%的人文方面的学分,这样才更能应付现代社会的压力和要求。语文说到底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学生只有爱上中国文化,才能真正喜欢上语文。[6]
3.3.3 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平台
2004年,南开大学文学院对“大学语文”课程推行全面改革,次年推出新教材,即综合了纸质出版物、光盘、网络、数字化资源库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的大型多媒体系列教材。教学参考数据库共计180万字,电子教案67个,图片800余张,名师讲解录像67段,多媒体资料40余段。实际上,大学语文最大的教学平台应该是图书馆,可是当前许多大学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图书馆里越来越没有学术的味道。”
3.3.4 加快教材建设
1990年以后,全国出现了编写和出版大学语文教材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教材已有几十种之多,形成了多元互补、相互竞争的局面,为各类不同的高校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材提供了可能。但目前全国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大同小异,无非是选收古今一些文学性的范文,加上一点注释和简要导读,很难引起大学生的阅读与学习兴趣。所以大学语文教材应郑重编写、不断提高质量,这是当前最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3.3.5 教学方法改革
大学语文成为必修课后,学生反映普遍良好,此得益于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将知识性的课程内容放在网上,让学生们自己写作、看材料,课堂上则采用灵活的手段对硬性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这种完全不同于中学的课堂氛围,更容易让大学生接受。大学语文的课堂应体现出开放性、趣味性、人文性,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的分量。结合实际选择一些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发言、讨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的回归是一个整体的回归,其改革任重而道远。衷心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参与到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中来,也希望有关部门能更多地关注大学语文改革,共同拓展大学语文教育的空间。
参考文献:
[1][2] 陈建强,张国,张剑.大学语文: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N].光明日报,2007,5(23):5.
[3] 邢宇皓.大学语文遭遇尴尬[N].人民日报,2004,2(19):13.
[4] 讨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难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7,8(22):3.
[5] 李爱华.大学语文母语教育的守望者[N].科学时报,2007,1(29).
[6] 缪鹏,王钰.大学语文:只有爱上才能“回归”[N].每日新报,2007,10(16):43.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Reform in 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ang Mingqia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Jiangsu,Nanjing,21004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和统一的象征。我国地广人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为确保交际的正常开展和社会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人们必须使用统一的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与合作,作为我国通用语的普通话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我国于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文字法第十条中更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并应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因此,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普通话的应用、学习和推广。本文深入剖析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对普通话推广的重要意义,分析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在普通话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若干,以期实现课程效果的优化和普通话的推广。
关键词:
高校;大学语文;普通话;推广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厅课题,名称:《内蒙古地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编号:NJZC3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地域之间的经济贸易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需要通过统一的语言相互交流。而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受到人们的青睐。高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而普通话的推广属于语言教学的内容,所以,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在普通话推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对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与普通话推广具有相同的目的
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和道德修养。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便于不同语言区、方言区的人际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实用性、功能性,使人们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时期,学习和掌握普通话,推广和应用普通话,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前进、民族的团结、文化历史的优秀传承和祖国语言的健康发展。推广普通话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都能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与普通话的推广具有相同的目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与普通话推广教材基本一致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具有浓烈的人文倾向,选编了大量国内外古今优秀作家优秀作品,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文字识记、语音发音、节奏控制、语意表达等方面的锻炼,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交流,进行思维情感展示。而普通话推广所选的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文章和内容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并且着重强调学生的发音、停顿、语速、语调、语法、词汇等朗读说话能力。由此可见,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与高校普通话推广教材具有一致性,两者都强调学生运用普通话的能力。
(三)高校大学语文是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言文字的优秀阵地
我国早在1982年12月颁布的宪法中规定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标志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并更加明确了普通话在我国语言文字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自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九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来,已近二十年的推广虽较好地实现了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内初步普及的目标(1997年12月第二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广普通话的新世纪目标),但距离“到2020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汉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更好地发挥作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得到加强。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国家语言实力显著增强,国民语言能力明显提高,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发展”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总体目标而言,还需持续重视并积极加强普通话的推广,提高全社会对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视程度,促进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就《纲要》还指出,要“推进重点行业系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加强学校汉语拼音教学”,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作用,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科学设置语言文字相关课程,以提高语文鉴赏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这些新时期普通话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中,无不将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堂视为实施普通话教学及推广工作的主要阵地,重视其在推普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大学语文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语文的人文性,使之与现代科学的精神相结合,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是为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以汉语言文字为载体,优秀文化遗产为精髓的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能够在国学文化、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素养,以国学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阐释国家价值观、民族价值观、百姓价值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可以很好地提升文化凝聚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思想文化氛围。《大学语文》课程注重人文传承与熏陶,但更注重现代汉语语音及文字的基础培养,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理论化、技能化地培养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汉语拼音理论与实践、汉字书写理论与实践、经典诵读理论与实践、写作技能理论与实践,切实提高普通话水平。所以说,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语文课堂是当之无愧的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言文字的优秀阵地。应该重视该课程的课程职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推普的专业作用。
二、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普通话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地域方言及少数民族语的干扰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普通话推广工作中受到地域方言和少数民族语的干扰。地域方言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从小时候学习说话开始,便一直使用地域方言,并形成习惯。在高校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地域方言的影响较大,导致学生在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不自觉地采用地域方言的发音方法,严重影响了普通话的学习和推广。尤其是少数民族在普通话学习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少数民族的学生自小接触本民族的语言,而少数民族语言在发音方法及发音规律上与普通话有巨大差异,甚至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不是一个语系,这些问题导致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及普通话的学习中困难较大。以为例,内蒙古是一个以蒙古族为少数民族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包含了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49个少数民族,地域横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地域辽阔。在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内少数民族语蒙古语也是自治区的通用语言文字,在牧区有大量长期使用蒙古语作为第一语言交流的蒙古族,他们由于长期使用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因此不论发音方法或是习惯都与普通话有明显差异,比方说字调、句调、字形、构词、语法等方面,这就给普通话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外,由于地域广袤,虽处北方方言区,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又分属不同次方言区,如有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所在的东部方言区,有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所在的西部方言区,还有阿拉善所在的阿拉善方言区,使得各地区方言特色明显,并且“错”得不尽相同,这也给课程指导或者学生学习带来了艰巨的考验。
(二)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教师在大学语文课程普通话推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师范性作用,其语言的发音方式及发音习惯会受到学生的模仿。而在一些方言氛围浓厚的高校,会出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方言讲课的现象,还有一些教师普通话水平不达标,或是即便达标了但在实际教学中弃用普通话,授课或示范语言表达不够规范,误导学生的发音,不利于语文教学和普通话的推广工作。
三、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普通话推广的策略
(一)加强普通话教学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应重视普通话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为此,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设计专门的普通话教学模块,教师向学生讲解普通话发音、书写、朗读、说话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学生的普通话能力锻炼。例如,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设立单独的普通话学习单元,教师对普通话知识进行集中讲解,并加强学生语言能力表达锻炼。此外,在少数民族大学语文课程学习中,高校应积极引进专业的普通话培训教师,开设培训课程,做到让普通话知识和技能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日常渗透,在普通话专业培训中集中深入,从而多渠道使学生高效地系统学习并运用普通话。
(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普通话推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此,高校应重视语文学科教师的语言能力,组织语文学科教师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和考核,参加省、市、自治区普通话测试员培训和考核,参加省、市、自治区普通话培训教师培训和考核,在不断完善语文教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教师口语知识、普通话知识,提高教师的普通话运用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过硬的普通话语言素质,获取普通话测试水平高等级(至少一级乙等),或者跻身普通话测试员、培训员、训导员的行列,做专业测试评定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加快高校大学语文普通话工作的推广。对于有少数民族的高校,学校应聘请普通话测试等级高、语音面貌好的教师担任大学语文学科教师,并指导本校的普通话推广工作,逐步提高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及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水平。
(三)设立普通话水平测试
设立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的有效途径。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而普通话的水平需要测试来检验。因此,高校应设立普通话水平测试,并且将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大学生的成绩和毕业标准相挂钩,激发大学生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积极性。同时,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过程中,应对汉语基础不同的人或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测试结果标准。
(四)丰富教学实践内容
高校大学语文课可以结合《纲要》精神,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多样性的语言教学活动,如演讲、辩论、经典诵读、成语大赛、汉字听写大赛、话剧、小品等等,利用课堂的阵地,趣味性地加强学生参与普通话学习、运用、推广的热情,切实提高普通话水平。
(五)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
高校是推广普通话最好的场所。高校的学生较多,且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而高校课堂对学生具有较强的约束性,这些条件使高校普通话推广十分方便。因此,高校应积极重视普通话推广工作,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例如,高校应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均使用普通话,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自觉使用普通话能够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动。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校报征稿等方式,加强宣传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
总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在普通话推广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积极意义应该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积极研究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对普通话的推广的作用和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实效,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娟 塔娜 单位: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问题、策略
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在初中、高中母语教学基础上的一种延伸教育,这门课程浓缩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既可以增强大学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也可以通过文学熏陶使他们具备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然而当今有关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教育却比较薄弱,在一些学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不被重视甚至被边缘化、课程定位不准、教材缺陷、师资力量不足等一些严重问题。据此笔者对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作如下分析。
一、当下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教师不够重视,教学效果无法保证
在“重专业、强技能”成为大学生就业重要参考条件的形势下,大学语文一直被不公平的边缘化。作为专业课的附属、搭头、高职教育的点缀,甚至大学语文课程在一些高职院校里根本不存在,其课程甚至被《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取代。即使不是这样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里也仅仅只是一门考查课,对学生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学习压力,也得不到学校与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学校开设课时一般每周只有2节,由于课时太少,教学任务很难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师也不知教学的重点在哪里,所以上课总是随心所欲,教学方法也单一。导致教学难以做到形象直观,使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
(二)教材更换频率较快,质量良莠不齐
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仅几年时间,但大学语文教材却一直在更换。例如有裘汉康主编的、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 王步高、丁帆主编的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 徐中玉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等等。其中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在当今高职院校教学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仔细比较发现所选篇目大都侧重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及名家作品,并且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上是阅读、理解与欣赏,且与普通高中、职高或本科院校的篇目重复较多,层次不分、界限不清。从而导致语文课堂上学生看自己认为有用的课外书,甚至有的学生干脆旷课不来,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形势不容乐观。
(三)师资队伍不稳定
由于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地位甚低,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也因而不受重视,往往在学校好的待遇都与之有缘无份。所以教师内心里也没有把大学语文当回事。并且人们普遍认为与专业课老师相比,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好像不需要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只要有些语文常识的人都可以上,所以学校在师资的安排上也不稳定,还有很多是兼职教师,随意性很大。
二、改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对策分析
针对现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一)学校及相关教学部门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
大学语文有别于中学语文,它是把语文课程性质定位在人文性上,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事实证明,高职教育并不仅仅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提高学生素养、增强学生文化内涵的过程。而大学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改革语文教学首先就要让大家认识到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别的东西是技能,学了之后是谋生的手段,而语文是一种灵魂依靠,一种精神寄托,是使大学生成长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关键素质。其实教育部在2006年底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就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现状、课程定位、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同时提出希望各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这无疑证明了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教育已开始逐步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二)编写合适教材,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改变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材“重古文、轻今文,重作品赏析、轻视能力培养”的现状,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把提高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写作能力作为教材的重点内容,与思维训练、演讲口才、写作训练等相结合,编写出能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需求的语文教材。使之既满足大学人文教育的需要,又具有语言训练的的实用效果,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采取“传授知识- 接受知识”的模式,重教而不重学。所以要增加“第二课堂”的教学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同时教师也要增强课程的现代意识,恰当运用现代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具体见解如下:
(1)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大学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个人能力得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而是学,现代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应该侧重于培育学生大学语文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师不但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端正的教学态度及很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必须有很强的教学能力。
(3)选择互动的教学形式。互动式讲座可以采取问答式的交流、步步紧逼式的追问,也可以讲授式的问答,达到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发现知识的要求。课堂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真实的具体的虚拟语境,使学生找到一种现场的感觉,独立思考,以增强学生实战性
(四)稳定师资队伍,推行各项鼓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