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校合作如何进行才有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次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在校学习,第二阶段为全县学习,第三个阶段为在家自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网络大集体备课的学习、各校汇报本校的大集体备课、观摩课和评课议课。不但有自己学校领导作报告,也有外校的老师介绍经验;不但有教育法规的宣传,备课方法的讲解,也有老师自己的心得体会;不但有教学方法的指导,也有思想品德的提升;不但有集中学习,也有小组讨论和在家自学。这次暑期培训内容充实,但是重点突出。老师们用自己切身的体验告诉大家,网络大集体备课所展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优势,极大地鼓舞我们将备课形式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网络大集体备课时我县改革实行的一种备课形式,可谓是集思广益的突出表现形式。在以往的集体备课中,也有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紧密结合起来,打破过去一个人独立思考,靠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书来完成课堂教学,今天已不能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设计趣味教学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成功的完成课堂教学。而今,通过网络模式,多人合作,共同探讨,将一项任务分开化,我们有了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在闲的时间里,通过互联网获取了更多的资料和信息。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以前我们都是“各备各课”每个老师在平时都是专注于自己备课,而县教育局在本学年暑期组织了“网络大集体备课”的培训,利用网络的优势和平台,集大家之思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各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各抒已见,从中学了不少经验,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少走很多弯路,个人素质将会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各校代表讲授自己学校的大集体备课经验总结,给大家指引了正确的方向,提出了合理的方法。以里庄为代表的各学校讲解了自己学校在以往多年里总结的大集体备课的形式、方法、分工、优化等各个环节,通过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性化备课、课后教案修订意见等步骤把一个备课通过集思广益,做到最好。
关键词:集体备课;共研;备课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14-02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目标的统一,教学进度的统一,是对教学内容再整合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有效的集体备课是教师开展教研工作的首要任务。有效的集体备课能发挥集体作用和团队力量,对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尤其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及教材的不断更新,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集备组往往要对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然后统一意见,再根据各班学情进行再整合,这就是集体备课。有效集体备课要关注集体的力量,调动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绝对不是备课组长的“一言堂”,也不是只有老教师才有发言权,青年教师可以多提出问题,他们的思维往往更能暴露学生的问题,他们的问题也往往能够推进集体备课的节奏,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了,才是真正的集体备课,因此要注重以下四个环节:
一、明确功能,解决问题
集体备课的功能应定位为共同研讨教材并合力解决问题,可侧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备教材。明晰教材的编撰意图并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材所处的地位,找到本节与已学知识、将学知识的联系;把握教学重难点和突破点,梳理出教学设计。
2.备教法。依据新课程理念,根据教材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并结合本班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出符合班情学情的教法。
3.备资源。对于课后练习、配套教辅,不能一味照搬,应适当挑选、整合,使其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另外要搜集能辅助教学的网站、课件、练习等,以补充教学。
4.备学生。对学习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进行梳理、分析,并制定纠正预案,对学习中的难点,找到突破口,想法设法让学生掌握。
二、个人初备,研透教材
集体备课前主备人要研透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归纳教学重难点,并制定教学方案,形成交流意见。辅备人在集体备课前也必须先熟悉教材内容,明晰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形成个性化教学设计。所以,在集备之前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教学设计,以便交流时讨论得更加深入到位,以达到更好的集备效果。
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集体备课的形式应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常常采用的是“会餐式”集备,即大家聚于一堂,先由主备人抛出自己对本节教材处理的观点、设计,然后,组内教师各抒己见,补充完善,最后,由主备人根据备课组的讨论意见形成教学方案,各位教师再进一步根据班情学情进行适当调整。当然,也可采用“备”、“磨”结合的方式,即先由一位教师上一节常态课,课后组织组内教师针对本节课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展开讨论,指出问题,并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归纳出教学中的注意点,再到各自的班级上课,最后再集中研讨。这种集备与磨课结合的方式花费时间少,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和而不同,适当调整
集体备课的思路应定位为“和而不同”,所以,个人要在集体备课后对教学设计进行个性化调整,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学情。应针对本班学情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度调整,制订本班教学目标。只有设计的学习过程符合本班实际情况,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看环境。实施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当时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对教学重点、探究方式等做出相应改变,让集体备课产生的“众人智慧”随着课堂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依个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有必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认真地对集体备课制订出的教学方案来一次“扬弃”,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征的教学设计。
工作六年以来,我一直担任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我校的集体备课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注意集体备课的四个环节,通过这样的规范过程,我感受颇多。
一、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最大感受是自己的角色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课堂上单一地采用“讲授”或“探究”的方式是不能产生良好效果的,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在集备中与同组教师多交流、多研究。教师在讲授中少讲一点,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再被动接收知识,而是主动获取知识,这样讲授探究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明显。围绕具体的教学课题研究提出优化教学方案,进而对教学过程产生思考,是备课主要目的。备课的结果是教案,其中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对象的研究、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思考就是回答为什么,为什么确定它为重点或难点?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提出问题?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教法?等等。备课过程自己能弄清楚的可不必都写出来,而集体备课中详略、繁简不同都必须说明;备课重视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而集体备课介绍重视教学环节的次序和方式;备课只要备出是什么,集体备课还要说说为什么,内容构成不同。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感受到主动探究与自主合作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
学生开始由“被动接收知识”转向“主动获取知识”,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加入,与教师的讲授交相呼应、相辅相成。然而这些效果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须依靠与同组教师们的共同研讨,单一的只靠个人的教学思想是很难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的。长期以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让我们的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学习被动,接收迟缓,因此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更不会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厌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然而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必然会达到良好的效果,最终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学习。例如:在《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教学中,我们组探讨了先描点作出y=2x,y=3x图象,并由二者图象归纳出函数y=ax(a>1)的图象和性质,然后要求学生归纳出y=ax(00且a≠1)的图象和性质,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演示,学生不仅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而且体验了研究函数图象和性质的一些常规方法,由特殊到一般来归纳,画出图象实现数形结合等。在《对数的概念》这一节课集体备课时,教材中原本的教学流程是:对数的概念,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对数的性质。但通过集体备课,我们认为对数概念可由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得出,如果二者中间强行加入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概念,会使教学显得生硬,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知识的连贯性。而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的概念较简单也较独立,不妨放在最后轻微地点一下让学生记忆就行了。同组教师都尝试用这样调整后的顺序进行教学,课后交流的时候都说学生的课堂反应确实比较好,可见这样的顺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学效率不仅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与学好当堂内容的近期学习效果上,还体现在学生获得发展的远期学习效果上,数学教学效率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发展。要备好一堂优质课,离不开集体智慧的结晶。按照新课程理念,我们的集体备课不能仅仅是在讨论如何教教材,而应该思考如何用教材去教,将教材作为一个工具,研究如何使我们的讲授与学生的探究有机结合,如何设计好学生活动,如何实施好探究过程,相信这才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学评价更注重的是人文性评价,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教师的职责并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更在于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这样的影响,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情感的渗透。其实,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心,让他们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感受情感的滋润,给学生以爱心,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爱意的融合,来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然而这种情感教育,在过去的传统式教学中是不需要的,要想在新课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就离不开与同行们的交流、探讨。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对培养人才具有多方面的影响。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我们组在集体备课别讨论了情感教育同课堂的整合:①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有机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②活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互动中和谐发展。③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促进情感的发展。④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学习,体验成功、互助的快乐,促进积极情感的持续发展。⑤改革数学作业,设计分层作业,拓宽情感教育的领域和途经。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已经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活动,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用教材教,打造有效课堂,已成为教师备课的重点所在。当然这样的转变也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因此集体备课这个汇集“众人智慧”的活动,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全体教师真实投入、不断创新,才能使集体备课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亲师教育;家校联动;常态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120
一、问题提出
1. 家校联动的现状
“现在家长太难缠了,自己孩子不管,还对老师要求挺高的”“明明孩子不懂礼,家长不教育孩子,还责怪老师没用心教”
“――老师说
“以前,班主任说什么,家长配合什么,可现在,家长推门进来,直接告诉你,应该怎样做,比你还懂教育的样子”“或者有的家长就撒手说,孩子大了,我们也管不了”
――班主任说
“现在的老师真厉害,动不动就请家长。孩子犯错了,我们家长也跟着受罚被留下,或被训斥一番。无论多忙,都得立马赶到班主任面前。”“我们文化不高,也不知道怎么去教孩子”“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我们都满足他”
――家长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教师、班主任、家长各持己见,各自有理,三者之间缺少联系沟通,互不理解。这是源于我们传统亲师教育,家校联动的局限性:
(1)家校联动内容的片面化。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学习成绩,忽视孩子思想、心理健康及个性需求。
(2)家校联动单向化。家校联动过程主要由学校和教师单向通过短信或家长会向家长通报情况,家长被动接受,极少数家长主动和教师讨论孩子情况。
(3)家校联动方式单一化。家校联动方式单一,主要是家长会形式,且任务型较多,缺乏计划性和课程化,随意性大。
(4)家校联动缺少一贯性。家校联动时间上随意,内容上缺少连续性、一贯性,虎头蛇尾,未能合理规划。
2. 家校联动的误区
不少家长认识不到自己是孩子的“教育者”,往往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教师,自己生活上照顾好孩子就行。至于教育,那时学校的事,是教师的事。还有不少家长本身学历较低,家庭教育缺少计划性、目的性,缺少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对孩子放任自流或简单粗暴的打骂。家庭教育又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而是相互补充的重要途径。无论哪一方薄弱,我们的教育效果都会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在学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作为班主任,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联动,开展亲师教育,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补的优势,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合作意识,拓宽学校沟通的渠道,寻找合作方法多元化,优化家校教育合力方面做了许多实践探究,形成切合班级实际的家校合作教育的常态化有效策略。
二、家校联动常态化策略
1. 建立班级家校联系本,适时交流
“同学说――教师说――家长说”的“三说”联系本是亲师沟通的良好渠道。每周及时批阅,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和心理变化,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及时沟通解决。联系本除了学生记载作业或提醒事宜外,教师和家长还可以把对学生的关心、期望、鼓励、评价写在联系本上,让家长、教师、学生三方互相了解,及时跟进引导改进。教师利用家长会指导家长写评价语,语气要诚恳,字迹工整,表达内容清楚、简洁,以赏识为主。教师反馈“多报喜,巧报忧”,尤其涉及到孩子隐私或自尊时更要讲究策略。
2. 电访、面访、书访等家访形式,多角度了解孩子生活和学习,多方位与家长沟通
电访,即教师通过电话向家长交流在校情况,交换教育意见。电访较之面访,更具有时效性、便捷性,更能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真实情况,以便在第一时间做出合理解决方案。电访还方便跟进学生改进情况,追踪面访效果,与面访互补。电访时应无法判断家长表情,所有感情来源于声音,无论家长声调语气如何,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讲究说话策略,讲究说话的语气、语调。
书访,即通过书面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学校情况或学生情况。主要是问卷调查(围绕班级近期问题,确定主题,制定问卷,了解家长看法,收集家长意见,进而改进问题);喜报、表扬信(及时向家长报告学生在学校德、智、体、美、劳等各级各类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及r表扬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力);告家长书(发现学生问题,防范与未然,及时告知家长,早发现,早配合,早解决,并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思考改进措施);联系便条、书信(对个别特殊情况的学生,采用单个便条或书信的方式与家长交流)……形式多样,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而定。
书访形式一:家长委员会建议及家长进课堂互动
书访形式二:告家长书、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调查
面访,即教师和家长、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三方会谈”,可以是教师到学生家(家访),也可家长主动到学校(校访)。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面谈,开诚布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能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家长坦诚表达自己的教育期望,让学生了解家长苦心和教育目标;教师和家长交流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寻找适合孩子成长的途径。家长、学生、教师三方共同努力,促学生改进自我,健康成长,也助家长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和方式。
面访内容根据学生情况确定,可以是了解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长教育理念等的了解性面访,这个适用在新生入学前或入学后一两个月;也可以是对于班级学困生及行为偏差学生的不失时机的鼓励和警醒的鼓励警示性面访;还可以是孩子生病或遭遇重大事件后安慰性面访,稳定学生情绪,鼓励其乐观面对,给予必要帮助,拉近学校和家长距离,取得家长信任;也可是孩子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与家长矛盾冲突时的协调性面访,开导学生,稳定情绪,劝导家长,增进了解,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案例一:了解性面访
学情观察:沈××,安静少言,面带忧郁,难得见到笑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眼神游离,各科作业丢三落四,不愿做作业。家校联系册交流中了解到妈妈文化水平不高,忙于生意,交流较少,妈妈脾气急躁,碰面交谈易产生冲突,周末常常一人在家看电视或在妈妈店里帮忙、做作业。入学调查表上只有母亲一栏填写,猜测单身家庭孩子。
家访实情:沈××小学三年级前父母在外地做生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爷爷脾气急,常和奶奶吵架,甚至有时还动粗;父亲好酒,闲时常和朋友喝酒打牌,酒醉时,母亲也遭受暴力。四年级时父母离异,妹妹随爸爸生活,她随母亲在镇上租房生活,学校也从老家小学转到镇上,母亲开始单独打拼。六年级时,母亲生意有起色,买了新房,生活相对稳定,但母亲也更忙,同时继父也进入她们的生活。孩子在情感上对继父有一定的依赖性,继父也是再婚,和母亲组合家庭后,因为性格爱好不同也时有冲突,孩子仍是缺乏安全感。
应对策略:孩子渴望父爱,且对继父有一定依赖性,平时交流较多,继父较喜欢看书,所以肯定继父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并争取让继父能在学习习惯和学习生活管理方面多多关注,妈妈脾气较急躁,要尽量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保持电访,与母亲交流孩子学校和家里情况,适时和孩子交流,疏导孩子内心症结,并提醒孩子母亲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多陪伴孩子,同时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父母双方表示愿意配合,孩子第二天也留言给我:希望我能成为她的心理老师,不要放弃她,她会努力改进。我真诚回复孩子的请求,在日常校园生活中也格外关注她,鼓励她,用真情渐渐解冻她尘封的内心。她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学习也渐有起色。
案例二:警示性面访
案情叙述:袁××,小学六年,转了三所学校,学习习惯和学习的专注度差,自我监管能力差,学习上丢三落四,教师询问一切问题均能以“我忘了”我不知道”避之。父母教育方式粗暴单一,关注内容单一,学习上考差了,轻则责骂,重则暴打,认为孩子学习差“丢面子”,不愿到校和教师交流。平日里父母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和引导,生活上和爷爷奶奶在一起,非常宠溺。孩子脾气急躁,个性好动贪动,思想单纯。初入学时肯学向上,父母把其送入校外培训机构,结识了高年级后进生和校外青年后,喜欢闲逛不做事,甚至参被人利用“跑腿”,传递不良“信息”,学习兴趣急剧下降。早上过早到校,抄袭同学作业。
应对策略:提前约好家长,登门家访,强调“失控式”放B对孩子的危害,让家长明确,关注孩子思想变化胜过关注学习,强调初中同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希望家长能更加关注孩子交友情况和心理需求,能把自己该承担的教育责任挑起,而不是简单把孩子推向校外教育机构,以求“眼不见,心不烦”。贴心的理解孩子目前处境,深入孩子内心,用娓娓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道理、故事,同班同学积极转变的实例引导孩子学会和家长相处,学会和家长合作,促进自己健康成长,让孩子体悟到教师和家长的用心良苦。激励孩子不要轻易的放弃自己,再三强调教师们不愿放弃他,希望能帮他积极赶上大家,以此增强孩子自我改正的决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根据孩子爱运动的特点,任命其做“体育委员”,培养其责任意识,鼓励其发挥自己特长积极参加空模和海模训练,让其体验成就感,时刻关注课余生活交友结伴,适时引导,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里。总而言之,批评和激励兼而有之,严厉和宽容相生相伴,“软硬兼施”,以柔情感化孩子内心,用规则引导孩子行为。
案例三:慰问性面访
案例叙述:唐××,积极向上,集体荣誉感强,踊跃参加校运动会。运动会跳高比赛时,决赛时身体不适,教师劝其弃权不参加了,可他仍坚持要争取夺冠,在越过竿时,重心不稳,人侧身摔倒,不慎肩胛骨骨折,急送医院,诊断后需休假一个月静养治疗,孩子和家长着急学习进度落下,跟不上。
应对策略:带着大家的签名祝福主动及时登门慰问孩子和家长,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抚慰家长的伤心,并带上班级同学,及时帮他补上落下的课程,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对他进行指导,并交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方法,定时给家长和孩子电话了解其所需,及时作出妥善安排。家长和孩子心中的顾虑在教师和同学们真诚相待中渐渐消除。返校后,针对其薄弱之处又加以巩固,孩子感受到教师、同学的热情和温暖,很快融入了班级生活。
学生成长过程变化万象,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动向,及时发现隐患,合理采用电访、书访、面访等方式加强家校联系。
3. 校讯通、微信、qq等现代技术助力教育,增进家校联系
(日常学习生活、教育资讯、学生家庭实验交流、学生发表作品共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校讯通”的开通、微信群、qq群的设置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提供了互动的平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新教育网络。班级建立家长微信群,学生qq群,家长学生交流平台划分,可以避免敏感话题相互影响。它们实时反映学生动态,增加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创造了良好的家、校育人环境,最大限度、最优化地发挥了教育优势。通过这些现代通讯设备,家长可以实时了解学生考勤;学生可以通过亲情电话及时和家长沟通;教师可以将孩子在校健康状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给家长温馨留言,上传科学合理的教育文章或教育心得、心灵疏导,也可给家长节日问候、气温天气变化及出行安全提醒,告知家长假期合理安排作息的方法,拉近家长和学校距离。班级要事,表扬公告,家校共知,在教师的带动下,家长们也开始关注教育,并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或阅读的教育书籍、教育理念,形成“家校共读”联动讨论。
4. 专题性教育沙龙,主题化家长会,共商学生阶段性问题,共解家校教育之困惑
家长会是邀请家长到学校,教师要根据近期班级通识问题进行梳理,通过会议向家长汇报班级近阶段教育教学情况的一种集体工作方式,主要用于解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性问题,对于部分学生的问题,我们可以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家长会会前要充分准备,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争取“开一会,解一问,长一技”,即解决班级一个共性问题,增长家长一种教育技能。家长会的形式可以是报告式、交流式、展览式、表演式、会诊式等,根据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及教育任务而定。
(1)“亲子沟通”及家校急救知识学习主题式家长会
案例:
三、搭建家长教育平台常态化策略
1. 依托家长学校,宣传学校办学理念,了解教育资讯和动态,掌握先进教育方法。
定期开设家长学校课程,根据家庭、家长实际,确定交流话题,如孩子良好习惯养成教育、青春期孩子变化特点及对策、如何营造良好家庭读书氛围、怎样和叛逆期孩子沟通、如何正确处理孩子成长与成绩的关系等。邀请社会家庭教育专家开设讲座,或有教育经验的家长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鲜活的材料,使家长们掌握相应的教育家庭教育知识。
2. 印发或微信共享教育资讯和动态,了解当下教育教学趋势和先进教育理念
学校、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印发相关教育文章或教育资料,如安全自救措施、交通出行文明、学生家长沟通之艺术、优秀教育故事、先进教育思想等,印发班级各种条例制度。借助微信群发教育新闻或教育新鲜资讯,如中高考考试内容变化、八年级分水岭怎么度过、重视孩子能力还是重视孩子成绩、好学生成长经验是什么、中高考状元的成长经验……各路鲜活教育资讯早知道。
3. 利用学校家长开放日,开设亲子课程,增进家校联系了解
诚邀家长到班级体验学生“一日生活”,了解教师上课情况和孩子听课情况;了解班级日常管理及相关制度;欣赏学生作品和学校近期教育教学成果;给予学校建设性意见等。
开设亲子课程,在和谐的亲子活动中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了解、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亲子交流氛围,消除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障碍和矛盾。
4. 班级家L委员会,协同合作,宣传、监督融为一体
家长委员会及时了解班级学生及家长对班级工作评价,定期与班主任反映,并协同班主任共同研究对策。宣传班级管理相关动态,监督班级管理、收费情况。
四、结语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的配合,只有家校合力,教育才能升华;只有家校常联系,教育才有一致性。总之,学校和家庭始终一条心,用真诚架起沟通的桥梁,才能凝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虽然实践研究过程受益不少,但关于亲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开发,亲师教育方式方法仍需在今后教育教学中摸索总结。
参考文献:
[1] 王 ,王 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2005(2).
[2] 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
[3] 丁 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2004(2).
一、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
2010年8月22日在一次骨干教师培训中,我们曾让每一位学员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对校本教研最不满意之处,笔者现场做了记录。现将结果统计如下(见下表)。
1.注重形式,缺少系统性、有效性
追求形式上的所谓规范、热闹和档次,是目前校本教研的最大问题,其具体表现有:按照学校规定,校本教研无计划地走形式,没有实质内容;追求场面宏大和较强的新闻效果,邀请的领导级别越来越高、专家的名气越来越大,校本教研存在“秀”的嫌疑。
2.领导不督促,缺少考核机制
校本教研管理不力,缺少制度保障,尤其在激励机制方面欠缺,单纯依靠教师的自觉自为是靠不住的。教师们呼吁被领导管理和被考核,一方面说明教师存在搞好教研活动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在教研方面的内在需求和内驱力不强,需要外力推动。
3.参与度不高,少数人在搞教研
作为校本教研的主体没有在教研活动中唱主角,有时配角都算不上,只是观众和看客,校本教研被少数人把持,缺少互动与参与,久而久之,校本教研就成为少数人的事。
4.教师主动性不强,缺少研究意识
教师群体学习与研究的内驱力不强,教师们对教研活动提不起兴趣、打不起精神,教研活动过程中提不出问题,都说明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研究的意识和反思的意识都需要强化。
5.没有指导性,缺少专家有效指导
教研活动缺少指导性,教师们面对教学问题普遍感到手足无措,期待专家引领,但另一方面专家们单向灌输的理论让教师们感到失望,在理论高地上的嘹望并没有逾越课堂教学实践上的坎坷。
6.缺少合作意识,担心对手变得强大
缺少良好的教研氛围,尤其是合作文化的缺失,使教研活动难以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面上的和善难以掩盖内心竞争的心理,伙伴成为对手,惧怕被超越和渴望战胜对手的心理在作祟,这是校本教研的一块“心病”。
7.计划好,落实不到位
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是落实校本教研的关键人物,其学术力、示范力和领导力急需提升,建设一支优秀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队伍是搞好校本教研的关键,因此,加强教研骨干培训和指导刻不容缓。
8.只说好话,没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校本教研缺少科学求实的态度和严谨务实的作风,本来做好人无可厚非,但是做“老好人”却会使教研活动成为相互吹捧和相互奉承的“礼赞”,原本理应是合力解决问题的研究活动变成了粉饰太平的礼节性客套。科学研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提出问题,现在被怕得罪人的心理所消解,解决问题当然更是无从谈起,客套话使教研活动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走形式也就在所难免。
9.其他:教师课务太重,青年教师太多
职业倦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试教育主导下的教师身心俱疲,难怪一些教师抱怨:“课都上不完,哪有精力搞教研?”过重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使教师研究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熄灭了。如何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教研需求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学校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年轻教师,他们渴求通过教研活动答疑解惑,但是无人指导的局面让他们“大眼望小眼”,面对桌面上无数的“问号”,他们只好干瞪眼。同时,校本教研如何让成熟教师发挥作用和有所收益?成熟教师普遍认为校本教研与己无关,一方面他们不愿传授经验,另一方面教研活动让他们几乎没有收益,因此,理应是校本教研中的“活跃分子”现在却处于蛰伏和冬眠状态。
二、提升校本教研有效性的构想
1.激发校本教研的动机
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对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则职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其中的差距就是激励所致。一个人的工作绩效=f(能力,机会,激励),能力与学习培养有关,激励决定努力程度,机会则需要组织资源与支持,当教师的绩效不尽人意时,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去诊断问题、寻求对策。对基层学校而言,对教师校本教研工作的激励机制可以从目标激励、制度激励、情感激励等方面来构建;从人的行为心理来分析,激励应从动机激发、过程优化和成就赏识等过程入手(见下图),并形成一个不断增量的良性循环。
(1)设立愿景
首先需要设立愿景,愿景体系包括个人愿景和组织愿景,并且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消解个体的内心阻力和组织内部的离心力。用美好的未来唤醒每一位教师的未来畅想,让大家觉得自己“有奔头”,让大家觉得生活在这样的组织中很荣幸、很自豪。这个愿景不要太远,三五年一个周期,学校应缩短评价和激励周期。这个愿景不要太空,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学校适时评价和及时奖励。比方说,教师制定三年个人发展规划,并向公众宣布;教研组长率领全组成员制定五年教研组发展规划,并且公布上墙。规划周期截止,即当众进行自我评估和学校评价。对那些进步明显、成绩突出的个人和组织进行表彰和奖励,奖励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获得自尊、他尊,以及价值的自我认同和公众认可,而后者激励的效果往往更有效、更持久。一些学校评定“年度魅力教师”、“金牌教研组”,一些地区评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并且为那些优秀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放“教科研基金”等,都是十分有效的举措。
(2)健全制度
从概念上讲,制度主要是指用来指导和约束个人或组织的社会行为,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规则。对于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首先要关注教研动机的激发和引导,将心灵触动和外部引领相结合,内外兼修,依靠制度引导教师的自我价值取向、个体任务导向和外部氛围方向。其次,依靠健全的制度加强校本教研的过程管理,注重过程行为变量的研究,优化校本教研过程,做到自主研究、结伴探索和集中研修相结合,既要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更要凝心聚力,凸显团队的智慧,而后者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再者,依靠制度认定教研工作成就,以使在校本教研中做出杰出贡献、取得丰硕成果的个人和组织获得相应的工作满意感、公众认可度和绩效奖励数。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下列关系:①竞争性与合作性的关系。适度的竞争有利于增强学校活力,但是过度竞争只会增加内耗、降低组织实力。在激励个体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倡导“合作共进”的理念,强化集体考核和激励机制,使教研组和备课组首先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让教师们同甘苦、共荣辱,然后才有可能成为“研究共同体”、“发展共同体”。②稳定性与动态性的关系。制度具有严肃性,不能随意变更,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使校本教研工作有章可循,保障教研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但是,制度建设也应具有动态性,要根据学校教研工作的具体情况作出适度调整,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2.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
教师们普遍对教研活动的效果表现出失望情绪,主要问题在于校本教研缺少针对性、批判性、建设性和参与性。校本教研的针对性来自于课堂,不能脱离课堂搞教研,服务于课堂教学应该是校本教研的核心使命;校本教研的批判性来自于问题,问题要依靠教师的自省和反思,问题就是校本教研的主题和方向;校本教研的建设性来自于合作,成熟教师与年轻教师的合作,专家名师与一线教师的合作,唯有在合作研究中才能做到经验的分享和智慧的集成,只有合作才能解决问题,而问题解决才是提高教研实效性的根本;校本教研的参与性来自于任务,教师不能人人带着索取的心理来参与教研,而应该人人带着任务走进活动室,因此,预告目标、任务驱动是必要的,只有解除“等、靠、要”的教研心理,才能彻底唤醒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意识,教师才能真正担当校本教研的主角。那么,诊断教学问题应该是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动目标,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问题而展开,在自我反思和集体研修中促进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在专家引领、名师示范中感悟教育智慧、孕育教育灵感。
另外,精心策划教研活动,创新校本教研形式,也是提高教研有效性的必修课。教研活动的类型很多,如以汲取教育理论为主的“读书交友会”,公开征集主题的“教师论坛”,以专家报告为主的“名家讲坛”,以教师叙事为主的“教育故事会”,以展示教学基本功的“我的绝活”,以开设研究课为主的“同题异构活动”、“微格教学研究”。根据活动主题和目标,以及不断发展阶段教师的需求,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使校本教研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3.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
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并不是校本教研组织建设的全部,学校应做好正式教研组织建设和非正式教研组织建设,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合作研究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讲,教研组和备课组是一种行政组织,是一种非自愿者组织,或多或少带有行政推动的强制性。当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达到一定水准后,教师们往往渴望心灵的归宿感,以志趣结群的自愿者学术组织就会应运而生。这种扁平化的教研组织以灵活多样、心灵契合见长,他们凝聚的向心力不是来自于制度层面的“合同契约”,而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心灵盟约”。学校在加强正式教研组织管理的基础上,理应引导和呵护非正式教研组织的萌生和成长,不断创设校本教研新平台。
(1)让学校与学院联姻,组建联合研究小组
早在1890年,查尔斯·埃利奥特在美国教育联合会年会上就提出“学校与学院之间的代沟”报告,”告诫学院理论研究小组应该与基础教育行动小组联合,努力改革和创新基础教育。目前在我国“学院与学校之间的代沟”仍然明显存在,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这种状况虽有改善,但是还远远不够,“学院”的学者和“学校”的教师没有无障碍的沟通通道。构建专家学者与中小学教师日常研究平台,既有助于理论研究,又有助于基础教育改革。定期在“专家论坛”上与学者对话,将“博士工作站”开设到中小学课堂,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让“学院”与“学校”实现无缝对接,让专家和教师围坐在问题周围,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
(2)让名师与教师携手,打造名师工作室
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优秀教师成长的目标定位和自我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再满足于群体通识培训和一般层次的研究。如何满足这部分教师成长的需求?如何进一步促进优秀教师的快速成长?在这种背景下,名教师工作室应运而生。名教师工作室是构筑教师专业发展阶梯、孵化优秀教师群体的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战略,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聚集一批具有优良素养和较大发展潜质的青年教师成立校际区域教研组织。
(3)让问题为研究指路,吹响自愿集结号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该是校本教研的核心使命,因此,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应该是教研活动的指南针,问题就是课题。中小学教师是行走在教育最基层的工作者和研究者,每天打交道的是一个个具体而富有个性的学生,完成的是一节节课堂教学的任务,因此,作为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任务主要不是研究高深的理论,而是要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特质,要研究每一节课在特定的物理、心理情境下教学的方法,显然这样的研究不能是宽泛的、务虚的,而应该是微观的、实际的。由此可见,校本教研、生本研究应该是每一位中小学教师“安身立命”之责。为此,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成立“项目研究组”深受教师们欢迎。自愿成立的研究小组以“项目研究”为纽带,彻底改变了原来学校课题研究方向和策略,变过去“好大喜功”式的课题研究,为现在“探微求实”式的项目研究,不再追求“大课题、大效应”,而是将研究的目光紧紧盯在教学环节、教学细节上,从而实现教学“链条”的整体改进。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主要追求目标,采取“小切口、短平快”研究策略,引领教师们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流程。由于这些研究项目根植于“校本”土壤,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很强,一方面为教师们克服困难、解除困惑提供了有效帮助,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教学研究的实效。事实上只要我们从“小”处着眼,细心留意“小”问题,完全可以以小见大,研究“小”问题,做出大文章。事买上,这种为教师们排难、解惑的校本教研活动正是他们所渴望的。
(4)让志趣成为凝聚力,催生民间学术组
现代学校中教研组织建设的切入口应该是建立组员之间的“伙伴”关系,以相同志趣和强大内驱力为基础的自觉合作关系。这种教研组织不是靠“文字契约”外力强制、制度撮合相加的群体,而是靠志同道合的“心灵盟约”集结形成的“共生体”。没有志趣的教研组织,也只能通过力性而不是德性来维系,研究者只能生存在适应和回应的层次上,难以引发创新和超越。如果教师把专业追求当作人生志趣,那么教学研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陶醉、精神滋润和内心关怀,这种研究的执著和恒久必然孕育非凡的成功。因此,在民间学术组织建设上,学校应大力扶持,让诸如“红学会”、“低碳一族”、“行知研究会”、“杜威粉丝团”、“非常6+1”、“问题教学研究组”、“尝试教育先锋队”、“合作学习实验室”、“研究性学习社团”等非正式教研组织,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学校可以通过项目申报、项目招标、成果等形式加强引导,提供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让校本教研真正根植于校本这块土壤,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外国教育研究,2003(5).
【关键词】创设情境 教学手段 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活动最终的归宿,如何上好一堂有效率的课对每一名教师来讲都是很重要的,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想方设法地提高40分钟的效率。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来谈谈对上好一堂有效率的课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透彻理解教材,对学生做全面的估计,即对教材、对学生了如指掌。应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加工,善于在知识的形成与发展阶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安排,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使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及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思考,主动去获取数学知识,达到学习、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师的语言、节奏、板书等素养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必备条件。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精当、思路清晰、运用得体、快慢适度。力求达到生动、形象、清晰流畅,使之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提出的问题要紧扣中心,有系统,有坡度,一环紧扣一环,逐步深入。对教材的处理与安排要富于弹性,根据学生课堂的反映调节教学节奏。形成好的课堂气氛:有疑问、有沉思、有猜想、有争议、有联想、有创新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去联想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适度的点拔,激励其主动地去获取数学知识,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便能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此,笔者在“一元二次方程―传播问题”的教学中是这样进行的,课间笔者先用大屏幕出示《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音频让学生欣赏,让学生重点听歌曲中“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这句歌词,并提问有没有学生知道这句歌词的来由,谚语“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又是什么意思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提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学习中来,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身临其境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 教学过程重“体验”,轻结果
数学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的过程,它应当包含丰富的过程性目标。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实践等数学活动中感悟方法,进而有条理地思考,用心去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
三 讲究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使画、声、色、形、文五者合一;能生动形象地再现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于数学中函数图像的性质研究,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展示,形象生动的展示函数图像的形成,图像准确,便于找图像的性质,也很方便的验证了性质的一般性。并能综合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形成鲜明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 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教师的教法始终要为学生的学法服务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欣赏者,这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即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师的教学中得到提高,同时得到知识的积累。因此,教法为学法“让路”的出发点是基于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而言,教师的任务不但是要指导学生学习,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还要营造一种学生学习知识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由已知到求知,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它将会使学生受用一生。
2.要处理好“教教材”与“用教材”的关系
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所以我们上一堂课时,不能仅仅抓住知识本身,如何处理好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3.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师还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具体的指导。如学生学好数学语言、会读数学课本、掌握数学概念、用活数学公式、掌握数学解题基本技巧以及如何进行数学复习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从思想品德、学习精神、人格力量等方面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这样学生才能“善学”、“乐学”、“会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主主动地学习知识,才有可能使教学效率达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