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线上教学考核办法

线上教学考核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教学考核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线上教学考核办法

线上教学考核办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班化;异质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45-03

一、问题的提出

“小班化”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本文所指的异质学生是指在我们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由于身体形态特异、身体瘦弱和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这个群体在班内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在大班化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老师的课多又很集中,学生人数多,老师根本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班级中异质学生体育学习的学习状态。如今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班化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推广,使我们体育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本研究的推出为体育异质学生的转化带来了积极影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校初中七年级8个班。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①文献研究法:笔者查阅了2006~2011年间的《体育教学》杂志相关内容及毛振明等专家、学者的部分著作;②问卷调查法:实验前、后各发放一次问卷;③观察法:主要运用随机观察和定点观察的方法;④实验法:选择本校初中七年级1~8班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⑤数理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

三、异质生成因分析及小班化体育教学转化方法简述

1.体育异质学生产生的原因。首先由于遗传的因素,造成了不少的异质学生或肥胖、或瘦弱,体质不能承受和正常学生一样的体育课负荷;其次,学生心理因素也是造成学生异质的一个因素。他们有的个性懦弱、意志力薄弱、心理自卑、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由于大班化体育教学教师的精力比较分散,对异质学生不能因材施教,也挫伤他们的自信心。

2.小班化体育教学转化体育异质学生的方法。(1)课堂练习,对体育异质学生优先辅导。正常学生上体育课时,教师一一讲解示范,他们就会心领神会,并能很好地完成动作,而异质学生就不一定那么容易了。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对异质学生优先安排辅导。异质学生掌握动作慢,完成技术动作往往达不到要求,教师不能横加指责,要耐心、细致地加以讲解、辅导。当他们有一点进步时,就要给予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2)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异质学生的学习压力。《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考核制度中,考虑了个体差异,增加了自评、互评等办法。但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形态、生理、心理,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及其差异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教师应根据异质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多方面的“倾斜”,恰当降低评价标准,做到分层评价。①时间上的降低。在耐久跑教学中,要求800米用3’20~3’40完成,体质较差的学生可放宽到3’50,即使有的学生实在达不到,也会在练习中奋力一搏,但随着体育课练习次数的增加,要求逐渐提高。不能对异质学生一味地照顾,放宽尺度。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进步,对自己有信心。②距离上的缩短。在七年级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中,好的学生可以在罚球线上投,力量差的在罚球圈沿上投。然后逐步提高。③器械上的减轻。具体方法:在投掷场地插一旗,并划一条标志线,异质学生可用轻器械投掷。如一般的同学用2公斤,异质学生可用1公斤。要求他们力争完成自己的投掷目标。④分值上的鼓励。不同分值比赛,在篮球比赛中,可以采用能力强的学生投中一球得一分,异质学生投中一球得二分的办法进行比赛,区别对待。(3)分组教学中实行“灵活分组法”。①混合分组法。现在小班化教学每班只有38人。我把学生分成六人小组,将正常学生和异质学生混合编为一组,课堂中,教师没有分身术,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去帮助异质学生完成练习。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提倡“小先生制”—也就是让学生教学生,“即知即传”。学生一面学,一面教,学生的教育力量有时比教师大得多。开展小组比赛,效果很好。②同质分组法。在分组中,让同等起点的学生编成一组,利用群体“互助”、“互争”、“互动”去完成教学任务,使群体整体提高和进步,达到育人目的。在体育课中,让每位学生动起来,人人做练习,人人参与锻炼。在这种分组方法中,教师教学精力可向异质学生小组倾斜,在教师的特殊关注下,逐步培养异质学生自主练习的能力,让他们和集体融合在一起。(4)对体育异质学生进行全面评价,重在鼓励。①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异质学生以全面能力评价代替单纯的分数评价,灵活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可以采用口头、手势、书面等评价方式;在测试时学生认为自己的考核结果不理想,可以允许学生重试,成绩进步可以加分,鼓励学生超越自己。②制订特殊的考核办法。体育异质学生最怕的是体育测试,因为他们付出再多,其测试成绩与正常学生还是差距很远,如果采用正常的考核办法,他们就会以“考也是零分,干脆不考”而放弃测试。为此,应为体育异质学生制订特殊的考核办法,比如可以采用逐步提高法。开始练习的成绩,登记一次成绩;经过一段练习后的成绩,再登记一次成绩。只要两次成绩对比,成绩进步了则为及格,而后确定新目标。运用这种记分方式对体育弱质学生考核,能够公正明确地显示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与进步,有效地调动异质学生参与考核的意识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结论

1.问卷调查结果综述。本人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就小班化教学的教学分组方法进行跟踪调查,对小班化教学的教学分组方法做出反馈意见。实验前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13份,回收率97.8%;实验后,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15份,回收率98.4%。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出以下几组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到经过灵活的分组教学后,喜欢体育课的同学从55%上升到85%,不喜欢体育课同学由25%下降到5%,可见灵活分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上表可以看到很大部分同学觉得分层评价合理,认为现行分层评价是可行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小班化教学中运动技能有了明显进步的,只有个别学生认为没有进步,这一结果说明了小班化教学对运动技能的提高起到明显作用。

2.经过近一年的小班化教学,并进行素质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线上教学考核办法范文第2篇

现在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视,加大了投资力度,“两免一补”阳光政策,实行“营养餐”,改善了学校办学水平,教师的素质也提高了许多,学习的条件也得到了许多提高,可学生却连最基本义务教育也不能完成,作为一名教师,对此很无耐。回想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每学期都要交几百的费用,还要自己煮饭吃,但读书的兴致却很高,老师不叫学自己学,假期也会自己学习,但那时辍学的学生很少。对这情况我认真的进行调查反思,认为有一下几点原因:

首先,学校考核影响是最直接的因素。虽然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减负也不知念了多少年。可结果还是学习成绩占主导,教育局成绩考核学校,学校成绩考核教师。学校为了把自己学校的成绩搞上去,可谓想尽了办法,钻头觅缝,有的学校已经做了多年的学生分流工作,就是让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参加考试,提高了教学成绩,利用各种手段,吓蒙哄骗,美其名曰:自愿。的确这样做,对学校是有好处的,有的学校这样做了之后立竿见影,一年内成绩直线上升。以至最后,一个班只有10来人考试,那其他的就都提前“毕业”了。

其次,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不好,给学生一种不好的学习思想,导致学生在学校不认真学习,最终学不上去厌学。现在的农村人民的生活提高了,而有些家长的思想却非常落后,他认为,不读书同样能赚钱,教育孩子说,你到学校混大一点,初中毕业就可以了,反正读大学也找不到工作。这样家长的学生,谁还会好好读书。还有,农村家庭,家长出去打工的非常多,据统计,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家长有一人在外,而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家长两人都在外打工,一年或者几年都见不上家长一面。这样就把孩子放在家乡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照看,在七八年级的时候学生岁数还小,胆子小,也比较听话,可因为缺乏家庭教育跟不上,学会了赌博,喝酒,上网,不到学校上课,最终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还有,学校的管理跟不上,这也是造成流失的因素。到了九年级,学生胆子大了,有部分学生因为在学校被其他学生欺负、殴打而不敢到学校的,有的做了坏事被家长领回家的。现在学生做了坏事,学校也拿不出好的处理办法,不能打,不准开除,致使有部分学生胆子越来越大,成了学校霸王,被打的学生不敢告诉老师,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敢和老师捣乱。即使老师知道也只能叫家长,而家长也无能为力,学校也找不出有效的办法。这里面学校的责任是很大的,因为对学生平时管理不好,教育不够,才会导致恶性循环。有部分学生晚上外出上网,喝酒抽烟,第二天就躲课,越来越怕上课,最终读不下去,成绩越来越差,也无法混下去了,只好提前回家。如果学校的管理越好,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流失会更少,反之,流失会更大。农村师资缺乏,不均衡,部分教师实在责任心太够,上课不认真,随意缺课,平时不好好备课,以至上课时讲的乱七八糟,学生听得不知所云,丧失了做教师的基本能力,导致学生对教师失去信心,对读书失去了信心。还有教师不只注意方法,实行“恐怖政策”,任意辱骂和体罚学生,超负荷作业,罚抄500遍,甚至1000遍,形成师生矛盾,学生怕学,不肯读书。这样的学习,学习差的也难以读下去,有这样的机会,还是趁早回家,省得受气。

另外,学生流失最主要还是整个社会环境影响造成的。经济的发展,外面的世界太美丽了,有的学生还来不及长大,就想到外面去闯。因为和他一起长大但没读书出去打工的,已经自己挣了钱,再吹一吹如何的好玩,读书那还有什么作用,就挣钱去了。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特别是网吧,不知害了多少青少年。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都离开家庭,无人管束,只要粘上网,基本完了。为了上网,晚上翻院墙,爬窗户,早上起不来就装病、躲课;为了上网,借钱,债越欠越大,读书的心思也没了。周末不回家,只打个电话要钱,家长来看孩子,只会给钱,不会问问老师自己的孩子情况。农村信息跟不上,家长教育缺失,有的家长三年甚至从没和老师见过面,有的家长孩子出事都不来,谈何家庭与学校联合教育。

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如果要改变农村初中辍学现象严重的现状,应该从以下做起:

1、改变对学校及教师的考核办法,寻求更好的考核制度。

2、加强学生的教育,是学生感到读书的希望,提高家长的认识,改变观念,要放眼世界和未来,不只会看眼前的利益。

3、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4、加强学校的管理,包括对学生和教师的管理,让学生有一个安心的学习环境,有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看到希望。

线上教学考核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物医药;非学历培训;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44-02

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是整个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领域人才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目前生物医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急需对现有已获得一定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成人,针对岗位工作进行相关知识、技术提高培训。同时,由于相关企业将要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GMP认证,也急需对员工整体素质、技术水平提高培训。对生物医药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非学历培训教育,不仅对补充知识、提升技能、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具有推动作用,而且也是适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提升、人才储备、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积极发挥辐射示范作用,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的需求,构建面向生物医药技术人才非学历培训的教育体系,提高生物医药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满足现代生物医药领域技术人才需要。

一、非学历培训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终生学习的思想已经被世界上很多国家认同。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在20世纪初期提出了终生学习的观点,指出“真正的学习来自于离开学校后,而不是结束于离开学校时。学习应该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1]例如在密西根大学商业管理学院,参加非学历教育培训人数多达6000余人,而本院的全日制学位的学生仅有2000余人[2]。

在我国,各高校虽然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制定并完善了管理政策和教学体系,但是仍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3]随着社会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逐步提高,与其相适应的专业人才短缺,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非学历培训教学体系迫在眉睫。目前,针对生物医药领域非学历教育培训,尚处于零打碎敲阶段,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培训体系,缺乏有效的分类培训的课程内容体系,缺少高效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方法,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培训管理制度,无法保证生物医药领域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模块化非学历培训教育体系

由于非学历教育培训人员的对象为在职人员,其接受继续教育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再加上接受培训时间有限。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注重满足实际生产的可行性与操作性。根据生物医药领域不同岗位工作的需要,通过建立分类、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员培训的需要。具体可分为普遍员工素质提高培训、生产工艺技术培训、质量检测控制技术培训、制剂新技术培训、经营管理培训等培训模块,并根据各模块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样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时间安排,选择培训课程内容,以便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建立符合非学历培训的教育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充分发挥高校生物制药中试平台的资源优势,开设与理论教学相对应不同难易程度的实验项目。[4]如针对企业研发人员培训,开设缓控释药物制备技术及分析检测、基因工程菌发酵表达及分离纯化等学科前沿实验项目;针对企业质检人员开设药物高效液相分析检测技术、体内活性检测技术等实验项目;针对生产一线工人开设生物常规实验技术、药物分离提取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了学员专业素质,增强了学员实践创新意识。[5]

2.线上线下相结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已成为非学历教育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制作非现场教学视频、现场教学视频、实验操作视频和仪器讲解视频,教师在线答疑及学员自测等,实现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提高了培训效率,促进学员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

3.互动与研讨相结合。在生物医药非学历培训教育中,教师采取课堂提问、专家点评、总结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课下利用网络平台展开师生互动、在线答疑、议题讨论等互动与研讨教学模式,强化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促进学员的合作式学习;培训结束前,组织学员集中对培训内容、方式、收获、体会与建议进行研讨。这种互动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加强了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拓展学员的知识面、提高了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为今后的师生在生物医药领域更好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四、组建经验足、水平高的培训师资队伍

高校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非学历培训的核心,同时也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基础。从事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具备先进的学科前沿知识和实践经验,保障授课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中心根据实践培训需要组建经验丰富、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的培训团队,该团队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132篇(SCI、EI索引54篇),获授权专利55项,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18项,科技成果转化8项。[6]

五、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和多元化考核方法

制定规范标准的管理制度是非学历培训教学任务顺利实施的保障。针对培训学员、教师、培训过程、考核办法等制定了学员准入制度、培训教师岗位职责、培训计划大纲、考勤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将培训环节细化、量化,指导各个教学环节,做到培训有章可循,保障非学历教育培训稳定、持续的发展。如,集中培训考试、动手操作考核、研讨发言、线上考核等多元化考核方式。培训结束时,综合多项考核成绩,对考核合格的学员发放相应培训合格证。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聘任专家组成教学监督委员会,对培训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跟踪调研毕业学员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搜集用人单位诉求,进一步完善非学历培训教育体系。

近年来,中心在保障学校全日制学生的正常教学同时,根据生物医药企业人员培训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承担社会培训教育任务,先后为生物医药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专项培训23期,培训人数2000多人次。2015年10月受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委托承办“生物制药新技术及应用”高级研修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适合生物医药企业培训的教育体系,提高了生物医药产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维斌.高校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4,(4).

[2]李建斌.美国四所著名高校教育培训调研报告(一)美国名校继续教育现状研究[J].继续教育,2008,(8).

[3]吴佳新.市场需求导向下高职生物制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1).

[4]刘艳.在线教育发展下的为实验建设初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2015,(5).

线上教学考核办法范文第4篇

课程总体设计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过程考核”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中体现了“做、学、教、考一体化”和“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

1.课程设计基于会计岗位工作过程,重点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确定本课程重点培养出纳岗位的收付核算能力、日记账处理能力;会计岗位的凭证处理能力、账簿处理能力、报表编制和分析能力;审计岗位的证、账、表审核能力等。

2.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目前当前就业形势及用人单位对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要求,课程设计突出了职业化的特点,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真实的企业会计数据,教学使用的软件用友ERP-U8.72也是目前较多企业实际账务处理所使用的商品化财务软件,教室的课桌椅设计也与企业财务室的布局相同,构建了与企业完全相同的会计工作环境,课程教学中真实模拟企业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将课程的职业性特点具体的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了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会计信息化课程发展非常迅速,教学过程中强调和注重知识的更新,力求让学生能及时了解到会计信息化的前沿动态、拓展更多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专业知识。为此,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现场学习,到财务软件公司短期学习,参观;聘请校外的专家给学生讲授专业方面的前沿动态;聘请用友公司的讲师给学生讲授一个或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助学习,丰富专业学习的内容,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3.基于实际工作任务组织实践教学内容

本课程使用真实的企业会计数据,与企业同步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完全仿真会计工作环境,根据出纳、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课程组织与实际工作过程完全相同,课程组织设计原则为:课程组织与实施过程为:实际业务导入—理论知识点介绍—任务驱动—示范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总结经验。各环节内容组织如下:课堂设计———将岗位分工、工作任务、职业行为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确定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兼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案。任务驱动———布置工作任务,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完成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去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示范引导———主讲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在此过程中结合录像、课件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操作的全过程。模仿操做———学生在观看老师演示后开始动手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复杂的角色分工操作需要进行小组成员协同。纠错重做———及时纠正个别错误,集体讲评一般错误,之后让学生重做容易出错的步骤。总结经验———最后老师对操作步骤进行复述,特别提醒容易出错的步骤和环节,总结整堂课技能要点、方法要点和社会因素要点。

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手段

1.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融学校、企业和社区为一体,以技术服务能力培养为主线,共同开展实践能力的培育工作,形成校企社“三方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外基地以用友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争取与5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2~3家“校中厂”或“厂中校”。建设财会综合校外实习基地群,校外实习基地95%以上分布在广州市内,从学校到实习单位车程不超过1小时,实习基地布点合理,能为会计、财务管理专业提供真实的顶岗实习环境,学生在实习单位有明确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达到工学结合的实习要求。

2.建立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室

建立财会类课程实践教学研究团队,解决会计电算化等财经类课程的设计和研究工作;成立虚拟教研室———ERP教研室,设计会计电算化及ERP系列课程的教学大纲,详细设计会计电算化及ERP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资料的格式,设计每节课任课教师的人数及授课内容,明确教师之间协调、衔接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及检查、考核学生办法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财会类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标准,优化现有实验教学资源,扩大会计电算化和ERP实验等财会类课程的专业应用范围。

3.创新教学内容,完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改革会计电算化及ERP等财会类实践教学中各模块的主要内容,按企业会计工作过程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使用与企业同步的财务软件,实践教学案例来源于企业,按企业会计工作环境分岗位角色进行轮岗实训,仿真财务和业务部门布局、岗位,模拟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实践教学与会计核算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具体如下:(1)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教学采用模块分解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导演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教学法、网络教学延伸法、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模块分解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导演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教学法、网络教学延伸法、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方法。(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教、学、做”的教学模式,由多个教师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过程活动化:参观、个人、分组、角色扮演,进度合理化,每个教师教授和指导自己的专业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法。(3)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采用模块化教学设计,详细设计每节课的内容,达到课程小型化即小课题、小讲座;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可以动用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参与过程。(4)实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学生财会类专业课程自主学习平台。

4.学校与企业结成职业教育联盟,共同改革实践教学项目

企业为财会金融系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为教师提供实践项目,派技术骨干来学院做兼职教师,定期到学院开设专题讲座,制定并实施合作双方人员的互聘制度、兼职教师准入制度、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考核办法、兼职教师奖励办法等制度,建立10人兼职教师资源库。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主要开发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ERP认证考试、初级电算化认证考试、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课程。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新模式;采用仿真企业或部门的真实教学案例(企业提供);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项目。

5.改革案例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按照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子系统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将各个子系统作为一个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各个模块的学习,不仅学习和了解了会计电算化各个功能模块,而且还掌握了各个功能模块在用友U8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训资料的操作,逐步掌握了全盘账的操作,最后能够将会计理论和会计电算化理论融入到具体的财务软件账务处理过程中,并做到灵活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6.建立会计电算化精品视频公开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开发精品视频资源库

线上教学考核办法范文第5篇

“管理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管理的理念与执行力是核心要素,只有搭建好管理平台,管理的理念与执行力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才会获得不断进步与发展。

第一,细化管理职能,加强班子建设。我校从实际出发设“一室五处三组”,实行三级管理。“一室”为校长室,“五处”即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德育处、综治安全处,“三组”即文科教研组、理科教研组、体艺教研组,落实“安全第一,德育首位,教学中心,后勤保障,统筹协调”的办学要求。新学期学校进一步分解了各职能处室的职责,进一步细化了处室内各行政成员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校领导的分管职责,全体人员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集思广益,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协作配合。领导班子分工不分家,分工不分割,由条到块,点线面体,大事研讨,具体事分头落实。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分块负责,目标一致,分工协作的局面。

第二,科学谋划,有效实施。学校组织制订了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彰显特色和谐发展”为题的《2012―2015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从“背景分析、目标定位、发展策略与措施、保障体系”四个方面阐述。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在规划下具体制订,落实规划要求。我校的工作计划、工作要点以周为单位安排,同时也要求各处室、各学科所有学期计划都必须以周为单位制订。以周为单位安排工作实际上精确到了每一天做什么,执行计划时只需根据工作需要增加一些临时任务或调整一些任务,学期计划按周制订让各项工作指令明确,条理性强,增强了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精简会议次数,提高会议效率。学校对每周开一次行政会、一次教师会的制度进行精简,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钻研业务。这学年改为每两周开一次行政例会、每两周开一次教师例会,主要是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研究、布置工作任务,反思问题,提出工作改进要求,每次开会时间控制在50分钟以内。行政会安排单周周一上午最后一节开,各行政部门开会前要做好准备:

1.回顾前两周工作,有哪些亮点与不足?表扬什么?批评什么?还有哪些工作要如何改进?

2.近两周工作主要有哪些?(包括计划性、临时性的)打算如何布置、落实好?并要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好。会上,各处室负责人介绍工作进展情况,其他行政成员补充,行政会主要是集体研究一些疑难工作怎么做。教师会设在单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会前十分钟轮流安排两位教师做主题演讲,形式不变,每轮的主题有创新,这学期教师演讲的主题是“我的教育故事”。然后由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布置工作,安全、少先队工作整合到德育处,办公室、工会工作整合到总务处,每次会议根据工作的多少、轻重选定一位处室行政人员布置。

3.由校长或书记进行会议总结并提出工作要求。会后第二天上午,由校长室将会议工作要点及要求整理公布在校务公开栏,督促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那么,双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做什么?集中读书。在读书前也用十分钟轮流安排两位教师进行“好书推荐”演讲,然后教师静静地自由阅读,通过集中阅读作为引子,引导教师习惯读书,拓展读书时空,使阅读逐渐成为教师生活的常态。习惯读书的教师必然也会影响自己的学生喜欢读书。

二、修订绩效考核标准,激活教师能动性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绩效工资分配实施办法及评先、评优办法。几年来,学校一直在摸索更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细化了目标管理考评实施办法,制订了《教师工作量化考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教师工作行为,对学校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制度的局限性也表现出来了,不利于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于是,我们经过慎重思考,在精细化管理中注入简约化管理的理念,从实际出发,放弃了“教师工作量化评价”,简化了绩效考核办法。

我们重新建立教育教学管理奖惩制度,希望教师有怎样的业绩表现就设什么奖项,禁止教师怎样的职业行为就惩戒什么行为。设立了“考勤奖、安全奖、教学奖、论文奖、参赛奖、教研奖、班主任工作奖及津贴、行政管理奖及津贴、宣传奖、代课金、一年级、毕业班津贴、值日教师津贴、周末及节假日值班津贴、教龄津贴”等项目。考勤奖、安全奖、代课金、班主任工作奖及津贴按月考核统计,其余项目按学期考核统计,兑现各项奖励后剩余的绩效金额用于被考核教师平均分配。这样操作绩效考核简单易行,教师工作方向感更明确了,能认真关注自己的工作绩效,不会在工作量的安排上斤斤计较,而会多在工作质的方面多下工夫。

同时,管理重心下移,再配套三种措施:1.按人均数预算拨教研经费到文科组、理科组、体艺组,促进各组更细致有效地开展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2.测算40%的评优评先比例,将表彰名额分配到处室、教研组等,学年末组织各组教师述职、评议、民主推荐产生优秀、先进,学校对优秀、先进实行“六个一票否决”监管,教师节进行颁奖词颁奖,扩大奖励效应。3.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成立各种体育健身队,学校按人均数预算下拨运动经费到各个队,以教师运动带动学生运动,促进教师经常性锻炼,身心健康和谐。实践经验证明,这样做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工作品质。但凡管理都需要与时俱进,每学年在一些管理细节上还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三、精细过程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落实好课程计划显得尤为重要。“质量的意义在于上好每一节课”,以课堂为阵地,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关键,强化教学管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严格执行课程管理计划,落实教学常规。我校按省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规定课程。语数等学科不得挤占其他学科,不得挤占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每日值日行政进行课堂巡视记录,异常情况及时给教师指出,督促改正。对教学常规常抓不懈,教研组每月一检查。我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改革备课,注重学生活动及训练内容和方式的设计,注重学校电子备课的管理与模板的开发;二是精心组织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在作业管理上,要求课堂练习时间不少于10分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批改作业做到“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评”,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认真组织考试,设立“诚信考室”,认真做好单元、半期、期末质量分析,查漏补缺,重视横向比较,注重纵向比较;五是注重辅导,做到课内外相结合,特别要求重视课内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对后进生“六个照顾”:座位照顾、发言照顾、作业照顾、批改照顾、辅导照顾、表扬照顾。

其次,立足课堂,上好常态课。学校要求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各个备课组的作用,在常态下积极解决教师在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探索教学中“五个有效”(即教师有效组织、有效指导、学生有效参与、有效体验、有效练习)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师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校长进课堂,和教师导学相长。我校正副校长都在教学第一线上了课,除上好自身的课、多参与教研课外,我们还坚持走进教师的常态课堂。我们怀着欣赏教师的态度,与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每周有一节课会随机提前几分钟预约,走进教师的课堂听课,听课时注重“四看”:看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看学生学习常规是否到位、看是否关注两头(优生和学困生)、看教学是否扎实有效。听完课后同步查看教学计划、备课、作业、成绩等,了解最真实的教学常态,单独和教师交流探讨改进教学的意见建议,也交流一些其他方面的情况、想法,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校长自身的业务素养也得到提高,还有一些平时没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沟通和解决。

最后,形成校本教研机制,提高教学教研能力。我校每学年常规安排新教师汇报课、岗位练兵交流课、青年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展示课、高级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研讨课。每个教师每学期都有机会上一次以上公开课,各类公开课百花齐放,通过常态下课堂教学研究,多形式多层次地实施课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时调整和改进课改实施的思路和策略,教学研究不断走向纵深处,使新课程改革实验走上常态化的轨道。这学期我校重点抓“写字教育”,提出全校师生树立“提笔就是练字时”的写字教育观念,所有学科、所有教师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地抓书写。把写字教育作为创优秀作业、试卷的切入点,渗透在课堂,延伸到课后,落实于平时,贯彻于长久。从端正坐姿、纠正握笔姿势、指导如何运笔开始,通过科学、有序的训练,严格、规范的管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本学期学校岗位练兵主题定为“写字教育”,各教师自觉训练与各学科展示研讨相结合,语文学科将写字教育提炼成“腾飞小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写字教育”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争取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