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

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

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第1篇

1.有效建立自我个体评价机制

创建心理学评估新标准自我个体评价机制的构建是高校教育心理学逐步走向快速发展道路的标志,以自我评价为根本,对心理学评估标准不断提高,自我评价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师评价存在的“片面性”,提高了教育心理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自我评价作用。自我个体评价机制的科学建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监督机制的构建作为主体部分,发挥对自我主观能动性的监督作用;二是将参评互评过程作为自我评价机制构建的重要元素,通过实施参评互评,使高校受教育者从根本上认识到自我心理发展所面临的根本状况,以此提升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价值。这是高校心理学评估新标准有效建立的基础,对自我个体思想意识的形成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教育心理学后现代时期的发展特点。

2.以“合理化”为基础,推动心理学评价主体创新发展评估

标准“合理化”发展,主要体现在评估过程及对评估对象的选择科学合理。高校教育心理学评估,主要是对受教育者的内心意识及能力性格进行有效评估,通过教育心理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内心发展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使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发生转变。评估对象“合理化”主要体现在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突出评价过程中自我监督机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发挥评价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高校教育心理学自身的教育价值不断提高。评估过程及评估对象的科学转变,是高校心理学评价主体创新发展的根本体现,使心理学评估标准从传统意义逐步提升到现代标准,为高校教育心理学走科学发展道路提供有力保障,促使高校教育心理学形成创新发展的局面。以评估标准“合理化”为基础,提高了教育心理学评价的自身发展价值,以此为后现代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满足高校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需求。

二、以心理学构建为契机,加快教育时代背景下“中国梦”复兴步伐

1.优化目标,实现心理学教学

推动“中国梦”发展脚步教学结构优化是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潜在动力,为高校受教育者自身心理优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外部保证。教学结构优化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定,设立三维度教学目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别进行确定,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及“针对性”;其次在于对教学内容的引导过程有条不紊地科学整理,从高校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依据性格特点进行有效分类,从而为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格及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最后针对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力特点,对其思想意识进行科学引导,逐步使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确树立,达到新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优化发展的最终目的。这是高校心理学教学间接推动“中国梦”发展脚步的重要体现,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形成创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持,促使高校心理学教学从成功走向又一个成功阶段,提升了心理学教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2.遵循规律,体现“中国梦”对心理学构建的指导作用

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应与时展规律相统一,突出时代教育特色,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教育体系。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应以监督机制为根本,加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提高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适应性”,以此对高校教育心理学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及评价。将教育心理学学科设置为重点,对受教育者自身的性格培养、意识形成、能力发展、知识掌握、技能强化等分别进行合理设置,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时展特点。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带动了教育心理学逐步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发展格局,推动着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不断创新。这是后现代时期对高校教育心理学构建所提出的新要求,充分体现出“中国梦”对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指导作用,满足了时代社会对受教育者自身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得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育意义不断增强,体现了其教育意义及发展价值。

3.以构建主义思想展现

心理学“中国梦”发展内在潜力构建主义教学思想的核心在于运用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对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发展阶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将外部环境因素科学融入,使得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作用,以此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产生正面积极影响。外部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内部心理因素则是根据高校受教育者的性格、意识等特点进行有效观察,通过外部环境因素对受教育者心理产生的刺激,使得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能够得到外部体现。这是构建主义教学思想对当代高校教育心理学产生的积极作用,对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突破后现代时期高校心理学发展规律,体现心理学构建价值

1.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创造后现代心理学发展新方向

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世界泛指学科相关领域中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教育心理学的主体,对高校受教育者的人格构成特点、性格培养方向、知识技能获取及运用、情感与价值观等进行科学构建,以此完善高校教育心理学知识世界的构成。生活世界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对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检验,从中对高校受教育者的人格、性格及社会意识进行全方位培养,转变传统实践过程中单纯依靠学科实践的现象,使生活实践活动脱离学科的束缚,以此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进行正确引导。这是新时期后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创新教育思想,将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进行有效融合,提升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教育目的,从而达到教育心理学对受教育者内心正面启发的积极作用,将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以此满足后现代时期高校教育的发展需求,提高教育心理学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2.突破传统模式,体现后现代主义

高校心理学教学价值传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实践活动的目的及要求并不能顺应当今社会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需要,实践活动自身存在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随着当代教育背景的逐步转变,后现代教育风格已经被广大高校受教育者所认可,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应以后现代教育风格为基础,对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不断创新,以融合社会为手段及目的,不断探索崭新的发展方向。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模式应以融入社会为前提,对社会生活现状及形式不断地了解及探究,探索生活实践对高校受教育者心理所产生的启发,从而发挥高校教育心理学对受教育者心理的引导作用。以生活实践活动模式为基础,对当代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研究,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与时展的“同步性”,逐步形成创新发展思想,促使高校教育心理学形成以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基础,实践活动为检验过程的科学发展模式,充分展现后现代主义高校心理学的教学价值。

3.以风格为目标,强调教学评价

在心理学构建中的位置时代飞速发展使高校教育风格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后现代教育时期以教学风格贴近社会发展为根本,以自由教育风格为主体,将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参考依据,从而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这是后现代教育发展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构建过程的重要特点,教学评价以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为基础,不断加强受教育者之间的参评与互评过程,从而突出“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位置,以此更好应对时代教育发展的挑战。实践活动是教学评价实施过程的主体部分,通过实践过程对受教育者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自我评价,以此对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功能不断完善,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及知识技能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

4.探索后现代主义风格

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第2篇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及发展

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应用之前,应先明确积极心理学概念,并了解其发展历史,以此作为理论基础。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学的一次革命性发展和创新。积极一词源于拉丁语positism,最初表示内心冲突和潜在的内在能力两种意思,之后被应用于心理学研究领域[1]。所谓积极心理学表示借助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从积极角度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并对被研究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做出判的一门学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等几方面,主张关注人性优点和价值,并兼顾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次改进和完善。

(二)积极心理学发展进程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到了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对人类潜能加以分析和研究,使得积极心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关基础理念体系基本形成。但是二战的爆发却影响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在战争时期,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更加侧重于对人们精神疾病及心理创伤的治疗。随着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积极心理学基础理论体系也变得更为完善,研究内容也变得更为宽泛,强调以人们潜意识中的乐观积极心态,引导其自身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以此来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生活观念[2]。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能够对人类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正确价值观念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对学生及学校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对学生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体,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应用,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当前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放松,吃喝玩乐、荒废学业现象突出,没有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发现,对就业表现为迷茫甚至是恐惧,存在严重的消极心理。以积极心理学为引导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够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做好职业规划和发展计划。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不轻易言弃,敢于拼搏、敢于探索、勇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锻炼自身的不屈心性和坚韧品质[3]。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利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主观意识的引导作用,可以带动学生主动发掘自身的内在品质,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潜移默化过程学生便能够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进而促进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对高校的作用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入积极心理学,不仅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会推动高校的良好发展。首先,可以帮助高校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思政教育体系所暴露出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多。而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应用,是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体系的一次改革和完善,在提供新工作角度的同时,也拓宽了思政教育范围,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成果的提升。其次,可以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思政教育工作?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由专门的教育人员组织执行,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对其工作理念及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摆脱传统工作模式的束缚,结合思政教育体系新的特点,调整改变传统教育方法,注重师生课堂互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应利用更多空闲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断提升、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以便更好的承担起思政教育工作的重担[4]。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基于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所体现出的多方面作用,必须探索有效路径,采取科学措施实现其良好应用,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一)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时,应先科学利用心理测量技术,如《牛津幸福量表》、《主生活满意度量表》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而才能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便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消除学生存在的消极、不健康心理,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大一新生入校时,可以通过心理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测评结果制定科学可行的思政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教育目标。高校在利用心理测量技术时,应构建完善的测评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等,确保测评内容的全面性,提高测量结果的可观真实性。

(二)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时,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一方面,应借鉴西方国家成功教育经验,主动、积极引进国外心理学教材,结合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特点,创新传统教学理念、教育模式、教材内容等,紧紧围绕积极心理教育构建完善的心理学课程体系,辅助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应提倡并推广跨学科渗透教育形式,加强思政教育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现心理学在各个学科中的良好渗透,延伸思政教育深度和广度,实现对教育效果的良好改善[5]。

(三)关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大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变化的重要时期,对学生未来成长及发展影响深远,在应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树立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心理健康辅导及思政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应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疏通并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其次,注重对学生自身积极潜能的挖掘,通过创造机会、提供条件、创设情境等方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和品质,在认识获得、品质养成过程中实现自我修正和自我教育。

(四)培养学生积极社会心态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较大,优渥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宠爱,使得很多学生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不懂得宽容与感恩,抗压抗挫能力较差,缺乏积极社会心态。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借助积极心理学作用培养学生积极社会心态。通过感恩沉思、感恩记录、表达感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使学生能够及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挫折。同时,应采用类似方式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使学生能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发生矛盾时减少学生的怨恨情绪,并尽快平复自身情绪,以包容心态对待他人,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积极的社会心态。

(五)加快教育方法改革创新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使得传统工作模式及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教育方法也应该及时作出相应改变,这就需要加快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首先,应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政教育渠道,加大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比如,可以采用专业知识讲座、专家研讨会、征文比赛、辩论大赛等活动形式,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条幅、标语、校报。公示栏等途径,使更多学生学习了解积极心理学知识。其次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比如,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积极正能量的话题,使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念,以实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如何让大学生正确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勇于应对压力,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和谐,提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是目前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已经在理论以及方法上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科学体系。在创业教育中,合理地借助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创业实效性。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借鉴积极心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提高就业创业的实效。社会在快速转型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发展的机会,同时也让很多的大学生产生了迷茫的心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合理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显得特别重要。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积极的研究方向,是一场心理学革命,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积极心理学表明,人积极的一面可以使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培养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力量,使学校在教育管理和咨询交往方面更为有效,很多高校开始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主张利用人的积极力量,以真、善、美为研究对象,倡导积极的人性论,并以此来激发大学生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力并获得创业的成功。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注重用科学的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研究,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人们的心理,关注的是心理健康。

三、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存在的弊端

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攀比心理,通常和好的同学相比,有很强的功利性。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具体情况不同,创业的条件也千差万别,再加上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根本无法保证公平性。还有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报考的学校和专业都是家长一手包办,他们不清楚自己的毕业去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专业,处于迷茫的阶段。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他们不主动去寻找就业和创业的机会,而是被动地等着家长和老师介绍和安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现如今,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校内的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已经形成了一种水准和规模。国务院也先后发了几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更多有益于心理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解析心理的各种现象、培养更加优秀的品格。在此基础上,也要更加细化地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种压力,让他们成为善待他人、悦纳自己、关心集体、珍爱生命的优秀高素质人才。而进行校内的实际操作时,对精神疾病与心理问题的防治是极为关键的,特别是心理问题。就此问题,高校要展开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宣传以及心理辅导等。在这些校园活动的帮助下,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了重视,开始有了自我抵抗心理危机事件的意识。可是,目前这种将预防心理危机以及心理疾病作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属于一种“消极心理学”。此种取向还存在很多的弊端,与新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

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的构建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自主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就业创业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从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要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自强的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心理。因此,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和创造的潜能,这样教育者才能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自觉地纳入自己的教育计划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根据考核结果而对学生作出优差的评价;教师要营造民主、宽容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他们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拓宽积极心理学的教育途径

课堂无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学习渠道,因此把握住课堂非常重要。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就一定要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中去,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对就业知识的内化。同时还要充分意识到,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个人未来是否能够更好地发展。一定要对职业指导课程进行完善,加强此门课程与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课程的有效融合,进而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还要按照学生、年级以及学习进程的不同来进行职业指导教育,指导要有一定的侧重性,使其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完善职业指导教育的内容。在教育的目标上,应该将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作为主要目标。学生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完成社会关系的学习。关于教学组织,大课堂的学习方式已经显得非常落后了,应该实行小班制,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有充足的互动,提升教学体验。关于教学方法,也应该多种形式相结合,利用案例法、小组讨论、体验法、团体活动以及讲授法等,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品质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课程更加有学习兴趣。在最后的教学评价部分,也可以采用新颖的测试来完成评价。不仅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也应该加以重视。心理咨询分为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其中,发展性咨询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高校中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让心理辅导变得更有探索性、体验性、普及性,让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改变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格。

五、结语

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第4篇

一、从主体性角度对西方心理学史的透视

美国家多尔迈在讨论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的递嬗沉浮时,曾引述加塞特的话说,“假如这个作为性根基的主体性观念应该予以取代的话;假如有一种更深刻更确实的观念会使它成为无效的话;那么这将意味着一种新的气候、一个新的的开始”。这个“新的时代”便是试图在哲学理论上注重对“主体际性”的生成及其对现代实践的意蕴加以探讨,并因而同时也就意味着,传统哲学的“主体性”观念在完成了它的理论使命和历史使命之后,必然地步入了它的“黄昏”之境[1](P1)。他并进一步评述说,始自笛卡尔的传统哲学的主体性观念,本来“是一种可以避免的错误”,虽然它构成了“人的解放和成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但“这一阶段的内在缺陷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明显了”[1](P1)。

虽然多尔迈以上讨论的背景,是哲学理论领域和更为广阔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但是,假如我们接受多尔迈对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的这种历史判定,并以这种历史判定为立足点来考察心理学,那么我们就获得了理解西方心理学历史的内在逻辑的一个新的视角。这是因为,正是笛卡尔意义上的这种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的主体性观念,构成了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前提,并因而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错误的出发点。这就决定了:心理学在它刚刚脱离哲学的怀抱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证科学“诞生”时,就是一个“时代错误”的产物,是一个已经逝去了的时代精神的某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因而在理论上是脆弱的[2](P10-14)。所以,当被普遍证明是正确的、关于生命的科学理论的生物进化论及其思维方式向以追求“科学”为目的的心理学渗透时(美国机能心理学的产生),心理学既不能准确把握生物进化论对它的理论意蕴,也不能抵挡被曲解了的生物进化论试图要将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的人这一主体化的趋势,从而陷入理论危机。这个危机,实质上是多尔迈据以判定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之所以走向“衰落”的历史理性的一个特殊的表现形式;或换一种话语方式来说,它与哲学在从其近代形式向其现代形式过渡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危机,在理论实质上是同一的。至少就机能主义的发展导致整个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崩溃、并因而要求它重建自己的理论基础这个意义而言,实验心理学又回到了冯特的时代,或更准确地说,回到了(重新)建立自己理论基础的“诞生”的起点。但是,与哲学对这个危机的反应、即从“单子”式意识的封闭的主体性观念向“主体际性”观念及其理论建构的过渡相比,心理学对这个危机的反应是幼稚而鲁莽的,即干脆而彻底地否定主体性,由此也“开始”了它的“一种新的气候、一个新的时代”,即行为主义的“气候”或“时代”。

行为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否定(人类)意识作为一个存在领域的合法性。然而,正是意识作为一个存在领域的不可还原的实在性,构成了心理学的合乎逻辑的基础[3](P87-92)。所以,当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研究纲领,其理论逻辑被充分展开之后,必将又一次地使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趋于崩溃,并迫使实验心理学重新回到华生的“革命”的起点上。至少就实验心理学的行为主义传统而言,这就是又过了半个世纪之后,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理论家们,试图在重新论证意识实在性的基础上,改造或扬弃传统行为主义的种种理论努力的历史逻辑的本质之所在。事实上,伴随着行为主义的发展、或当它陷入危机之后作为它的替代形式的,是实验心理学内外的各种“抗议”的力量和运动。其中,对行为主义而言带有“革命”性质的两种力量或运动,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逐步演化为在当代心理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两大思潮。作为对行为主义理论逻辑充分展开所导致的危机的反应,这些不同的理论思潮作为当代心理学发展趋势,它们所表现出的一个共同基本特征,是向主体性的回归。当代心理学的这种普遍的向主体性回归的发展趋势,不是偶然的,而具有历史逻辑的必然性:它既表达了心理学作为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学科本性,又体现着意识实在与人作为主体性存在事实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联。

二、进化自然观对主体的要求和拒绝

关于生物进化或自然演化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古老的传统。它的理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阿纳克西曼德的某些睿智的洞见,并在历史上一直作为一种思想潜流存在和流传着。就其主导趋势而言,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主要表现为一种浪漫主义进化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赋予包括无机世界在内的物质以某种活力和发展的倾向,认为自然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指导的,并最终于19世纪初形成了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的浪漫主义生物进化论,认为每一物种都有自我完善的先天驱力;由这种驱力所导致的获得性性状可以遗传。这种形式的进化自然观,不仅不是反主体的,它实际上以某种不甚明确的方式对主体性存在提出了一种要求。

学心理学的正确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个世界思想;世界1;世界2;世界3;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3-0118-05 收稿日期:2012-01-19

作者简介:李炳全,博士,肇庆学院教育学院教授526061

三个世界理论是由波普尔(1972;1977)和艾克里斯(1970;1977)共同提出的哲学理论。这一思想对心理学有很大的启发与借鉴价值,引发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建构及其发展重新审视,从中发现并解决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一、三个世界理论

依据三个世界理论,可依据存在或共存方式将世界上所有现象分为三大类,即三个世界,它们分别是世界1——物质世界、世界2——精神世界或心理世界和世界3——精神或心理活动的产品世界。“世界1”,又称第一世界,是物质世界,由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及其各种现象构成。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非生物到包括动物和人的大脑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等。它可分为无机界(非生物)世界(I)和有机界(生物)世界(O)。“世界2”,又称第二世界,是人精神或心理世界,它是包括意识状态、心理素质、主观经验、心理活动过程等在内的主观世界,可分为感性世界(S)和理性世界(R)。“世界3”即第三世界,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构成的世界,包括一切可见诸于客观物质的精神内容或体现人的意识的人造产品和文化产品,如语言、文学艺术、科研过程中的问题、猜测、反驳、理论、证据以及技术装备、图书、各种工具等。它可分为抽象精神产物世界(As)和具体精神产物世界(Ss)。通常人们认为世界2是非实在的,但波普尔等认为它对世界1尤其是对人和动物的躯体能起反馈作用,即它直接支配着人和动物的物质躯体并通过其活动表现出来。

上述三个世界是有区别的:首先,“世界3”尽管来自于“世界2”,但却不同于它。后者是心理和思想的状态和过程,是主观的,而前者则是思想内容,是客观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与独立自主性。虽没有客观的意识、精神,但却有客观的知识,因为它的存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其次,“世界3”也不同于“世界1”。前者有物质载体,已客观化于后者之中。如语言被物化在声波和书写符号之中;理论和文学被物化在笔墨纸张中;艺术品被物化在特定材料如画布、石块、泥土、树根等之中;技术被物化在设备之中。尽管没有后者的材料,人工产品和文化产品就无法制造出来,但若没有人的知识在这些物质材料中充当价值和灵魂,这些材料只是一堆无用的废料,所以前者是物质材料的思想内容。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这些思想内容,它们都自主存在着。前者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自己的生命,“一旦理论存在着,它们就开始有一个它们自己的生命:它们产生以前不能预见到的推论,它们产生新的问题。”此外,“世界3”还包括那些尚未被具体化的潜在对象。

但三个世界又是密切联系的,首先,世界1是世界2和世界3的根源,而世界2又是世界3的根源。世界1、世界2、世界3的顺序与它们的形成和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一致的。世界1的非生物部分是最悠久的;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世界1的生物部分,同时或晚一些又进化出世界2的感性世界,随后又出现了理性世界。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共同构成了经历世界。之后,随着人类的出现有了世界3,心灵产物世界,即人类学家称之为“文化”或“文明”的世界。其次,三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在:(1)世界1与世界2相互作用:世界1是世界2的物质基础和活动内容,而世界2有反作用于世界1,对它产生影响。(2)世界2与世界3相互作用:世界2发现、创造或制造出世界3,世界3是世界2的产物,而世界3又反过来影响、乃至制约世界2,通过反馈进一步规范世界2,影响世界2的进一步形成与演变,尤其是影响他人的世界2,它体现出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比如思想家、科学家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提出某些思想、方法、理论或技术等,而它们被人们所认识、利用后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心理。(3)世界l和世界3相互作用。这一相互作用是以世界2为中介间接地相互作用。最好的例证是脑(世界1)与语言(世界3)的相互作用。它们通过人的意识、认识或学习而相互作用,结果既促进了脑的进化,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由此波普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和科学知识的发展都是通过“三个世界”的互相作用而实现的。

波普把由世界1向世界2再向世界3的作用方向称为“上向(行)因果关系”,可表示为:I-O-S-R-As-Ss;而把反过来的作用方向称为“下向(行)因果关系”,可表示为:Ss-As-R-S-O-I等。所以三个世界是一个可逆的完全循环。三个世界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三个世界理论可以作为心理学的一种元理论或理论基础,对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有很大指导作用。若以此为指导,可以发现能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二、对心理公开性与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的启示

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是把心理学变为名副其实的自然科学,使其真正步入自然科学的殿堂。这是自科学心理学肇始以来心理学家们尤其是主流心理学家们的梦想与孜孜追求。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其前提或先决条件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应当像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那样具有公开性。所谓心理的公开性,是指心理能够被直接观察而无需主体的自我报告等自我表露,进而能被研究者或他人不依赖于主体客观地进行研究的特性。心理的公开化就是把不能直接客观观察的心理变为能够直接客观观察的对象,即不具有公开性的心理变为具有公开性。

心理公开性,是科学心理学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要求,是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基石。众所周知,心理学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像物理学那样的自然科学,就必须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转变为像物理现象那样具有公开性,即可以被直接观察和重复研究。但心理恰恰不具备这一特性,而这成为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最大最关键。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追求心理的公开性,由此促进心理学研究方法、技术或手段、理论等的不断突破性发展。综观科学心理学发展史,可以说是追求心理公开性的历史,科学心理学的每一阶段的重大发展与突破,都是以心理事件的公开性为标志。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在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的需要推动下,心理学家们努力把心理转变为愈来愈具有像自然科学研究对象那样的公开性,即能够直接观察的无需被试报告的研究对象(李炳全,2011a)。

既然如此,那么该如何实现心理的公开化呢?依据三个世界理论,可从以下方面实现心理事件的公开性,并把它们整合起来相互印证。(1)依据世界2是由世界1进化演变而来的思想,从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视界实现心理事件的公开化。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活动主义认知心理学等都试图并已经做这方面努力。(2)从世界1是世界2的物质基础出发,通过研究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或生理机制实现心理公开化。当前认知神经科学、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就是这样做的(李炳全,2007)。(3)根据世界2的内容来自于世界1的思想,从心理活动的物质内容方面实现心理公开化,即世界1如何引发心理活动和心理如何对世界1进行反映。(4)依据世界3是世界2的产品或产物的思想,通过世界3实现心理公开化,即通过心理活动的结果(产品或产物如思想、方法、技术、工具、、提出或解决的问题等以及它们的制造和使用)把心理活动展现出来。(5)依据世界2是世界3的价值和灵魂的思想,通过对世界3的精神品性的分析、挖掘实现心理的公开化。(6)依据世界2有一定的可观察的外部表现如行为等思想,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技术手段实现心理现象的公开化。(7)依据世界2是世界1和世界3相互作用的中介的思想,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即世界1如何影响人们建构关于它的理论或知识和世界3又如何改变世界1(方式、内容等)来实现心理的公开化。

三、对心理学研究途径的启示

该怎么研究心理,是心理学家们一直关心且不能回避的问题。综观已有的心理学研究和理论取向或流派,都力图找到合适的研究途径。三个世界理论恰恰在这方面能够给我们以帮助,既使我们发现已有的心理学研究的不足,又能够使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心理学研究的路径。依据三个世界思想,可以发现心理学的研究途径有多条,且它们可以相互补充、互为证明、相互促进,而以往的心理学取向或流派只是从其中的某一条出发,采用一个视界,关注某一方面。具体说来这些路径有:

(一)进化路经:即沿着心理逐步进化的途径对心理加以研究与分析,以弄清心理由低级逐步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与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弄清心理的实质。依据三个世界理论,世界2是由世界1进化而来的,由此就可以把心理的进化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心理进化过程的分析来弄清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李炳全,2011b)。这实际上是当代哲学所强调的溯源法或回溯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溯源法或回溯法是指对一个现象或对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追根溯源,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再现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方法。它假定:(1)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根源,对其本质和规律,只有追溯到其本源,才能真正地掌握和彻底了解或理解与解释。(2)在事物发展源头上或最初形态,或许有多个发展路径,但由于种种原因,只选择了其中一个路径,事物当前的形态或现状就是按这一路经发展的结果,但该路径并不一定最佳,由此通过溯源或回溯,可以发现事物形成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更好地促进事物的发展。采用该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就形成了心理学中的进化路径。它可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影响与制约因素、作用、目的或目标、机能等(李炳全,2011b)。

(二)文化路径:文化属于世界3,是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的结果或产物。按照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理论,文化既是心理活动的产品或产物,反过来又对心理活动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乃至制约。可以说,人的心理正是在创造文化或文化的反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与发展的。因此,文化可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路径,即文化路径,通过对文化形成过程、心理的文化依存性或文化品性、文化对心理的影响乃至制约作用等分析,弄清人的心理的实质及其与动物心理的差异(李炳全,2011b)。

(三)知识路径:知识与文化一样,属于世界3,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知识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把知识专门列出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路径之一,是因为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与通常人们所理解的文化(精神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差异。知识是人的认知的结果,知识的积累与更新进展,体现出人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并且业已发现或创造的知识又能反过来作用于人的认知,促进认知的发展。按照三个世界理论中的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人的心理(世界2)与知识是相互建构与相互生成的,一方面,心理是知识的因,它发现或构建了知识,另一方面,知识又反过来影响、改变心理,生成新的心理结构或特征。因此,通过对知识尤其是知识构建与发展中的心理的分析,可以揭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

(四)生理路径:依据世界2是由世界l进化演变而来以及世界1是世界2的物质基础和成因的思想,可以通过研究世界1中的产生人的心理的脑来研究心理,这就是生理路径。

(五)活动路径: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通过人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实现的,人的心理不仅在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而且又通过活动得以表现,同时它反过来设计、控制、调节、制约活动,因此,活动可以作为研究心理的路径。通过对活动的分析,既可以弄清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也可以弄清心理的实质与特征。

(六)虚拟世界路径:虚拟世界是人通过自己的精神(心理)活动(世界2)构建起来的世界,人在虚拟世界中可以尽情地身临其境般地表现或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由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与个体的真实生活无涉,即他在虚拟世界中的表现不会像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那样直接影响其生活,因而虚拟世界具有投射作用,把个体真实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进而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客观直接。因此,有必要把虚拟世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路径。

四、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论与研究策略的启示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三个世界理论突破传统的二元论思想,提出多元论主张。艾克里斯从人的经验具有统一性、人具有创造性这些事实出发,认为已有的科学成果并不能说明经验的统一性来自神经生理过程,创造性也是如此。由此,他反对哲学上的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一元论以及将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的二元论。他说:“经验的统一性不是来自神经生理的综合”(Popper&John,1977)。该理论强调世界3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具有世界1和世界2所不具有的特征,因而不能简单地用心物二元论思想来指导心理学研究。

在《自我及其大脑》中,波普尔和艾克里斯明确表达了反还原论和反决定论主题。他们认为,科学理论将新的形式引进到世界中,它不能被还原为观察。因为由世界1到世界2再到世界3是一个进化过程,世界2具有世界1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世界3具有世界1和世界2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因而无法完全实现把世界2还原为世界1,把世界3还原为世界1和世界2。价值不能还原为事实;精神不能还原为物质;语言的描述性和论证性层次不能还原为表达性和符号性层次。正因为如此,世界1不能决定世界2,它们又不能单独或共同决定世界3。未来不包含在现在或过去之中,过去不决定现在,过去和现在不决定未来。在物理学中存在非决定论,而在历史中也同样存在。这不仅是因为物理非决定论,而且还因为新的科学思想影响历史从而影响物理世界的进程。由于心理或意识是进化的先锋,因而其产品不是被决定的,也不是可还原的。这种思想启迪我们重新审视心理学中的本体论、还原论、决定论等元理论和心理学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从新的视界设计并开展研究和建构理论。

(二)心理学研究策略

研究方法与策略属于世界3,是其中的知识部分。但在三个世界中,属于世界3的知识是最难理解的。波普尔认为,知识(主要指科学知识)具有以下特征:(1)始于问题;(2)在于寻求真理——寻求客观上正确的说明性理论;(3)不是对确定性的寻求,而是与错误、差错作斗争,通过寻求错误并纠正它们来达到寻求真理之目的。因为“由于我们永远不能确切地知道任何事情,简直不值得寻求确定性;但寻求真理却非常值得,我们主要通过寻求错误来这样做,以便我们能纠正它们。”(4)总是假设的。由此,科学方法是批评方法,即寻求和消灭错误并服务于真理的方法,亦即证伪方法论(1998)。这说明波普尔把证伪方法或寻找并纠正错误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心理学研究也不例外。

该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可表现为:(1)探寻已有心理学理论的不足或错误,并不断修正、完善乃至建构新理论;(2)分析已有的心理学研究及其结果和解释的不足,以便作出更为科学的研究和解释;(3)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看法或公设、公理等加以研究,寻找其漏洞或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研究和建构科学理论。

证伪方法是促进整个心理学的重要方法,许多新取向、新理论或方法等都是针对以往心理学的缺陷或错误而产生或发展起来的(李炳全,2005)。

五、对心理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