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线上教学的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实验日志;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2-0113-04
1重视实验文档资料的整理,推行新举措
如何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实验教师都很关心的问题。如何增强实验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从实验课中收获更多,让更多学生能够主动地走进实验室?我们想了很多诸如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却发现一个问题:实验做得相当漂亮的同学交上来的报告却不敢恭维,由此我们想到必须想办法引导学生重视写好报告,训练学生掌握论文、研究报告和写作要求,使得总结材料具有条理性和科学逻辑性。为了达到目标,我们提高了实验文档资料整理在考核中所占比例,由原来的30%提升为40%,并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措施是“预习―日志―报告”三环相接。
实验预习是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求学生的预习工作包括:实验原理部分的叙述,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明原理知识的关键点,学生必须多花时间认真思考,才能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加工处理,写出简明扼要的原理说明。
实验日志是我们实行的新举措。我们要求学生按时间顺序主要记录:实验进行中(包括课上与课后)自己实验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必做);回答实验教材中以及教师课堂上提出的思考题(必做);学生由实验中的某部分引申开去,结合背景知识,提出的一些看法(选做,老师视情况给予加分);最后是实验感受和体会(必做)。实验日志是实验成功的咽喉,它将贯穿于整个实验阶段,体现学生实际实验的情况,是学生独立实验的一项重要证明。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并给出手写稿。这样,一方面,学生课内课外动手做实验,就会主动去发现问题,主动去解决问题,并经过思考,及时记录下来,有利于实验特别是大型设计的顺利完成。这一举措吸引了学生主动走入实验室,并带动了同学之间相互讨论问题的浓厚学习气氛。另一方面,也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每位同学的真实的实验情况,给出更加真实考核成绩。
实验报告则要求学生简明扼要地记录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误差分析、结论等。
“预习―日志―报告”三环相接的方法便于让学生对实验理解更加透彻,同时杜绝了学生的惰;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实验抄袭现象。
2应用实例
去年我们在04级学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和“CPU设计实习”课程教学中开始推广应用实验日志,两年的实践让我体会最深的是:撰写实验日志普遍提高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实验课的信息量,使得学生整体实验水平大为提高,相应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例如,“CPU设计”实习课程所给的题目是“一台具有11条机器指令的模型机设计”,这对学生来说相当于一个小课题。模型机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设计关系到模型机的复杂度和可行性。报告只能反映最后的设计结果,模型机的调试过程无法在报告中体现出来,学生实验中很多细节教师是无法了解到的。可是,调试在整个CPU设计过程中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也是最能考验学生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因为理论和实践总是存在一定差距。CPU和时序相关,所以设计中就算各个功能模块单独能正常运行,连在一起时因为时序原因也有可能导致时序混乱,而且这种看似各个都正常的紊乱更难以查到原因。
记实验日志能很好的反映这一过程,对学生顺利完成设计任务起了很大的作用,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有帮助。在调试中,不断的回头和动手找原因并把这一过程记录下来,不仅培养了同学的耐心和相互之间的沟通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严谨、细致、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习惯。下面列举的04级一位同学的“CPU设计”日志中的一个问题的发现及解决过程可以反应出这一点。
问题1:CPU调试中基本流程紊乱
图1波形仿真的MIF文件如下:
00:04; %R2
02:08; %R3
04:26; %R2
由图1的波形仿真可以看出,有两个问题:第一:在FETCH3的时候,指令码04也被当作地址码打入到地址寄存器AR中,在波形的后面也可以看到,操作数12也同样打入到了AR中。第二:PC自增时被修改成了总线上的数据。
分析:
对于第一个问题,AR要打入数据那么LDAR一定要有效,而由波形图可以看到,LDAR此时是无效的,这显然矛盾。但是可以肯定,LDAR此刻一定是有效的。由LDAR的产生过程可知,LDAR在由ROM产生之后不再经过任何译码,那么先查看ROM,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ROM中LDAR在FETCH3时为无效状态,这说明LDAR信号在数据传送时被改变了,再查看连线情况如图3:
在总图中找到了答案,在总图中数据通路模块的信号LDAR不是微控器输出信号LDAR而是161LD,这是因为在进行修改时没修改到或拷贝错误造成的,是不细心的原因。修改后再进行仿真如图4:
从图4的波形可以看出,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下面再看问题二。在竖线出现的位置,总线BUS[8..1]上应当出现02,但是却出现了0A!问题1:0A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却出现了!问题2:就算当时0A能够出现在总线上,也决不可能被打入到地址寄存器PC中,因为PC根本就没有处在置数状态,而是在自增状态!
在上图4竖线出现的位置,正好是做完了一个周期,重新回到00001,那么此刻是PC->AR,PC+1,所以PC会放出02,总线上出现02,但是却是0A!在00001的上一个状态00100,总线上是数据12,是没有0A的,那么问题是0A从何而来?
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0A是从RAM中读出来的。因为此刻AR中的地址值正好是01,而01单元中的数据就是0A。在T2时刻,微程序控制器会放出所有的控制信号,在T2之前,从上图来看,RD是有效的。因此存在这种可能性。为了验证,我将ROM做了点修改,如图5:
在00100之后不让其回到00001,而是另加一个状态01001如图5,用来模仿00001,在01001中将PC状态设置为保持,为了验证在0A写入之前PC中的值认为02,就将PCBUS在状态00100时就打开,并置LDAR有效,这样AR中不再是01,因此也就不存在从RAM中读出0A的可能。下面是模仿00001的仿真波形,如图6:
从图6中可以看出,PC_BUS当前确实是02,通过LDAR有效将02打入地址寄存器AR中,先读出了02单元中的08,然后0A却又出现了,这就说明0A并非从RAM中读出来的。并且0A又被打入到PC中,这在PC为保持态时是不可能发生的
第二种可能:0A是从寄存器(R1 R2 R3 R4)中读出来的。从上图来看:此时R[4..1]_BUS无效,0A不可能从寄存器而来。那么难道和时序有关?因为T1是存在尖峰的!虽然有些牵强,但还是去掉了T1用三个脉冲仿真了一下,如下图7;
我做这些波形仿真来排除所有可能是基于这个设想:0A是在上图竖线处才被打入PC中的,所以才走入了死胡同。后来我甚至将PC的连线都检查过。其实问题就出在它的上一个状态。下面是找到原因的波形图8:
从上图8可以看出,0A早在LDR2时就被打入到AR中,因为此时PC正处于置数态,161clrn,161load,161pc为101。所以问题出在ROM模块中,如下图9。
所以上面的模仿00001反而是误导!基于0A是在上图竖线处才被打入到PC中的错误设想,所以我用模仿指令00001来确认PC中的值一直为02,其实早在00011(LDR2)时0A就已打入到PC中了!修改ROM,将PC由置数状态改为保持状态,即161clrn,161load,161pc由101改设为110。修改后的波形仿真正确,问题解决。
以上只是该同学在他的实验日志中关于调试CPU中的一个问题的发现及解决方法。他将这一“发现、思考、方案确定、解决”的过程经过自己的思考及时记录并整理,假如每一门实验课,每一次实验都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去完成,相信大学四年下来必定会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和严谨、细致、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3效果及总结
实验日志已在两届学生中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CPU设计”实习两门课中推广应用。普遍反应良好,正如同学所说:“在实验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实验日志。写好实验日志,事半功倍!在刚刚做的时候,稍有了点头绪,记了下来,或者说有多种方案时,到最后混乱的时候可以返回看原来记的日志,当时的思想就又很清晰了。看着自己一直记录下来的点滴,是实际动手带来的乐趣和辛苦交织的感受。”
对于这种新方法的尝试,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日志和报告,并给以评价,使学生认识其重要性,并对写得好的日志、报告及时进行展览、表彰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走进实验室,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以达到我们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
Discusses the promotion practice quality of teaching shallowly the new method----Experimental diary
Abstract:The university stage practice teaching is trains the student to operate the skill and the scientific method, the manner, the custom important process. How raises the student good experiment basic skills, how promotes the practic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our each experiment teachers all very issue of concern. This article on “recorded the experimental diary” this new method attempt to promote the experiment quality of teaching to make some discussions.
KeyWords:the experimental diary ;Experiment of Computer Principle;the quality of teaching;
参考文献
[1] 吕海莲.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5,增刊:88-89
[2] 柏建普. 提高微机原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尝试[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120-122
作者简介:方恺晴(1969-),女(汉),湖南长沙,本科,高级工程师。
E-mail:;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引导
大学生微博是指以网页为载体,由背景相似、兴趣相投、认识相近、情感相依的大学生所发起的新型的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按照法律地位情况,网络社团等青年自组织被界定为“准民间组织”,属于民间组织,是典型的“自组织”①。
针对大学生微博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要注意保护大学生的网络自由权利,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个性。对大学生微博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其本质不是单纯的“管、卡、压”,而是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使学生自发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需要认识三个重要问题: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能不能管?如何管?这三个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部门全面思考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一、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
网络自组织为现代青年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一种不同于传统“他组织”的新型的自组织样式。这种自组织信息的传播由于信息的者和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类同性( 相同的生活、学习、工作背景, 趋同化的目标追求以及类似的职业生活状态等) 而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指向性( 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时尚交友、时尚运动和社会娱乐等领域) , 呈现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组织化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从高校管理和德育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究竟要不要管?
从目前来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高校管理系统和德育部门还没有确立明确的意识和态度,基本的做法是“放羊”,这里边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认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属于私人空间和“课余活动”,不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和德育职责范畴之内,故而理所当然地对其放任自流。第二,从技术的角度,相关部门认为无法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缺乏介入的即时性设备、手段和制度,而如果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势必增加管理部门和德育部门的工作量。第三,相关部门对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实效应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意识,从割裂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代际隔阂,没有认识到90后大学生基本上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是其他代际人群无法想象的,但也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究竟要不要管?
首先,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特点和现状来看,必须管。从技术方面来看,目前对大学生用户使用网络自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无法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类,查看不同类型的QQ群和微博;缺乏让自己获得更多关注的有效手段,失落感普遍存在;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割裂,线上活动虚拟化难以成为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有力依托,朋友熟人少,缺乏互动;微博等新的网络自组织产品是新产品,认知和学习的门槛较高,难以在朋友圈子中推广,形式限制多,活动范围有限,比如微博就限制140的字数上限、不能发多图、评论中不能发图,等等。实际上,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人文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远比这些要重大。
网络自组织作为新型的网络生活平台,应当成为大学生开拓视野、广交好友、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应当是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人际交流的好平台、师生沟通的好场所、家长和社会考察新一代大学生的好镜子。根据上海青年中心的研究,截至2008年底,上海青年群体中有高达81%的人加入过青年自组织。②然而从现状来看,网络自组织有时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传统的观念与秩序逐渐失效,而新的伦理道德秩序还在建立当中,这也集中体现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生活中。而基于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家庭教育的监管很多时候是缺位的,高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则循于旧例,固步自封,缺乏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进行管理和引导的必要机制,就使得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生活处于道德荒漠化状态,这是让人十分担忧的。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具有两面性,它对高校的管理和运行以及大学生健康成才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这种两面性构成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必须介入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重要考量。从积极方面来看,许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行动取向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总原则和大方向是吻合的,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作为一种线上虚拟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线下的学校正式组织形成了补充,它适应了爱学生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交、克服心理障碍。然而从消极方面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信息的开放态度容易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轻信和盲从的态势,有时甚至阻碍了正常信息的传播,不利于高校的稳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受核心人物影响甚大,特定条件下一些自组织容易形成对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抵触甚至对抗行为,如一些高校近年来出现的“抵制食堂”、“拒交费用”等学生,背后都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因素存在。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自发、自为特点,使其在目前基本游离于制度化、常规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藩篱之外,既是新颖的高校大学生生活样式的体现,也是潜在的问题域,它将在未来的高校发展中日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其次,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角度看,必须管。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人—机—人相结合的动态复杂系统,它不仅是软硬件结合的技术系统,也是社会与人文容纳其中的精神—心理系统,在当今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正确对待社会关系发展。大学生作为新的代际人群,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基于人缘、地缘、校缘、职缘而形成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 试图在不同的地域、领域等差异性空间中寻找新的信息来源和生发点,以极大的兴趣去寻找因为差异性的人际关系, 这就使网络自组织呈现发散性、开放性的特点,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介入进行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目标,是直接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合格人才,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网络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下,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因应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日益重要,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应该予以重视,才能增强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能不能管?
首先,从技术手段等客观条件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管,有条件管。
目前,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分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一份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题为《高职院校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显示, 按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互动关系,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现存的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他们分别是:信息咨询型自组织、情感关系型自组织和兴趣探求型网络自组织。这是按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内容进行分类的结果,不一而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尽管都是客观现象,但是这三种类型仅仅是一种划分的方式和可能性,它们在逻辑上和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但在现实的网络自组织生活中它们并非是截然相分的,而是更多地呈现交集现象,体现了网络自组织本身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另外,我们也可以按照网络平台的技术载体将今天流行与高校中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分为: 群—即以MSN、QQ、Fetion 等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客—以Web2. 0、Blog 等个人信息中心为载体、吧—以BBS 等网上交流平台为载体、游—以各种网络游戏平台为载体,等等。
以上分类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所使用的技术和平台,同时也是大众化的网络信息流通、人际交往的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参与性极强的平台。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身的发展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不仅存在着相同年龄段、相同兴趣领域等“靠近”因素,也存在着非相同年龄段、非相同兴趣领域等其他因素。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以班级为单位的微博、QQ群等网络自组织中都有教师、班主任等代表高校管理和德育发展力量的因素存在,甚至团委、学生处也建有满员的微博、QQ群等网络自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引导。从技术的角度看,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是完全可行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管,而是愿意不愿意管。
其次,从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管,有条件管。
根据协同学的一般原来,自组织是系统自行、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过程或现象,依据的是成员间的相互默契与协同工作、各尽其责,组分的行动具有自发性、开放性和流动性,但在整体上能够形成、维持和发展整体的组织结构。在这一点上,微博等网络自组织区别于一般的“他组织”,但也有共通之处。自组织和他组织一样有组织者,但是自组织中的组织者并非来自外部系统,它的演化动力在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没有外在的组织者。组织者管理、控制系统,系统按照预定的计划、方案发展,达到预定的目的,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典型的自组织形式,具有自组织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特殊的表现。它不能完全离开来自学校、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行政命令和组织形式。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状来看,QQ群、微博、bbs等组织形式中均缺乏外在的权威性的组织者,不同于学生会、团委等外在的他组织形式。但更深入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建立和形成、维持尽管建立在大学生之间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比如学习过程系统化的要求(指向学习型的QQ群)、课余生活的需要(如各种课外社团的网络组织)、个性发展和交友的需要,等等,但是从根本的角度看,它还是在利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包括场地、设备、图书资料、观念熏陶,等等。因此,从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关系看,作为他组织的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部门如学生会、团委、思政部(社科部)等组织形式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
此外,Web2.0的多种应用形式如博客、微博、WIKI等网路用户互动平台也容易形成信息咨询自组织。就Wiki来看,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平台,大学生用户可以在上面发表网络内容以及修改编辑网络内容,其他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跟进修改相关内容,逐渐形成一些公认的、共通的Wiki内容,并以其质量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网络声望”③。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于“权威”和“秩序”的需求,丝毫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他组织。来自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相关部门和个人的管理和引导,既是可能的,也是受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欢迎的。
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如何管?
1、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与育人目标的关系,使之纳入学校管理范畴。
高等学校一定要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意义,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重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要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力度,强化软件建设,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将团委、学生处、思政部和教师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齐抓共管,贯穿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生活,贯穿于大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确保不使大学生网络生活成为管理和引导的死角,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努力使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工作形成党委领导、党政结合、强化行政、突出自我、强调创新、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运行机制。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以网络诚信为重点,加强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改造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根基。要重视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身心健康。
2、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营造良好的线下环境。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和选课制,这些制度都是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和规范,但客观地看它们都还不完善,高校中的学生会、团委等正式组织还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所开展的活动较少,形式过于简单、内容不活泼,很多时候带有政治色彩和任务意味,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没有吸引力。正是在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校园缺乏厚重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遍地开花的重要背景,也是今后高校加强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的一个着力点。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无意识”存在于大学生的观念中,是高校的生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无言的推动力、生产力,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品质,能对大学生的言行、性格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良好的高校文化会形成不断扩大的集体积极参与,是赢得大学生的理性支持、情感支持和精神支持的重要渠道。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昂扬的激情鼓舞人,以丰富活泼的活动吸引人。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部门应以团委、学生处以及班主任、辅导员等一线工作人员为助理,多方位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价值拍卖”、道德模拟实验等,突出活动的创造性和趣味性、知识性,扩大社团活动的范围和功能,增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3、强化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
首先要有换位思考,充分认识高校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理解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理解这些需求受到自身目标变化、社会时尚的引导和变迁等诸多因素的交叉影响,而采取尽可能规避其中的不合理需求,引导其需求向合理的、高一层次的需求提高,尽可能满足其中的合理需求,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最大程度上的客观条件。
其次,从人才发展的角度进行激励。引导大学生确立适当的目标,引发、导向和激励他们使自身利益与高校整体利益相契合,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追求与高校发展融为一体。学习激励,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德育部门向学生提供各种第二课堂、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如开展团校、党校、三下乡等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大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参与生活的机会和平台,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结语: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出现的新鲜事物,在当前社会生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能不能管,如何管,这三个问题始终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系统问题,需要高校管理者从以人为本和协调管理的角度去考量并予以解决。
[注释]
①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6- 17.
②黄洪基等.参与热情的高涨自主意识的张扬———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报告[M]/ / 卢奉杰,杨.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③关于网络声望的解释,见王京山著《自组织的网络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6- 17.
[2]黄洪基等.参与热情的高涨自主意识的张扬———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报告[M]/ / 卢奉杰,杨.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传承先进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实现大众化后,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与挑战,如何转变办学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政府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树立科学育人理念,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育人理念是高校理念的核心。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校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历史重任。只有确立科学的育人理念,才能正确地指导育人实践,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目前,作为社会公认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现代高校职能之一的人才培养一直被认为是高校最为基本的职能和最核心的任务,是不同层次高校共同的办学目标,需要调动一切力量和资源为之服务。因此,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根本使命,将提高教育质量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钱伟长曾讲过:“过早专业化的结果常常是教师教什么学生懂什么,学生只在一个方向上发展,把这个方向上的东西学四年,别的都不懂,这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而社会需要能带着满脑子的问题从高校走出来的人,需要有创造性而不是模仿性的人。通识教育是对任何专业的学生的长远考虑,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关键的挑战,这些挑战涉及跨领域、跨学科的很多方面,因此对学生进行通识化教育势在必行。
3、树立国际化培养的理念。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选择。在高校人才培养取向上,高等教育国际化主张培养适应在国际环境中学习、工作和发展的人力资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括较全面的是日本广岛大学教育研究所喜多村和之教授,他提出了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三条标准,即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融通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日益突出。
二、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仍存在重已知知识的掌握、轻未知知识的探索,重单一专业领域理论知识传授、轻跨学科知识供给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要着眼于未来,侧重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当今世界科技、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老产业更替速度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仅具有某一专业特长,而是一专多能,具有多重融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专业分割过细,培养出的学生就学术视野、知识结构、个人特点和社会适用性等方面与英美高校相比有较大差距,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一般美国高校里,新生入学的第一、二年,通常不属于任何院系,也不分专业,全部学习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等组成的通识类课程。在此基础上,到三、四年级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某种职业或进入研究生院学习创造条件。我们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并根据中国国情实际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要树立和落实通识教育理念,探索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平衡的课程体系。各高校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置核心通识课程。同时,加强对通识课程的建设与管理,真正使通识课程开得有实效。 转贴于
2、创新教学方式。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取决于课程内容的设计,还取决于教学传授方式。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中认为,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很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缺乏批判性思维。这样一种传统的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培养领导力和创新人才就显得过时了。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中也指出,改革教学方式,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特别是要引导、支持、鼓励教师赴海外交流学习和培训。其次要深化考试方式改革,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一些事实的考试方式中解脱出来,在命题时,需要设计培养和开发学生能力的试题,要求学生去解决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去分析某一观点的正反两个方面,并且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考试方法上,采用以全面衡量学生能力为前提的多种灵活方式:如论文式、研究报告式等等。同时,还需加强与国外著名高校的校际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大与国外高水平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
3、注重实践能力。中国高校要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整合优化、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给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努力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验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参与科研和建设项目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应由原来追求数量逐渐向追求质量转变,由原来“精英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在新的环境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从目前高等教育实际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应从人力资源、教学投入和质量评估等三个方面完善保障体系。
1、不断完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中认为:“高校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术人员和学生。”当前,每一所高校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对大师级领军人物的培育与引进,在工作条件、研究经费、生活待遇等方面都给予了较好保障。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要探索建立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良性运转的制度机制,充分保障教授治学的权力,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办学主体的作用;建立完善人才发展性评价机制以及帮助优秀人才实现自我发展、获得成功的管理支持机制。
2、不断完善教学投入保障机制。教学投入主要是经费投入和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确立并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在办学经费安排和校内资源配置上,优先保证教学。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规定,明确每年四项教学经费占学校年度办学经费的比例,形成教学投入持续增长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教学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教学项目与科研项目、教学成果与科学成果三方面与时俱进,加大教师教学责任和教学质量的考核权重,在职务评聘、津贴评定、评奖评优中坚决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有效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积极推进教学理念、内容、方式的变革,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成。
3、不断完善培养质量评估机制。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自己的实际,认真总结过去教学评估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体系。一是完善政府主导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建立起科学的分类评估办法,确立多样化的质量观,防止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趋同;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估体系,调动社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规范社会评估机构运行机制,提高评估的权威性;三是完善高校内部评估体系。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应从外部评估转向推动学校内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校内评估,是高校为了建立自我评估体系、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建立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同行听课制、教学督导制、学生评教制等,及时采集相关数据,认真研究分析,适时干预指导,在规范和完善校内评估的同时,有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不久前,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世界职业教育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中国的职业教育不仅有效地增加了青年人的就业机会,更为世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次会议之所以选在中国召开,一方面是展示中国职业教育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另一方面,也是让中国担负更多的国际责任”。无疑,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职业教育的肯定和期待。
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行。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开放的30多年。回溯中国职业教育这30多年,一个重大的启示就是:中国职业教育只有拓展全球化的大视野,运作现代化的大手笔,在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精髓的本土化进程之中,去创造、创新、创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才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特色、世界水准”,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它需要一个坚实的、科学的、睿智的研究为支撑,以辨清方向,寻求规律,确定对策。为此,只有对世界经济以及为其服务的职业教育发展的走向有所认识、有所把握,才能有所作为。
金融危机使各国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由此,各国纷纷颁布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引领世界经济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教育改革的新亮点。综观世界各国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的主要措施,集中体现在:一是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国家战略;二是不断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是不断完善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四是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五是不断更新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六是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
面对国际产业结构这一大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现代化也指向了一个更高的目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因此,中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突出地表现为:由经济大国变经济强国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基础;由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支撑;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动力;由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前提。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对这一体系的整体架构进行系统设计,要关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形式、内涵外延、结构层次、运作机制等焦点问题。
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分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及其相关研究,经历了“旅行者说――拿来主义――比较选择――本土化”四个阶段,通过“原型研究”,进而“比较研究”,直至“内涵研究”,在“复制――重构――迁移――创新”之中,终于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在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队伍里,有一个长期在职业教育战线上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原理、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这就是本书的作者,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由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以其创新的维度,开阔的视野,哲理的思考,对纷繁万象的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规律性的归纳,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主体脉络,旨在认识趋势与顺应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加以梳理,以窥见其大的走向,实现新的发展。我认为,这一研究恰逢其时。
本书首先从横向的“定界向跨界的延伸”、纵向的“定阶向进阶的递进”和纵横的“应然与实然的交替”三个维度对当代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加以阐释,且每一维度又用八个案例现象给予支撑;而八个案例现象中每一表述及其对规律的解读,又分别是对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大规律性趋势的细化诠释。接着,本书在规律性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并推演出教育层面的发展脉络,即所谓四大“写实性趋势”:“一个重大的共识:确立需求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职教观念”、“一个重大的定位:构建多元趋向的开放式的职教运行体系”、“一个重大的突破:开展创新驱动的跨界性集成的职教研究”、“一个重大的进展:建设交流互动的国际化合作的职教网络”。
这种经由现象描述、规律归纳及推演导出的趋势研究,颇有些哲学的味道。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资料,是一本值得研读的新书。
姜大源研究员主编的另一本书――《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2005年获首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首届职业教育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又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这本新书,可以说是其“姊妹篇”。我期待着,姜大源研究员能够在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中,有更多更好的佳作问世。
在本书的前言中,姜大源研究员有两句诗令我印象深刻:“驰骋才知世界小,斟酌倍感方寸深”。
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就是要有这种认真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探究的精神,不去纵横驰骋,何以能够“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不去斟酌推敲,又怎能知道“方寸之中,海阔天空”!
把握整体才能更好地掌控局部,了解趋势才能更好地做好当下。当今时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是我们每一位中国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了解和把握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做好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王继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国的映射
历时数载,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终于完成,而其主要成果――同名专著也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与大多数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有所不同,这本专著没有罗列世界各国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近年来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经验和教训,而尝试着借助于案例或现象的陈述,从中发现或归纳出规律性的趋势,并在认识这些基于规律的新趋势的基础上,再尝试着去寻求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求顺应趋势、助推趋势。
所以,本书研究最重要的指向,就在于对“趋势”的把握:对纷繁万象的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主体本质的规律性归纳,以此为据梳理出写实性的主体脉络,并力图在进一步认识趋势与顺应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加以梳理,以窥见其大的走向。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本书的主体研究报告部分,是课题研究总报告的核心内容,以体现本研究的创新所在。
研究的第一步,要解决认识趋势的问题,也就是“是什么”的问题?其研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性:研究基于现象一主体本质的规律性趋势。从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加以阐释,且每一维度都用八个案例现象给予支撑;而八个案例现象中每一的表述及其规律的解读,又分别是对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的细化诠释。其中:
对横向延伸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从狭义到广义、从刚性到柔性、从双轨到双元、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综合、从双边到多边、从多样到一体、从赋魅到祛魅,由此推演出“定界到跨界的拓展”的趋势;
对纵向递进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从层次到类型、从经验到策略、从低端到高端、从低段到高段、从新手到专家、从定格到升格、从等外到等值、从排斥到全纳,由此推演出“定阶到进阶的提升”的趋势;
对纵横交替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整体与细节的集成、分离与契合的承接、继承与改革的交集、数量与质量的权衡、功利与人本的兼顾、过程与结果的异同、推陈与出新的因袭、自主与协同的联袂,由此推演出“应然与实然的互补”的趋势。
这种经由归纳与推演而获得的三大规律性趋势,看去有些哲学思辨的味道。
研究的第二步,要解决顺应趋势的问题,也就是“怎么办”的问题?其研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识:研究基于现象一主流脉络的写实性趋势。可以认为,这是基于“教育一实施”层面的归纳:即在第一步哲学层面归纳和推演所获得的趋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归纳出教育层面的趋势,并由此推演出实施层面的脉络,这就是所谓四大“写实性趋势”。
这里对每一脉络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可持续的职教观念涉及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强化创业、有利环保、贯穿终身和面向全民的教育五个方面;开放式的运行体系涉及机制层面办学模式、管理方式、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机构层面办学功能、办学构架和办学层次的多元化两大方面;跨界性的职教研究涉及专业性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的建设、创新性职业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和应用性职业教育科研成果的扩散三个方面;国际化的职教网络涉及多边国际组织新的合作领域的开拓和双边政府部门新的国际合作模式的建立两个方面。
主体报告的最后,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在博采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之众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改革探索的小结,包括“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回顾――经验与反思”、“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辨――本质与规律”、“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三个部分。一个志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之中,为其发展已经做出并还将做出巨大贡献的职业教育,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舞台。中国职业教育30多年的探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未来发展的指向,无疑也是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国的映射。
此外,为便于读者对规律性趋势解读的思路、脉络、结构有一梗概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的把握,本书在阐述第一部分内容时,给予了丰富的逻辑的、路径的和框架性的插图,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子课题研究报告部分,是课题子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体现本研究的依据所在。
本研究以国别地区为一翼,以国际组织为另一翼,即对单个国家或地区的多“点”的职业教育现象与多个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多“面”的职业教育现象,从个案角度展开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具体体现的研究。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并不刻意追求其代表性,所涉及的国际或地区组织也不刻意追求其典型性,尤其是:案例不以数量而以质量为基本要求,内容不以二手间接资料而以一手原文资料为基准,其目的都在于遵循质性研究或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第三部分是本书的研究附件,也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一手资料,以呈现本研究重要文献的原文译件。
本研究选取了一部分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重要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以原文为基础进行翻译,包括:《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2007年3月23日)、《德国企业教师资质条例》(2009年1月21日)、欧盟《哥本哈根宣言》(2002年11月)、欧盟《马斯特里赫特公报》(2004年12月14日)、欧盟《赫尔辛基公报》(2006年12月5日)、欧盟《萨洛尼卡会议结论:建立欧洲职业教育区》(2007年4月26日),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公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9月5日)中文版。
由于本研究在内容层面涉及多国、多地区和多组织,在方法层面涉及精典、“准质性”和“准现象学”,可以说,本研究不啻为一种包容多种内容、应用多种方法的“跨界”研究。
关键词:MOOCs;学习者;课程模式;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3-0015-04
一、引言
从2008年cMOOC的提出和实践到2012年以来,以Coursera、edX、Udacity为代表的xMOOC的迅速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经历了课程建设和平台建设的井喷式发展的起步阶段,对全球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深入理解和分析MOOCs开放教育模式,切实发挥MOOCs对教育的实质性促进作用,则需要在实践基础上针对MOOCs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进行系统而理性的研究。
本文选取了三个案例进行分析,它们分别代表了在MOOCs研究和实践中的不同角度,旨在促进对MOOCs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大规模自主性学习分析:杜克大学Coursera课程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研究:圣何塞州立大学edX课程研究。
・cMOOC模式研究:马里兰大学P2PU平台研究。
二、大规模自主性学习分析
杜克大学Roger Barr教授2012年9月24日在Coursera开设了杜克大学的第一门MOOC课程:《生物电:量化研究方法》,该课程也于2013年2月获得了ACE的首批5门课程推荐学分。杜克大学对本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表了课程研究报告。[1]
1.课程信息
课程教学时间为八周,每周课程包括大约1-2个小时的视频段。在课程考核上,每周有两个计成绩的测试,以及一次同伴互评和期末考试,共18个计成绩的作业。在课程前和课程结束,进行了问卷调查。
(1)课程的低完成率与倒漏斗结构表现明显
共有12725人注册了课程,7761人至少观看了一次课程视频,346人参与了期末考试,313人获取了证书,261人获取了优秀证书。课程的低完成率与倒漏斗结构明显,这也是当前MOOCs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
(2)具有本科以上学位且具有领域经验的学习者占有很大比例
在学习者中,约72%的学生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在对课程内容的已有基础上,9%具有本专业学历,26%具有本领域基础或经验,28%自己了解过课程,不熟悉课程内容的学习者只占37%。
2.学习动机
结合对课前问卷、课后问卷以及课程论坛的综合分析,学习者学习本课程的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进行终身学习,获得本课程知识,并没有完成课程或取得证书的要求。
・出于兴趣爱好,增加社会经历,智力激励。
・相比于传统教学形式的学习便利性。
・获取在线教育经验。
3.课程行为
学习者课程学习的主要行为有:观看视频、参与论坛、进行测试。这些课程参与行为在第一周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步下降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获取证书的学生和未获取证书的学生相比,获取证书的学生的学习行为更活跃和积极。
课程的讨论区使用活跃,学习者通过讨论区进行交流,解答问题。学习者还自建了一个课程Wiki,将作业练习的内容和补充资料更新在Wiki。
4.课程评价
在对课程的满意度评价上,学习者给出了较高的满意度,平均满意度达到了5.64(共7级)。同时在对课程论坛和教师的满意度调查中,也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
课程向取得证书的学生进行了学习收获的调查,这些调查问题与杜克大学在校生的课程评估问题相同(五级制),整体上在线学习者通过本课程达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获取实用知识(4.33)
・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4.46)
・应用知识、概念原理到特定的应用场合和问题(4.13)
・分析和整合知识(3.97)
・使用本领域的方法进行学习探究(3.7)
5.影响完成率的因素
调查发现,促进学生完成课程的主要因素有:
・对课程认证的正式认可度
・个人专业发展
・参与论坛,与其他学习者交互
・作为线下学分课程学习的补充
影响或阻碍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主要因素有:时间、数学基础和课程内容中从概念到应用的跳跃。
6.教师课程准备与收获
课程教师Roger Barr教授谈到:“创建一门在线课程是一个庞大的工作,比我预先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包括组织在线知识内容,参与在线活动如监视论坛、创建考试和测试等,并要在课程前和课程中与技术人员、课程助教和Coursera人员进行合作。在线课程的大规模与多样性,如来自多个国家的不同特征的学习者,这些课程经验对教师来讲是有价值的经历。
7.研究总结
通过Coursera课程《生物电:量化研究方法》实施与分析,得到以下经验:
・学生对课程教师和课程内容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学生的规模性、多样性,提升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经验。
・课程讨论区形成了积极的学习社区。
・视频质量似乎并没有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满意度。
・课程平台的发展对在线学习产生了挑战。
三、翻转课堂模式研究
MOOCs提供了视频等大量优质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提供了资源支持。翻转课堂是MOOCs教学应用中的一种重要学习模式,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翻转课堂的应用。
圣何塞州立大学与edX合作,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研究。圣何塞州立大学在2012年秋季使用edX课程《Circuits and Electronics 6.002x》教授大学二年级《电路分析(Circuit Analysis)课程》,研究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2]
1.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为――在课外,学习者的主要学习任务为:
・观看edX 6.002x在线视频,进行内容学习。
・完成在线练习题和实验。
在课堂内,主要学习活动为:
・教师总结及回答学习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测试和个别测试。
・教师解答测试}目。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基本要求为:
・学习者必须参与,课堂活动是成绩的一部分。
・是有计划的,有结构的学习活动,而不是简单的答疑。
・是参与性的,积极性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题目解答和内容讨论。
・是合作性的学习,小组同学互相讨论学习。
2.教学分析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程在C或C以上成绩的百分比从65%提高到了91%,学习者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且,教学记录显示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在课下通过视频进行自学,但课堂的学生出席率是显著增高的。一方面因为课堂活动是算成绩的,另一方面,学习小组的参与与对小组的责任感也使得学习者不会轻易缺课。
3.研究总结
在圣何塞州立大学与edX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成绩。这证明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一种有效方式。
MOOCs中的视频、讨论区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为翻转课堂的应用创造了基础。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在学习内容的耦合度方面,由于不同院校的课程内容与MOOCs课程内容会有差别,所以在课程设计上,还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安排。
四、cMOOC模式研究
Peer 2 Peer University(P2PU)是一个草根开放教育项目,旨在创建一个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的终身学习模式,公开提供在线资料,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教育机会。从应用模式角度分析,P2PU属于cMOOC的应用模式,其理念为开放、社区以及同伴学习(Peer Learning)。P2PU还将游戏奖励机制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并遵循知识共享协议(CC)。
马里兰大学的研究者与P2PU平台合作,研究如何进行在线课程结构的设计、应用、分析,以促进在大规模范围下的在线教育。该研究受到美国国家基金“在MOOC平台中理解和设计社群动力学(点对点大学)”的资助。
1.研究问题
研究所希望解决的问题包括:[3]
(1)如何设计、部署和评价MOOCs平台?平台设计中的哪些特性能支持有效的学习者参与?平台的一些特性,如奖章、小组推荐等,如何促进有意义的参与?
(2)如何发展MOOCs平台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教育和社会发展对数字化基础设施应用技能的要求?如何发展MOOCs平台以适应快速增长的教育发展?MOOCs是否提供了适当的平台以构建技术的、管理的、科学的技能以使用和支持快速发展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3)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以支持高效的、数据驱动的学习分析研究?哪些数据标准和实践是支持开放教育和开放社区所必须的?
2.研究成果
研究当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对于cMOOC中课程学习者的参与度分析、对于平台数据的分析构建以及创新MOOC研究。
(1)对课程学习者参与度的研究
在P2PU中,学习者参与课程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课程页面的讨论区。研究使用P2PU平台的课程数据,构建了7门课程13周的多元统计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关于课程参与度五个研究假设的正确性。[4]
・如果某门课程有较多的积极参与者,平均每位参与者的内容较多,则整个课程的活跃度越高。
・课程的参与者数量与课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有关。
・课程积极参与者数量越多,则再次参与课程的学习者更多。课程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数量越多,再次参与课程的学习者也更多。
・课程组织者的发言数量越多,则课程的积极参与者的数量和发言数量也越多。
・积极参与者的数量和内容越多,则对课程材料的讨论内容越多。
(2)数据方面
P2PU平台的所有资源和交互数据都在知识共享协议下共享。研究探索使用P2PU的LOG日志数据创建共享P2PU平台数据的策略和进程,将P2PU原始日志数据转化为可用的变量和数据集以供教育和相关领域研究者使用,并且探索各种学习分析技术以研究在线学习中的学习过程。
(3)MOOCs创新研究
Mechanical MOOC是P2PU的一个研究项目,旨在探索在大规模课程中如何对小组中的同伴学习提供自动化支持。研究开设了一门八周MOOC课程《A Gentle Introduction to Python》,与其他MOOCs提供商用一个平台支持MOOCs课程教学不同,这门课程直接利用现有的开放学习站点:教学内容来自MIT开放课件,由Codecademy对练习和测验提供即时自动反馈,学生小组讨论使用OpenStudy的Q&A论坛,学习任务的日程安排由P2PU用邮件列表向选修的学生自动发送。这种MOOCs类型展示了P2PU“人人都可以为师”理念的技术实现路径,对大规模范围下的在线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索。
3.研究总结
P2PU是基于cMOOC模式的在线开放课程,研究希望基于P2PU平台,进行实验设计与实现,获取如何提升平台结构以促进开放学习的知识;通过从P2PU平台搜集和分析数据,获取开放学习动态性和开放学习社区知识。在数据方面,P2PU源代码在Github共享,推动创建和共享公共数据、实践和标准,促进学习和教育领域中更大范围的大数据研究。
五、分析与思考
在探索如何发挥在线教学的潜力中,教学实验和基于实验的研究是一个关键因素。[5]上述案例从多个不同角度对MOOCs进行了实践和研究的探索,我们得到以下分析和思考:
1.学习者分析和课程分析是探索MOOCs平台大规模自主学习模式重要内容
MOOCs以其开放性、优质性等特征推动了全球学习者的大规模参与,学习者是如何使用在线课程开展学习的?对学习者的分析和课程的分析是深入探索MOOCs平台大规模自主学习模式和应用机制的重要环节。在当前MOOCs课程的研究中,学习者分析和课程分析是每项研究都在关注的问题,也是从微观层面对MOOCs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必要工作。
对学习者的分析主要从学习者特征、学习行为和绩效等方面展开。学习者特征,如年龄、性别、已有学历、选课动机、背景等,如何影响其MOOCs学习行为与成绩?学习者使用MOOCs平台的行为有何特点和规律?学习者进行MOOCs课程学习的收获和效果如何?这些需要从课程学习者的调查分析和课程平台的数据分析中获得信息。
对于课程的分析,主要探索各种课程组件的使用情况。在MOOCs课程中,短视频学习、在线讨论区、交互式练习、作业考试的自动评分和学习者互评等,被认为是MOOCs课程相对于以往在线课程在教学过程上优化设计。而这些课程组件实际应用如何,需要从课程平台的使用数据中进行分析。相关研究从MOOCs课程的实施中已经获取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将对MOOCs平台建设和课程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2.应用模式的研究是推动MOOCs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虽然MOOCs从诞生至今因其名校引领、开放性、大规模性等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推动MOOCs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要进行教与学的研究,探索适合不同教学环境的的课程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和翻转课堂等混合学习模式是MOOCs的主要应用模式,MOOCs课程平台的课程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课程质量高,课程资源丰富,一方面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也为翻转课堂的设计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将MOOCs引入课堂教学时,翻转课堂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混合教学模式,这种“MOOC+翻转课堂”的模式也被称为SPOCs(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小型私密开放课程),有助于实现更加深度和个性化的学习,提高学习者的自控性和交流的互动性,促进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基于MOOCs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线上线下的学习交流和讨论、如何设计课程学习和在线资料的使用等是教学设计中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3.cMOOC仍然是MOOCs发展中重要的课程模式
MOOCs在发展过程中包括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模式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模式,虽然现在大多数MOOCs研究是基于xMOOC的,但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课程模式仍是需要我们深入探索的领域。
cMOOC课程模式侧重知识建构与创造,强调创造、自治和社会网络学习,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认知过程的创新教学模式;而xMOOC课程模式更接近传统教学过程和理念,侧重知识传播和复制,强调视频、作业和测试等学习方式,引入商业化模式,将在线教育推向了更大的范围和领域。
对于cMOOC领域,如何构建有效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还有待于深入探索。马里兰大学与P2PU的合作研究从cMOOC课程的教学设计、平台建设、应用分析等方面为cMOOC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Bioelectricity: A Quantitative Approach[EB/OL]. http://dukespace.lib.duke.edu/dspace/bitstream/handle/10161/6216/Duke_Bioelectricity_MOOC_Fall2012.pdf.
[2]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EB/OL].http://.cn/abcdy/cncc/2013/Presentation%20in%20Chinese.pdf.
[3]Understanding and Designing Community Dynamics in a 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 Platform, the Peer 2 Peer University[EB/OL]. http://nsf.gov/ awardsearch/showAward?AWD_ID=125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