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教学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空气;二氧化碳;细菌;温度;湿度;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 17(2007)10-0950-02
教室内良好、合理的通风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改善室内微小气候,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在寒冷的季节,门窗紧闭导致空气中因学生呼吸与皮肤分泌等 产生的有害物质积聚,O2体积分数下降、CO2体积分数增高,使学生产生胸闷、头晕、 注意 力分散、嗜睡、记忆力减退、鼻咽粘膜充血等症状,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引发各 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麻疹等的传播。长期室内空气污浊还可能阻止体内血红蛋白合成, 造成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紊乱,影响学生的后天发育,并使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受到不良 影响[1]。为了解寒冷的冬季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教室空气卫生状况,笔者抽取辖 区内8所中小学校进行了监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参考中国学生体质调研方法,将上海市奉贤区学校分为区级和镇 级学校[2],按照随机抽样的原理,分别从区级和镇级学校中各抽取4所学校,共计 8所学校,其中中学5所,小学3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幢教学楼,每幢教学楼每层随机抽取 1间教室,每间教室采用梅花5点监测。
1.2 方法
1.2.1 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包括可吸入颗粒物(IP)、CO2体积分数、室温 、湿度、细菌总数。
1.2.2 监测仪器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GXU-3010/3011)、数字式粉尘仪检 验表(P-5l2)、热球式电风速仪(QDF-2A)、温度与湿度仪(ST-80B型)。以上仪器均经 技术认证,使用前均经标准校正,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空气细菌用直径9 cm的营养琼脂平板 收集、培养。
1.2.3 监测时间 分别于2002年12月至2003年1月和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 ,每天第1节上课前5 min和每节课下课前5 min采样。
1.2.4 评价标准 教室内IP、CO2、细菌总数分别参照室内空气中IP卫生 标准、室内空气中CO2卫生标准(GB/T 17094-1997)和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17093-1997),气温、相对湿度参照国家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3-1996)中普通招待所 的标准来评价。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有关指标的均数、方差 和t值。
2 结果
2.1 CO2体积分数 CO2体积分数由课前的0.081%逐节上升,第1节课后 上升至0.133%,第2节课后上升至0.148%,第3节课后上升至0.178%,至第4第课后达到0.19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47,P<0.05);课前与每节课后CO2体积分数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74,5.064,5.862,4.648,P值均<0.05);中学和小 学教室CO2体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9,P>0.05)。
2.2 细菌总数 教室内空气细菌总数课前为0.2个/cm2,第1节课后上升至 1.0个/cm2,第2节课后上升至1.4个/cm2,第3节课后上升至1.7个/cm2,第4节课后上 升至1.8个/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2,P<0.05),课前与每节课后细菌 总数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78,2.814,2.145,2.029,P值均<0.05);中学和 小学教室细菌总数差异有也有统计学意义(F=3.619,P<0.05)。见表1。
2.3 IP密度 课前为0.45 mg/m3,第1~3节课后均为0.45 mg/m3,第4 节课后为0.46 mg/m3,不同教学时间教室内I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58,P >0.05),中学和小学IP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1.473,P>0.05)。
2.4 温度 课前为5.0℃,第1节课后也为5.0℃,第2节课后上升到6.4℃, 第3节课后上升到6.8℃,第4节课后保持为6.8℃,不同教室内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091,P>0.05),课前与第2~4节课后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 别为0.00,3.862,4.249,P值均<0.05);中学和小学教室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306,P<0.05)。
2.5 湿度 课前为66.2%,第1节课后为68.2%,第2节课后上升到69.8%,第3 节课后上升到70.8%,第4节课后上升到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56,P>0. 05);课前与每节课后教室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58,1.219,1.737 ,2.323,P值均>0.05);中学和小学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49,P> 0.05)。见表2。
3 讨论
CO2体积分数是室内空气质量的敏感指标[1]。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冬季教室门窗 长时间关闭,室内CO2体积分数显著升高,由课前的0.081%逐节上升,至第4节课后时达到 0.197%;细菌总数也从课前的0.2个/cm2,至第4节课后上升至1.8个/cm2。近几年来, 中小 学校新建教学楼较多,教室的保温条件比较好,门窗的密封性能都很好,但在通风换气设计 上略显欠缺[3],所以一到冬天,室内外空气不流通,通风换气较差。另外,学生 冬季在教室内活动时间也相对增多,导致教室内多项空气质量指标超标,从而影响了学生的 学习效率。因此,寒冷季节在课间应开启门窗5~6 min,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研究报 道,适当时候开启门窗通风换气,教室内的各种卫生学指标会马上得到改善[4-8] 。
在教室的改建、扩建和新建中,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功能的合理设计,如将窗户分成上、下 两层,上层小、下层大,冬季下层玻璃关闭,上层玻璃打开,这样既保证了教室的温暖,又 可以使教室能及时得到新鲜空气。教室的门也可以做成定时开启或在教室内安装通风换气扇 ,给教室补充新鲜空气。学校应按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每班人数;教室要经常保持开窗通风, 在寒冷的季节应实行“下课开、上课关”的制度;教师在课间应鼓励学生离开教室到户外活 动。
4 参考文献
[1] 潘庆仲,张爱芹,宋兴田.影响教室空气环境卫生质量的主成分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 99,20(2):151-152.
[2] 王宁,孔淑琴,郑连东.济宁市中区26所中小学教室卫生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 001,22(2):176.
[3] 徐小英.中学教室空气污染状况调查和对策.中国校医,1997,11(1):36-37.
[4] 张文华.徐州市某中学教室空气细菌污染监测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00,11(2):51 -52.
[5] 滕立新,段佳丽,张宏伟,等.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空气卫生质量状况.中国学校卫 生,2005,26(10):809-810.
[6] 戴欢欢,乐巍,申得民.冬季教室空气质量对学生疲劳的影响.城市发展研究,2001 ,18(1):73-76.
[7] 常桂林,孙思,黄正.高校校园及教室空气质量和噪声污染情况调查.中国校医,200 4,18(1):44-45.
[8] 吴小辉,何芯梅.某临街教学用房噪声与空气质量.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 287.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6-0052-03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教学的理念,既要辅助教师的教,更要辅助学生的学,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感知过程、体悟思想方法,建构多维知识体系。本文通过苏教版(选修2-2)中《导数》一章中“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课件制作过程,来探索如何运用几何画板演示连续变化、膨胀收缩、分裂合并、有限无限等数学思想的实现途径。
一、通过情境创设,感悟以直代曲的必要性
1.情境
光线射到曲线上一点P,光线如何反射?
学生知道光线在直线上如何反射,曲线上的光线反射问题怎么转化成直线上的反射问题呢?
2.问题
对曲线精确变化趋势如何刻画?
3.讨论
局部以直代曲。
课件演示:用线段上的关联点控制缩小与放大,原图中矩形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逐渐连续放大,拖动再放大点,则圆内曲线连续放大。当原图中的点P在曲线上移动时,右面两个被放大的图形也随之变化。
如果将点P附近的曲线再放大,我们有什么发现?
如果继续放大,曲线在点P附近将逼近一条确定的直线,该直线是经过点P的所有直线中最逼近曲线的一条直线。曲线可能在这条直线的同侧,也可能在这条直线的两侧。
在点P附近我们可以用这条直线l来代替曲线,也就是说,在点P附近,曲线可以当做直线。(即在很小范围内以直代曲)
既然点P附近的曲线被看做直线l,那么曲线经过点P时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如何刻画?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既然点P附近的曲线被看做直线l,从而可用直线l的斜率来刻画曲线经过点P时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
二、通过动态演示,体悟数学概念建构过程
1.问题
直线l1、l2为经过曲线上一点P的两条直线。
(1)试判断哪一条直线在点P附近更加逼近曲线。
(2)在点P附近能作一条比l1、l2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3吗?
(3)在点P附近能作一条比l1、l2、l3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4吗?
(4)怎样找到经过曲线上一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呢?
2.定义
辨析割线与切线。
联系在圆锥曲线中学习的切线概念,让学生辨析何谓割线、何谓切线,图1中,l1是割线,l2是切线,然后,动态演示割线逼近切线的过程,如图2所示,让学生感知并给出割线与切线的定义。
3.数学化
割线逼近切线的数量化。
通过刚才的模型演示,探索如何用割线斜率来逼近切线斜率。
设曲线上一点P(x,f(x)),过点P的一条割线交曲线于另一点Q(x+Δx,f(x+Δx)),动态测量割线的斜率PQ,即k==,当点Q沿曲线向点P运动,并无限靠近点P时,割线PQ逼近P点的切线l,从而割线的斜率逼近切线l的斜率,即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点P(x,f(x))处的切线的斜率。
三、操作体验:感受斜率与切线关系
1.操作
在学案上,利用直尺,用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作切线。
2.据图写斜率
在图3的(1)至(3)中,直线l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分别求l的斜率。
四、实例研究:从数与形两个方面逼近求斜率
1.例题
已知f(x)=x2,求曲线y=f(x)在x=2处的切线斜率。
分析:为求得过点(2,4)的切线斜率,我们从经过点(2,4)的任意一条直线(割线)入手。
(1)图形逼近
可以让点Q从点P左右两边向点P移动,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2)数值逼近(见图4)
2.课堂练习(见图5)
(1)l为经过曲线上点P和Q的割线。
①若P(1,2),Q(5,7),求l的斜率;②当Q沿曲线向点P靠近时,l的斜率变大还是变小?
(2)运用例题中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分别求曲线y=x2在x=0,x=-2,x=3处的切线斜率。
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切线斜率的几何意义,体会割线逼近切线思想的应用。
五、深化理解:提炼思想方法、提高建模能力
一是两种思想方法:局部以直代曲——精确刻画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逼近——割线逼近切线。
二是图形逼近的数量刻画——割线斜率逼近切线斜率是“以直代曲”的一种数量化。
三是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以及切线的斜率的概念,要学会利用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求切线的斜率。
六、对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必要性的认识
1.展示逼近过程
导数概念的建立基于“无限逼近的过程”,这个逼近的过程是抽象的,它需要学生经历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而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所以建立导数的概念就是要展示这个逼近的过程。逼近的过程是连续的,这个过程在以往是通过教师的描述,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的,有了技术手段,就可以将片段、零散的、抽象的变成连续的、完整的、具体的。
2.感受“局部以直代曲”
曲线上一点P附近的图形持续放大,是“局部以直代曲”思想方法产生的源头,也是本节的要点,教学时可以边讲边画出逐步放大的过程及图形,通过几何画板这一软件,可以展示曲线中选取的任意某一段,将其连续放大,并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任意放大,真正体现连续变化、分裂合并和膨胀收缩原理。[1]
3.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由于课标要求导数概念的建立脱离极限概念,以防止对极限概念认识和理解的困难,影响对导数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课标强调“对导数本质的认识,不仅作为一种规则,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来学习”,并且要求“通过函数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2]但是形的表征最终仍旧需要数的精确刻画,那么,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呢?通过几何画板,我们可以同时实现图形逼近与数值逼近的过程。
4.体会切线定义的动态生成过程
割线逼近切线既体现了逼近的思想,也体现了局部以直代曲的思想,而割线斜率逼近切线斜率则是“以直代曲”的数量化。割线的斜率数学本质是平均变化率,切线的斜率则是曲线上两点的纵坐标相对于横坐标之差的平均变化率在动点向定点运动过程中的极限位置,这个变化的过程是细微的、瞬时的、抽象的,如何呈现这一过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一动态过程,就需要根据连续变化原理和有限无限原理来设计。
参考文献:
一、
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
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以及本班学生掌握情况,
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
教学体系,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孩子的终身学习、
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X
年级
X
个班共有学生
X
名,
其中男生
X
名,
女生
X
名。经过本学期为期几周的线上“空中课堂”
和科任教师线上教学,
根据学生平时参与线上教学和完成课后作业等情况来看,
有的同学对线上学习的兴趣较浓,
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
能主动学习,
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
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
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
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
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陪同孩子观看空中课堂,
这就导致拉大了
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三、
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三角形,
位置与方向,
折线统计图,
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
教材编写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
降低学习的难度,
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
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
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
注重实践与探索,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
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进一步发展数感,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会根据三角形的边、
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
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4、
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
认识折线统计图,
了
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了
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
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
教学重难点
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
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
4、
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
认识折线统计图,
了
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
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了
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
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
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
在综合应用中,
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
在实践活动中。
初步了
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七、
开学安排
(七)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
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
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八)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
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九)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
勇于发言的习惯。
(十)
多借助互联网+教育,
创设生动活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线上学习时产生的消极态度和不好的习惯转变过来,
爱学习,
乐学习。
(十一)
建立学习小组,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
在交流中感悟,
享受健康的学习生活。
(十二)
对学生多一些宽容,
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
对学困生多鼓励,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
关键词:高校 新型学习理念 资源共享 文化推广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渐渐地主要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也因此成为当今流行的热点之一。国内现有的资源共享平台主要有学术性特点突出的"中国知网"及综合性较强的"百度文库",国外有EBSCO等等。而可供大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简单的线上学术交流的共享平台,目前所运行的也仅限于简单的课件上传、视频授课等,其欠缺的学习理念传达与运行体制完善等缺点也是显而易见。且看百度文库拥有的一千九百多万份文献资源库,中国知网高质量、高水平准入标准下文献的高度权威性。再来纵览互联网资源的获取方式;横向来看,目前国内外的资源共享大多局限于综合性资源共享;纵向来看,物联网无疑是时下流行的产物,不过即便如此,对于真正属于学生间、师生间、学科间、高校间四位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仍然空缺。
"课联网"的出现可以说是填补了市场间隙、为高校师生用户创造价值,也正是高校师生对于学术资源共享的迫切需求,促使了大学生"课联网"共享平台创新项目设想的逐步实现。
一、"课联网"的创新概念
大学生"课联网"共享平台是一个以庞大的高校教务信息库、专业软件管理、云技术等建立的,为在校大学师生提供关于学习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的互动共享平台,其首次推出了网络与学生用户之间的"识别与被识别"理念。
每位学生用户以学号登录为权限设置,首次登录后系统将会自动为其生成一份个人基本资料及入学至今所修课程详情隐形信息库。每位用户(师生)都有属于其个人的主页,在交友及学术交流平台上"课联网"会根据其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来进行好友推荐等功能--这是该平台中的用户识别系统模式。
对应每位学生用户当前学期所选课程,"课联网"会结合所选各门科目的前修课完成情况制定出一份独一无二的"学习计划宝典",结合该门课程课堂的出勤率、课堂作业完成质量来释放教师上传的课件、视频下载权限,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份教学课件的合理使用率,杜绝"课联网"变成课堂教学的替代品这一弊端--这则是该平台中的用户被系统识别的体现。
二、"课联网"的趣味特色
在该平台中,学生用户用线上学习进度来养育自己的"课幼苗"成长为大树,每一次课件、视频下载,跨专业线上自主学习等完成情况就如同"开心农场"的种菜游戏般有乐趣也有收获;而教师用户则是"课联网"里的"园丁",任何一次与学生之间的线上互动都可以为其的"课幼苗"除草施肥加成长值。主打这样的一种趣味学习氛围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于课后线上自主学习本身的兴趣,也会更深层次地挖掘出自身的潜力能力,彻底打破南北方地域间高校学生对于热门优秀学科的向往,扭转当下各高校师生间学术探讨资源匮乏的局面。
三、"课联网"的导向功能
"课联网"的创新概念对于辅助网络与用户构建互动螺旋上升式学习关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该平台中的共享模块、交流模块、记录模块及个人版块引导着用户养成良好的线上学习、阅读习惯,在当今网络阅读领先纸质阅读的趋势之下逐步改善"快餐式阅读"的不足。
时下,当当网与亚马逊成为广大网上购书者们的首选。而"课联网"将为所有的网站用户打造最齐全、最具权威、最低折扣及最快速送货的"教材之家"。另外,该平台的互动交友功能重在为用户们创造学术上的交友互动。系统将会从每位教师、学生用户的专业、兴趣特长、地域学校等方面进行基本识别,通过推荐用户专业领域内的优秀学科论文、教师学生间的人气王、学霸来拓宽所有用户的学术交友圈,也可定期开展热议学术讨论帖、趣味学术知识竞答等线上活动来增进教师、学生及师生间的交流。以上所述的这些对于提高线上学生用户的学习兴趣、师生间交流及丰富课程内容、推动线上高校文化建设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课联网"与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一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大学生教育体制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在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了解时政、交友聊天、打游戏看电视剧这类的娱乐消遣都通过网络,而这一现象的逐渐发展也警示着我们加强网络中的学习文化建设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技工院校情境;O2O平台;校企合作
前言:随着无线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中的云教育逐渐深入到我国教育中,O2O平台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理念与方法。在学校情境中,把企业O2O平台引入到技工院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情境工作平台,它的核心特征做到两位一体,即学生知识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职业认同感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其目的是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在技工院校中将学生培养为应用型人才。
一、电子商务O2O平台一体化教学概念简述
O2O教学是一种运用电子商务O2O平台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方式。在技工学院校情境中,O2O平台作用就是将线下学生用户转到线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并将线上学生用户转到线下,接受O2O系统资源库中所提供的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职业情境学习。O2O平台引进企业成功多种职位案例,一方面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设置多种职位供学生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省教学资源,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情境中,生源逐渐增多,学校的教学资源明显不够充足;另外技工院校学生认知浅薄且情感认知不成熟,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还会使教师在教学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所以,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推广到技工院校,O2O平台一体化教学为技工院校的教学水平带来了生机。
二、技工院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滞后
在技工院校情境中,近几年不断增加的生源虽然推动了技工院校的发展,但是质量却不如从前,技工院校教育偏向于技能教育,其目的是直接为社会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人才。目前教师通常使用的是传统教育方法,与技工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相互背离,应用型人才注重的学生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职业认同感相结合。而在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中,很少可以提供真实的企业情境教学,这为教师的教学效率打了折扣,学生吸收的知识得不到实践消化。所以,为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并引入真实职业环境平台。
(二)教学资源独立
技工院校的办学相对独立,无论教师资源、教学资源等都在各自院校内部流通,而且使用教材比较落后,虽然每年有不少省市技工院校调研会进行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但交流形式过于简单。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差距过大,尤其缺乏优秀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人才。针对教学资源方面,技工院校的实验教学资源设备还比较落后,利用率低下,甚至学校没有企业先进的设备仪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利用企业成功实践案例进行项目式教学,培养出的学生滞后于企业发展需求。
(三)教学范围过窄
技工学校的教学不仅需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重要的应该是社会互动教学,与先进企业接轨,做到无缝链接。而不少技工院校中并没有重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职业情境教学,仅仅依靠教师的“应用性”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的学生实际应用性也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对学生的“应用”需求,导致学生毕业就失业。并且学校教学范围过窄,使技工院校学生不能在学校情境中接受不到社会中有丰富经验、专业知识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职业修养,浪费教学渠道。
三、技工院校电子商务O2O平台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一)应用O2O平台一体化教学
学校应该在教学模式上做相应的调整,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不仅需要讲授新知识,还要巩固旧知识,将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道德能力方面。电子商务O2O平台成功解决了教学情境中这一难题,目前技工院校已经认识到应用O2O平台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正努力建设O2O平台一体化教学的必备条件--构建学校互联网云教育平台及企业实景平台。在这样的教学资源下,在课堂中学生运用企业真实的职业情景平台工作、学习、由优秀教师及企业精英现场指导。另外在线上设置专题讨论或互动教学的形式进行强化教育,线上线下的共同配合,由学校优秀教师及企业精英负责,在线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给予解答。
在开展线上教育的同时,仍然不能忽视线下教学的重要性,线下教学是监测复习线上学习的手段,所以还应该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互结合,才能体现出电子商务O2O平台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在线下设定课程表,教师通过线下课程表对学生进行有序的组织,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线学习知识。对于线下教学,学生可以在线下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视频课件、企业情境案例及课件,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教学课件进行网络学习,平台上有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企业成功案例,方便学生及时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社会的职业职位需求。
O2O平台一体化教学技工院校的教学改革
1.教学模式的改革
由于电子商务O2O平台一体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区别,技工学院需要做出长时间的教学改革。首先在授课形式方面,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可以在O2O平台上的任意时间进行,同一平台提供多个教学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线上线下学习。另外学生实习场所由原来的校内实习变为下厂实习,由原来的纯粹的实习操作课变为学习、工作一体的工学结合。
2.教育资源的吸收
现阶段,3D动力的云教学平台属于O2O平台教学的成功案例,利用了O2O平台为学生在任何时间内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此平台不仅可以开展本校教师的有效教学视频,还可以吸纳其他院校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这样便保证了各个技工院校教学资源的流通,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另外学校较大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先进仪器及企业精英,企业精英配合学校专业教师运用企业实景平台进行专业课一体化教学。
结论:电子商务O2O平台一体化教学是未来技工院校各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为满足技工院校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电子商务O2O平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将成为我们技工院校的长期工程。在O2O平台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也会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学习机会,所谓一举多得,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波.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2]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