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科整合 高中美术教育 艺术涵养

现代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还是对于“精神”思想的传播,是“教”与“育”的结合。美术教育是一门技巧与精神思想并重的教育类型,美术绘画的技能基础教学以及人文艺术鉴赏教学二者统一于现代美术教育的整体内涵之中,共同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基础。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在绘画方面的能力,包括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等,还需要培养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进行美术鉴赏需要强化学生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尤其是人文素质以及艺术内涵感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平行学科之中寻找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知识与教育方式,即整合各学科优势,让学生积累足够的人文知识,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性。

一、高中美术艺术涵养教育与学科整合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人文思想、提高其思想内涵的主要学科,美术教育并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育体系之中的,它与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之间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联系。高中美术教育是一个沉淀学生艺术涵养与知识的途径,在形成学生独特的艺术特质和社会评价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合作将会帮助学生改变在传统教育中学科封闭的现状,打破知识的壁垒,从而真正成为艺术领域的全才。当前,我国高中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艺术涵养积累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严重,教育过程过分地强调学科本位主义,完全忽视了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致使各学科之间的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学生精通于某一方面的知识,但是却仅能有限地了解其横向与纵深方面的知识。美术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人为地割裂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却使高中美术教育成为了“残缺”的体系,学生艺术品质的不完整,最终却削弱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当前,社会对于美术人才的需求是全面的,对美术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之间互相融合与支持,除了要求有高超的技术与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涵养与人文素质。高中美术教育需要艺术内涵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支撑,在课堂教学中,美术知识也与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许多美术知识需要对生活的理解,同时也需要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美术创作是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一种整合与重组,只有具备了多学科知识的美术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丰富艺术涵养的人才。

二、加强高中美术艺术涵养教育的措施

现代教育强调优势资源的整合,这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我国高中美术教育要改变传统独立、封闭的教育模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从情境出发,打破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目前我国高中美术教育多以学生的单方面学习为主,即主攻美术技巧学习,而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则较为滞后,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较为缺乏。为打破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以其他学科的真实情境敦促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

2.从心理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于从多角度艺术知识学习的兴趣。高中学生大多处于青少年阶段,其心理活动十分丰富,想象力空间巨大,因而其潜力也十分巨大,为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艺术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心理特点方面入手,利用其对典故、故事等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

3.从实践出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各学科知识的具体运用。实践是强化学生认知最有效的途径,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课外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打开想象力,将各学科的知识实际应用于美术创作之中。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物理等逻辑学科知识来分析画作的比列,通过对中外历史知识的了解,增加对画作派别之间的认知,并在实际创作中,以模仿实践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从而加深对于名家作品的理解,提升自己的艺术涵养与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美术价值综合实践活动

一、什么是综合实践课

美术综合实践课是将学科知识具有的内在关联和美术学习内容及其形式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在同一人文主题统领下的一种课程模式。学生通过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获得特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得到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净化自己的心灵和陶冶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如果将这种理解加以分析,可以得出关于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如下具体内涵:

首先,美术综合实践课所涵盖的课程内容,既有美术学科知识,也有学生获得的主体性经验。

其次,美术综合实践课以系统整改或去边界的方式将有同一主题的课程内容组织在一起。

再次,美术综合实践课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在一起的依据是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例如,课程内容属性的关联性和课程内容价值或社会功能的关联性等。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注重对学生个性与创造精神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1)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的获取知识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学习也不再局限在课堂内, 它加强了学科整合,实现了美术课程的开放化、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参与实践体验,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自我。

(2)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对我国的学生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的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功课成绩好,而在研究工作中所需要拿主意时,就不知所措。

二、开展美术综合实践课的策略

(1)与学生生活、社会、自然等领域的结合。郭元祥教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因而,其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经常抛开教材, 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兼顾学科知识与学生的主体经验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也乐于走进生活,体检生活。

(2)与语文数学领域的整合。传统美术课程内容的组织通常按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纵向结构安排,忽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整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美术课程内容,则既考虑美术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 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这种综合并不是盲目地实施难以把握的大综合,而是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以美术教学为重心,致力于美术教育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

三、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做法

1.积极参与设计方案

背景:在这次任务的分配中,学生们自己归纳讨论了设计内容,并根据大家的提议、统计、筛选,拟把班刊设计成4个板块,并分解成任务落实进行。

例1:主题设计“任务的分配”

老师:“如何获得最佳分配任务的效果?”

A同学:让大家举手表决!

B同学:某同学画得很难看的,但也要鼓励哟!

C同学:最好本人既要乐意担当,而且也是他比较擅长的。

同学们七嘴八舌,最后大多数同意选择自己擅长的一面来承担任务。

这样有利于班刊的质量,而且每个小组承包一个板块,做到大家的班刊大家做。

领悟:这一美术主题综合活动融合了美术与语文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感兴趣的记者编辑和美术版面设计等工作,每位参与者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者,体验交流与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效益,因而培养了学生亲自寻问题并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动交流学会合作

背景:在《创新班刊》活动中,原本大家团队合作设计。统计表出来后,发现有几个同学说自己在班中没有人与他合作?于是大家决定帮助这几位同学,又引申出“如何学会合作”的讨论。

例2:“如何与他人合作”学生们在学校里采访了些老师同学,听听大家是如何“与人合作”。

教师:“与人合作”要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手。

A同学:“我实在忙不过来了,请你来帮帮我吧”这样说得礼貌些。

B同学:“你这也不会,我来”这种包办也不好,缺少了合作的“合”。

C同学:“我想这里改动一下也许会更好些。”多好的合作姿态呀!

领悟:这里提供了有利于学生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商讨过程中通过相互问思维的碰撞,在解决问题中语言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营造了与人合作的良好氛围。

四、美术综合实践课对学生的影响

美术综合实践课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组织课程学习的,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践课程的综合化,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领域从传统的学科逻辑体系发展到符合人文规律的发展学习领域。在评价方式上首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美术综合实践课使学科知识学习走向综合化。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时,要设法在各学科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其次这种课在内容上集人文、科学、技能与一身,与学生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实现一种整体的转变,发展学生的整合创新、融会贯通、跨越转换等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它强调学生围绕人文主题学习,既注重学习美术技能,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

学生在美术综合实践校本教学的整合与创新的环境下的学习兴趣是积极主动的,学生也通过查资料、询问等不同于一般的方法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教师应拓宽美术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和审美实践能力。

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郑宝珍,女,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邮编:361003。

在美术教育中,我国素有重视“双基”的传统。早在1923年6月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图画课程纲要》,就梳理与规定了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及至1988年、1992年、2000年先后制定与修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都明确提出“初中美术课应使学生初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要求。关于“双基”,胡知凡教授是这样界定的:所谓美术知识,它是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在长期创作实践、理论探索中所形成的一套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其中有些属于美术一般原理方面的知识,如美术的定义、美术的起源、美术的性质、美术的功能等;有些属于美术史方面的知识,如有关美术的作品、风格、流派,以及美术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方面的知识;有些属于美术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如有关色彩、透视、解剖、构图等方面的知识;也有些属于技法理论方面的知识,如有关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制作等方面的技法理论等。而所谓美术基本技能,即中小学生在美术创作或鉴赏、评论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练习所形成的一种技术或能力。从大纲的要求到学者的研究,“双基”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话题,伴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走过很长的一段路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新课程实施之后,却曾一度为大家所避讳,似乎谈了“双基”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就不吻合新课程的精神了。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又是什么原因促使笔者如今重提“双基”?修订课标之后,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双基”?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做一些深入的探讨。

一、缘起——由技能大赛片段教学引发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厦门市于2011年4月和2012年8月,先后举行了厦门市首届和第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这两次技能大赛中,均设有片段教学竞赛项目。本人作为学科组的负责人,亲历了初中组的两场片段教学竞赛全过程。在这两次片段教学中,不排除个别教师教学出彩之处,但教师对教材理解与把握不到位、淡化或者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等现象非常普遍。

如首届技能大赛的片段教学要求是: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以下简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活动二和活动三的内容,进行15分钟的片段教学。其中,活动二内容为:“要求结合课本所选作品,分析与研究讨论问题:1.哪些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特殊的意蕴?2.哪些作品的文化意义比较明显?”活动三内容为:“要求选择可以对比的东方和西方美术作品,就其审美特征和作品意蕴加以比较,进行阐述和讨论。”从上述活动要求来看,是紧扣本课的主题“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而设置的。然而,参赛的11位选手中,其他十位教师仅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普适性的鉴赏,缺乏对本课主题“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挖掘,美术知识本体把握不到位,泛泛而谈;仅有一位教师做到了结合具体作品赏析,并通过东、西方美术作品比较来引导学生,透过艺术作品外在的表现形式深入体会其内在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第二届技能大赛的片段教学是以人教版《社区环境美化》为题进行片段教学。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绘制出美化社区环境的效果图或制作模型。2.展示、交流各自的设计模型,并讲述设计的理念、构图。可将比较成熟的设计,主动提供给社区有关方面作为社区规划时的参考、选用。”很明显,本片段教学的重点知识是设计绘制美化社区环境的效果图或制作模型的技能技巧问题。然而,参赛的14位选手,均将对社区环境美化探究性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对教学所涉及的必要的技能技巧内容却一带而过。

以上例子折射出教师日常教学的一种行为习惯,即对学科本体知识关注不够,淡化甚至弱化学科专业技能。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如何有效落实“双基”问题的重新思考。

二、寻根——新课程理念认识及实践误区分析

到底是什么导致今天“双基”落实弱化的局面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理念。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具体目标”部分提出了六个“改变”,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和“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等。在每个“改变”中,强调的是“过于”部分,而非全部;但一些教师未能真正领会,矫枉过正,导致由课改之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为课改之后的“弱化知识传授”,课改之前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课改之后“过于强调学科综合,弱化了学科本位”,课改之前的“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转为课改之后“过于关注生活,弱化了书本知识的挖掘”等现状。

其次,在新课程理念的导向下,2001年版美术教材编写中学科知识与技能弱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如人教版《美术》(2001年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社区环境美化》活动二的教材内容(图1、图2),尽管提出“设计制作时可从社区的整体布局、某一功能建筑组群、标志性的建筑、整体绿化布局、局部点缀(如路灯、路标、路牌)等方面来进行设计,并绘制出效果图”和“模型制作建议:通过共同商定,分别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合作完成美化社区环境模型制作。农村学校可以利用泥土、石块、庄稼秆材料制作”。但文本仍显空泛,对于社区环境美化如何从规划文案一草图一效果图-模型制作,以及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缺乏知识体系的整体归纳。特别是课本范图的展示只注重讨论设计方案、整体协作、研究改进、观摩交流等综合活动的呈现,缺乏美术学科技能知识的引导,如效果图怎样绘制、模型如何制作等。因此,教材的编写在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作用方面显示出不足。

片面理解新课程理念,再加上教材的编写在实际上弱化了美术学科的本体知识与技能,都给一线教师带来“双基”可以被弱化的错误认识。再者,尽管新课程提倡教师“用”教材而非“教”教材,但由于一直以来教师处于课程执行者的角色,多数教师一时难以改变固有的思维与实践模式,仍习惯于“教”教材,从而导致他们在实践中未能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很难做到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有效把握与落实“双基”。

三、反思——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双基”

(一)研读“纲要”,领悟课改指导精神

研读“纲要”,深刻领悟课改指导精神,是有效落实“双基”的重要保障。首先,我们要辩证地理解“纲要”的目标要求。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不是要弱化知识传授,而是改变课改之前过于或单一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变知识传授与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并重。又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不是淡化学科本位,而是结合美术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在保持学科本体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进行适当地综合,即加强学科综合与加强学科教学和学生实践的联结。再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不是不要学科知识与书本知识,而是要求结合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增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由此可见,“纲要”所提出的几个“转变”,传达的是一个守正创新的理念,即在传承优秀传统基础上的创新。2011年8月1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人员培训会议”上,对修订教材的编写提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重视‘双基’的教育传统,并将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形成‘基本思想’作为教与学的基本要求,由传统的‘双基’发展为‘四基”’的要求;而学者张存旺所阐述的“课程改革是一次渐进,而不是一场革命,它不是要对传统教育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一种‘扬弃’,使其不断完善”也恰恰呼应了这一点。由此可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四维并重,给予我们重要的思想引领。’ (二)研究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教材是对课标的理解与呈现,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是美术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课改十年,我国在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修订并正式颁布《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2年新修订《美术》教材(以下简称2012年版教材),改变了2001年版教材中弱化“双基”的倾向,再次关注到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如在整套教材的编写上,2012年版教材“以学习领域为编写架构,有效整合了素描、色彩、中国画、装饰画、雕塑、陶艺、版画、动漫、中国民间美术、服装、字体、版式、平面、立体模型、标志、吉祥物、奖杯、海报、请柬、面具、图案、藏书票、社区环境、室内设计、以及美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和主要表现手段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教材精选“双基”内容,并将不同年龄学生能接受、能理解作为确定“双基”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单元教材的编写上,则是结合单元主题需要,适当穿插美术基本技能的内容。在课与课之间,通过技能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搭建,不断激发、引导学生探究和学习新的知识,增强学生美术语言及表现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而在具体课例的编写上,则是进一步巩固2001年版教材的优良传统——“以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双基”的呈现。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我们的风采》,改变了2001年版教材“简单呈现部分着不同校服的学生图片以及多幅校服设计图片,就提出设计与展示要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为校园添色彩》活动一,如图3)的做法。在教材编写和设计上,“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学生装的界定、不同场合服装的类别、不同色彩服装的心理特征、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基本技能”部分涉及服装设计步骤、不同表现手法的服装设计介绍。在“相关链接”部分,还结合日常需要,提出“学会服装搭配,提升形象指数”的要求(图4至图7)。2012年版教材既关注到了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还关注到了服装设计的基本技能,有效落实了“双基”。

(三)落实双基,创造性使用新教材

如何在实践应用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创造,精选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双基”,有效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是完成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主要任务。

面对不同的教学,在知识技能的处理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接受水平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以2012年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校园生活》第3课《我们的风采》为例,我在下校视导时发现,多数教师在执教该课时都拘泥于教材内容的呈现,过于关注校服相关知识的呈现,忽略了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如何设计校服;因而学生完成的作业基本上停留于原有水平,未能显示在本课学习基础上能力获得提升的过程。

我们知道,知识和道理并不是教师注入学生头脑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著名教育家奥尼舒也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该课教学,教师若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制服式”或“运动式”校服中任一款式,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进行款式的整体造型及细节变化(衣领、袖口、口袋及其他细节装饰)的再创造过程,把教学重点落在本课学习的难点“如何设计”上,这样引导出来的学生作业就有别于之前学生盲目的绘制过程,更富有创造性和设计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款式设计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选择合适的颜色、面料,并进行装饰美化。调整之后的教学设计契合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下完成的作品就能够是一幅在原有水平上有一定提升的作品,这也吻合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促进了每一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四、结语

无独有偶,笔者于2013年暑假在西南大学参与厦门市学科带头入学习期间,学员之间针对“双基”曾经有过这样一番讨论:个别教师认为,新课程之前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新课程实施之后弱化知识与技能,修订课标再次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由此,他们认为课改是不成功的,因为又回到了原点。

笔者恰恰不这么认为。新课程之前与课标修订之后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新课程实施之前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性,导致课程体系庞杂,加重了学生负担,且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以及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质,在教学理念上,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新课程实施之后,一方面因过于注重跨学科融合而弱化了学科本位,另一方面因过于注重学生的学而阻碍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本体作用(即知识与技能的引导作用)的发挥;而课标修订之后所谓的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是建立在对之前两种“走极端”的反思的基础上的,适当摆正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位置。“新课标”鲜明地提出了美术课程所应具有的三个维度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其纳入课程总目标的基本陈述之中。这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美术教育不是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同时也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有所成、学有所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和情感态度取向,从而达到朱慕菊所提出的“四基”新要求。所以,本次课标修订再次强化了“双基”,绝不是回到了课改之前的原点,而是对两种极端的课程观念和教学实践的修正,使美术课程“双基”的落实回归其理想的本位。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胡知凡对我国中小学美术学科中知识与技能问题的思考[J]黄埔教育·学科教研,2010年12月6日.xkj y.hp e.cn/Disp.AspxID=2 53 25 &ClassID -445

[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存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思[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内部参考),2011(5).

[5]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4篇

matics)课程理念指引下,我校的美术教育已不再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如今它已“化身”为文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的桥梁。以下是笔者在小学一年级开展的基于美术学科的跨学科学习。

一、明确主题选择路径,构建跨学科学习体系

传统美术课的内容通常是按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纵向结构安排,学生在上美术课时只是注意观察眼睛所见的事物,而不会结合自己在其他学科学到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STEAM课程理念指引下的美术跨学科项目学习,既考虑到了美术学科自身的独特性、系统性,又强化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有机整合,其跨学科统整的主题选择主要有以下两种路径。

(一)基于学科内容的主题选择,有效融合各学科的学习内容

这种统整需要巧妙地找出各学科融合的切入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如美术课《发光的宇宙》的题材并非源自美术课本,而是根据小学语文课本中《我爱我的学校》《我们的校园》《我的家》《我们的城市》《我爱地球,我爱祖国》等一系列关于地理位置和空间概念的课文确定下来的。在实施该项统整课程的过程中,先是语文老师在课文讲述过程中穿插讲解地球、国家、省、城市、区、学校、校园等空间概念,甚至将知识拓展到宇宙星系;然后才是我和科学老师合作开展4个课时的“宇宙探秘”课程。科学老师站在科学的角度给学生讲述“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基础知识,利用“Sanville”星空软件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感受星球、星座的魅力。美术课的动手实践课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两课时):让学生用“彩刮纸”刮画,并把自己的刮画作品发到班级美术微信群共享。在这个阶段课程活动中,学生可以像刮彩票那样,用一支特制的木头笔在彩刮纸上刮制出一幅自己心目中的宇宙画面。彩刮纸的底部是彩色或纯色的打底图,用这种纸来刮画,可以培养学生的构图、造型、创意和动手能力。学生完成刮画后,再把自己的刮画作品分享到班级美术微信群,供同学相互评价,共同提升审美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创作刮画的过程简易有趣而又容易出效果,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这节课上,学生根据自己之前在其他学科课程尤其是科学课中受到的知识熏陶大胆想象,尽情刮画,充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宇宙的样子。

第二阶段(两课时):分层探究学习,逐渐增加学习的难度。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我把每个班级分成两个小组:由掌控能力较好的一组学生完成相对较难的任务――利用夜光砂及大小不一的玻璃球制作发光的九大行星(以下简称星球组);由平时美术能力相对较弱的一组学生完成相对容易的任务,用大小不一的星星夜光贴在黑色卡纸上贴出自己喜欢的星座(以下简称星座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开始运用科学课、语文课等学科中学到的与太阳系和星座相关的知识进行较为严谨的创作。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通过iPad上网查询来解决。学生利用能发光的美术材料动手制作星球和星座模型,并通过太阳的直射为自己的模型充电感受科学的奇妙,收获颇丰。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学科主题”融合的跨学科课程。

(二)源于生活与自然的随笔式主题――“美术笔记”

将美术统整课引向自然环境以及学生的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不仅可以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而且可以兼顾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于是,“美术笔记”的主题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取材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自然笔记”“旅游笔记”“建筑笔记”等多个方面,学习方法是“发现―记录”。以“自然笔记”为例,在组织有关的课程活动之前,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我会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个明确的观察任务,便于学生能够带着任务有针对性地观察。我曾经让学生通过认领植物观察植物有规律的变化,并通过拍照或直接写生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同时在作品中标注天气、地理环境、地质、天文、心情等相关元素,形成自己的“自然笔记”。在这样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与父母讨论、查阅工具书、上网查询等方式寻找答案,最后再将这些素材利用iPad中的keynote软件制作成“自然笔记”ppt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与分享。用“美术笔记”的形式记录“神奇的大自然”,这是一种非传统的笔记形式,图文并茂,学生对这样的学习任务非常感兴趣,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观察、绘画、表达、思考、阅读、写作的能力。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旅游笔记”“建筑笔记”的创作。

二、搭建学习支架,构建学生的网络学习社区

在技术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构建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云课堂成为美术课堂的主流趋势。笔者在一年级美术课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昆虫》一课便是一门集美术绘画、手工为一体,融合多学科知识,与线上iPad信息技术、视频学习相结合的关于怎样制作3D动画的课程,此课程的学习期间为7课时。我是这样来上这门课程的:

第一阶段,在美术课上以电影《昆虫总动员》切入课程(两课时),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和深入了解的兴趣。针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科学老师在科学课上予以专业答疑(一课时)。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得到了培养。

第二阶段,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创作“我的昆虫笔记”(两课时),让学生先用手绘的方式创作动物角色,然后用keynote软件制作“我的昆虫笔记”电子故事。我再用二维码技术将学生的作品分享到微信群(图1为部分学生的作品),一秒钟即可做到线上分享学生创作的各种角色,并通过网络学习社区进行互动评价。

第三阶段,引导学生用粘土制作昆虫角色,开展“会动的粘土”活动(两课时)。首先让学生在线观看一段有趣的粘土动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结合几何图形知识在线观看一段粘土的基本塑形的制作方法视频;接着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倾向,对学生进行粘土昆虫手工制作的个别化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微视频的方法设计制作适合自己的昆虫角色;最后利用操作简易的gif动态图软件制作简单的动画,用微信平台进行分享互评。整个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5篇

美术教学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在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科与学科的整合,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整合成为现今教育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在教学中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更好的结合,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每个中学美术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我自2005年担任中学美术教师关注这一问题至今,9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其他教师深入的交流探讨,让我对这一课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美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教育中,常常认为语、数、外、理、化、生等学科属于智育,而政治等学科属于德育,音乐、美术属于美育,体育课属于体育,劳动课属于劳动教育。这样分科,虽然强调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独立性,但却割裂了学科间的内部联系,限制了学生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不利于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五育”并不是互不相关的教育内容,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就作为“五育”之一的美术教育来说,只有与其他几种要素相互联系,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中学美术教育内容包括中外美术史、中国传统艺术、雕塑、素描、色彩、设计等,这其中,既有与人文学科融会贯通的内容,也有与自然学科相联系的内容。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美术课堂,不就美术而讲美术,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二、超越教材融会贯通实现优化教学

对于如何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新美术课程标准》已经为我们做出方向性的指导,并且在中学美术教材中设置了“综合与探究”部分,安排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但具体教学效果如何关键还在教师,教材提供了课堂教学基础内容,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则要认真研究怎样利用、处理教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超越教材,将教材内容与其他内容,特别是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比如,七年级上册的《敦煌莫高窟》一课。我们在引领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讲解它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的同时,可以扩展到佛教故事和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讲到“飞天”壁画原本色彩绚丽,但现在画中的人物已变成黑色,可以让学们来探讨一下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黑色物质是硫和铅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有颜料中含+2价铅元素的化合物与空气中微量的硫化氢(H2S)缓慢作用形成的。这样就把化学知识深入进了美术课堂。也可以为学生介绍舞蹈《千手观音》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进而介绍一下关于舞蹈方面的知识。这样我们将其他知识元素在美术课堂上进行拓展性引导,不但利于学生多角度多地理解美术作品,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在色彩课及其他绘画课上,我们可以根据绘画和音乐本身都讲求节奏与律感的特点,将二者相结合,依据不同的绘画内容,不同的作品去播放不同的旋律,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欣赏美术作品,去绘画,实现音美、视听的有效结合。还可以在讲解绘画同时为学生介绍相联系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更充分的去体验、学习艺术创作。比如康定斯基的《构图5号》,这幅作品在总旋律中有着丰富的层次变化,忽明忽暗的暖色调被一根粗壮的黑色曲线统一着,构成了强烈的节奏与韵律,产生了交响乐式的视觉图画。我们在为学生讲解时就可以配上一曲交响乐,如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等,这样让学生对这幅作品乃至艺术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再如,我们常说“诗情画意”,这其中蕴含的就是美术与文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优美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一样都是表现美、创造美,让我们体验美的艺术形式。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就完全可以将诗歌等语文学科内容与一些美术作品相结合,依画诵诗,用诗讲画。比如,讲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一课,我们将其与曹植的《洛神赋》结合起来,让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学习诗歌,让学生真正的寓情于景之中,感受诗歌的魅力的同时,欣赏绘画作品的独具匠心之处。在欣赏课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描述所看到的作品,或者让学生课前去查阅资料,课上为同学们介绍作品或作家以及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用词造句的语言文字水平,将美术课与语文课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又如,在14、15册的欣赏课中都有关于凡・高的作品,我们在讲授分析凡・高作品和介绍作家的同时,更应为学生讲解凡・高在历经挫折、失败、困境时为达到目标而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特别是他对艺术的态度和信仰,从而了解人生的意义和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在美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美术学科与综合实践课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美术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探索这一单元,这一单元在美术知识学习中涉及了信息技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要将美术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好要求美术教师要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都要有所掌握,能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应用自如。

实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针对新的课程改革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勇于付诸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要注意积累广博的知识,精通课程知识体系,提高对知识和课堂的驾驭能力。同时也要求社会、学校、家长要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也要求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形成合力,从而更好地推进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美术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当为之去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大胆实践,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纷呈,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兴趣得到培养,视野得到开拓,素质得到提高,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