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存在的意义

生命存在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存在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命存在的意义

生命存在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 动物 生死 人生 生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68

Abstract Shiga Naoya mood novel masterpiece "in Kawasaki City", the description is hit by a tram Yamanote Line of the "I" in Kawasaki City when the injured a experience. In this novel,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death of three small animals, a is dead bees, a is in the fish drill on the verge of death of mice, and one is "I" accidentally hit and accidental death of newt. A dead bee let "I" feel a sense of intimacy, is on the verge of death are in constant struggle mice that "I'm afraid", is "I" accidentally killed salamander let me have a sense of guilt. "I" from the 3 small animal and animal: actually, that "this is not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feeling.

Key words person; animal; life and death; life; existence

1 志贺直哉及《在城崎》之文

志贺直哉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也被称为“小说之神”。白桦派对当时的纯客观的自然主义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

《在城崎》是志贺直哉心境小说的名作,作者写了一段疗伤过程中的经历。自己在百无聊赖的养伤过程中,见到了3个动物的死。通过3个小动物之死和3种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写出了自己对于生死的人生感悟。表面看上去这3种态度各自成立,但深入分析后会看出这3种态度其实代表3种不同的人生阶段。本文通过这3个动物之死,结合笔者自己的一些所悟所得来谈谈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启示。

2 三个动物之死

2.1 蜜蜂之死

作者在看到死去的蜜蜂的时候,用到最多的是一个“静”,他写到“这种让我感觉到如此亲近的寂静。”在我们大家看到一个已经死去的东西时,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觉吧。文中的“我”在见到死亡的蜜蜂时这种感觉却是如此亲近的寂静,他想到了自己,如果说自己不是得救的话或许就和这死去的蜜蜂一般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吧。他在心中想到:“只要有一点点差错,现在的我应当已经托身与青山……祖父和母亲的尸身就在我的身边,然而,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交流――脑中浮想起这些,让我觉得孤寂,却并不觉恐惧。迟早会是这样的啊。但是,又会是何时呢?”

“我”想到“迟早会是这样的啊。”迟早会是什么样呢?很明显,在这里的“迟早会是这样”指的就是死亡,这只死去的蜜蜂就如同迟早要死去的我们,迟早有一天我们也会和它一样,躺在那里无人问津。活着的人继续活着,谁也不会多看你一眼,谁也不会对你的死感到有什么异样。就像这只死去的蜜蜂的同伴一样,“来往的蜂,从死蜂的身边经过,全无一点介怀不安的姿态。 ”

作者“我”见到蜜蜂之死的感觉就像我们年少对死亡的一种认识。是出于生者对死者的一种看法,生者永远不知道死者的悲哀。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亡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因为他不是死者,他不明白死者生前是抱着怎样的一种信念想要活下去,也就看不到死者对于生的执着;因为没有懂得死亡对于临死之人的恐惧 ,死亡对他来说才无可畏惧。年少的我们,对死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人,总是要死的,至于什么时候,不清楚。唯一非常明确的,就是现在还活着。所以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都能很安心很快乐地活下去。因为彼时还不知道生活的艰辛。

2.2 老鼠之死

“老鼠大概怀抱着只要竭力挣扎,总会获救的希望吧。人虽看不动它的面部表情,但它动作的表情却在表达着绝望却竭力的拼争。只要逃,就一定有出路。于是,老鼠就那样带着插在身上的长长的鱼钎,游向河心正中。小孩和车夫愈加得趣地掷以石块取乐。”

作者在小说中虽然没有写老鼠最后有没有死掉,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上下文得出,老鼠最后也仍然逃不出死亡的命运。老鼠拼命的向上挣扎,可惜身上插着长长的鱼钎,又被小孩和车夫掷石取弄,既上不了岸又无法在水中生存,这样的一只老鼠,最后或许终将死亡。“我”不忍心看着这只老鼠死亡,因为“我”心中有了恐惧。“我”本以为自己可以平静地接受死亡,但是这个时候却意识到,在沉寂的死亡到来之前,“我”首先要接受的却是这濒临死亡之前的挣扎。这挣扎何其痛苦,何其可怕,让人实在接受不了。对于旁观的“我”来说,这死亡之前的挣扎是何其可怕,但是“我”也清醒看到对于那只努力求生的老鼠来说,这临死前的挣扎却是它活下去的唯一可能,它只能寄望于眼前的挣扎让它摆脱现下的困境,重获新生。

如果这种情形,换做是“我”,我又当如何?“我”扪心自问,也清醒地认识到大概我也和那老鼠一样做奋力不甘的挣脱吧。

在“我”受伤之时,“我”极力做了各种事情来挽救,就如同在水中奋力拼搏的老鼠一般。由此可见,即使是平常对死亡有着亲近感的“我”,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会奋力自救,如果真的没有感受到死亡的恐惧,“我”就不会努力自救,也就不会看到老鼠死亡挣扎时感到害怕。在这里,人由于求生的本能,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活下去,活着去的意义对于一个有生命的生物体来说都是相同的。不是为了什么未尽的事业,不是为了什么未了的心愿,也不是为了将来能够为国家做贡献什么的,就为了一个单纯的目的:活下去。因为人天生就有对生命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在我们遇到威胁我们生存的东西时,我们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活下去,只为了活下去。

这种状态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人生写照。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出于此种阶段,经历了少年时的不知忧愁,我们已经懂得了一定的生活技能,也学得了一些生活常识,经历了一些生活艰辛,对于生存和死亡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让自己活下午,避免让自己死去。我们内心恐惧死亡,讨厌死亡,希望活着,而且希望自己更好地活着。尽管如同那只老鼠一样我们迟早逃不脱死亡的命运,但是我们努力在让自己远离死亡这种命运。虽然和平的接受还是徒劳的抗争的确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人的软弱却在驱使我们不断向前,努力向着“生”移动。

2.3 蝾螈之死

“蝾螈死了。我不由大惊失色。我打死了它。我虽全无此意,可是却确实杀死了它。我的心中泛起难以言说的悒郁。正正是我,出手打死了它。然而这真的是个偶然。可是对于蝾螈,这是飞来横祸了。我久久蹲在那里,似乎置换来了蝾螈的心情。自己变成了死去的蝾螈的替身。悲悯与他的遭遇,却也同感到深为生灵的那种孤寂脆弱。出于偶然,我没有死去。也是出于偶然,蝾螈死去了。我的心情变得落寞难言。垂头看着脚下的路,我慢慢走上归途。隐约的可以看到远处街区的灯火。”

“我”并没有真的就想把蝾螈杀死,但是它却死了,它被“我”所杀,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自己的一个偶然的举动,对于蝾螈来说却是飞来横祸,它竟然就这样死掉了,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个飞来横祸。“我”并没有想要做恶,可是最后却是做了恶。更可怜的是蝾螈,它本来活得好好的,可是却因为这一番事情,害它就白白地丢掉了性命,可见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有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就失去了活着的权力。侥幸活着的我们,应当如“我”一样:“对此如果不抱有感恩之心,那简直是说不过去。”可是尽管如此,文中写到“然而我却丝毫没有欣喜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

对于偶然活着的自己,“我”觉得应该感恩。对于偶然死去的蝾螈,“我”深怀歉疚之情。对于活着的人,活着值得感激,对于死去的人,死亡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下一刻是会活着还是会死去,“生与死本身并不是截然两级”,一切都处于偶然,出于不可预测。

既然如此,生也就无须特别欢喜,死也无须特别害怕。生死本身就是偶然,活着是偶然,死亦有可能是偶然。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还是长寿的一生,这些都无关紧要。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着,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好好活着,做你自己想做的事,追求你想追求的东西,等到真有一天要迎接死亡,也无须害怕,生命总有这两种形态,只有经历这两种形态,生命才是完整的。

这就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看透生死,无所畏惧,所以他们能坦然面对。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通常都是人到中年或者是老年,正是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种种,所以最后他们能看透生死,尽情享受生活,坦然接受死亡。对于他们来说,生和死已经是咫尺之间,带着随时都会死去的觉悟活着,才能更加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如果不幸死亡逼近,也就自然无所畏惧,因为知道总会经历这一天。

3 结论

通过3个小动物之死,看到了生与死,作者有了一些感悟,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感悟。这些感悟因人不同,因我们的人生经历,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而不同。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些对于自己有益的东西,文学的作用大概就在于此吧。

参考文献

[1] 谭晶华.日本近代文学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 肖书文.论志贺直哉《在城崎》中的死亡意识.云梦学刊,2006(6).

生命存在的意义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品牌,会计核算,生命周期

 

品牌不同于商标,品牌是个市场概念,商标是个法律概念。品牌若想做活、做远、做大,必须转化成商标,借助商标的法律作用,才能够延续下去,使品牌产生的超过产品本身价值的利益受到保护。

因此,品牌不是天生就有,而是一种依附在商标上并对使用该商标的产品进行整体营销策划,包括研究市场,选择目标市场,指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并保证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进而创造出来的。所以笔者认为,品牌成本应在商标权核算的基础上加以核算。

一、新会计准则下商标权核算的概述

(一)商标权的初始计量

商标权的初始计量以历史成本为计价依据。按取得方式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核算情形:

1.购入他人商标,花费较大的,应将买价、手续费等计入商标的购入成本,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2.企业自创的商标权,如果所花费用较大,获利能力较大,则将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商标设计费、注册费等列作无形资产;如果所花费用不大,不必列作无形资产。

3.享受他人商标使用权,如果受让方要获取许可证或专营证或特许权的,可将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列作无形资产核算;如果受让方要按合同规定定期向出让方支付报酬的,则每次支付的费用列作管理费用。

4.投资转入的商标权,一般应以注册证件为作价入账的基本依据。

(二)商标权的摊销和减值

商标权的摊销是将商标的价值在使用寿命内分期摊入各受益期间的过程。若商标权的使用寿命确定,则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商标权,其价值不予摊销,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二、目前品牌会计核算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目前,品牌在我国尚未进行会计核算,在国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曾就品牌能否记作资产规定了两个条件:一是品牌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发展;二是能够对品牌成本或价值进行可靠地计量。这两个标准在实务中就表现为只对购入品牌进行计量,以购入价格作为购入品牌的价值;以计量技术不成熟和违反传统会计核算原则为由对自创品牌的价值不予核算,这样做的不合理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品牌价值不应该是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

一个企业只承认收购品牌价值而不承认自创品牌的价值,似乎品牌价值不是来自品牌初始的创建过程,而是来自交换过程,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要素的量来决定的,而品牌作为能够给企业带来超值利润的为什么它的价值是在销售出去时产生,而不是在创立过程中产生,这种无视价值规律的核算方法,必将会削弱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品牌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价格,并不能代表品牌的真正价值。在市场交易中,即使双方对某个品牌的价值都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评估结论,可一旦成交,这种品牌价值即产生,其价值我们可定义为公认价值,但是可以想象,若改变交易双方及其条件,同一品牌价值

的“公认价值”会产生很大的不同,这表明某个品牌进入市场,对于购入方而言,品牌价值可以成为其列入资产项目的计价标准,但这种价格并不代表品牌的价值,而只是表示了企业取得某一品牌使用权而付出的代价,而会计的这种在现实中扭曲反映某一品牌价值的收购价格入账核算,实在令人迷惑。

三、品牌会计核算的计价基础

品牌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为了建立品牌会计核算模式,必须发展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是工业经济的产物,它是由有形资产特点决定的,企业经营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但不同时代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作为财富增加的源泉,可知该创新作为其发展动力,以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比重大幅上升,有些高科技企业中绝大多数资产是无形资产,而知识资本的计价,按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可能只是几本书的价钱,或是委托培养费以及其他各种为取得知识而花费的可证明的实际支出,这无疑会较大地歪曲知识资本的价值,实际上评价知识资本是很难确定历史成本的。为此,必需改变现行历史成本一统天下的会计计量模式,对那些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已无法计量或无法准确计量的资产及负债,建议采用公允价值、现行成本、市场价格、可实现净现值等多种计量模式。

四、建立品牌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议

(一)品牌核算的计量属性的选择

新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鉴于品牌成本核算是在商标权核算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企业应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二)品牌成本核算的意义和内容

任何公司想要使自己的产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必须考虑将商标转化为品牌,只有做成知名品牌,其附加值才能不断增加,所以,企业在商标建立之后,通常会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对其进行宣传和维护,力求在消费者中建立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从此角度看,企业在商标权上继续投资的行为可以看成是自建品牌的过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此间的支出应计入创立品牌的成本,如此便可以有效地弥补上文所述商标权成本核算的不足之处。可见建立品牌成本核算体系尤为必要。

类比固定资产中的“在建工程”会计科目,企业可以设置“在建品牌”科目,“在建品牌”科目借方反映商标权的初始成本和对商标上的后续支出如广告促销等宣传费用(为了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原则,可以按一定比例资本化,其余费用化,计入销售费用),贷方反映品牌成熟时的成本。由于品牌也属于无形资产,企业同样可以在“无形资产”科目下新设“品牌”二级明细科目。

(三)品牌成本核算的方法

生命存在的意义范文第3篇

一、虚或的逻辑规律

哲学逻辑上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与数学上负负得正是一致的。根据数学的虚数公式,在哲学上就可以写出一个类似的公式:

“x定”之“x定”等于否定。

这个“x定”称为虚或,这样就有了:

虚或之虚或等于否定。

从形式上来看:

否定逻辑说:一个东西积效于肯定;(积效:累积、乘积、发展等)

虚或逻辑说:一个东西积效于否定。

简单的说,如果水往下流是积效于肯定的话,那么积效于否定就是水往上流了。这听起来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水往上流,那是什么?那不是水了,而是具有了活性的鱼。

虚或,是积效于否定的非否定,肯定和否定是实在中存在的逻辑关系,而虚或则不是,实在中还没有这样的逻辑关系。这与虚数产生以后,正数和负数就成为实数道理是一样的。为了表达这种虚实关系,可以这样说,虚或,就是积效于实在的非实在。非实在,就是虚。

人说,非现实,非理性,只不过,在逻辑需要通过一个关系式构造实现。逻辑无法直接说理性,非理性,它首先要表达出什么是理性,然后才能能够表达出什么是非理性。它首先要肯定,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然后才能构建出,虚或之虚或等于否定的非理性关系,从而宣布了这个虚或,是非理性,是非现实。

从具体情况来看,现实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逆反产生的虚或意义不一样,如:

虚或1:积效于实在的非实在;这个虚或,就是虚幻精神。虚与实是对立的。

虚或2:积效于客观的非客观。这个虚或,就是主观。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

虚或3:积效于惯性的非惯性;这个虚或,就是自由精神。自由与惯性是对立的。

以此类推,还可以有其它的各种情形产生的虚或意义。

二、不存在关系

在虚或概念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形:

虚或:积效于存在的非存在。

在前面的虚或概念中,只是虚与实的变化,没有触及存在的根本。而在这里,虚或成为了非存在,是存在之外的对象。为了区别,把这个虚或的东西称之为e或(伊或),即包含不存在关系的虚或对象。

从e或的关系式本身来看,它有三层含义:

(一)不存在:e或是非存在,这就意味着不存在

存在和不存在的对立,首先是不可能意义上的对立,所以是虚关系意义上的对立。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在探讨不存在的意义的时候,都是建立在这个虚意义的基础上去探讨,而不是简单的作为一种事实。可以这样理解,存在会不存在,是一种虚设,这样就避免将不存在与存在简单的进行对立。南与北是对立的,两者是同时真实的,但是存在和不存在的对立不是这样的,而是一个虚,一个实。

(二)虚在:e或是非存在,但它又不是不存在,而是虚在

存在会不存在,那么它到哪里去了呢?一种理解是,它消失了,再也没有了。这种方式比较难以接受,因为人们习惯于一种守恒的理念,为了符合这种守恒的理念,可以换一种理解的方式。这种理解就是,它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假设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存在,并把这个存在叫e或存在。在虚数中,其实也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事情不可能发生,但是还是假设它以某种方式发生,只是这个东西与现实构成不可能关系。

(三)不存在关系:存在,不存在了,变成了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和实在之间必须是一种不存在关系

只有互为不存在关系,才能够满足不存在的条件,否则就不是不存在了。由于彼此的双方都存在,那么在这里,不存在,只是一种关系。当不可能成为可能的时候,不可能也就只是一种关系,比如主、客关系。同样的,在不存在关系中,一个东西并没有最终消失,而是成为另一种形态,与现实构成着不存在关系。比如人们经常说灵魂,灵魂和人就可以看做是一个不存在关系。尽管灵魂是并非真实存在,但是不存在关系,是真的,人死了,才谈灵魂。

当不存在,不再是客观意义上的消失,而是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一种关系,不存在关系。

三、虚实关系

在不可能关系中,如果用“×”表示不可能,那么不可能关系可以表达为:A×B,这个关系式表示的意思就是A与B是不可能关系。孙悟空是不可能,所以孙悟空和现实的关系,就是虚幻与现实的关系。所有的虚关系,都是不可能关系。如果用0代表实在物质(object),用I来表示虚对象,那么实在与虚或的关系可以表达为:0×I关系。主客关系,就是0×I关系,艺术与现实,也是0×I关系。如果用E代表e或对象,那么不存在的关系就可以表达为:0×E关系。可能与不可能,是矛盾对立的一个特例,存在与不存在是不可能的一个特例(只是这种情形更为极端)。特例一旦成为合理,就成为新的逻辑关系。这就像一个数除以0,在初等数学中是没有意义,在高等数学中是无穷大。

有了不存在关系,这样,这个世界就有了四种基本关系:同一关系、矛盾关系(黑白)、不可能关系(虚实)、不存在关系(生死)。其中同一关系、对立关系属于实在关系;不可能关系、不存在关系,属于虚关系。

同一关系,可以表示为0-0(0为客观存在);

对立关系,可以表示为O-V;(V为矛盾对立存在)

不可能关系,可以表示为:0×I;(I为虚在)

不存在关系,可以表示为:0×E。(E为不存在)

四、存在的矢量化

(一)逻辑的非对称性

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不能够说成肯定之肯定等于否定。虽然肯定和否定是相对的,但是这个表达式依然具有不对称性,负负得正,不能说成是正正得负。这种不对称性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这个逻辑本身具有方向性,就像时间一样,只是从现在流向未来,而不能够倒流。既然逻辑具有不对称,具有方向性,因此就有了这种反向的可能。所以否定和肯定的不对称,是虚或逻辑产生的原因,虚或逻辑,就是朝否定逻辑的不可能方向发展。

方向性,其实就是一个矢量。那些正向的被认为是合理的,那些逆向的,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但是这不要紧,在虚逻辑意义上,依然可以探讨这些问题。在逻辑矢量化以后,那些不可能的方向,就构成了一个矢量的逻辑空间。尽管这些方向是不可能的,是虚幻的,但是作为逻辑而言,可以不必是真的。那些虚幻的梦,虽不可实现,但还是可以构成生活内容的一部分,那些虚幻的游戏,依然成为生活的需要。

(二)客观的矢量化

虚或逻辑的产生,实际上是对客观世界进行了矢量化。在这个矢量世界中,客观只是矢量中的一个特例。当这个矢量的角度等于零的时候,就是一个客观的世界,而当这个矢量的角度不等于零的时候,就是一个主观的世界。客观,只是一个必然的规律,而主观,有诸多角度,是一种态度。虚数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进行矢量运算,在数学上构造了一个矢量空间,虚或的产生,则是在现实世界中构建了一个矢量空间,是可以容纳主观和梦想的世界。

(三)存在的矢量化

存在,被构建一个逆向演化的逻辑,就是不存在,存在会不存在,存在也就被矢量化。存在到不存在,也就产生了一个方向,存在有了方向的意义,也就是存在的矢量化。而与这个方向相反的逆方向,就是从不存在到存在的一种力量,是对不存在力量的抗拒,要存在,这种方向,可以叫存在意志。为了更为清晰的说明这种矢量性的意义,可以用符号来进行表述。存在,记为z,不存在,记为N。从z到N的矢量,就是e。这样,就有了矢量存在ze。

如果把存在到不存在的这种方向性用e-来表示,那么可以把从不存在到存在的这种方向性,用e+表示,e-是一个矢量,是死亡,e+就是一个逆向的矢量,是存在意志。有物质的e-过程,也就有了生命的e+过程,因此不存在矢量和生的意志是一个意思,存在的不断否定和生命的繁殖是一个意思,它们是对立的相互存在。生命的过程,是存在矢量化的过程。人吃东西,生命不断的把存在的泥土,转化为生命的矢量存在,这就是生,就是繁衍,是生生不息。

本质上,一切生命都是矢量的存在。当存在的矢量消失的时候,世界又变成了安静的石头。生命的求生意志,是对存在矢量性的维护,是存在意志对自身的肯定。智能机器可能能够维护自身系统的存在,但是并不是维持自由、梦想、主观、非理性等这些矢量性,而这些矢量性才是生命真正维护的东西,是生命的命。

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这个矛盾律在矢量世界中依然的成立的。存在到不存在的力量,也是存在的生的意志的力量,这是矛盾的统一。不存在,然后有了生的意志,灭就是生,就是这个意思。正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五、生命精神

(一)生命精神

一切精神都是为生,精神就是对生的意志的肯定。爱与善,都是为着生。精神,实际上就是生的意志的精神。生命的环节之间的联系都是精神。环节的不同,精神关系也就各种各样,爱也就各种各样,母子之前有母爱,男女之间有爱情。而这些所有的情,所有的爱,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质对生的维系。可以这样说,精神,就是生命之树的联系纽带。生命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eB。当A、B不同的时候,这种关系也就不同。对于生命和存在之间,e就是依恋,对土地的依恋,对世界的依恋。对于人和人之间,e就是感情,是爱。对于母子之间,e就是母爱,对于男女之间,就是男女之爱。所以,e是一样的,因为对象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生的意志,构建了自己的世界,产生了自己的秩序关系,这个秩序是精神。生的意志,规定生,规定死,规定爱,规定善。生的意志规定一切生命的意义,它自己演绎生命的一切。这正是一个生命的开始。它规定生的活动,生的目的以及意义,规定生命的一切内涵和一切外延。以利他的形式利己,是更高的智慧,因此也可以说,精神是生的意志更高级的表现。

(二)生命伦理

人们常说天理,这里的理,是指生命的道理。物质的道理,就是物理,物理不包含做人的道理,而伦理,则是生命理性,是生命的精神秩序的存在。母爱子,就是生命延续的必然性,保护后代,是生的意志的必然,这就是伦理,任何生命都如此。生的意志直接存于每个生命之中,而同时以秩序的方式,构成精神的天。精神的天,就是伦理。一切道德的本质都是为着生,再好的精神、道德,如果违背了生的意义,那就是恶。人们常说人性本善、性本恶,而实际上,人的本性既非善,也非恶,人性本生,生就是生命的本性,有了生,才有善有恶。生的意志本质是生,这个生不仅仅是个人的生,而是生命群族整体的延续。对于生命世界而言,生命系统的终极存在和延续大于生命的个体性存在的意义。生命本质是—个群,没有独立存在的生命,整体意义的生,是生的意志的精神核心。

(三)生命意识

人看到悬崖,就有恐惧。人看到不存在N,就有不存在意识,也就有生的意志的意识。人意识到的,不只是物质,不只是存在,还有不存在、生的意志、自由、虚幻、爱等等。因此,意识,不只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是对这个世界的不存在性、生的意志、自由、虚幻、爱等的意识和反映。意识的本质,是对精神的意识,摄像头能够反映客观外在,但是那不是意识。自我,是对自身精神的指称,机器对自身的指称不能构成自我的意义。

六、结语

生命存在的意义范文第4篇

在教育学领域内,已有的生命意义研究主要体现在生命意义的内涵、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和追寻生命意义的对策三个方面。

1.生命意义的内涵

对于生命意义的界定,学者们的侧重点不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是站在普遍人类学的立场上,认为生命意义即是对“我是谁”问题的追问,需要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得以实现。Frank认为,在生命历程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特殊的天职或使命。生命意义是某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活的特定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它展现在追寻和实现个体独特的生活使命之中,这种生活使命是对现实生活中随处所能预见的状况的回应,进而借此实现自我的终极意义。Fabry将生命意义分为终极意义和此刻意义,终极意义是指诸如“神”“道”“自然”等之类的超越人类且无法被验证的律则。对于终极意义,我们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能否达成;此刻意义指每个人生命的每一瞬间有待实现的使命。董喜才认为,只要人类存在着,就必然要求其存在状态更加完美、更符合人的生命发展需要。这种客观需要便赋予人生一种天然的使命,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承担起这一使命。他指出人生的意义包括三个部分,即个人对自身生命、对他人和对社会的意义。第二种是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认为生命的意义即是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得以体现。比如国外学者Crumbaugh将生命的意义界定为一种目标,它能给予个体存在以方向感和价值感,且通过目标的实现,个体可以获得一种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认同感。Yalom认为,生命意义由两部分组成:

①宇宙生命的意义(cosmicmeaning),是指宇宙中有一种超越个人之上或之外的、非人类所能够理解的、不变的规律。

②世俗生命的意义(terrestrialmeaning),即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生命是有目的、有价值的。唐晓鸣认为,有生命意义意味着个体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或乐趣(意思),有了它就意味着个体找到了生命存在的理由和意义。高德胜指出,生命的意义不是解释和说明所能够建构的,生命意义需要创造,是人类永不停歇的价值追求。刘颖洁认为,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如何去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三种是站在个体生存的立场上,认为生命的意义是活下去的理由,尤其是在个体遭遇困境时,认为生命意义便是使人面对不幸时的精神支撑。Hedlund认为,生命意义是个人存在的理由,当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意义时,就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感到有力量。董文香、陈秋婷和马慧玲等同样把生命意义理解成个体生命存在的理由,它是用来回答“生命为什么而活”的问题。

2.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

对于学生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看法。万荣根从内外因两方面分析了学生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从外因来看,物欲膨胀的社会大背景使得教育倾向于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缺乏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从内因来看,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诸多强制性要求和缺乏弹性的管理手段,压抑了学生的思想和个性;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和职业,没有体认到教学是一种承载生命的事业,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少学生信奉“知识就是金钱”,难以从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易元祥和陈金江也同样指出了教师和学生的传统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是生命意义丢失的主要因素。杨先花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提出了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的几点原因。一是教学模式自身存在问题,比如理论水平不高,评价标准不当和概念界定的物化。二是人们对教学模式认识不当,将教学目标理解为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将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曲解为如何快速高效地促进学生成长。三是教学模式的实施存在问题。譬如功利性过强,流于外部形象的表演和照抄照搬现象严重。何孔潮和杨晓萍从课程实践方面阐述了生命意义丢失的原因,主要有课程目标的虚化,课程内容的窄化,课程实施的僵化以及课程评价的异化等。周守军从知识的视角,指出确定性的知识极大窒息了研究生知识创新的激情,使学生的生命意义不复存在。梁冠文提出生命意义在评价中消解,指出传统教育评价的五大弊端,即唯甄别独尊、唯功利是图、评价标准单一、量化统整、主体错位,使得教育的生命意义荡然无存。

3.追寻生命意义的对策

目前的研究认为,生命意义主要通过生命教育实现或者侧重于实现个体精神的提升。弗兰克尔认为,有三种途径可以获得生命的意义,创造和工作、体验某件事和通过我们对无法避免的苦难所采取的态度。韩小琼借鉴Frank所提出的追寻生命意义的途径,并结合我国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现状,提出大学生要通过保持创造价值的恒心、增加爱的体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加强适应性教育和重视生命教育来实现生命意义。唐晓鸣指出,教育可以通过让学生有人的尊严感,培育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和生命责任感,增加学生的生活愉悦感以及指导学生乐观地直面缺憾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温乾利从高校德育的视角对生命意义的建构提出了几点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正确对待人生中的痛苦和死亡;引导大学生对生命意义自觉体认并在对生命的担当中实现生命意义;引导其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提升生命质量。梅萍提出了引导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的几点措施:引导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在省察自我中、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在挑战痛苦中以及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开创生命的意义。部分学者也分别从教育的不同方面提出实现生命意义的策略。杨先花提出在教学模式的实施中体现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寻,并指出以下几点措施:树立超功利的教学态度;注重教学情感和体验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营造充满审美意境的教学氛围;提倡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何孔潮和杨晓萍指出,我们应当对课程实践从生命意义的视角进行再思考:确立基于自我实现的课程目标,倡导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选择,观照主体间性的教学体验,实施促进生命发展的评价变革。陈振华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通过建构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来丰盈教育的生命意义。周守军从知识的角度,认为首先要重塑教学知识价值观,将教学作为传播、应用和发展确定性知识和不确定性知识的活动,从知识增长的角度和人的生命意义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其次,研究生教学要体现知识的生活性,体现生命成长的意义;再次,不确定性知识观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成为学生生命意义体验的促进者。

二、结语

生命存在的意义范文第5篇

温室是孕育生命的摇篮,里边除了是各种植物生长的绝佳场所外,还是许多昆虫的乐园。前几天,我去温室里摘西红柿,在一株西红柿苗旁发现了几只正在搬运食物的蚂蚁,很是有趣。这激起了我对温室里其他昆虫的好奇心。我便开始找寻起来。

不一会,我就在一片黄瓜地里看到了一只蜜蜂。这只蜜蜂的外形很是漂亮,黑色与黄色的条纹相间,令人羡慕的小蛮腰,轻盈透亮的双翼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一层淡淡的七彩光,除了屁股后那根令人生畏的长针外,别提有多好看了!看了一会儿,我就发现这只蜜蜂与其他蜜蜂不同:它不会飞!我对此感到很是奇怪,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它的翅膀是不完整的。它缓慢地向前爬着,我不知道它要去哪儿,只觉得它很可怜,目光便一直跟着它。突然,另一只蜜蜂飞来,在它上方鸣叫、飞舞着。它停止了爬行,似乎是在望着飞舞的蜜蜂出神。它的同伴欢唱着飞走了,可它还在出神。我想它大概不会再前进了吧。但过了一会儿,它便又开始奋力向前爬起来,而且速度好像还快了一些。最终,它爬到了一株草旁,它停住了脚步,像孩子爬树一样,奋力爬上草枝,它爬得很是缓慢,而且不时会滑下来,但它仍不放弃,一次次地滑下,又一次次地向上爬去……终于,它用它用前肢抱住了草枝,后肢悬空,像平常蜜蜂一样开始交摩后腿。我震惊了,它竟然离开了土地!

或许在这只蜜蜂的世界里,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尽量做一只真正的蜜蜂。即使不能飞翔,也要离开地面,享受被空气托起的感觉。或许这只是出于本能,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由于它心中那份执着与坚持。无论明天如何,至少它今天离开了地面,至少它今天属于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