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死亡教育的形式

死亡教育的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死亡教育的形式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在调查高校学生对网络接触程度、使用情况、网络教育看法和态度基础上,研究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特性,并提出当前增强网络教育实效性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福建省2002年思政重点项目“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一年多的细致调查,走访和深入了解了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省内几所高校的网络建设和思政教育进网络状况,向高校师生发放问卷千余份,并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基本掌握了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网络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课题的研究报告。

一、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

一份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0年1月的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以年轻人为主,其中18~24岁最多,占上网总数的42.8%;上网用户中,大专生占32%,本科生占45%,硕士生占6%。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网络的接触程度及思政工作进网络的可行性,课题组对福州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092份,其中以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居多,分别占37.9%和36.1%,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分别占5.6%和19.7%,还有个别五年级的学生,占0.6%。从调查对象来看,三、四年级相对一、二年级在运用计算机技术上还是对事物理解上更为成熟,上网时间更为固定。以下根据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得出学生对网络认识和态度等问题进行分析。

1.大学生对网络的接触程度

经调查发现,被调查的理工科学生有26%拥有个人电脑,文科和经管类学生分别有15.7%和14.2%拥有个人电脑。有42.5%的学生几乎天天上网,43.5%的大学生每周上网1~3次,从来没有上网的学生仅0,8%。在上网的学生中不管周末与否,一有空就上网的学生达38.6%,占比例最大。平均一周上网时间为5小时以上占5.8%,3~5,J、时占10.1%,1~3,J、时占41.9%,1小时以下40%,通过测试70%的学生对网络符号和语言比较精通,从中可以了解大学生对网络的熟悉程度。

2.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

对“我校推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页”有62.5%持“欢迎”态度,明确表示“不欢迎”仅14.3%;学生对“网页的实用性”要求最高,有58.2%的学生要求利用网页进行咨询、交流等,对网页的制作主观性、风格化、内容等要求均不超过20%,说明学生利用网络隐藏性进行沟通很感兴趣;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页最感兴趣的内容”,有39.5%的学生对“网络心理辅导”最感兴趣,对“网络讨论”和“与辅导员交流”最感兴趣分别占30.1%和11.4%,说明我国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当今社会最需解决的是心理脆弱问题;有46.3%的学生认为“利用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可行,仅17.5%认为不可行;对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为理想的交流方式为“面对面交流为主,网络交流为辅”的占42.6%,“网络交流为主,面对面交流为辅”的占18.8%,“面对面交流”的占16%,“网络交流”的占9.4%,说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双管齐下,既要继承前人传统的面对面说理教育,又要增强现代网络互动性亲和教育,使之相辅相成,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

3.学生对网络传播信息所持态度

对网上传播的内容,24.3%的大学生认为“是小道消息,看过就算了”,66.5%的大学生“凭自己的经验有选择性接受”,3.6%的大学生“非常重视”,4.2%的大学生“积极参与讨论”,1.8%的大学生“立刻传播”。调查还显示,5.9%的大学生经常在网上传播社会新闻,6.7%的大学生经常校园新闻,5.4%的大学生经常小道消息,58.8%的大学生经常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感想参与讨论,其余的不发表任何言论。这显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不是一味接受或排斥,而是根据经验加以选取,同时借助网络与他人探讨或巩固或证明自己观点。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大学生们更多地承担了接收外界信息的角色,是“受众”。

二、网络思政教育的特性

从以上调查显示,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占中国大学生比例不断增大,网络将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的重要部分,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有足够必要研究并根据网络教育资源对受教育者思想影响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1.网络思想教育的不可控性

与传统的思想教育相比,传统思想教育的教育者从信息源到信息传播过程始终受主观控制,使受教育者接收到的内容是经过“过滤”的纯净信息;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信息源和信息流动呈现出不可控制性。失去控制的网络使受教育者接触的大量信息是未经“过滤”的原始信息,既有正面也有反面的,好坏难分。

2.网络思想教育方式的潜移默化性

传统思想教育强调正面灌输,受教育者只能被动接受教育者发出的指令: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正确,什么不正确。而网络思想教育是潜移默化性,通过网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流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平等对话,学生可以轻松地在BBS、聊天室等虚拟空间发表不同的言论,而教育者则要以客观、公正甚至科学、时尚的面目出现,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深层次沟通,并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潜移默化教育。

3.网络思想教育的互动性

传统思想教育很大缺陷在于受教育者是被动的,常常是“你说我听,你教我学,你讲”,至于教育效果如何,常常不得而知,教育者着重正确性而忽视个体针对性,使受教育者不能发挥主动性、能动性以达到自治效果。网络思想教育很大优点在于互动性,由于网络隐蔽性使受教育者可以恣意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需要等自主选择接收信息或发表观点。

4.网络思想教育内容广泛性、深层性和现实性

传统思想教育内容相对面狭、理论多、抽象化多、说理多,注重主旋律教育,缺少日常行为伦理道德教育;注重本国国情教育,缺乏国际视野教育;注重理想教育,缺乏现实应对教育;注重集体教育,缺乏个性培养。网络思想教育内容是把整个世界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不仅有主流文化,也有非主流文化;不仅有本土文化,更有世界文化;不仅解决现实问题,更加注重探讨深层次问题,适合不同口味学生的需求,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三、提高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占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立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网站

由于互联网是管理难度较大的高科技传媒形式,一些西方国家把互联网作为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强有力的工具,把焦点直指向高校青年学生。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严峻挑战,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增强“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构建网上思政教育新阵地,建立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网站,并且是真正为学生而设而不是当摆设。第一,要时刻抓住大学生的视野,让其乐意登录,乐意浏览网站内容,进而乐意参与其中互动。第二,要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个性,在风格上力求新颖独特、时尚又不花哨;在内容上力求广泛性、现实性和具体性,力戒空洞说教,尤其要关注学生中难点热点问题,既可以是社会上的也可以是校园内的,对现实问题不能回避而要积极引导。第三,应立足于校园网,兼收并蓄其他网站精华,密切注视整个网络新动向,使思想教育网站能成为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导向灯。第四,增强内容的思想性。思想教育网站是为用户提供思想源泉、进行思想交锋的地方,在内容上,应该重视理论文章的建设。一方面广泛搜集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专家学者成为撰稿人,力争让现实中热点的思想问题在网站中都得到体现及引导。同时,为了增强说服力,应该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则,采用多种观点的比较分析,用事实说话,将思想教育生动化、具体化。第五,建议配备专人负责信息采编,提高信息更新率,保持动态效果,使思政网站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网络。

2.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网络化的学生思政工作队伍,构建一堵网络教育的“铜墙铁壁”

目前我省思政教育队伍认识滞后,技术落后,人员编制、经费无保障,管理人员辩别能力缺乏敏锐性,分析能力缺乏客观性,因此,要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队伍建设是关键。

1)充分认识思政教育进网络的重要性,确保网络思政教育真实有效。要全面了解网络发展的基本情况,保持思政教育工作的前瞻性;要加强思政教育进网络工作的理论探索,并注重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提高。要注意对网络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分析和探讨,确保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2)大力整合思政教育队伍的力量,提高网络技能和知识水平。首先高校要充分调动辅导员和校园网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集辅导员、“两课”教师、心理辅导医生、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研究生及各校园网站长在内的网上辅导员队伍,实行轮流值班制,借助网络的支持,深入把握网民的基本思想状况,使思政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其次,对网上辅导员队伍要精挑细选严把关。网上辅导员在网上既要代表学校在网上发表见解,又要对校园时事政策等问题进行导向,同时又要以普通学生身份上网,因而,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大学生网民的思想世界,掌握工作的主动性。

3)应加大思想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新技术设备,充分利用大学城的空间优势,整合我省技术力量,发挥资源共享,创建“德育之窗”品牌。

4)要经常性地有的放矢开办网络技术、心理解疑技巧和法律法规培训班,提高队伍素质,以适应网络思政工作需要。

3.增强网络服务功能和渗透功能

1)规划建好学校主题网站

坚持全面性、广泛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原则,切实针对大学生最关心的焦点问题,努力增强网上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突出栏目特色,开辟网上专题论坛

如开设校长信箱,使学生能直接与校领导对话,在全校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维护学校的稳定,拉近学校与学生距离,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3)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39-01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使其成了最畅通、最具吸引力的高科技传媒渠道。同时网络的广泛运用也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我们应该更新观念,积极适应网络时代环境,进一步提升网络时代在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有效性。本文从网络的角度探究目前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网络环境下的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信息网络的运用,直接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形态和传播方式的进步,丰富了企业和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领域。但是网络环境下企业和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具有新颖性与虚实性,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网络环境下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特点

1.容易接受新思想

由于掌握了网络技术,职工们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都比较普及, 所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获取知识的要求。在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还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时,他们时刻被各种信息包围, 所以更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2.网络的交互性,普及性

利用网络的交互性, 普及性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时代感”、“创新性”和“适应性”。针对职工渴望思想交流的特点,或者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交流,就职工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自由讨论。引导职工明辨是非,坚定正确的立场、责任感、危机意识强。

3.个性突出、敢于创新

不少职工追求个性独立、性格好张扬, 对于自己的能力、未来的人生充满自信和希望, 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对于一切活动, 他们都会积极参与, 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发表评论。各大网络论坛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他们似乎有用不完的想法,敢于创新。网络信息时代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机遇网络的广泛运用,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当更新观念,积极适应环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络带来的深刻变革,提升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有效性。

(1)有利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成效性。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普及,职工主动在网上接受教育,而互联网上接受教育能产生互动效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产生“剧场效应”,在场受感染,离场即忘却。而在网络上思想教育上是“信息对流”的过程,对话交流活动体现了一种民主平等的精神,创造了一种和睦友好的气氛。通过互相沟通、相互理解,使双方心理距离缩短和贴近,达到双方融洽感情,统一认识,互受启发,各得其益的教育效果。

(2)有利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网络的开放性和透明性,能使我们了解到更为真实的职工思想动态和精神需求。职工在网络中往往能够率真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并进行交流、讨论,倾诉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性。网络的开放性使其成了最畅通、最具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新领域。这就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性的特有优势。新形势下干部职工不断变化着的思想状况,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等特点。网络技术为企业和部门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及时性”,思想政治工作跟得快。及时掌握所属职工的思想新动向、新苗头,把握住干部职工的倾向性问题和重点人员的思想活动规律,把工作做到前头,有效地解决他们的现实思想问题。

二、网络时代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网络的开放性使其成了最畅通、最具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新领域。围绕信息网络这个新的生长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更好地为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促使职工形成符合时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

1.加强网络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互联网是企业和部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企业和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传播法律知识,弘扬社会正能量。确保互联网媒体成为职工获得法律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渠道。还要增强网络的服务功能,将职工工作信息、职工生活信息、科技文化活动等及时上网,吸引职工经常登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确保互联网宣传教育工作健康、有序、蓬勃开展。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良好的网上行为方式

良好的网络道德修养会感染和影响着职工。我们要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让职工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安全上网、文明上网的法律法规,让职工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从而使职工具有一定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教育职工洁身自律,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3.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网络文化素质

将网络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让先进文化“进头脑、进网络”,使之成为职工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积极引导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激发职工们的上进心、创造性,走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利用网络教室建设电子阅览室,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比如,“网络竞赛”、“网络书法艺术欣赏”和网上摄影评、视评、书评等活动,实现寓教于乐。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67

在信息化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学好和运用好英语这一对外交流的工具是摆在我们初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场教育革命的精髓之一是学生和教师角色的变化: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学生上升为教学诸因素的中心和主体;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也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势不可挡地进入了教育领域。这势必加速了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和学的角色的转变。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探讨,旨在与大家分享。

一、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课程整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的初中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刺激――反应”的对应关系,教师的作用只是起到外部刺激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反应。这种根深蒂固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统一式”授课也是弊端之一,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差异的要求,无法因材施教,因而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量也是极其有限的。

二、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经过几年的教学尝试,笔者摸索出一些网络英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道德情感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网络英语教与学模式

1. 主要特色

(1)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看到教师通过任务引导、建立优化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学习、对学生情绪调控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服务,整个教学中教师不是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中心,但教师主导地位没有改变,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2)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以自主学习为主。自主性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

(3)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主动性通过任务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制定任务,使学生真正做到从个人的需要出发参与学习。

2. 可供参考的具体教学步骤

步骤一:教师制定目标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参与和修改任务制定,最后确立自己的目标任务。

步骤二:教师根据制定的目标任务,建立、完善、优化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扩展多种获取信息资源途径,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学习组织工作,促进学生协作学习,方便学生学习,并对个别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步骤三:学生根据确立的目标任务,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步骤和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和其他丰富信息资源(如互联网资源等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步骤四:教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反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优化教学信息资源。

①网络英语: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信息传播系统,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形式和内涵的信息,有利于创设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等四种要素的理想学习环境。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

②教学调控:破除“课堂为中心”,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打破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环节的界限,能运用计算机媒体进行远程学习和相互协作学习,使教学灵活化。而教师则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引导、调控,帮助学生学习,即教师起到辅助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

③信息调控:破除“课本为中心”,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以“课本”为中心信息的课堂,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传播的网络系统信息,给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带来了无限生机。但网络上的信息并不全适合学生所需,合理输出的信息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取得最大效果。因而,教师要做好把关的工作,辅助学生对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应用。

④反馈调控: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有效地发现、收集、获取、处理和创造信息的同时,注意畅通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使学生强化正确的知识,调节思维方式,改进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准确。

⑤交流:学生在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交换彼此的看法,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好网络英语教学优点,克服缺点

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整合教学是一种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整合教学的优点非常明显:信息资源永远是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程整合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的有机组合。

网络环境下英语课堂教学组织起来,会有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在不脱离学校模式、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方式来积极引导学生,在要求学生学习好英语课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电脑技术水平。

四、对网络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

思考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教学实验中,笔者发现,传统初中教育不论在教育理念、课程设计上还是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都是非常成熟的教育体系,近代教育理念虽然使其变革了许多,但由于其教学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夸美纽斯班级讲解授课制,因而它的历史惯性仍然很大。信息化教学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地评价信息化教学的成绩呢?其中,包括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综合素质能力、信息化素养、道德品质、教师的教学能力、文化素养、师德以及敬业精神等,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和评教问题。

思考二:教材问题

整合课的形式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教育资源,教育是通过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是通过网络学习文化课知识,问题是整合课要求打破各学科间界限,而且大部分知识来自教材以外,因而教材和资源的衔接具有跳跃性,学生很难把握,学科系统将很可能因此被打乱。现在的每个学校的英语学习都是以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英语教材为主,而现行的教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网络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就是以单元教学为主,而不是以课为教学单元,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相应的教材,这就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思考三:软件问题

现在我们关于英语学习的软件还是太少,好的软件更少,大部分都是以题海战术为主。另外,掌握网络信息化教学毕竟不像操作录音机和录像机那么简单,它需要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有相应的网络知识,这些知识也不是两三天就能学会的,这也制约了网络信息化学习的应用。

思考四:现代外语教师要做到六个“三”

一是要掌握三种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与文化、外国语言与文化、计算机语言与文化;二是要掌握三种理论:教育理论、语言学理论、快文化交际;三要掌握三种媒介:大媒介(电子系统)、小媒介(幻灯、投影、录音等)、综合媒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结合构成的信息网络);四是要掌握三种技术:编制技术、使用技术、维护技术。五要掌握三种方法:教学方法、科研方法、创新方法;六要具有三种个性品质:勤奋、思索、创新。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网上网下 互动型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模式

0前言

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大学生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伴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影响着当代的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受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如何利用好网络,促进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的协调性,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是关键。

1网上网下互动型协调育人模式的概念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网络科技已经渗透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教育方面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利用单一的网下教学模式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需要结合网上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是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网上网下互动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调育人模式。网上网下协调育人是将面对面交流、课堂、报纸文刊及广播等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与以“互联网”为主的通信网络相结合,形成教育双渠道,对传统模式(网下模式)与现代模式(网上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新的协调机制,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这样的网络大环境下,使用网上网下互动型协调育人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学生发展需要,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所以正确使用该育人模式会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2采用网上网下协调性育人的必要性

2.1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时都是采用上课说讲的形式,并且教材也是指定的,这样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要与时政相结合的,所以机械地采用固定的教材进行教学,使得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很难迎合当前社会对人才教育的具体要求,这样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和有效性,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发展。其次,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互动性,仅仅是采用网下教育,教师机械地向学生传输思想政治理论,虽然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获得相应的反馈,但是不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并且教师也难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如果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采用网上网下互动型育人模式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协调育人模式,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网上网下互动型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及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2.2采用网上教学具有可行性

当代互联网在大学生中普及程度的高低是决定是否应该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关键因素。大学生作为广大网民的重要组成者,其上网时间是较长的,很多大学生在一些网络应用中表现得非常活跃,对很多网络应用的使用率比普通网民要高,由于现阶段网络设备种类丰富,各大高校的网络设备也非常齐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学生上网,所以在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上教学,其基础条件是非常完善的。另外,对于网络环境的适应程度也决定了是否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如果出现由于一些大学生对网络环境的适应程度低,甚至沉迷于网络,那么这种教育模式的推广是不利的,但是有相关研究表明,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合理利用网络,这就说明网络上的不和谐因素对整体网络环境的影响不大,所以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学是可行的。

3当前高校网上网下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大力开展网上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高校除了继续加强作为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积极开展作为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党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还积极占领和拓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空间,初步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全覆盖。现在很多高校都迎合形莘⒄沟男枰,有了自己的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网站。并且这些网站也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工作顺利开展。尽管各大高校已经开始注意网上网下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大体的教育格局也已经形成,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网上网下协同育人教学模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高校对网上网下协同育人没有正确的认识

高校对网上网下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没有正确的认识,由于被很多教育工作者把网上教育的作用放大了,就使得很多高校认为只要利用网上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学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就对网上教学格外重视,因而忽略了传统的网下教育。还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对网上网下协同育人模式还是不认可,仍然按照老思路进行教学,对现代的信息科学技术及促进教学的多媒体技术还是不愿意接触,这就导致网上网下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诸多误解,所以开展起来并不顺利。

3.2网上网下协同育人机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由于网上网下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实现网上网下的有效结合,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具体的机制来支持,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对网上教育制度的制定不规范、不科学,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还表现在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互对立,严重缺乏协调性,由于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所以很多高校采用网下教育管理模式来管理网上教育,可想而知,其效果是非常不好的。

3.3网上网下协同育人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

在网络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全由教师进行选择和控制,教育过程也是按照教师既定的模式进行开展。但是当网络影响力逐渐扩大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发展的需要,促进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的协调性,但是使用网上和网下共同协调育人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即严重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对该教育模式缺乏认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更没有充足的资源配置,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路径

4.1采用网下为主、网上为辅的协同模式

采用网下教育为主,适当结合网上教育,就是促进网下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具体的方式就是需要最大限度地扩大网下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需要将网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用到的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到网上,扩大网下教育的影响,采用网下教育为主、网上教育为辅的方式,能够把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扩展到网上,促进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实现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的良好对接。

4.2采用网上为主、网下为辅的协同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用网下为辅、网上为主的教育模式,由于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大平台,在进行思想政治的网下教育时,需要及时总结通过网下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内容,然后充分利用网上教育的优势及时进行交流和互动,开展自由讨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体可以通过微博、QQ、微信及BBS等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这样能够实现促进大学生正确上网的目标,同时也能够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良好的素材。网下教育配合网上教育,最大限度地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4.3网上网下共同推进的协同模式

对于很难分清孰优孰劣的领域,或者需要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分别进行的领域,需要两者同时推进。一方面,利用网上教育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断加强网站建设。另一方面,在网下不断夯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这两者的教育内容并不违和,两者共同推进,全面覆盖,最终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打下基础。

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化时代;高校隐性思政教育;教育特点

我国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遍及每一个地区和领域,该技术在教育界在相关方面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教育教学手段。随着网络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该项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也是越来越普遍,高校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其思想道德方面的观念以及思想价值的取向,甚至是“三观”都受到了相关方面的影响。因此,充分的利用网络化的时代背景,采用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当代高校大学生进行相关教学,从而达到该教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高校隐性思政教育的特性和优势

(一)高校隐性思政教育的特点

首先,该项教育具有自愿性特点。一般在高校中,大学生几乎属于强迫式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学生在相关环境下,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完全处在被动的状态,从而导致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抵触的心理,这样完全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其次,高校在相关方面的教学完全可以离开教室,开展相关方面的节目活动,或者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艺术界当中,让学生主动去参加,自愿去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接受思政教育,并接收其熏陶,在无形之中,高校的隐性思政教育就达到了最初需要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目标。

(二)高校隐性思政教育的优势

1、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都提高

课程上的安排、课程的场地以及课程的时间都对高校素质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仅仅在课堂中是完成不了的,隐性教育完全打破上述中的问题,该教学方法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广泛灵活,并且,该教学方式在校园中每一处环节都可以存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都对学生进行了思政的教育,完全提高了学生呢个综合性的素质能力。除此之外,该教学方式将学科方面教育的道德培养以及非智力方面的因素缺失进行了克服,让学生在参加相关方面活动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道德信念,逐渐养成习惯,将学生整体的能力都向着积极化的方向进行提升。

2、完全跟随学生以及社会环境在思想政治上的变化

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将社会管理中的“刚”变成了“柔”,所有的一切都在向着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思政方面的教育也在随之变化。高等院校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文化修养会相对比较高,但是价值观以及人格都没有定型,他们的思想十分乐观且开放,容易接受许多新的事物和思想,同时也会受到不良的思想潮流影响,还会有不少的学生只追求学业,完全的忽视了道德方面的教育,甚至有很多学生以不挂科为学习的目标。因此,思政教育课程要对学生的相关思想进行劝导,让学生在自由的情况下对思政内容进行自我的学习,调动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网络时代下的思政教育

(一)高校需要创建多层次思政教育网站

为了将网络化的思政教育实现,高校都应该创建起属于自己的思政教育相关网站,并且将其与全国的高校网站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共享,相关的网页和网站要具有个性化特色,里面的主要内容具有十分鲜明的真实性和思想性,同时还要有深刻的分析、敏锐的触感以及独特的见解等,在相关栏目的确定方面,既要保持网络化的特色,也要有思政教育方面的内涵。

(二)高校需要善用开展隐性思政教育相关工作

计算机网络化的技术已经将传统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完全进行了改变,将理论化的教育空间进行了拓宽,同时,它对思政教育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目前,许多新闻事件报道都有大量的学生参与到其中的讨论,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当时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通过这些重大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对思政教育有了关注方向,并且,这种方法也是一种隐性的思政教育方法。高校的老师可以根据当时热门的网络事件,与学生就相关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形成一种双向互动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以免学生误入歧途中。

(三)网络化时代加大隐性思政教育的教师资源

高校的校园中,老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因此,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政教育还是虚拟化的网络思政教育,老师都是该方面展开教育工作的主体,因此,老师自身就是一个最好的隐性思政教育源,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用自身去影响学生。首先,相关方面的教学老师自身的网络化思政素质要提高,其次,加大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小与学生之间产生的距离,充分的利用网络方面的交流手段。

三、结语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进行交流、交友、就业、学习的最新平台,高校利用网络的优势,从而展开隐性的思政教育,让学生在没有察觉的过程中接收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将这种教育与课堂教育相互结合互补,全方面有效的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菲,张丽,刘晓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07):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