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种植发展趋势

农业种植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种植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种植发展趋势

农业种植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一、发展情况及主要模式

“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在我国早已有之,最早起源于稻田养鸭,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在北方特别是像黑龙江这样的高寒地区,“鱼稻”、“鸭稻”等种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则很少有人运用。近年来,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提倡和指导下,全省各地以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为载体,以生产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在原料主要是水稻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将水稻、玉米的植物生产与鸭、鱼、蟹、蛙、鹅等动物养殖结合起来,形成复合生态系统,取得比较明显的综合效益。据统计,2016年,全省有38个县(市、区)建设种养殖相结合基地71个,面积20.3万亩。其中水稻基地195个,19.9万亩,分别占种养殖相结合基地的96%和98%,基本覆盖了全省水稻主产区。

模式之一:“鸭稻共作”模式。以五常市杜家镇王家屯合作社为代表。选择野性大、爱吃草、不会飞的鸭种,在出生20天左右放到稻田里,鸭稻共同生长,待到水稻抽穗鸭子离开稻田。利用鸭子在水田里行走,吃掉和踏没田间杂草,同时摩擦水稻叶片,提高防病菌能力;鸭子不仅吃害虫,而且鸭子身上的气味也能趋避害虫,起到除虫作用;此外,鸭子粪便为水稻提供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模式之二:“鱼稻共生”模式。以桦川县五良纯生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水稻与田鱼共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由于没有化学农药的投放,对周遭的生态环境有重大的保护作用。水稻与田鱼之间有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田鱼啄食稻杆下多出来的谷以及周边的杂草,使稻米营养更为集中,田鱼日常于田里畅游,更可以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而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为田鱼提供食物。

模式之三:“蟹稻共育”模式。以绥滨县为代表。主要根据稻养蟹、蟹养稻,蟹稻共生的理论,把两种不同的生产场所合并在一起,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稻田养蟹好处很多,蟹能清除田中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互惠互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系统。

模式之四:“蛙稻共成”模式。以桦川县春鹏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以稻养蛙,以蛙护稻,以蛙促稻”,全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巧妙利用自然食物链,通过生态农业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二、推动种养殖结合水稻生产确定的成效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田可持续种养、节约种养成本,在保护农田环境的同时,又生产出优质稻米、鸭肉等农畜产品,走出了一条通过保护和改善资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

成效之一:经济效益明显。以鸭稻模式为例:鸭稻亩产340公斤,出成品大米170公斤,每公斤售价60元,亩产值10200元;鸭市场售价50元,每亩18只鸭子,每亩收入900元;亩种植成本为1400元,养鸭成本1800元(18只×100元/只),总成本3200元;每亩效益7900元。其他如蟹稻、鱼稻和蛙稻亩均效益也都在6000元以上。

成效之二:生态效益突出。调查显示,当稻田载鱼量达每公顷1,500公斤以上,B鱼一年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可分别提高57.7%、78.9%及34.8%,土地的营养大大提升,更有助稻谷增加产量约5至15%。从一些基地看,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各地都更严格地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增施农家肥,减少或停止化肥施用,进一步改善了基地及周边环境。

成效之三:社会效益多样。推行“鱼稻”、“鸭稻”和“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还带动各地积极采取互联网等现代营销模式,扩大了农产品影响面,提高了品牌竞争力。望奎县龙蛙米业建设的鸭稻有机基地,以“土地认养”方式的销售,目前客户认养土地500亩。

三、发展思路和建议

作为政府部门,对于“鱼稻”、“鸭稻”和“蟹稻”这些利国利民、有利于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这项工作,应切实纳入日程,强化措施,积极予以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建议之一:抓好典型,做好示范。各地要把推广特色种养殖模式工作纳入日程,安排专人负责,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当地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发展。

建议之二:精心组织,做好培训。要及时总结稻田生态种养殖生产的经验和做法,制定操作规程,指导更多的基地按照标准生产。开展特色种养殖生产技术培训,组织基地人员相关知识,为推广特色种养殖做好技术储备。

建议之三:加大宣传,推广产品。要深度挖掘鸭稻、蟹稻、鱼稻等基地的特色,找准产品卖点,吸引公众注意力,推广产品。

农业种植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棉花种植; 趋势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04

1 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上下面貌焕然一新,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人口大幅向城市迁移,10a的时间农村人口减少近2亿之多。大量的农村人口的转移使得我国城市化开展速度迅速增快,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但相应的农村则出现了“留守”情况,老年人和幼儿占据了农村人口的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到城市里去打工,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力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国家相关部委和机构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试图通过相应的技术提升改善这个局面。本文研究对象,棉花种植技术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2 棉花种植技术现状

由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使农村发展遇到问题。农业现代化成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办法,于是相关行业的现代化分批次逐渐展开。棉花种植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现状总结如下。

2.1 棉田种植制度优化,棉麦实现高产、双丰收

种植制度的改变使得农业现代化得以充分开展,同时也确立了相关的发展方向,棉麦高产、双丰收等得以实现。尤其是改麦棉套种为麦后连做移栽技术以后,相应的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相应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推广[1]。

2.2 精细征地得到了简化,整地施肥和除草┮惶寤作业成为了首选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相应理念的转变,传统技术逐渐被淘汰,新技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旋耕机器翻地和耙地成为了很多地区的首选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耕地实践大大提升了种植的整体水平和效率,同时也节约了相应的原材料,减少了工序。

2.3 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棉花种植技术逐渐由传统的手工种植向机械化种植发展,机械化的加入使得种植效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同时精准度和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机械化的使用节省了相应的人力物力,使得成本大幅降低。

2.4 轻简育苗移栽与工厂化育苗技术逐渐推广

育苗移栽新方法的使用,即轻简育苗移栽与工厂化育苗,逐渐得到了推广,在此其中的新兴材料也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利用。育苗移栽新方法主要为基质育苗移栽、穴盆育苗移栽和水浮育育苗移栽等,种植的对象都由原来的土壤,改编成了化学制品居多的新型的材料,其所需水分和营养物质都来自技术革新后的基质和水体。

新技术相比于传统技术而言,集成性大幅提升,种植的面积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因为种植密度的提升,使得整体的产量增加了许多。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新技术在大规模对比双盲随机试验中,使用以后单位面积种植的数约为500个/m2,播种种子数约为550~600粒,按照业界平均的成活率90%估算的话,种子长成大概能有500株左右;中等营养体的数量也在260个/m2左右;按业界平均的2粒播种量成活率70%进行估算,大致的成果数量在180株左右。与对照的传统组相比,成苗数量增长约为3倍多,种植面积却节省了70%,人力成本也降低了50%以上,同时新技术可以实现流水线化的生产。

2.5 简化施肥

肥料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物质,是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但其本身具有危害性,所以相关的使用需要谨慎,量的配比需要精确计算。简化施肥技术的使用提升肥料酶的使用效率,提升相关抑制剂的保质期,也大幅度降低肥料的使用数量和次数,使出现危害的可能降到最低。

2.6 发展灌溉

在相关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灌溉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种棉业节水增效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大幅度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每单位所需的用水量,同时也将肥水重新利用,做到了废物利用;相应技术的使用也对灌溉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 棉花种植技术发展趋势

在诸多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的促进作用下,我国棉花种植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技术能力也逐渐成为全球领先的国家。体会到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种棉业的从业者更愿意采用新技术来开展农业耕作。本文提到的棉花种植新技术必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同时诸如麦后直播棉花种植栽培技术、麦后移栽技术、新化学除草等技术也将被深入研究,未来必将逐渐获得认可和使用。我国棉花种植技术的发展必将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棉花种植业也会继续助力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平稳转型贡献自己力量。

农业种植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杂交玉米 苏玉33 选育 报告

苏玉33是江苏省宿迁市种子管理站2003年以自选系ND81-2为母本,自选系本M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紧凑型单交种。该品种田间表现高产、稳产、抗性强、后期熟相好。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苏审玉201202。

一、亲本来源和选育方法

1.母本ND81-2选育过程

育种过程:1999年6月,从北农大引进ND81玉米杂交种与黄早四进行杂交,1999年冬在海南种植S0并选株自交,从中选出15个自交单穗; 2000年2月从海南收获后,在本地冬暖式大棚种植S1加代,15个单穗分别种植15个穗行,2000年6月在山东种植S2,田间选择抗倒好、株型紧凑、雌穗吐丝早、叶片较窄、结实性好、抗病性强、抗芽虫耐螟虫的植株自交,收获后选留籽粒色泽黄、果穗品质优、籽粒半马型、穗行数12~16行的果穗,2000年冬在海南种植S3并选择植株自交,以后各代选择标准同S2。2001年2月在本地种植上代海南收获的种子S4, 自交的同时进行配合力测定。2001年6月种植S5,并进行配合力的产量比较试验,收获时6个系(ND81-1_-6)基本稳定并符合目标要求,其中以-2为最好,2001年冬海南种植ND81-2并自交,形成稳定的自交系, 2002年2月份在本地进行了小量自交系的扩繁.

2.父本本M的选育过程:

1997年5月从山东农科院引进齐319果穗一个,当年夏播种植,株型表现出明显分离,花期进行套袋自交,秋季选择抗性好、株型偏紧、穗位较低、结实好的单株10个,11月份到海南加代自交种植成为10个穗行,在严格上述选择标准的同时严格株高和一穗位的选择标准,1998年2月收获后,经室内考种保留4个穗行。1998年6月在本地将入选的4个穗行种成4个穗系,大田表现一致,从株高和穗位上再次严格选择自交,秋季混收,通过3代自交选择,形成稳定的自交系,定名为本M。比齐319在抗病性、结实性、一致性上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3.杂交组合的组配

从2002年开始通过广泛测配和多点鉴定,2003年育成了优质高产多抗的玉米杂交新组合ND81-2×本M,2004年在参加市玉米比较试验中,表现优异,抗倒性突出。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夏播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夏播生产试验。

二、产量水平

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夏播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24.7kg,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7%,2011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6.4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6% 。

三、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性

该品种株高247厘米,穗位102厘米,株型中间偏紧,叶片上冲,叶尖下披,叶色深绿,茎杆健壮,根系发达。雄穗分枝12~15个,花药紫色。

2.生物学性状

该组合生育期96d,熟期比对照郑单958晚1d。

3.穗部性状

果穗筒型,轴白色,穗长19.9厘米,穗粗4.6厘米,平均每穗13.9行,每行38粒。千粒重324克,出籽率97.5%。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4.品质性状

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容重766g/L,粗蛋白8.71%,粗脂肪5.09%,粗淀粉73.47%,赖氨酸0.29%。

5.抗病虫性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接种鉴定:2009年区试抗小班病,高感纹枯病;2010年区试高抗小班病,中抗茎腐病,高感粗缩病;2011年生产试验田间自然发病观察结果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高抗病毒病,中抗玉米螟。

四、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

夏播一般6月中旬播种,用种量3 kg /亩左右。

2.合理密植

适宜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

3.科学施肥

氮、磷、钾配合使用,纯氮一般20~25 kg /亩,其中基苗肥占60%,穗肥40%,肥力差的田块可适当施粒肥。中后期注意防涝防旱,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做好壅土培根以防倒伏。

4.病虫害防治

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做好玉米螟、粗缩病、纹枯病和大斑病等的防治工作。

五、制种技术要点

ND81-2//本M即适合在黄淮海地区夏播制种,又适宜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春播制种,父母本行比为1:4,夏播母本不能低于4500株/亩 ,春播西北地区不能低于6500株/亩,挫期:夏播、母本早播5d、春播母本早播7~10d。高水肥地块还可以适当增加母本的密度。

六、应用前景

稳产、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苏玉33,适应了我省夏玉米品种推广种植发展趋势。该品种在省内外试验、示范中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优势,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马毅,张学舜,等.玉米新品种新单36的选育及推广[J].种子世界,2011(5):47.

农业种植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因工程;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81-01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自从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植物以来治污工程技术研究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目前,植物基因工程爱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深刻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方式和效益,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一、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

从1986年美国和法国首先在进行以耐除草剂标记基因的转基因烟草田间试验到1997的12年间,全球大约进行了25000次转基因作物的田间试验,涉及10个国家、60种作物、10个性状。基因工程的发展极为迅速,其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在优质丰产及综合性状改良育种上的应用

作物的丰产优质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目标就是优质丰产育种,90年代前在农作物上的应用广泛,且主要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近期则侧重于提高品质,如:美国科学家据此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达20%-40%,最高达到40%-60%.用反义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极耐储藏的番茄,这种番茄采收后可置于室温下2-4个月任然保持绿色,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的反季节蔬菜备受欢迎。

(二)在抗性基因工程上的应用

植物病毒和虫害往往使农业生产产量蒙受严重损失,农作物损害的三分之一可归咎于病害,而植物虫害也使全世界每年大约损失数亿美元。基因工程的发展为培育抗虫害的作物提供了新的方法,从而开辟了植物抗虫害育种的新时代。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康虫害作物品种可克服常规育种的不足:1.它不仅利用存在于植物中的抗病虫基因,还可以利用某些动物、微生物中的抗性基因,将其从组到植物染色体上,并使之在植物体内特定地遗传及表达,从而产生抗病虫害性状,因此基因资源非常丰富。2.该性状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3.育种周期短,成本低。4.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病虫作物品种还具有不污染环境及抗病虫物质不易被环境所破坏的优点。

(三)在非生物胁迫育种上的应用

通过化学方法来控制杂草已成为现代化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草剂的年产量和销售量已经跃居农药之首。除草剂的应用情况取决于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除草剂的性质和施用除草剂的花销,这就限制了这些除草剂的应用。耐除草剂的转基因植物的出现,不仅扩大了现有除草剂的适用范围,而且还影响新型除草剂的设计和使用。近年来,关于除草剂模式和生物中存在的除草剂的抗性机理研究,为植物耐除草剂的基因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耐除草剂的基因工程主要有两种策略:(1)修饰除草剂作用的靶蛋白,使其对除草剂不敏感或促其过量表达以使植物吸收除草剂后任能进行正常的代谢。(2)引入酶或酶系统。

这两种策略都已成功的应用。如今已培育出了耐草甘膦和草铵膦的作物。

(四)在植物医药基因工程上的应用

在国际上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一个新发展趋势就是医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目前,这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功的在植物中表现抗体,二是成功的用植物来生产某些动物的疫苗。植物抗体还可以避免由于动物自身所患某种疾病通过抗体再传染给其他的人畜的危险。同时,植物生产的抗体还可以以种子的形式大量储藏并且便于运输。

二、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业应用上存在的不足

(一)基因工程本身的发展局限

目前,已获得了许多植物的转基因植株,但实际上都是经过了大量的重复试验而得到的几个转化体克隆,特别是主要的乔本科粮食作物转化率更低,成为植物基因工程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今乔谷类粮食作物高频再生受体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

(二)植物基因工程与农业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

现代农业在选择良种的同时已不知不觉的淘汰、丢弃了大量所谓的低劣的原始品种,造成了农业遗传多样性的极大损失。依靠植物基因工程技术能够创造在逆境中生长并且优质的“超级品质”,从而有可能加剧农业资源多样性的单一和匮乏。因此必须把目的基因开发利用与生物基因文库保存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基因工程与病虫抗药性

病虫抗药性是困扰农业生产的重大问题。基因工程的操作会引起新的病虫抗药性。

农业种植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然而,与大多数革命老区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一样,以农业为主的××县一度难以摆脱工业滞后、城乡失衡的困局。20xx年,××县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

20xx年,××县三次产业结构仍为39.6:29.3:31.1,按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来看,仍处于前工业社会阶段。

工业发展的滞后,兼之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使得××县难于跨城乡经济鸿沟,乡村人口一度占县域人口80%以上,城乡统筹之路尤显艰难。

但××县坚信,统筹城乡发展,一定要走在全国贫困县前列。正如××县县长所说:“作为革命老区和全国贫困县,不能坐等国家支援,自力更生让自身具有造血功能,统筹城乡发展才有更多的主动权。”近年来,××县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从解决“三农”入手,缩小城乡“二元”经济鸿沟,推动城乡“一体化”。

数字的变化体现了××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可喜成绩:

20xx年,××县的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20xx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7:43.3:29;20xx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2:47.5:27.3。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56.05元,增长8.19%。

荣誉的获得见证了××县统筹城乡发展的丰硕果实:

近年来,××县获得全国文明县、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先进县、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全省七项考评综合先进县、全省工业园区先进奖、全省工业崛起贡献奖、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县、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先进县等荣誉。

在当前城乡大流动、大开放、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县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以特兴农”,在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以工哺农——建设两个工业园区,做强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的壮大,既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又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直以来,城乡之间的二元体制,阻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统筹城乡发展做起。

统筹城乡发展要找准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在哪里?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突破口在工业。县长杨丹认为,只有工业发展了,经济壮大了,才能真正有实力统筹城乡发展。

工业要发展,前提是要搭建和完善园区平台。

自20xx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以来,经过8年的开发建设和发展,园区已由原来不足1平方公里的乡镇工业小区发展成近8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

20xx年底,××县及时开辟了12平方公里的凤凰园区。近三年每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4.5亿元,目前,凤凰园区一期5800亩用地的水、电、路、通讯等设施全部到位,二期5000亩征地即将完成;县城工业园区公交、保洁等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

一个中部内地县打造两家高规格、高起点的工业园区,堪称中部雄心!于是人们欣喜地看到:协讯电子、忆声电子、浩汉电子、华忆科技、先歌国际音响等一大批大型企业争先落户。食品加工业燕京啤酒、娃哈哈集团两个全国食品行业“巨头”也被吸引过来。这些商界“航母”纷纷瞄准××、率先抢滩。

20xx年的4月3日,尤其值得载入××县乃至全市工业发展史册。

这一天,由世界500强企业台湾华硕投资30亿元的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在××县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这也是全市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世界500强缘何“花落××县”?可以说,××县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成就了世界500强的落户。

××县地理交通区位优越,业已形成了一个机场,一条水道,两条铁路,三条高速,构架为辐射珠三角、长三角、海峡两岸经济区的8小时经济圈,是连接北京、西南、华中、福建、广东、长三角、港澳地区的天然纽带,区位优势凸显。

××县创业服务环境良好,为承接沿海地区电子产业转移的企业落户提供良好平台。劳动力成本、水电成本均是沿海地区的2/3。贴心服务客商的阳光政府,诚信务实、高效可靠的办事效率,让客商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这些是吸引客商落户的“法宝”。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吸引下,如今××县形成了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林化医药、冶金建材为主的“四大工业支柱产业”。

实践证明:××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工业化,以工业的振兴实现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0.02亿元,连续6年保持15%以 上增幅,三年翻了近一番;财政总收入完成6.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9亿元,两年翻了近一番。园区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今年1-8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19818万元,同比增长89.2%;主营业务收入412366万元,同比增长87.5%;工业上缴税金20247万元,同比增长78.9%;工业增加值124960万元,同比增长76.0%;新增就业1493人,同比增长215%。20xx年4月,园区被评为江西省“民营科技园”。

××县工业的壮大,既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又为“以工哺农”提供了可能。

工业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机会。

××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员占到全县人口的1/3。××县工业园区从业人员近3万人。其中,电子项目解决用工近2万人,如协讯电子从20xx年3月26日正式落户投产,20xx年用工达到1400人;20xx年达到3500人;20xx年达到近6000人。

工业的发展给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扶持。

××县逐年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奖补扶持力度,20xx年,县财政列支100万元,对横江葡萄、肉牛、肉鸡、生猪四大农业产业进行奖补;20xx年,县财政列支的农业产业化资金达200万元,20xx年达400万元,20xx年达500万元。

以城带乡——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规划,在改善城镇面貌同时不忘农村建设。经营城市与建设农村两轮驱动,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推动,两者并行不悖。

在初步实现由农业向工业的跨越同时,××县不忘提升城市化水平。

××县紧紧围绕把县城建设成“井冈山旅游的前沿地、××市休闲的后花园”的目标,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0xx年至20xx年,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xx年的5.5平方公里扩展到近10平方公里,共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98万平方米,新增园林绿地30.6万平方米,××大道、君山大道、建设大道、赣江大道、富川路、庐陵文化广场、龙湖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城市框架全面拉开;20xx年,××县将军公园于8月1日隆重开园,影剧院竣工使用;20xx年,庐陵体育中心、庐陵生态公园、城市展示馆等工程全面完工;……如今,走进××县县城,设计新颖、文化韵味浓郁的广场,集秀水、幽径、凉亭、垂柳等美景于一体的公园,给人置身山水园林的感觉。

××县的城市建设,春华必然秋实:先后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县城。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县将商贸流通和服务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县城启动了汽车城、城关市场扩改、白云路休闲娱乐一条街建设;大力培育了五金、建材、灯具等各类专业市场。

从城乡一体发展的格局来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

县长杨丹认为,要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规划向农村延伸,才可能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城乡统筹发展。

20xx年,××县不惜重金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规划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杭州园林设计院等一批全国、全省知名设计单位,做了××县城乡统筹规划。

规划对××县的19个乡镇集镇的功能进行了详细布局:敦厚镇,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医药、食品、电子、商贸服务业为主的××市二、三产业转移和人口扩散基地;凤凰镇,以城郊休闲度假和电子、食品为主的××县东部工业型城镇,是××县的第二产业基地;永和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以旅游业为特色的××县东部旅游型城镇;横江镇,农贸型城镇;永阳镇,商贸城;油田镇,矿产工业镇……。

按此规划,××县逐步形成环绕县城、依托市区、多点对接、众星拱月的小城镇建设格局。

把农村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绿化美化、生活便利”的新社区,是××县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充分享受发展实惠的着力点。

20xx年,全县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200万元,新农村建设点自来水入户率达80%,卫生厕、沼气、有线电视普及率分别达60%、60%和72%;20xx年,全县实施了125个新农村建设点和3个新农村综合示范点建设,建成9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00个电气化村,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

如今的××县农村,村民们走的是水泥路、用的是自来水、上的是卫生厕、烧的是清洁气,农闲时可以在村休闲广场听听音乐,到村文化书屋看看书,生活变得越来越“城市化”。

××县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被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部委誉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以特兴农——致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形成农业五大特色产业,扶持相关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发展,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业和谐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势必对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

而××县人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大多不到一亩。

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县以发展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抓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积极培植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0xx年,××县共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推进“一村一品”的建设,各乡镇培植壮大了一批区域特色强、产值高、增效显的产业。

如今,该县“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形势喜人,共形成373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专业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全县在重点扶持做大横江葡萄、肉鸡、生猪、肉牛、松脂五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基 础上,培植发展了40个适合当地发展的区域特色产业。

20xx年,横江葡萄种植面积达1.7万余亩,横江葡萄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a级标准”,全年肉鸡出笼量突破1500万羽,肉牛饲养量达20万头;

20xx年,横江葡萄种植面积1.8万余亩,肉鸡出笼量累计达到20xx万羽,新培植5个杂交母牛示范村,肉牛累计出栏8.9万余头;

今年上半年,横江葡萄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出笼肉鸡1344万羽,出栏生猪30.9万头,出栏肉牛4.96万头;

……

如今,永和、敦厚两镇的无公害蔬菜,横江镇的葡萄,凤凰镇的肉鸡,固江镇、登龙乡的肉牛等一大批农产品走上产业化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县农业经济的发展。

××县五大特色农业产业,覆盖了该县所有扶贫乡镇和70%的在册贫困户,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支柱。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小农市场和大市场的矛盾。传统农业的“小舢板”组织形式无法适应大市场的风浪,需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等各种现代的生产流通组织形式。

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县培育了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县做大××温氏、××正邦、锅丰米业等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完善横江葡萄、敦厚养猪等专业合作社,全县农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今年上半年,××县合作社累计发展社员6000余人,带动农户3万余户,建立基地近6万亩。

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但在“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而且在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温氏禽畜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形式,快速发展肉鸡产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县横江葡萄专业合作社在××县百姓中,可谓耳熟能详:1999年,横江葡萄试种成功;20xx年,横江葡萄协会成立;20xx年,横江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

横江葡萄专业合作社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展包括服务体系、市场体系和品牌体系在内的一系列标准化体系建设,从而把横江葡萄的品牌打造成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

如今,农户种1亩葡萄纯收入达7000余元,真正实现“一亩葡萄十亩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