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刺激消费的方式

刺激消费的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刺激消费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刺激消费的方式

刺激消费的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消费者购买决策;需要确认;营销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3.2文献标识码:A

当前,企业的目光越来越多的由企业内部转向消费者,企业界和理论界对消费者问题的关注、探讨与研究从未停止,且有不断升温的趋势。但是,对于消费者问题的解决无论从理论上、方法上还是企业实践上来说仍是困难重重。任何产品或服务,其最终命运都要由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来决定,因此对消费者购买决策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消费需要决定购买行为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所经历的步骤。一般认为,消费者决策过程由需要确认、信息搜寻、方案评价、购买决策、购后行为五个步骤组成,代表了消费者从认识产品和服务,到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再到评估的总体过程。

当消费者认识到自己有某种需要时,就是其决策过程的开始。消费者首先要认识到自己需要某种商品或服务后,才会去选择和购买。因此,需要确认(或问题确认)是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在这一步骤里,消费者认识到自己的即时状态与理想中状态的差距,从而认识到需求的存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在其需要的驱使下进行的。由此可见,消费需要决定购买行为。

二、需要确认的三个阶段

消费者的需要确认一般会经过三个阶段,即接受刺激、感到不足、产生愿望。

(一)接受刺激。消费者由于受内部刺激或外部刺激的影响,在产生某种需要时,就会形成一种紧张状态,成为其内在的驱动力,这就是购买动机,它导致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内部刺激,是指由消费者自身内部因素引起的刺激。内部对消费者产生刺激的因素有很多,如感觉、知觉、情绪、情感、人格、态度、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等;外部刺激是外界的某种因素对消费者产生的刺激,如广告、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社会阶层、文化、亚文化、群体、家庭、职业、收入等。其中主要因素是产品本身因素、广告、群体、收入等。消费者在接受刺激时存在着具体的刺激点,这些刺激点均有可能成为消费者感到不足的决定因素。

(二)感到不足。这是指消费者在受到刺激之后,认识到自己的即时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从而产生不足的感觉。有了不足之感,就可能产生消费愿望。不足的感觉可以是物质上的不足,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不足。物质上的不足之感,是人类对衣、食、住、行及社会交往中所需要的物质产品不满足的感觉。精神上的不足之感,是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所需的有形或无形产品不满足的感觉,它是人类所具有的心理需要,是人对其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条件需要的反映。

消费者的不足之感既可能是因消费者自己认识到而产生,也可能是因企业诱导而产生。我们应该懂得,需求不仅是可以满足的,而且是可以创造的。

(三)产生愿望。这是指消费者在感到不足之后,自然产生了满足、弥补此不足的愿望,随即萌发了购买的动机,希望通过购买得到满足。一般情况下,产生的愿望越迫切、越强烈,购买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愿望不迫切、不强烈,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就可能推迟,甚至不发生。因此,产生愿望后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将愿望转化为购买动机。这些条件包括:消费愿望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市场有能满足其需要的对象。

三、针对消费者需要确认各阶段应采取的营销对策

营销者不仅要认识到消费者需要确认的各个心理阶段,更应该研究需采取的营销对策;不仅要了解消费者的一般需要,更应该掌握消费者的特别需要。企业必须通过市场调研,认定促使消费者产生需要的每一个阶段及影响因素。营销者应注意不失时机地采取适当措施,强化对消费者的不同刺激,唤起消费者的不足之感,帮助消费者满足愿望。

(一)在接受刺激阶段应采取的营销对策。首先,应注意产品本身因素对消费者的刺激作用。例如,产品本身应做到款式新颖、质量优良、价格适宜、服务到位,让消费者充分地接受这些刺激。只有感受到具体的刺激点,这些刺激点才会转化成为消费者感到不足的决定因素;其次,企业应通过采用合理的调研方法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分析对目标消费群产生的刺激点的特点,结合相关外部刺激点的情况,增强刺激强度。例如,一款手机的目标消费群是20~35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的消费特点之一是追求时尚和个性,那么这款手机在产品设计上就必须遵循这一刺激点;最后,应激起无意注意,强化有意注意。例如,针对不同产品与服务,广告应做得色彩鲜明、动感十足,还是真实质朴、富有韵味,才能更好地得到目标消费群的注意,这是营销者必须深入研究的。只有引起注意、强化注意,才能对目标消费群产生刺激。

(二)在感到不足阶段应采取的营销对策。首先,对于消费者自己已经意识到的不足之感,设法进一步提升其强度,促使其产生不足之感,同时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对象和条件,促使消费需要向购买动机转化。例如,某消费者对正在使用的电脑不太满意,认为已经过时。此时,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帮助该消费者确认他的电脑已非常过时,而什么样的电脑才是真正符合他使用的;其次,对于消费者自己尚未意识到的不足之处,需要通过有说服力的广告宣传,使消费者认识到原来的生活因缺少某产品而确实有所不足,的确需要新的产品或服务。企业经常会通过介绍新产品和服务的特殊之处,告诉消费者他们需要解决问题的类型。例如,手机营销商告诉消费者为什么他们需要手机的某些功能,并强调这些功能的方便、时尚、省时、安全等特性正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最后,营销者还应该认识到,消费者生活中的变化也会导致新的不足之感。比较常见的是一个人生活方式或工作状态的变化就可以创造出新的不足之感。例如,消费者在搬家时,可能重新购置一些新的家具;职务提升时,可能买一些更高档的服装;报酬增加时,会考虑增加以前从未期望过的购买。这实际上是一种相对高级产品的满足需求,对于这种不满足的感觉,企业会更有机会和可能创造产品差异。

(三)在产生愿望阶段应采取的营销对策。首先,刺激消费者的不足之感,设法使之达到足够的强度。产生的愿望越迫切、越强烈,购买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还要有针对性地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当消费者产生了愿望并具备这两个条件之后,消费的愿望将最终转化为购买动机;其次,运用科学的诱导方式和证明方法,诱导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例如,香皂的营销商请专业人士证明其产品的杀菌功效,从专业的角度证明其产品的优秀品质。这些实证诱导、证据诱导采用了科学的诱导方式,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正确的购买动机。

刺激消费的方式范文第2篇

通过“抽奖+积分+推荐”的营销方式,刺激消费者对A食品的购买,并产生重复消费和推荐购买,培养忠实客户,逐步形成品牌美誉度。

二、 目标客户分析

A食品的消费客户群体多为年轻群体、家庭消费和流动消费(如差旅)群体。目标群体,特别年轻群体对时尚奖品(手机、MP3、情侣旅游等)非常有兴趣,因此,在食品的宣传推广中,设立吸引眼球的时尚奖品“大奖”,集中刺激目标群体的眼球,以奖品利益吸引其选择A食品。

目标群体基本都有手机,短信操作简单,并且动感地带每月300条短信,发送短信不产生额外费用,采用手机积分方式比较现实可行。

三、 “抽奖+积分+推荐”营销

⑴ 抽奖

消费者收集放置于食品里的抽奖积分卡,按照卡内说明发送短信到12114(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网合一)的5位免费短信号码,参与活动抽奖并积分。

每一次短信,即可获得一次抽奖,抽取各类奖品;通过在店铺外“抽大奖”的宣传横幅,视觉刺激消费者选择购买A食品。

⑵ 积分

如果未中奖,参与者可获相应的消费积分,积分越高,再次抽奖中奖几率越大,积满一定积分还可兑精致礼品,通过积分方式刺激消费者对A食品的重复购买,积分越高,消费者越难放弃A品牌的食品,去选择其他品牌食品,成为A食品的“铁杆”忠实消费者。

⑶ 推荐

同时采用病毒推荐方式,在手机积分系统中输入推荐朋友的手机,双方均可获赠推荐积分,激励消费者互相推荐,口口相传,产生推荐购买和口碑传播,让消费者成为A食品免费推广员。

四、 方案实施

⑴ 拟定奖励

A集团核算营销成本,拟定对消费者能够形成有效激励的奖励总额和各类奖品数量。拟定兑奖规则、积分规则、推荐规则。

⑵ 系统开发

集团集中开发手机互动营销系统,对互动营销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

可选在该领域具有5年经验,并积累有成功案例的成都手索科技有限公司(isou.com.cn)为集团提供平台支持。它的成功案例参见2010年的《中国调味品》杂志和中国营销传播网文章(某调味品病毒式营销案例分析)。

⑶ 生产实施

设计并印制“抽奖积分卡”,正面是活动和奖品介绍(买A食品,中XX大奖,总额X百万大奖等您拿!),背面是参与说明及抽奖密码,抽奖积分卡在产品封装时,置入包装内。

消费者购买后,打开包装,取出抽奖积分卡,按照说明,将抽奖密码发送至互动营销平台,即可参与抽奖和积分。

五、 投入分析

实施互动营销方案需要增加三方面的投入:

⑴ 生产投入

每袋食品中需放入1张抽奖积分卡(含奖品介绍和活动说明)。大量印制卡成本可以控制在每个0.5分钱以内。

⑵ 奖品投入

奖品可以设置时尚手机为高端奖品、以旅游门票作为中端奖品,以集团的其他商品为大众奖品。

①高端奖品采购

集团可以与手机厂商市场部门合作,以促进该手机销售为交换,获得厂商免费赠送的部分手机,再以厂价采购一批手机,作为高端的奖品,实际的投入并不大。

②中端奖品合作

同样的操作思路,集团可以与景点旅游部门营销合作,获得大量的旅游赠票,作为中端奖品。

③内部普通奖品

由集团提供其他商品作为大众奖品,交叉营销,内部消化,促进消费者对集团其他产品的体验。

综上可知,所有的针对消费者的奖品投入,仅为部分高端奖品的采购,中端和大众奖品都可以合作交换和内部提供的方式提供,实际的现金投入并不多,并且成本可控,却制造了“时尚手机、情侣旅游、X百万奖品等您拿”的宣传“靓点”,吸引消费者眼球,对目标群体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和杀伤力。

⑶ 技术投入

A集团作为一现代企业,建立以手机为终端的互动营销系统是发展的必然,以提供全面的数据营销综合支持。

需与开发企业谈判确定需求确定投入,投入控制在XX万以内,互动营销平台的一次性投入,可以在逐年的销售增长中摊销。成功后可以在集团其他产品的营销中使用。

六、 产出分析

采用手机互动营销方案,将能够产生以下明显的经济效益:

⑴ 获得营销“靓点”

在销售终端,以店面横幅宣传“时尚手机、情侣旅游、X百万奖品等您拿”获得营销“靓点”,吸引消费者眼球。

⑵ 降低营销成本

通过有力的营销“靓点”,并放大食品“卖点”,制造消费者关注的“事件”,有力支持渠道和终端销售商对A食品的销售,降低营销成本。

⑶ 消费数据挖掘

通过互动营销系统能够采集,并挖掘到忠实消费者手机信息,信息如能合理利用,将能产生巨大价值。比如新品上市,最新促销活动,可以短信告知忠实客户,相比于巨大的广告成本,通过互动营销平台发送106开头具有公信力的通知短信,成本仅为5分钱,即可达到讯息有效传达目的,大幅节约宣传推广成本。

⑷ 提升集团品牌

刺激消费的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奖励力度 奖励类型 在线好评意愿 知识贡献意愿

1.绪论

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网购市场中,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消费者在购买前会不断地搜寻信息,辅助决策的制定。Chen and Xie (2008)和Dellarocas (2003)等的研究表明,在线评论可辅助企业的产品销售,对于产品销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

然而,随着网民发表在线评论的行为逐渐疲软,为了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甚至好评,许多商家和企业纷纷利用5分好评返现金,好评返购物券等等奖励方式来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有研究表明,奖励可以认可与表扬人的行为,并能够使其行为保持下去。Nunes&Park(2003)在其研究中表明,消费者对奖励的偏好受到奖励类型的影响,当奖励的类型与所购产品密切相关时,消费者更偏好直接奖励。Zhang等(2000)又探讨了奖励的感知价值对于顾客的效用,研究发现容易获得的、小额的奖励对于获取竞争对手的顾客非常有效,而门槛较高的的大额奖励更容易增加客户黏度,维持现有顾客。

由于奖励常常作为一种激励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那么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动机从何而来。Dichter(1966)最早在其研究中提出自身相关、产品相关、信息相关以及其他人相关4个与正面口碑有关的动机。Henning-Thurau等(2004)对网上存在的2000名消费者数据进行了收集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目的、社交沟通欲望、自身价值的提升以及帮助他人是消费者口碑传播动机的重要因素。Gode等(2004)将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动机划分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其中,内部动机出于内在心理需求,如道德感,而外部动机是因为外界的刺激而诱发的,如企业给予折扣、奖励等。

我们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奖励、在线评论及其传播动机的研究非常丰富,且较为成熟,然而单从奖励如何对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行为产生影响,在什么水平上的奖励能最有效刺激消费者进行在线评论等等,这些疑问在学术研究中仍然处于探索当中,因此, 本研究通过情境实验设计,模拟真实场景中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前的情形,对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一是,商家或平台给予的奖励是否一定会对影响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二是,商家或平台给予的奖励以何种方式影响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即在消费者知识贡献意愿的调节下,奖励的类型和奖励力度怎样才是更有效的?

2.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

2.1 研究模型

为了探究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影响,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研究将奖励划分为奖励类型和奖励力度两个层面,探讨在知识贡献意愿的调节作用下,不同的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2 研究假设

基于奖励理论,美国心理学家Skinner(1953)通过鸽子实验发现了奖励对机体的刺激作用,指出奖励是为了期待某种结果而给予的,体现了奖励的正面强化作用。为了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积极性,企业往往采取“利诱”的方法,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据此提出假设如下:

H1:奖励能够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

黄静等(2013)在其研究中,以咖啡店推荐为背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现金或礼品对顾客推荐意愿的影响。而网络购物中企业选择的“利诱”方式往往也是返还部分现金或发放优惠券。此外,由于我国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不同于他国,对价格的感知敏锐性可能相对外国较敏锐(张黎,2006),因而对奖励力度变化的感知可能较高,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设如下:

H2: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H3: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在商家提供不同奖励的情况下,当顾客觉得“有利可图”时,就有可能去发表在线好评。尽管商家提供奖励的方式很多,但是具体哪种奖励类型更加有效我们无处得知。在奖励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奖励力度发生变化时,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也随之变化;在奖励力度相同的情况下,当奖励类型由现金变为优惠券时,对消费者的影响也随之改变,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4:奖励类型和奖励力度存在交互作用。

H4a:相较于低奖励力度,高奖励力度会加强现金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H4b:相较于低奖励力度,高奖励力度会加强优惠券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H4c:相较于优惠券奖励,现金奖励会加强高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H4d:相较于优惠券奖励,现金奖励会加强低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常常通过付出时间、精力等来换取某种回报。在商家给予奖励的情况下,消费者个性特征中的知识贡献意愿影响着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行为。据此推测,消费者的知识贡献意愿越强,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就越强,据此提出的假设如下:

H5a:知识贡献意愿会调节奖励力度与消费者在线好评意愿之间的关系。

H5b:知识贡献意愿会调节奖励类型与消费者在线好评意愿之间的关系。

3.研究设计

3.1 实验情境设计

本研究通过一个2(奖励类型:现金,优惠券)*2(奖励力度高,低)的组间实验来对本出的实验假设进行探讨和检验。实验空白对照组只给购买场景,然后让被试填写发表在线好评的可能性。在本研究的实验操控中,在总购买金额30元的情况下,“奖励5元”被控制为高力度,“奖励2元”被控制为低力度。笔者通过随机发放实验调查问卷将被试自然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每位被试者首先阅读调查问卷中的实验情境,然后再填写问卷下的问题从而完成调研。本文选取现实生活中网购零食的场景为实验场景,因为网购食品场景在网购者的生活中重复购买的情况比较常见,对于商家推出的奖励方式可能更为关注。

3.2 问卷设计

本文采取情境实验法,以问卷辅助调查,在实验设计中,本文作者对实际情形进行模拟,还原顾客收到货物、发表在线评论前的场景,对情境细节的设计,对问卷各题项的斟酌和选取等都进行了反复的思量,从而形成最终问卷,然后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得了本研究的数据。在数据处理中,本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再对假设进行验证前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保证问卷题项的准确性,并使各研究变量得到精确解释。再运用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一一验证。

3.3数据分析方法

在数据处理中,本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再对假设进行验证前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保证问卷题项的准确性,并使各研究变量得到精确解释。再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一一验证。

4.数据分析

4.1 样本数据统计

4.1.1 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共有275名被试,最终收回问卷共275份,剔除作答不完整的问卷及所有选项均一致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50份。从第一组到第五组的有效问卷率分别为89.1%,94.5%,98.2,87.3%,85.5%,符合要求。其中被试者年龄都在18-25岁,可见被试者均为年轻群体,与目前网络购物的主力人群特征相符,因而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教育程度方面,大学本科,占比80.4%,研究生占比19.6%,总占比达到被试样本的100%,说明被试者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

4.1.2 操控检验

对于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的操控检验,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不同组间的实验操控设计是成功的。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问卷的信度系数α值均在0.7以上,通过信度检验,KMO均在0.5以上,接近1,Sig值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通过效度检验。

4.3 假设检验

实验所得有效空白对照组问卷47份,在设有奖励情境的问卷中随机抽取47份问卷,分别对在线好评意愿5个题项求均值处理,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值为3.38,有奖励条件下,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值为4.74,大于3.38,说明奖励能够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产生激励作用,分析结果支持假设H1。

4.3.1 主效应及交互效应分析

依据主体间效应检验的结果可知,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主效应显著(F=4.951,P=0.0280.05),但数据表明,奖励类型和奖励力度存在交互作用(F=4.722,p=0.032

4.3.2 调节效应分析

对所得到的知识贡献意愿值进行标准化,从而分为知识贡献意愿大和小两个水平。由数据可知,ALS(知识共享意愿)对奖励类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F=2.341,P=0.0040.05)。分析结果拒绝假设H5a,支持假设H5b。

5.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的影响研究

本研究发现,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奖励力度越大,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就越强,这一结论也正符合生活中消费者的心理状态,说明商家给的奖励力度越大,对消费者的激励作用就越强,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可能就越强。

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有明显作用。其中。现金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大于优惠券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交互作用,从图2可以看出,奖励力度的变化在奖励类型的水平上引起了因变量的显著变化;奖励类型的变化在低奖励力度水平上未引起因变量的显著变化,在高奖励力度水平上引起了因变量的显著变化。也即在实际网购中,当商家给予的奖励额度较低时,不论是现金奖励还是优惠券奖励,其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作用是没有显著区别的,而在高奖励额度下,基于消费者对可能立即兑现的现金的感知,更倾向于获得现金,因此现金方式比优惠券方式对消费者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更强。

5.1.2 知识贡献意愿的调节作用研究

本研究发现知识贡献意愿对奖励类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奖励力度无调节作用。从图3可以看出,当消费者的知识贡献意愿较低时,现金奖励比优惠券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影响更大,而随着消费者知识贡献意愿的增强,优惠券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明显超过现金奖励的影响,也即知识贡献意愿较高的消费者,对优惠券奖励的感知价值高于知识贡献意愿较低的消费者。徐俊毅(2007)在其研究中证明,顾客对商品或服务的情感投入程度越高,顾客忠诚度越高,而情感投入是影响顾客知识共享意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故当消费者的知识共享意愿高时,相应的顾客忠诚较高,为了表明自己对商家的忠诚,有些顾客更愿意接受商家给予的优惠券的奖励方式。

5.2 管理启示

本文的研究从网络购物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出发,因此本研究结果对于从事网络销售的商家和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主要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几点:

第一,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商家给予的奖励力度越大,对消费者的激励作用就越大,消费者进行在线好评的意愿就越强。此点在网络销售中得到广泛应用,网络商家如果希望获得更多的在线好评,增加商品在线好评的数量,在对消费者进行奖励刺激时,可根据商品价值及自身条件适当加大奖励力度,增强奖励对消费者的作用,从而使更多消费者参与到在线好评的发表中来。

第二,不同的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影响不同。通常情况下,商家最好选择现金奖励的方式来激励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结合奖励的力度来讲,如果商家计划对消费者进行奖励的力度较低时,换不同的奖励方式对消费者的激励作用都不大,即用现金奖励或者优惠券奖励都可以;而当商家给予的奖励力度较高时,最好选择现金方式来进行奖励,这样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激励作用更高,效果可能会更好,更加有利于商家获得更多的商品评论。

第三,消费者的知识贡献意愿不同,对奖励感知到的价值也有所区别。针对知识贡献意愿低的消费者,现金对其的激励作用大于优惠券的激励作用,商家应采取现金奖励的方式;而对于知识贡献意愿高的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商家的忠诚度也相对较高,可能优惠券对此类消费者的激励作用更大,这种情况下采取优惠券奖励的方式可能更好。

总的来说,由于奖励机制在在线销售中仍属于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其作用方式和效用仍处于不断探索中,本文通过实验情境模拟收集数据,并用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营销意义的结论,对于网络商家和平台使用奖励机制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5.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在商家利用奖励机制的过程中,交易双方可以达到一个共赢的局面。虽然在本研究中,笔者力求过程研究,程序科学。但因受资源、条件和自身能力的限制,本文仍存在很多不足,若样本的数量、样本的类别、实验场景、奖励条件等发生变化,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本文仍存在一些局限,后续研究可在样本选择、购物场景、金额设置、奖励类型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更多可广泛适用的有价值的结论,探讨奖励机制不同情况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静, 吴宏宇, 姚琦. 奖励类型对顾客推荐意愿之影响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 96-100.

[2] 徐俊毅. 认知与情感信任的前因及对顾客忠诚的影响――基于化妆品市场的实证研究[D]. 杭州: 浙江工业大学, 2007.

[3] 刘淑静, 张希风. 互惠性偏好, 员工敬业度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研究[J]. 江苏商论, 2012 (11): 135-140.

[4] 张黎. 价格促销对商店整体价格形象的影响: 理论与实证研究回顾[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 (5): 25-31.

[5] 朱翊敏. 享乐还是实用-产品类型与奖励类型对消费者推荐意愿的影响[J].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2): 15-28.

[6] Chen Y, Xie J. Online consumer review: Word-of-mouth as a new element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mix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8, 54(3): 477-491.

[7] Dellarocas C. The digitization of word of mouth: Promise and challenges of online feedback mechanism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3, 49(10): 1407-1424.

[8] Godes, David and Dina, Mayzlin. Using Online Conversations to Study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s [J]. Marketing Science, 2004,23(4):545-560

刺激消费的方式范文第4篇

1企业促销策略的含义

11促销的含义

促销是促进销售的简称。它是指生产经营者将有关本企业产品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目标消费者和顾客,以促进其了解、信赖该产品,并达到刺激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促进购买、扩大销售的目的,最终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

12促销的作用

促销的对象是指信息传播的对象,它是由企业的营销目标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包括企业产品的经销商、最终顾客或用户,以及对经销商、目标顾客和用户的购买活动有营销的公众。促销的实质是商品的出售方与购买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其目的是与顾客增进联系与了解,培养感情,树立对本企业及产品的信心,从而扩大销售,以获取长期的更大利润。无论通过什么方式促销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其本身并不能取代销售的功能。

13促销策略的含义

促销策略是指企业通过人员推销及非人员推销等手段,提高企业的声誉,向目标顾客传递产品或者劳务信息,刺激他们的消费需求,扩大产品的销售,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促销方式

一般情况下,促销方式主要包括人员推销和非人员推销两大类,具体又可以分为人员推销、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四种方式。

21人员推销

有一种观点片面地认为人员推销就是能够将梳子卖给和尚、将灯泡卖给盲人,无非就是依靠腿勤、嘴勤,把商品卖出去而已,根本不需要专业知识。这是人们对推销的一种误解,其实,人员推销是四种推销方式中最古老、最富有技巧性的一项工作,通过此项活动达到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双赢,因此它需要解决买卖双方的不同需求,而不能只注意片面的产品推销。所谓“人员推销”指的是推销员与顾客面对面交谈,以刺激其需求,促成交易并满足顾客的需要。人员推销是促销方式中最早出现,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推销方式。人员推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灵活性大,针对性强;②选择性强;③推销过程完整,服务性强,并注重人际关系;④推销工作具有兼容性,有利于企业了解市场,提高决策水平。当然,人员推销也有一些缺点,主要是信息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对其他顾客的影响不像广告和公共关系那样家喻户晓。其次是推销成本高,有才干的推销人员相对较少。

22广告宣传

广告是指生产者或经销商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以有偿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媒体,运用图文声像等手段,公开而广泛地向顾客介绍和推销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广告由于信息传播面广,受众群体多,持续时间长,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其特点如下:①广泛性:广告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广告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持续一定时间反复发送信息;②有偿性:它是一种宣传手段,带有明确的赢利目的;③刺激性: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展示商品的特点以及它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④竞争性:企业可以利用广告宣传加强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扩大影响,提高声誉。比如“加多宝”从2012年开始冠名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利用节目的宣传效果,迅速成为中国饮料行业中销量第一的凉茶品牌。

23公共关系

商品的生产者或经销商通过种种活动使社会各界公众了解本企业,以取得他们的信赖和好感,从而为企业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其特点如下:①信息传播的全面性;②信息传递的多元性;③公共关系成效的多面性。公共关系与其他促销方式不同,它所传递的信息是全面的。而且公共关系的成效是长远的,它既可以扩大企业影响,增进企业与社会各界及顾客的感情,建立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又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带动产品销售,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

24营业推广

又叫销售促进。它是适用于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的短期特殊推销,可以分为针对顾客、经销商和推销人员的不同类型,是刺激和引导商品交易双方达成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其特点是:①具有强烈的物质刺激性,利用在一定时间内给予经销商或潜在顾客的各种优惠,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②效果的短期性,企业在运用营业推广方式期间,销量在短期内可以迅速增加,但以后效果明显下降,营业推广给人以急切出售的意图,从而对企业的信心发生动摇。因此,营业推广必须运用得恰到好处。

3促销策略的运用

促销策略的运用就是企业为达到提高销量、获得更高的利润目的,对人员推销及非人员推销方式的组合运用。促销策略的运用一般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31商品的性质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消费者群,因而就必须采取不同的促销组合。

32商品所处市场寿命周期

商品市场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由于企业促销目标不同,其促销组合策略也不同。商品在引入期,企业的促销目标是让消费者认识和了解商品,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其促销策略应以广告宣传为主,辅以其他促销方式。商品在成长期,销量迅速增加,企业促销目标是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巩固和扩大市场,其促销策略应以广告和公共宣传为主。商品在成熟期,企业的促销目标是巩固老顾客,保持市场占有率,其促销策略应以公共关系?橹鳎?辅以广告和营业推广。商品在衰退期,企业的促销目标是使一些老顾客继续信任本企业的产品,重复购买,习惯购买,其促销策略应以营业推广为主,辅以其他促销方式。

33市场性质

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和用户,其购买行为、文化水平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不同,因而应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

34促销费用

促销费用直接影响促销方式的选择。不同促销方式其促销费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广告促销费用较高,其次是人员推销,再次是营业推广,公共关系费用最少。企业应根据促销目标、范围,结合自身资金状况,恰当地选择促销方式,以尽可能少的促销费用,获得尽可能大的促销效果,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

35企业自身条件

刺激消费的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心理 生活方式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的现状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用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消费者研究(consumer behavior),也称消费者行为研究(consumer behavior research),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消费者研究通常是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进行。在宏观层面上,消费者行为与消费生活方式概念相联系,通常是对消费群人口统计特征及消费行为特征的描述,这类研究更多的是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方法是测量恩格尔等人提出的生活方式的四个维度,即态度(attitude)、活动(activity)、观点(opinion)、人口统计特征(demographic)来描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Engle , Blackwell, and Kollat,1978年)。在微观层面上,消费者行为则通常与消费者认知、态度、购买意愿以及决策过程等具体购买行为相联系,倾向于对消费者在具体的信息沟通、购买决策、产品使用、品牌态度等方面的行为进行解释和说明,多属于解释性研究。

中国早在1920年代就引入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但中国消费者行为实证研究从1990年代才开始真正发展。中山大学卢泰宏教授从1999年起,开始招收第一批“消费者行为与中国营销”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并致力于采用本土化的方法研究中国消费者行为。当前,很多研究者也致力于在某个领域内研究消费者行为,也有很多学者把消费者研究渗透到其他领域,如渗透到品牌权益(范秀成)、顾客满意度(赵平)、营销渠道(庄贵军)等。

二、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

1.消费者行为的一般心理研究

消费者行为的一般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和诱因;对信息的处理。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需要是和人们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有无限发展性,因而人的需要不会有完全被满足和终结的时候。动机这一概念是由伍德沃斯(R.Woodworth)于1918年率先引入心理学的。他把动机视为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张春兴在现代心理学中把动机定义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需要和动机之间的关系: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需要只有处于被唤醒的状态,才会驱使个体采取行动,仅有需要不能导致个体的行动。需要只为行为指明大致的方向,而不规定具体的行动路线。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只引起人体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而不一定引起某种行为动机。即使缺乏内在的需要,单凭外在的刺激,有时也有可能引起动机和产生行为。

消费者对信息的处理:感知和学习。产品的客观情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感知。感知是消费对从环境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感觉、组织和理解的过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它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来感受。环境中存在的物体或事件在专业上称之为刺激物。组织则是指将感觉到的刺激物与记忆中相似的产品类别搭配分组。理解是指为刺激物加上一个含义,形成一个“规则”来决定它是不是你所喜欢的。

消费者的感知有三个决定因素:刺激物特性、背景特征和消费者特征。面对大量的信息,消费者会对其进行选择。通过生理和心理对这些信息进行屏蔽和筛选。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以获得有关购买问题的知识和信息为前提的。信息获取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而怎样或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获得信息,获得哪方面的信息,均需要借助于学习这一手段。消费者关于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态度,也是经由学习逐步形成的。消费者态度的转变,也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的,消费者的学习还影响到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态度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态度也是指对特定刺激的一般心理倾向,即以可预期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倾向。态度的概念在社会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占据中心地位。

2.消费者行为的个体心理因素研究

消费者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因素是个性、生活方式和自我概念。个性是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做出反应得内在心理特征。根据学者们的定义,个性可以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一切环境中事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具有系统性和持久性。生活方式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活方式是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的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总和,即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全部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狭义的生活方式仅仅指人们的物质消费活动和由他人支配的休闲时间活动的方式。自我概念是由美国哈福大学理论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消费者个性研究,它是又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斯第提出的,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人类将自身看做客体,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态度的能力。

个性、生活方式和自我概念的关系。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通常是从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入手,探讨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规律。其中,消费者个性、生活方式、自我概念等都是作为消费者的行为的影响因素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这些因素之间并非是相互独立的概念,它们分别描述了消费者行为系统的不同层次和侧面。生活方式的研究是由对消费者的价值观研究演变而来,因此,消费生活方式是消费者自我概念在行为中的投射。消费者气质和个性基本属于先天性心理基因,而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都是消费者先天气质基因在后天不同生活层面的具体表象。这些后天心理行为表象信息都浓缩在消费者自我概念系统机构之中。

3.内部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消费者心理因素包括一般心理因素、个体心理因素。前者包括动机、感知、学习和态度,后者则包括个性、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消费者的行为,即影响了消费者是否购买。

消费者的一般心理、个体心理、消费行为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各实体模块简单加总,而是一个各要素普遍联系的有机过程。侧重其中任何一项,都是片面的。同时,消费者所有活动都是与其内(指身心环境)外(社会、自然环境)环境状况联系相应。离开消费者整体生活动态背景去研究消费者行为得出的结果是其表象。

消费者主体和消费品之间的关系。商品(服务)等消费客体与具体某一个(类)消费者主体的价值体系不可分离。因为,物是各个不同消费者眼中的物,它是否需要、是否被喜欢完全取决于各个消费者(群)特定时空下的心理和价值标准。特别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产品,消费行为和产品具有更强的联系和体现心理价值。因此,对企业来讲,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在可控制的变量中使产品成为消费者所需的商品。

企业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建起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购买情况,必须对消费者进行深入分析,继而采取措施满足消费者需求。首先,通过对消费者背景资料的分析,对其进行初步分类。其次,把不同消费群体和产品联系起来,调查产品能满足他们什么样的需求,购买产品的动机是什么。再次,根据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对消费群体进行再细分,调查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对产品的认知和态度,产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满足感。通过上面这些步骤,我们把消费者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对营销变量的有效组合来影响消费者。

三、结论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进行市场调查是其进入企业、在市场立足和发展的关键,要更好地把握消费者,对其行为研究是前提和基础。在消费者行为中,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复杂,但是又是有规律可循。因此,关注消费者心理,从企业可控的环境因素和4P角度考虑,制定相应策略,进而影响消费者行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卢泰宏:《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Engle J Blackwell R D,Minard P W. Coustmer Behavior,New York,The Dryden Press,1995,4

[4]冯丽云:营销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