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建设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之一。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1 山东省部分试点城市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山东省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部分试点城市或地区如青岛市城阳区、寿光市、青州市张南楼村等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探寻适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1 城阳模式

为振兴城市中心区,解决郊区化,合理利用土地、公共轨道交通优先等问题,青岛市城阳区因地制宜,坚定不移地实施了农村工业化战略,以旧村改造为重点,加快农村城市化。按照“三个基础稳固、六个清楚到位”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旧村改造,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要求,做到改出一片新社区、一片新环境、一片新产业。目前,全区实施了56个社区的旧村改造,腾出土地4万余亩,全部发展二、三产业,从根本上重构了农村城市化功能,使周边的农民享受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水平,还将分散的农村集镇汇集起来,节约居住资源,实现小城镇建设。

1.2 寿光模式

寿光模式又称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寿光市是我国冬暖式大棚的发祥地,蔬菜种植达80多万亩,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全国蔬菜集散中心。寿光市依据自身在蔬菜市场领域的发展传统和产业优势,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实现农村生产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目标,按照“因村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进行了立足农村持续全面科学发展的规划。按照“五通五化两改一有”的硬件建设标准,实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镇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1.3 诸城模式

诸城市是位于潍坊市东南端的一个县级市。农民居住比较分散,资源、交通和区位等方面无明显优势。但其经济发达,有民营企业3600多家,在汽车、食品、服装和纺织等行业创出了一些名牌企业。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及中心村具有发展潜力”的原则,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设立公共服务机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208个社区。每个社区一般包括5—6个村,选择一个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作为中心村,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所在地,其他几个村一般距中心村在2公里半径范围内,共约1000—2000家农户。在资金保障方面,建立了以市、镇财政投入为主体、以部门和单位帮扶为辅助、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距离较远的村民主动集中到中心村居住。对因集中闲置不用的原有住宅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用于招商引资或上新项目。诸城中心村模式既有利于改变单一、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又有利于发挥中心村镇的城市化功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1.4 南张楼村模式

青州市南张楼村模式又称“城乡等值化模式”。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实现“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南张楼村,1989年作为山东省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合作项目,进行“巴伐利亚经验”移植,即“城乡等值化”试验。内容包括片区规划、土地整合、机械化耕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发展教育等很多项措施。到目前,用在南张楼的投资已经有8000多万元人民币,各级政府投资了3000多万,村集体投资了3500万元,基金会投资了450万元。试验兴建了80多个企业;农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成为副业,而企业生产成为正式职业;居民生活方式改善,基础生活设施脱离了农村氛围,人们生活在包括厂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等准城市化规划的大范围内。尽管现在的南张楼不是德国专家理想中的中国新农村的范本,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2 山东新农村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农业发展方面

主要有三个表现。一是盲目跟风。有些地区一提到特色农业的发展就是压粮种棉,压粮上菜,压粮改果,却忘记了应该先从搞市场调查入手,核算投入产出比,分析市场现状,预算投资风险,导致盲目“跟风种地”、“跟风特色”的怪圈。二是强制推行特色。出于种种原因“官逼民富”,不管农民有没有知识、有没有技术就强迫农民进行特色种植,强行命令村民,发展什么,如何发展,这样势必事与愿违,事倍功半。三是配套设施跟不上。一些基层政府部门服务观念不强,配套基础设施不利,极大的影响了发展农业特色化的进程。

2.2 发展农村经济方面

主要有四个表现。第一,农作物产品的科技含量偏低,农民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的基础尚不牢固。第三,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有待提高,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未形成非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第四、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风险使农户难以承担。

2.3 乡镇职能转变方面

主要有三个表现。第一,部分基层政府为了提高政绩,制定了不合理的目标和任务下派给下级组织,对其进行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奖惩。第二,财政困境。农业税取消后,绝大多数乡镇税源都很缺少,甚至有的乡镇工业税收几乎是空白。第三,干部队伍素质较低。法律、经济、管理、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匮乏。第四,管理不足。县乡条块关系不协调,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拖泥带水等现象。

2.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

主要有五个表现。第一,思想观念落后,社区管理体制不完善。第二,管理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不完善,尚未建立城乡一体化社区的建设机制。第三,新型农村社区的服务体系与城市公共服务差距甚大。多数农村社区服务还滞留在传统性、邻里性和救的程度上,服务规模不大且分散不集中,水平偏低,没有从根本上完成乡村管理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变。第四,缺乏管理新型农村社区的人才。第五,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3 对策及建议

针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动以农业合作制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制定惠民为民政策,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进程,发展多种特色农业合作经营模式。

3.2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以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作用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高惠农利农资金作用效率;健立健全城镇化、工业化的反哺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进一步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3.3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和谐行政生态环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财政制度;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基层公务员素质水平;建立健全行政组织法,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3.4 科学制定规划社区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发展非农产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文化文明建设。

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第2篇

成都市运用统筹城乡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按照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理念,探索形成了“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体制机制。近年来,成都已建成形态优美、配套完善、产村相融的“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186个,总投资71亿元,超过2.63万户、约8.4万人入住新居。

目前,“小组微生”已成为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的新载体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部群众称为“新农村建设的4.0版”。

怎么建设?生态底色上描绘新农村

坡屋顶、青砖瓦、庭院廊柱、镂空花窗……川西民居风貌和林盘特色交相辉映,柏油路蜿蜒而过,串起了村民聚居点和产业基地,既有现代城市印记,又不失乡村恬淡野趣。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带来的变化让村民备感自豪。

“我们9个居民点的水、电、气、电话、电视、宽带网络‘六通’,聚居点离自留地步行几分钟,安逸得很!”该村村主任钟家旭介绍说,新村充分利用原有的林盘、农田、水系等资源,综合考虑村民生活半径,选择村民小组中心或交界点位的院落布局聚居组团,以“院落”为组合单位,打造“院在田中、院田相连”的川西田园风光。房前屋后规划成老百姓的“微田园”,让每家每户自己种植蔬菜瓜果。

“小组微生”怎么建?由谁说了算?成都在新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充分尊重农民群众自利。双流区胜利镇云华社区鼓励农户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项目理事会、议事会和监委会,自主实施建设,探索出了“是否参与自主选、实施方案自主议、资金安排自主定、建O质量自主督、建好新居自主管”的“五自”模式,真正做到还权于民,集中智慧把新村建成了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怎么发展?田园风光里发展新产业

千亩红提、千亩金银花、千亩荷花……来往安仁古镇的游客、体验农事乐趣的市民,但凡经过崇州桤泉镇群安村余花龙门子,难免被吸引,而那些忍不住走进来的人,就让这个单纯的村民聚居地变成了一个景点。

“纵观全市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产业立村’已经成为共识。”成都市统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新村要想持续‘幸福美丽’,必须靠产业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新都区新繁镇高院村的玲珑锦院,结合餐饮旅游业需求,多采用大空间设计格局,便于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庭院经济。

“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提升生活品质。”新繁镇党委书记钟毅介绍说,农民通过参与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实现了就近创业就业,多元增收。目前,农户可获得1500元/年・亩的土地租金收益,出租空置农房每月可获得5~10元/平方米的租金收入,进园区务工每天可获得60~80元的工资收入。农民还可参与一、三产业经营,获得持续收入。

怎么治理?配套建立民事民议制度

在都江堰市柳街镇五一社区9组“陶兰馨居”里,幢幢两层小楼,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小区里鸟鸣蝶舞,惬意舒适,三三两两的老人和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安宁幸福。通过统规自建模式,这里安置村民175户、540人。生活环境好了,荷包也鼓了起来,村民们真正体会到了新型农民幸福的富裕生活。

与之配套的,是充分发挥群众自主意识的民事民议制度。在成立院落业主委员会的基础上,小区推行党小组对全体党员负责、业委会对户代表负责、党员和户代表对全体住户负责的三级自主管理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作者简介: 杜 漪(1966―),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教授。研究方向: 城乡关系问题。

李玲鞠(1982―),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刘 鑫(1979―),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一)问题的提出

四川全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43个市辖区、134个县(其中县级市14个);2772个乡 (其中民族乡93个)、1865个镇、239个街道办事处;50182个村(村民委员会)、4822个社 区(社区居委会);387793个村民小组。[1](28-29)各市县、乡(镇)、村情况复 杂,地 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 目标、路径选择等方面也不可能整齐划一。我们需从全省统筹的角度,探索我省新农村建设 的区域推进模式。对我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推进模式的考察,需要从我省各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出发,以各地区的 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为依据,区分出我省各地区农 村的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为此,需要确定一个指标 该文为四川省“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四川省新农村 建设的区域推进模式” (项目批准号:SC06B085)的部分研究成果。 体系,作为区分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的标准,并依据该指标体系建立一个模 型,以确定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

(二)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立

1.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划分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资源禀赋等方 面的差异。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但新农村建设又不能仅仅依靠农村,新农村建设 必须通过“内化”和“外化”两种方式,即城乡统筹的方式得以实现。[2]因此新 农村建设 类型的划分不能仅考虑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必须兼顾农村地区所在城市的发展水平,从城 乡互动的角度进行类型的区分。

2.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上述划分依据,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比性与独立性的原则,分别从反映 城市发展、农村发展主要内容出发,从综合层、系统层和基本层3个层次,构建 出衡量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两套指标体系。[3](17-32)

城市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1所示:

农村地区指标体系主要从经济、社会与农业发展水平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2所 示:

3.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并 结合德菲尔法确定因子权重。[4](18-19)

(1)通过专家调查确定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用1―9 标度法进行评判;

(2)列出各因子间相对重要性的标定值矩阵,计算各行特征值;

(3)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4)对各评价因子权重值的一致性检验;

4. 获取评价因子的评分,确定综合评价值

本文主要采用线性加权法来确定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以市为单元首先用均值化对原始数 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其变换标准化公式如下:

Yi = ( Xi ― Xmin ) /( Xmax-Xmin) (i = 1,2,…,p)

其中: Yi――标准化变量; Xi――原始变量; Xmin――原始变量的最小值; Xmax――原 始变量的最大值。

利用线性加权法,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指数:

其中: Z是城市或农村发展指数; xi为所选指标; 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的各个地区城市发展指数与农村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对其加权平均值进 行归一化处理,可得出各地区发展的综合指数,然后依据综合指数确定各地区的发展类型。 综合指数为1表示相对最发达的类型,综合指数为0为相对最落后的类型。

二、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按照上述原则与方法,根据所收集的四川省城市相关数据和农村相关数据①对全省辖18个 市 、3个民族自治州的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②

在各市、民族自治州的城市发展水平与农村发展水平的评价分类结果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 叠加,并依据前面所述的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一致性原则,将叠加结果分为4种类型( 表5)。

三、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以四川10县的实证分析为基础

从四川省农村区域布局看,各市(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也呈梯度状况。处在高梯度的 成都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相对充分;处在中梯度的丘陵地区,经济社会有一定的发展而 又发展不足;处在低梯度的山区或高原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相对不足。根据区域经济发 展规律,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等的梯度变化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梯度 推进。

(一)对10县新农村建设模式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以上10个县(区)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和典型模式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10县(区)新 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程度如表6所示。

对从上表调查结果的简单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处于不同发展类型区域的各县(区),按照从发达类型――落后类型过渡,其新农村 建设示范点总数依次递减,表明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程度和水平依次递减。

(2)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中江县和处于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夹江、屏山、名山县,其新农村 建设多种模式并存,尤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和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表明这些县 (区)新农村建设也进入全面试点阶段。

(3)处于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的阆中县和广元市利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总数虽然也较 多,但模式相对单一且主要以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和畜牧养殖、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 表明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重点示范阶段。

(4)处于落后类型区域的康定县、冕宁县、大英县、平昌县,新农村建设模式单一、示范 点较少,表明这些县(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划分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我省不同类型区域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社 会环境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内容、重点、途径等都应有所不同。 1.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模式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主要包括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等地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成都平原区、浅丘地区(攀枝花市除外),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较高,地区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农业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协作配套条件优越。农村地区非农 产业比重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位于全省的较高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小城镇发育比较快 ,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该区域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也是我省新农村建 设起点和水平较高的区域。

近年来,这一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多种富有成效的模式已逐渐涌现,诸如成都市、德阳市等地 区依靠大中城市辐射带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下的都市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特色产业发展 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等,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

2.相对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由点到面逐渐推进模式

处于相对发达类型区域的包括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雅安市、自贡市和眉山市等地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经济发展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较高 ,第三产业也较发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有所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略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近年来,该区域所在的各市、 县,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探索出 了切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诸如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 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等多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 模式。

3.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突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处于该区域的主要包括广安市、泸州市、南充市、内江市、达州市、资阳市、广元市和阿坝 州等地区,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阿坝州除外),该区域溪河密布、气 候温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省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但区内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 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迟缓,城市对农村的 带动作用较弱,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发展不足。 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采用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了劳务经济 带动发展带动模式和畜牧养殖带动发展模式,这些也将市该区域今后新农村建设主要模式。 4.落后类型区域以脱贫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该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非农产业落后,城镇化水平低下,农村公共设施、基础 设施条件较差,农村居民生活贫困。该类型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不具备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 ,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早日实现脱贫。该类型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 选取适宜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四、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设计

四川省新农 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即探寻出一条 区域梯度推进模式。本文所设计的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包涵以下几个层次 :

(一)目标选择上的分阶段区域梯度推进

由于我省各区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 标须分为总体目标和区域目标、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要站在全省的高度,统筹 规划。统一设计新农村建 设的投入机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培养与帮扶农村致富带 头人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与各地可选择模式等。区域目标必须以各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 水平、资源特征、区位特征等为依据,量力而行。

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70%,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被有效消除,新农村建设 也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四川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按照“十五”期间年均提高1.26-1. 4 个百分点的经验,也需要大约30 -26.5年。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从全局看,不可能搞 ,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必须制定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二)路径选择上的分类别区域梯度推进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庞大系统工程 。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从各地农村的资源禀赋与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 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路径与战略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三化”:“异化”、“进化”和“退 化”。

1.异化

指旧农村“异化”为新型的城市,采用城乡一体化战略。位于城乡结合部与工业集中发展区 (包括矿区与资源富集区)的农村,逐渐异化为原有城市的一部分或新城镇。一是把扩大到 城镇来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二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大部吸纳消化为 新市民。通过这种“异化”,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卫星城镇不断向外扩展形成城市圈,连接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则是美丽的乡村,这种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共生便形成了英国学者霍华德笔 下的“田园城市”。[5]我省发达类型和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各市县的城郊接合部就 可以率先通过这种“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

2.进化

即旧农村“进化”为新农村,采用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市场特色化、农业组织企业化 为特征的现代化大农业战略。我省处于发达区域和较发达区域内靠近大中城市的粮食主产区 、畜牧养殖集中区、农业大县等地区,就可以通过这种“进化”方式建成以现代化农业为支 柱产业的新村庄。

3.退化

即旧农村“退化”为生态环保化的田园,其战略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我省不少区域的农村 ,资源条件不好,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甚至不宜人居;有些地方,虽有资源,出于生态环 境保护等需要,也不宜农。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禁止发展区与某些限制发展区的新农 村建设就应走“退化”之路。这些地方的传统农业要转型为生态环保产业,包括生态环境的 维护、花木药材、旅游以及手工艺品,农民则要逐渐退出种养农业,旧农村自然成为“空壳 村”甚至自然消亡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化田园。

(三)区域产业规划的分层次区域梯度推进

如果根据四川自然资源、区位特征以及县域经济的不同特点可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分 为5大区域:成都平原区27个县(市、区);丘陵地区68个县(市、区);盆周山区33个县 (市、区);攀西地区22个县(市、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31个县(市、区)。成都平原 区在地理位置、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第三产业、人力资源、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有独 特的优势,是我省新农村建设近期目标的重点区域,也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首选区 域。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则应充分发挥各自区域的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和生态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

五、结 论

从全局看,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搞,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四川 省新农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探寻出 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不同发展类型区域应该选择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发达类型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建设 步伐,推进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由旧农村“异化”为新城镇,或进化为新村庄;相对发 达类型区域应根据自身实力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由旧农村“进化”为新村庄; 相对落后类型和落后类型区域主要是大力发展生产,加快脱贫步伐,同时根据需要实现“退 化”,建设生态田园,并逐渐实现旧农村向新城镇、新村庄的转变。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7)[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②限于篇幅,各项指标所涉及的原始数据处理过程在此省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农村年鉴(2006年卷)[R].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 7.4.

[2] 李 萍.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J].理论与改革,2005(7).

[3] 崔 明等.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6(12).

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新农村建设 模式选择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重大举措,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在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各地就必须积极有效地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一、农业产业化主导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农业产业化为催化剂,汇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兴起了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这种模式的发展思路是: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引导农民进入大市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以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为前提,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使农业走上产业化,市场化、科学化和集约化的道路;以农业产业为途径,在农业发展的组织体系上推广“公司十农户”和订单农业,实行种养一条龙,贸工一体化,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建成一系列高产、高效的农业。

二、现代工业主导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趋势。推广和发展该模式必须注意几个问题:首先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其次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些村庄片面强调工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教训是深刻的;第三,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既要生产发展,也要乡风文明、民主和谐。

三、旅游开发型新农村

这类农村地处风景旅游所在地,或农村本身即是风景旅游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打“旅游牌”吸引了四方来客,新农村建设依托旅游开发而建设。据有关家测算,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就会;旅游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当地GDP相应增加4个单位。旅游产业带动型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大力保护环境和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旅游产业品牌;二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与旅游相配套的交通、住宿等设施;三是逐步改变村民的观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依托本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四、商贸市场带动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商业经济为主导经济。这样的农村多是当地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商品、物资交换地。多数分布在二、三个县交界处,前身就是传统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而今发展成为在中型的工农业商品集散地――市场。新农村市场的发育、发展过程,多与市场建设密不可分,在那儿建一处市场、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个农村。市场是商品、劳务、信息、资金等各种要素的集聚之地,要素通过市场流通,人口因为市场而聚集,经济依托市场而繁荣,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实质是市场发育的过程。该模式要具备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

五、农庄带动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以是指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我们要形成富裕舒适的田园生活,积极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继承农村和睦亲近的邻里关系和优良纯朴的传统文化,保留山水交融的田园风光和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使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田园牧歌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到有机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都市人群的到来,也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独特魅力。

六、劳务经济带动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是指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不仅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且优化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境内的有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极差,本地缺乏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方式,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发展劳务经济要讲究规模经济,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发展劳务经济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培训,通过政府的力量促使初始规模的形成;政府要加强引导,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当地的村庄建设相结合,以劳务经济促进当地农村的发展。

七、对口帮扶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适应于贫困地区的村庄。在贫困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通过政府组织协调相关单位,选派干部分期分批到扶贫点,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由对口扶贫单位,根据扶贫村庄的实际,落实扶贫政策和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促农增收。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把贫困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国各地由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行政区划等因素条件各异。各地就必须积极有效地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一园多点;发展模式;余杭区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2-0032-04

进入新世纪。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开展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为它为打破原有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的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了可能。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还是滞后于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索兼有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解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笔者走访了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省份――浙江省各地。了解到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做法,其中杭州市余杭区“六统一”“一园多点”的发展模式应是一个范例。它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试图解析这一发展模式,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六统一”“一园多点”发展模式的含义

农村地区各乡(镇)、村分布分散,为了便于管理以均衡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余杭区提出了“一园多点”的发展模式。余杭区规定所有乡镇(街道)原由小学或行政村管理、资产为公有(含集体所有)的农村幼儿园均要从小学或行政村管理中分离出来,作为分园和教学点归属于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并实行全乡镇(街道)学前教育经费管理、教师调配、教师工资发放、教师工作考核、教玩具配备、办学质量评估等“六统一”制度。

二、余杭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解构

杭州市余杭区是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区。在探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实行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农村办分园(或教学点)进行“六统一”管理的“一园多点”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农村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施“六统一”“一园多点”发展模式需要多方面作出努力和加强配合。

(一)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

1 确立发展目标,科学规划

余杭区教育局在借鉴国外经验以及贯彻落实国务院转发的10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的基础上,于2005年制定了学前教育近期(2006~2015年)发展目标,提出至2010年,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立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9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标准,并进入余杭区等级幼儿园行列;全区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0~3岁婴幼儿家长受训率达95%以上。基本形成0~6岁儿童学前教育体系。至2015年,所有农村幼儿园均达到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标准。

2 出台具体政策,明确职责

要达到以上发展目标,必须改变当前农村幼儿园管理体制,将对村级幼儿园的管理从村小学或村委会中彻底分离出来,由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实行统一管理。早在2003年年底,余杭区政府就转发了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快余杭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村幼儿园由所在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2004年下发了《乡镇(街道)学前教育机构布点规划和建设的实施意见》。2007年余杭区政府又转发了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余杭区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农村“一园多点”模式得到了落实和发展。

3 抓住发展契机,大力推行

随着“一园多点”发展模式的试行,从2005年下半年起,余杭区抓住了创建杭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街道)的契机,及时总结先进乡镇的做法,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同时要求乡镇(街道)在制定《乡镇(街道)学前教育十年发展规划》时,明确将“中心幼儿园以分园或教学点的形式办好农村规范园的‘一园多点’发展模式”列入规划。并及时创造条件予以实施。

(二)加强领导,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1 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

余杭区政府为此建立了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教育、财政、建设、物价、卫生、人事、劳动保障、民政、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定期通报、协调、解决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从而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2 因地制宜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完善相关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幼儿教育管理组织,为此,余杭区政府建立健全这三级管理组织,成员除教育部门派出的幼教干部外,还有县、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的园长及教师,上一级组织对下一级幼教机构承担业务指导和管理责任,并协助本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县、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在整体上带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余杭区政府实行“一园多点”发展模式后,将学前教育发展列为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工作实绩考核指标。各乡镇(街道)政府不但统一规划本辖区内学前教育的发展,积极筹资建设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农村规范幼儿园,还负责辖区内托幼园所的日常管理。每个乡镇(街道)都建有公办中心幼儿园,并依托公办中心幼儿园以分园或教学点的形式办好农村规范幼儿园。大的乡镇设有专职幼教干部,小的乡镇聘中心园园长为兼职幼教干部,每年召开各乡镇幼教干部会议,讨论解决各乡镇幼儿园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完善的管理体制明确了各级政府在经费筹措中应承担的责任,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多渠道增加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

1 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

在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它具有公共性、竞争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学前教育的这一属性决定了政府应成为学前教育经费筹措的主体,承担起相应的公共财政责任。∽然而,我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很低,这不利于学前教育发展。基于这一背景,2006年杭州市政府提出,县(市、区)、乡镇在同级教育事业经费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

余杭区在贯彻落实杭州市相关政策的同时。提出公办幼儿园事业经费要做到逐年增长,区级学前教育事业经费要达到区级财政性教育事业经费的7%以上,超过了杭州市政府规定的5%的

标准。财政经费的投入保障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2 县、乡镇两级共同筹措学前教育经费

在我国。学前教育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制度。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筹措的责任主体是县、乡镇政府,实践中,许多县级政府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责任下移到了乡镇、村,自身并没有很好地履行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财权和事权不统一导致了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困境的产生。

余杭区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区和乡镇(街道)两级财政预算经费制度,提出乡镇(街道)应每年安排相应的配套经费,用于发展该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公办幼儿园(含分园和教学点)的新建、改建和较大规模的园舍维修,所需经费单独列入财政预算,按区财政和乡镇财政1:1的比例来安排建设经费,由乡镇统一安排。

3 落实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可反映某一地区财力支持教育的程度。一直以来,我国的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都偏低,生均公用经费自然也很低。余杭区提出,区和乡镇(街道)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经费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并做到逐年增长。2007年,区级政府安排的公办幼儿园(含分园、教学点)及年审合格民办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为40元/生・年,按隶属关系,各乡镇(街道)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投入。至2010年,区和乡镇(街道)安排的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将分别达到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的1/3以上。

4 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

在我国,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经费本来就有限。这点有限的经费主要投入到了少数城市和县城公办园。广大农村地区受惠不大,政策具有扶强而不具有助弱性。韩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必须重视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在教育政策上给予倾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是人口最多的地区。应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要从根本上解决经费短缺和长远发展的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2008年起,余杭区区级财政每年安排学前教育设备补助专项经费200万元,主要用于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及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村幼儿园添置教玩具。每年由乡镇(街道)统一上报,教育部门核准,按总金额50%的比率给予补助,对经济相对薄弱的乡镇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乡镇(街道)也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杭州市政府则规定,用以奖代拨的形式,一次性奖励评上“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者10万元补助经费。

(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合力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在我国,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完全靠国家来承担经费是不现实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必须建立起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以及幼儿园提供的教育质量和教学设施等,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余杭区明确规定幼儿园按等级收费。甲级375元/人,乙级250元/人,丙级200 5/人,丁级100/人,分园和教学点大多按丙级幼儿园的标准收费,个人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需要选择幼儿园。

2 重视社会集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通过企业、团体、个人的捐款获得办学经费,也是筹措学前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学前教育的社会集资数量非常少,且主要集中在城镇。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社会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第二,政府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美国,募捐的形式很多,有先进捐赠、不动产所有权捐赠、有形资产捐赠等几十种捐赠方式。这些林林总总的捐赠方式往往都带有捐赠方获名获利或名利双收的策略,但我国目前的捐赠通常是无偿捐赠,不能有效地调动捐赠者的积极性。

3 规范民办托幼园所的办园行为

开设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也是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农村,许多经营者利用空房屋设立了简易的学前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往往经费有限,办学规模小,条件简陋,不利于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对于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而言,政府的规范、扶持非常重要。

余杭区对符合办园标准的民办幼儿园一视同仁,按公办幼儿园标准对其发放生均公用经费,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对不符合办园标准的民办幼儿园,则按照“一撤(附近有规范的公办幼儿园或民办幼儿园,且有能力容纳时)、二并(有必要设点。并有闲置的教育资源或拟新建幼儿园时)、三纳入(无上述两种条件时,先由中心幼儿园接管。作为教学点纳入统一管理,待有条件时再作调整)”的工作思路,整顿、规范民办幼儿园。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