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通运输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一、xx市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据了解,全省铁路数据来自广铁、南昌、石长三个公司,20**年全省铁路运输客货运周转量仅增长2.2%。自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地方铁路数据无法掌握,故本文只分析公路、水路运输方面情况。

(一)xx市交通运输业运行特点

1、交通运输设施投资有升有降

20**年xx市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具体来看,各投资项目投资额有升有降。

──省管重点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由于衡炎、衡邵、潭衡西三条高速公里投资高峰已过,新开工的衡岳、衡武高速还处于征地拆迁阶段,因而使得省管重点工程投资额有所下降,增幅同比下降11.2%。

──省道网改造、农村公路投资额增加。由于省道网干线公路改造新开工项目增加至10个,农村畅通工程通畅里程也越来越多。这两项投资20**年分别增长62. 7%、11.0%。

──汽车站场固定资产投资额基本持平。此项投资大多是上年结转的项目投资,原定于20**年建设的三个武广高速铁路配套汽车客运站均未开工,因而基本持平。

──水上交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主要是由于xx市水路运输企业业务量趋于萎缩局面,致使投资力度不够强。20**年完成水上交通项目投资490万元,同比下降35.5%。

2、公路运输能力“客增货减”。

20**年xx市完成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是11592万人次和65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7.2%和5.9%,客运量增幅高出货运量增幅近21.3个百分点。按换算后的周转量来看,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是393364万人公里和63417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0.1%和7.7%,客运周转量增速仍高于货运周转量增速。以上数据表明:一是公路客运量增长较快。由于近几年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步伐加快,县际之间客运交通更加便利,市民中短途出行率提高,从而使公路客运量较同期提高较快。二是:公路货运总量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一季度受冰灾影响,xx市公路货运量显着下滑,二季度才开始缓慢回升,因而全年货运总量同比变化不大。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现状;战略探究

交通运输是我国各项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如果一个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也会造成运输格局的分散、无序,甚至杂乱,对生产造成了阻碍,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交通运输建设与规划是重点,必须明确交通运输现状,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环境

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程度上看,受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较大,并且这种环境也限制了交通运输深层次的发展与革新,一种是基于生产的交通运输环境,一种是基于消费的运输环境,下面将对两种环境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生产领域的运输环境

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使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机会越来越多,引进了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与理念,也产品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大批量集中生产使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也为交通运输带来了严峻挑战。要想使产品运输需求得到满足就需要依靠更加良好的运输环境。此外,很多产品在功能与技术上存在滞后性,也使交通服务量大大减少,为交通运输增加了不确定性。

(二)消费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

消费拉动内需,而要想将交通业内需拉大,就要从消费内需上入手,通过电商平台或者假日促销的方式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交通运输方面的产品内容。相关统计显示,网购、旅游以及假日出行已经成为了交通经济发展的一个契机。

二、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

2011年,我国在客运货物与水运货物运输量上大幅度增加,并且呈现上升趋势,大的港口货运量达50亿吨,同比前年增长了6.5%,但在增速上却呈现下降趋势;货运规模上,依然以大港口货运量为主,集装箱吞吐量多达7400万个,同比去年有大幅度增长。2012年整个上半年,水路、公路运输的总资产高达421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18.5%,而在投资上却下降了5.5个百分点,出现了投资疲软,沿海投资上大幅度增加,但在内河建设上却大幅降低。总之,只有不断加快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公路、水路等方面加快运输干线的筹建,兼顾城市与农村主干线路建设;对于内河港口或者海域码头需要增加集装箱的泊位能力,主要港口加强疏散,这样才能在优化结构、布局以后,形成更加完整、合理的交通运输网。当前,我国在交通运输能力上明显比其他国家落后,运输结构较为单一,资金筹集渠道少,经常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影响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并且固定资产投资有限,一来是银行信贷资金政策没有落实,另一方面是政府财政资金紧张,还有一方面,我国航运业的发展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经常出现投资没有收获回报的情况,很多小型货运公司倒闭。

三、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一)对交通运输结构、系统进行优化调整

历史经验证明,交通运输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能耗大,由此,需要对运输方式进行有效调整,从而减少能源浪费,顺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配置与使用交通工具,尽量使用清洁能源,从而减少能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低碳减排理念倡行下,交通运输业也要制定节能减排目标,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集中专项资金对各项运输业务统一筹划,统一各级部门对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意见,减少各方矛盾,使交通运输体系朝向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向发展。比如,可以从运输占地规划上入手,复线铁路的运输能力相当于15车道公路,但比起公路,铁路所需的占地宽仅为13~15米左右,而公路则至少要100米,可见,铁路运输的实际占地面积更小,更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

(二)走集约化道路,将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提高

为将交通运输能力增强,提高运输效率,满足各方运输需求,就要不断对交通运输方式进行调整,采取集约化的运输方式,能够将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减少。比如,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库存管理与核算,将最准确、真实的库存量得出,实现成本与资源的节约。合理选择与使用交通运输工具,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同时,选择最优的运输线路,提高运输效率。

(三)构建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交通运输中引进先进的纳米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燃油效率,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使用太阳能让交通运输有更加清洁、环保的能源支持,保持能源供给的持续性。充分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更加智能的运输监控系统,使运输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控制,及时对潜在的运输威胁进行预警,使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得以持续。最后,不断对服务质量进行优化,实施人性化管理。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建议,表现优化运输结构、调整运输方法、走集约化道路,引入先进的技术才能实现交通运输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忠玉.探究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J].财经界,2016;5

[2]李秀菊.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

[3]王宇鹏.公路交通行业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31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字:交通运输 运输方式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说在一定程度或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的发展。工业革命发生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型运输工具的不断更新出现,我国的交通运输从最初的人力、畜力、风力等落后的状况发展成为当今以机械动力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局面。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由于不同运输方式都有自己发挥优势技术经济特征的特定条件,各种运输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不同的经济技术特性。

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依赖程度较高,因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交通运输业,相关部门也在相继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交通运输业进行大力投资,其目的是保证我国交通运输业尽可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运输需求的需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太多,交通运输的相关政策往往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也引起了现实运输供给不能满足人类的各种运输需求。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现状

1、公路运输的发展现状

公路运输的优势为机动灵活、速度快、可实现门到门运输,它在保证我国客运与货运畅通,维持运输供给方和运输需求方的利益,促进公路运输蓬勃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运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基本上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买方市场",公路客运与货运的需求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公路运输带给人类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修建高速公路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其中有一部分耕地,虽然农民得到一定补贴,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公路建设还会引起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据统计造成大气污染的诸多因素中,公路运输比重较大,各种车辆尾气排放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针对公路运输导致的负面问题,发展低碳交通越来越重要,同时开始研究低耗能、低排放的交通运输工具。

2、水路运输的发展状况

虽然水路运输速度较慢,但水路运输具有成本低、运量大、通用性好等特点,所以水路运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我国的水运主要包括内河运输、沿海运输及远洋运输。我国水运发展初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运输工具相对落后,人们只能在有限区域内活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工业革命以后,以机械动力为代表的运输工具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水路运输也不例外。无论是内河运输、沿海运输还是远洋运输,都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形成了相互竞争的格局,有些水运市场竞争相当激烈。虽然我国水路运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内河运输大多利用天然航道,而人工开发的航道利用较少,码头数量设置及管理体制都不能令人满意。

3、铁路运输发展现状

铁路运输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在未来发展中仍将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运输规模和运输能力有了明显的扩大和提高,运输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运输基础设施和设备不断更新。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多条南北及东西铁路干线,铁路干线总里程居于世界前列。铁路运输不仅运量大、通用性强、客货到达准确性好,而且相对公路运输环境污染较小。由于其他运输方式发展迅速,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我国铁路运输市场占有率在不断下降。但是我国铁路运输总量仍在增加,只是相对其他运输方式增速较慢。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铁路运输发展还存有差距,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铁路网密度低、布局不合理。我国东南与西北地区的铁路网密度差距很明显。第二、运输基础设施水平不高。第三、我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不利于铁路运输走向市场。

4、航空运输发展现状

航空运输机动性强,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输速度最快,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民用还是军用均取得了较大发展。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民用经济快速发展和航空运输要求的不断增加,政府对我国航空运输发展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大了对其发展投资和扶持力度,使我国航空运输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阶段。航空运输适用于地形复杂、地面交通困难的地区、远距离城市间客运以及人口稀少、货运不多的边远地区。

5、管道运输的发展现状

管道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具体表现在工程量小、运输的连续性强、运输管道埋于地下,对地面的占用较少。由于管道运输是一种专门的运输方式,只能运输一些特定的货物,主要是液态的石油和气态的天然气等。管道运输投资大,对金属的耗用较大,这是我国发展管道运输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1、公路运输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趋势:第一、干线公路的高等级化。公路等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输车辆的速度及安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数量和载重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对干线公路的要求也从以前对量的要求提升到现在对质的要求。高速公路将继续推动公路运输的发展。第二、汽车运输高效化。由于运输装备不断改善以及人们对运输效率与效益的更高要求,那么汽车运输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必须向高效化方向发展。第三、公路运输技术发展将推动公路设计、交通管理和车辆诊断的电子化,以及公路工程作业的机械化等方向发展。

2、水路运输发展趋势

我国水路运输发展的趋势:第一、货物运输船舶将会向着专业化、大型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水上客运旅游化、高速化、滚装化。第三、水运管理和航行安全系统电子化。如果我国水运发展能从这些方面入手并能够实现这几种趋势,那么我国水运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能够满足需求者的需求。

3、铁路运输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铁路运输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仍将会占据主导地位。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趋势:第一、为了提高运输能力,合理利用能源,最终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火车的牵引动力逐渐地被电力、内燃牵引所代替。我国铁路运输动力基本上都以电力为主。第二、铁路运输为了满足运输需求者对时间要求,铁路客运将会向着高速化的方向发展,高铁的开通极大地提高了铁路运输的速度。第三、由于运输需求的多样化,运量的不断增加,铁路运输将会实现大宗货物重载化。第四、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铁路运输技术水平将会继续提高。

4、航空运输的发展趋势

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并能够为其提供便捷的服务,满足人们不同类型的运输需求,它们在各自领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航空运输也不例外,我国航空运输发展体现出了干线飞机巨型化、超高速化、安全保证系统的自动化、营运管理和运输服务电脑化等特点。

5、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

管道运输主要向运输管道直径增大化、运输线路远程化、运输管道安全化和运输信息实时跟踪化等方向发展。

三、总结

总之,我国交通运输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由过去计划经济向现在市场经济转型,各种运输方式也通过市场竞争手段实现对运输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广大人民的运输需求为主导,站在整个交通运输业角度发展我国交通运输,注重每种运输方式内部之间、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有效衔接和合理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我国综合运输体系是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贻龙,邵振一.运输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1 我国交通运输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交通运输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进步,但这些成绩和进步并未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一方面,交通运输还未完全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与许多行业的同期发展相比还较为滞后,突出的例证就是与公路事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相比较。另外,即使是交通运输所取得的上述成绩在根源上有些还来自于汽车工业和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纵观全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交通运输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很严重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我国交通运输业市场结构不合理;我国交通运输缺乏主导性企业;我国交通运输缺乏系统功能和整体功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输组织水平和运输效率较低;从业人员法制意识淡薄;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存在问题等。

 

2 发展交通运输的对策

 

2.1 调整运输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从治理机制入手,以“专、精、特、新”为发展的方向,鼓励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建成客货运站场;同时做好站场的规划、选址和建设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采取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倡导集约化、规模化、公司化经营化,扭转交通运输业多、小、散、弱得局面。在运输组织结构方面积极推进高速快客、超长线路实行集团化、公营化;跨地区线路、危险货物、现代物流、站场经营公司化、多元化。在运力结构上,高速公路和过道主干道客运以高级客车为主,城乡客运以中级客车和普通客车为主;货物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车、厢式货车、特种专用车辆。

 

2.2 发展主导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

 

我国交通运输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营过度分散,势必造成经营的盲目性和低效益。发展交通运输主导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减少市场交易费用,充分利用企业的管理、技术信息等经济资源,分散经营风险。扶持发展主导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促进合理市场结构的形成,带动交通运输市场竞争合理化。大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促进运输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健全完善企业决策机制、动力机制、自我积累和发展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初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按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一批大型运输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其在运输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2.3 促进交通运输市场有效竞争

 

运输业来说,要确保有效竞争的实现,在放松管制的同时还需要重建规章制度,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但是,当前交通运输市场呈现有效竞争不足,过度竞争和行政垄断并存的局面,导致了无效竞争加剧,运能浪费严重,运输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等现象的出现。政府要加强对交通运输市场的宏观管理,强化交通运输的安全监管。加快完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实行不同的管理。

 

2.4 突破传统运输体系,建立综合运输体系

 

由于传统的交通运输体系在运作方式上存在隔离,缺乏整体功能和系统功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突破传统运输体系,实现运作方式转变,建立综合运输体系是现代交通建设的必然,也是大势所趋。要建立完善区域运输协调机制,探索不同区域间综合运输发展统一协调的政策、规则和标准、促进区域运输一体化发展。统筹城市间的各种运输方式,稳步推进交通一体化,推进城市间的综合运输一体化,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整合和共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运输方式的信息资源,推动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协同运转,提高紧急联动能力,积极探索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2.5 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合理规划运输站场。科学规划城乡交通运输站场,合理确定站场数量和规模,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发展。此外,加强管理,一是要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公众对破坏路面、路标、里程碑、路碑的重要性;二是要加大爱护路、保护公路设施,严厉打击破坏公路设施违法行为的宣传力度。三是加大对损坏和盗窃公路设施违法犯罪分子打击力度,从重处罚。

 

2.6 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交通运输信息化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主要期待是:以信息技术应用提升行业的总体科技水平和运行效率,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行业发展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运输市场监管能力,加强交通运输安全保证,科学决策,智能管理,满足公众信息服务需求,服务公众,便捷出行,以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交通运输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发展。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研究架构;探讨

一、前言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是指在某一个区域内所有的铁路、公路、民航、港口水运、城市轨道交通以及管道运输等各种各样的交通方式,涉及面广,种类多,需要协调的部门和方面较多,这也是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发展的难处。

二、规划原则

先确立规划研究的原则,是开展规划研究的基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研究通常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综合交通网是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平台,综合运输能力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适度超前发展,充分发挥交通网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

2.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的原则

交通经济带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实现不同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和结构要与区域开发战略一致,促进区域内经济均衡发展。

3.与城市化进程协调一致原则

综合交通网络要与城市化发展相互协调,交通网络规划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同时,要与城市带的运输需求一致。

4.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高效率、适应我国能源结构的节约型运输方式,构筑相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5.既有交通网络的继承性优化原则

从区域发展角度考虑对于现有网络的完善,必要时要根据交通需求变化,建设新的运输通道和枢纽,提高网络效率。

6.一体化发展原则

依据区域城市发展的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特点及分布,在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按照相互协作、分工互补、取长补短、竞争合作的原则,合理投资、统筹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行,构筑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紧密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

7.运输通道和多功能交通枢纽协调发展原则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枢纽与运输通道的“点线协调”发展。

8.分步设施原则

规划要立足长远,但规划的实施必须要分步骤逐步进行,近期规划项目应具有可实施性。

三、社会经济现状及相关支撑规划

1.区位分析:以规划区域的人文地理、经济地位数据为基础,对规划区域的综合交通发展进行区位分析,梳理出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带动本地区和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对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重点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状况、产业结构、经济总量作一综合慨述,数据统一取自最新的国家统计数据。

3.相关支撑规划:规划区域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对规划区域内的各大行政区划的城镇体系发展规划进行介绍,以便总结出规划区域的相互关联、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发展布局。

4.规划区城经济发展规划,对规划区域内的各大行政区划的近期“五年”经济发展规划分别进行介绍,以便归纳出规划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

5.规划区域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专项发展规划,对规划区域内的各大行政区划制定的如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等专项发展规划进行重点介绍,对形成区域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重要的支撑。

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策略

1.基于经济发展的综合交通系统功能定位

区域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基于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推动与集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依托于相关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综合交通必须根据具体社会经济结构体系建立健全的运输系统,满足社会经济需求。区域综合交通多元化形成多样性的交通运输聚集效益,其中城市内部聚集、城市之间聚集、城市辐射区域聚集效益尤为凸显。区域交通系统产生对区域经济领域和毗邻地区都有着积极的扩散影响,对区域性经济增长,区域城市圈交通、经济发展产生推动。综合交通系统进一步有利于区域城市间人、物的流通,形成人流、物流产生信息流,促进资金流通,形成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区域交通担任交通衔接、联运和集散功能,区域交通系统将是构建国家交通网络的重要枢纽。

2.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发展策略

(一)强化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快速便捷的运输通道,建立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间的合理衔接,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二)衔接多元化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区域交通在中心城市内运输资源集散,形成中心城市辐射区域,利用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区域交通组织衔接,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三)形成辐射区域范围的城际通道,打造公、铁、水、航复合型运输通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链生长,形成轴向扩散的经济走廊和产业梯度分布带。

(四)适应区域城市化发展规划进程,构建快速公交系统形成城市骨干交通网络,实现与城际区域交通、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居环境和城市特色的提升。

五、综合交通运输的综合分析

1.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要分别对规划区域内铁路、公路、港口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网的现状应用最新统计数据进行阐述和分析,主要从规模及结构、空间布局等进行论述,并从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运输通道和运输枢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面临形势。

2.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需求预测要选取规划区域内客、货运量的发展演变数据,建立总量预测模型,结合逐步回归、弹性系数法等组合模型最终得出其区域需求总量预测结果。采用指数平滑法进一步做综合交通运输结构预测,通过计算结果,可以预测到不同年份交通量的发展趋势,从而比较出负荷度大、能力紧张、需要改善的交通走廊。

3.对区域经济圈联系对外主要陆路口岸、机场枢纽、内河及沿海港口进行区域国际通道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规划思路及布局方案,重点工程及实施规划。

4.以规划区域为中心,对与国内其它地区联系的运输通道进行区域与国内其它区域通道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规划思路及布局方案,重点工程及实施规划。

5.就规划区域内部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内河和海运)、航空和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分别进行概述。找出区域内部通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规划思路及布局方案,重点工程及实施规划。

6.区域综合运输枢纽衔接规划首先根据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和综合运输枢纽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确定枢纽内部的次级枢纽;其次,在枢纽城市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基础上,根据次级枢纽布局及功能定位,完善枢纽间快速通道,有效连接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密集带和资源富集地;最后,加快建设完善枢纽港站设施和多式联运连接线,增强枢纽对周边地区交通积聚辐射能力。

综合交通枢纽是在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形成的客货流转换中心,按照其所处的区位、功能和作用,衔接的交通运输线路的数量,吸引和辐射的服务范围大小,以及承担的客货运量和增长潜力,一般综合交通可分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地方性综合交通枢纽三个层次。

在三个层次的综合交通枢纽上制定重点综布局方案,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支持重点综合运输枢纽布局方案的落实。

六、结束语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以及探讨,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体系在整个城市交通运输中的作用,不仅能缓解城市拥堵压力,还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

参考文献

[1]赵慧娟.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9):55-57

[2]阎庆福.辽宁环渤海区域综合交通发展战略选择[J].区域交通.2013(4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