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

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

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范文第1篇

汶川的震灾引发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关切,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行动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当下的关键的主题。灾难的中心也成了世界关切和关怀的中心。救灾仍在展开,前方仍然情势严峻。而人们的心也随着媒体的报道而起伏,在为救灾尽到自己的力量,在深深地关切面对困难的人们,在伤悼逝者,祈福生者。

在这次应对灾难中,政府、公众、媒体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和能力方面都显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员能力和应对能力,显示了中国的发展不仅仅带来了财富的积累,也带来了人们对于生命的关怀和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的深化。这次面对灾难中国所表现的能力和决心,所表现的精神凝聚和价值认同都会永载史册。而世界对于救灾的支援和同情,对于中国的救灾行动的支持和理解都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的价值的关怀是超越国界的,是具有普遍性的。

首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无疑为中国的媒体发展写下了重要的篇章。事实证明,媒体的真实的、充分的报道其实是具有巨大意义的,它既让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凝聚在一起。也让世界知道中国面对灾难的真实的状况,说明了中国在面临考验和挑战时刻对于人的生命的至高意义的无限的关怀,让世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世界各种媒体对于中国此次救灾的积极的评价和全球对于救灾的参与都说明中国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和共同面对灾难所表现的能力。

第二,这次的抗震救灾将“人”的生命的抢救的意义最大限度的强化。当然面对灾害时生命的价值历来都是最重要的。但这一次人们对于生命关怀的强度比以往更加凸显出来,生命所具有的至高性的价值已经深入人心。人类虽然有许多不同的价值和选择需要平衡,但在人的生命价值的意义今天更加被强调了。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的表述,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社会对于我们生命的关切已经达到的强度。“以人为本”在灾难面前得到了具体而实在的展现。个人的生命和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纽带其实更加紧密,这个社会的信任和相互帮助的感情也会更加深入人心。灾难毁灭了许多人的生命和许多家庭的幸福,但我们通过这次救助行动感受了社会对于生命的真正的关怀。这对于逝者是真实的安慰,对于生者则是现实的慰勉。珍惜生命不是恐惧和逃避,而是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更高的凸显和展开,让个体生命的价值被所有其他的生命所守候,这正是人类超越自然的高度所在。

第三,全球华人和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和政府对于救灾的热情,和对于中国的支持,都显示了人类的共同价值的意义。人的生命所具有的普世意义在这里超越了具体的限制。

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范文第2篇

实际上在我看来价值仅仅是一个反映某种相对关系量值,和其它物理学中的速度、重量等概念一样,价值是反映了事物间相互依赖程度强弱的量值。例如我们说:“商品的价值、艺术的价值、生命的价值、科学的价值、生活的价值、运动的价值”等等,这些都是说在这些事物中相对某种目标具有的某种依赖性的关系的表达,这种价值的大小则是这种相对依赖关系强弱的反映。

价值是一个相对的量值,任何有价值的事或物,都是相对于某一特定的对象而言的。例如,甲说:“空气是没有价值的。”乙说:“空气是有价值的。”显然,他俩所说的“价值”并不是相对同一基准得出的量值。甲是相对商品交换的价值而言的,即“空气”是不具有商品交换价值的物品;乙是相对人的生命的维持而言的,即“空气”是具有维持生命的价值。他们谁也没说错,只是他们各自评价事物的相对基础不一致而已。假如,我们不考虑相对的基础而单纯地问:“空气有没有价值?”这就会使我们很难回答了。因为,我们说空气的价值时总是要相对一个明确的对象的,如相对汽油发动机的运转是有价值的;相对于生物的生长也是有价值的;相对于保护生物免受太阳辐射的损害是有价值的,等等。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

对于价值的理解上的错误,最主要是出现在把许多不同基准的价值混在一起,这就使我们更加难以分清价值的含义,也使我们对价值概念的定义上带来了混乱。实际上,对于价值的理解与对其他量值的理解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最主要在于价值它的相对性更加重要。象物体的重量我们很少会在理解上产生混乱,因为物体的重量是相对于地球引力而言的重力量值,所以尽管我们在谈到物体的重量时,并不要每次都提到是相对于地球引力而言,我们也不会因此而在理解上发生误解,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而象物体运动速度的理解也很少会让我们出现不同,这是因为,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肉眼看到物体运动的快慢,所以我们说:这只猫跑的速度很快!我们很快就会联想到我们看到的猫在奔跑的情景,实际上,就是相对于地面而言它的奔跑速度很快的意思。这些几乎是我们在生活中人们相互交流而形成的一种默切。

和物体的重量、高度一样,价值的量值也必须在一个确定的相对物的基础上才能存在。例如我们说:“这块砖头的重量是1.5公斤;它的高度是30厘米”。这就是说这块砖头相对于地球其重量是1.5公斤,而它的高度是相对于地面而言是30厘米。离开了它们的相对物体其重量和高度是无法确定的。在物理学中把这种相对物称为参照系,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的量值都是在明确了参照系之后才能够确定的,如重量、高度和速度等。价值的量值实际上也和它们一样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参照系才能确定价值的量值。

例如,对于一幅油画来说,当把审美作为它的参照系时我们说它的价值大小是指审美价值;当把它作为商品交换作为价值参照系时,我们说它的价值大小就是指它的商品交换价值;当把它以收藏文物作为参照系时,我们说它的价值大小就是指它所具有的收藏价值了。显然,同一个物品,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它的价值就是不同的,我们把这种确定价值大小的相对基准称为价值参照系。

价值参照系的确定对于我们分析价值体系,确定价值大小是必须的,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说电视很有价值,是指它的商品交换价值呢,还是指它能为我们带来视听享受或信息呢?这就看你把衡量它的价值参照系放在那个方面了。如果是以商品交换作为价值参照系的话,那么它的价值大小可以和得到它时所花费的货币价格的价值来衡量;如果以视听享受或获得信息作为价值参照系,那么它所具有的价值就依每个人的感受体会的不同而不同了。又比如,对“水”这种东西,有些人会说它很有价值,而有些人也许会说它没有价值。前者一般是那些很需要水来干活和维持生命的,如农民、沙漠中的人;而后者一般是那些经商的人。之所以他们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就是因为他们各自在阐述“水”的价值时所相对的价值参照系是不同的。

价值参照系是决定价值的内涵的。可以这样说,在不同的价值参照系上产生的价值其性质是不同的。例如,以审美作为价值参照系所产生的价值体系和以商品交换作为价值参照系所产生的价值体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其价值的内涵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以个人的需求满足为价值体系所产生的价值体系和以社会需求满足为价值参照系所产生的价值体系也是不同的两个价值体系。所以我们说,价值的具体内涵决定于它是在什么样的价值参照系上产生的。

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范文第3篇

摘要:声乐主要指的是表演属性,应归于社会的实践领域;而声乐教育则是声乐和教育的彼此融合,以审美价值属性作为中介和桥梁,从而产生的具重大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声乐;声乐教育;审美创造

声乐教育作为一门新艺术类型,他不仅仅是体现了人们卓越的艺术创造,而且还体现了人们精神家园生活的审美价值诉求。它是我们审美意识赖以建立的终极意义,声乐也是人声音的社会实践运用,通俗的说话就是歌唱。在这种程度上来说,声乐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以及家庭的教育几个方面。它也包括了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声乐教育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院系的声乐教育和专业院校声乐专业的几个不同的类别。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①。因此在探讨声乐教育的审美创造时,我们必须明确其声乐教育审美的基本价值概念界定和审美作用以及审美意义,才能充分理解声乐教育的全部审美性内容表达。

1.声乐教育审美的概念界定

声乐教育审美性特征在于声乐艺术自身滋生出的一个具有美感效应的中介,也就是具有审美的价值和审美的功能。在本质是必然是以审美性作为其精神的价值指向。进一步的说,声乐教育是以审美为物质载体来获得意义上的表达,以一种艺术美的总体表达方式来对艺术的接受者进行的美的教育。当然对于专业的声乐教育来说,还必须展开声乐历史、声乐的技法理论中把具有美学价值特征的成分相符考量,使艺术接受者(这里主要是指学生)对审美创造理念与审美价值体系的加以把握和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明白到这点,因为声乐教育意味着使人们以审美性作为桥梁,不断的去超越现实生命具有的局限性,获得一种新的艺术活力,一种新的艺术生命的创造力,意味着声乐教育精神生命的不断升值;这也就是要使人“兼具最丰满的存在和最高的独立自由”,②真正声乐教育的审美创造正是希望努力的达到这一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

因此,声乐教育对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常常是以声乐的诗意韵律来进行审美创造表达。表现在“除了通常的对人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音乐联想与想象能力、音乐情感的感受与领悟能力、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之外,还应包括声乐对身体、呼吸和心智的调控能力,声乐学习与表现中的超越与释放自我的能力等方面。总而言之,声乐教育的审美性创造表达是与我们的生命高度契合所形成的共同跳荡的审美效应。让我们可以实现自我突破,发现自由的价值艺术空间,懂得现实生活的真挚和可贵。声乐审美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2.声乐教育的审美作用

(1)声乐教育有效的建构审美心理结构

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含了视觉的感知力、感觉的想象力以及直觉的理解力。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其积极敏锐的视觉感知力,声乐是在一定的距离内通过声音来刺激我们的视觉,从而激发我们在时间和空间的过程中体悟情感生命的起伏状态。倾听音乐,是对音乐本身结构的内在形式感、韵律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乐曲结构的整体感受过程,感受到社会的多元性:对称、协调、匀称等多样同一;感受情感的丰富性:炽烈、奔放、豪迈亦或是伤感、沉重等。其次,我们应该培养其积极感觉的想象力。音乐本身不可能为我们塑造成一个具体可感的视觉审美价值形象,他将丰富的情感特性包容在抽象的想象形式之中,他所表达的是一种想象的情感形式,一种朦胧而幽深玄远的审美境界。最后,审美的直觉理解力它是对声乐形式特殊的意味进行的直觉把握力,通过视觉、听觉的感知判断力理解其直觉的意味形式感,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审美形式创造,不是对于现实世界客观真实逼真的模仿再现,而是借助于认知的思维势力进行的审美直觉理解。说到底,声音教育的就是在于提升人们对审美价值的创造。

(2)有利于声音教育实践活动的审美价值引导

声音教育的审美性价值研究无疑会对整个声乐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引导作用。面对日新月异的声乐艺术媒介,其声乐艺术的特性也必然会起着深刻的变化,也必然会影响声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观,所以,我们应该对声乐教育理论规律进行有理、有序、有节的归纳和总结,并使之对声乐教育实践活动起到促进作用,朝着正确的美学价值方向,有利于声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创造。

3.声乐教育的审美创造

声乐教育是培养人们谐和、自由、完整人格等价值结构属性为己任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高深的价值工程,审美用内化的形式,从人自身上唤醒那些真正具有“完整的人(希勒语)”价值特性。正如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的所发的火光,也是国民精神前途的火光。”③所以说仅从声乐教育的特征来看,其构成的审美价值因素也是复合式的表现,即:语言的音乐,因此,作为审美教育主体的学校和社会教育也就带上了特殊的审美效应,即:它是慰藉我们心灵出走的疲惫,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和审美理想,成为我们净化心灵的方式。

声乐艺术的审美本质以及审美结构十分清楚的告诉我们:它是音乐的形式与诗歌的形式天衣无缝结合起来的一个艺术王国,当人们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抒情歌曲或令人心领神会的歌剧表演过程中,并为之感动、流泪或者欣喜若狂的时候,这种艺术形式的确有着真正的普遍的文化意义。④由此看来,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用一般的形式是无法进行直接的文化表述的,然而用声乐的审美形式则可以完成这一艰巨的具有创造性的教育使命。

可以说,声乐教育用其直接的审美形式表现了人们最纯情的生命审美价值属性,通过声乐教育,艺术精神的生命价值形式感、韵律感和节奏感得以落实,而且这种节奏的形式感和韵律感没有停留在形式层面,还向着生命的节奏敞开,借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术语说,它与我们的生命节奏具有异质同构的内在关系,是生命节奏的具体沉淀;它不仅可以使审美得到完整意义上最充实、最大空间的释放和发挥,而且也使作为区别于其他的艺术(绘画、文学、舞蹈等艺术种类)类别,比如说:绘画是画的表现,音乐是声音的表现,乐器是伴奏的表现,也正是这种最充实、最大空间的释放和发挥实现了声乐教育的自身艺术审美价值获得了文化含义的增值,让人们对于声乐教育的审美终极意义的认同。还是叔本华那一句对音乐本体的看法是那么的贴切:“一切艺术都希望达到音乐的状态”,无疑会使我们顿开茅塞。

(安顺学院艺术系;贵州;安顺;561000)

注释:

① 引自余笃刚主编《声乐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 引自希勒《审美教育书简》,第13封信。

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范文第4篇

从生命高度认识阅读教学课堂,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便是师生生命的展开过程。师生作为不同的生命个体,有自身独特性、差异性,有不同的情感、意志、文化背景、心理、审美,教学是为了寻求人的差异的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形成主体与文化的意义交流关系,即互相的精神交往关系。

所以说,生命课堂就在课堂教学中,生命间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生命的课堂是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的课堂,它关注课堂上师生的生命状态,关注教师的教学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课堂里,其教学过程弥漫生命的气息,教学生活温情的、温暖的、温馨的,是宽容的、宽厚的、宽松的,生命的河流在这里自由涌动,生命的活力在这里张扬焕发。

针对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在这么一个功利浮躁的大背景下,今天的阅读少了一份恬静,沾上了功利主义与娱乐主义色彩。而阅读教学,师生集体陷入字音词句积累与梳理中,迷醉在没完没了的阅读考试上。阅读教学束缚了老师的创造性,也限制了学生个性,压抑师生双方的生活活力,教学远离语文本真,抽空语文的生命本质。

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生命意蕴,从生命的高度来认识阅读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努力去挖掘教学的生命价值,同时按生命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将文本内容与日常生活世界沟通,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生命的阅读课堂主张生命的阅读,为生命而阅读,强调灵魂在场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增加精神底子的厚度,提高精神底子的深度,为生命奠基。

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死亡;生命;死亡教育

死亡,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人们对它不是面有惧色,就是闭口不提,不敢正视:一方面恐惧它,另一方面又逃避它。著名生死学家卡洛说:“死亡就像一座大山,每个人从不同途径迈向这座山,但最后都走向这座山。”可见,死亡是无法逃避的。生与死是共生体,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连续体。有生才有死,有死才有生。只有对死有了明晰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的意义。所以,死亡教育应运而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一生由许多不确定的时间组成,但只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死亡只存在于一种生存上的向死亡存在,只有理解了死,看清了人生的有限,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更清楚地看清人生自我发展的无限。海德格尔由此提出了“向死而生”的价值理念,它引导人们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直面死亡,用倒计时的方式审视生命,积极入世。死亡教育是“由死观生”的教育,是以死亡为切入点来凸显生命的意义,正是因为有死的存在,才让人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在有限的时间中,努力提升生命的质量。

一、死亡教育的涵义

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影响,人们普遍对“死亡”有误解,所以要真正理解“死亡教育”,不能望文生义,要在正确的死亡观的基础上去领会“死亡教育”。“死亡教育”不是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去“死”,而是如何更好地“生”——教育学生形成一种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智慧,最终的目的是生命品质的提升。这就触及到了死亡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在“生”,而不在死,即由“死”观“生”。

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死亡教育是探讨死亡的本质以及各种濒死、丧恸主题与现象,促使人们深切省思自己与他人、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关系,从而能够认识生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的教育;是使人们能面对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超越死亡、省思生命,体会谦卑与珍爱,展现人性光辉,活出生命意义的教育。

二、死亡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有着鲜明个性的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生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教育对人的培养应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圆满,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它是使学生“精神生成”的一个过程。教育是在不同的生命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与对话,它直面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灵魂,强调内在人生意义的获得,它的终极目的是生命的完满、人格的完善——“关注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精神,培养人的个性,完善人的人格,促进生命意义的获得、生命价值的实现、生命理想的形成、生命意蕴的绽放,使人不断走向超越、走向辉煌、走向永恒。”这便是教育的本真追求。人不仅生活在单纯的自然世界里,“人文世界”更是人的精神家园和生命信仰的终极归宿。在人文世界中,人们强调人的价值,不断地追问人生的“意义问题”,追问“为何为人”这一终极命题,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意义建构,赋予自我生命以整体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珍惜生命,创造有限人生的无限辉煌。在这一追问过程中,对生命另一维度“死亡”的思考而对人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在精神层面上对生命的人文关照。因此,对学生进行“直面死亡”智慧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死亡教育”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这一重任。

现在,科技的进步与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现代人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尤其是近年来学生自杀、伤人的事件屡次发生。越来越多的专家意识到对于死亡的讳谈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如期的吉祥和幸福,相反,对于死亡的无知和愚昧却将许多人带入了死亡的深渊,也让许多生者无法疏解对死亡莫名的恐惧,从而无法提升生命的品质。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普及死亡教育越发急迫。

1.死亡教育有助于缓解学生对死亡的恐惧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深刻的恐惧之一。人类为什么恐惧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不了解死亡。当我们不了解死亡的时候,它就是悬挂在人们头上的一把魔剑,使我们时刻都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而通过死亡教育,学生认识和把握了死亡的本质后,就可以想办法去超越它,并学会坦然地接受它。死亡不应该是一个让人们恐惧的对象,它内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死亡,生命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明白了生命和死亡的包含关系,学生也就最终会像对待生命那样来对待死亡。

2.死亡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自杀率

学生的自杀率不断上升以及自杀者的低龄化趋势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资料显示:15岁至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学生自杀现象频频发生的原因既有个人心理因素,也有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应尽早开展和普及对学生系统、科学的死亡教育,配合正面的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使他们能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了解生命孕育、诞生、成长、消亡过程的伟大与艰辛,从而正确对待生命,热爱、珍惜生命,懂得生命只有一次,生命需创造它应有的价值,这对于预防自杀、挽救生命,是十分必要的。

3.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死亡教育不仅涉及死亡概念、死亡方式和死亡权利,更涉及学生对待死亡的正确态度。谈死,实际上是谈生,是人生哲学的一种深化、延续和扩展。通过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能够使他们获得对人生的整体观念,从而对自己的生命过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如果人被迫只顾眼前的目标,他就没有时间去展望整个生命。”死亡教育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晓因为死亡的存在,所以生命是很有限的,从而不放任自流、虚度光阴,而是积极作为,赋予有限人生以无限的意义和价值。真正做到:生如夏花般灿烂,死若秋叶般静美!

三、死亡教育的内容

关注死亡就是关注生命。Klass在1993年的研究中指出:死亡会让我们重新思考自身、思考宇宙的公平性和有序性并重新确立或修正我们的宇宙观——宇宙是怎样运行的,自己在宇宙中所占据的位置和力量的大小,如何与死者相处,上帝是否存在,是否真有超自然的精神实体或理念,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死者的死又意味着什么,等等。

死亡贯穿整个生命领域,我们的生命充满着死亡,我们不应该把死亡仅仅理解为生命的最后一个瞬间。生命是不断的死亡,是同死亡的不断共存,是人的身体的局部死亡。自从生命孕育的时刻起,死亡就伴随我们而来。胚胎学告诉我们,就在胚胎发育期间,死亡己在悄悄地发挥作用了。在器官的形成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细胞的死亡。就以我们的手的五指形成为例,正是某些细胞的死亡导致指间组织的消失从而使手指分离。死亡是一种普遍的无处不在的现象,在个体的一生中,死亡是一种过程,它可以在生命的每一阶段出现。

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首先是让学生了解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谁都逃脱不了的。就像花开花落,冬天掉落的叶子是为了来年的花繁叶茂。新陈代谢是以一些物质的死亡为代价而换得的。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死亡的启示,在大自然的关照下,我们对待死亡就能多一份达观与坦然。

其次,开展死亡教育需要让学生学会珍视自我、他人和动植物的生命,学会善待生命,因为每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不能不说是自然的恩赐。正是因为这独特,才更显出生命的价值所在。生命都有终结的时刻,但是,既然它来到这个世上,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有需要它发挥作用的地方,毕竟大自然是不会做无用功的。

再次,死亡教育使死亡浮出“水面”,让学生正视死亡,使学生持有一个正确的死亡态度:不畏惧、不回避、不否定死亡,学会与它共处。

最后,死亡教育需要教会学生在面对身边的死亡事件时,如何应对、如何调适好心态。当亲人还有朋友离开时,学会怎样尽快从悲伤中恢复过来。总之,要加强学生应对死亡的能力,不至于在遇到死亡事件时束手无策。

四、死亡教育的实施

死亡教育的实施方式有讲解和实践两种。讲解的方式重在死亡知识的传递,通常是教师向学生讲述,并以图文资料或多媒体为辅助;实践的教学方式则侧重于活动的参与和情感的交流。不少文献强调死亡教育的实施方式应倾向于实践性的指导而不是传统的课堂讲解,多与临终患者接触对死亡教育的开展非常重要。

第一,开展一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对未知的—切有好奇心,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但是他们对学校枯燥的道德灌输又很厌恶。所以在死亡教育中,应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学会体验和选择,并形成有关生命的价值判断。例如可以在活动中进行角色扮演,采用心理剧的方法,让学生演绎一些包含死亡情节的经典话剧,使学生成为剧中角色,体验剧中人物在死亡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情绪和感受。

第二,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有关 “死”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动物的生长、衰落和死亡来帮助学生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可以通过植物的花开花落来让学生领会只有完整的人生才能带来鲜花和果实;还可以通过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设专题,从独特的视角适当地向学生传递死亡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学会与死亡共处。在课堂讲授时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如把动物或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录制成光盘,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使他们有直观感受,唤起他们相应的情感体验;或者选择一些包含生死过程的影视作品、新闻报道,让学生在心理上卷入有关的故事情节,从中认识生命的价值,学会如何看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