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的意义和本质

生命的意义和本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的意义和本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命的意义和本质

生命的意义和本质范文第1篇

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却缺少对生命的体认,缺少对生命的应有尊重,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在功利主义及工具理性的指引下,偏离了人的发展目标,成为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叛离了生命内涵的教育,使受教育本身不是源于生命的内在需要,而是异化为外在的需要,把完整的人变成单向度的人,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对生命的忽视,甚至漠视。例如,我国中小学体罚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对学生常常进行“语言暴力”,这些均对学生的心理构成持续的阴影,影响学生的自尊,导致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这反映了教育缺少对生命的尊重;另一方面,受网络、影视中不良信息影响的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越来越淡薄,关于中小学生暴力行为和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有关大学生自杀的案件也层出不穷,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则表现了对他人生命与自身生命的漠视。

从教育培养人这一根本目的而言,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将面对越来越多的生存压力,教育对生命漠视和无助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反思。珍视生命现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研究命题,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这对于改善我国教育中生命缺失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概括地说,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起点,激发教育的内在生命因素,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为宗旨的教育理念。而生命化教育就是使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通过符合生命本性的活动达到具有生命特性的状态或程度的教育活动,是使生命教育理念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教育活动,是随顺人的自然和个性化的教育活动。

音乐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和神奇的效应成为生命世界的共同语言,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像音乐一样超越时空,沟通生命信息。因此可以说:音乐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而生命化音乐教育则是通过符合生命本性的活动达到具有生命特性状态或程度的音乐教育活动,它不仅使音乐教育直面人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为目标。而且在教育课程与教学中均体现出关于生命教育的独特内容和方式,从而使音乐教育与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更为紧密,有利于实现美育功能,完成陶冶情操、提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生命化音乐课程的本质在于激发音乐课程内在的生命气息和生命激情。还音乐课程以生命的本真状态。相对于一般的课程来说,生命化音乐课程更强调对音乐知识的内在理解而不是简单记忆,知识的学习指向对音乐的领悟、体验以及审美能力的生成。生命化音乐课程更重视经验、体验以及活动,更强调审美的主体性。

对教学本质的研究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特别是教学理论界的重要问题并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意见和说法。“特殊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这种认识活动以人类已有的知识为主要对象,力求在较短的时期内传授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其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发展性和教育性。该说按照认识的普遍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多年来在教育理论中被广泛接受。这一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仅仅局限于唯一的特殊认识过程,不利于深入、全面地揭示多层次的教学过程的本质,这种片面性导致教学实践中片面强调传授知识,忽视了智力、能力、情意、思想品德、体质等,忽视了学生多种心理的参与,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和谐发展。“特殊交往说”认为:交往是教学活动所具有的最普遍和最稳定的共同属性,交往表现教学过程的全部,反映教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贯穿于教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影响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和结果,因此,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交往本质观反映了现代教学的开放性和社会建构性,反映了现代教学的多重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涵盖了现实的各种教学。它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构建有重大意义,对改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往十分必要。不足之处在于,交往是任何社会活动的外在形式,如果仅从外在形式去阐释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背离教学过程本质研究的基本方向的。“多本质说”的基本观点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多矛盾的复杂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构,主张用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性和全过程上对教学过程的各个侧面进行客观的、系统的、综合的分析研究。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承认人们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和研究教学过程的本质,有利于打开思路,清除认识上的单一化和形而上学的弊端;但该说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每一种联系或关系,都看成就是该事物的一种“类型”的本质,并将它们并列起来,没有揭示教学的整体本质,揭示的只是教学过程的特点或学科属性。

从以上对教学本质的不同观点来看,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教学本质的观点,对于生命化音乐教学来说同样如此。基于对教学本质的研究与认识,我们还是可以从生命的角度对生命化音乐教学进行一些必要的认识,生命化音乐教学的提出主要是针对音乐教学实践中工具理性主义的泛滥所导致的割裂了主体生命体验的现状而言的。因此我们认为,生命化音乐教学就是以主体的生命为基点和最终归宿,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和感受增进情感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凸显生命灵动的活动。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特征

基于以上对于生命化音乐教学本质的认识,我们从生命的角度对生命化音乐教学的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以期对生命化教育有一个外在的认识。

情感性: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绪唤醒、主观感受与体验,离不开情感层面及其活动,它的一切活动核心在于情。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化音乐教育是审美情感教育。

审美性:音乐教学在美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音乐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通过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向人们展示音乐的美,而且要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人们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审美性决定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审美为核心。

愉悦性:追求快乐和愉悦是生命的本真表现,音乐教学中的愉悦性可以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恰恰是音乐教学的这种愉悦性,使学生在轻松课堂氛围中放松自己的心灵。

自始至终充满着激情,保持着愉快的心情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性: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必须要有提升性,即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提高对作品的思想性的挖掘,使音乐教学达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超越性:在音乐教学中,无论是欣赏音乐还是表现音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素养、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对作品进行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这一心理过程包含着联想、想象,包含着发散思维和集中性思维,这些都是创新之源,人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实现了对自己原有认识的超越以及对作品本身的超越。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

教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生命在音乐课程与教学中的失落是音乐教育的突出问题,虽然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一这问题有所关注,但鉴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这一问题在音乐教育中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音乐课程与教学对于人的生命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视,工具理性主义使音乐课程与教学丧失了生命的家园,把音乐学习作为一技之长加以对待,音乐教学及活动成为学校的形象工程,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技术至上导致文化本质在生命以及音乐中的丧失,模式化和形式化严重,忽视了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等。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意义之一在于生命与音乐教育内在的契合。音乐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伴而生,成为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一个适应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更需要音乐对外部世界美的事物的净化并陶冶人的心灵,可以说生命的完善与音乐息息相关。人是文化的存在,音乐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最能反映人的生命本质,成为人类生活最直接的感受形式和最真实的感性要求。音乐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生命需要美的熏陶,而基本途径就是美育。音乐课程与教学能够引导感性,对学生进行审美的引导与规范,能够使受教育者理解生命的价值,能够使学生从艺术的人生中领悟现实人生,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是用独特的语言传达世人的人生体验的心灵印记,可以起到沟通主观和客观世界的作用。因此,应把美育的宗旨确立在培养和塑造人的生命意识这一点上,通过引导、升华,对人实施具有生命层面意义的教育。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意义之二在于生命在音乐课程与教学中的回归。实现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使命,就是要在音乐课程与教学中体现生命的特征,唤醒生命意识,激发生命情感,尊重生命存在。比如在情感化的音乐教学中体现生命的现实性与体验性,创设音乐情境,传达情感体验,营造愉悦氛围,陶冶学生的性情;在审美化的音乐教学中体现生命的崇高和价值;在个性化的音乐教学中体现生命的整体性与独特性,包括个性化的教材处理――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象的音乐语言,个性化的教学过程――灵活运用各种课型,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音乐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等,以个性化的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生命化教育是对可能性更健全生命的成全,使学生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更有信心。生命化教育是随顺人的自然的教育,其真正意义就是通过他人的引导、帮助,使学习者获得自我了解和生命的觉醒,因而可能变得更为自由而完整。

生命教育不应该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而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得以贯彻和实现。从具体学科尤其是从生命色彩和生命意义更为强烈的艺术类学科的教育教学探讨生命化教育无疑对生命教育理念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生命的意义和本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命、死亡、启示

多年来受传统生命神圣论的影响,死亡一直是国人忌讳的问题,然而当地震、动车追尾、洪灾等突发事件频繁出现,无处不在的死亡震撼让我们不禁重读生命,审视生与死这似乎遥远但却时刻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的,只有正确地理解这两者关系才能够让人们更珍惜自我生命,善用此生,既幸福地生,又坦然地接受死亡,最后超越死亡,获得精神生命的永生与不朽。

一、生死互渗

生命的两极连着生与死,生死互渗,生与死本身就是一个统一体,是自然循环的伟大组成。

在中国古代,庄子就提出了极有见地的生死见解,他认为生死一体,方死为生,完整的生命包含着生与死,而生命的过程是生死交替的过程;庄子把死亡看成自然之事,认为人始于天地之间而归于天地之间,本质上是无生无死,故对死不必抱畏惧之心,生时应珍惜生命,死时可从容对待,视死如归。很有超脱的意味。1

在西方,海德格尔“向死而存”的死亡见解也是十分深刻的。他从生与死的完整生命观中阐发死亡的本质意义,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端,而是生的本质意义,唯有死的可能,才使生显示出存在与创造的意义。2用叔本华的话来解释,“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在这未被吞灭之际我们就以巨大的热诚和想方设法的努力来延长我们的寿命,愈长愈好,就好比吹肥皂泡,尽管明知一定要破灭,然而还是要尽可能吹下去,吹大些。”3

生死互渗,死并非出现于人生命的终点,而是渗透于人生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生包蕴着死,而死则意味着新生,两者的结合构成一个完整而独特的生命。

二、生之幸福

生命是一个由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串成的圆圈,而生活只是圆圈上的小点,无数的小点组成圆圈,每分每秒的生活组成生命。生命必须是在生活的延续过程中才能展现,生命的价值要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积淀起来。

然而,我们总是不停地把当下的生活放大,甚至把生活等同于生命,于是当下的感受便放大为我们的命运,一时的挫折或苦难便无限地想象成生命的无奈和悲剧,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也自然成了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最后往往只能纵身一跃,以生命的代价去结束生活的不幸,用一个残缺的点去结束一个圆圈的美满。

可是无论怎样,生命延续都重于生活状态,假若没有了生命,生活还有存在的可能性吗?如果把生活的感受放到生命的流程中去理解,那么各种生活感受都不过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我们人生积累经验的一个必经的过程而已。生命本身就是奇迹,人活在世界是为了创造幸福,为社会、为他人、为自己创造幸福。

三、死之安乐

面对永恒强大的自然,人显得如此渺小,百年人生犹如白驹过隙,眨眼之间早已白发苍苍。死亡的气息是如此强烈,诚如德国现代神学家云格尔所言“就人的生存而言,死不仅是全然陌生的,它同时是我们最切身的。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很多东西甚至一切都不确定,但我们的死亡对于我们是确定的”4。

正是死亡的确定性导致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在死亡面前人们往往惊慌失措。其实,死亡作为生命有限性之存在时间之维,因其与生命合而为一体,成为生的动力,成就了生命的意义、价值,赋予了生命的欢乐、色彩――“死亡的景幕虽然是黑暗,但它也可以有柔和的底色,这底色是可以衬托出生命之光彩的,是可以激发人的生命激情的。”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心存敬畏,敬畏死亡,敬畏生命;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去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使物理时间结束,生命依然延续。

再者,生命是两维的,有“长命”和“宽命”。“长命”是指人们生活的物理时间的长,“宽命”则是指因为人们生命内涵的丰富而增加了自然寿命的宽度达到的一种状态。既然生命长度无法选择,那么我们就应该尽己所能拓宽生命的宽度,提高生活的质量,让生命的洪流激情喷涌。

对于人来说,生命只有一个。因此人类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在个体的层面上,每个人都有唯一且有限的生命,最终都会面临死亡,在这一点上,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多只有量的差异。但在社会层面上,人的生命却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一旦与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高质量的生命,应该是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多而大的生命,其社会价值为正;反过来,低质量的生命是个人索取大于个人的社会贡献,其社会价值为负。所以,死亡并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确定一个人生命质量高低的标准和工具。人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凸显生命存在的意义,也才能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进一步讲,人与人在生命之本质上为“一”,是同构的,而且生命发展上亦有共通性,从这个意义上,整个人类甚至整个宇宙的生命皆是相沟通为一的“共同体”,既然如此,人类死亡问题的最终解决只能求之于“大其心”的学问。“大其心”者,就是让自我生命普遍化,横接世上所有人之生命,纵接自然宇宙的生命。从这个角度,我们就能超越个体死亡的畏惧,把个体化的生活普遍化,在追求自我感性生活的过程中同情地理解他人的生活,在获得自己幸福生活的过程中亦促成他人也能获得幸福。

如果站在整个人类与宇宙的高度去看待个体的死亡,那么,我们应该是释然而达观的,死亡无需畏惧,死之安乐!

四、生死启示

生命的两极连着生与死,生死互渗,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宇宙面前是如此渺小,短暂的人生相比于永远的历史是如此的微弱,而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应当更加珍爱生命,豁然去接受死亡的挑战,生当如夏花之绚烂,死应如秋叶之静美!

参考文献:

[1]参见:张玉良,白话庄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2]参见:[德]海德格尔,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9.

[3]叔本华,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26-427

[4][德]云格尔,林克译,死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8.

生命的意义和本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生命;生命的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14-02

关注生命、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成长、使人的生命更美好,既源于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关爱人的生命的呼唤,也源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生命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渠道。

一、人的生命的价值是在“实然”与“应然”的矛盾运动中提升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有“意义”追求的生命。有“意义”追求的生命既是“现实”的生命,也是有“超越性”的生命。人首先是一种“实然”的存在,即人是现实的、可感的对象;同时人还是一种“应然”的存在,即人渴望不断地超越其实然性和给定性而向着应然性腾飞。这也就是说,人既“是其所是”又“不是其所是”。承认人是一种实然的存在,亦即承认人是现实的、可感的对象,他不是虚幻的、超验的,一切对人的认识都必须从这里出发。尽管如此,我们对人性的把握却也不能到此止步,我们还必须承认,作为人,他总是要不断地从这种可感的现实中“腾飞”,必然会超越种种给定性,实现自己所追寻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确证。人总是存在于这种“应然”与“实然”的否定性的动态过程之中的。“应然”一旦实现就又成为新的“实然”,在这种新的“实然”的基础上,人又追求着新的“应然”。实践在不停地推动着这种“实然”与“应然”的矛盾运动。人就是这样向前生成着与发展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从其“实然”向其“应然”的不断超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应然”提升的能动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很强的政治性与社会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也具有建设人本身的属性。事实上,人的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人的个体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标志之所在。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社会就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本身。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切社会的变化均不是社会规律的自行运动,它只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和动力,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的个人的发展是其所在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建构在人的生命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生命的存在、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离开了人的生命,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了脱离实际的抽象的东西,就失去了它的存在的价值。因此,无论从怎样的角度来说,让人的生命的价值在“实然”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而走向“应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也确确实实可以涵养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的境界,可以在促使人的生命从“实然”走向“应然”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给个体生命的“应然”成长提供精神给养

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对的是完整的、具体的、发展着的个体。每个“实然”的个体的生命都具有未完成性与可发展性,需要被指引、被激发和被完善。教育中包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起是非、好坏、优劣、美丑等观念,帮助学生明白人生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抛弃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企盼什么、拒斥什么,等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个体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积极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个体的智力、能力和创造力发挥的水平和程度。这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等,使个体生命获得“应然”成长所应有的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为个体生命的“应然”成长提供丰富的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

2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个体生命把握“应然”提升的方向

人的生命的成长需要意义与价值的指引,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理想和信念教育,它体现着人的生命在“应然”追求中对意义与价值的渴望。思想政治教育阐释着完美的理想人格,并激励人们为此而努力奋斗;思想政治教育褒扬着真善美、贬抑着假恶丑,激发着人们在道德上的认同感,促使人们“知善从善”“见贤思齐”,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它以善恶评价为主要手段,以应当与不应当为尺度,告诉人们什么样的人生最理想,什么样的品质最高尚,应该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从而使人的生命更充实、更圆满、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3 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个体生命实现其“应然”的社会化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体生命的社会化,在开发个体生命的社会化意识、能力及行为,在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导向、动力和调控的作用。每个个体生命都有其独特性,都有其特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千差万别的需要。但每一个个体生命又不可能脱离其现实的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能帮助人们遵守各种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为个体生命的存在、发展和完善营造现实的土壤和环境,促进个体生命实现其“应然”的社会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围绕个体生命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克服高、大、空、远的教学设计,注重个体生命的微小叙事,以受教育者生命的成长为主线,引导受教育者关注个体的生存境遇,以使他们在追求与改变个体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个体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关系,实现微观与宏观的自然结合与统一。

三、为了人的生命价值的“应然”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为

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生命价值“应然”提升方面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忽视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唤醒学生个体的超越和创新意识

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内在的发展潜力的,所以创新与超越就是人所固有的特性。当然,这种创新虽然是人的特性,但它可能因被重视从而让其能自由展开,也可能因不被重视而受到压抑或戕害。超越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充分领悟和体验到这种超越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人能摆脱世俗和平庸,从而从“实然”走向“应然”。思想政治教育要启迪学生对生命的自觉,要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从而使自己成为发展和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的主人。这样,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就既要立足于“实然”,又要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的“实然”作出价值评价,以使自己能有批判和改造现实生活进而创造新生活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品德素养的栋梁之材上,还应该使之成为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的人格、巨大的生命潜能及充满生命活力的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感,应激发起学生生命的潜能。生命情感即个体对自己生命的体认、肯定、接纳和珍爱,及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自觉。人的积极的生命情感能引人振奋、达观、昂扬向上。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应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或教条式的理论灌输,而应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仅应避免对生命情感的简单或粗暴的干预,更应该主动而积极地将“生硬”理论的灌输与对人的生命情感的激励相结合,从而使之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正是因为在基于对生命的“应然”提升的过程中,人的生命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生命情感的培养。通过培养人的积极的生命情感,通过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成为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独立人格因而充满生命活力的活生生的人,而且可以使蕴藏于受教育者生命之中的人的巨大精神和潜能得以进发。

3 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意义有不懈的追求,使之成为一个有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从哲学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质上是与全面提升人的人性的层次、建设人本身、探问人的存在价值和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密切相关的。在现实中,青年学生无不在苦苦思索着人的生命的意义,因此教育者就需要帮助他们深刻认识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如此才能激发起他们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热烈追求,才能使他们活出自己人生的滋味和精彩。教育者要帮助青年学生认识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不可选择地要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这样,他的生命就不仅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它的家庭和社会,并且人的个体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他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得以形成与展现。所以,人的生命就不仅是一个人的有机体的自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完善其道德、履行其责任的过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就必须重视和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帮助学生逐渐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会追求人的生命的意义,做一个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生命的意义和本质范文第4篇

生命传播课题研究,是传播学的一朵新花蕾,其“新”就新在第一次将我们的生命与传播学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突破了人们习惯理解认识的生命学和传播学的概念。我们沉下心会发现,哪个人的生命不在传播,哪个人的生命不被传播?生命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传播的载体。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甚至有人提出今天已经进入信息化生存的时代。将信息传播作为研究对象的传播学,越来越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并不可阻挡地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充斥着我们的社会。

通常情况下,传播学被认为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或者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传播活动是人类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因传播而共享信息,通过传播而获得新的知识。人类整体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传播的基础上的。

1982年,施拉姆曾经预言: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等,――都会成为综合之后的一门科学,在这门科学中,传播的研究会成为所有这些科学见面的基础。因为要牵涉到这些基本的技术问题,所以综合之后的社会科学会非常看重对传播的研究,它将成为综合之后的新的科学的一个基本学科。

将近30年过去了,我们虽然尚未看到施拉姆预言实现,然而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的普及,信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成不争的事实。

传播学,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在过去的六十多年中,通过对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新闻学、历史学的借鉴和融汇,传播学的理论已经有了巨大发展,学者们对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概念、功能、模式、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众多的理论,其研究范围涵盖: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从本质上来看,传播活动是生命活动的一种。对于传播过程和传播本身的过分关注,却常常使许多学者忽视了传播活动的这一本质。虽然一些学者也关注到了传播活动的主体是人,提出了“人的信息化”的概念,但是很少有人将传播活动放在生命的本质活动这一视角来进行研究,因而我们提出“生命传播”的概念,将传播活动当作生命的本质之一来建立传播学的学术边界,构建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我们这里所说的生命的概念,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虽然也涵盖了生命的个体,但是更加关注生命的整体。因为在时空的环境里,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个体只是它的存在方式。

生命传播的内容涵盖是广泛的,涉及到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生物、艺术各个领域和学科。简单地说,生命传播实际上就是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具有传播的意义和内容,因为传达、传播是人类传播交往的家庭基础和社会基础。

我们今天倡导生命传播的意义,站在生命层面上来传播,将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概念打开全新的、立体的研究视角,同时我们也会因此而更加关注传播的主体。从另一方面看,依此研究方法实施传播,会展现生命的本身,如此将会是更加丰富的、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内涵。

随着人类社会化程度日趋发展、紧密,每一个生命都实实在在的成为了社会传播的载体,每个人都不可能超越社会生命。人的生命有三种状态:个体的生命、社会的理性生命、本能的自然生命,三种生命又同时融合,个体生命、社会生命、自然生命相互传递、相互反应、相互作用。如此复杂的传递反应作用过程,正是生命传播内在的机制和传播学所应研究的本质所在。传播学不应仅限于传播的手段、外在因素对生命的影响,而更应关注生命本身的理性表达本能的传递,也就是说,从生命本身来研究其传播学的意义和深层面的价值,这是生命传播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生命传播提出和研究的价值,在于从生命的本能、价值、质量上探索传播学新的空间及内容、手段、方式、方法,使得传播学展示出更深层的意义,释放出更耀眼的辉煌。

我们每一天最忙的事情就是处理不同的、大量的信息,与人交往,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如何与人沟通,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已经成为了生命、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甚至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如何处理好信息、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是生命管理的内容。生命管理实际上就是梳理好我们每个人身、心、灵的内在、外在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由此使我们的身、心、灵,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相对的平衡和谐,这也是我们全社会和人类理想的目标。当然生命传播更多的是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来研究生命管理的问题。

传播学是一门新学科,而生命传播更是传播学的前沿课题。提出生命传播的研究和实施生命传播项目合作推广,将打开生命传播领域新的空间,挖掘其广度与深度,相信生命传播的研究将会对生命管理学、传播学带来更大的生命活力。

生命管理是生命传播的主要内容。

生命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掌握我们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本有的智慧、能量,如何使我们的生命智慧,能量得到最大的释放,产生更佳的效益,关键是“尊重生命的内在秩序,从而达到内外的平衡”,即保持个体生命、社会生命、自然生命这三者的平衡。管理好我们的三种生命状态,我们的生命才可能得到最大的释放。

在生命管理中,我们倡导“智慧生命、智能生命”。

生命如何传播?

了解了自己的生命和生命的共性与个性,便是如何传播的问题了。

生命的意义和本质范文第5篇

一、生命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物蕴含的知识丰富多彩,传统的“读书”教育模式早已不适用了,利用多媒体进行实例讲解也已经普遍了,但是面对生命教育这一问题算是遇到难题了。向学生讲解生命的意义自然是直接切入“生命”一词。 

从哲学方面来讲,生命教育指的就是培养人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从自己引申到其他个体,所涉及的都是人生与哲学这类大方面的知识。另一种解释就是浅显易懂的意思,所指的就是人生观念的教育,教育大家认识生命并且尊重生命、珍爱自身、爱护他人。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更应该加强有关生命这一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认真、严肃地对待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了解生命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利而无害的,所谓“知我、知物、知人、知天”体现的就是关爱生命的问题。 

二、有关生命教育的实例 

(一)案例举证 

1.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一直是学生接触生物的首要议题,教师讲述一个婴儿的孕育到诞生,一个婴儿从孕育开始要经过38到40周的时间,母亲会为腹中的婴儿提供营养,分娩时母亲经过撕心裂肺般的疼痛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放幻灯片直观地让学生感受,让学生明白一个生命的来之不易,生命 

可贵。 

2.植物的生命 

许多人认为只有会跑会跳的动物才有生命,殊不知一颗随风摇摆的植物也蕴含着生命,教师可以详细介绍各种稀有物种,利用PPT或者相关的生动电影来生动展示,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深度认识,倡导学生保护植物,热爱大自然。 

3.生命的珍贵 

通过一些战争片让学生切实感到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渴望与珍视,通过纪录片还原自然灾害的发生,看到什么是真正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斗争中感受生命的可贵,引起学生的人文 

关怀。 

(二)生命的思考 

1.生命的本质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生命是由物质组成的且无一例外,区别只是物质的含量有所差异。生命结束,所有的物质便回归尘土,生命于此便永远终结,各类元素也都四散开来,最终殆尽。 

谈生命的本质也是对生命教育的思考,如果能够懂得这个道理,想必学生才能真正成长,而不是因为一时冲动自残,甚至以跳楼自杀来终止宝贵的生命。 

2.生命的健康 

有一个好的身体,生命才有了本钱,初中生身体正在发育,心理正在成长,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很重要。身体健康指的就是身体各个机能的好坏,学生应该学会照顾自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自律,不抽烟、不喝酒,不学习不良的习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 

心理健康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注,老师遇到问题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通常一个家庭环境的好坏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生命的安全 

教授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救助措施,比如遇到着火情况的应急措施、遇到煤气泄漏时的补救措施等。对于传染病的知识普及也要做到全方位的教育。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要提醒学生注意,三无产品不安全,垃圾食品不可吃。 

4.生命的尽头 

死亡教育是极其有必要说明的,出生即面临着死亡的问题, 

一个生命能够活到理想的终结点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很大的,生命从有限到无限靠的不是时间,而是体现在活出生命的价值,在享受生命的每一瞬间,创造出无悔的人生才有意义,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珍惜自己的青春,使他们积极乐观地看待生命,珍惜生命的每一瞬間。 

通过本文的论述分析,探得生命的意义,寻求生命教育的思考,初中生拥有似水的年华、花漾般的青春,让他们给予生命互信和尊重,让他们从自己身上便感到生命的价值。在初中生物教育中谈到“生命教育”这一主题便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教育来说是有其重大价值的,本文希望能够传达出一样的教育意义,将生命的含义融入学生的心里。 

参考文献: 

[1]傅紫薇.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马利娟.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现状的探究[D].河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