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思想;教育;建构性;主体;价值观
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本质和价值的确定性追求和方向性规划,其政治引领、价值导向、凝聚和整合社会力量、团结和组织队伍、动员和鼓舞的功能和作用,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新时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建构,可以提升思想教育的生命力。促进思想工作内化、转换与生成,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念与范式的转换的保证。
一、理性认知生命的多重性,建构认知过程的“主体调节价值”取向
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生命活动有自己的意志和意识,这就决定了人的生命具有多重性。人的多重性决定了产生、服务于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人的多重需求,在认知过程中以人为本,突出思想教育的主体调节价值取向,注重教育对象根据认知环境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升华、自我超越。(1)主体调节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之间相互发展的始然。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条件,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2)主体调节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的必然。(3)主体调节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之间意义寻求的内在关联必然。人对自身生命价值意义的追寻,构成人生的“终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一种活动,人通过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展开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眷顾、对意义的追问、对价值的思索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产生的一个深层动因,也是其所以获得不断发展的一个内在依据”。而这种“内在”追寻,通过主体自我调节,不断地发现“关联”、构筑“关联”,可以有效地帮助主体对生命意义寻求得以生成。
二、理性认知生命的完整性,突出社会交互价值取向
人存于世界,是一种完整性的存在,人之生命完整性意味着人的终极圆满存在,是人们对肉体和精神、个体性和社会性和谐统一的永恒追求。思想教育价值建构的积极意义不仅体现在认识论上主体调节价值取向建构,更应是一个同他人交互作用实现的社会价值建构,即关注生命的完整性,突出个体与社会的沟通、实践和交互能力提升。(1)社会交互价值取向是生命完美和谐性的要求始然。人之生命完整性体现了完美和谐性,具体地说,完整性的最终完成,就是主体和客体、理想与现实、个人和社会的最终统一。正因为如此,生命的完整性呼唤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价值指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对人与社会的交互,引导生命走向完整,走向丰富,走向意义。(2)社会交互价值是生命完整性未竞状态的要求始然。人之生命完整性始终是一种未竞状态,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实现人的完整性是一种生命活动过程,是人的个性生活得到全面的、不断丰富和完整的过程,人的生命过程实际上是处于不断超越的过程。(3)社会交互价值是生命完整的德性存在要求始然。生命完整性生成的基础是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置身于一定现实情景之中的个体总面临着肉身性的需要与精神性的追求、个体性的需要与社会性要求之间的差异与冲突,保持两者之间适度张力,就成了个体德性生成、社会道德教化的基本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凭着道德而成为人,德性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
三、理性认知生命的独特性,培养个体理解价值取向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大学生 提升策略
1.问题的提出
生命意识指人对生命的存在、价值及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是个体主动认识和理解生命、热爱和珍惜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意识,是创造和升华生命价值的意识,是追求生命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意识[1]。根据各种数据信息显示,在国外,生命意识教育很早就已经出现,而且已经融入学生的课程中,并且使生命意识教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有社会宣传教育的不足,近年来频频出现大学生因人际矛盾、就业压力等问题自杀或他杀的非正常死亡社会现象。这些看似突发性的事件,折射出当前社会的复杂问题。
我项目团队成员通过对广东某高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在校学生的生命意识调查,了解当前学生对于生命意识的了解现状,并就其原因提出有效的建议或措施,旨在更好地提升和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大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观念。
2.调查设计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问卷》进行无记名抽样调查。问卷共包括生命意识的三方面内容,分别是生命认知、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生命教育导师》一书指出:生命教育,即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
在本次调查中,男生占24.62%,女生占75.38%;大一学生占23.37%,大二学生占35.3%,大三学生占38.94%,大四学生占2.39%。
3.结果分析
3.1生命意识的认知情况
为了解该校学生对生命意识认知的认同度,问卷以下几道题目涉及个体对生命意识的观念理解,选项采用5点计分法,5分代表“完全同意”,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各题的得分平均值见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在各项对生命意识认知有关的题目中,该校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认知水平。大部分学生都有较端正的态度,能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确认自己能明确生命的方向;同时明确生命中有自己值得在乎的人事物,也有其追求的梦想或目标;能认识到自杀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不会轻易选择自杀、轻生等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3.2不同类别大学生面对挫折的态度比较
使用均值比较和非参数检验,比较男生与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差别。选项采用5点计分法,分数越高,态度越消极。
*在置信度(双侧)为0.05时,相关性是显著的;**在置信度(双侧)为0.01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从表2得知:男女生在如何面对和应对挫折时,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得分的均值看,女生的均分比男生的要高,分数越高表明态度相对消极。更进一步说明,男生比女生面对挫折时会更积极地面对,也可以说明男生的生命意识比女生强,男生会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挑战。
3.3生命教育开展形式的兴趣度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若学校开展关于生命教育的活动提高学生对生命重要性的认识,学生更偏向于户外拓展活动,对于开设生命教育课、主题班会或者座谈会的形式兴趣度相对较低。除了调查问卷提及的三种方案,有学生提出一些其他的新形式,如关于自然灾害的安全逃生演练;采访身残志坚的顽强意志典型人物;亲近大自然的郊外素质拓展等。
4.提升策略
从本次调查可以发现,该校学生对生命意识只是停留在表层的认识并没有很深入地了解和探究。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对其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为此,我项目团队成员提出以下观点,希望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提供有效的建议策略。
首先,大学生不要沉迷做“低头族”,要多外出走走、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平常多与身边人沟通交流,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疏导情绪。另外,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多积累生活经历,体验社会,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使心胸变宽广,多传递正能量给身边的人,改变自己不良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其次,家庭是每名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父母在子女的生命意识教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生命教育意识,多与子女沟通,真正理解和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对子女不是以“分数是唯一目标”为成才要求。父母应该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次,生命教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可以多开展各种专题讲座或者其他关于生命意识培养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生命价值,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1]。由表3分析可知,学校可定期开展关于生命教育的户外拓展活动,能提高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生命意识更深入的认识[4]。学生应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学校应当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尽快摆正不良心态,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
最后,社会媒体应该多传递、传播正能量,多倡导珍惜、珍爱生命的行为。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约束提醒人们关爱、重视生命,以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崔伟,陈娟.大学生生命意识异化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2010(11):27-28.
[2]郝永贞,陈丽娜.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常州高校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9):130-131.
[3]钟乃良.桂西北地区高校学生生命意义感调查[J].河池学院学报,2015(01):56-6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推进,我们国家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知识的讲解,重视实现生命教育等人文知识的累积。所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生命的感知,重视教会学生学会认识人生,学会把握生命。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重视以课堂为主体,教会学生语文知识。学生不能再课堂上以客体的形式出现,教师要教会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发展学生的思维形式,实现学生内在的成长。教师要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掌握自己的人生,理解生命的蕴涵和真谛,促进学生的内在的塑造和丰盈。教师通过生命教育,促进学生掌握自己的命运,了解人生的真谛,所以在平时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努力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行为,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好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教师就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带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生活中来,带领学生感悟课堂教学中接触到的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实现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热爱。
2.创造情境,实现学生对生命的领悟
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学情境中,体悟作品中的人物对生命的忠诚和热爱,进而提升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力。教师在语文情境教学中要能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生命意义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背影》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教学情境的展示,带领学生表演自己喜欢的人物,通过表演,让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有深刻的接触和理解,能够深入到作品的情境中,体会出正直而深刻的人的品质,产生对生命的崇高的理解和敬畏。
二、扩展阅读内容,激发热爱生命的感情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51-02
关于生命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来的[1]。他的生命教育思想很快受到西方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而且在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专门研究“生命教育”的研究机构。总体而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与实践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生存”与“死亡”方面,这是受当时西方文化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致。时至今日,生命教育已在全球迅速蔓延开来,而我国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则比较滞后,我国正式提出生命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主要由少数几个省或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差异的生命教育计划。而目前的生命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自杀及伤害他人、对生命错误认识而展开的。随着生命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研究行列之中,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生命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通过探讨青少年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青少年发展实际,从珍爱生命出发,探讨生命教育的一般规律,刻不容缓。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在我国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尤其是关于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在我国的现实教育领域里,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法,都是有意或者无意间对生命抱有一种漠视或者是压抑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普遍地存在着。其次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期,对于个人价值的企盼看得过高,加之浮躁的社会风气和根深蒂固的急功近利思想的侵蚀,导致教育的功能以及个人的功能被无限地扩大,教育无形地承担着巨大负荷。因此,作为教育对象的个体生命的被漠视、被忽视的社会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对此视若旁观,在大众传媒上,在现实生活中,“救救孩子”“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呼声也是经常可见、可听、可感的。就学界而言,近年来兴起了关于生命教育尤其是关于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的热潮。
要研究生命教育和开展生命教育就必须首先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王晓虹教授说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1]。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而冯建军等人则认为生命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倡导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和发展生命的教育形式[3]。总之,生命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论,而且还是一种价值追求;生命教育不仅是阶段性教育,而且还是全程式教育。人的一生都需要生命教育,而且每个人都需要重视生命教育,尤其是教育者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对此,我们还要深刻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对于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目前学界主要的观点有:钱巨波在《生命教育论纲》一文中说生命教育有三重内涵:即教育要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和主体性、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性、要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全人格。程红艳的观点是:“教育应根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引导人的生命进入‘类生命’。”刘济良的观点是:“强调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过程性和人文性”[3]。
以上观点都具有合理性,但他们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侧重于理论层面的阐释,太过抽象,在理解和实践上难于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不仅要重视理论层面的研究,而且还要重视实践层面的关注,只有二者兼具,才能不断地完善生命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因而对于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应该是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和生命理想信念教育。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生存能力,通过加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使青少年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真谛。
二、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功利主义不断地充斥着青少年的生活,学校教育的重点不再是单纯的以人为中心,教育与生命个体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得到更好地重视,经常偏离正轨。如当下的中国教育侧重以成绩高低来衡量学生优劣,忽视了教育的真正本意是促进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发展。从而引发了不少青少年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事件,导致青少年在情绪上过度焦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极端思想盛行[4]。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在现实教育中的缺失,这其中固然有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自身的问题,但与生命教育的缺失也不无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生命教育认识有误区
当前,人们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误区[5]。首先是持肯定态度,这类人承认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将生命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生命教育的主体是心里有障碍或者存在生命隐患的人,而不是面向所有人,他们也觉得通过单方面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生命教育。其次是持中立态度,这类人认为生命教育可有可无,于他们而言无所谓。再者是持否定态度,大部分的中国人还是比较保守的,他们对于新事物采取排斥的态度,认为生命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本无法实施,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点,长期以来,我们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是有问题的,并且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也是缺位的。因此,青少年生命教育亟待加强重视,有必要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活动[6]。
(二)生命教育实践中缺乏理论指导
青少年在生命教育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理论指导。近年来,有很多学者意识到了生命教育必要性与紧迫性,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生命教育的见解,如王北生、赵云红侧重于生命教育的紧迫性[7];雷静、谢光勇侧重于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兰震、冯建军侧重于生命教育的意义等等[8]。但研究的角度不同,各有侧重,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因而在生命教育的指导层面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二是没有形成生命教育共识。实践只是出现在少数地区,尚未普及,重点是各地区的实践都是以解决本地区出现的问题为前提,不具有普遍性。如20世纪末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其生命教育从宗教的角度开展,内容涉及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二十几个科目,开办了“宗教与人生--优质生命教育的追寻”等网站。
(三)对生命的重视不够
生命教育的内容,取决于当前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生命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将生命教育提上日程,即问题决定内容。现今我国的生命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的,其问题主要有:一是对生命的错误理解。有的青少年认为人活着开心就好,不需要所谓的抱负、理想,给自己增加负担,而且他人怎样与我无关。如现在萦绕在青少年左右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二是不珍惜生命,缺乏生命意识感。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一点委屈,或是不顺心的事,就容易意志消沉、情绪失控,就寻死觅活的,动不动就想着轻生。有的因为学业带来压力、困惑、焦虑,想不通就想轻生;有的因为同学之间有点小摩擦,想不开就大打出手,这类校园伤害事件也层出不穷[9]。可以说,他们对生命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几乎处于完全淡化状态,这无疑给学校、家长、社会敲响了生命安全教育的警钟。
(四)对生命价值的否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西方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必然冲击着青少年的头脑,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还有就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就业压力的增长,青少年价值观必然迷失方向。当他们用所学知识去反观现实以及用美好生活的憧憬去审视现实时,突然觉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如此之大,面对人生的困惑,必然造成心理失落、精神崩溃,他们会对现实产生失望,对未来失去信心,更难于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就如哲学家兰德曼所说:“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有疑问的,因此,他以无比的忧虑研究他自己的意义和实在,研究自己来自何方,走向何方。”[10]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少年既难于找到释放压力的途径,也找不到进行自我调适的方式,空虚、无聊、郁闷自然而然成为他们平日里的口头语,随着这种心灵的空虚寂寞感被无助和绝望代替后,有的青少年就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事件,我们经常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这样的青少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所知。因此,青少年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才能获得生命的幸福。
总之,研究和实践生命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生命教育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生命教育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如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方面着手,通过呼吁社会的广泛支持,进一步发挥学校在生命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启蒙作用,为生命教育营造良好的大环境。通过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探索生命教育规律,使其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自觉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激扬生命。进而促进青少年进行自我生命教育,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
[2]张奎良.实践人学与以人为本[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201.
[3]冯建军,周兴国,梁燕冰,等.教育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249-250.
[4]兰小云.生命教育从青少年自杀现象谈起[J].江西教育科研,2003(8).
[5]李高峰.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6).
[6]孙杰.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探析[J].科教导刊,2011(2).
[7]王北生,郭颖.我国中小学应加强“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6).
[8]兰震.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9).
关键词:民族教育;生命;价值
当前,生命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教育,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要继续保有本民族的特色,同时也要适应多民族国家的大文化背景和需要,民族教育的落脚点就是要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就转到探讨与人有关的问题上来。对于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生命存在。站在生命的角度理解和关注民族教育的对象,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个体的综合素质,能够促进人良好个性的培养及潜能的发挥,在时展今天,也更有利于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民族教育要以尊重个体生命价值为理念
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即多民族聚居,也更具有特色。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要牢固树立各民族水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1] 。
近几年,民族教育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探讨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教育, 切实尊重民族差异,同时也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承。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教育,既要考虑到民族团结,建立共同的国家价值观,也要考虑到差异性,从尊重生命的属性出发,真正关爱个体的生命价值。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人的自然属性一般包括遗传属性和人本能的一些特征,是与生俱来的特性,而社会属性则是人在社会中产生社会意识,人开展创造性的价值活动,与他人和社会发生联系的独有属性。 很多人都在探求生命的意义,也是很多哲学家反复思考的命题。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具有特殊的价值。人生命的意义更多地来自于个体的社会性,在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于为之努力奋斗的过程。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感、追求幸福;人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完善自己,不断学习,通过学校教育,让自己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养,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的身心都得以健康成长和发展。一方面,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活动有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发展起作用。
民族教育首先要建立在关爱和尊重个体生命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其他的教育目的。以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出发点,使人建立对生命存在的认知、情感并付诸实践,体验爱,体验生命的价值,也有利于树立国家观念和民族团结的观念。
民族教育建立在对生命理解的基础上,需要我们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不断地创造条件来促进生命的发展、增加生命的价值,使个体的生命价值达到自我最高境界。因此,民族教育只有树立为个体生命服务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发展,也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关怀。关注生命,其实更多的体现了时代对教育的呼唤,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信念和追求。同时,关爱生命价值本身,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二、民族教育的实践要体现对生命的关爱
民族教育的生命定位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实践过程中,无论是确立教育目的、内容,还是选择教育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都要关注人的生命本身,尊重生命的价值。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民族特点,制定科学的教育措施,对不同个性特点和不同发展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民族教育方法。
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得教育者特别关心学生成绩,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双语教育的背景使得他们为了适应主流社会要付出更多努力。到了大学之后,很多民族教育课程并没有渗透对主体生命的关怀和热爱,学习和教育成为学生生命中的痛苦,使他们的身心备受折磨。
在走访高等院校民族预科生的过程中,他们也说,虽然已经分了专业,到了新的集体大家都很和睦,明知道自己和汉族同学没有差别,但是还是会不明原因感觉不适应,心里不舒服,也反映出当前不同地区的民族教育做得并不到位,虽然会有一些民族教育课程和校园活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但是并没有真正从尊重学生主体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出发,一切都以主观臆断的价值取向和个人意愿作为对他们的评判,他们的感受也被忽视,违背了教育原则。原本,学生自己具有适应社会的强烈愿望,可是实际中却是内心平衡被打破,他们自己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无法尽快适应环境,和新集体能融合在一起,也无法明确自己生命的意义。
在民族教育实践中,我们除了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教育,教师作为引导者,要真正地从对学生特点和差异入手,建立对主体的生命关怀,激发出学生主体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学会用尊重和理解身边的人和事,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完成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民族教育中构建生命价值教育是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族教育必须立足于生命的视角,尊重各民族特色和生命个体的成长成熟规律,从受教育者主体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出发,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和民族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从大学生生命危机的现状出发,是在反思现代教育,借鉴、吸收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成果之上,通过一定的教育引导,消除外界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内部因素的积极运动,从而使其生命价值观朝正确方向发展,最后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实现生命的升华和完善[2]。
在具体步骤中,民族教育中要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唤醒生命发展的自觉意识为重点,以提升主体的生命价值和质量为奋斗方向,最终有利于主体顺利构建自己的生命观,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国家认同感,解除主体防范意识,以本民族特点为契机,开创属于自己特色的未来。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虽然也面对着不少困惑和成长的适应性等问题,但是只要深入了解了生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引导他们用开放的视野看待社会,敞开心灵,尊重彼此的独特性,尊重彼此的每一次选择,会更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和三观,建立生命的成就感、树立良好的生活目标、最终有利于生活幸福观的建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