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本质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社会关系层面
最深层次的自我意识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探究,关于这个话题无论给出什么样的答案都很难证明其是对是错。直到今天,人的本质的问题虽然有很多人研究过但仍旧没有得到解决。当前中国“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治国理念,重新考虑人的本质对于我国能够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马克思第一次用科学的理论阐述人的本质,从吸取费尔巴哈思想提出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再到从唯物主义关于人的类本质的理论,最后得出了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结论,一直到现在仍然具有理论是实践方面的意义。
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思想
表象背后的内在特征就是本质,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够把握。因此人的本质问题其实是一种对思维的概括。这种概括要得到最终的认可要依靠科学的思维逻辑,从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史中抽象出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的问题在产生之前,宗教神学或者黑格尔哲学常常将其外在化;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人是人的本质”的提出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一次质的飞跃,与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完全划分开,将马克思带领到了正确的切入口,是人在探索人的本质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将现实性注入到人的本质中。
费尔巴哈的“人是人的本质”的命题得到了马克思的充分肯定,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说道“人的根本是人本身”,重述了费尔巴哈的观点,进一步明确了德国宗教批判的人学意义。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命题立意不算高远,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却是必要的,是人的本质问题刚刚入门绕不过的门槛。人的本质要素中包含着自然、意识、审美等,但这些不单单是人类所拥有的,其他的动物也会在这样那样的层面具有这些要素,没有突出独有性的这些要素不能够代表人的本质。马克思说:“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所要追寻的最高本质应该是人本身。
二、“人的类本质”思想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观点是科学理解人的本质的第一步,但也只是确定了寻找人的本质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还并未真正解读人的本质的具体内容。费尔巴哈第一次在人类的思想史上提出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是指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动物区别的共同特性。寻找这类共同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马克思后来采用的从人的进化和发展中寻找,另一种就是费尔巴哈采用的区别人与其他动物的普遍存在的特性,这些特性又能够将每个人都联系起来。
费尔巴哈一直在强调:“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在这个标准下,费尔巴哈认为:“动物固然将个体当作对象,因此它有自我感,但是它不能将类当作对象,因此它没有那种由知识得名的意识。……科学就是对类的意识。在生活中我们跟个体打交道,而在科学中,我们是跟类打交道。”他将人的本质归结为意识,并且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费尔巴哈在提出人是人的本质之后又深化到类本质思想,为人的本质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在理解人的本质的道路上跨出一大步。费尔巴哈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这个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类概念提出了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在自然界中为自己争得了自由。而这种自由和动物的不自由都体现在生命活动中,劳动是最重要也是最突出的生命活动。马克思指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归结为人通过实践肯定自身。
马克思所表现出的实践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色彩的观念相对立,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提出批判。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为意识的概念是浅层的,没有抓住根本。马克思认为意识是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只有人的实践活动才是问题的根本,实践才是人的本质,是人之根本。
马克思在《手稿》和《提纲》中借鉴和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通过这一系列的继承与创新使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成为了财富得以流传。
三、“社会关系”思想
人的类本质在于有意识的、自由的活动,是人之为人重要的一点。但是这个给观点只是将人与动物划分开来,却并不是人的本质的全面揭示。人的本质不仅要把人与动物划分开来,也要把人与人划分开,突出个体的本质。
类本质无法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要研究人的本质就需要从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中将人分化、细化,从中找出人与人的区别。实践是找到人类本质的根本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现实本质也逐渐产生,能够区分人与人的就是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社会实践决定社会关系。婚姻、家庭、民族、国家等都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好像是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网中的一个结,这些结就是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责任和角色,也是人与人在本质方面的区别。根据马克思“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社会关系的理论首次将人的本质现实化了。
在社会关系中,人肩负着使命、扮演着角色,正是这样不同的人才能够得以区分。人是共体中一员,都要反思自己的位置,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职责才能够促进整体的发展。
四、结语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的影响下,力图找到人的本质的真正答案所在。许许多多的人在马克思观点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人的本质的问题,提出了层出不穷的观点,这些各有所长的观点其实都没有走出马克思的范畴。
“现实的人”思想的萌芽大致在1843--1844年,体现在马克思所写的《黑格尔法批判》一书和在《德法年鉴》发表的文章中。1843--1844年这一段时期,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思想的基调已经由黑格尔理性主义转向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但“现实的人”的思想已经较明确地提出来了。
黑格尔哲学虽然以思辨的理性主义形式解决了人的“现有”与“应有”之间的矛盾,帮助马克思面向现实使其成为一个理性主义的现实批判主义者,但黑格尔并没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人的现实与理想矛盾。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时,就借用了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异化的理论。在研究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马克思发现,国家并不像黑格尔认为的那样是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一致的表现,私人利益战胜普遍理性的事实表明,国家只不过是主体异化的表现,是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矛盾冲突的产物。从主体活动的异化和矛盾的冲突来解释国家现象,标志着马克思已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开始从人学角度考虑现实问题。那么“现实的人”究竟指什么?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当然是“自然和精神、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但就其本质而言“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他同时指出,应当把“人的存在的这些社会形式”如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看作人的本质的实现,“看作人本质的客体化;”应当把“人的活动”“作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成员而存在的那些群体”看作国家等社会组织的基础,而不是像黑格尔所做的那样,于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人永远是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但是这些组织也表现人的现实普遍性,因而是一切人所共有的”。“因此马克思看到,现实的人并不是单个人的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即类存在——人也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只有作为人们,才能是人格的现实理念。
就这样马克思的早期人学理论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展开了。从现实的人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这正好体现了逻辑与现实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如果说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话,那么它的理论必然是这样一个无限展开的形式: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序言——以现实的人为核心所展开的论证——以现实的人的解放为最终归宿的结论。它坚决鄙弃一切宿命论,把现实的人当作历史的主体,当作历史的“尉中人物和剧作者”,从而打开了历史奥秘的大门。
二、“现实的人”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人学理论创建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1844年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学说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只有从人的活动中才能确证,要研究人就要研究人的活动本性,而人的活动则是自由自觉的,所谓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指人的合性与合目的性的活动相统一的活动,就是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对于客体属性规律性认识所构成的目的而进行的感性物质活动。这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就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在哲学意义上这种对象性活动就是劳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但马克思对人之劳动本质的揭示并不是直接的,而是从劳动的否定形式——异化劳动开始的。马克思首先从当时的经济事实出发进行分析,把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日益贫困化,造成工人与产品对立的原因归结为异化劳动。“如果工人不是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那么工人活动的产品怎么会作为相异的东西同工人对立呢?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因此,如果劳动的产品是外化的,那么生产本身必然是能动的外化,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在劳动对象的异化中不过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外化。”经过这一番分析,马克思不仅揭示出工人贫困的原因是异化劳动,而且提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不是人的真正本质。既然人的本质不是异化劳动,那就应该是劳动。所以,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使人的生产活动有别于动物的生产,使人在保持自然性的同时,又具有了社会性、能动性。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方式和内容,是人的本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也就是说,异化劳动是对人本质的摧残和否定——异化劳动阶段是人的发展的否定阶段。异化劳动使工人从劳动的主体变成了客体,使劳动丧失了自主性,使工人沦为机器,劳动成为工人的沉重负担。异化劳动是对人本质的摧残和否定,所以,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实现否定之否定,实现从非人到人的复归。要达到人的本质的复归,就必须扬弃私有财产。“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扬弃私有财产,就是使人重新占有己经失去的生命活动。这样,在扬弃了一切异化之后,人的生命活动得到肯定和尊重,人获得了本质的复归。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表述的思想可以看出,马克思己开始了对人自身活动的分析,并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并以此为基础,从人的本质出发,分析异化劳动的内容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从人的现实活动内在本性上去规定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和异化,这表明了马克思的现实人的理论已得到初步确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表明马克思已转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立场,他把劳动规定为人的本质,根据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复归的思维逻辑模式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三、“现实的人”思想的最终形成真正标志着马克思“现实人”思想成熟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在这里对“现实的人”作了第一次的较全面地阐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围绕着“人是
三、“现实的人”思想的最终形成
真正标志着马克思“现实人”思想成熟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在这里对“现实的人”作了第一次的较全面地阐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围绕着“人是什么样的人”而展开论述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全部人类的第一个前提,也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出发点。
(一)“现实的人”的含义
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首先,“现实的人”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从历史前提的高度肯定了人的自然存在的意义。人首先是肉体的存在、自然的生命,正是这种特殊的自然生命又蕴含着人类全部历史演变的基因。其次,“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这是“现实的人”的最基本的规定性。人是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最后,“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关系中的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生产关系是现实的人的所有其它规定性的基础。生产一方面表现为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表现为社会关系。这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系、政治关系等等。
(二)“现实的人”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早期的人学理论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把实践引入到历史观,去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的本质,奠定了人或人的实践活动在中的核心位置,开创了真正的人学理论,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述中,马克思把人当作实践的能动的人来理解,就必然要承认人的存在是全部历史发展中的第一个前提。因为人是处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现实的生命活动的现实的人,即现实地存在着的实践的个人,他从事的是人的实践活动,而这种活动必然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成为全部历史发展的起点。一旦这种个人存在和活动时,即“一旦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而成其为人,因而“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其次,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和生成演化出全部人类历史。个人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由此演化出全部人类历史。最后,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产生和构造出人类的精神世界。“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由此可见,个人,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乃是全部人类历史活动及其发展中第一性的东西。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述中,马克思不再像以往那样,抽象地谈人的类存在,更不像唯心论者那样谈论想象中的人,而是把人理解为“可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从事活动的人们”,即“现实的人”。马克思通过对现实人的理解,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总体性的实践的历史运动过程,从而给人类解放的理论提供了总体的基本说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学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他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它实现了从唯心主义人本学到唯物主义人学的根本转变,实现了人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现实的人”当作历史的主体。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对“现实的人”论述把人从思辨抽象性的人和自然性的人中解放出来,真正赋予了人以现实本性,实现了人本质的复归。现实人的理论是马克思早期哲学的中心点,把握这一点,就理解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
他是一名平凡的煤矿工作人员,从1994以来,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他就是当代雷锋----郭明义。他用实际行动再次唤醒了人们心中对爱的理解和认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雷锋精神”并不过时。当他帮助别人时,脸上替对方着急的神情,是美丽的,是真诚的;当他帮助别人后,与大家共同庆祝欢乐时的神情,同样是美丽的,是真诚的。
如今我们这个时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生活却略显贫乏,雷锋精神需要大力提倡。社会需要爱,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可我们却被事物庸俗的外表蒙住了双眼,忘记去寻找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爱”。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美丽就是心中最质朴的那一片天地,它不是经过电脑修饰过的相片。现代人需要寻找心中最本质的东西,回归本质,是对事物一种新的认识。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社会关系;需要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出了三种界定。这三种界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要弄清楚人的本质是什么,首先需要了解本质的内涵,即本质是事物所具有的根本属性。它是由事物的组成成分和内在结构所决定的,通过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和作用表现出来,是该事物与他事物的区别之所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属性。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人的本质的概念,即是指人所具有的使他作为人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根本特点。人是由动物发展而来的,人的本质首先是指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指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据。对人的本质的界定启示我们需要把握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更准确地认识人的本质。
一、 劳动实践是人的类本质
从人和动物的区别角度出发,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P96)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人的类特性”就是指人的本质,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指劳动实践。恩格斯同样指出,“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P373―374)所以,在人的类本质上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或是劳动是人的本质。
对劳动是人的本质这一观点,认为:所谓劳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人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人从一出生就与自然界密不可分。然而,人本身也作为一种自然力存在,这就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人的自然属性要求人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此时人就要运用自身所特有的肢体和大脑等来进行自然物质的索取。正如物理学上所讲,力的作用相互的,在这一过程中,人自身所有的自然力与自然界发生作用时,人在改变自然界的时候,同时人自身所拥有的自然属性也在接受着改变。通过与自然界发生一定的交往和作用,人自身所隐藏的潜力就得以发挥出来。
其次,人的劳动以使用工具为特征。人的本质首先是指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和动物在自然生活中都能够借助某种特定的工具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人同样也能够使用同样的方法来满足自身的需要。那么这就意味着任何动物是一样的吗?答案当然为不是。“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某几种动物所固有,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3]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不仅需要通过自然所自有的物质来辅助满足人的生存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人对劳动资料加以创造来达到一定的目标。通过生产创造的工具,运用工具代替人的自然力,从而放大人自身所有的自然力,达到对自然进行改造的目的。
再次,劳动是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活动。“蜘蛛的活动与职工的活动相似,密封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的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4]劳动实践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动物的劳动是自身在自然界中本能的反应,而人的劳动则是打上了人所特有的属性烙印,是一种有意识、能动的劳动。在人的劳动过程中首先有观念上的存在,然后通过实践活动将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存在的事物,这一过程只有拥有能动作用的人可以做到。
人所具有的社会性也是任何动物相区别的显著特征之一。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不是孤立存在、互不相关的人,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不断受到挑战,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关系结构结成一定的整体,就无法与自然界相抗衡,就不能够征服自然界,从而从自然界中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人的社会性就体现出了人是与动物相区别的社会化的人。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得出,劳动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特征,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本质就是劳动实践。
二、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现实本质
站在不同的视觉上,对人的本质会有不同的结论。在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除了肯定劳动是人的本质以外,还从现实关系中去考察人的本质问题。从而提出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界定。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但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P60)马克思站在现实性上考察人的本质问题并不是将劳动是人的本质这一界定进行了否认,相反,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是与人的本质是劳动这一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并且它是作为一种考察人的本质的具体途径来阐述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首先,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人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考察人的本质问题,就是要在人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之上把握人的社会性。正如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文章上说到:“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实施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6](P67),所以人具有自然属性。但是具有自然属性的人只是生物学上的人,而马克思在此讲的是处于现实中的人,所以人的本质还具有社会性。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某一单方面的关系所决定的,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但不是简单的并列相加,而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相结合而来的。人是社会人,是出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离开人,社会就不复存在;离开社会,人也不能生存和发展。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双重属性的人,所以谈论人的本质问题不能离开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再次,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对人与人的关系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即人与人的关系不仅包括处于不同时代的人的相互关系,而且还包括同一时代出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相互关系。同时,社会关系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的,所以要认清人的本质的阶段性、变动性,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的本质问题。
三、 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
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所争论的话题,在我国,对人的本质的定义主要是从劳动是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研究占大部分,对人的本质是需要的论述则很少甚至不足。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个人和社会相连接的纽带,是人的一种天然必然性,是一种内在的必然性。这就证明,在人的内在规定性层面,人的本质是需要,或需要是人的本质。对这一观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首先,人的需要是人进行劳动创造活动的根据。任何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原因和根据。人的劳动活动的产生、发展也有其原因。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生存需要,开始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低级的物质生产。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需要不断扩大和增加,就使得社会分工的出现。直到现今的人类的劳动活动,人们不再仅仅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而只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深化,而且还有了精神层面的需要,这就使得人类的劳动活动向创造丰富精神生活的环境和平台。
其次,人的需要具有能动性。人的需要是被主体意识到了,并希望得到满足的需要,客体一旦为人所意识到,就能激发人本身所蕴含的欲望和要求,指导行为的开展。人的实践活动和需要是相互统一的,人们的实践活动能够满足实现人的需要,反之,人的需要能够促进人的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需要,人们就会通过一定方法的使用,在经济发展的宏观大环境下进行人的满足需要创造性的劳动活动。
再次,人的需要具有发展性。虽然在人的需要会受到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等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就其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人的需要具有不断更新、向前发展的态势。随着人的需要的深化和扩展,会创造出新的需要和新的对策,新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又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需要的发展能够激发人的更高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不断的迸发,人的本质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此时,虽然需要是人的本质受到社会关系等因素阻碍,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人的劳动与利用社会有利关系的支撑,最终是能够实现满足人的不断更新、不断上升的人的需要。从而展现出来三者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资本论.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204
[4] 马克思.资本论.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202
[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本质 探析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20-02
对于人的本质问题,古今中外,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师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回答,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回答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新的思考,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定义。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揭示与论述,先后给人的本质作了三种界定。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生产生活出发,对人的本质作出了规定,“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情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做普通的因而也是自由的类存在物来对待”,“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马克思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立足于主体的人来揭示人的类本质,实际上是人的实践性,这种区别于动物本能生命活动的特性之所以是人的本质,因为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是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进行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质的区别就在于其内在规定性的不同,从而同周围环境发生不同的关系和作用。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可以对周围世界和人自身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改造,因此只有在人改造周围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才能揭示出人的本质,而人的实践活动只不过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是人作为类存在区别与动物的本质表现,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
(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抽象界定,运用科学的实践观,从现实的角度阐释了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
首先,人的本质并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属性。从人的存在来看,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作为群类,它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属性。人作为个体,他与其他人就在于他们的经济政治地位等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的差别。
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它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其中,生产关系从根本意义上决定着人的本质,其他关系如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也从各个不同侧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本质。“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是阶级的道德”,所以,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表现为阶级的本质。
最后,人的本质并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地发展变化的。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时期中,人具有不同的社会本质。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人的本质是阶段的、变动的。
(三)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需要已成为实践及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的最终动力和内在根据。人的需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的需要不断地获得满足,新的需要也会随之产生。简单地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三种界定的逻辑联系
虽然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了三种界定,但它们之间并不相互矛盾、相互否定,而是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逐层递进,一步步从更深层次揭示人的本质。
第一,从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来讲,劳动是人的本质。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有机体,为了生存的需要必须同他们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从事实践活动,当人类一开始从事实践活动时,就已经将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了,然而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已经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第二,当人开始进行劳动活动时,人们之间就结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劳动活动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联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
第三,人类的本质和具体本质统一于人的需要。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满足生存的需要,当为满足生存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时候,人就与动物区别开来,体现了人的类本质。基于满足人的需要的劳动实践把人们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种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一经形成,又反过来使人的需要具有了社会性,并促进了社会需要的发展。可见人的需要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形式的深刻原因,是把人的类本质和具体本质贯穿起来的主线。总之,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三种界定,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的、全面的规定。正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