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教育缺失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的青少年教育无论从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被

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统领着。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类个体健康成长被渐渐淡忘和忽略。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严重的青少年自杀、虐待他人等轻视生命的诸多问题,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生命教育的缺位。很多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对生命的无畏、对生存的无能和对生活的无趣等特征。接二连三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的自杀、杀人等血案并没有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足够重视,人们普遍没有真正意识到生命教育对人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生命教育亟待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而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启蒙性、连续性和终身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青少年生命教育开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家庭不应承担过多的教育职责。即使有很多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也存在着"应试教育才是硬道理"的误区。

如何转变家长对生命教育的观念和认识,提高家长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

2.生命教育开展的现状分析

2.1 目前学校教育重智育轻情感道德发展,教育者更多关心学

生的智慧生命,忽视了其情感生命的涵养。虽然学校教育也一直在强调青少年的德育,但是学校德育教育陷入形式化,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严重脱节。老师和学生都仅仅把德育当作一门课程来教学,学生缺乏内心深刻的体验。同时,传统教育中习惯于用道德的塑造来作为生命教育的主体,青少年很容易被引导为一味追求离实际较为遥远的高远理想,而忽视了生命的意义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体现的。

2.2 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指挥下严重缺失生命教育内容

家长注重青少年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忽视道德教育,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子女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价值尺度。同时,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很多家长赋予孩子不理智的爱。对孩子娇生惯养,一味溺爱,对孩子的关心较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忘记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忽视了孩子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另外,一部分家长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采取专制型教养方式,认为孩子是家长的附属品,没有独立人格,由此产生很多因为亲子矛盾冲突引起的各类社会问题。

2.3 我国正处于快速社会变革时期

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追名逐利、浮躁的社会现象和风气,这些不良社会现象和社会风气对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功利思想日益泛化,虚荣攀比心理更为增强,忽略了生命本身发展的重要性。社会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度不够,社会宣传媒介没有充分发挥对生命教育方面的宣传和正面影响作用。

3.对策

针对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影响,提出加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生命教育开展的对策。

学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有义务引导和支持家庭开展生命教育活动。通过家校联动,为青少年提供较为系统完善的生命教育。目前学校基本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借助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学校可提供给家长充分的生命教育资源,如生命教育方面的培训、沙龙、工作坊等,树立家长的生命教育理念,引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开展生命教育。为家庭教育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3.2 家长自身观念的转变与积极面对

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家长要摒弃"家长不需要岗前培训、不需要合格证"的传统观念,提高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意识,加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教育正确理念的不断学习。客观面对应试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重视生命教育,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渗透生命教育。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驻守好最稳固、最基本的阵地。

3.3 充分发挥社会对家庭的正确引导作用

社会的舆论导向对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与教育专

业机构应充分发挥好媒介渠道的作用,分阶段、分层级、系统地为家长、青少年提供生命教育的学习载体。如设置专题栏目、互动节目、专刊、公益宣传片等形式,形成一个人人重视生命教育的良性社会大氛围。

生命教育虽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善

的体系,但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成长已无法等待。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阵线--家庭,无疑要首先担负起生命教育的重担,立足于真实的人生体验,从生活的点滴入手为他们的生命质量、生命价值体现创造良好的教育基础,让青少年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威盛研究生.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8.5

[2] 刘卫平,武秋林,刘卫红.安阳市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现状与教育需求[J]中国学校卫生,2005(2)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法 律基础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对于我国来讲,开展生命教育的历史并不长久,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却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比如说《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化典籍中包含了古人对于生命的一些非常有借鉴意义的看法。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尤为重要。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社会、家庭、自身等方面压力的增大,再加上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思考,导致大学生暴力犯罪、网瘾等现象频繁发生,意外伤害等非正常死亡已成为危及青少年生命的重要因素,虐待小动物、对社会冷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现象也非常突出。甚至有的事件社会反响极大,影响非常恶劣,比如说近几年出现的清华大学伤熊事件,以及近年发生的多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课堂里都没有开设相应的生命教育的课程,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讲,其要义不容辞承担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任。由于所有的大学校园里都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在思想理论课当中包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来讲,其要借助思政课这个载体和平台,适时地开展生命教育。下面我们就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例,谈一下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问题。

二、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生命教育目标合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

生命教育自提出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通过生命教育活动的展开,大家普遍意识到,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还要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和实现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升华。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让他们通过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帮助他们在错综发展的社会现实面前,认清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促进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生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和包容性。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内在的包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但是其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中蕴含着生命教育内容。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远航的风帆。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最高实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要使生命有意义、有价值,就必须在有意义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位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祖国给个人的生命成长提供了条件,指明了方向。一个人的责任感越强,人生目标就会越明确,更能较快地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

通过课堂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自己,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与人相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对生活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树立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第四,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的内容。

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之一。教材的第六章至第八章包含着大量基础的法律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充足的案例及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的权威。在尊重法律权威内容中,尤其强调要尊重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健康权,了解非法侵害他人身体、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生命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对接新方法研究

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的相关专题、讲座或课堂讨论。

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但是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缺憾的存在,导致部分学生生命教育的缺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生命教育专题教学、开展生命教育讲座、组织课堂讨论、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充实生命教育的内容,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加入生命教育的内容。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效性的重要途径,显然也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有效实现方式。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自己、自己感悟,在心灵的震撼和内心的熏陶中,激发他们珍重生命、提升生命的热情,激励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价值。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让大学生在课堂之外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体验到生命的伟大之处,从而激发实现人生价值的伟大志愿。

3.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以互联网、电视、报纸、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在带给我们便捷信息、时尚娱乐的同时,也为新时期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大众媒体,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网络平台”,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大讨论,宣传自护自救节目和相关专业知识,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全社会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强烈关注和支持。

4.以开放的视野看待生命教育,为生命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第3篇

一、“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统合而成的一个复合概念。生命教育是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的、且在中国教育界上世纪90年代广泛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生存教育则是流行于西方的“成功教育”的另一种说法,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产物,如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埃德加·富尔就出版了其专著《学会生存》;生活教育则起源于胡塞尔在其专著《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指出的欧洲科学危机的出路是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其后杜威、陶行知也都专门论述过生活教育。云南省提出“三生教育”的命题,把生命、生存、生活三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理论体系,可以说是教育的一个新的方向,是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其中,生命教育主要是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不仅是认识自己的生命,还要认识他人的生命或是自然界中其他生物体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进而发展、完善生命;生存教育则是帮助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在自然界中生存,亦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生活教育则旨在帮助受教育者和谐的生活、处理好生活事务、继而追求个人、家庭、团体乃至民族、国家、人类的幸福。[2]生命教育是基础、生存教育是根本、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我们应该看到,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各具特点,但又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健康成长、成人、成才,旨在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人生观。

二、“三生教育”与新课改“三维一体”课程目标的关系

“三维一体”课程目标提出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同样重要的目标维度。“三生教育”与新课改“三维一体”课程目标是相通的,是以实践去贯彻“三维一体”课程目标,为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目标指明了途径。

1、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

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横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意领域的完整画面;而从纵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意发展连续体。[3]当代中国,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社会、家庭、学校更多的是关心知识等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青少年人群非正常死亡的首位死因,且自杀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另外,漠视他人生命、伤害他人的案件也屡屡见报。在生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青少年生命的脆弱感和无助感日益增加。青少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不容再忽视!生命教育的提出正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正面的生活态度,使其懂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生存教育,丰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使受教育者确立健康的生命意识之后,进一步使其确立合理的生存方式,学会生存。生存能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能力。目前,多数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太阳般的生活,什么事情都由家长代办,但是家长的溺爱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要想适应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生存能力,为此需要使其学会如何生存、如何适应环境。因此要培养青少年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培养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使其学会独立生存;培养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与人宽容理解、和睦相处,学会在集体中生存;培养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学会在压力下生存;培养遇事冷静与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在危急状况下求生存;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抗挫折能力,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当今的中小学生是在顺境中成长的,经不住任何风吹雨打,遇到一点困难就会陷入消极的状态中,因此尤其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让中小学生学会正视挫折,锻炼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乐观面对人生。

3、生活教育,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生活教育,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使受教育者快乐地生活。不论是斯宾塞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就在于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还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都说明了教育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反对教育脱离生活,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教育要回归生活,不仅是新课改的精神,也是“三生教育”理念的呼唤。人的生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生活不仅是个人的生活,还是家庭的生活、社会的生活、国家的生活。生活教育要帮助受教育者处理生活事物,和谐生活。这就要求教育方式多样化,要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建立积极的学习意识与有效的学习方式;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要关心学生的交往生活,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生活。课程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和自然的关系、学生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形成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各种问题的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三生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对教学观念的认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5]它主张实现的是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转变教师观念,确立现代教学观。在实施新课改九年后的今天,不少教师仍然存在这样的观念: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就是教知识;教学就是教师为分数而教、为升学率而教……正是这种教学观,助长了教师“一言堂”,助长了“应试教育”。“三生教育”的提出,无疑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教学观的认识:

1、用爱心贯穿教学全过程

温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听课后强调指出:“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夏丏尊在《爱的教育》一书中谈到:“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6]“教育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教育;而教师如果没有爱,也实在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儿童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师爱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乐学的动力。但是直到今天,仍有些老师把“上课”当成完成工作任务,上课就是讲讲课本上的知识。仍有些教师按照考试分数,把学生们按“优生”“差生”区分开来。对“优等生”额外的关照,对“差生”放任自流。对于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教师们,我们应该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爱心,而不应按“分数”区别对待每个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有着独立认识和情感的生命体;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去教学,而是多留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多一些欣赏,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2、教学是动态的,应适应时代变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学不是静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教师不能“走老路子”,用“老方法”,而应该结合时代的背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优化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

3、教学要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

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基本上采用单一的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学生被动的接受“是什么”的知识,对“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知之甚少。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7]在当今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教师们应该认识到这种艺术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成为“策略的学习者”。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用于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

4、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多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即典型的“请你跟我做”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也不可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新课程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和“三生教育”理念都体现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其在教学中的体现,即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老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教师要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即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成为学习的主人。

5、教学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 课程设计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常常会问我们的理想和将来想做什么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充满憧憬地向老师和家长回答他们的理想和愿望。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孩子早早地放弃他们年少时的美好理想,放弃他们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早就屡见不鲜了。

不久前我国有一名学者对中小学生相关的心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让人震惊,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的计划,自杀未遂者达到1.71%。另外,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自杀的事件也频频发生,甚至许多让人羡慕的硕士,博士生,也放弃了他们美好的未来,从高楼跳下去,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相信每一个在学校的同学都听说过。但绝大多数的家长和教师对此还是一无所知,他们不明白自己的子女为何会自杀,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为子女付出了很多很多了,为何子女还会弃他们而去?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为此我国急需在校园中开展生命教育。

我们也看到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呼吁要开设生命教育这门课程,他们的呼声也很高,但是真正行动起来的却很少,因为在我国先前还没有这门课程,许多心理健康老师想开设,但是不知道怎么开设。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开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生命教育课程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想法。希望对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有所帮助。

开展生命教育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为什么不尊重生命,为什么自杀,在了解了这些原因后再去开展工作,目的性就高多了,效果也会明显的多。

南京大学桑志芹教授认为学生自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模仿。在自杀的学生当中有一部分纯粹是模仿,在明星张国荣跳楼自杀后的第二晚,大陆,香港相继又发生了多起跳楼自杀案,其中学生占很大比例。还有一部分学生看了武侠片中的情节,从高楼跳下。这种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只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就能比较好地防止此类自杀现象的出现。

压力。这个原因也在自杀者中间占很大的比例。有的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大,无形中使孩子的压力很大。有的孩子在没有完成父母的要求后,很害怕,便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因素,在学校自卑,觉得事事不如人,久而久之,若没有人加以引导,也会走上自杀的道路。在大学生中,主要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等使一部分学生放弃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借自杀出名。自杀者中有一部分是为了出名,这在他们的遗书中也提到了,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如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恋人间为了能永远在一起而双双徇情等。

在了解了学生自杀的原因后,我们就得做出行动,防止此类现象再次出现。这中间,学校的生命教育就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树立学生珍视生命、保护生命的信念。这个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从生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给我们的学生讲解。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与死,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

其次就要让学生学会保护生命。这个可以通过请消防人员和社会救助人员到学校开设讲座,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逃生知识,学会几种必要的求生技巧。

还有就是生命课程最好有专门的老师,这样老师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摸索课程的内容。目前不少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了心理教育专业,这部分学生将来能够胜任这种工作。

开展生命教育,不能只靠老师一人,还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生命的含义。北京有一所学校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位产妇分娩的过程,让学生知道生命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

开展生命教育同时应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要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炼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另外,我觉得一些电影也能让人产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感动学生的心灵。如《亚马逊的蝌蚪》,《帝企鹅日记》等,这些影片虽都从动物的角度来拍的,表达了动物对生命的追求,从动物身上折射出对生命的渴求是很让人震撼的,从而给人启发,使人懂得珍爱生命。另外许多有关生命教育的书籍如《我的爱》、《挑战死亡》,《死亡日记》等都能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还有我觉得生命教育课程应主要以开展活动为主,因为平时我们学生的压力很大,如果纯粹去讲解,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也就不关注这门课。我们开设这门课不仅要让学生珍惜生命,还要让我们的学生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学会放松,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进行角色互换的活动,让学生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将有助于学生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对情绪的控制。

当然课程的设计还需要我们的老师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需要我们的老师自己本身要热爱生命,只有教师自身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才能感动学生的心灵。也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去探索和创新。这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生命教育课程一定会跟上世界的潮流,走在世界前列,当然这需要我们一起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程灶火.《心灵解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7-59

2.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网,生命教育大谈专栏,[EB/OL].[2008-02-19]省略/html/lifedu_bbs/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德育;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而其传播内容良莠不齐,青少年作为最易接受新事物的特殊群体,无疑成为了网络影响最为深广的一族。一方面,网络可以丰富青少年的德育内容,拓宽青少年德育的渠道,增强青少年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网络的不良信息形成对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侵蚀,网络成瘾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传统的德育方式带来挑战。这种形势下,我们迫切需要顺应时展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理论,指导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德育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河南师范大学耿红卫教授著作《网络与青少年德育研究》(新华出版社2013年8月版)一书,立足于网络道德问题,以微言大义的宏观阐述与透彻深刻的专题研究相结合,解读了网络与青少年德育的关系,既有对于青少年存在的种种网络道德问题的反映,也有详尽而可行的解决措施,更以独到的眼光和辩证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在青少年德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读者正确认识网络,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对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德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览全书,亮点频出,简而言之,感受如下:

一、结构严谨,内容翔实

该著作分为五章,按照“总―分”的篇章思路,在第一章从宏观全局探讨了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从整体上把握网络社会和网络道德的特点,而后又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在二到五章分别探讨了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网络游戏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网络道德缺失与青少年犯罪、网络社交与青少年人格发展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理论概述――现状分析――策略构建”为基本框架,通过精炼而充分的理论阐述和原因分析,梳理了网络与青少年德育之间的关系,并以全面的眼光分析网络的利弊,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深层挖掘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一系列有效而独到的策略。体系完整,层次清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该著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分析青少年网络道德的现状,并以更加科学和理性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研究。问卷内容恰当,贴近实际,主体涉及学生、家长、教师三方,效度广、信度高,是该著的一大亮点。同时,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列举丰富典型的案例,深入浅出,引发读者的思考,也增加了读本的可读性。

二、与时俱进,方法科学

网络的出现,给德育实施的过程和效果带来了巨大变化,其开放性、自主性、不可控性无疑增加了青少年德育的难度。教育和一切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联系的事物一样,都需要敏感地紧跟时代步伐,紧贴人民需求,依时而变,因地制宜[1]。面对社会环境、教育现状以及德育主体的德行素养的新变化,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也必然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以应对挑战。该著以网络环境为背景,搜集了大量的动态数据资料,深入调查实际,广泛搜集材料,以时代前沿的前瞻性思维,敏锐地为我们解读了这一系列问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道德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泛的过程。真正有效的德育,就需要营造生动的、活泼的、实在的、行动的、自由的道德成长的生态环境,让学生实现自主的道德学习和自主的发展[2]。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个体”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度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的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学生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我约束的发展过程,它依赖于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协同作战。该著对策略的构建,集实践性和应用性于一体,全面而细致,可归纳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强调物质层面的网络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应用,重视制度层面的社会规范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关注精神层面网络素养和道德意识的培养;另一维度涉及青少年自身素养的提高、家长对网络的辨证认识、教师网络的应用意识、以及社会良好网络环境营造。在整个过程中,作者用游刃有余的解说,为青少年提供了明确的思想指南,为德育实施者准备了有效的行动手册,向各个层面的读者展示了全方位的德育策略,处处给人以柳暗花明的感觉,让人对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德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期待。

三、态度辩证,视角独特

青少年群体对网络的依赖,让家长和教师无不担忧,害怕孩子沉迷其中,荒废学业,进而谈“网”色变,一味禁止孩子接触网络。该著以辩证的思维和态度,深入透彻地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德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并未就此止笔,又立足网络的两面性,将目光转向网络对青少年德育的有利因素,呼吁家庭、学校、社会正确认识网络,摒弃那种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的狭隘观念,合理利用网络,利用青少年喜欢关注并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因势利导,将其作为实施德育的手段,而非简单地用“堵”的手段来应对信息时代的德育挑战。这是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的转变,对当代青少年德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有可以得到蓬勃发展的新事物,都一定有一些特点迎合了人们的需求。网络可以以如此宏大之势介入我们的生活,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生活、生产、交往等多方面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每天所接触的媒体是一个蕴涵丰富意义与多元文化的潘多拉之盒,若不经过一番学习与教育,人们就很容易被五光十色、充满扭曲的媒介文化所误导[3]。成人如此,青少年更是如此。作者在书中针对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德育问题,并非以教育者的姿态进行说教,而是分析网络本身的特点,抓住青少年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及其心理特征,挖掘德育问题的深层原因,如:网络游戏可以满足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网络社交可以满足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当他们在使用网络时,若没有人给予正确的指导,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在德育的实施上,除了对青少年自身提出了建议外,更对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提出了要求,特别是三者的全面结合。一方面,强调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根据其心理发展倾向做出恰当的教育行为,切实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以科学的知识和人文的情怀,引导青少年从科技理性和伦理理性的结合上获得相关的网络道德知识,培养学生以批判选择的理性观念进行网络活动。正如书中所说:“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应该是‘人’,着重解决人的行为问题。是从‘人’出发,构建在‘人’的基础上的一项基本人生教育工作。道德教育的两个能动体现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实实在在的有思维能力的‘人’。”这是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高度体现。

培养健全人格的公民,一直是人类教育追求的终极目的,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该著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针对网络给青少年德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更是以辩证的态度将网络作为德育手段,真正做到帮助青少年道德成长,使得网络道德教育真正成为关涉青少年生活和幸福的教育,是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新建构。(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校园守望者[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