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爱一人,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以前的交通是有多么不方便。
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最开始是靠人来运输,有需要运的东西,便用手提肩扛,后来有人发明了轮子,汽车,然后到现在的,大巴火车,高特 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使人类方便快捷不少,现在,在网上购物,路远的三四天也就可以运到。运输质量,大大提升不少,出门远行有急事也方便多了。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通讯工具,手机还没有在挨家挨户实行开来,短短数年过去,现在每个人手里有一个手机,以前学习知识,疑难杂问要从书本上,老师,朋友,家人那里去了解,现在直接拿出手机问互联网,所有疑难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上课听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在手机上上网搜查。以前人们通信,使用书信,要很久很久才能送到,后来发明了电报,电话,现在要想联系亲朋好友,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聊天,视频,发语音等。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在不断的壮大。科技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重工业的发展破坏环境靠两个腿走遍天下的,现在又快捷的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飞机,人们的身体素质就下降了。随着科技的发展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细菌和病毒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强,出现了“超级细菌”。
我们要利用好科技,为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用科技造福生活,生活检验科技。科技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是科技最好的试验品,检验科技对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
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实行“营改增”,其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在增值税扩围过程中,上海作为试点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业类企业重复征税的问题,规范了民营交通运输企业的会计核算,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部分交通运输业的一般纳税人造成了沉重的税负负担。相关部门必须对增值税扩围带来的问题进行具体原因的分析,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合理税收。
一、增值税扩围分析
增值税扩围是指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纳入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即实现“营改增”,通过税收调节产生对经济的影响。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到如今的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我国将通过扩大税收抵扣范围,争取想消费性增值税过渡,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增值税扩围经过了以下过程:2011年,国务院决定在上海进行增值税试点改革。并以交通运输业为试点对象;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将实现“营改增”,并将试点推向全国范围。
二、增值税扩围对交通运输业的有利影响及原因分析
增值税扩围的主要内容是“营改增”,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交通运输业,“营改增”之前,交通运输企业的营业税为3%,改革之后,不再征收营业税,而是以11%的比率征收增值税,这对交通运输业产生了两个主要方面的有利影响:
1.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
营业税在征收过程中,主要将交通运输业简单的划分为仓储业、运输业、流通加工业、业等,这些行业营业税的征收,是按照交易次数进行征收的,同一项业务也许会涉及重复征税,同时,营业税中关于交通运输业的税收征收,与增值税中的税收征收项目有重复之处,这就导致在征税过程中,同一行业既征收了营业税,又征收了一定的消费税,出现重复征税的问题,大大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1]。实现增值税扩围之后,将取消对交通运输企业的营业税的征收,而只征收增值税,从而可以在征税时,可以直接通过上一环节的税收进行进项税的抵扣,不是对营业总额进行征税,而是对上一环节增加的增值额进行征税,避免了税收的重复征收,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规范民营交通运输业的会计核算,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会计核算的规范与否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健全的会计核算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会计业务,规范会计行为,规范企业的资金运转,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依据。实现增值税的扩围之后,原本由税务局负责的税收监管,逐渐从税收征缴的混乱状态实现了规范程度较高的税收征管,加强了监管的力度,保证了民营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规范[2]。同时,营改增的实现,加强了对民营交通运输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征管,加强了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核算,健全了会计核算体制,保证了缴税的准确性。
三、增值税扩围对交通运输业的不利影响及原因分析
增值税扩围在给交通运输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消极负面的影响,大大增加了交通运输企业的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为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造成这种与初衷相悖的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营改增后,企业在缴税是哪个虽然避免了重复课税的问题,只需要缴纳增值税,但是税率也相应的提高,由原来的3%提高到11%,这是造成一般纳税人税负增加的最主要的原因;
2.交通运输业中部分企业可抵扣的金额较少,进而导致需要缴纳的税款相对增加,缺乏避税最有效的措施,进而导致税负上升。
3.在货物运输中,需要缴纳大量的公路通行费用,可以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但如果存在严重的乱收费现象,就无法进行相应运输费用的抵扣,实际上也就增加了企业的税负。
四、交通运输企业应对增值税扩围的措施分析
只有采取措施应对增值税扩围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真正发挥增值税扩围的作用,实现增值税扩围的意义[3]。企业必须从自身的状况出发,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尽量多的索取全进项税发票,从而增加进项税额的抵扣,具体做法如下:
1.交通运输企业应该尽量在与之相关的、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修理厂、加油站等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收集,增加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2.交通运输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供应商,以获得更多的增值税专用进项发票,享受更多的抵扣额,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我生活在天津,自从退休以后,出行的线路,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去北戴河探亲,二是去北京访友。然而,这两个地方,自改革开放以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可谓之大。尤其是在交通方面,就更为突出。从北戴河海滨,到北部的燕山脚下,不足百华里的距离,就横贯京山、京秦和大秦三条铁路。高速公路有京沈、沿海两条。还有102和205国道,至于省道和乡间公路,更是纵横交错,形成网状,四通八达。
那年回故乡,驱车前行,当下了高速公路后,就不认识所走的路了。虽然有路牌明确标注,还是出现在立交桥上转圈的现象,以致走错了路。因为原来的道路连影子都不见了,过去的标志物,也让新的建筑物所取代。只好下车问路,如同异乡人了。
至于去北京的交通,所发生的变化,是人人皆知,无需赘述。目前的进京公路,高速公路就有津京、京津塘和京沪三条。路面之好、速度之快,极大的缩短进京时间。
由于交通的便捷,旅客在路途时间大为缩短。假如乘火车去北京,只需要半小时的功夫就可以到达。去北戴河也只用三小时足矣。记得1953年我回家过春节,乘火车由天津到北戴河车站,整走了九个半小时。这与解放初期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据公布的资料显示:1949年,当时中国仅有2万2千公里铁路,其中还有近一半处于瘫痪状态。截至2008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8万公里。铁路货物年发送量在建国之初,不足5600万吨,六十年后的今天,已经达到33亿吨。时速由60公里以下的低速,发展到120公里的常速,现在已经达到200到350公里的高速铁路。由蒸汽机车时代步入内燃与电力机车时代,是一场跨越式的革命。
在公路方面,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已达373万公里,这是建国初期的46倍。其中高速公路的里程,已经达到60302公里。而这我们只用了20年时间。
商业为什么能够沿着河流两岸发展起来?主要还是交通的方便。来往的船只停靠在河边,货物在这里交易最为方便。运输的人员要休息和吃饭,甚至要购买日常用品,有的还涉及到异地风情的各种特产品的交易,在河流两岸以及码头的附近,则最为方便。正是利用了河流交通的诸多特点,很多商铺才由此应运而生。较低的交易成本和较方便的交易条件,使得那些针对交易产生的各种服务业也因而沿河发展起来了。
传统的物流依赖于河流交通便捷的条件,可以在这里发展。传统的贸易也要利用河流形成有规模的店铺。传统的服务业依托不断扩大的物流业和商品贸易,在河流两岸形成了为经营人员提供生活便利的宠大载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商业规模的扩大,城市也逐步形成了规模,因此而演绎出了一部围绕着河流的城市发展史。
如果说过去的历史,河流是交通的主要通道,带动了商业以及城市的发展。而现在,河流的功能已经被各种公路和铁路、民航所代替,河流还会成为商业发展的中心吗?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河流除了满足城市的供水之外,已经无法再利用河流的交通价值来为商业服务,我们如何利用河流呢?从另外的意义上看,河流好像新增了作为城市景观的价值。我们看到了地产宣传的广告,水景花园、别墅比比皆是,好像河流的利用可以更好地带动房地产的开发。那么,这些现象是不是意味着河流的价值只能体现在景观上?
一般情况下的理解,如果河流只具备景观价值,那么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价值,在河流两岸开发地产应该是有较大升值潜力的。至少,土地升值可以为政府带来巨大的土地出让收益,而且也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发展。按照这样的思路,河流两岸塑造景观形态,形成地产的景观需求,为房地产商的开发和销售埋下伏笔,正是政府和开发商所期待的。实际上,在我见到的大多数城市,之所以沿河两岸修建生态景观的休闲场所,就是为了给房地产的开发做铺垫。在这里,城市的管理者和开发商可谓配合得非常默契。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摈弃以往的河流两岸的自然发展路径,放弃商业开发,走景观路线,应该是城市河流景观塑造的出发点。因为河流一旦失去了交通功能,商业开发的价值和预期也就丧失了。如果简单地看河流和商业的关系,这种推论似乎无懈可击。可是,我们探讨的不仅仅是河流和商业的关系,而是河流的功能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事实上,城市的发展和商业之间的关系,恰恰决定了河流两岸功能的可延伸性。也就是说,历史上,河流因为有利于交通,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而带动了城市的发展。现在城市已经形成了,城市的商业或者是服务业的发展仍然是城市的核心功能。因此河流主要还是应该服务于城市的商业功能,带动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高铁时代正式向我走来。距离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随着5月11日京沪高铁的试运营。市召开这次高规格的全市“迎接高铁时代,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反映出市委、市政府对高铁重大发展机遇的科学掌握和对高铁旅游的高度重视。这是省五个高铁沿线乡村和三个跨线乡村第一个召开高铁旅游大会的乡村,谨代表省旅游局表示热烈祝贺。下面,就市高铁旅游发展谈几个问题。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高铁旅游的特点
以及京沪高铁即将通车,国高铁建设进入全面收获期。高铁作为一种现代高速交通工具,对旅游的影响十分广泛,归纳起来可以用10个关键词来诠释。第一个关键词:高速度”速度是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各国都在不时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高速列车的最高运行时速,分别达到300公里、300公里、280公里、270公里和250公里。武广高铁运行时速达到350公里,广州到武汉最快仅用2小时57分。京沪高铁运行时速将达到300公里以上,随着武广、郑西高铁的相继通车。不到5小时即可实现京沪陆路通达。第二个关键词:公交化”各国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4分钟一列(日本为3分钟)最小行车间隔。京沪高铁平均每8分钟一趟车,每天5个始发站平均发车150班次,年双向流量1.6亿人次,济南站的人流量将达到2000万人次,实现了高密度”公交化”运行。第三个关键词:同城化”高铁的建成运营实现了大城市之间或大城市与卫星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功能再划分,两城或多城变为“一城”即“同城化”高铁把山东变成了北京和上海的近郊。早上从北京、上海动身,中午到山东旅游、休闲、吃鲁菜,变得触手可及。同时,京沪高铁的建成将在山东省内形成围绕济南、青岛两地若干个“小时旅游圈”以济南为中心,1小时旅游圈”将覆盖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枣庄等;2小时旅游圈”可达东营、青岛、烟台、日照、临沂等;以青岛为中心的1小时旅游圈”将覆盖潍坊、烟台、威海、日照,实现了省内各乡村同城化。第四个关键词:目的地”山东地处京沪两大旅游中心乡村相互吸引、辐射的交叉地带,连接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最快、旅游消费能力最强的经济区域。借助京沪高铁的开通,山东作为高铁沿线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辐射半径将大幅扩展,客源流量与市场规模将呈现增长态势,有可能出现“爆棚”效应。第五个关键词:度假仓”即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度假仓式的旅游目的地要素齐全,行、游、住、食、购、娱全部包含在内,一站式解决游客的多种消费需求。近年来,各重要旅游目的地都在积极适应这一需求,从抓单体项目时代转向集群式、集约型发展时代,把大项目装进旅游度假区,或者将旅游度假区打造胜利能完备的综合性度假仓。第六个关键词:过境地”京沪两大国际都市综合优势突出,将会对沿线乡村形成“虹吸效应”游客对沿线旅游产品有所选择,同质化旅游产品许多可能会被过滤掉。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特色旅游资源、综合实力与竞争力较弱的地区,极易出现游客“过而不入”现象,区域旅游竞争格局中沦为“过境地”第七个关键词:零换乘”即在高铁站区内实现高铁与城市公交、轻轨、出租车、旅游大巴等交通工具的对接。高铁站区内规划建有完善的公交、客运、出租车以及通往机场的大巴、通往景区(点)旅游巴士停靠点和出入口,实现乡村各类交通与高铁的无缝对接”乡村轻轨、地铁的规划设计也都充分考虑到与高铁的有效衔接,预留通道和出入口。第八个关键词“一条龙”行、游、住、食、购、娱一站式服务。重点推广联动发展模式,使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娱乐场所、餐饮业等相互间联动合作,形成“景区+旅行社”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购物”景区+旅行社+旅游交通+娱乐场所+餐饮+购物”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条,使各方利益达到最大化,游客得到最大的旅游价值。第九个关键词:自由行”旅游者不再主动地接受旅行社的安排和服务,而是以高铁为主要交通工具,什么时间走,看什么、吃什么、玩什么、买什么,完全由个人决定。旅游产品的设计相应地能够满足高铁自由行游客的要求。第十个关键词:周末游”过去,周末只能在乡村近郊休闲旅游。高速铁路的发展为旅游带来了全新的出行方式,周末到数百公里以外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成为可能。周末以家庭游、个人游为主的自助方式将逐渐取代组团式出游,周末游”将成为高铁旅游的主要出游方式。
二、充分认识高铁对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京沪高铁沿线24个站点之一。京沪高铁开通后,京沪高铁在设曲阜东站。年单向旅客输送能力可达到8000万人次,将对的乡村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京沪高铁与京台高速、104国道和日东公路等形成的高速交通体系,将大大提升的可进入性,游客的数量和层次将会大幅提升。高铁开通后,巨大的客流将会产生强大的购物、餐饮、休闲、商品和服务消费能力,直接带动旅游产业链条的完善和提升,高铁经济”必将成为市今后经济发展的引爆点。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一)京沪高铁对市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一是加快推进市旅游目的地建设。京沪高铁将缩短客源地与市之间的感知距离。使更多的境内外游客选择来旅游,也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入境游客的二次分配”高铁效应带来的大量游客的涌入,将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形成“倒逼机制”加快推进市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进程。二是加速市旅游区域合作进程。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肯定引起高铁沿线旅游乡村以及旅游产品的重组,这为市融入高铁旅游时代,不时深化与相关城市的旅游合作发明了条件。三是促进市优化客源市场。京沪高铁沿线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3.3%2010年,北京市民出游率达到2.1次、上海达到2.5次,江苏达到1.7次。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将使更多的高端客源来休闲旅游,同时将进一步激活商务、美食、会展旅游市场,形成更具消费能力的中高端旅游消费群体。四是推动旅游产品提档升级。高铁旅游将带动休闲游、体验游、养生游、修学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发展,直接促进酒店住宿、餐饮娱乐、旅行汽车、特色购物等各要素产业发展。
(二)京沪高铁对市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京沪高铁是一把“双刃剑”对旅游业发展有促进作用。游客会流向设施完善、产品独特和服务优良的旅游目的地。单纯依靠门票收入的旅游目的地将极有可能成为高铁旅游经济的中转站”无法分享客源增加带来的更大效益。市如果不能加快旅游产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丰富旅游产品结构,推进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落伍。二是对市旅游交通体系的挑战。从地理位置上看,市正好处于至北京2小时、至上海2.5小时的黄金分割点”上,这一优势将会推动市成为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因此,主要景点之间道路状况、旅游交通网络、交通工具的多样化水平,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对市旅游接待设施建设的挑战。高铁游客对高端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娱乐设施、综合服务设施等要求较高。市目前酒店规模档次较低、旅游演艺项目缺乏、旅游购物欠发达、集散中心功能不完善,高铁对市旅游接待设施形成了考验。四是对市旅游服务和人才的挑战。高铁旅游”使沿线乡村间的合作与竞争加剧。这种竞争不只是旅游产品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包括旅游规划人才、市场营销人才、旅游管理人才、旅游服务人才等。目前,市还没有做好充沛的准备。
三、有关建议
做好高铁旅游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从旅游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实现高铁与城市交通的零换乘”迎接高铁时代到来。实现高铁与城市交通的站内“零换乘”一是加快推进乡村交通与高铁的站内衔接。要在高铁站区内规划建设完善的公交、客运、出租车以及通往机场的大巴、通往景区(点)旅游巴士停靠点和出入口,真正实现乡村各类交通与高铁的无缝对接”使不断涌入的游客及时分流到市区、景区;要与周边乡村做好交通衔接,开通旅游直通车,提高市的可进入性。二是加快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有关资料显示,自助游散客已经占到游客总量的80%以上,成为旅游者的主体。市要积极适应这种新趋势,充分考虑高铁游客、自驾车游客等散客的需求,高铁站区、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相对集中区域,建设信息化水平较高,咨询、预定、服务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集散中心。
(二)加快实现旅行社对高铁游客的一条龙”服务。旅行社是旅游产业的龙头。必需充分发挥旅行社的作用,做到旅行社对高铁游客的一条龙”服务。一是加快推进旅行社向高铁站点聚集。要协调铁路部门,支持重点旅行社在站内设立经营点或柜台,实现旅行社与高铁游客的零距离”对接。二是深入推进旅行社与旅游要素的有效衔接。借鉴枣庄市的做法,引导和推动旅行社与景区、宾馆、餐饮、汽车公司、购物商店等捆绑经营,共同推出打折优惠活动,让利游客。三是为旅行社“一条龙”服务提供条件和支持。主要是租用场地、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三)打造高铁特色旅游产品。一是推出有竞争力产品。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有价格、品质双重竞争优势的一日游”周末游”旅游产品,真正形成市场优势。二是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省旅游局正在组织编写《山东不可不去的一百个地方》山东不可不吃的一百种美食》和《山东不可不买的一百种旅游纪念品》高铁开通后,将在高铁沿线乡村投放。市要抓紧整合包装外地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参与推介,抢占市场先机。
(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一是加强乡村间的对接。要主动加强与北京、上海、济南、泰安、青岛等其他高铁沿线及跨线城市的对接。共同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跨地区产品组合。建议重点加强与泰安的合作,联合打造最具竞争力的高铁世界遗产旅游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