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死亡教育的缺失

死亡教育的缺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死亡教育的缺失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现状 成因 培养策略

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沟通魅力,培养大学生自信、开放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强其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使其易于取得他人的愉快合作和帮助,是其尽快融入社会,走向成功的通行证。相反,沟通能力差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边缘化。但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等,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为此,高等院校就要未雨绸缪,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沟通能力的培养教育。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了探讨[1]。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现在不少新毕业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欠缺,有时写个通知都写不清楚,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十分清楚地表达出来,因而不愿意参与交流沟通,给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造成现代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原因如下。

1.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

为了应对中考、高考,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进入了紧张的应试状态,生活在几乎封闭的学习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理念和习惯:只要分数上去了,其他都不须顾及。没有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更缺乏沟通能力的训练,造成一大批学生交往与沟通能力的缺失。进入大学新的环境后,有些同学不适应、不习惯,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有些学生还是只关心成绩,忙于钻研专业课和技术训练。同学之间缺乏互相关心和交流,即使有沟通也是在很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的,沟通能力的训练明显不足[2]。

2.家庭教育的影响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两种极端:一是对孩子极其宠爱,使孩子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性格和自私自利的品性,从而缺少宽容、谦让和合作的精神;二是居高临下,不能与孩子平等相处,使孩子处于思想压抑的状态。两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大学集体生活中,要么只顾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只强调自己的感受;要么把话藏在心里,不去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欠缺是必然的[3]。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校园诚信缺失的现象,如请“”、考试作弊、学术成果剽窃、假文凭、假学历等,使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大学生受学习、社交、工作、经济、家庭等方面压力的影响,有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产生一些自卑、孤独和嫉妒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以个人利益为处世原则,看不起来自农村和困难家庭的同学,巴结父母有权势的同学,加剧了大学生之间的隔阂。

4.能力欠缺导致实践上的偏差

由于校园交往的范围窄,交往的对象相对单一,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使不少学生虽有交往的愿望,但缺乏交往的能力,导致实践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人因为一味追求真空似的友谊而时常感到“遭受打击”;有些人又因为一味追求“有钱就好”的庸俗关系学而抛弃了朋友间最基本的因素――“真诚”;也有些人因为根本不重视人际交往而导致不会与人交往,只能孤独地活在自我的狭小的天地里。

二、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紧迫感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沟通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上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他认为这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部副主任张仁伟曾直言,现在企业招聘不应只强调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较多的看重综合素质,即所谓的“软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在华南理工大学团委联合企业共同举办的2009年度榜样学子评选活动中,则特别加入了沟通能力的训练。另外,麦可思2009年的就业蓝皮书也肯定了此观点,认为:本科毕业生亟需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的能力等。

现代社会,成绩的优异不再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大部分的人才招聘机构更看重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微软在2008年的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实习生招募会上明确表示,除硬技能要求外,微软更关注“软性技能”,要求应聘者工作有激情、沟通有技巧等,否则,即使技术再优秀,微软也会“一票否决”。而在同年6月举行的“ACCA就业力大比拼”上海赛区决赛设置的“校企对话”环节中,多家知名企业(包括安永、毕马威、BP、德勤、杜邦、高露洁、普华永道)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把沟通能力等“软能力”放在第一位。但遗憾的是,专门为提高沟通能力的课程在全国各大学并未普遍开设,即使有沟通课程也仅是选修课而已,没有作为必修课。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沟通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而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大学里可以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有目的地营造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关系氛围,增加同学们的沟通交流机会,引导学生由想说话变为敢说话,渴望说话。

2.开设心理学和沟通教学课程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可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在大一第一个学期就开设此类课程,这可使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融入集体生活中,在正直、平等、诚信、宽容的原则下愉快地渡过四年的大学生活,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心理学教育,使大学生克服沟通中的心理障碍,培养集体意识。

3.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遵循行为学、心理学的规律,正确引导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时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与自己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缺点,回味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拥有一颗宽容之心。从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开始,鼓励并帮助学生锻炼提高交往和沟通能力。

4.加强诚信教育

面对校园里和社会上诚信缺失的众多现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诚信沟通环境。引导学生多看事物的正面,通过点滴小事,培养学生的诚信责任和诚信意识,并在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中做到以诚相待、信守诺言。诚信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生活化、案例化,避免空洞的说教,要把诚信贯穿于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之中,在长期的诚信教育熏染下,形成诚信的人格[4]。

5.建立交友平台

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沟通的习惯是因为交友圈比较狭小,没有找到“趣味相投”的聊友。鉴于网络技术比较畅通,大学生较多地依恋网络的特点,各高校可以建立类似于BBS之类的同校网络平台,每个同学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想法在那里讨论和发表。由于同校,他们可能就会走出网络,找到本人,深入了解,形成沟通的习惯之后,就会尝试着去和更多的人交流,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有目的地营造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交往氛围[5-6]。

四、结语

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人数与社会岗位数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大学生若想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除了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因此,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就成为了一个合格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良性发展与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和必备素质。而开设沟通技巧与能力等相关课程则是加强在校大学生沟通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开设此类课程,以及教育者的引导,诚信教育和交友平台等途径,逐渐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这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创新意识,大幅度地提升其沟通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长青.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J].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报,2006,(18):12.

[2]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56.

[3]陈怡露,周斯翔.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科学时代,2007,11,(1):26.

[4]苏洁.大学校园的诚信缺失及其解决对策[J].唐都学刊,2006,22,(5):46.

[5]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

[6]曹威麟,段晓群,郭江平.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7,(4).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一生中却常常遭遇失败。甚至可以说,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成功反倒是非常态的。我们的一生中要面对学业的失败、事业的失败、情感的失败等挫折,当代大学生则更是如此。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生的各种事务还未定型,学生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还有待提高,加上在应试教育阶段中形成的依赖心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若是碰上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且是必需的。要教育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基础上,善待生命、享受生命,培育一颗饱含热情、充满生机的心灵;理解成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同样失败与挫折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回避,只能积极去应对;假想自己站在人生终点和死亡面前,激励自己积极从容应对人生的磨难;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得之淡然,失之垣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应该过“苦行憎”一般的人生,否则又将走向对生命理解的另一个极端。我们既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正确理解死亡,更要享受生命。我们无理由排斥物质的享受、工作的轻松舒适、无压力等愉悦之事,更不是要主动去寻找失败与挫折。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死教育;生命;死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32-02

人的一生仿佛一场旅途,日日行进中,常常忘记了生与死这两个路标。偶然间由于亲友的离去或是灾难的发生,让人们不得不被迫重拾生死的话题,然而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如何更好地生和死,皆为一般知识所不及。面对物质化的社会、无常的生命,当代中国大学生出现了生命困顿,主要表现在生命价值的缺失与生活意义的迷惘上。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被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却并未被视为身心都要获得成长的“生命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能解复杂的数学题目,却难以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生和死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言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无须对死亡忌讳甚至避而不谈。生死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和死的探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坦然面对生死并找寻生命的意义。在生死教育匮乏的今天,以生死教育为切入点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一、唤醒大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需要

近些年来,从马加爵到药家鑫,从杀人到自杀,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的早逝及对生命的体验都在警醒人们不要忽视死亡,不要漠视生命。

生命是最基本的载体。人生的恩爱情仇、人生的理想抱负、人生的幸福苦痛都需要生命这个最基本的载体。而生命无论对于哪个人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这逝者如斯夫的时空之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生命之旅,没有人可以重新来过。面对遗憾的生命的选择,人们只能留下“人生自是长恨水长东”的唏嘘泪水。一旦失去了它,没有人能再活过来,没有人能活第二次。这里的生命不仅指自己的生命,也包括他人的生命;不仅指人的生命,也包括自然界的其他生命。

生命原是人的最珍贵的价值。但一个活着的人的生命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金钱还是权力,是名声还是地位?面对死亡,人到底应该怎样活?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耗尽毕生心血、用尽一切手段去追求权力、地位、金钱、名声等等,甚至把这些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淮南王书》把这方面的思想概括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庄子也一再强调要“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相反的情形则是“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在庄子看来,生命与物欲是对立的,被物欲控制住的人是与生命的本性背道而驰的,因而是颠倒的人。我们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上,人人必须为生存而奋斗,这一点决定了生命本身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忽视的必然性。但这些是不是真正生命所需要的?得到这些后真可以没有遗憾地面对死亡吗?人是自然界的一员,被自然界赋予了欲望和需求,正是由于这些欲望与需求社会才会前进,科技才会发展,作为拥有了生命的人,当然有权享受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切。但是,正如周国平所言,生命欲望和物欲是两回事。生命的欲望不仅在于物质的满足,更有安全、健康,特别是情感等需求,而物欲倾覆下的情感追求在今天尤为重要。

孔子说“未知死,焉知生”,我们也会有同样感触,那就是在看到有人生命消逝的时候,总是感触良多,生发出对“生活”、“生命”的感慨和重新认识。这种认识和感触,是正面的劝导和讲授所难以实现的。而现在大学生中常见的感觉生活无聊、肆意地挥霍生命等现象,也正表明着“生死教育”缺失。死亡是可怕的,但死亡教育不仅不可怕,而且具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和教育价值。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死亡教育也就应该得到正视,得到重视。通过生死教育,学生将学会思考生命,珍惜生活,承担其生命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义务。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使个体接受、认同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力求使外在于人的各种准则、规则内化为个体的一种需求。生死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当代教育应该注重和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更好适应“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现代教育越来越偏重专业技能传授,而缺失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生死教育通过探讨死亡甚至体验死亡的方式激发大学生注重生命价值,重塑生命意义。

生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大学生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死亡;促使大学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帮助大学生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问题,加深大学生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生死教育无疑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生命是顽强的、倔强的,可以在坚硬的石头上绽放生命花朵,而与此同时生命又是脆弱、无助的:疾病、车祸、自然灾害会须臾夺取鲜活的生命,此事古难全。当死亡悄然而至时,能否有正确的、积极的心态?能否为了生命未完成的、未尽到的责任和义务与死神进行殊死的搏斗?即使面对别人的死亡,我们也不会无动于衷,生命中爱的情感会被激发,除了对死难者的哀思、同情甚至帮助,我们还会反思自己的生命,什么是生命中被忽视而又不能舍弃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死教育为契机,以生死教育引发的情感感召学生对家、国感恩,唤醒学生对父母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社会的爱,引导学生最终接受、认同外在的准则与规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于情感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理性理论的接受和认同比单纯理论说教更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

三、应对国人(大学生)精神困境的需要

中国实用理性的精神使我们从来都不会忽视脚下的事情,由于信仰缺乏、有一段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社会经济的转型,我们今天看到触及道德底线的事情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社会现在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是人之为人的责任与义务观念确立。20世纪80年代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人们开始强调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伴随经济体制转型而来的是文化视野的开拓、网络社会信息的爆炸,传统文化逐渐消亡、被人们遗忘。传统文化被丢弃后,道德滑坡日益显现,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举手之劳的善举在今天竟变成一种奢望:比如摔倒老人要不要扶的讨论,比如路过受伤的小悦悦却不施以援手的18个冷漠的路人……在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的调控下,毒胶囊、毒酸奶让人们流着泪自娱着“2012皮鞋很忙”……当国人发出“中国,请慢些走,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等一等你的人民”的呼吁时,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道德的重建于今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传统文化在一段时期被割裂;中国化的道路仍然很艰巨、正在进行;完全以经济为主导的弊端日益显现;那么,在今天,什么可以担此重任,成为中国人新的精神支柱呢?在此背景下,感性、情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给予人们新的启示。李泽厚的思想颇具代表性,如其所描述:“‘不知何事萦怀抱,醉也无聊,睡也无聊。’如此偶然人生,如此孤独命运,怎能不‘烦’、‘畏’?但与其去重建‘性’、‘理’、‘天’、‘Being’、‘上帝’、‘五行’等等‘道体’来管辖、统治、皈依、归宿,又何不就皈依归宿在这‘情’、这‘乐’、这‘超时间’、这‘天人交会’,总之这‘故园情意’中呢?”[2]

生死教育实际是一种情感教育,以生特别是死为切入点唤醒高校学生的情感进而升华为道德情感的一种教育方式。情感具有个性解放、情感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性,并超越时空的局限,更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死的恐惧进而引发的对生的珍惜的情感嵌入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在《与梁燕城的对谈》一文中,当李泽厚被梁燕城问及最后的信念时,李泽厚回答曰“是情感”。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情感,包括人与上帝的关系,最后还是一种情感问题。”[1]这种观点可能有所偏颇,但其对于今天思想道德教育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今天社会转型期间,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传统美德正在被一部分人遗忘;家庭、学校和社会相关方面的教育也不完善。可以说我们社会现在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生死教育则可以促进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生死教育针对的是科技发达、物质富裕时代“人生观的虚浅与道德的沉沦”的一味精神良药和情感的寄托。人们对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我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死问题,常无法真正了解,而衍生出许多不尊重他人生命与自我伤害的事件。生死教育的推广虽因自杀、杀人而始,但其最终目标却并非偏重于“自杀防治”的主题,而是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重建为目标。

参考文献: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第4篇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一、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身心发展的龃龉、有限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得不偿失频繁发生,推行青少年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1、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提升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青少年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2、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青少年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青少年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青少年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4、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青少年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5、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青少年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因此,应加快教育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善待生命,帮助青少年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目标

主要有四个目标:让青少年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让青少年阐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让青少年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让青少年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正确人生观。

从生命教育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是作为预防青少年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然而人生命的全部不仅仅是生物的躯体,自然的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前提和物质载体,真正让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是人类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在考察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不但要输入“珍爱生命”基础观念,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的生命形态和特征的本质要求。

三、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手段

(一)从生命教育缺失面着手

2009年3月底,上海殡葬行业举办了首次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应聘的大青少年络绎不绝,418个殡葬岗位吸引了5000名大青少年到现场咨询,并收到简历3220份,其中龙华殡仪馆不到1小时就收到百多份简历,反响大大超出主办方预期。问这些青少年为什么来应聘,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今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形势严峻,想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慢慢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有很多求职者强调,这一行业福利待遇好,比较稳定。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到殡葬业的社会意义而真正有意投身这项工作,这些小小的招聘细节就折射出了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缺失。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应届大学生是否做好了从业的心理准备?以目前普通大学生的观念、心理承受力而言,他们从事殡葬业工作无疑会面临巨大挑战。这其实提出了一个有关生命教育的课题。当前中国社会,生命教育普遍缺失。谈到“死亡”,一般人仍然无法坦然面对,觉得“不吉利”,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避讳这一话题,更坚决地将其拒之于儿童教育之外,生怕对儿童心理产生阴影。然而,只有从死亡出发,才能正确理解生命、安顿生命,才能表达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涵。

很多艺术作品是以死亡为主题的,我们完全可以把生命教育与艺术欣赏、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比如西方宗教音乐中的弥撒曲、安魂曲等,都很美妙动人。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提升了对于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就像片中所说的,“逝去的,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是走向下一个旅程”。入殓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在逝者将进入最后居所之前,为他们整理妆容的人,是“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她)永恒美丽”的人。影片中的入殓师,面对逝者的遗体,用极尽温情又富于条理的手法,为安静地躺在榻榻米上的“熟睡者”,擦拭身体,更衣,化妆,还原逝者生前让人熟悉的容貌。那种认真、关切,感动着在一旁注视的家人,也深深打动了我们。它消解了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促使我们思考生命逝去的意义,提醒我们:人生的最后一次旅程,不仅对于逝者,而且对逝者身边的所有人都是一次生命的感悟。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原本是一名大提琴手,成为入殓师亲身体验过一切之后,才真正对生命有所感悟。

(二)用校园教育普及

近年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生命教育也被引入中小学校园并逐渐在社会普及。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生命存在的价值,包括理解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乃至敬畏生命,认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涵,在不少国家是一门课程,相比之下,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教育界人士和民间团体,早已开始重视生命教育,甚至把“死亡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美国是起步最早的国家之一,其“死亡教育”在上世纪年代兴起。最初是在大学中开设相关课程,后来逐渐由大学扩展到中小学,由学校进入社会。目前,已成立了多种相关的学术机构,各种普及性书籍、期刊、音像制品也大量发行。美国儿童教育工作者认为,实际上,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死亡”这个词,他们可能会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对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惧。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一般会直截了当、简单明了地回答,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的答案。此外,他们也较少借用神话或宗教中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说法来对死亡进行解释——因为如果孩子长大后不相信这些,那就会更加无所适从。美国的一些小学还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担当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场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除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等许多国家的大中小学也都开设了“死亡教育”课,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通过参观殡仪馆、为临终病人送祝福等活动,让青少年直面死亡,消除对死亡的可怕印象。这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借专题教育升华

青少年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爱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要从青少年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要注意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

还可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专题教育。清明时节,人们习惯上要焚香祭奠,扫墓踏青,向先人表示尊敬,对逝去的生命表达深切而绵绵不断的思念。出于遵从社会习俗、弘扬传统文化等原因,清明节已被设为国家法定假日。但除了发掘这一习俗的传统文化内涵之外,清明节也应该成为我们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利用祭扫的习俗,可以自然而然地提示人们关注“生死”这一人生根本问题,并由此提升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宽教育阵地

青少年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阵地。围绕青少年身边问题,让青少年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活动,拓展青少年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在自然博物馆、大自然和农村劳动中,让青少年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青少年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青少年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在了解青少年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和安排生命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在场景式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悟生命的价值。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第5篇

学者们逐渐感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应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随之提出了一些对于生命教育的见解。学校也开始逐渐重视生命教育在课堂中的开展。从2004年上海开始制定并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时起,“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目前,生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大范围地展开。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更是未经展开,急需予以重视。从传统意义上讲,学校一般给予留守儿童的是文化知识方面的指导,家庭才是道德、安全等生命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在生命教育方面,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应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子女的行为与价值观,进而潜移默化地对子女进行有关生命方面的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处于无能力自保的弱势地位。他们在实际上已经解体的家庭中成长,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长期处于家庭教育的真空状态。中小学的留守儿童教育,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尚未建立完整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环境,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家庭教育的缺失无法由社会来弥补。但是,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意味着学校对儿童教育的责任加强。除了固有的知识教育外,学校还应代替家庭加强对学生生命方面的教育,弥补由于父母的缺失而造成的留守儿童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认识的误区。不论是性别、年龄、地区分布等客观因素,还是在诸如心理以及身体、生活水平、接受教育的状况等主观方面,留守儿童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弥补因留守儿童家庭不健全所造成的生命教育的缺失,学校在继续加强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采取与留守儿童的自身需要、愿望相适应的措施,积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针对因成长中家庭不健全和教育不足而带来的生命意识缺失的现状,农村学校应采取多方措施来加以弥补,努力探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应注重农村留守儿童生命理念的树立和实践指导。

首先,农村中小学应注重留守儿童生命理念的树立。应帮助他们树立珍惜生命的理念,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其价值,应当理性面对死亡。认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最宝贵的便是生命。只有将生命充分利用起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才不会虚度一生。其次,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理想。理想信念是支撑一个人坚持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只有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才不会出现迷茫。当然,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树立理想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需要学校用一些先进的事例来教育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树立理想目标,教导留守儿童逐步实现制定的目标。再次,学校要做到统筹全局,丰富教育内容。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农村有很多天然的娱乐场所,在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危险。因此,要加强对生存意识、生命责任、生命挫折、生命死亡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努力创造更大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三、学校应设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教育模式。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帮助留守儿童从本质上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加强生命教育的效果。对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生活阅历还是一张白纸,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成长。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理论教育,用真实的事例引导他们,驱散孩子们心中的迷茫。农村中小学应注重生命教育实践,学校可通过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来增强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危险场景的现场模拟等,让农村留守儿童更直观地体验生存感受。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价值。应当拓展生命教育的载体,学校应加强关于生命知识的教育,在多个学科中进行有关“生命教育”的渗透。重视和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当中,从而努力创造更好的生命教育环境。

四、将生命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结合。

健康的生命是学习的首要基础。只有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的教学活动才能正常开展。但是,一般的学校教育往往将传统的文化知识教学放在首位,容易忽视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地位远远低于其他学科。所以,学校应当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设置独立于传统学科教学的生命教育内容,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意识。众所周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首要职责。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占据整个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正规的课堂学习。学校应将生命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将生命的意义渗透到留守儿童的内心,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强身心锻炼。此外,既保证生命教育能够作为独立的版块开展,又能保证生命教育未完全脱离科学教育,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生命教育的意义才能够更加有效合理的得到实现。

五、通过情感教育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

家庭的不健全及家庭教育的不足,使留守儿童未能接受正常的生命教育,生命意识淡薄。据调查统计,大多数少年犯的犯罪原因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导致,他们从未有过正常的家庭体验,所以不能够设身处地的体会其他人的感受,道德观念较差,家庭意识淡薄。学校在尝试着对留守儿童进行生命教育时,要重视加强对留守儿童感情上的关怀和弥补。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是天真、脆弱且需要依靠的,面对长期家庭缺失和社会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学校可以尝试实行教育家庭化。通过亲情教育、温暖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情感教育模式,将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让他们感受到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温暖的“家”。

六、加强对教师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进修。

很多教师从未接触过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知识,对生命教育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教师是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是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之人,是学生最为信赖之人。教师只有将知识完全理解透彻,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才能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生命的意义。但是,一些教师的师德水平低下,对学生打骂、侮辱。教师在自身素质水平低下的条件下,难以胜任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任务。要想顺利的开展生命教育,学校还应重视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教师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培训,从各个环节确保生命教育的实现。

七、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