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专业硕士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会计论文的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又称科研论文、研究论文、专题论文,是会计学界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科研人员总结科研成果,送交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交流的论文。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近几年来,会计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鼓励的“双师型”教师应在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只有展,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提供专业论文写作服务,包括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硕士论文等高端论文服务,请联系:电话13795489978,qq357500023谈一下自己的看这样,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才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融为一法。体,“边学习边实践”体现了会计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课程学时重复性问题为了加强会计师资力量的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应鼓励自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生员有两类:职专类考己的专业任职教师,走出校门到相关的行业、企业去兼职锻生和普通高中类考生。绝大多数职专类考生在职专时学过炼;教师自己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建设一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会计课程,而高中类考生和少一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部分职专类考生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也就是说,同时进人键,会计专业尤其不能例外。会计专业学习的学生专业基础相差甚远。我认为可以从两个
二、教材问题途径加以解决。第一,按照两类生员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优秀的教材能够提高学课程和学时;第二,规定免修但不能免考。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目二、专业教师问题前,各高职院校使用的会计教材有以下两种情况:高等会计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在于它的职业性。怎样1.高职专科使用现有本科类会计教材。如果学校原有本体现这一特点,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而绝大多科会计专业,则大多数学校在给自己的高职院校的专科学生数情况下,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又取决于任上课时选用的教材基本上和本科生一样,只不过在讲课时做课教师。
因此,作为一名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师,如果没有一些删减或降低一些难度。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教材和学生不从事过企业会计实务工作,那他在职业教育这方面是欠缺能很好地协调,学生在预习时不知道该看什么,该掌握哪些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普通教育是基内容。而且,一本教材有自己的前后顺序,有自己的体系,讲础知识传授在先,实践实习过程在后。而职业教育则强调实课时如果跳着讲、挑着讲,势必造成知识体系的不连贯、不畅践与基础并重,甚至实践课的学时应多理论课时。这就要求通。这样做,教师讲课费劲,学生听课也不容易。会计教师必须是身兼两职:教师和会计师,即国家教育部门2.高职专科使用专科类会计教材。如果学院是新成立的或会计专业是新设置的,那么教材很可能是从各出版社买进的,可能出现不尽适用的情况。针对以上状况,学校最好是组织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自编教材。根据学生的情况和专业建设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内容、案例,做到特点鲜明、重点突出。如果学校不具备自编教材的能力,在购进教材时应该舍得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详读、研究,做到优中选优,而不是盲目购买。
三、课程设置和考试方法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能立即就业。这就要求它所设置的专业课程要紧跟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形势的发展。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指出: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很多高职院校都设置了与经济有密切联系的会计专业,课程安排大多模仿会计本科设置。其实,很多高等会计职业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上,学历水平比本科教育低,学习时间也比本科教育短。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不应该模仿本科教育,可以少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如只设置《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其他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高级财务会计》、《西方会计》、《税务会计》则可以不设置或开设课时量较少的专题。这样,我们把较多的时间用来讲专业核心课,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可以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职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采用传统的试卷测试显然不很适合。超级秘书网
那么,怎样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呢?解决案例和大作业不失为很好的方法。如,考查《会计原理》时,可以布置相关企业的背景资料,给出若干必备条件,让学生有所选择地使用,从凭证到帐簿,再到报表,每个学生的选择和实际操作都会有所差别,但可能都正确。除此以外,学生课余时间对会计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探讨,都可以作为考试成绩的参考。那种期末卷面成绩一锤定音的考试方法最不符合会计职业教育的特点。
四、会计诚信教育贯穿高等职业教育始终高等会计职业教育与会计本科教育相比,更注重实践技能,但这并不等于忽视对学生的会计理论教育和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后者。只有夯实理论和技能基础,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我们的毕业生更多的是从事具体的、简单一些的会计实务工作,接触帐务和金钱的机会多。因此,在学期间,要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这方面,除了学习《会计法》以外,更多的引进国内外的相关案例教学,会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改善 高职 会计 校外实训
会计本身是一项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几乎所有企业在招聘会计人才时,都要求至少有1-3年相关工作经验,这种工作经验是校内模拟实训无法解决的,必须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才可能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但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却面临着诸多难题。
一、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瓶颈
通过历时近两年的调研和走访,发现制约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校外实训的瓶颈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高职院校层面来看,大部分院校心有余而力不足
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研,发现大部分院校对校内实训安排做基本上大同小异,对校外实训有部分院校做得相对较好,但是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与保密性,使得企业还是不会放心让学生去接触财务,同时,由于平时企业财务人员也相当繁忙,更没心情去带学生去实习。因此,有相当多的院校建立了实训基地,但也仅仅只是做做样子,学生参与实训往往也都只是流于表面,即使签定了实习基地协议,也仅仅是形式而已。这是所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存在的问题,也是学生实训的瓶颈。
(二)从已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层面来看,难以学以致用,职业判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学历相对较低的约束,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到大企业工作的机会很少,大部分在小企业从事财务工作。一方面由于接触的业务较少,在校所学的知识在实务中应用较少;另一方面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在实务操作中对有些具体的业务不知如何处理。有少部分同学在企业混得还不错,原因是这部分同学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较强,比较受企业欢迎。
(三)从用人单位层面来看,企业有企业的难处
作为以营利为目标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他们需要的是快速胜任工作,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员工,而不是毫无经验的学生。尤其是与大企业相比的小企业,本身的生存压力比较大,对自身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小,因此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义务也不愿意花时间去培养学生。
二、改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校外实训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人脉关系,找企业不如把企业请进来
学校可以通过与社会上的企业相联系,也可以发动学校的教职员工动用个人的社会关系联系企业,并作为硬指标加到教师身上,将企业的能人请到学校上实训课,而且不是只上一两堂课而是最起码上一学期的实训课,或是完成一门课的实习实训,把企业的账经过简化与处理后带到校园交由学生做,学校应给予企业和企业实训教师一定的报酬。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可以鼓励相关企业走进校园,给予企业赞助,提供各种方便,可以通过先鼓励需要大批技术工人的理工科的企业与校企联合办学,形成订单式培养,再与会计专业进行实习实训合作,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或是通过由在校教师成立代账公司,承接企业的业务,然后手把手交由学生来做,教师从中把关,当然作为校方,应在利益分配方面要权衡利弊。
(二)学生要出去,不如老师先出去
如果采用上一种方法有难度,也可以派教师先出去,学校在保障教师各种福利待遇的基础上,放手让教师发挥其个人的人脉资源,到社会上去找企业,待教师安定下来后,再派学生出去实习实训。
(三)校企合作,采取“双职双挂”
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采取“双职双挂”,也就是请企业的能人走进校园。在学校任职,学校给予其一定报酬,学校的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到企业去任职,校方仍然支付教师报酬,企业同时也支付教师报酬,教师给企业带来最新的知识,企业为学生带来实务操作。
(四)找已毕业就业的学生,以老带新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是最快捷的方法,发动历届已毕业有作为的毕业学生,让他们以老带新,手把手传授,当然这要考虑其单位是否允许,但校方可以出面为其创造条件。作为从母校毕业的学生,只要其单位同意一定会认真地传授学弟和学妹们的。
总之,由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受会计保密性、实训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条件的制约,使得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异常艰难。但高职院校只要能够真真正正地为学生着想,而实际也是为学校在激烈地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可以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公司等开展松散式、培训式和引入式的实训基地建设方式,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不同的实习实训机会,从而增加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实践技能,最终可以实现快速就业。
参考文献
[1]张锐.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J]. 科技广场.2012(02).
[2]陈政赵.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市场,2012(10).
[3]张锐.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模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张小红.破解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难题.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08).
[5]鲁学生.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运行机制探讨.新余学院学报.2013(02).
1会计学在信息技术发展下的要求
1.1更新会计观念
社会日益发展,思想也日益更新,唯有如此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于传统会计而言,利益就是核算中心,所有的工作均以利益为前提。然而,在现代市场中,利益只是工作内容之一,比它更重要的则是产品其自身,无论是其对外形象,发展前景,市场占有率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会计观念的更新是必然的。如此,方能有效解决目前会计学所面临的问题。
1.2重新定位对象
会计目标是会计学理论体系的起点,唯有明确了会计目标才能知道其发展的方向。相对于以前的会计对象,会计界中有两种主要的观点:其一,决策有用观点,即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帮助其做出有效的决定。其二,受托责任观点,即会计对象反映运营者的经济责任。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下,这两种会计对象均会发生变化,所以要求会计信息对自身决定的帮助更大一些,与此同时,现金流量,未来发展情况,预测盈利等内容必须在会计信息中充分披露出来,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1.3转变会计核算的方法与程序
在会计业务处理时所使用的方法就是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指的是会计处理账务的具体过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中,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伴随着会计概念与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这样才能适应新环境的发展与需求。
2会计学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的变化
2.1集成化
会计信息的数据来自于业务部门,是以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反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海洋中的那一座孤岛,绝大部分业务信息都能够将信息转化变为现实,使其直接成为会计信息。因此,会计数据的处理显现出集成化模式。
2.2多元化
集信息收集与提供多元化;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住处空间的多元化等等。信息收集与提供是指在经济社会一体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条件下,系统通过对企业各个部门机构的信息对口转化与提供。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是指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环境下,会计系统除了主体所认同的计算方法的同时还有许多其它的备选计算方法,便于有效地进行财务分析,预估与决定。住处空间多元化是信息处理多元化的表现。会计系统提供信息的空间非常宽阔,根据人们的需求,有货币形态的信息,同时也有非货币形态的会计信息。
3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学中的有效运用
3.1开放教学时空,丰富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中,教师所采取的仅仅是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得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更好的交流,但是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播却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传播的区间范围仅仅是那一个班的同学,并且会计专业知识又有别于其他学科,它的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是极快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却不能及时的将更新之后的专业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自从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会计学科之后,关于会计学科教学模式的这一缺陷就得到了极好的解决。比如说,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课的传播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根据新的规定,国家专门建立一些有关于会计学科专业的相关网站,使得教师可以将一些专业知识传播到网上,方便学生的查询与使用。并且,当学生存在疑难问题时,就不需要专门去寻找老师询问,在一些论坛上就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出去,老师看到之后就会及时进行解答,并且其他学生也可以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加深同学们的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模式开始变得多样化,使得教学时空得到开放,使得学习资源得到丰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
3.2让信息技术成为会计教学最好的辅助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但是,现在有一些人仅仅因为现代信息技术使得课堂由之前的枯燥变得生动,将课堂的氛围调节的更好,就开始忽略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他们现在不再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仅仅将教师变成课件的附庸,过大的夸大了课件的作用,这样的想法对于未来会计学教学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心态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会计学课堂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应该成为教师最为重要的辅助工具,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摘 要]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或负债。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费用扣除;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属于增加应付职工薪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在税前扣除。
[关键词]股份支付;权益结算;现金结算;税务调整
一、 股份支付的基本概念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根据股份支付的定义,股份支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股份支付是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之间发生的交易;二是股份支付是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三是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最常用的工具有两类,即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常用的工具也有两类,即模拟股票和现金股票增值权。
以薪酬性股票期权为例,典型的股票支付通常涉及四个主要环节:授予、可行权、行权和出售。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其中“获得批准”,是指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就股份支付的协议条款和条件已达成一致,该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的批准。硕士论文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和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的权利的日期。授予日至可行权日之间是等待期,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出售日,是指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
二、股份支付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如下:
1.在授予日,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企业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2.在等待期内,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资本公积。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分录为:借:成本费用科目(当期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可行权日之后。(1)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2)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行权收到的现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行权部分权益工具的账面金额);贷:股本(股票的面值);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部分)。(3)如果全部或部分权益工具未被行权而失效或作废,应在行权有效期截止日作如下会计分录: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未行权部分权益工具的账面金额);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从以上会计核算上来看,企业在等待期内的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都以权益工具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确认了成本费用,相应成本费用构成企业计算利润总额时的一项扣除。就税务处理而言,《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尚未明确规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内容。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讨论,企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属于增加资本公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费用扣除。无论是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及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服务的,都应进行纳税调整,在将利润总额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时,必须加回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这一部分费用。企业以回购股份形式奖励本企业职工的,也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相关的成本费用也不能扣除。
(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如下:
1.授予日,企业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
2.等待期,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分录为:借:成本费用科目(当期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3.可行权日之后。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但负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分录为:(1)负债公允价值上升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2)负债公允价值下跌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从以上会计核算看,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等待期内的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都以权益工具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确认了成本费用,同时确认了企业对职工的负债;在可行权日之后,硕士论文 将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就税务处理而言,同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一样,《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尚未直接规定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内容。
但根据《实施条例》第34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讨论,企业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属于增加应付职工薪酬,即实施条例规定的工资、薪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股份支付,会计与税务的扣除时点并不一致。
《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规定,由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按照税法规定,应当在行权时才属于实际发生的费用,一般应在实际行权时确认费用扣除。因此,对按照会计准则在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已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的,在行权以前应进行纳税调整。
对按照会计准则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的,在行权以前也应进行纳税调整。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