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范文第1篇

关键字:太阳能;住宅;建筑一体化

生态建筑的兴起是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建筑设计和构造的一些处理方法,实现高效的自然通风、采光、隔热遮阳以及利用太阳能等以减少设备的配置与能耗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节能办法。在建筑设计中如何最少程度的占有和消耗资源,用量最小且效率最高地使用能源,使建筑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将建筑业这个传统的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的任务已经是迫在眉睫。

1 可再生能源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1 风能的利用

良好的自然通风,既有利于改善室内的热舒适程序,也可减少开空调的时间,降低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能耗,因此在建筑单体设计和群体总平面布置时,尽可能地考虑自然通风是十分必要的。可现在有的楼盘本来自然通风良好,却将南向平台用玻璃密封起来,形成所谓“阳光房”,阻断自然通风,是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在建筑设计中,往往采用全封闭的护体系,这是由于对能源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而造成的,建筑师在塑造舒适稳定环境时,完全依赖空调系统。事实上,依靠自然通风满足室内空间需求,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空调能耗,还能塑造一个较之以往更加健康的室内环境。因此在今后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做为设计师应更多地考虑对自然风的利用。

1.2 太阳能的利用

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国2/3以上的地区的全年太阳能辐射量大于5700MJ/(m2?a),全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h。建筑行业过去很长时间里,只注重建筑的功能和立面效果,基本没有参与太阳能利用的设计与施工,对其原理、设计方法不够了解,缺乏必要的基础设计参数,造成建筑的土建时就没有装置适当的预埋件,给太阳能装置的安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并在安装时可能损害建筑结构和增加建筑负荷;太阳能产业界只考虑太阳能设备的结构和性能,没有考虑将太阳能设备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建筑相结合,使得太阳能集热设备的安装在建筑的外表面及屋顶形成了形式各异、杂乱无章的状态,外观与造型难以适应现代建筑的需求,建筑如何与太阳能设备很好的结合起来也已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

2 可再生能源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趋势

2.1 可再生能源——风能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趋势

利用风压促进室内换气通风。首先在建筑规划布局时,应对建筑单体体量和建筑群体组合进行合理设计,利用建筑的向阳面和背阴面形成风压差,在建筑内部产生空气流动,促进室内气流循环,使建筑单体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在城市建筑密集区,空气不易流通,可在建筑上设置捕风装置,利用风能垂直分布的特性和空气的烟囱效应诱导气流沿特定的路径运动,改善室内热环境,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其次,单体建筑设计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获得良好的住区风环境,需要收集气象统计资料,并对建筑场地进行调研,掌握局部风环境的情况,通过调整建筑开口位置和高度,使得建筑物更多的房间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

2.2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趋势

(1)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在建筑的应用形式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拥有量将达4×108m2之多,1m2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就可节约标准煤130kg~150kg。为了实现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光电板通常可以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下面就不同的安装部位进行讨论。一是屋顶部位。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屋顶时位置较高,可形成自然水压,管路选择较灵活。相应集热器类型也有较大的自由度,自然循环式、强迫循环式和直流式均可。住宅屋顶形式有平屋顶和坡屋顶之分,需要解决太阳能设备与不同屋顶形式的有机结合和连接。就热水器的安装而言,平屋顶的优点是施工比较方便,集热器或支架与屋顶结构的连接技术难度较小。考虑到由高层或其他位置能够看到平屋顶的情况,集热器需排列整洁。而坡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根据其坡度不同,可以直接将集热器安装在屋顶,也可以用支架安装,但都要做到不影响房屋的使用和外观。由于坡屋顶正常视高一般可见,集热器可以起到丰富其外观的作用。缺点是施工会牵扯到防水的问题,技术上相对复杂。二是墙面与阳台。在墙面或阳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小管路的长度,对高层住宅安装极具优势。而且其位置往往处于立面的视觉焦点,可以成为立面构成的重要因素,这也更加符合一体化设计的思想。在墙面或阳台安装应尽量选择集热器与储水箱分离的系统,可以减小坠落伤人的概率。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构件连接可以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情况。

(2)太阳能空调技术。太阳能空调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实现光-电转换,再用电力驱动常规压缩式制冷机或家用空调和电冰箱进行制冷。这种方式简单,适用于一般家庭使用。二是利用太阳的热能驱动吸收式和吸附式制冷机进行制冷,这种制冷方式技术要求高,但成本低、无噪音、无污染。常用的吸收式制冷机根据吸收剂的不同,分为氨-水吸收式制冷和溴化锂-水吸收式制冷两种。它以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产生热水或热空气,再用太阳能热水或热空气代替锅炉热水输入制冷机中制冷。由于造价、工艺、效率等方面的原因,采用这种技术的太阳能空调系统一般适用于设有中央空调的大型民用建筑。设计中由于吸收式制冷机组体积较大,一般设置在地下室,太阳能集热器设在屋顶或墙面,设计中要注意使太阳能空调设备与建筑外观融为一体,达到建筑整体和谐美观的要求。使用太阳能空调的结果,既创造了室内宜人的温度,又能降低大气的环境温度,还减弱了城市中的热岛效应。

3 结束语

总之,我国作为世界能耗大国,对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减少建筑能耗更是刻不容缓。而建筑节能是养活建筑能耗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节约的方法。因此,作为建筑师,更应从自身做起,从不同角度,依据建筑规范对节能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充分挖掘节能潜力,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代替资源有限的传统能源,而且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蕾,秦佑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J].建筑学报,2006,(2)

[2]张英魁,张正梅.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城市研究,2010,(2)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知识的接收与掌握是在每个学生的大脑中完成的,整个过程包含接收、识别、比较、概括、消化等多个环节,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其学习过程也千差万别,因而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在没堂课上都有可能发生,课堂再生资源随之而来。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1 精心预设,有备而来

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再生资源十分丰富,而能否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是否有备而来。虽然再生资源通常是预设之外的教学资源,有些教师也认为一旦课前预设多了,再生资源就会减少。而事实上,再生资源也分有效资源与无效资源,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那些有一定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再生资源,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也要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而不是让学生信马由缰地胡思乱想,胡乱发言。做好课堂预设,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规划与控制,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而生成更多的有效资源。

对此,教师应进行充分备课,准确把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科学规划教学过程,合理设置教学中的问题以起到引导作用。例如:在讲浮力知识时,教师可采取这样的预设策略,一是预设情境,如再讲台上摆放一个装满水的水杯和两个体积相同的小球;二是预设问题,包括“将两个小球放在水中,他们受到的浮力相同吗?”通过这样的预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与常识,对浮力相关问题展开思考,进而成功地活跃课堂氛围并导入知识点。

2 敏锐捕捉,善加利用

课堂再生资源的产生通常是意料之外的,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又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用在此处十分恰当,教师只有对再生资源有着较强的敏锐度,能够及时意识到再生资源的产生,并进行利用,才不至于浪费这一宝贵资源。再生资源有着一定的潜伏性和隐藏性,一方面很难进行准确预料,另一方面,当其产生式需要通过合理的挖掘才能使其显现出来并得以利用。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是一门趣味性、开放性较强的学科,这使其课堂中的再生资源得到极大的丰富,学生的一个疑问,一次错误,一场讨论中,都有可能蕴藏着再生资源。

当再生资源出现后,教师除了要及时将其捕捉,还要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及时的处理,处理措施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再生资源的利用是否成功。对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有些错误不失为宝贵的再生资源,对此教师不应采取训斥责备的处理方式,而是应耐心引导同学们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2)合理处理分歧与争执。如上文中的沿海与内陆的气温差问题,学生们答案不一,有的提到海拔因素,有的提到植被因素,有的提到人口不同,有的提到海水蒸发问题,这虽与比热容知识有着一定的出入,但却是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对待这样的结果,教师一方面要表示肯定,鼓励学生举例说明,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转向比热容问题,如此一来,在分歧与争执中,学生的眼界开阔起来,知识储备增加,而与此同时比热容问题也被有效引出。

3 积极引导,主动激发

有效再生资源的生成,一方面需要学生进行活跃的思考和发言,另一方面更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与激发。初中物理知识通常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教师能采取合理的引导与激发方式,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通常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与踊跃的发言,课堂再生资源因此而被有效挖掘与开发出来,此事对其中的有效资源进行利用,将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注意两个问题:1)一是课堂中要亲切和蔼,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例如在杠杆平衡条件一课中,笔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实验来证明杠杆平衡原理,但由于器材、操作等问题,有的小组并未通过实验现象得出预期结论,这时笔者主动走到他们身边询问情况,并耐心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使学生对实验误差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2)提升引导与激发过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如教比热容知识时,教师可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片段,并提出这样的疑问“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气温有何差别”“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别”,一方面,视频资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设问促成课堂开放性讨论,进而使有效的再生资源得以生成。

4 总结

综上所述,再生资源是课堂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在课前进行充分备课,精心预设,并通过有效的引导措施激发资源生成,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良好的敏锐性,以及时捕捉和有效利用再生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汉增.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3(26):56-57

[2]赵敏.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观周刊.2013(12):267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范文第3篇

正因为这些生成资源出现,会把我们的课堂更加引入探索和创新的境界,会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学生因生成而得到潜能勃发。在新教法广泛应用到课堂的今天,教师已尽量为学生创设自由得空间,铺设交流的平台,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活跃在课堂上,教学已再不是按照教师提前预设的程序进行,随时等待新的资源生成的出现,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生成资源,视其为课堂财富。这些生成也可能正好是学生学习中的症结,如果帮助学生过了这个坎,解了心中的疑虑,他们定会欣赏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多项的高质量互动,从而达到质的飞跃。那么,如何在课堂捕捉这些生成资源呢?谈谈自己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激“疑”巧“问”把握良机,有利于资源的生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立足文本、创设情景,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多“疑”,巧“问”会使学生根据不同的思维角度和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做出不同的回答,教师如果看准火候,及时点拨,一下子会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位置上,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生成更多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正将知识转化成了智慧,使课堂教学得以提升。

其次,宽松、愉悦而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资源生成。教师如果能通过平等交流、对话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视学生为朋友,视学生为合作伙伴,用爱心和耐心滋润学生的心田,倾听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实现资源共享,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求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探求知识,想什么就说什么,尽管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这样学生就打破了恐惧的心理防线,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放下花架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威师”而是学生的良友,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课堂资源。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组参与式 人力资源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61-03

小组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中,其实质就是将小组合作、参与式与研究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并应用到教学活动之中,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在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引入小组参与式教学,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不仅达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作用,而且可以改变目前本科生对课程缺乏整体认识和理解的状况,能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一 小组参与式教学模式与理念

小组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在基于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将启发式、参与式与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到教学所设计的活动之中。具体实施过程是:学生自由组合成由3~5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课堂和课后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共同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的教学活动之中,在课后一起从事教师划定范围内的小组自由选取的某个专题内容的学习活动;在参与活动中,小组成员不仅一起参与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共同维护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使每个学生个体都可以感受到来自同伴的交流和启发,促使个人看法的形成;最后小组的学习成果通过小组或个人课堂汇报、课后报告、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讨论等形式反馈,并以此作为对个人和小组成绩评定的依据。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不仅是提高学生认知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包含能感染学生感情的因素。小组参与式教学理念是:以小组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突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强化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强调个人责任的承担;在小组共同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以吸引学生更高程度地参与教学、培养能力的同时,改变学生对人、对事的态度及价值观。与个人独立的学习方式、单一教学方法的使用相比,小组参与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达到知识提高、情感提升的目的;通过组织、开展以学生小组为单位的参与式教学活动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与群体的协调发展。

二 本科生人力资源课程引入小组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

1.从现代教学方法的使用来看

现代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调动学生,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环节之中,在具体方法的使用上可以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多种方式。某一种方法的使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作用,而一种方法的单一使用相比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在效果达成方面就略显不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小组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中,其实质就是将小组合作、参与式与研究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到教学所设计的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作用。

2.从人力资源课程的性质来看

人力资源课程作为许多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兼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是围绕对人力资源的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实质是运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对人的管理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借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但人力资源课程的开设不仅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管理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小组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大量的仿真或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小组通过案例研究、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等环节接触和分析某个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小组讨论、互动的基础上加以解决,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高校本科生教学计划的课程安排来看,按照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这样的顺序设立,遵循先理论后应用、从一般到个别的原则。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继理论课程开设后侧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学生通过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不仅可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以往所学理论知识(如科学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群体互动、团队构成)的理解和认识,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从本科生的学习特点来看

我国高校的本科生绝大多数都是高考直接进入大学的,没有接触社会的经历、缺乏对实际工作的体验,对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缺乏感性认识,依靠个人能力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容易造成表达能力不足、操作能力差、团队合作意识薄弱、综合素质不高等状况,最终表现为大学生初次就业失业率高、就业率低。

近年来许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师都关注到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市场需求脱节的现状,并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借鉴国内外的许多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公开演讲等,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单一方法,没有将这些方法相结合加以综合应用,不能达到充分利用每一种方法的实效。将小组参与式教学引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不仅能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及统合知识的能力,达到全面训练和综合提高的目的。

三 小组参与式教学在人力资源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小组参与式教学是本人近些年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之下形成的,目前已实践三年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全面、系统介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与素质模型、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及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八个方面的内容,因而小组参与式教学围绕这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情境的设计。根据章节内容的需要,分别进行实验情境、案例情境和游戏情境的创设;设计主体分为学生设计和教师设计。根据完成条件,活动分为课上和课下两个时段。所有活动均以小组的方式展开。

1.实验情境

第一次上课时,告知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方式、小组组成要求及需要完成的内容。小组的组成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要求为3~5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在此需强调小组成员的组成要求,请参考过去所学群体、团队的相关知识来建立相应的小组。课程需要完成的实验情境均在教师提出相应要求的情况下由学生小组自行设计,主要内容如下表:

实验名称 实验要求 完成

时段

模拟成立

公司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成立一家公司,确定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发展规划,并加以详细阐述 课下

人力资源

规划 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发展规划,设计该公司的组织结构,采用一种方法预测公司下一年度人员需求和供给情况,并写出采用这一方法的原因,并制定符合本组织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 课上

职位分析 选取小组模拟公司中的某一职位,采用一种职位分析方法调查、搜集、分析其在现实之中的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并将其整理成一份职位说明书 课下

素质模型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小组所模拟设立公司在实际中的职位进行访谈,提交访谈记录,并对访谈记录加以分析 课上

招聘与录用 根据之前所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录用新员工,制订招聘计划、撰写招聘广告、准备面试提纲、面试评价表等 课上

培训与开发 为新招聘的员工设计培训计划 课上

绩效管理 选择某一职位,为该职位设计关键绩效指标 课下

薪酬管理 设计公司的薪酬构成,并说明设计的原因 课上

员工关系

管理 设计员工入职时需提供的相关证明,设计员工离职程序,员工离职申请表 课上

职业生涯

规划与管理 选择某一职位,为该职位的职业发展通道 课上

在每个小组实验结束后,由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公开演讲阐述其所设计的想法和思路,发言结束后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本小组发言结束,其他小组可提出异议和建议,进行公开讨论。这种基于小组模拟成立公司的实验方法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从流程上看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充分体会到一家公司对人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对人力资源管理有整体的把握;在小组设计时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公开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切感悟到“管理无定式”的真正含义,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小组参与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主导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的自主设计的情境,要求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由此可以看出小组参与式教学所达到的效果是相对单一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2.案例情境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分析与讨论为基本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分组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法则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下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案例情境主要由教师设计,在案例情境设计上,主要有三个环节需要把握:每个单独章节的开始采用引导案例提出问题;在讲解重点和难点问题时,通过选择典型案例加以说明;每个章节内容结束时都会选取与这个章节内容相关的带有综合性质的案例,交由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

根据不同环节选用不同篇幅的案例。对引导案例和典型案例一般采用短而精的案例,这类案例短小、灵活、针对性强,有助于学生分析理解所讲到的某一问题,并可以立刻在其大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同时,这类案例使用的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文字形式出现,也可以由教师直接阐述,又可用PPT展示,便于教师根据在课堂教学情况随时应用。而在章节内容结束后应选择篇幅较长、有背景介绍的真实复杂的案例,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需要解决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都是发生在复杂的背景之下,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甚至是几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这可以培养学生在复杂背景下,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各种知识的能力。这种类型的案例既可以交由学生小组课后完成,也可以通过课上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导入案例,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可以促使他们自己动手“诊断”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可以遏制学生学习的惰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内部和外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习可以畅所欲言,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游戏情境

游戏体验能够创设一个让学生全程、全方位参与的环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游戏的具体要求,主动参与到教学内容中。通过游戏的参与体会人力资源管理某些职能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流程,通过游戏的体验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概念及理论的实际含义。因而游戏情境的设计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章节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情境。如为使学生体验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同人员的角色,如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招聘等,设计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熟悉具体的方法和操作流程。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论题、要求等情境的设计适合采用教师已设计好的,这样可以避免小组之间就论题选择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在模拟招聘游戏中,可采用实验环节各小组自己设计的招聘计划、广告、面试提纲、面试评价表,这样学生既可以从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两个角度看待招聘问题,并切实地掌握了一些招聘和应聘技巧;也能了解整个招聘活动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还可以对自己所设计的相关文件和表格加以检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对人力资源职能活动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景吉.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66~67

[2]杨晶照.参与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2012(10):48~50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范文第5篇

武汉纺织大学

[摘要]目前激烈的自然资源贸易竞争正影响着进口国政府和出口国政府的经济发展,各国政府也都努力解决贸易政策制定上的难题,从而缓解贸易摩擦。本文通过分析自然资源贸易的常规做法,对各国自然资源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原因进行探索。为了减少贸易摩擦,在国际市场中提升中国自然资源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相应的策略参考。

[

关键词 ]贸易摩擦;贸易竞争;自然资源

就目前世界各国家的发展状况而言,每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都在消耗着大量的资源。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推进了许多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使其需要更多的自然资源,因此,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日益凸显出自然资源更为重要。资源的不可再生是有限的,人们应当树立忧患意识,重视日益耗竭的资源和短缺的物质。本文所涉及的资源贸易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贸易。自然资源是保障国家长久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核心。而日益受到污染的自然系统,也面临着其生产能力的退化直至衰退,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和贸易竞争就更为激烈。通过对自然资源贸易制定合理的多边贸易规则和进行有效的全球贸易治理,减少国际自然资源贸易摩擦。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自然资源消耗过多会导致到我国自然资源基础的衰退,因此未来资源安全的走向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国际自然资源贸易的规模及地理方向

自然资源贸易主要包括可再生资源贸易和不可再生资源贸易。可再生资源贸易是指:森林资源、鱼类资源以及生物质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贸易。不可再生资源贸易是指: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矿产品贸易等,可再生资源贸易和不可再生资源贸易特点有大的区别,而不可再生资源贸易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本文主要是对不可再生资源贸易进行探究,而不会对可再生资源贸易进行探讨。

二、中国自然资源贸易的基本特点

2.1贸易规模扩大

据统计,中国自然资源进口值的世界份额正处于稳定上升阶段,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中国的然资源进口值中矿产品和能源进口世界份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都较为重大,其中矿产品进口贸易值居世界首位,能源进口贸易值位居世界第四位。中国进口的大类商品主要有石油、煤炭、液化气和铁矿砂。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煤炭进口值比重较大,使得中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中国石油进口量也有较大的突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增长较为明显。中国铁矿砂进口量再创佳绩,进口量同比增长率有所提高,对外依存度上升幅度较大,并且占世界铁矿石进口贸易总量比重值也在逐年增长。

2.2来源地和市场高度集中

中国的巨大关联经济风险是由资源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资源对外依存度大等特征带来的,因此中国需要认识到达到双方利益、风险共享的发展原则,从而促进对中国境外资源规模的扩大利用。因此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应当充分发挥巨额外汇储备的作用,并通过加强资源外交,达到资源进口的多元化,从而达到资源进口的增加,减少贸易顺差。

2.3以国企为主

中国自然资源贸易过程中,国有经济占比尤为明显。在煤炭进口量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但仍以国有企业煤炭进口为主。中国国有企业进口原油占同期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比重正持续上升,并且中国国有企业出口焦炭占同期中国焦炭出口总量的比重也在大幅上升。这充分表明了我国自然资源贸易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主要依靠国有企业来对自然资源贸易进行发展。

三、中国自然资源贸易存在的问题

3.1议价能力需要提高

中国的自然资源贸易过程中始终面临出出口国面对不同地区时采取的不同价格的计算公式,每当自然资源购进时需要多付出部分差价。这种亚洲溢价问题在削弱亚洲经济体系经济竞争力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亚洲经济体系的经济效益,而亚洲溢价问题并不仅仅体现在石油贸易方面,各国自然资源贸易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亚洲溢价问题的严重影响,而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亚洲自然资源不完善的定价机制。因此,中国作为自然资源进口大国,在自然资源进口贸易的国际议价能力有待提高。

3.2出口秩序混乱

目前中国自然资源出口价格低,导致了出口秩序混乱。中国出口产品中占主导地位的曾是资源型初级产品,其中中国最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于煤炭、石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力等资源。但由于中国资源出口规模不断扩张,出口创汇压力下降,政府对于经济增长和业绩提升的需求,导致官员鼓励地方开矿,造成矿产资源大量出口,并使得中国矿产资源以过低的价格卖到国际市场。中国出口秩序的混乱,是导致中国资源储量消耗过快的主要原因。

3.3遭遇贸易摩擦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也导致了贸易摩擦的加大。对于中国的自然资源贸易摩擦不仅停留在准入向准出转移,更倾向于对中国出口自然资源类产品进行高额反倾销税的征收。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将有效解决在经济不景气下一些国家失业率高的问题。世界贸易组织在裁决过程中,明确分析了中国原材料实施出口税和制定出口配额限额,是严重违背国际贸易规则的行为,中国应当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加以改正。

四、中国自然资源贸易的应对措施

4.1制定合理产业政策

自然资源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政策的不合理,而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增加产品附加值,让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国家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通过一定的优惠与补贴来实现,达到提高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因此,应加大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扩大生产型产品的进口。

4.2开拓多元化市场

通过开拓多元化市场,实现规避国际贸易摩擦。中国对于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的措施,做到行之有效。实现政策的一贯性就是要对出口部分和国内下游企业的供应进行数量上的限制,同时也要重视对国内市场的开发。

4.3合理利用多边贸易规则

中国应当合理利用多边贸易规则和处理自然资源贸易摩擦,理性客观的看待和处理。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是首要的,有节有理的解决资源贸易摩擦和经济利益冲突。无论是国际规则还是各国实践,我们都应当树立正确的意识去解决问题,保障国家的长久发展,维护国家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马风涛,段治平.国际资源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述评[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69-76.

[2]刘珉,刘晖.自然资源贸易与贸易摩擦[J].物流科技,2013(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