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生命教育的启蒙

幼儿生命教育的启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生命教育的启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生命教育的启蒙

幼儿生命教育的启蒙范文第1篇

一、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幼儿的生命教育也不例外。首先,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幼儿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更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接班人。社会发展的快慢与是否重视幼儿生命教育有很大关系,要想不断发展和壮大一个国家,幼儿教育是重中之重。教师要从小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尊重别人、尊重生命。幼儿的生命教育是符合我国幼儿教育理念的,也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开展生命教育对幼儿自身发展也很重要,幼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他们都是空白、单纯的,什么都不懂,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是必须且必要的,所以学前教育应运而生。

二、我国幼儿生命教育存在的不足

1.一味追求成绩

家长总是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所以总会过分追求孩子的学前教育,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当孩子还处于幼儿时期,家长就把孩子送去各种学习班、兴趣班,孩子进入幼儿园时,家长也要求教师提前给孩子传授一些小学文化知识。幼儿教师迫于家长的压力,给幼儿过多地增加学习负担,从而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久而久之,幼儿的生命教育就被教师忽略,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2.幼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很多幼儿教师总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传统授课方式传授的课本知识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记忆不深,甚至有的幼儿开始厌恶学习,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幼儿被动接受的,并不是他们喜欢的。

三、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让幼儿从小形成健全的人格,懂得珍爱生命。因此,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从智、德、体、美等方面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同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迎合家长的要求,过分地给幼儿传授文化知识而忽略了学前教育的根本。

幼儿生命教育的启蒙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少年儿童;养成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是根本。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教育愈来愈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儿童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社会重视和认可。但目前儿童养成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家长对儿童养成教育普遍重视不够、教育方法简单、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性和自身的要求等等。生命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从生命视角下对儿童养成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希望引起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并试图找到更加有效的儿童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儿童教育提供一些建议。

一、生命视角下儿童养成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揭示了教育的真谛。生命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和完善,是国内外备受瞩目的重要研究领域。最早践行和倡导生命教育的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他的《生命教育》一书致力于探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他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生命教育的引导。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命教育的基础是尊重生命,尊重个性。哈佛大学教授迈尔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出:“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其行为程度的开放性,道德规范就铭记在幼婴的开放程序内。人类的这一开放性程序的巨大容量才使道德的形成成为可能。在幼年期奠定的基础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维持一生。”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时期和学龄前期,尤其是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相对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来说,又是极其短暂的,因此生命的可贵性不言而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尊重个体身心成长规律,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给人们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社会激烈的竞争又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不安,比如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越来越脆弱,精神空虚,情感冷漠,人们的责任感降低,而且现代人似乎缺乏了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吃苦耐劳的精神,许多人漠视生命的价值等等。所以,我们的教育更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最大程度地避免浮躁的社会给儿童的成长带来的隐患。尊重生命,尊重个体的发展,培养儿童养成教育,在尊重和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培养儿童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培养其积极乐观态度,构建其健康的情感世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有利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其一生成长受益。

二、儿童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儿童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意识的缺乏,教育方法简单以及忽视孩子的主体性等。

(一)教育意识缺乏,对儿童养成教育不够重视。不同年代,不同时期,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会有所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养成教育应该是一种良好习惯的教育。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动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儿童养成教育的过程是引导儿童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有的学者则把养成教育当作是一种行为方式的教育,还有的学者认为养成教育更多的是自我教育。无论哪种说法,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对儿童养成教育的根本宗旨都应是建筑培养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根基,自我和谐发展的基础。而许多家长乃至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养成教育不够重视,歪曲了其宗旨,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各种能力发展上,忽视其身心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隔辈教育对养成教育意识显得更为单薄。

(二)忽视孩子的主体性和自身要求。教育发展,以人为本。而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成长的过程,包括价值观、人生观、知识等等,都处于一个启蒙的阶段。所以对儿童的培养也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孩子内心发展相对较脆弱,这样一个特殊的不稳定的阶段,家长关注其外在能力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其自身的需要。所以家长不应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违背孩子的意愿,应该尊重孩子自身的需要和选择,家长应该是引导者和支持者。

(三)教育方法简单。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资金比例投入很多,唯独在陪伴孩子的时间和质量上投入较少。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即使陪伴在孩子身边,也并不是全身心的陪伴,诸如有些家长一边玩手机,刷微信,一边陪伴孩子,对孩子缺乏爱心及耐心,儿童的模仿性极强,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相对会缺乏安全感,并且情感上偏于冷漠。

三、优化儿童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儿童养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源于学校和家庭,所以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应该积极努力地为儿童的成长创造优良的环境,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方法。

(一)加强儿童养成教育意识,创造最优教育环境。儿童的养成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学校层面,也离不开家庭层面,学校教育工作者和父母都有责任加强养成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加强教育意识,为孩子创造最优的教育环境。家庭中,父母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以身作则,注意榜样的力量,比如教给孩子应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区分并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承受力等。而作为学校中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身示教,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学习相关知识并学有所用,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

(二)注重养成教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培养。养成教育的培养并不仅仅停留在儿童时期,人成长的各个不同时期都应针对其特点探索养成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儿童时期的养成教育是萌芽,是基础教育,青少年时期的养成教育更应丰满起来。所以我们应该将养成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程重点抓。

(三)儿童养成教育的核心是知、情、意、行的教育引导。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知、情、意、行。知指的是认知,只有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更好地认知周围事物。情指的是自我体验,教育儿童学会自尊自爱。意,更多指的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行则指行为。一个人的知情意行协调统一,他的身心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对儿童知、情、意、行的教育引导是养成教育的核心,其宗旨是培养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人。任何时代,教育都肩负着培养人的重要使命。从生命视角发展教育,使教育更贴近具体的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养成教育有利于儿童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生命视角下的儿童养成教育能够尊重和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儿童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培养其积极乐观态度,构建其健康的情感世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所以,无论是家庭层面还是社会学校层面都应该对儿童的养成教育引起足够的关注,都应该立足于尊重生命,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活动和教育投资,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杨丽梅 吴亚光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4

[2]卢淑仪.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刘孟.“新期的养成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国际商学院,2012

[4]范晓光.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实施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1,5

[5]曾丽.如何进行幼儿的养成教育[J].少年儿童研究,2011,14

幼儿生命教育的启蒙范文第3篇

蒙台梭利提倡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反对强制性教育。蒙台梭利提倡给予儿童自由,却不是让孩子放纵,关注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纪律,同时也注重环境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在课改背景下,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与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基本一致,如: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

以下笔者进行了简要的比较:

1.《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蒙氏认为生命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并非大学,而是人生之初6岁以下。

2.《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体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而蒙氏认为社会必须重视儿童的权力,满足儿童的需要。

3.《纲要》指出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蒙氏认为鼓励幼儿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4.《纲要》指出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蒙氏认为教育内容分为五大领域。

5.《纲要》指出环境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蒙氏强调有准备的环境。环境是主宰一个人耳聪目明的重要条件,环境是教育的第一要素。

6.《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蒙氏强调教师是一个环境的预备者、观察者、启发者,是孩子教育的资源库。

从中看出蒙台梭利教育与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精神是相类似的。

在当下全社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阶段,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笔者深刻体会到一套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体系,对目前优秀幼儿师资缺乏,幼儿师资流动性过强所造成的教育质量一般的必要性。蒙台梭利教育给笔者的启示是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操作性更强的课程体系及配合这套课程体系标准化的教学教具,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更能让年轻教师从繁杂的案头工作、环境布置工作中得到解放,从而真正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孩子身上。而值得庆幸的是教育部及有关专家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比如,2011年5月《中国教育报》报道: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幼儿园教育装备研究中心在武汉正式成立。该中心由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和亿童文教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旨在通过对幼儿园装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研究,开发一整套幼儿园教育装备,推动幼儿园教育装备技术的整体改革和发展;也有的专家在尝试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建立有教案、有教学课件、有配套操作材料包的课程体系。

蒙台梭利教育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其混龄教育模式。混龄教育模式能从小为孩子建立小社会,建立兄妹之间的关系,大孩子帮助小孩,小孩子向大孩子学习。我国大中城市目前的幼儿基本为“二代”独生之女——即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太上皇,没有兄弟、没有同伴,合作能力较差,社会交往能力差。我们可以在城市的一些相对资源比较丰富的幼儿园实施混龄教学模式。这样有助于幼儿更好的群体生活;年长帮助年幼,培养兄友之间的社会性情感;幼儿之间彼此观察,相互学习,有助于互相合作行为的培养;依照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在和谐的群体中生活,有助于独立人格的培养。

幼儿生命教育的启蒙范文第4篇

1. 爱的教育缺失的原因

家庭、学校、社会对爱本身的教育重视不够。包括家长对孩子或溺爱或放任不管;学校重视学习成绩、忽视思想、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还存在爱心遭冷遇的现象等因素。

2. 爱的教育的策略

2.1、充分发挥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的作用

《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未来,孩子的成长是家庭的大事,要将爱的教育在家庭中贯穿始终,这样才能使孩子在爱的滋润中接受并播撒爱。

(1)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理智的爱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安全、愉快的家庭氛围,是让孩子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娇惯孩子,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放手让他为父母做一些事情,在他遇到困难时提供及时的帮助,而不是完全的替代。父母应给孩子以充分的爱,切不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强制性的控制和非爱性掠夺,那样,孩子很容易形成利己主义,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

(2)父母要以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出表率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可以从关心家庭成员开始,逐步过渡到关心他人和社会。例如双日父母带孩子去看望爷爷奶奶,为老人买可口的食物,和老人一起聊天逛街;参与慈善捐款;去动物园喂小动物等等。

(3)重视孩子的感情培养为孩子创设一种愉快的氛围。如果孩子不愉快,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父母不可胡打乱骂、把完好的东西打烂等。日久天长孩子就会表现出践踏玩具、折磨小动物等行为,甚至产生邪恶意念。所以,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感情交流,引导孩子积极情绪,防止孩子积累不满情绪。

2.2、充分发挥幼儿园教书育人的作用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是做社会人的基础。爱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他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在幼儿园可对幼儿进行以下几方面爱的教育。

(1)温馨的亲子入园体验活动感受教师像妈妈一的爱新生入园,是幼儿人生中一件大事。在每年的开学初我们都开展新生入园快乐体验活动。开学前的两天时间将小班入园新生分成小组,在家长陪同下来幼儿园体验生活。教师组织十来个孩子做游戏、喝水、如厕、玩玩具、人床铺等等,让孩子觉得老师是领着玩儿的,时时处处能感受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初步感受幼儿园集体生活的温馨与快乐。亲子体验极大地缩短了新生入园的分离焦虑期,稳定小班情绪一般只需2-3天,家长对此非常满意。

(2)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形象将爱迁移到幼儿生活中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能够充分挖掘幼儿的感情因素,发展其欣赏能力与道德意识。我们将音乐教学的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在幼儿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如歌曲表演《我的好妈妈》《我爱我的幼儿园》《小娃娃跌倒了》培养幼儿爱亲人、爱同伴、爱集体,爱周围环境的情感;再如《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充分表现了小乌鸦爱妈妈的真挚情感,在妈妈年老体衰飞不动的时候,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许多孩子唱这首歌时,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3)生命、生日、成长的活动启迪、塑造孩子的爱心关于生命是幼儿经常提及的话题,应当利用孩子的好奇,告诉他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样长大的。通过生命教育,使幼儿初步认识到人的出生、生命的珍贵、如何爱护身体等问题。我们还开展了爱妈妈、关心残疾人、朋友生病怎么办、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救救大象、保护大熊猫、向灾区献爱心等活动,以此启迪、塑造孩子的爱心。

2.3、自省、自重、自爱从我做起,让大爱回归社会

为人父母者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又陷入了溺爱、宠爱的泥潭,怕孩子吃亏,就教孩子:谁碰你一指头,你就踢他一脚,还说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这样爱的教育下孩子哪里会拥有宽容和爱心呢?孩子总要长大成人的,毕竟要进入社会生活,仅有父母家人的爱是不够的,还应当有同伴之爱、人群之爱、社会之爱。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作为一种受体,他们的身心折射的是成人及社会中的结构成分。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为了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上,我们不但要捧给他们以丰厚的物质财富,更应该培养孩子爱的能力,这是一切为人父母者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神圣的责任。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自省、自重、自爱,乐于帮助别人,学会宽容与忍让,爱护同情弱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弘扬爱心人物和事件,形成全社会以爱为荣的风尚,让人人都能感受到爱,促使人人献出自己的爱,这样才能实现让大爱回归社会。

幼儿生命教育的启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中华文化;感恩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83-0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五千年而不绝。在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中有既有中华民族坚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勤劳智慧开拓创新的品质。尤其是在辉煌灿烂的文化中流传下来的感恩意识,更具有时代价值。因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家中的“独苗”宠爱有加,导致众多幼儿感恩意识缺失。正如哲学家荣格所说“幼儿有两张门神的面孔,一张面向着人类的过去,一张面向着人类的将来”。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而这种童年时期感恩的缺失也将给幼儿未来一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感恩家庭意识的培养

古语云“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家庭关系中同辈关系要求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彼此气息相通,如同树枝相连。家庭是这个社会大系统中最小的一个单位集合。家庭的安定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今天的幼儿是明天国家的主人,幼儿现在的成长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成员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在众多中华文化所提倡的感恩美德之中,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所倡导的最基本的感恩美德。《诗经・小雅》里曾经这样提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孝的源泉是爱。是子女给予父母的爱,这是人类最朴素最自然的情感。“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忠孝两全”“上书救父”“哭竹生笋”……在中华文化之中有着众多关于感恩的故事。难以设想一个对父母都不心怀感恩的人会在发达之后回报社会贡献国家。

中华文化感恩故事的背后是告诉幼儿要尊重、孝敬父母。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关爱谦让,目的只是给幼儿以正确具体的认识,帮助幼儿理解感恩,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感,并非是让幼儿学习传统文化故事中具体人物的行为。在中华文化的感恩美德中,传达给幼儿的正是这种对父母天生的感激意识,在意识到恩情难忘的同时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并且让处于学前期的幼儿逐渐接受好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感恩美德。

1.有利于幼儿感恩父母养育意识的培养。我国古代圣贤的典籍之中有诸多此类的记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句诗行里蕴含的是浓浓的母爱深情,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是幼儿来到这个世上最先接触到的人。中华文化中感恩美德有着许许多多关于孝敬父母、赡养父母的感人故事,中华文化中孝道的理念一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和歌颂的。

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专门的比较和论述中认为:较之于西方文化,中华文化更加重视的是关于孝的文化。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有可能去爱周围更多的人,进而去热爱自己的祖国。想激起幼儿感恩父母的行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中华文化中诸多感恩的题材与内容正切合了这一要求。

2.有利于幼儿感恩回报父母意识的培养。“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古文典籍中记载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敬父母,冬天用自己的体温替父亲暖被窝,这是一种自小的习惯陶冶。父母授予我们生命,予我们以教养,在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具体的内容是教给幼儿如何孝敬父母知恩图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正是由于有了父母的结合才有了下一代的一切,对父母的感恩是人性之始。故曰:百善孝为先。所有家庭成员都以孩子为中心固然不可取,但感恩也并不是要让孩子对家长只有遵从。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传承经久弥新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会衍生出更多常读常新的内容,这才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感恩孝敬父母乃是做人的良心和准则。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一回事,意识到之后能够知道回报父母是另一件事。中华文化为幼儿感恩美德心智的发展、感恩美德自我的完善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华文化的感恩美德内在伦理规范决定了这一点。

3.有利于幼儿完善自我感恩意识的培养。中华文化中把“孝悌”放在了完善自我之前。《三字经》中表述:“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这其中所要传达的是孝悌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领,德才兼备的人是这两点都能做到的感恩之人。

幼儿最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年龄较小的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最初的评价也源自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中华文化中诸多有利于幼儿感恩意识的故事,幼儿可以从中汲取养分充实自己。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人生的初期阶段有着特定的吸收性心智,幼儿特有的吸收性心智,不断从周围吸收知识和经验,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幼儿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中华文化感恩意识所传达给幼儿的内容有利于幼儿的感恩美德完善,有利于幼儿提高自我的感恩能力。

二、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感恩师长意识的培养

在中华文化蒙学典籍《弟子规》中常有尊敬师长、内外孝悌的教诲。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称尊师,勿呼名,对师长,勿能见”,对师长的尊重在中华文化中细化到生活中小的细节。孟子曾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孔子也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尊师重道一直是中华文化中所提倡和倡导的感恩美德之一。不论结草与衔环都是一种投桃报李的感恩态度。

1.有利于幼儿对知识尊重意识的培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中华文化感恩师长思想的具体表述。师长所传递给幼儿的多是做人的知识与道理,感恩师长则尊重师长所传递的知识,使幼儿在成长的早期阶段就有一个感恩人际关系的概念。教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对教师的重要支撑是对知识的尊重,中华文化本身就是正在传承中的知识。

对教师的尊重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人类智慧和文化的尊重。因为教师是人类智慧和知识的传承者。正是在师长的引导之下才开始了对人类知识、人类文化的系统的学习,幼儿感恩师长、尊重师长反映了幼儿对尊长背后知识的尊重。知识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人类的生活经验大部分来自于间接的经验,而这种间接的经验则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本身的尊重。

2.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要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就要对知识感恩。程门立雪、孟母三迁,中华文化里有着许多感恩佳话。知识之所以能成为知识,是因为在历史发展中作为知识的任务,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不是对先人智慧和经验的否定,而是对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

曾有人根据孔子教诲而编写成了一本关于人们生活规范的幼儿读物,在其中具体罗列论述了弟子在家出门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与规范。其中有诸多关于尊师重道的感恩规定,充分发挥感恩意识,发扬中华文化中感恩美德,以助于幼儿感恩意识的养成。

3.有利于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只要一个人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他就必然要投身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人际关系是处于这个社会当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投身其中的。中华文化有着许多的为人之基、处事之要,这些为人处事的、机要的感恩功能,就是促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要素。人,除了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员的身份之外,还是一个社会人,在自己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在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同时,还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幼儿只有在正确把握好为人处世机要的感恩基础之上,才会更好处理人际关系,幼儿期是处于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良好的感恩教育,对幼儿终生的发展意义重大。中华文化中认为人要感恩的观点,诸多典籍中记载的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都将影响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感恩自然意识的培养

在古代蒙学典籍《千字文》的开篇就说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如今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人类正面临各种严峻的考验与威胁,各种各样的污染随处可见。在漫长的物种进化史上,人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万物之灵”。但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来源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人永远是自然的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在生产都是以自然界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对自然的感恩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意识。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对自然生命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可以让幼儿对生养人类的自然产生更深的感恩。

1.有利于幼儿对自然生命规律感恩理解和认识。在这样一个不断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似乎必然伴随自然资源的损耗。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的开篇这样说的:“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自然生命本身有着客观的规律,一旦破坏这种规律对自然本身以及人类世界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人就这样论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恩规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我们的先人早在千年之前就认识到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提出了许多诸如“取物不尽物”“取物顺时”的生态伦理感恩观念。中华文化中有着遵从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感恩伦理,这种感恩伦理在今天看来对人类更好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2.有利于幼儿感恩自然意识的养成。自然孕育人类,只有在热爱自然的感恩前提下,其他一切保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才会落到实处。在中华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热爱自然讴歌河山的感恩内容,历代文人墨客也都乐于欣赏并且讴歌祖国的感恩自然美景。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对于处于年龄阶段较小的幼儿来说,对其感恩自然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人类的生命源于自然,生命的发生发展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感恩自然就应该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融入点点滴滴的感恩之情。时值当下流行的“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倡导和提倡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的背后就是对自然的一种深沉的感恩。生命源于自然,自然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生命感恩的教育。

3.有利于幼儿珍惜生命意识的养成。“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维鞠养,岂敢毁伤。”在传统文化中就连人的身体头发皮肤都被认为关系着世间万物自然的规律,不能毁坏损伤它们,生命很显然就被提到一个更高的感恩地位。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均把对生命的感恩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是古人给我们饱含深意的教诲。中华文化中教给我们的是一点一滴,从小事做起的感恩态度。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到最后时刻决不放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珍贵的,同时生命也是脆弱的,一旦失去,永不复生。每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生命,感恩自己的生命,把更多的爱给更多的人。

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关于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问题也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由车祸、溺水、跌落、烧烫伤、中毒、窒息、自杀、他杀等意外伤害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已成为危及儿童的首要原因。据调查: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在这样一个“生命教育”被提到一个很高高度的时期,幼儿阶段对珍惜生命意识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珍惜生命,这也是中华文化所传达给幼儿的感恩意识。

大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教育当一个人把所有知识都忘却之后,心底能有所触动,教育也就成功了。中华文化传承至今,至于其中的感恩成分并不是教给幼儿学习古人“卧冰求鲤,事必亲躬”,而是给幼儿一种精神的启发,理念的传达胜于形式的输导。当幼儿在获得别人的帮助之时能有所感激、感动、感恩,这样中华文化才能成为幼儿感恩意识培养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王立山.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1994.

[2]张锡生.中国德育思想史[M].长春:吉林出版社,1993.

[3]吴春明.关于“感恩”与“孝亲”的思考[J].中国德育,2006.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