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网络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营销;顾客忠诚;忠诚度
引言
2010年互联网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网民的网络应用数量增加。根据CNNIC第二十五次报告,2009年全年网民增长率为28.9%,但前十六大网络应用中,有十二个的用户增长率超过网民增长率,甚至某些网络应用的增长率超过80%。这说明,平均每个网民使用的网络应用更多、更丰富,网民的触网角度更多样;二是网络营销基础扩大。当前比较主流的网络营销手段有:品牌广告、搜索引擎、关键字广告、网络口碑营销、网络互动营销等。这些营销手段依靠的是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网络视频、博客、社交网站、论坛/BBS等。网络应用用户数量巨大,并且2010年这些网络应用仍旧快速发展。(图1)
2010年网络营销基础继续扩大,网络营销开始崭露头角,正逐渐彰显出影响力。随着网络营销的发展,消费者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顾客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仅能通过网络便捷的找到所需商品的信息,并能方便的转向任一商家。相比传统企业而言,如何培养顾客忠诚度,对于开展电子商务实行网络营销的企业则尤为重要。如何提高企业顾客的忠诚度是企业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网络营销的定义。根据美国拉菲·默罕默德、罗伯特·费雪、伯纳德·贾瓦斯基·卡希尔在他们的新著《Internet Marketing》中引用Dictionary of Marketing Terms的定义:Internet Marketing是一种建立和维持通过在线行为促进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并获得交易双方满意的顾客关系的过程。
(二)顾客忠诚度的内涵
1、顾客忠诚的含义。顾客忠诚,英文为“customer loyalty”,是指顾客满意后对某种产品品牌或公司的信赖。顾客忠诚度实际上是一种顾客行为的持续性,是重复购买同一品牌产品或服务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有目的性的,经过思考而决定的购买行为,表现为高频度的购买和较高态度取向的重复购买。
2、顾客忠诚度的衡量标准。顾客的忠诚度主要表现在:(1)顾客重复购买次数;(2)顾客购买挑选时间;(3)顾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4)顾客对竞争产品的态度;(5)顾客对产品质量事故的承受能力。
3、忠诚度与满意度的区别。客户的满意度是指客户对企业以及企业产品/服务的满意程度。它是顾客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客户对产品/服务或者对企业的一种情感表现。客户的满意度和他们的实际购买行为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满意的客户不一定能保证他们始终会对企业忠实,产生重复购买的行为。满意度衡量的是客户的期望和感受,而忠诚度反映的是客户未来的购买行动和购买承诺。
二、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品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非常丰富,消费者选择空间非常大,而消费者考虑最多的是产品的质量。也就是说,顾客所忠诚的更多的是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价值,而不是企业本身。产品价值是顾客对提供物的一种感知效用,这种效用是产生于顾客自己的判断,是顾客所获得利益与因获得和享用该产品或服务而付出的代价之间的比较。
(二)服务质量。服务作为产品整体概念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整个产品销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网络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除了产品本身要有过硬的质量外,优质的服务也是影响顾客满意的重要因素。因为优质的服务除了能让顾客有舒服和满意的感觉外,也有力的起到了挽留顾客的作用。网络服务质量的提高,可以改善网络顾客对产品的认识,从而提高顾客总体满意度,继而使得顾客的购买倾向提高,如更强的重复购买意愿、增加使用量、良好的口碑宣传等,购买倾向的提高又会导致忠诚行为,最终带来盈利和财务绩效的提升。高质量的服务确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服务的不可替代性能够大大的增强顾客的忠诚度。 转贴于
(三)产品价格。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大多是因为网上购物的价格相对于传统购物价格来说比较便宜,人们永远希望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多更好的服务是每个消费者的愿望。由于网络的便利条件,许多消费者会通过对各个商家的产品及其价格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更能提供符合自己要求的商家。如果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比较优惠,消费者就会选择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也就意味着你的顾客的忠诚度减低甚至顾客转移。
(四)替代品。替代品吸引力是指客户在消费市场中选择竞争者产品的可能性,缺乏有吸引力的对手是保持客户的一个有利条件。如果现在公司的竞争者能够提供价廉、便利和齐全的服务项目或者较高利润的回报,他们就有可能放弃现在的公司而去选择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当竞争性选择吸引力减小时,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之间的转换关系将会减弱。也就是说,替代者吸引力越小,客户忠诚度越高。
(五)购后评价。客户忠诚是与客户的消费经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客户多次购买某产品或服务,每次购买之后自身都有一个评价,通过多次购买之后,客户的消费经历也对客户忠诚有较强的影响。
(六)企业形象和情感倾向。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顾客在情感上已经倾向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顾客一旦有了这种倾向,就会很自觉的购买该企业的产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顾客的忠诚度。
三、提高顾客忠诚度的措施
(一)提供差异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分析将客户按照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细分,提供各类型客户感兴趣的业务。根据各个细分市场的特征,确定本公司的差别化产品和服务定位、目标客户和市场营销策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二)提升服务质量。在客户购买产品后及时进行服务,能够让客户有被尊重的感觉,会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同时,对产品周期、产品使用周期的分类分析可以帮助公司在某些关键客户的购买产品到达维修、更新换代的前夕,主动联系客户,提供相关方案和安排,这一方面可以防止客户流失,同时也可大大提升客户的忠诚度。还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网络营销要以客户为中心,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大大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合理制定价格。价格在消费中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客户在消费了产品后如果觉得他所花费的费用和所得到的价值成正比,那么顾客就会满意;反之,顾客就不会满意,就会影响顾客的忠诚度。
(四)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巩固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对现有的顾客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全面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建议,进一步了解潜在顾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营销计划;其二,企业还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根据客户的特征,确定本公司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定位、目标客户和服务策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特色产品和服务的不可替代性能够大大地增强客户忠诚度。
(五)提供愉快的购物经历。在网上营造一种生活和文化氛围,分析各种销售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商品的最佳分组布局,来帮助客户选择商品,帮助顾客找出潜在的心理需求,节省客户购买时间,从而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尽量为客户提供各种方便,使他们买到满意的商品,还要及时做好售后工作,为客户提供愉快的购物环境,保持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
(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实力的又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企业形象是企业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竞争能力,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形象一旦形成,就可以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产生强大的“品牌”效应,从而易于推广新产品,稳定和扩大消费群体,占领市场;还要设计企业的各种外观,形成企业独特的视觉形象,树立企业的外在形象;同时,培养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经营理念。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会影响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并扩及社会公益活动和消费者。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多做一些公益活动,为社会多做贡献,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将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有机结合,努力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企业形象。一旦顾客觉得企业形象好的话,在感情上也就已经倾向于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耿改智.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因素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7.19.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网络营销发展盘点[R].2010.2.
[3]李田田,程金辉.网络营销中顾客忠诚探究[J].市场论坛,2008.5.
确立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在网络化教学过程当中,不少人在“主导”和“主体”认识关系上存在误区,他们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化,结果达不到教学目标。实际上,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关键,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若想取的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引导。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他们完全可以在网络条件下统一起来。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网络化语文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如:1.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资源丰富多样;3.各别化交互便利等。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学生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教学平台。在网络环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了,而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被削弱,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同时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要准确把握,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教学节奏要精心设计,避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自由的驾驭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利用自己在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上的优势,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培养其自学能力,使学生逐步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及教师应该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他们完成学习任务,避免学生误入歧途。网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量激增,实现了信息的多渠道,全方面,立体化的新局面。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学生被汹涌的网上信息淹没了,超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变得心浮气躁,学生们丢掉了教材,丢掉了涵咏吟诵,精读深思等语文学习的好习惯,学生的言语思维深度急剧降低,不规范,粗俗的网络语言,出现在学习的口头作业中间。由于信息过量,学生在语文学习迷失方向 甚至无所适从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在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的主导地位。
在教授郭沫若的《雷电颂》一课的时候,我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对于屈原生活的春秋战国,及文章的写作背景不甚了解。于是我们在课前在网上进行了搜索,选择了一部分网址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花功夫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自主地阅读,去学习。同时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会自主探索,尽量多了解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领悟文章中各种人物的象征意和文章的主题。 这样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后。教师提问:通过这段时间的浏览阅读,你们知道了什么,了解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先通过这些浅层次的问题来检查学生感性层次上对文章所写的事情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体会,学生也可以利用这次的反馈机会向大家报告自己的新近的发现和问题。这样,通过师生的交流和讨论,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化,学生也逐步的接近了知识的前沿,更深层次的了解了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屈原忧国忧民的伟大精神。这种探究的过程既有独立的思考,也有集体的分析讨论,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转变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而达到了良好学习效果。
二、学生在网络化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的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传统的语文课堂由于条件的局限,教学中知识与信息,信息的匮乏限制了学生的探索活动,禁锢了学生的手脚,将学生的学生仅限于课堂的方寸之间。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他们可以借助于网络。网络上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丰富多样性,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以动静结合和可触可感的方式把教学内容立体的呈现在学习者得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多种外部的刺激,为了学习者提供了巨大的学习舞台,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等方式主动探究,分组协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的从时间,需要和自主性的满足等方面体现了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特点。
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的教学特性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效英语;翻译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贸易业务的不断拓展,我国与国外在各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多,对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很多地方虽然从小学就开始普及英语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导致我国高校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较弱,具备专业水准的英语翻译人才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为此,加强高校的英语教育,将英语教育从应试教育向实践运用的方向转变,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对于改善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手段。依托于网络环境,建设现代化的英语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运用能力,为培养具有优秀英语素质尤其是具有专业英语翻译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1.高校对英语翻译教学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英语教育仍然存在以应试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现象,这导致众多高校毕业生出现了英语高分低能的现象。众多学生无法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地进行英汉互译,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忽视而造成的。应试英语中翻译所占的题型比例较少,得到的训练也较少,由于缺乏系统和完善的翻译理论讲解,使学生在英语翻译方面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其英语翻译水平无法适应日常需求。
2.英语翻译教学方法陈旧
很多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并没有体现出其区别于普通英语的教学之处,也没有体现出翻译这一英语实践应用方式的特点,部分教师还是采用填鸭式和“背句型”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存在陈旧、效果较差且不容易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的问题,难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
3.学生缺乏英语思维习惯
由于学生所处的日常生活的环境都是汉语语境,因此很多学生对待英语的学习均遵从汉语的语言习惯,这一方面使学生在英译汉过程中引发了对英语遣词造句的误解,使得翻译不够准确;另一方面使汉译英过程中产生了很多“Chinglish”,使得翻译不规范,句意表达模糊。此外,由于汉语、英语中的长短句使用习惯不同,很多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无法熟练地进行长句化短或短句合长,使得翻译出来的句子经常不符合该语种的表达习惯。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转变
1.进一步深化高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
现阶段的高校英语课程较为注重英语基础语法的教育,并设置有英语必修课,而对于英语实践应用方面的学习则存在不足的现象,科技英语、翻译、口语等英语进修课程在许多学校处于缺乏状态。因此,为了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课程体系,一方面,多在教学时间内开设英语角、英语情境对话等,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后多向学生介绍一些英美报纸,如San Francisco Chronicle和Baltimore Sun,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其翻译能力很有帮助。
2.创建基于网络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机制
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另一种有效途径,就是要结合网络资源的优势,利用网络资源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例如,利用手机APP软件,可以通过China Daily非常方便地阅读时事新闻,使学生更加便捷地接触标准的英语行文规范;还可以通过许多网络翻译软件,如Google翻译和有道翻译等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帮助他们矫正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利用网络时代的优势,有效提升英语翻译教学的效率。
3.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
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缩小学生对中外文化之间的认知差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很多翻译错误往往是由于学生对文化认知的差异造成的。如“the last straw”,很多学生会望文生义,将其翻译成“最后的稻草”。在传统汉语文化中,“救命稻草”其实就是“最后的稻草”的引申义。然而,“the last straw”的起源是“the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意思是“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翻译成汉语就是“人类不能承受之事”。再如“cats and dogs”,如果用中文直译,就是猫猫狗狗,而实际上英文想要表达的是“猛烈地、大量地”的意思。因此,翻译需要结合不同语种的文化习惯,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网络环境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然而受到各自观念、学习动机和接触到的网络环境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学习效果的差异性较大,需要教师从中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提高英语翻译水平。
关键词:信息服务;图书馆;个性化;网络
随着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网络这一“利器”正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图书馆这一大众平台,正是在信息服务迅猛发展的今天,得到了更广泛应用。为了满足人们对个性解放的需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随之,以实现大众要求为方向,以提高服务质量与改善资源使用效率为目标,以创新为特色,以网络化为工具,呈现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深入发展的趋势。
一、个性化服务的特点
在当今时代下,信息领域存在两大基本特征:首先是受到网络大发展而形成的网络化,其次是用户体验引领的个性化。其中,网络的发展是影响信息服务传播的重要因素,个性化是影响信息服务深度的重要因素。个性化服务模式很多,包括:信息推送服务模式、信息定制服务模式、电子邮件服务模式、网络导航服务模式等。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
强调个性化,即强调“以人为本”。这就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自身特点,钻研用户的心理及行为,在充分顾及用户意愿的同时,提供更加方便用户的服务。同时,这种服务也是双向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设定符合心意的服务要求,并反馈服务状况及个人体验。
(二)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最大限度的多种形式的服务
过去,由于信息闭塞和资源的匮乏,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个别用户。经过信息化的洗礼后,这一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从用户方面来讲,经历了从小众到大众的演变;从服务内容上看,我们走过了从文字资料到多媒体的飞跃。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方法
(一)服务手段数字化
信息机构用网络将零散的个体连接,形成信息服务网络,资源随之实现共享。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服务机构专项数据库的建立而来。服务也不再是单一的数字、表格资料,进而演变成信息提供者与用户的互动。
(二)服务产品多样化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重要因素,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图书馆实现了纵向深化服务:由被动提供信息,转化为主动联系用户需求,收集和反馈信息,并发掘新的服务功能。例如:专题检索和查新服务就是为方便读者查找资料而设立的服务产品。另外还包含定题服务、决策咨询服务等。根据《中国图书馆信息服务指南》所反映的实况,全国的大型图书馆均有增设上述的新型服务。与此同时,图书馆网站应运而生,成为了图书馆又一标志用户的新增产品。
(三)服务范围社会化
网络拉近了人们与世界各处的距离,成为了人们最热衷的交流方式之一。图书馆旧的服务模式,即储存信息,等待用户主动获取,正在逐步转变。相比之下,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社会化的用户,能将图书馆的服务放大化,满足更广泛的用户的需求。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一)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向
在互联网风暴的席卷下,信息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信息在量上迅猛增加,更新速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在质上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既有优质信息,又有“垃圾”信息。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服务更加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准确的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实现个性化服务。
(二)转变服务观念
根据调查发现:在许多用户购买电子图书等内容中,含有大量重复信息,造成了资源浪费。这说明共享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合作理念尚未形成。因此图书馆应将原本“拥有”的陈旧思维,改变为“取得”观念。
同样存在问题的还有收费情况。“免费”的观念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追捧,必然取代原本“收费”的思维。在尊重著作版权的前提下,图书馆努力提供免费服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以上两点转变也将在未来成为评价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标准。
(三)主动型服务
从高校纷纷设立关于图书馆管理的学科,聘请专门人员构建新馆,图书馆主动与企业联络等也能看出,图书馆服务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图书馆不再是单一的贮存书籍信息的场所。在新时代,图书馆服务已经面临更大的挑战。只有连接用户的需求,转换新的服务模式,才能改革创新,走出图书馆,面向社会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业务流程重组
信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获取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这种依赖迫使传统图书馆转变其业务模式。原本的纸质的信息资源将同步形式成为网络资源,出现在图书馆的网络服务中,这也使得图书馆重组其网络业务流程。未来图书馆的网上服务将与馆存资源共享服务结合,形成全新的服务流程。如此,资源得到更优配置,同时提高了图书馆服务与大众需求的贴合度。
(五)全球化数字图书馆是未来网络发展的方向
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用户对传统运营模式的图书馆服务的需要越来越少,因此图书馆需要获取更多的数字资源,向数字图书馆转型。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全新模式的图书馆,如:无馆藏的数字图书馆也将出现。
四、结语
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传统图书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用户需求的转变,图书馆为了提高其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本文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变,发展方向,未来运行模式进行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郭丛莲.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D].郑州大学,2006.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进步,互联网正在向着协同阶段发展,网络的异构属性令其终端可以在网络重叠的部分采用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并行传输,为多径并行传输提供了基础条件。采用多径并行的传输方式后,能够有效提升网络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并提高传输速率和负载能力,保证网络数据的可靠性。另外,当单个网络终端无法完成功能要求时,就需要协同周边终端形成一个大型的虚拟终端。本文就异构网络环境中采用的多径并行传输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异构网络 多径并行 数据传输 技术
泛在网络的概念产生令用户终端设备得到了拓展,其功能定位和应用的场景都得到了扩展,终端设备的部署范围得到了有效扩充,包括: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等等,这些网络能够通过终端互相连接起来,并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各种形态,使网络终端出现了复杂的异构状态,为用户解决了很多实际中的问题。多径并行传输是在异构网络条件中使用的技术,可以提高网络技术的协同性,实现多个网络中丰富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未来的泛在网络中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异构网络环境概述
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通信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进步,DSL、Ethernet、WiMAX等多项技术使网络接入结构变得多种多样,即便是几种不同的网络也能同时接入终端进行服务。例如:当今时代几乎人手一个的智能手机,其中便含有多个网络接口,无线、蓝牙、3G还有现在正在推广的4G网络接口,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这种包含了各类不同网络的地域环境就是异构网络环境,其中包含的各类网络就是异构网络。所谓的泛在网就是指融合了多种网络的异构网络环境,下面我们从泛在网的构成分析异构网络的特点。
1.1 泛在网的分层
从传统的网络结构分析,泛在网的结构设计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包括:应用层、网络层、终端及延伸层。与传统网络有所区别的是,泛在网在应用层与网络层中间加入了特有的功能,对于网络中涵盖的业务给予支撑,对网络中的资源加以控制,这两项特有的功能在泛在网中的应用支撑平台上完成。具体的效果可以参考表1.
1.2 泛在网中的关键技术
泛在网络中的技术发展水平随着人们对于网络服务的需求逐步提升,为用户提供了随时随地享受网络服务的可能,通过不同的网络之间协同工作,给予人们新的网络体验。终端接口的带宽在随着业务需求的丰富不断增大,特别是下行连接的部分,单一的接口已经不能满足大量数据的同时传输,网络工程师针对这种状况开发出了多径并行传输技术,即将总体业务分成多个子部分同时传输,加快数据传输速度。
2 多径并行传输技术探究
2.1 多径并行传输技术的优点
在异构网络的环境条件下,多接口的终端传输也不能满足数据传输需求时,可以将多条链路聚合在一起,提升终端的吞吐能力。业务信息通过多条链路进行信息的传递最后在接口的终端完成汇聚,大大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
数据传输由于采用的是无线传输方式,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想要传递的信息很可能会在中途出现丢失或失真的问题,系统的鲁棒性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采用了多径传输系统后,可以将空闲的传输路径利用起来,作为业务数据的备份传输,即便主业务数据传输出现了问题,还可以及时将备用的数据利用起来。
多条链路同时传递数据能够有效避免链路数据的拥塞问题,即各条链路中的数据负载是保持着基本平衡的。由于多径并行传输技术中的各条链路都是基本相同的,即便某条链路中的数据信息出现了拥塞现象,也可以将过多的数据转移到空闲的链路中。每条链路上的信息负载得到了分配控制,保证了负载的均衡。
2.2 多径并行传输技术存在的问题
由于异构网络中包含了多个网络,每个网络都有一条或多条链路,但是各个网络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导致终端到端路径的参数一直是波动的,为异构网络中的多径并行传输技术的实际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网络数据传输时若是发生了数据丢失或是数据损坏,网络会再次传递数据包,即快速重传,若是重传的过程中又丢失了数据,则表示链路拥塞比较严重。在多径并行传输中,数据包丢失很有可能并不是因为链路拥塞,而是不同的链路同时传递数据无法判断先后顺序,这样一来,采用这种判别方式会严重影响并行链路的利用效率。
另外由于多径并行传输技术的特点,当某一条链路的拥塞现象严重时,会将自身的数据转移到其他的链路中,但是若是数据过多,可能会发生由原有的一条链路拥塞转变成多条链路拥塞,链路的公平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人们需求水平的提升,各项网络技术应运而生,并在不断发展进步。我们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脚步,真正走在这个信息时代的最前方。
参考文献
[1]高冲.异构网络环境下多径并行传输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2]朱晓静.异构无线网络多用户视频流传输的资源调度策略[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田永春,曾浩洋.基于网络态势的栅格网多径并行传输算法[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