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中职生 校园网络 思考
当人类进入21世纪,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形态――以“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网络社会正在逐渐形成。网络社会的来临,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巨变,以至于今天人类所面临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道德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互联网在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1问题的提出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都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接触互联网,正是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时空的距离,使不同语言、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之间人们的快速交流称为了现实。生活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的人们,正在开始接纳网络化生存的生活样态。随着对电脑和互联网络的认识和了解日益深入,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互联网络造就出的“网上社会”这一“平台”,大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行为活动“场域”。在网上,人们可以自如地开展各类行为活动。借助于互联网络而开展的网络行为,已经成为人们开展行为活动的特定样式。近年来,随着网络运营商对网络硬件设施的建设,廉价的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在今天的中职校园中,中职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几乎人人都会手机上网的现象已经出现。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然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在对社会的经济、科技、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其中,青少年学生尤其是中职生的网络文明状况令人堪忧,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日益凸显,这引起了教育界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加强网络文明文化知识的宣传、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增强中职生网络道德意识培养,已成为中职学校迫切面临的一项任务,中职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任务。为了了解中职生网络使用状况,我们利用自制的“中职生网络使用情况量表“进行了问卷调查。
2问卷结果
调查显示98%的中职学生都会上网;其中的50%的中职生经常上网,38.86%的受调查者在课余时间大多进行上网,每天上网的调查对象达到总的调查对象人数的一半以上,不上网会感觉很无聊的人数达到受调查者总人数的34.41%;89.88%的受调查者网龄达到1年以上,有自己独立使用的电脑作为上网工具的人数只占到调查总人数的17%,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90%的中职生选择手机上网作为主要的上网形式。
上网的主要目的以利用QQ或微信等即时通讯以及获取资讯为目的,同时聊天成为上网占用时间最多的网络活动,61.94%的受调查者聊天的目的是以交流感受为目的,26.31%的受调查者聊天的目的是以讨论学习为目的,65.59%的受调查者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
34%的受调查者认为网络给自己带来了知识;也有部分同学能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资料的获取,有近三分之二的调查对象知道网络公开课,认为自己上网能收获很大的受调查者的比例为27.13%。有41.30%的受调查者觉得过度上网会影响到学习,上课时会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达到受调查总人数的78.95%。
有80.16%的受调查者认为网络上的信息既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40.89%的受调查者认为网络文化是先进且重要的,49.80%的受调查者认为网络文化是有点用的。
3结果分析
中职生上网情况较为普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中职生最为主要的上网形式,因为手机上网的便利性,逃课上网的这种情况在中职生当中情况明显较以往有所改善;中职生年轻有活力,对于网络新兴事物也比较容易接受,比如网络购物在中职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部分中职生能够认识到网络可以有助于自身的学习,能够增加自身的知识,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职生并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作用;大部分的中职生能够认识到网络的信息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同时也能认识到网络文化存在的必要性。
4讨论与思考
4.1中职生校园网络文明建设中所面对的消极因素
首先校园网络文明建设中面临着网络行为规范建构不力和规范作用缺位的现实情况。网上社会逐渐发育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由网下向往上转移的趋势。为保证各类网络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就需要确立网络行为活动的规范和规则。现实当中,由于“网络行为规范”本身并未真正成形,加之“活动场域的转换”,规范规则的欠缺,进一步淡化了规范规则意识,人们对网络行为规范的了解和认识,远未达到一致,同时又缺乏普遍的、积极的认同。
其次,虚拟形态的网络化生存的便利也成为中职生网络文明建设中所面临的消极因素。互联网络空间自身具有“空间”的无限延续性,它覆盖全球又跨越国家和政治边界,在电子网络空间当中,人们的种种行为活动,无非就是一些电子符号的操控和流转过程。虚拟形态的网络行为,不仅生成迅速,而且流转十分方便,人们可以在网上的某处随时出现,又迅速消失。有些人还可以通过技术上的突破,赢得更为自如的网络行动能力。对于依托于互联网络的文明建设就客观存在着实施困难,而且又不易产生效果的现实困境。
再次,目前我们对于中职生的互联网络文明存在着正面教育的落后的现实情况。中职生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该门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为目的的。该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并不涉及网络文明及网络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而从事德育教学的教师在计算机、网络知识方面又存在欠缺。很难在日常的课程教学当中进行网络文明知识的宣传。现实社会当中,人们只是把网络作为一个“工具”,只关心“如何使用”的问题,却忽视了“如何妥善使用”的问题。对于互联网的发展所引发的网上社会发育以及可能带来的教育影响,以及作为学校的教育者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开展网络行为等,都缺乏必要的认知储备。
最后,现实社会生活环境当中存在的负面影响也是中职生网络文明建设的消极因素之一。由于网上和往下两大“社会场域“之间,客观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和紧密的相互作用,人们的网络行为,包括中职生的网络行为都与人们处于的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浸润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传统媒体,在某些方面不但没有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文化环境。它们未能积极宣扬进步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念,反而传递某些具有偏差的文化价值理念。这种导向上的偏失和正面教育的乏力,甚至可以使”三观“在形成当中的广大中职生完全混淆基本的是非美丑的界限。各种不良社会文化因素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在不经意当中成为中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消极因素。
4.2中职生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的对策
首先要树立科学规范的的网络文明教育理念。正视网络,要明确网络给中职生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有趣的学习、游戏、交往的新方式。在网络行为中应加强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平等的互动和交流,将强制灌输教育理念转变为主动自觉地道德学习。其次,必须强化中职生网络行为规范的建设和宣传。必须制定一系列可行性、操作性强的网络行为规范、规则,加大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力度,使中职生知道在网络空间中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再次,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将互联网上的公开课介绍给在校中职生,加强中职生学习网络平台的建设,将学习平台与教学课堂紧密的连接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学习平台的重要性以及积极作用,积极地利用网络去学习以及帮助自身成长。最后,开展网络文明行为养成工程。中职生网络文明行为的培养是一个养成的过程。因而必须开展网络文明行为养成工程。实现网络文明行为培养课程化、常态化和整合化。以专门的课程方式,进行网络行为的引导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同时必须注意,有效的网络文明行为教育必须实现经常的教育。网络文明行为养成不能单单依靠一门课程的力量,还需要整合信息教学的作用。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为学生们建设一个适合学生的特点,能满足学生们需求的校园网。
中职生校园网络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作,这需要足够的智慧、耐心和责任心的投入,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 孟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P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18-01
1.安康市汉滨区基本情况
安康市汉滨区是陕西省东南部的一个直辖区,是安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全区面积共计3643平方公里,辖30个镇,4个办事处,共有人口102万,是一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绿色生态的版图大区,人口大区。
2.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2.1 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开发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2012年党的十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决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2.2 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安康市汉滨区共命名省级生态镇9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镇34个、市级生态村32个、市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色企业1个。
汉滨区作为安康市下辖的最大一个区,人口比重大,一般社区规模较大,且分布密集。由于经济、科技、人才及其他等因素的限制,社区基础建设逐步加强但仍不完善;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的比较晚,现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但在绿化方面做得不够;安康市汉滨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尤其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很多人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2.3 基本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查看、座谈会汇报、观看专题片、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创建镇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置、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3.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合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查得出目前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3.1 社区规模大,基础设施落后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虽然社区基本实现了公路、电网、通讯的畅通,但如大型超市等大型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开展。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道路照明设施等建设后放置不管现象严重;文化广场利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十分的脏、乱、差。社区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程度低下是目前汉滨区社社区基础设施利用存在的问题
3.2 住宅建设缺乏规划,社区绿化不足
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较晚,缺乏社区的整体规划。社区内部没有统一设计,选址较随意,住宅房屋排列无序。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汉滨区大部分社区的绿化面积都不足,甚至许多社区内都没有留出空间来进行绿化,有的绿化面积也因为各种原因被荒废或者占用。汉滨区社区普遍存在绿化水平低。
3.3 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在目前的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区居民参与度并不高,对于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关注也不了解,这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阻力。在社区居民心目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个人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4.关于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社区有利于改进社区居住环境,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因此,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生态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很有必要。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创新管理机制
政府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加大对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满足社区居民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指导社区进行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委员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
4.2 落实社区规划,推进社区环境优化
汉滨区社区应该在现在社区房屋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可实施的社区绿化详细规划设计,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新型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落实社区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到“常宣传、常管理、常检查”,经常向社区居民宣传绿化与卫生保护的重要性,对任意占用、损坏绿化的行为严肃处理,不定时对社区卫生、垃圾处理情况检查通报。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4.3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强化生态意识
政府应利用网络、电视、宣传册、文化广场等载体所,广泛开展形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行为。只有个体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提高,才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生态社区建设中去。
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将促进新型城镇社区的更好更快发展。目前,我国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还处于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汉滨区应当借助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契机,对当地社区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理,建设人地协调的生态社区,大力推进汉滨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静.陕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定[J].2015.
[2] 周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发展论坛,2013.
[3] 占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 杨海蛟,张翠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河南农业科学,2013 .
【关键词】医德医风 医护人员
近年来,在探索并建立员工医德医风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推进医德医风教育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有形载体,调动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丰富了员工绩效考核的内涵,提供了岗位聘用晋升奖惩的综合依据,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立医德档案是卫生系统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抓手,是推进医德医风教育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有形载体,是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条件,是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医院是一个开放的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的医疗服务最终关注的社会评价。为了深化荣辱观教育,促进医务人员职业素质提高,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了“网络版医德医风档案系统”。 通过研发网络版医德医风软件,有效促进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医德医风档案建设内容
(一)基本做法
建立医德档案是卫生系统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抓手,是推进医德医风教育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有形载体,是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条件。医院借助信息化平台,自行研发数字化医德医风管理软件,对全院各科室的医疗服务和运行品质进行综合排序、评估考评。
为了进一步推进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医院在总结以前医德医风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发文《进一步健全医院医德档案制度》,实行院、党支部、科室等分级管理并纳入文明达标考核。院部将进一步细化管理,按年度对职工医德情况进行评定,同时纳入人事部门对职工的年度考核,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等。
医德档案制度是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医务人员医德表现的客观记录。该文件要求,各支部、各科室要从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行风建设和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医德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落实责任制,推进医德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档案内容
医院网络版医德档案记录涵盖“接受职业道德规范和医学伦理知识培训情况”、“文明规范服务情况”、”各级奖励荣誉及先进事迹和病人表扬”、收受或拒收“红包”和商业贿赂情况、“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情况”等内容,以“阳光、透明、便捷”的管理理念搭建起了医德医风档案的管理平台。
科室层面。建立科室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定期考核。建立工休座谈会、主任接待日等科室满意度机制,征询意见、发现问题、改进完善。支部层面。建立支部监督考核机制,作为科室和个人年度考核和评优的重要依据,支部书记考核。院部层面。文明委汇总各方面结果,认定医德医风档案记录,作为院精神文明考核依据,评定结果在全院公布。
(三)档案管理
推出个人、科室、院部的三级医德医风档案管理体系。网络版医德医风档案采取“五三”模式,具体为五个层面:即个人、科室、支部、职能部门、文明委;三级审核:即科室、支部、文明委。个人经过申请注册,记录的内容将在网络上接受逐级审核并进入医德医风档案库,经文明委确认,最终进入人事档案作为考核依据。
分级管理流程:个人医德档案注册填报;科室客观填报和评估;支部客观填报和审核;职能部门的联盟考核;文明委最终审核确认。
二、医德医风档案系统设计
一、xx县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按照“务实、管用、对路”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诚信建设进一步加强。共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村镇)2个,省、市、县级文明单位(文明村)177个,文明校园38个,评选出“星级文明户”1100多户,“五好家庭”140余户,“好媳妇、好婆婆”300多名。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1、以“三讲三树三促”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台,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县广泛开展以“讲文明、讲诚信、讲荣辱,树正气、树美德、树新风,促稳定、促和谐、促发展”为主题的“三讲三树三促”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三讲三树三促”为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题报告会、演讲赛、有奖征文、知识竞赛、创建“文明示范窗口”活动、“美德新风进万家”活动、迎奥运、讲诚信、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公民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做好十件实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2、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县城文明程度。全面启动了我县的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08年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镇)1个,省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单位5个,县级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小区)10个。积极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经常组织省、市、县各级文艺团体为社区群众表演文艺节目,为全县50%以上的社区(小区)设置了体育健身器材。警务进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3、以实施“文化进农户五个一”工程为重点,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以建设一组文化墙;建成一个农家书屋;组建一支文体活动队伍;每年一次送戏下乡;每年一次送电影下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进农户五个一”工程,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2008年全县建设文化墙及文化健身广场3.4万平方米,为农家书屋赠书7000余册,组建农村文体活动团队12支,赠送乐器50余件,送戏下乡87场次,送电影进村100余场次。在开展“乡规民约道德评议”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全面开展乡规民约道德评议,通过教育引导、治理整顿、管理规范等措施,促进农村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目前,全县30%的行政村建起了篮球、乒乓球等文化娱乐场所,20个村建起了高标准广播室。
4、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群众文化网络。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先后改造或新建了县文化大楼、图书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电影院、县体育场等文体设施,建成水景公园、北环广场、县门街广场、文化庆典广场、东方红路凝聚苑广场等文化休闲场所。狠抓乡镇文化站建设,累计投资80多万元,在8个乡镇均建成了乡镇文化站。重视村文化活动室建设,2008年村文化活动室建成10个。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骨干,以村文化活动室、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活动室为阵地的三级群众文化网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坚持把大型活动和分散的小型活动相结合,专业团队演出与群众自娱自乐相结合,每逢重大节日,组织县级单位和乡镇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红五月”音乐会、“夏日社区文化活动”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0余场次,小型活动100余场次。同时,全县各乡镇鼓励支持群众组建村锣鼓队、秧歌队、自乐班、管乐班等群众文化活动团队,为农民群众自娱自乐以及农村文化活动的经常开展奠定了基础。群众自发文化活动十分活跃,每年全县群众自发的业余文化活动达400余场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三、我县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县委、县政府不断深化“三大战略”,推进“三个做大”,实现“三增一进”,县域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还不协调,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新老问题也日益显现,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1.传统美德受到冲击,消极思想有所抬头。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了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部分群众在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中,在自身最大利益的驱动下,产生了金钱万能、万事讲钱的消极落后思想,有些人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忽视国家和集体利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抬头。
2.封建思想残余影响仍然存在。几千年来的封建习俗很难清除干净,许多发家致富的个体户,家里、门店里都供奉着财神,香火不断;盖房出殡要选择风水宝地,娶媳嫁女要选择黄辰吉日;宗族势力依然存在,特别是以宗族势力介入农村的民主选举,问题还比较严重;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结婚彩礼也逐渐水涨船高,婚礼要车子、要房子、要排场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盲目的攀比风,使一部分家庭背负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成为家庭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3.农村精神文明的阵地还比较薄弱。我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5%,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县精神文明的主阵地。当前,我县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还没有完全实现,以至部分村农民少知天下事。大部分行政村还没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一些村图书室没有专人管理,经常不开放。秧歌队、锣鼓队吸纳的多是中老年,对青年人没有吸引力。农闲时节,很多村民参与打麻将、挖坑,进行赌博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集中处理严重滞后,一些村村容村貌脏、乱、差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同时,相对于城区机关单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难度相对较大,起点低、受益慢、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
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4、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素质亟待提高。城乡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仍然不高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部分群众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部分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行事。
四、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xx过去是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发展,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布局中注意强调加快发展,无意中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发展就是经济发展”的片面思想观念,“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基层干部错误地认为既然强调经济工作是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就应该让路,还有些干部认为抓住了经济发展,就等于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力度。
2.投入不足。由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偏差,只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主要靠乡镇,而乡镇财力无法解决农村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项资金,使得农村没有专门的精神文化传播阵地。其次是人力投入不足。虽然乡镇有主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和干部,但由于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导致出现精神文明建设“闲时不愿意抓,忙时没时间抓”的不良现象。
3.群众不关心,参与意识不强。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如果缺少人民群众的广泛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群众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群众认为精神文明建设“那是领导的事”、“那是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自己的本职就是做好自己的事,种好自家的地,大多数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
五、加强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既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又要紧跟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思路、内容和措施,在不断创新中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针对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深化创建内容。继续深化我县“三讲三树三促”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道德文明素质。组织编印《文明市民公约》宣传手册,免费向群众发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单位、文明村的创建和为载体,加大创建力度,发挥文明单位、文明村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我县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水平,掀起创建。要继续开展文明市民标兵评选活动、“好媳妇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等,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组织县内媒体大力宣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2、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机制,特别是文明村创建、复查、动态管理机制,统一规范工作程序,修订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健全学习、例会、督办等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结合乡规民约道德评议活动的开展,不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交流会,研究和讨论创建文明村的好做法、好措施。组织道德评议会成员到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3、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坚持把文明村创建同乡规民约道德评议、“文化进农户五个一工程”、“三讲三树三促”道德教育实践等活动相结合,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载体,积极开展“城乡共建”,组织县级部门加大资金投入,进行“一对一”帮扶,努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及文化设施水平,使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有场地,开展科教活动有课堂。
4、激活工作主体。我们要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经费投入,支持好、引导好文明单位、文明村的创建工作。积极创设以“共建文明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载体,调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修正意识,推动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
5、提升建设效能。在全县积极推广xx镇何村的先进经验,根据各村的产业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采用举办科技致富能手经验交流会、科技专家科技培训会、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培训,组织科技示范户和贫困户结对子,实行“一帮一”脱贫致富,提高群众科技致富水平、文化知识水平和卫生意识,增强广大农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能力。
摘 要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供电企业的地位也随之不断上升,再加上电力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供电企业的精神文明建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优化背景下,各供电企业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出新的精神文明建设模式。
关键词 供电企业 精神文明建设 模式创新
在供电企业改革快速推进背景下,其各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对此,各企业的相关政工人员应对供电企业职工的生活状态、思想价值理念等方面做出全面了解,并逐渐营造出拼搏进取、奋发上进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企业职工向心力与凝聚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明确主要建设目标与关键点
在创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模式过程中,企业领导、管理阶层应在综合考虑市场形成与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为企业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战略。同时,还应在此基础上,构建拥有自身显著特色的文化战略,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组建起一支引思想价值理念、专业新较高的团队。将创新精神作为主体,通过适当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来不断提升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其职工认可度、凝聚力的不断增强。
另外,对于供电企业来讲,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任务量通常都比较繁重,对此,为了有效减少精神文明工作任务量,供电企业应对建设重点、要点进行准确把握,将其精神文明工作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政工、管理人员应始终将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作为主体、并善于从企业员工角度入手,有效落实各项建设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将其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能够避免其流于形式。其次,在具体工作中,政工人员还应对员工具体生活情况做出综合考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更新颖、科学的精神文明建设方法,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介的优势来开展各项宣传工作。
二、创新精神文明与思政工作
要想使得企业精神文明、思政工作能够得到高效、有序落实,就必须要给予员工充分的理解、尊重与关心。而且也只有不断加强对企业员工尊严的维护,将企业员工价值充分挖掘、发挥出来,才能够帮助员工消除自身心理障碍,才能够真正振奋全体员工精神,促进更多员工积极主动地接受企业管理。同时,在落实各项建设工作过程中,应将企业社会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作为核心内容,不断加强工作创新与完善。另外,在落实各项思政工作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实施“员工心理帮扶计划”等方式来协调统一企业员工的思想理念与行为,以此来确保企业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思政工作的高效落实。
三、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方式与手段
供电企业在开展各项建设工作时,可以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基础上,从信息化项目着手,构建包括企业本部、相关变电站监控地点,以及生产工业区域的多媒体信息系统,逐步构建出全新的内部宣传模式,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自主学习节目,以视频、图片为主要载体,以此来促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水平的逐步提升。还应针对该系统设立多媒体宣传培训电教室,对视频网络设备做出进一步革新,促进供电企业信息化教育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另外,还应通过PPT制作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来融入多层次的培训内容,逐步渗透高层次人才档案要求,对企业创新成就、相关知识素材做出全面分析。不仅要制作出纸质的供电企业培训师教材,还应制作相应的视频素材,以此来为企业员工的自主学习、创造提供一定便捷。
四、提升政工人员的综合素养
供电企业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其政工人员需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方式,同时,还应对国家最新的相关政策、企业内部员工的具体思想状况有及时、全面的了解,不断增强政工人员的政治敏感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当前供电企业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其次,政工人员应具备沉着、稳健的思想性格,面对各种突发事件要能够沉着应对,并妥善处理好供电企业领导、员工之间的关系,并为供电企业营造优秀的精神文化氛围。此外,政工人员还必须具备务实、勤奋的品格,积极深入基层对员工当前的思想状况作出全面了解,在落实各项建设工作中,也要真正做到秉真务实,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高效、有序落实各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因此,τ谡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各供电企业应给予足够重视。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共电市场,各供电企业应正确认识到,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虽然,很多企业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规范性、创新性,以及有效性方面还有待提升。因此,对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模式的创新探究,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学云.“三集五大”体系下县供电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J].信息化建设,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