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碳排放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会计处理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气候、环境、能源更加关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无疑是人们面对的巨大挑战之一,提倡减少碳排放量的低碳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2013年6月17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低碳日”,全国低碳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和我国首个“全国低碳日”的到来,使“碳会计”这一名词受到更多学者的重视,而企业作为环境和资源最直接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是当务之急。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是伴随着碳排放权的交易而产生的,以能源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将企业的碳减排活动、碳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作为研究对象,以货币、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利用率,披露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为考察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提供标准。
二、 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于碳会计的研究十分重视,特别是关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更是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对于未来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碳排放权的确认计量准则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研究很早就有涉及。世界上最早对包括碳排放权在内的可以交易的排放权的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的文献是1933年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公布的《统一会计系统》。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众多的学者都对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B Rent.Sanford 和 Jacob R.Wambsganss(1996) 讨论将碳排放权作为受赠资产、无形资产、存货以及交易证券这四种资产的合理性和优缺点,认为将购买过来的用来满足未来实际中排放所需要的排放权应该确认为存货。然而, Fiona Gadd(2002)指出,碳排放权具有金融资产的一些特征,因此把碳排放权作为金融工具来进行确认具有合理性。不仅仅是对于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有不同的意见,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方面也有不同的声音。B Rent.Sanford 和 Jacob R.Wambsganss(1996)认为对碳排放权应作为“捐赠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Janek Ratnatunga、Marcel Braun等则认为对取得的无偿排放的碳排放权的部分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并按照实际排放量在后续计量时对碳排放权进行摊销。同样,对于碳排放权采用净额法还是总量法进行计量,IASB在这些年中一直致力于研究,并出台了一些列的意见稿和修改意见稿进行调整。
国外对于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的研究时间较长,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但是,可以看出都是将碳排放权作为资产进行研究,而对于作为哪种资产则并不明确。日后,仍要将制定出规范统一的碳排放权会计确认准则作为长久目标。
(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对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研究开始的时间比较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并不多,成果也相对较少。对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确认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主要仍然集中在将其确认为何种资产类别上,目前主要是确认为存货、无形资产还是金融资产这三种不同类别。王艳、李亚培(2008)认为碳排放权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易,拥有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属性,而且企业可以在市场中进行出售等活动,将该将其划分为金融资产;而李琳、孙铮(2004)和邹武平(2010)以及彭敏(2010)等则认为碳排放权没有实物形态,属于可以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因此应该将它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张鹏(2010)则从CDM的角度出发,认为碳减排量的持有是因为合同的存在而存在,企业持有的目的是为了销售,符合存货的标准,应该把它作为存货来进行确认。而对于碳排放权会计计量方面,则存在按照公允价值作为金融资产进行计量,按照历史成本后续进行分摊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计量,按照取得时的初始成本,后续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作为存货进行计量这三种观点。
对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我国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研究的范围比较局限,研究深度也不够。
三、研究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必要性
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通过到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提出,再到2013年我国首个“全国低碳日”,无一不是在彰显对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低碳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模式,企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对于其碳排放量控制的是大势所趋,而能够制定出规范合理的关于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准则也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温室气体协定书―企业会计和报告准则中》指出了企业向低碳经济转换的意义,倡导所有人要为企业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作出努力的必要性。陈蕾嫣、张白玲也认为,制定出规范合理的碳排放会计准则能够量化企业的碳排放量,对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及时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和经营状况,准确的披露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十分必要。同时,掌握碳排放的确认和计量属性,对其进行报告披露,也能够使碳排放交易的双方了解自己在碳交易过程中的各种成本以及获得的收益提供量化的标准,为他们能够制定碳排放策略提供依据。因此,可以看出来,无论是研究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还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准则来规范碳排放交易会计的披露和报告都具有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的研究基本都是围绕CDM计划而展开的,对于碳排放会计的披露,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也较少涉及。另外,鉴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国情,国外关于碳排放会计的确认与计量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我国。可见,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状况的关于碳排放会计的核算和计量方法以及相关的准则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四、结论与启示
面对环境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趋势,碳排放权的交易也将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对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问题,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以及相关的披露和报告方面,都尚未有完整的体系对其进行规范,特别是对于我国尚处于研究碳排放交易的初级阶段,更需要对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碳排放权交易合理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能够使企业更好的掌握碳排放的成本和收益,使其建立良好的碳排放机制,同时也能使国家更好的对碳排放交易进行管控,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彭敏. 我国碳交易中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J]. 财会研究,2010
[2] 王艳,李亚培.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管理观察.2008
[3] 张鹏. CDM 下我国碳减排量的会计确认和计量 [J]. 财会研究,2010
关键词:碳排放;区域差异;收敛;人文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2.004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健康和农业收入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虽然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收入、健康和教育方面已有很大进步,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有所增强,但那些增长停滞不前的低收入国家面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无能为力。即使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相对较小,但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发达国家面临大规模气候变化冲击的危险也日益增加。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增强的结果。1961~200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由94.34亿吨增加到324.22亿吨,年均增加3.18%①。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采取了积极行动进行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科学评估和制定相关国际条约,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在2012年还在进一步增加,将达到创纪录的356亿吨[1],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因此,研究世界碳排放的变化规律对于在全球范围内就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必要和及时的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已有文献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2]和世界碳排放大国的碳排放历史轨迹[3],比较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水平[4-5],研究了主要国家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6]。这些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是大气 CO2浓度升高的主要贡献者,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碳排放量的差距有缩小趋势,应公平分配未来碳排放空间[7-9]。
学者们借助于经济增长的σ收敛、β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模型来研究碳排放的收敛性,得出21个OECD国家碳排放量存在β收敛性[10-12],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在21个OECD国家中,碳排放收敛的有4个,其余则不收敛[13]。此外,还有学者以世界100个国家为研究对象,指出低排放国家没有出现收敛,高排放国家出现了收敛特征[14]。本文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世界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各指标②的国别分布差异与变化规律。
1 样本、数据与基本模型
1.1 样本与数据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分析的样本期间为1992~2008年,世界碳排放的国别分布差异研究样本为世界206个国家,碳排放收敛性的研究样本为世界178个国家或地区。样本数据均来源于世界银行,GDP等经济变量数据均以2000年美元不变价表示。
1.2 基本模型
1.2.1 碳排放σ收敛模型
碳排放σ收敛是指以标准差度量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碳排放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散程度逐渐减小。σ收敛模型为:
σ= (1)
其中σ为n个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数据的标准差,xit为第i个国家或地区第t年的碳排放数据,为n个样本的碳排放的均值。
标准差反映了碳排放数据的相对差异程度,标准差越大说明有越多的国家或地区碳排放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较大。如果在第(t+T)年满足:σt+Tσt,则这n个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具有T阶段的σ收敛;若在第t年以后的任意第S年里满足:σt+Sσt,则这n个国家或地区具有一致σ收敛。变异系数的公式为:
Cv=σ / (2)
变异系数反映了碳排放的绝对差异程度,变异系数越大说明样本国家或地区碳排放的绝对差异越大。
1.2.2 碳排放β收敛模型
碳排放β收敛有绝对β收敛和条件收敛两种形式。碳排放β绝对收敛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所有国家或地区无论其初始碳排放水平、人文发展水平、经济结构 (能源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体制政策、技术水平等)和地理位置如何,碳排放都将收敛于相同的均衡稳态水平。碳排放β绝对收敛模型为:
rit=c+βln(xi0)+μit, i=1,…,n (3)
其中,rit=ln(xit / xi0)/t表示第i个国家或地区第t年的碳排放的年均增长率,xi0为第i个国家或地区初始年的碳排放指标值,μit为随机干扰项。
如果模型(3)中的β0,则称这 n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碳排放具有绝对β收敛性。将上述二种收敛模型分别应用于世界178个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碳排放量)收敛的分析中。
2 碳排放差异与收敛性分析
2.1 碳排放的国别差异的可视化描述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方法,利用GeoDa软件描绘出1992~2008年世界各国的年人均碳排放量、年均碳排放量和年均碳排放强度的分布图(图 1、图2和图3)。
由图1可知,人均碳排放量高于5.98(单位:公吨 /人)的国家有52个,介于0.54~5.98的国家有51个,0.54以下的国家有103个。北美国家人均碳排放量普遍较高,欧洲国家其次,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南亚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较低。收入水平越高人均碳排放量越大。世界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是卡塔尔,达到57.08,亚洲产油国家如科威特、阿联酋、巴林的人均碳排放量也位居世界前列,世界主要大国中,美国、德国和英国分别为19.5、10.2、9.22,俄罗斯为11.40,中国、印度分别为3.48和1.36,
由图2可知,年均碳排放量高于51.99(单位:百万吨)的国家有52个,介于5.64~51.99的国家有51个,5.64以下的国家有103个。工业发达国家的年均碳排放量较高,其次是北美,再次是东亚国家,南亚国家年均碳排放量较低。年均碳排放量最高的是美国达到5506.56,其次中国为4424.98,俄罗斯和印度分别为1659.14和294.34,日本为1195.53,德国和英国分别为836.38、545.77。碳排放量的区域积聚并不十分明显,主要与地区资源能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程度有关,收入越高的国家年均碳排放量越大。
由图3可知,年均碳排放强度高于1.26(单位:千克/2000年美元GDP)的国家有52个,介于0.58~1.26的国家有51个,0.58以下的国家有103个。中亚和欧洲各国碳排放强度普遍较高,东南亚、中东与北非各国碳排放强度也较高,欧盟国家最低。除重债穷国碳排放强度低于高收入国家外,收入水平越低碳排放强度越高。其中,碳排放强度最高的是土库曼斯坦达到12.22,俄罗斯为5.82,中国、印度分别为3.37和2.42,日本为0.25,美国、德国和英国分别为0.58、0.46、0.38。
总的来说,世界各国人均碳排放量、年均碳排放量和年均碳排放强度的分布都呈现出不均衡态势,收入水平越高,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越大,而碳排放强度越低(重债穷国除外)。
2.2 收敛性分析
(1)整体分析。利用Matlab2012软件,计算世界1992~2008年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结果如图4所示,1992~2008年,世界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均不存在一致收敛,但人均碳排放量存在17阶段(年)收敛,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异系数在波动中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变化均不是很大,绝对差距也在缩小。世界碳排放量不存在收敛,其相对差距在不断扩大;从变异系数来看,世界碳排放量变异系数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但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世界碳排放强度存在17阶段收敛,世界碳排放强度的变异系数在波动中呈现出下降趋势,绝对差距在缩小,总体上符合差异由大到小的“倒U型”规律。
(2)按人文发展水平高低的比较。将2005年人文发展指数在0.8以上的国家归为高人文发展水平国家集团(简称高集团),将0.8以下的归为低人文发展水平国家集团(低集团)③,分别计算其人均碳排放量与碳排放量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表1)。由表1可知,两个集团内部人均碳排放都存在17阶段的收敛;高集团相比低集团而言,其内部人均碳排放量的相对差距要大得多。对于低集团来说,1992~1999年,其内部人均碳排放量存在一致收敛;2001~2008年,其内部人均碳排放量的相对差距正快速扩大。1992~2008年,两个集团内部碳排放量的相对差距都呈上升趋势,但低集团内部碳排放量的相对差距扩大得更为快速,低集团2008年的碳排放量的相对差距已是1992年的2.5倍多,已超过高集团内部的相对差距。
表1显示,1992~2008年,对于高集团来说,其内部人均碳排放量的绝对差距呈下降趋势,其碳排放量的绝对差距变化很小只有微弱的上升。低集团内部的人均碳排放量的绝对差距在1.43附近波动,而碳排放量的绝对差距在5.54附近波动。高集团内部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的绝对差距要比低集团的小。
此外,本文将世界178个国家分别按1992~200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的碳排放量、平均每年的人均碳排放量、平均每年的碳排放强度数值的大小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国家或地区集团,然后对各集团内部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收敛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2~2008年,碳排放强度高、中、低三个国家或地区集团内部存在17阶段收敛,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均不存在收敛。
2.3 β收敛性分析
采用模型(3)进行回归,得到人均碳排放、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④的估计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回归结果中,Ln(X1)、Ln(X2)、Ln(X3)的系数为负,t统计量在0.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因此,1992~2008年,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都呈现出β绝对收敛性,这与Nguyen-Van的研究结果不同,但支持了Strazicich等人的研究结果。
3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1992年以来的数据为基础,采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分析了世界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国别差异和收敛性。基于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
(1)世界各国年均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分布都呈现出不均衡态势。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其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越大,而碳排放强度越低。
(2)世界各国碳排放量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人均碳排放量存在17阶段(年)的σ收敛,绝对差距也有缩小的趋势。世界碳排放强度存在17阶段的σ收敛,绝对差距也在缩小,且总体上符合 “倒U型”规律。
(3)高人文发展水平国家集团人均碳排放存在17阶段的σ收敛。低人文发展水平国家集团的人均碳排放在1992~2000年这个时段存在一致σ收敛,但在2001~2008年,集团内部人均碳排放量的相对差距在扩大。高人文发展水平国家集团内部人均碳排放量的相对差距比低人文发展水平国家集团的要大得多,绝对差距相反地要小得多。低集团内部碳排放量的相对差距在2001年以来快速扩大,已超过高集团内部的相对差距。总体上,1992~2008年,各集团内部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的绝对差距变化较小。
1CO2减排问题的提出
上世纪中叶人们开始意识到了CO2排放带来的种种问题,如风灾,气候反常,物种减少等,而这些问题都是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CO2排放过量又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1985年奥地利菲拉赫会议提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其它温室气体浓度以现在的趋势继续增加,到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是工业化前的2倍,全球平均温度可能相应提高1.5~4.5摄氏度,同时导致海平面上升0.2~1.4米。1997年12月,163个国家在日本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从法律意义上强制性要求工业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间,将GHG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5.2%。《京都议定书》虽未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出具体的减排义务,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能源生产、需求和消耗不断增加,CO2的排放量已居世界前列,为了实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的目标,作为我国能源消费大户的化工行业必须进行节能减排,以减轻我国能源供应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两个方面的压力,因此中国面临很大的减排压力。
2化学工业的节能途径
由于化学工艺的巨大能耗,人们一直致力于化学工业节能的研究,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管理手段的改进,但最主要还是从技术上实现节能的目标,并不断的开发出新工艺。目前,化工节能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指导人们的节能实践。化工节能技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
2.1化工单元操作的节能
化工单元操作的节能主要是指改变操作参数,使设备的工作效率处于最佳状态。例如流体输送设备的加装变频器调节,使之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点;换热设备最佳传热温差的确定;精馏设备操作压力、回流比、进料热状态及回收率等参数的优化。
2.2工艺的节能
工艺的节能主要指靠改变生产工艺来实现节能,主要有两种思路:(1)生产工艺的节能。生产工艺的节能简单来说就是开发新的工艺取代旧的、能耗高的工艺,例如催化剂的重新选择,工艺路线的合理搭配等。(2)系统内部能量的匹配。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因为研究发现,整个系统工艺内部是有大量的能量可以利用的,有的时候改进后节约的能量是惊人的。目前人们研究的最多的是换热网络的综合与优化,而对于换热网络的设计方法主要集中在夹点技术上。夹点技术通过T-H图法或者问题表格法,对每一股物流的温度、焓进行考察,进而确定出冷、热物流可以互相利用的能流及最小的冷、热公用工程量。除此之外,精馏操作中的热泵及差压也是研究热点之一,热泵是消耗外部功将低能级的热源提高到高能级来使用,而差压过程是靠普通精馏塔分割为两个塔然后降低重组分塔压来实现,这两种过程都可以实现塔底塔顶物流能量的匹配。还有许多其他技术人们也在研究中,如锅炉烟气余热的回收等,这些都是以后节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3CO2减排的途径
人们意识到CO2过量排放的严重性后便致力于CO2减排技术的研究,目前对CO2的减排技术已基本上达成共识,从以下两种思路可以达到CO2的减排。(1)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与代替。我国的能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利用率很低,据统计总利用效率只有25%,而化石能源燃烧后排放出大量的CO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势必会减少CO2的排放量。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大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洁净无污染的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并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和低碳资源,以此减少CO2的排放量。(2)CO2的封存和吸收。近年来,人们对CO2的封存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封存技术是指利用化学/物理吸收法、化学/物理吸附法、膜分离法、低温蒸馏法等捕集分离技术将CO2从工业或相关能源的源捕获到,然后利用油气藏、深的盐层和不可开采的煤床等自然条件将CO2储存起来。CO2的吸收主要是靠增加生物汇,从大气中直接吸收CO2,达到清除CO2的目的,目前人们做了大量研究的是森林碳汇,海洋生物碳汇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关键词:碳排放;出口贸易;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F75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205-02
引言
据测算,2012年我国碳排放量约80亿吨,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5%。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2012年出口总额为20 498.3亿美元,为全球第五大出口国。当然,造成我国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原因很多,包括工业化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等,但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也是推动我国碳排放量不断增长的重要因素,据测算2012年我国出口中隐含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33.5%。
以1978—2012年我国的碳排放和出口贸易数据为样本,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内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
一、理论模型和数据说明
1.向量自回归理论
向量自回归(VAR )模型是1980年由希姆斯提出的,它把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由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一个含有n个方程(被解释变量)的VAR模型中,每个被解释变量都对自身以及其他被解释变量的若干期滞后值回归,其表达式为:
yt=Φ1yt-1+…+Φpyt-p+Hxt+εt t=1,2,…T (1)
yt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k×k维矩阵Φ1,…,Φp和k×d维矩阵,H是待估计的系数矩阵。εt 维k扰动列向量,其均值为零,协方差矩阵为Ω,实际应用中,要求协方差矩阵是正定的。
2.数据说明
鉴于数据的权威性与可获得性,碳排放数据来自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出口贸易额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用CE和EX表示我国碳排放和出口贸易,单位分别为万吨和亿元。因为对数变换并不影响原始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且能够消除异方差,所以,对CE和EX进行对数变换,分别用LCE和LEX表示对数变换后的碳排放与出口贸易。
二、实证研究
1.平稳性检验
VAR模型要求时间序列应该是平稳的,或者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为确保这两个变量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来确定LCE序列和LEX序列的平稳性及其单整阶数,结果见表1。
注:D表示差分算子;检验类型(C,T,K)中的C,T和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滞后阶数根据AIC最优信息准则确定;**和*分别表示5%和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LCE、LEX序列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平稳性,故序列LCE、LEX都为一阶单整序列。由于两序列是同阶单整的,满足进一步进行检验的前提条件,因而,可以对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2.协整回归分析及检验
由于只有两个变量LCE和LEX,故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基本步骤为:第一步,以LCE为因变量,以LEX为自变量,建立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进行OLS回归,估计结果如式(2)所示。
LCE=8.63+0.338*LEX+[AR(1)=0.734] (2)
T=(13.898*) (5.886*)
R2=0.989 F=1424.1
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该模型拟合效果比较好,R2高达0.989,T统计量和F统计量都通过显著性检验。第二步,对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ADF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ADF检验显示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序列非平稳的原假设,残差序列平稳,故LCE和LEX存在协整关系。从(2)式可以看到,我国碳排放量对出口贸易的弹性值为0.338,即出口贸易每增长1%,就会导致我国碳排放增长0.338%。出口贸易的增加导致碳排放的增加,这说明我国目前出口贸易的增长属于粗放型,是资源消耗型的高能耗、高污染模式,不利于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的结果只是说明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并未给出两者的因果关系,因而还需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进一步确定,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可以在不到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LEX不是LCE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即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认为出口贸易是碳排放增加的Granger原因;同时接受“LCE不是LEX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认为碳排放的增加不是出口贸易增加的Granger原因。
4.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协整分析只是提供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但并没有为一个变量作用于另一个变量的的动态特征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原序列都是一阶平稳的,因而可以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反映碳排放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使用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为2,得到的VAR(2)模型如下:
(3)
对于VAR模型分析各个变量的参数估计值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同时,由于非平稳的VAR模型不可以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析,所以有必要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图1给出了模型全部特征根的倒数值位置(见图1)。
以上模型经过VAR模型滞后结构检验,所有模的倒数都小于1,则说明此VAR模型的建立是稳定的,可以进一步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IRF)刻画了模型受到某种冲击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具体来说刻画的是在随机扰动项上加上一个单位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及效应。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描述因变量是如何对系统冲击进行动态响应的。在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纵轴表示响应因变量的响应程度,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本文选取的滞后期为25。
从图2可以看出,初期受到出口贸易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后,出口贸易呈正向效应在第6期达到最大,此后,正向效应逐渐减弱,在15期之后脉冲效应稳定下来,并一直持续下去。这说明出口贸易受到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会给碳排放带来相应的正向冲击。
从图3可以看出,初期受到碳排放一个标准差得正向冲击后,碳排放呈正向效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此后,正向效应减弱,并从第5期开始,呈现负向效应,最后脉冲响应效应逐渐趋向于零。
6.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而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是以一个变量的预测误差方差百分比的形式来反映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LCE的方差分析结果见图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8%,创造了“中国奇迹”。但经济的高增长也带来了诸如高投资、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6年以来,华北、华东诸市PM2.5指数接连爆表,中国北方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雾霾天气,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尽管雾霾等不良气候现象的出现源自多方因素,但工业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无疑首当其冲。单就碳排放对气候方面的影响来看,其影响便不可小觑。自1992年6月里约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主要国家又多次召开缔约会议,商讨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并于1997年签署著名的《京都议定书》。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确保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企业有责任同政府一道,承担起减污、减排的重任。
二、国内外碳排放权会计的研究进展
(一)FASB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的有关研究
早在1993年,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就在其的《统一会计系统》(RM92-1-000)中涉及到有关排放权交易的处理,用以规范美国政府推行的“酸雨计划”中二氧化硫排放许可证交易。其将排放许可证确认为存货,是国际上关于排放权交易最早的会计处理规范。
此后,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此又进行了深入探究。其下属紧急问题任务处理工作组(EITF)于2003年“EITF:03-14”草案,试图订制排放权处理问题的规范。2004年,FASB又在所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153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此问题,引发各方关注。但由于排放权可以存储、借贷且有年度限制,因此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适用性具有不确定性。
(二)IASB关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研究成果
2002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开始关注排放权交易会计;12月,其下属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经讨论决定将排放权确认为一项资产,建议确认为无形资产。
2004年12月,经过进一步研究,针对欧盟即将开始的碳排放交易计划,IFRIC了一份《IFRIC3》,即《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3号――排放权》。其基本观点认为:企业购买的碳排放权,应按其取得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政府无偿分配所得则应按照取得日公允价值入账,日后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时,按照实际发生时的市场价格确认一项负债。对于排放权的后续计量,遵照《IAS37――准备、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将资产的价值波动记入所有者权益,负债的价值波动记入当期损益。但由于这种处理方式对资产与负债采用了不同的计量属性而可能导致混合计量现象,该草案备受争议。IASB最终于2005年6月对其予以撤销。
2007年12月,IASB与FASB联手,共同对碳排放权交易会计进行研究。研究集中于排放权是否以及确认为何种资产、何时确认负债、如何计量等。2010年10月,双方达成共识,确定排放权配额和相应负债计量保持一致,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与后续计量并采用重估模式。
(三)我国碳排放权会计主要研究成果及观点
我国对于排放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全球气候上升加速,低碳经济倡导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目前,由于排放权是一种权利、资格,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等物权资产的一般属性,因此,学术界普遍认可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尚存争论的焦点在于以何种资产形式进行确认,而这也决定了后续计量模式等其他问题。总结来看,现存有以下几种观点:
(1)以张鹏为代表学者主张将碳排放权确认为存货。这是基于我国碳交易主要以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参与,目的是为了执行合同,短期内变现的现实情况。相应地,排放权初始计量以历史成本入账,后续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一般存货处理方法。
(2)冯娅、徐华新等学者则认为,由于排放权配额不具有实物形态,应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为避免对其进行摊销,可将其设立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予以计量。
(3)由于碳排放权可以公开交易,并且具有活跃市场,王艳、李亚培等学者建议将其归入金融资产,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三、关于我国现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选择的思考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相关处理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的使用权,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使用或者出售。其性质很多地方不同于存货。比如,存货是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在产品或提供生产所需物料的原材料等,其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或者是通过进一步生产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而碳排放权仅仅只是基于环境义务而享有的一种权利,它不是以出售为目的的,也没有实物形态,不是在产品也不是产品所需耗用的材料或物料。因此,将排放权确认为存货与相关准则有较大的背离。
考虑排放权用途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的发展程度,结合有关观点,本文认为,可以将排放权分为自用型与交易型两种类别分别予以确认。自用型碳排放权,为企业所拥有与控制,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从企业中分离用于出售,即可辨认,贴近无形资产的定义,因此确认为无形资产。而交易型碳排放权是以近期交易获利为目的而取得和持有,且随着我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可供交易的活跃市场,公允价值也可以获得,因此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也符合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计量方面,根据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于政府无偿授予的碳排放权,由于企业不需付出任何成本,也不需以服务或产品加以偿还,因而可以视作一项非货币资产性质的政府补助。依据相关准则,采用取得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借记相关资产下“碳排放权”科目账户,贷记“递延收益”。而对于外购的碳排放权来说,则可按照购买当日实际支付价格的价格作为初始入账价值入账。
在后续计量中,确认为无形资产的自用型碳排放权应当进行摊销并计提减值准备。一方面,碳排放权拥有一定使用期限,属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依照准则应予以摊销;另一方面,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随着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碳排放权随之减少,依据权责发生制也应当予以摊销。企业可根据实际排放量占碳排放总持有量的比例进行摊销。期末,类比无形资产,企业应对自用的碳排放权进行减值测试,若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则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由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确定,资产减值一经确定不得转回。对于确认为交易型的碳排放权,期末应当用账面价值与市场中的公允价值比较,调整账面价值。
(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账务处理
下面通过一道例题阐述具体账务处理过程及相关分录:
假设某企业是一家污染企业,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废水、废气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根据以往生产经验,年均碳排放量最高可达5万吨。2016年年初,从地方政府获得碳排放配额3万吨,使用期两年,获得当日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为43.31元。同时,企业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以每吨37元的价格撮合交易,成交量为3万吨,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中,自用型为2万吨,其余1万吨为近期出售获利而持有。2016年年末,该企业共排放温室气体3.9吨,期末碳排放权价格为每吨40元,该企业将外购的1万吨交易型排放权按照每吨41元价格出售。对于以上经济交易事项,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获得配额
借:无形资产―碳排放权 129.93万(43.31*3)
贷:递延收益 129.93万
2、外购排放权
借:无形资产―碳排放权 74万(37*2)
贷:递延收益 74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 37万(37*1)
贷:银行存款 37万
3、期末,摊销处理
(1)政府分配所得
借:营业外支出―碳排放权 82.289万((1.9/3)*129.93)
贷:累计摊销 82.289万
(2)外购所得
借:管理费用―碳排放权 74万
贷:累计摊销 74万
4、期末,自用剩余部分减值测试
账面价值:129.93-82.289=47.641(万元)
可收回金额:1.1*40=44(万元)
减值:47.641-44=3.641(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碳排放权减值损失 3.641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641万
5、期末交易型公允价值计量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 3万((40-37)*1)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万
6、出售
借:银行存款 41万(41*1)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 40万
投资收益 1万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万
贷:投资收益 3万
四、总结与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