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大学生 死亡态度 死亡焦虑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谈“生”、少言“死”,很少去思考、谈论甚至提及死亡,甚至对棺材、数字4等等与死亡相关的符号也讳莫如深。但另一方面“死”又常被当成逃避问题的工具,当现实的挫折积累到一定程度,“死亡”又成为可行的选择。国人的自杀死亡率居高不下,校园内的伤害事件也时有发生。死亡成为我们避之不及却又无法避免谈及的一个话题。然而正如古罗马思想家圣奥古斯丁所说的“一个人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才真正地出生了”,生与死是无法分割的一体两面。死亡会摧毁一个人,对死亡的思考却会拯救一个人。因此了解目前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探究其影响因素,适时对其开展生命教育是必要而又迫切的。
1 对死亡的心理学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死亡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分三个方向:一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死亡概念与认知的获得。二是从进化、社会学角度,验证以死亡焦虑与恐惧为核心的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三是面对死亡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又包含对于濒死和哀伤心理的研究以及对死亡焦虑,死亡恐惧,死亡态度的研究;其四是对死亡的教育学研究,即生死教育、生命教育方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心理学界关于死亡的研究一下子多了起来,这可能与当时美国反战和性解放运动的文化背景有关,战争阴影和对极端自由的追求增加了对死亡问题的关注。九十年代开始港台地区也兴起对死亡的心理学研究。而大陆地区这方面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近些年有增多的趋势。
在万分数据平台,用“死亡态度”为关键词得到“年度命中率”图示的“死亡态度研究趋势”是直线上升的,2006年每百万期刊论文中“死亡态度”命中1.83篇论文,而2011年这个数据变成了3.85篇。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媒体技术发达,资讯传播越来越便捷迅速,各类意外事故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使得人们更多地面对“死亡”话题。因此,对死亡态度的研究也不断增加。其中最多的就是针对大学生及青少年群体的研究。
2 对死亡态度的研究
2.1 死亡焦虑、死亡恐惧和死亡态度概念区分
有关死亡心理学研究中最常出现三个词是:死亡焦虑、死亡恐惧和死亡态度。现将三者分别加以介绍并试图区分。
死亡焦虑和死亡恐惧是早期研究中用于描述个体对死亡情绪最常使用的两个词。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焦虑是弥散的,而恐惧是有具体指向的。而死亡同时具有着确定与不确定性,因此面对死亡往往同时有具体的恐惧和模糊的焦虑,掺杂在一起。所以“死亡恐惧”与“死亡焦虑”两名词常替换使用。
早期研究都焦点都集中在对死亡的恐惧焦虑、逃避否认等负面维度,但后面的研究发现各种正向与负向的情绪与感受可能同时并存。张淑美(1996)综合许多有关死亡态度的研究,认为死亡态度包括:死亡焦虑、死亡恐惧、死亡否认与逃避、死亡威胁、死亡忧郁、死亡接受、死亡理解等。可见死亡态度内涵的复杂与多元性。
综上所述,死亡态度的内涵更广泛,包括了死亡焦虑与死亡恐惧。
2.2 死亡态度的内涵
死亡态度的特定对象“死亡”使其内涵非常复杂,一般分为五个维度:(1)死亡焦虑、恐惧(对死亡有较强烈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2)死亡逃避(对死亡逃避、否认);(3)自然接受(将死亡视为生命中自然存在的部份,既无恐惧也无特别欢迎);(4)趋近接受(将死亡视为通往快乐来生的通道);(5)逃避接受(将死亡视为今生痛苦的解脱之道)。
综上,死亡态度是多维度的,且有可能是同时存在的。适度的死亡焦虑是对死亡意识的觉察,没有死亡焦虑也可能是对死亡的否认,不是凭字面就判断负向与正向死亡态度的好坏。
3 大学生死亡态度的研究
徐洁(2011)对北京四所高校1068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死亡态度方面,中性接受排序第一,分别高于死亡逃避、死亡恐惧、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这与张东伟(2011)对河南1295名大学生的调查,还有陈四光(2009)对江西四所高校436名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死亡态度总体上是正向积极的。
在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探讨上,张东伟(2011)的研究证实、参与葬礼次数对大学生的死亡态度有重要影响。陈四光(2009)的研究表明死亡态度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同时家庭环境对死亡态度影响显著。身体健康状况越好的大学生,越不会产生逃避接受的死亡态度。家庭中谈论死亡越是公开、自然的学生对死亡越不会逃避和恐惧,而是持自然接受的态度。李彩妮(2012)对长沙市四所高校442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及自尊有关,其中中性接受与生命意义呈显著正相关,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石统昆等(2011)对756名大学生的研究探讨死亡态度各维度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发现死亡恐惧、死亡逃避与绝望因子、自杀意念总分成负相关,趋近接受、逃避接受与绝望因子、自杀意念总分成正相关。
除了以上国内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更多港台地区的研究表明,影响个人死亡态度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态、教育程度、、家庭型态、居住地、性格特征、自我认同,及接触死亡的经验、家中谈论死亡的情形等各种个人背景因素与环境经验因素。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自然死亡率很低,这可能使他们感觉死亡离自己还很遥远。但随着身心发展、社会灾难事件增多、接触死亡经验增多使得他们对于死亡的态度变得复杂。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大学生的死亡态度,以及受哪些因素影响,有助于我们发现潜在的问题,提升大学生对死亡的认识和思考。同时为进一步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 廖芳娟.台湾警察的死亡态度研究[D].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2] Wong, P.T., Reker, G.T., &Gesser,G.(1994). 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R.A. Neimeyer (ed):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Washington:Taylor & Francis.
[3] 张淑美.死亡学与死亡教育——国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态度、死亡教育态度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6.
[4] 陈四光,安献丽.436名大学生死亡态度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4).
[5] 徐洁,常美玲.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的关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鲜花是灿烂的,人生是美好的,可是,再美的鲜花也有枯萎的时候,再靓丽的人生也有终结的时候。既然人的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就应当学会正确面对它。
不可否认,中国是一个讳言死亡的国家,好像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情。而西方一些国家,常常会让小学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3天,你怎么安排,最想做什么?如果给自己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这就是一种“死亡教育”。于是,西方人面对死亡总显得坦然,会提前写好遗嘱,把后事安排得井井有条。相对于他们,我们的“死亡教育”,却是一片空白,人们除了直观地从生活中接受一些死亡实例的感性教育外,很少有其他的“死亡教育”,这对公民整体认知世界,全面认知人生,无疑是个缺憾。
四季更替,新陈代谢,这是社会的正常现象,通过对公民进行“死亡教育”至少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让公民了解生命的宝贵,从而珍视生命,享受生活,减少自残、自杀或相互残杀等非正常伤亡事件的发生。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正如鲁迅所言,让孩子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乃至敬畏生命,是为人父母者应当尽的责任,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甚至全社会应尽的社会责任。其次,在时空的长河中,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标示和衡量生命的指数除了长度,还有宽度和内涵。当遭遇重大疾病和自然灾害,生命回天乏力时,了解了人生的要义,就可以坦然面对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也能减轻家人因失却亲人而带来的痛苦。
“死亡教育”又是一个敏感话题,在具体教育中,要注意方法。可以通过讨论死亡话题、开展死亡游戏以及渗透临终关怀等形式,让公民认识生命、领悟生命、珍惜生命。一些学校和组织通过举办烛光晚会来悼念此次汶川大地震中的亡者,就是进行“死亡教育”的一个好形式。震灾过后,还要在更大范围和更多人群中开展这项教育。
关键词:生命教育;安全;健康;成长;目标层次;有效途径
生命教育就是教育者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在此教育实践中班主任的价值得到实现,学生的生命质量得以提升。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生命教育的意义
1.1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1.2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1.2.1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1.2.2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提供了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负面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
1.2.3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指导,会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行为失控等现象。
二、在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2.1学生生命问题的日益凸显。
2.1.1生命安全问题的凸显。
青少年生命总面临许多不安全因素的威胁,出现众多安全问题。主要威胁有:
(1).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泥石流、洪水、台风等 ;
(2).事故灾难。如:火灾、溺水、触电、踩踏、交通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如:非典、禽流感、水污染、食物中毒等;
(4).社会安全事件。如:敲诈、绑架、拐卖、性骚扰、校园暴力等
据《北京晚报》报道统计,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但这些死亡事故中,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
2.1.2生命健康问题的凸显。
身体是生命的载体,但现在的青少年身体出现了种种健康问题。如:近视、肥胖、体质虚弱、疾病等。据最新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小学31.67%;初中为58.07%;高中为76.02%;大学为82.68%;学生超重比率升高;同时,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等指标为近20年来最低。
2.1.3生命内心问题的凸显。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一些学生出现了伤害自己的生命、伤害他人生命、伤害异类生命的行为。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15至34岁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排名第一。
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学生李某把年仅23岁的教师郝旭东捅死在教室里。
2002年清华大学某学生“为了测试熊的嗅觉”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
2.2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学生生命问题的凸显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之间的矛盾要求学校必须实施生命教育。但与需求相矛盾的是,学校对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很严重:
2.2.1缺乏专门的课程;
我们的学校有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却没有重要的“生命”课。生命教育的内容、时间、人员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2.2缺乏系统的内容;
不少学校的生命教育动地听命于“行政指令”和“政府文件”,致使生命教育的缺乏系统性、阶段性与和谐性。
2.2.3缺乏实际的训练;
学校生命教育要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绝大多数学校没有相关的训练,以致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措手无策。
2.2.4缺乏深入的研究。
许多学校的生命教育缺乏对学生生命问题的深入研究;缺乏对生命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缺乏对生命教育时代特殊性和地方适应性的研究。
三、生命教育内容构架
3.1港、台、大陆的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内容的比较。
3.1.1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
台湾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由教师讲解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迎接新生命、成长、生病、衰老、死亡等现象。二是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去参观、访问。培养学生对社会及他人的关心,使他们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教育设计了十二个主题,涉及到环境教育、伦理教育、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等,内容十分丰富。
3.1.2香港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
人与自己:包括认识自己,情绪、情感控制,自我管理等;
人与他人: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世情等;
人与环境:包括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咨询、传媒、自然生态等;
人与宇宙:包括人生哲学、生死教育等;
3.1.3大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
小学阶段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初中阶段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高中阶段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3.2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生命教育的内容十分宽泛,笔者认为,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可按以下几个原则来构架:
3.2.1系统性原则。
兼顾学生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
3.2.2阶段性原则。
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3.2.3地方适应性原则。
体现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独特需求。
我们每名班主任在生命研究的过程中都有着共同的体会: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意,带着信念去耕耘,带着希望去播种:用生命的温暖,光大人性的美好;用生命的活力,唤醒智慧的潜能在生命教育的园地里,谛听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王晓红 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2)
[2]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江苏教育, 2003,(10)
[3]王立科 生命美育: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J] 中国青年研究,2003,(9)
[4]肖川,《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人民教育》2007年第12期
[5]肖川,《生命教育在学校中的落实》,《江苏教育》2008年第3期
[6]赵冬俊,《生命的教育》,《班主任》2005年第7期
[7]冯建军,《生命教育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河南教育》2006年第12期
摘要:人对生命的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明确生命观的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一定的以生命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他们如何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生命的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人的生命的产生有其特殊性,即人类个体生命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所谓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个生殖细胞(通常是和卵)的结合从而产生后代的方式”。有性生殖的好处在于它所提供的后代总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个体的重复性,永远保持着人类生命的生机与活力。因此人类个体生命总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无可替代”的具有唯一性的生命。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接班人和充满生机活力的群体,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而且更应该懂得珍惜和热爱生命,以及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主要表现
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采取的主要是应试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主要围绕升学而展开,基本上忽视了对生命本身的教育,偏离了人是教育的目的这一根本的指导思想,大学教育也是如此。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模式,主要分为公共课教育和专业课教育。而作为公共课教育重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本应该承担起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任务,但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分注重政治陛和方向性,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很大的遗感。正是因为这一教育内容的缺乏,导致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缺乏,从而造成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生命观教育的缺乏所导致的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主要表现有:
一是忽视了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人的生命是特殊的存在,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这种特殊的存在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相对于其他非人类生命而言具有特殊的价值,就是人具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二是人类个体相对于人类其他个体而言,生命存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所有人类的个体生命都是地球上唯一存在的个体,所以我们应该热爱和敬畏生命,因为这是个体用生命去创造所有可能性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缺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因而导致在大学校园经常出现大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无论是自杀还是杀人,都是漠视生命存在的表现,都是否定生命存在基础性价值的表现。
二是忽视了生命实现的创造性价值。认识到生命具有存在性价值只是理解了生命的最基本层面。如果仅仅把生命理解为存在性价值,则人类的生命就和其他动物的生命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因为任何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我国高校扩招所导致的教育产业化使大学生群体空前膨胀,相当多的大学生丧失了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整天沉溺在网络游戏、恋爱和赚钱之中,思想颓废、不思进取,不断在浪费宝贵的生命。他们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存在,而更重要的是去实现生命的价值。也就是说,生命更高的、更大的价值在于:以保存和珍惜生命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命的价值。所以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可以创造出远远大于生命本身的价值。
三是忽视了生命本身的超越性价值。人的生命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超越生命本身的能力。生命正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的,这也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动物的生命是既定的,它们无法完成对自身的超越;而人的生命是未定的,其本质具有超越性。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看不到生命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他们或是被动享受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简单地重复生命消费活动;或是以一种经验的方式重复生命的其他活动。没有了超越本性的生命,不仅导致个人无法超越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也使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是忽视生命意识对行为的指导性作用。生命意识是对生命认识的自觉,是对生命的体认和感悟。生命意识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缺乏生命意识,就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不会去热爱和珍惜生命,也就不会理解生命的超越本性。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生命观教育所导致的生命意识淡薄现象非常普遍。一是表现在有部分大学生因为恋爱受挫、成绩不好等简单的事情而选择自杀来解决问题;二是有少数大学生因为一些小事而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的同学或老师,比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同学的事件及中国政法大学程春明副教授被学生杀死在课堂上等,都反映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漠,从而无法正确指导自己生命中的行为。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处在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时期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将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而生命观又是大学生个体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思想内容。缺乏生命观或者具有不正确的生命观,会使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严重制约和影响大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品质的实现。另外,生命观教育还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大学生生命观缺乏的现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优势,在大学中开展生命观内容的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生命存在观教育。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个体只有首先保持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社会性意义。因此大学生首先要树立生命存在观,充分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有意识地有效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学会热爱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存在。“每一个存在者都满足于自身。没有一个存在者会否定自.己,会否定自己的本质性;没有一个存在者对自身来说是有限的。”人不仅有保存生命的强烈欲望,并且生命还有朝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会在生命历程中不断扩充其内涵。大学生应该把保存生命作为自己人生的基础性价值,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充实生命的存在内涵。
2.生命独特观教育。人类生命是自然界伟大的奇迹。人的生命既有相对于动物生命而言的独特性,又有相对于他人生命而言的独特性。生命独特观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生命现象对非生命现象的独特性。生命现象的出现是物质世界演化的奇迹,是对非生命现象存在方式的根本性超越。二是人类生命对其他生命的特殊性。马克思曾经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动物则是无意识的个体存在物;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事物的存在并能改造他物,而其他生命则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只能适应环境。三是人类个体相对于其他人类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无论从肉体到精神都有不同于其他生命的特殊性。大学生要学会理解人类及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敬畏人类生命。如果大学生缺乏生命独特观,就会忽视人类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也就无法理解生命在展开和实现过程中的精彩。
3.生命品质观教育。个体生命虽有其独特性,但独特性却不是它的最主要的存在方式。“每一种生命都十分脆弱,当它的生存之境突变之时;每一种生命又可以是相当强大,那是它依存于和谐的生存之间。”所以生命在存在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变异性。生命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个体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大学生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中,通过社会实现生命的价值,不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封闭在自我的狭小天地。生命只有融人社会,在生命的相互依存中才能变得强大。当生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获得支持的时候,就具备了提高生命品质、创造生命基础的前提和基础。
4.生命超越观教育。人类生命是一种超越的存在。生命超越观有两层含义:一是生命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超越。生命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并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从而达到影响和改变客观世界并满足人类需要的目的。二是人类生命对自身的超越。生命从来就不满足于自身存在的现状,它会通过生命本身的实践活动不断超越生命存在的现实,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以其超越性不断更新生命存在的内容和方式。存在不是生命唯一的和主要的目的,超越才是生命的本质所在。大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才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幸福感,也才能意识到社会对其生命存在的认同。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人的生命观不能自发地形成,即使可以自发形成,也是不系统的和不完善的。因此,进行生命观的教育就成为了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最主要的途径。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呢?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尊重生命、体验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教育。根据国外生命及生命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生命观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至少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首先是一个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在生命观的问题上,中国人注重对外在的物质层面的追求。我们现在也还在宣传人为了抢救或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财产而牺牲生命的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当然,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财产不受侵犯是十分合法和道德的行为,问题是为此而牺牲生命的行为值不值得提倡。根据生命神圣和生命至上的原则,人的价值应该大于其他任何东西的价值,因此为物而牺牲生命的行为无疑违反了生命存在的基本原则,对此不应该加以提倡。培养生命观,首先就要大学生转变思想和观念,把人而不是把物确定为社会的中心,充分意识到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还要认识到生命价值的两个层面:即存在价值和超越价值。存在价值是超越价值的基础,超越价值是存在价值的深化和生命最本质的内涵,人只有在存在价值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超越价值。
2.改善社会环境。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以人为中心,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给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社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观,就是要他们都来真正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生命,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意识。大学生也生活在社会中,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只有在一个以重视生命为基础条件的社会里,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的生命观。
3.开展生命观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仅应该成为大学生世界观培养的重要途径,也应该是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重要途径。结合国外生命观教育的实践,实施生命观的理论教育应该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在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有关生命意识观的内容;二是开设生命观教育方面的专门课程,让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理论化的生命观教育;三是可以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进行生命观方面的理论教育。生命观教育的实践教育方面主要是要求大学生多接触和了解社会,多参与到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实践中去,让大学生充分体会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人在改造社会中的伟大作用和现实价值,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坚定他们珍惜生命、投身社会和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信心。
一、学校设置生命教育课程
独立设置生命教育课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和有效的途径。生命教育像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单独开设课程。首先要有生命教育教材,专家和老师们可以结合高中学生特点编写好教材。高中老师还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编制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都应包括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即生命的生理知识、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生命存在的智慧、生命的价值、意义与创造、死亡的意义。要特别加强死亡教育,死亡是人们所忌讳的,但又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开展死亡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正如培根所说,随死亡而来的东西,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培养坚强的品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们认识到死亡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必然,但在人们心中有许多情感足以压倒对死亡的恐惧:亲情可以淡化死亡,爱情可以消解死亡,友情可以舒缓死亡,追求可以淡忘死亡,崇高可以藐视死亡,信念可以超越死亡。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应当更积极地探索生命,更积极地体验与别人共存的幸福,进而用坚强的品质延伸生命的长度,用积极的生活拓宽生命的宽度。惟有这样的死亡教育,才能使学生们意识到生命是一个完美的奇迹。
二、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意识
高中开展生命教育除了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外,还要结合其他方式,如通过学科教学等。在充分运用学科教学,通过显性和隐性课程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时,又要突出重点,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更要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重视营造学校和谐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高中的生命科学、思想政治、体育与健身、历史、生物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同时,教学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主题辩论、交流讨论、问题研究、知识竞赛、小论文交流现场模拟、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借助典型事例及信息技术,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方法的学练有机结合。语文课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学生心灵。
三、开展专题教育增强生命意识
专题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系统进行生命教育最有效的形式。高中阶段的专题教育,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人的理想教育、性教育等让学生明白群我关系,引导学生明确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关系,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内容。专题教育可以采用专题讲座、主题论坛、特别演讲等灵活、有效、多样的形式,内容应该涉及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理想教育等生命教育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课程、讲座和辅导进行。以心理活动课为主要形式,注重以活动体验、自我调适的方式进行。辅导活动中有学生成长的记录,还有他们的“内心独白”。教师对学生倾诉的悄悄话和隐私,要给予尊重和注意保密。青春期教育包括性生理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制教育和性美学教育。可开展“同伴教育”,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和媒介的消极影响。主要通过课程、讲座、看录像进行。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用电安全教育、煤气使用安全教育,这些可通过社会实践实施教育和训练。
四、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