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心理学的了解

关于心理学的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心理学的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心理学的了解

关于心理学的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心理资源; 心理学形态; 原始性创新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depends upon cultura l and historical res ources of its own, so it has considerably different forms of historical developm ent and long-term evolution, which psychology can count on for further advanceme nt.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show different historical categories, different styl es of realistic evolution, and even different trend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ps ychology. Therefore, current advancement of psychology should not discard otherhistorical categories but regard them a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esources for a cademic innovation to extend the horizon, exploit the potentials, and complete t he function of the discipline.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category of psychology;primary innovation

一、 心理资源概述

所谓心理资源是指可以生成和促进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如心理学的成长要有自己 植根的社会文化土壤,这就是心理学的社会文化资源。心理资源既可以成为心理生活的资源 ,也可以成为心理科学的资源。心理学面临着如何理解、看待、保护、挖掘、提取、转用资 源的问题。心理学的发展不应该抛弃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而应该将其当作可以借用的文化 历史资源,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挖掘自己的潜能,丰富自己的研究,完善自己的功能。

科学心理学只有很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心理学的探索却有着久远的过去。通常 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只是连续的线性更替关系,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淘汰和取代了原有的传统 形态的心理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其他不同形态的心理学仍然与 其并存着,仍然各自发挥着自己的功能。通常还认为,历史上只有哲学的心理学和科学的心 理学。科学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脱胎之后,就取代了哲学心理学,成为惟一合理和合法 的心理学。其实,历史上出现过多种形态的心理学。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并没有随着 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出现而消亡,它们依然存在于现实生活和学术研究之中,并在不同的 生活领域和学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共出现了五种不同形 态的心理学。这就是常识的心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心理学、类科学心理学(或类同心理 学)和科学心理学。[1]解读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 考察科学心理学与其他形态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对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的心理生活是生成性的和创造性的,生成与创造的过程则需要特定资源。所谓心理 资源的一个含义就是指人的心理生活建构的基础、生成的养分以及拓展的依据。人的物质 生 活需要自然资源,而人的心理生活则需要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历史资源和现实资 源。心理资源具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形态。

任一学科的生成、发展、进步、拓展都需要文化、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资源。心理学也 同样如此。例如,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都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5]在心 理学的 研究中,与文化相关的分支学科也在快速地扩展和成长,如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研 究等。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是指心理学在自身的研究、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与文化的背景 、文化的历史、文化的根基、文化的条件及文化的现实等所产生的关联。心理学与 文化的关系经历了文化的剥离、文化的转向、文化的回归、文化的定位。心理学与文化的关 系不仅涉及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6-11] ,而且还涉及心理学的单一文化背景和心理学的多元文化发展。心理学与 文化 的关系定位将会带来心理学的新视野、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发展。再如, 心 理学在成为独立学科的前后,与其他学科一直有着特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心理学 的发展和演变。但是,学术界对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却缺乏系统和深入的探索。心理学 与相关 学科的关系经历了一种历史的演变过程,即从心理学依附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到心理学排斥 其他学科来 保证自己的学术独立性,再到心理学寻求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关系,并与其他学科 建立起共生的关系。这既标志着心理学学科的成熟,也标志着心理学开始容纳所有的学术资 源。这意味着心理学不仅借助于其他学科来发展自身,而且又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可用 的 资源。从不同学科的学术独立到不同学科的学术共生,这是一个新旧时代的重大学术转换。

二、 心理资源考察

心理学无论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还是对心理学自身的反思,都需要挖掘、提取和 转用自己的资源。这就是关于心理资源的考察。

对心理资源的考察首先涉及考察的视角。这是指研究者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根基。对于心 理资源,不同的研究者可以有自己看待和理解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可以有自己揭 示和解释问题的着眼点和着重点。即便是否认、忽视和歪曲心理资源的存在,也是对待或看 待 心理资源的一种特定视角。考察的视角决定了研究者所获取的关于心理资源的内涵和内容。 眼界与视域的不同,都决定着研究者所捕捉到的和所提取出的心理资源的差异。

其次,对心理资源的考察还涉及考察的学科。心理资源是文化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历史 的 存在、生活的存在和人性的存在。这就给不同的学科分支提供了多 学科交叉和交汇的研究内容。由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因此,对 心理 资源的揭示和解释也有所侧重与不同。例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文 学、文化学等学科对心理资源的考察,都会有不同的视角与方法。

第三,对心理资源的考察还涉及考察的内容。心理资源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思想、解说 与积累。分离和分解心理资源,解释心理资源的基本性质,确定心理资源的基本方面,追踪 心 理资源的演变发展,说明心理资源的特征、特点等,都是考察心理资源的最基本内容。对如 何 定位、分析、揭示、解释、说明、借用心理资源,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它既可以是哲学反 思的方式,考察关于心理资源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思想前提和理论设定;也可以是实证研究 的方式,通过实证科学的手段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和考察心理资源的存在和变化;还可以 是历史研究的方式,通过历史和未来的定位和定向来揭示和解释心理资源的演变和演化。

心理资源的考察结果可以成为人理解自身存在的重要内容,也可以成为发展关于人的心 理研究的重要学术内容。人的心理生活的创造、建构和拓展需要资源的支撑。提供心理资源 不仅 是丰富人的心理生活、提升心理生活质量所必需的,而且也是心理科学进步 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基石和基础。

三、 心理资源分类

心理学的五种形态,不仅仅反映着心理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演变,它更是一种资 源。可以说这种观念转变是心理学研究上的重大进步。

首先,常识心理学(又称为民俗心理学、素朴心理学等)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创建的心 理 学,是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经验中的心理学。它有两个存在水平,一是个体化的存在水平,是 个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中获得的,是个人 对心理行为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二是社会化的存在水平,是不同个体在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 共同形成和具有的,个体可以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和掌握隐含于社会文化之中的心理常识。 常识心理学既是普通人心灵活动的指南,也是普通人理解心灵的指南,它是科学心理学发展 的文化资源。[12]

其次,哲学心理学也是一种心理学的资源。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心理学就寄生在哲学 之中, 是哲学的一个探索领域。哲学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方式是思辨和猜测。正是通过思辨和猜 测,哲学心理学探索了人类心理行为大部分重要的方面。当心理学成为科学门类之后,哲学 心理学在哲学研究中转换成为心灵哲学的研究。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则转而去反思心理学研究 中关于对象、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前提或思想预设。[13]

再次,宗教心理学亦是心理学的资源。宗教心理学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科学的含 义 或是科学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对宗教心理的研究。这是科学心理学 的一个分支。二是宗教的含义或是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式对人 的心理行为的说明、解释和干预。后者既是宗教活动提供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也是现代科 学心理学的传统历史资源。宗教中的心理学提供了关于人的信仰心理方面的重要阐释以 及干预人的心理皈依的重要的方式。这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非常丰富和重要的 心理学思想理论、研究方法和干预技术。心理学的创新就必须提取宗教心理 学中的资源。[14]

第四,类科学心理学(类同形态的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资源。所谓类科学心理学,是指 在与心理学相类同或 相接近的科学分支或科学学科当中,也有关于人类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和研究成果。这是在 与科学心理学相类同或相类似的其他科学分支中的心理学思想、理论、方法与技术。这些研 究和成果也在特定的角度、特定的方面或特定的层次上,以特定的方式 、方法或技术,揭示和阐释了人类的心理行为,并为心理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提 供了十分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基础和内容。因此,这些相关的或相近的学科门类也都与科学 心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15]并不是只有心理学才关注对心理行为的研究,其 他类同形态 的心理学也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视角,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多方面、多 层次的探索。蕴含在不同学科门类中的心理学探索,得出了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不同的思想 学说、不同的理论阐释、不同的影响方式以及不同的干预技术。这种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分门 别 类的研究给科学心理学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怎样使科学心理学不至于分解、分裂 、消失和消散在其他类同学科中,以及怎样使科学心理学去吸取、提炼、接受、消化、融会 类同形态的心理学研究。如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光学还是声学的研究成果都为 心 理学关于视觉和听觉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生物学特别是进化论对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 展,对人类心理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解释框架和细致的特定学说; 还有 生理学特别是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俄国生理学 家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美国科学家斯佩里关于裂脑人的研究,都深刻影响到了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病学的发展也揭示了以异常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为全 面认识和了解人的心理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当代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的研究,也 提供了对人类智能活动的基本认识,推动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学对社会个人、 人际关系、社会群体、人类社会的研究,也提供了关于群体心理、社会心理、文化心 理、国民性格的成果。生态学对科学心理学的影响则在于提供了共生发展的生态学方法论。 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学科的诞生,而且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的形成。在生态学的 框架中,人的心理与他人、社会、环境、世界等等,都是彼此共存、相互依赖 、共同成长的。生态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形成了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生态的核心 含义是指共生。生态的视角是指从共生的方面来考察、认识和理解环境、生物、社会、人类 、生活、心理、行为等。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主张就是天人合一。 这是人与天的合一,是我与物的同一,是心与道的统一。

最后,科学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资源。心理学作为科学是通过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来描 述、说明和干预心理行为。科学形态的心理学虽然在短时内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面临着 重大问题。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物理主义和人本主义、实证论和现象学两种不同研究 取 向,并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统一是其一直不懈的努力。科学心理学既有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 的分类,也有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分类,关键是心理学研究类别的顺序。其研究方式 和方法存在着实验和内省的地位和作用之争。[16]

四、 心理资源的提取

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后现代是心理学研究者所处的和面对的历史时代、历史阶段、 当代风潮、当代思潮。如何理解后现代的来临,如何面对后现代的问题以及如何引领后现代 的 发展,是心理学的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现代工业 社 会步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与之相应,其文化思潮也由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后现 代主义思潮被看做是西方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重大变革,并很快风靡欧美、震撼学界。科 学心理学的发展显然无法摆脱这一大的文化氛围。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社会不仅大踏步迈 向现代大工业社会,而且逐步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科学统观一切的权威,并以此构 造了西方的现代文明。但是,当今的后现代主义运动则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解构,是对 理性独断和科学霸权的摧毁,它强调所有的思想和文化平等并存的发展。后现代精神在于 “去中心”和“多元化”。这无疑打破了西方心理学的独霸地位,带来了不同心理资源的互 惠互利。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思潮,一种定位,一种寻求。[17—18] 当然,从 提出关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心理学的本土化就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并体现出不同的 目的。心理学本土化的目的在于,一是对科学心理学或正统心理学之外的其他心理学探索的 关注和考察。这是所谓的本土心理学的最为基本的目的,也是本土心理学最一开始的 基本含义。二是对西方实证心理学的霸权地位的挑战。三是对根源于本土社会文化的心理行 为和研究方式的探索。四是对本土心理学资源的挖掘和创造。五是对心理学研究的原始性 创新的追求。希望能够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有新的创造。

当今世界正在面临着日益突出的国际化趋势, 国际社会的 联系日益紧密, 地球已经成了“地球村”, 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全球化的经济问题、社 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各自的问题, 而是整个人 类共同的问题。 全球化既是产生全球性问题的历史前提, 同时又孕育着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可能性。不同 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是不同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 心理学正经历着一场转变, 即由只关心单一文化背景转向 多文化的融合, 由方法中心论转向问题中心论, 由单一理论转向复合理论。心理学不能回避 现实问题。要使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现实性,必须以研究的问题为中心,抛开传统的理论派别 之争, 摒弃对抗, 一切围绕解决现实问题展开。这就是心理学全球化的内涵。

在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框架中,并没有诞生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中国的现代科学是从 西方传入的。同样,在中国的本土文化中,也没有诞生出西方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中 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也是从西方传入的,也带着西方文化传统的印记。那么,在中国发展自 己的科学心理学时,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本土文化中有没有自己的心 理学传统。如果有,那么这种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具有什么性质,包含什么内容。如果有,那 么应该如何去理解、解说、阐释和对待这种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本土 的文化传统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学传统。因此,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中国本土的心理 学传统能否成为中国科学心理学发展和创新的有益资源。所以,如何理解中国本土的心理学 传统,就成为决定中国心理学未来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的和发展性的研究任务。

中国心理学的跨世纪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那就是从对西方或对外国心理学的模 仿中解脱出来,去寻找和挖掘中国本土的心理资源。新心性心理学就是一种植根本土文化资 源的创新努力,试图开辟中国心理学自己的新世纪发展道路,新心性心理学对心理学研究 对象的理解和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确立有一个基本的变化。[19]新心性心理学涉 及心理资源 、心理文化、心理生活以及心理环境,即涉及心理学的文化资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 学 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对象背景。心理资源是关于心理学发展中的文化历史资源和文化历史 形态的考察。心理文化是关于西方的心理学传统和中国的心理学传统的跨文化解析。心理生 活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种新视野、新认识和新理解。心理环境是关于心理与环境关系 的一种新的思考和分析。

总之,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应该是把自己建设成为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新型学科。心 理学的未来形态就是资源形态的心理学,这可以称之为心理学的第六种形态,是立足 于心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心理学形态。

[ 参 考 文 献 ]

[1]葛鲁嘉.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及其考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0-23.

[2] 葛鲁嘉,陈若莉.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5):79-87.

[3] 叶浩生.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J].心理学报,2001(3):2 70-275.

[4] 麻彦坤.当代心理学文化转向的动因及其方法论意义[J].国外社会科学,20 04(1):2-7.

[5] 霍涌泉.心理学文化转向中的方法论难题及整合策略[J].心理学探新,200 4(1):12-15,30.

[6] 田浩,葛鲁嘉.文化心理学的启示意义及其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2005 (5):1269-1271.

[7] 余德慧.文化心理学的诠释之道[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6(6):14 6-199.

[8] 李炳全,叶浩生.主流心理学的困境与文化心理学的兴起[J].国外社会科学 ,2005(1):4-12.

[9] VIJVER F V D. The Evolution of Cross-cultural Research Methods[M]∥Dav id Matsumoto.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 1: 78-92.

[10] KIM U. Culture, Science, and Indigenous Psychologies: Anintegra ted Analysis[M]∥David Matsumoto.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 Psychology.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1:54-58.

[11] ADAMOPOULOS J, LONNER W J. Culture and Psychology at Acrossroad: Histo rical Perspective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M]∥David Matsumoto. The Handbook o f Culture & Psychology, 2001: 15-25.

[12] 葛鲁嘉.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论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6):715-718,727.

[13] 葛鲁嘉.哲学形态的心理学考评——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考察之二[J].河 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76-79.

[14] 葛鲁嘉.宗教形态的心理学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1):134-138.

[15] 葛鲁嘉.类同形态的心理学总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5(3):95-98.

[16] 葛鲁嘉.科学形态的心理学议评——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考察之五[J].华 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42-46,64.

[17] 葛鲁嘉.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5-15.

关于心理学的了解范文第2篇

方法论既包括心理学具体的方法和技术的采用,同时也包括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立场。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被试的选择、条件的控制、材料的分析和数据的统计等。而方法论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于对象的基本立场和理论预设。方法论是建立在关于对象的理解基础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这里的逻辑根源在于,任何方法、技术的选择和使用,都无法离开研究对象而单独考察,方法和技术是为研究的问题和对象服务的。方法的正确性有赖于其关于对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的正确性,孤立分离地考察方法和技术没有实际意义。

文化心理学思想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近几十年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在于,文化做为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视角,文化与心理的相互生成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主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更预示着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而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因此,文化心理学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是心理学研究方式的一种改变。可以说,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演变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从跨文化心理学,狭义的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方法论有很大区别。“文化心理学”在这里主要指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强调文化与心理相互的建构性与共生性,这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最基本内涵,学者们也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的。

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2.1主流心理学中的文化地位及其演变

文化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并逐渐成为理论构建的重要成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化在这个历史发展中,也被加以不同的说明和处理,在研究中有过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支配思想,普遍性、客观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追求。主流心理学研究基本是一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或者说,在研究中文化是以隐身的方式存在的。尽管文化对研究发挥着实际上的影响,但文化因素并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成为“存在着的无”。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凭借其强势力量主宰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也就成为了标准的方法论。

跨文化心理学表现出主流心理学在文化问题上的退让。跨文化心理学出现以后,研究主要是以文化比较的观点,把两种或多种文化下的心理现象加以比较,从而确定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虽然发现了很多不同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差异的存在,但在对这些差异的解释上,跨文化心理学的结论有很多不足甚至悖论。文化或者作为标签,用来标定何种心理差异出现在何种文化之中;或者作为一种自变量或文化背景,诱发或是抑制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总的来说,仍然是延续早期人类学中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思路,用文化作为变量来解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差异,持有的是文化决定论的主张。跨文化心理学实质是主流心理学的变式,在方法论上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2.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

对于文化与心理关系的探讨,构成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在于,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相互生成的。文化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既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结果,也是人类心理行为的资源,文化与心理是一体之两面,无法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心理学的这些主张,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根本的挑战。从关于对象的立场看,文化心理学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不能假设固有的先天统一的心理现象的存在,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在人与文化的互动中创造生成的。而从研究方法和技术看,文化心理学强调现场研究、话语分析等,从对象的日常生活世界开始,对其心理行为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

总之,文化心理学研究以主流心理学方法论作为批判对象,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创生关系和互动关系,力图改变传统文化与心理学领域研究中的文化决定论模式。具体来看,文化心理学从文化与心理二者的互动关系入手,考察二者以象征符号形式和主体实践过程相联结的互动过程;突出作为对象的人的主体性,赋予研究对象以主体实践能力,强调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不是对对象进行单纯的描述和解释(expla¬nation),而是强调关于对象的同情和理解(understanding)力图恢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双重主体性,从而达到突出学术实践主体性的目的。

3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

从文化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它始终无法逃避的矛盾是究竟如何处理其与至今仍具影响力的实证方法论的关系。这种矛盾体现在文化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分歧之中,同时也体现于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之中。首先,文化心理学在关于文化与心理关系上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着对立观点,这些对立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文化进化论假定,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类似基因进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模式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而这些文化模式和心理行为特征是一个发展序列,处于人类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文化相对论认为,各种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都有其存在价值,相互不具有可比性,应当平等对待各种文化中的心理行为。

第二,文化比较与文化解释。文化比较强调不同文化间横向的比较研究,注重不同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并力图以不同的文化模式的差异做为解释这些心理行为差异的根据。当前的跨文化研究基本遵循这一模式。文化解释侧重在社会历史的纵向发展中理解文化与心理的关系,寻找其历史的演化脉络,注重文化意义的获得、运用及演变的过程。如关于传统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即属于此类。

第三,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所谓客位与主位实际是关于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采用客位研究方式,强调研究者与对象的分离,从而把对象作为客体进行价值中立的说明和控制。主位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对象在互动中进行理解,研究者应该深入对象的文化生活空间,感受文化的意义和日常实践活动。

第四,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量化方法侧重数量化的描述和说明,通过统计推论确定心理行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数量上的而非本质上的差异。质化方法侧重历史社会脉络的考察,重视研究者与对象间的共同体验和相互理解。量化方法是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而质化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兴趋向。

其次,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也显露出,它在面对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时候进退维谷,难以摆脱或者依附或者背离主流心理学的二元对立窘境。

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早期的文化心理学强调研究应该具有文化敏感性,在研究设计和理论建构上力图加入文化因素,关注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这种研究方式虽然较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实体论,把文化当成个体现实生活之外不变的实体个体的心理行为是在静态封闭的文化模式中得以发展;二是文化决定论,把文化与心理的双向建构关系简化为单向决定关系,成为文化决定心理行为的研究模式;三是文化差异论,只关注描述和说明不同文化下的心理行为差异,而不注重对文化与心理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建构和理解。总之,文化成为没有时间向度的不变实在,独立于个体的理解和实践之外,人与文化成为分立的两个实体。“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在实践探索中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兴趣的转移,而并没有形成研究体系的转变,没有形成方法论的革新。

新近的文化心理学主要体现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关于文化与心理对立的争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固定先在的心理事实,所谓的心理乃是通过社会互动过程获得意义并得以体现的。同样,也没有外在控制心理行为的客观文化事实,社会文化的意义有赖于人的认识和解释。这样,心理学的研究就成为对于文化与心理的建构生成过程的考察。然而,这样的研究预设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境地。因为由个体的主观性决定,每个人、每种文化都会对社会文化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说0月,也就建构了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建构主义心理学主张理解的多元化,支持各种意见的合法性和平等地位。但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的同时,却无力对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不同的心理行为,而这些文化、心理、行为却是不可通约的。实际上,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批判主流心理学的同时,不自觉地以其对立面塑造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在否认一切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的同时,自身却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境地。

总的来说,文化心理学在处理文化与心理关系的问题上并不成功,具体体现为批判改造实证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时,仍然受制于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执行着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使得文化心理学无意中把实证论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自觉地以实证论的反面建立了自身的方法论。这样做的结果是文化心理学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根基,成为了比照主流心理学而存在的“他者”,从而使得研究缺乏历史性和现实性。换句话说,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仍然是以批判主流心理学及其方法论为依据,而不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出发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因而未能真正实现方法论的创新,依旧局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这就是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内在困境的根源。

4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困境的出路

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把当前对人们心理行为的探讨,与其文化资源联结起来,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广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中,成为变化的、活动的、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把文化视为固定的、僵化的、静止的客体即把对文化的认识从实体论转为系统论[7。这里应该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第一,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当前研究存在的缺失是如何把文化间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转化为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的研究;第二,如何解决文化与心理行为的二元对立,把二者视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而实际上,这也就是文化心理学如何处理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应当指出,不同文化间心理行为的对立以及文化与心理的对立,本质上都源于西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在其漫长的学术实践中形成的理性主义思维传统。显然,若要在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必须有其他可供选择、参考、借鉴、利用的文化资源和学术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漠视甚至舍弃西方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否则,就必然依旧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之中,成为研究者想象之中的学术改造。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困境,实质在于这是一种文化补偿(culturalredemption)。文化补偿或称文化救济是指,在我们的历史实践中,由实践的结果产生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回头寻找失去了什么,再加以补偿和救济。[8]从研究本质和特征来看,文化心理学,也包括本土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一种具有文化补偿性质的研究,即在心理学的历史实践之后,试图重新加入文化和重新解释文化,补充这个本来应该却没有进入心理学研究视野的因素。这是文化心理学发展所应正视的前提。

同时,文化心理学研究也面临着文化并置(cul¬turaljuxtaposition)9,也就是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这当然也包括以主流心理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面对不同文化样态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多种文化传统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今的心理学越来越趋向全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更是要正视这种多元文化的现实。这种文化并置决定着研究者不可能也决不必要抛弃任何可利用的文化传统。

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就容易理解。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10。文化心理学研究也是认识人类心理的文化性质的一个阶段。文化心理学是对于心理学历史实践中文化缺失的补充与重建,这需要反思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历史实践;同时,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也是一个文化传统整合的过程,以多元文化传统并存作为背景。文化心理学要面对多元文化传统冲突的局面,也需要整合多元文化传统资源,西方的文化传统也当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也就有了解决的途径,即反思历史实践,面向现实问题,把各种立场与方法视为可供选择的资源加以采用。这不是抛弃现有研究,也不是恢复和回归传统,而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思维加以整合。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突破,不是在过去意义上的修补,也不是另立门户的发明,而是在反思原有方法论历史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转化。

4.1 反思历史实践

现代心理学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对这种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的系统反思和脉络解读,就是掌握这种心理学形态局限与价值的重要手段。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是以西方哲学自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把身与心、我与他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中,关于本文化与他文化、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的考察,也明显受这种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那么,要打破这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就要从根本上反思研究的前提预设,把主流心理学看作西方文化和理智发展的历史产物加以利用。而研究者具备丰富多元的文化素养,当是对单一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反思的一个首要前提。研究者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传统的滋养,才有可能在多元视角中做出比较和选择进行各种文化传统资源的沟通融合;才能够在对比中深入检视当下的社会文化历史线索,并自觉运用这些线索去理解植根于历史文化中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因此,文化心理学的首要前提是研究者的自省,摆脱单一西方理论思维和文化模式的羁绊,建立自身的学术实践主体性。

4.2 面向现实生活

通过反思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我们可以理解并掌握主流心理学的理论预设。而要在这种反思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则需整合多元理论思维,打破单一文化实践的限制。这就涉及了文化资源和理论思维的判断、选择、筛选、利用的过程。这个价值选择过程应该以人们的现实生活、日常实践作为根本标准。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和价值系统,并不是抽象的符号操作,而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存在于人们日常的心理行为之中。那么,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也应该是立足心理生活,对生活实践的考察。无论研究者的理性概括与逻辑推理,还是实验模拟与统计推论都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的现实活动为基础的,而且也必须以是否能够增进人的幸福和自我认识为最终判断标准。简单地说就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扭转学术研究中作为主宰的研究者的理性独白,增加主流心理学中“沉默的大多数”参与、衡量、评价学术研究过程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心理学学术实践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裂隙,恢复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和可理解性。

关于心理学的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0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育也在发生着改革,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由于大范围的关注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学校开展了相关的工作。现在心理教育在高职院校主要是以消极心理学的模式进行着,学校的重点是关注心理有疾病的学生。这种模式,侧重点是学生消极、不好的情绪,一旦发生就会进行预防措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与疏导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太有局限性,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彻底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不利于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而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帮助人们快乐、和谐、幸福的生活,给学生创造积极的体验,让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更加坚定、勇敢的向前走,走向美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教育为促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以及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帮助打开了一个新的门窗。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1.产生。很久之前,心理学的概念出现,就有三个目标需要被实施:一是根据心理学预防或者是治疗心理方面的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精神病;二是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充满乐趣,更加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因为有的人对心理学十分感兴趣,这样为他们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在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使命就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注重研究心理问题,并且找出问题,实施解决方案措施,用来治疗战争产生的大面积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更加关注的是消极的心理学问题,过度的关注人们的创伤,很少关注人们的健康、勇气、幸福等一些积极的正能量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样的现象被称为消极心理学。随后,消极心理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到了20世纪中后期,马斯洛等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对消极心理学这类现象产生了质疑,提倡心理学应该更加注重“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研究积极的心理学,研究人们的幸福感以及人生存在的价值,探讨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才慢慢地流入人们的脑海。在这之后,贾霍达、诺维斯基、霍力斯特、安东赛里格曼等心理科学家继续的将积极的心理学推向,积极心理学逐步得到发展并且渐渐地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积极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是在2000年1月,因为赛里格曼等人“积极心理学导论”在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上,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出现了“积极心理学”这个新名词、新定义。

2.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为了发现人类的美德、优点、存在价值和发展潜力等向上的积极品质,提倡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问题,包括人类的幸福、发展和健康,而不是研究一些不美好的、负面的、不开心的问题,使人类产生消极的情绪,使人不能稳步的向前进。积极的心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个人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想想开心的事情,把不开心的事情和烦恼全部抛于脑后,只留下美好的回忆,带着希望向美好的明天迈进,并且伴随着激情与热情,做好每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二是个体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做一个有素质的人,把正能量以及好的情绪带给身边的人,永远保持好的心态,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工作气氛也是很重要的。三是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发展,还要关注集体的发展,这样才会发挥一个团体的力量,争取发挥“1+1>2”的作用,集体创造最大化的价值,集体都是积极向上的人,一起生活会更加的有动力和干劲。同时,因为足够的交流与合作,使得同事间更加有凝聚力,所以积极心理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团体组织的发展和进步。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柔和的目光去看待人类的各种行为举止,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出现问题的人,而是将范围扩展到给人类,甚至是动物等生存的群体。

二、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变化和发展,心理教育课程也应该不断进行改革。进行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与探索,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在各大院校积极地开展起来,并且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其中,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积极心理学的启示

1.更新观念,吸取新的积极心理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慢慢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探索,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正轨。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落后于一般的普通高等院校,其原因是由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机制造成的,消极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者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于心理有问题的人进行矫正或者是对心理疾病的治疗,还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心理进行补救,所以校方的心理教学课程多以消极、负面的心理案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不美好的一面进行分析讨论,给学生留下了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预防心理疾病的印象,无法给学生带来积极、乐观的影响。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为主要目的,更应该培养学设计及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自我疏导能力和心理自救的能力。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问题,所以从事心理教学的工作者应该转变思想,对积极心理学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探讨,改变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即是健康的错误思想。

2.重视积极的人格培养。塞里格曼认为力量和美德是体现一个人积极品质的核心,是一个缓冲带,有利于人类管理自己的情绪,战胜心理疾病。在各类教学中,应该避免对学生消极心理的过度关注,而要关注一些正面的东西,让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状态处于积极向上。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积极构建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消极的,心理咨询主要是帮助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是一种补救方式。积极心理学的融入,引起我们对高职院校心理教学的反思,我们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开发人类的潜能,完善人格。上课的时候,多选用正面的题材,给学生灌输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让其拥有好的心态。

四、结语

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学气氛,更加重视积极的心理学,人们的积极心理是在所处的环境中得以形成的,所以创造一个积极的生活气氛也是至关重要的。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融入学生的生活,让日常和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2):101-102.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3]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8.

[4]魏艳丽,吴荣先.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177-179.

[5]Seligman M E P,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Reply.[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6(1):89-90.

关于心理学的了解范文第4篇

(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

这个概念本身蕴含的问题和争议使得它难以满足科学实验研究的要求关于“民族心理”的定义方式存在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定义是以整个民族群落为主体,这个主体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即是民族心理。这种定义方式强调民族的整体性和集群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定义策略。比如,冯特以黑格尔的“时代精神”概念为基础,将民族心理定义为民族整体的精神活动特征;另一种定义方式则是通过寻求同一民族的大多数个体在类似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来界定民族心理。这种定义则强调个体是构成民族的基本单元,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定义策略。近年来,有研究者试图通过对隶属于不同民族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实验研究或量化测评,从而考察不同民族的整体性心理特征。他们所依据的就是民族心理的第二种定义方式。持前一种观点的研究者对后者的研究结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个体的简单叠加不能形成群体,对个体的实验研究或测评结果不能用来描述民族整体。即,自下而上的研究只能考察个体心理而不能描述真正的民族心理或群体心理。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必须要采取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宏观的、整体的视角。也就是说,民族心理学研究只能发端于关于民族心理的第一种定义方式。而在这种定义下,民族心理作为研究对象缺少了进入实验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与确定性,因为实验研究者只能对具体的个体进行精确测评,却不能对民族整体进行测评。辩解:除了民族心理学之外,还有很多学科都存在核心概念界定分歧而导致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的差异。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也不少见,比如牛顿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区别。因此,核心概念定义方式的多样性本身并不构成实验研究的障碍。质疑意见的中心议题是,民族心理学的两种主要概念定义方式中,只有自上而下的整体性的策略才能够真正言说民族心理的课题。那么,这种理论建构策略是否与实验研究不相容呢?固然,实验研究的实施过程只可能针对个体而进行,实验研究遵循的是从个体到整体的归纳方法。那么归纳的方法是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障碍呢?不可否认,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正是归纳的方法。人的认识过程正是通过对个别对象的考察而形成一般性结论。与自上而下的演绎法相比,归纳法不能保证结论的确定性,但是归纳法是为演绎法提供前提的认识方法。民族心理学是我们认识民族群体共同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同样需要归纳法和演绎法的配合才能形成新的知识。因此,断言民族心理学只能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即演绎法,并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再者,是否存在这样的分别,归纳法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而演绎法是属于社会科学的?经典的自然科学实验通过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事物的变化而形成结论,研究者应该保持中立,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事先持有某种理论或假设,这就是传统实验研究只做描述不做解释的法则。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往往是带着某种预设介入研究主题,他们会用自己的预设或理论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社会现象纷纭复杂,也需要研究者对其做出解释。于是,在传统的学科分类标准中,描述与解释是两个不相容的思维体系,只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20世纪后半期以来,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解释与描述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一方面,社会科学理论,包括哲学也在寻求通过观察与描述的实验来验证其命题;另一方面,自然学科的研究也更多依赖演绎法,用理论去做解释和预测。比如当代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就是从自然选择理论出发,通过演绎法推导出操作性假设,再运用这些操作性假设去预测社会现象,最后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检验操作性假设的预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科属性与核心概念的定义策略并不构成民族心理学使用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

(二)民族心理是一个高度生态化的概念,其所涉及的大多数内容只能在真实的社会条件下才会展示出来

在实验室的控制条件下所观察到的被试的表现不能准确地再现其民族心理特征辩解:对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的质疑并不局限于民族心理研究领域。在所有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都要事先考虑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衍到一般。比如经典力学的实验,研究者在实验室中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在其中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在现实条件下我们不可能观察到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摩擦力很快会使得运动的物体停下来。那么这是不是物理学的实验缺乏生态效度呢?任何实验都建立在一个理想态模型的基础之上。这个理想态模型的建构则有赖于对现实的形式化表征。也就是说,当我们难以言说纷繁复杂的现实时,需要将其中无关的,或不那么重要的因素先剔除,只留下我们认为对我们了解现实最重要的因素,然后对这些重要因素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个因果关系的假设,这就是形式化的模型。实验的目的就是检验这个因果模型假设是否成立。因为假设模型是在剔除了大量无关或不重要因素后才提出来的,所以对它的检验也只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那么,在理想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何返回现实环境呢?让我们再以经典的物理学实验为例。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实验结果显示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模型一。现实的环境中存在摩擦力影响物体的运动,于是研究者需要另外建构一个关于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假设模型,这是模型二。模型一和模型二结合就可以描述存在摩擦力的条件下物体的运动特征。现实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不在一个平面上,于是物理学家还需要建构一个斜面与运动关系的模型,模型三。模型一、二、三结合就可以言说在不平坦的,有摩擦力的表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特征。随着加入的模型的增加,实验描述的对象越来越接近现实。面对民族心理的研究课题,实验的生态效度自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是生态效度也不应该成为民族心理引入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研究需要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同时,实验结果也能够返回现实。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可以通过,最终也必须通过实验设计的改进,多组实验的相互配合、印证等方式来得到提升。

(三)在面对文化影响的问题上,民族心理学的和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

民族心理具有高度的文化渗透性,以至于在很多场合民族心理与文化心理这两个名词具有几乎同样的涵义。因为文化是“民族”构成的最重要条件,所以民族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可能离开文化而抽象成为某种具有超越文化限制的一般性概念。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性研究中,文化渗透却是需要被仔细地排除的干扰因素。也就是说,在研究目标上,民族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民族心理学需要考察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实验心理学却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渗透。辩解:将实验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对立起来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文化对个体或群体心理的影响也是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的。在一些基础性研究中,比如有关痛觉的研究,研究中需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被试痛觉体验的影响,从而精确界定人的痛觉阈限。之类研究是对人的最一般意义上的身心特征的考察,因此避免文化因素的渗透是必要的。比如,被试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被试对实验目的的认识,被试与主试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被试的痛觉体验。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研究者需要精确地控制每一个因素。同时也有研究者专门考察某一类文化因素对痛觉阈限变化的影响,比如在测试前让被试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结果发现音乐影响了人的痛觉阈限。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在实验中的渗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验研究中要控制哪些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依据研究的目的来确定的。今天的心理学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基础性实验研究的跨文化比较。这样的跨文化比较可以帮助研究者分辨出哪些心理特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哪些是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文化因素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中既可以作为一个自变量,也可能是需要控制的干扰变量,也可能出现在因变量之中。因此,文化因素也不是民族心理学开展实验研究的障碍,相反,民族心理中的文化成分正是实验研究的目标。在涉及文化或跨文化的研究中,研究材料或工具的跨文化一致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实验还是量表,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有效的研究工具或材料在另一种文化中未必适用,这就是研究的跨文化效度问题。这个问题提醒着研究者,即使已经在一种文化中获得了有效的结果,也不能对研究工具或材料做简单的语言翻译就投放到另一种文化中施测,并且还把这两个结果直接进行比较。当然,跨文化研究效度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实验、测量等量化研究中,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质性研究同样也会遭遇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前面提到的生态效度问题一样,即,通过改进实验设计、重复检验、多组研究相互印证等手段来提升研究的效度。总体上,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涉及到了这个领域的主要困难,但这些困难不是不可能逾越的,相反,它们只不过在提醒着从事这类工作的研究者应该时刻警惕,不要犯技术上的错误。回顾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很多过去认为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的议题后来都被列入实验研究的名单内。冯特最初断言记忆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但是在艾宾浩斯以后,关于记忆的实验就不再新奇了;弗洛伊德理论以潜意识概念作为基础,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心理学家都认为潜意识是不能用科学的方式来认识的,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缺少必要的科学性,但是当內隐研究技术被发明以后,对潜意识的实验研究也不遥远了。类似的课题还有自我、思维、决策、推理、社会认知等[14]。在某一阶段,实验研究遭遇到理论与技术的困难,突破这个困难的力量来自对研究课题做出恰当的操作性定义,以及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本文已经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做了辩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1.类比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心理的实验研究尽管在今天正面临一些困难,这并不意味着用实验手段研究民族心理问题是不可能的;2.从研究历史看,研究技术的进步,提出核心概念的恰当的操作性定义是心理学实验研究进步的原动力;3.实验研究的本质是模型模拟,这个特征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因此,实验民族心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之间并没有矛盾。

二、民族心理学有必要采用实验研究技术

前文已经讨论了民族心理学有采用实验研究的可能;接下来,本文还将论证,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有采用实验方法的必要性。人类获取知识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期待获得关于未知现象的解释;二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控制欲,通过知识预测世界的变化,进而达到对世界的掌控。每一门学科都承担了解释某一个领域内的现象、传承领域知识的责任,即,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达成人们的愿望。为了实现解释、控制的目标,人们必须建构一个关于世界的假设模型,通过对模型运行机制的考察来解释世界的变化,同时,也是通过对模型运行特征的评估从而实现对世界变化的预测和控制。人们建构的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这个模型是否能够担当准确描述世界的任务呢?于是,对模型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将已知的世界变化特殊输入模型,观察模型运行结果与世界的现实变化之间是否契合。这是验证性实验;如果我们的模型已经通过验证,那么我们可以将当前的现实数据输入模型,通过模型运行结果来预测世界变化的特征,这是预测性实验或叫住探索性实验。自然科学是对物理世界做出描述与解释的知识。在模型建构与检验方面,自然科学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究规范,这种规范就是科学范式。按照库恩的分析,自然科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即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具有统治性的世界模型,大多数研究者都信奉一个主流的范式。这时,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用这个范式所规定的方法去描述和预测世界;关于这个模型或范式本身的质疑和争议则常常被忽略。目前的心理学处于什么阶段呢?研究者对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目前的心理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也有人提出心理学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存在这种争论暗示了目前心理学缺乏统一的理论模型,也没有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的主流范式。与当前处于范式阶段的自然科学所不同的是,心理学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永远也不可能像今天的物理学、化学那样成为一门真正的范式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实际上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即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用以描述和预测世界的模型,也没有形成得到公认的主流研究规范。在这个时期,各种声音彼此争论,相互竞争。因此,常常听到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批评就不奇怪了。要公正地评价某种研究方法在这个学科中的贡献,我们需要跳出这些争论本身,在元理论的层面上,从学科的研究目标的角度来评价研究方法的取舍。如前所述,每一个学科知识都是对世界某个领域的描述和预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学科知识必须要建构理论模型。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同样,为了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性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将经过验证的模型用于描述与预测未来,探索性实验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学科建构的元理论水平上,心理学的实验性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主流范式,各种实验规范之间还存在竞争与争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争论的焦点在于某种实验规范是否可行,而不是实验本身的元理论价值的评价。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应该遵从心理学的学科规范。如果实验研究对于心理学来说是必要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同样是必要的。第一,如果说心理学需要实验,而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的民族心理学却不需要实验,这个判断在逻辑上和学理上都是不成立的。在逻辑上,如果民族心理学是隶属于心理学的下位概念,那么心理学的所有属性都会体现在民族心理学之中。如果实验研究对心理学而言是必须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也应该是必须的。在学理上,这个判断意味着将心理学研究分成可以用实验的和不可以用实验的两部分。这个分割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因为通常我们也会将不同的研究课题与适合的研究方法对应起来,比如,一些课题适合采用这种方法而另一些课题则适合采用另一些方法等。但是,当我们讨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的对应关系时,是在操作层面上对研究方法的划分。即,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用什么技术收集反应数据等。所有这些区别或差异都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衍生出来的变化。如前所述,心理学的元理论模型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于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要遵循实验研究的基本准则,这就是让心理学成为科学的那些规范。如果研究者强调某一个领域可以不受此条件限制,那就意味着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被划分到了心理学的领域之外了。正如冯特将民族心理学与他自己创建的实验心理学分开一样。在他断言高级心理活动不适合通过实验来研究时,实际上是将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的民族心理学和研究基本心理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看作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其中实验心理学属于科学,而民族心理学则应该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两者赖以描述和解释行为的假设模型是不一样的。冯特的实验心理学遵循的是自然科学的解释模型,而他的民族心理学则遵循社会学和文化人类的模型。而今天的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如果不希望脱离科学心理学的主流范式而独立经营,就应该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也就是说,和心理学的其他研究领域一样,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是让民族心理学成为科学的前提。反对者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即使民族心理学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但是在操作层面上,由于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它可能采用相应的特别的研究技术,比如,观察法、个案法、质性研究方法等,而实验法则不是民族心理学的必须技术。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虽然某些特殊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法会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为了获得精确的认识,研究者往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互配合、印证。即使是感觉阈限研究这样的课题,也不是单单采用实验法就能够应对的,往往需要观察法、访谈法等技术的配合才能获得精确的结果。通常,越复杂的研究对象越是要求多种研究技术的配合。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正因如此才需要多种技术的共同参与,实验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第二,正如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通用语言一样,实验逻辑也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公用语言。民族心理学研究以民族为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机制,要识别某一民族的特有心理和行为特征,需要将该民族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与其他民族进行对比。在心理学研究中,在两个或多个民族之间进行对比时最主要的控制变量是文化因素。因此,民族心理学本质上是研究文化的科学。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者一定持有自己特有文化的在场。于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是用一种文化去描述自己和他者的文化。当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要对话时,各自的文化在场可能成为他们之间交流的障碍。比如,关于地域文化的称谓就体现了这种文化在场的障碍。欧美人习惯将来自欧洲大陆以东的所有文化都称为“东方文化”,而东亚人则习惯将东亚以西的所有文化都称为“西方文化”。那么,介于两个地域之间的西亚和印度文化当属于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呢?显然,所谓东西方文化的称谓在学理上和伦理上都是不严谨的。而认真思考过不同地域文化关系的学者会采用更为客观、严谨的文化识别标准,比如车文博先生提出了一个从整体-分析、神性-理性两个维度来区分“四方文化”的标准。根据这两个维度,文化类型可以被分为四大类别:整体神性、整体理性、分析神性,和分析理性。东亚、西亚、印度和欧美文化依据各自在两个维度上的表达而被识别为不同的类型。由于提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识别标准,各种地域文化的特征才有可能放在同一个体系中来比较、交流。就像在地图上标出经纬度,地图上的任意两个点就可以相互定位了一样。民族心理研究可能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包括各种人文研究的手段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要能够相互交流,需要有一个像地图上的经纬线一样的坐标体系。这个坐标系统就是研究的元理论范式。前面已经论述过,实验是支持并验证这个元理论的过程。于是,实验逻辑就成为了界定文化阅读有效性的坐标。在统一的实验逻辑下,民族心理的各类研究才拥有相互比较的可能。

三、为什么需要建构实验民族心理学

关于心理学的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皮亚杰 心理逻辑学

1 心理逻辑学的形成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雷格等人对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进行了猛烈抨击,心理的因素从逻辑学中被彻底地清理出去,这使得逻辑学家不再关心逻辑规律是否与心理结构具有关系。同一时期,由于符兹堡学派对逻辑的不恰当运用以及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也不再试图运用任何逻辑去解释智慧。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皮亚杰研究了儿童不同智力阶段思维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并借助改造过的现代逻辑把不同水平的思维结构表达出来,形成心理逻辑(psycho-logic)这一独特的研究领域,开辟了逻辑学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新领域。

皮亚杰出于描述和刻画儿童认知结构的需要,把逻辑学和心理学结合而创立了心理逻辑学(psycho-logic)。心理逻辑学是一种关于认识(知识)的发生逻辑,是对认识的心理运算机制进行描述的逻辑。皮亚杰认为“心理逻辑学的任务不是把逻辑建立在心理学上,而是运用逻辑代数构造一个演绎理论去解释某些心理学的实验发现。”

2 心理逻辑学的四大逻辑范型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表现出不同认知特点的原因,皮亚杰认为关键在于认知结构的质的不同。由于相互区别的认知结构是按照不同水平的逻辑组织起来发挥作用的,因此逻辑才是区分认知发展水平的真正的决定因素。鉴于此,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并用性质不同的逻辑语言加以描述。

在感知运动阶段中,儿童通过无意识的动作把无意中遇到的物体同化到先天的无条件反射的图式中,并逐渐使这种图式得以加强。随后,先天的图式通过顺应机制发生改变。进而,经过同化与顺应的不断平衡,动作的图式(认知结构)随之协调与扩展。

在前运算阶段中,儿童学会利用表象符号来替代外界事物,重现外部活动。此时,内化的动作仍然是不可逆的。因此,这两个阶段也被称为前逻辑或半逻辑阶段。

在具体运算阶段中,儿童的思维开始出现守恒和可逆的特点,因而可以进行心理运算。但是,这个阶段的运算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撑,也不能组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形式运算阶段中,儿童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二者分离开来,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皮亚杰的心理逻辑所刻画的正是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的结构。其中,具体运算结构包括四种群集运算:组合性运算、可逆性运算、结合性运算和同一性运算,以及在四种运算基础上形成的八个群集:类的加法群集、类的替换加法群集、类的二元对射乘法群集、类的多元对射乘法群集、不对称关系的加法群集、对称关系的加法群集、关系的二元乘法群集和关系的多元乘法群集。

3 心理逻辑学的功能

3.1 心理逻辑学可做出精确的“演绎推论”

心理逻辑学就是运用数理逻辑和抽象代数构造的一种演绎理论。这种演绎理论是由心理学解释的性质决定的。皮亚杰认为:心理学解释是一种“因果解释”(causal explanation)。因果性预先假定法则、演绎、运用于真实的基体这三要素。简单而言,因果性就是把客体之间的物质动作同化到主体理论家的运算中去。作为因果解释的第二个因素“演绎”,其含义是:简单的概括(即确立一般的实际事物或“法则”)是不够的,必须引进一个不包含在法则观念之内的新因素,这就是“演绎推论”。个体以此为手段,把需要解释的法则从假定解释它的法则中区分出来。解释以法则的存在为前提。在这个系统中,一种法则可以演绎得从其他法则中构造或重新构造出来。例如,行为主义赫尔正是以此为手段,把他的理论逻辑化。正如赫尔本人描述的那样:“心理学确实是一门自然科学,基本定律可采用方程式加以数量化表述;单一有机体的一切行为可作为次级定律最终从下述情景中推导出来:初级定律及行为产生的条件。”皮亚杰认为,赫尔从他的形式化中没有提到什么别的东西,但这本身构成了心理学解释中的一种进展,因而它提供了现象的演绎系统。

3.2 心理逻辑学是发现一般事实或法则之间的新关系

例如,在儿童智慧发展中观察到,一系列新的思维过程在11~12岁之间出现:比如观念、双参照系统、对动作和反应之间的物理关系的掌握等等。为了解释命题逻辑的运算性质,皮亚杰构造了一种四转换“群”(与克莱因群同构),从心理学解释的观点看,这个群以单一的系统融合了可逆性的先前两个分离的形式(在7岁至11、12岁之间):反演N和互反R。即,它同时表达了早期发展的运算的自然结果,以及当命题运算在11-12岁和14-15岁之间开始出现的契机。它表明新的运算图式准确地可归结为这样的群,所以心理逻辑学能使我们发现被“简单的”和非代数学的探究类型所忽视了的密切关系。

3.3 心理逻辑学能提供先前被忽视了的因果链

皮亚杰举例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顿为经济学家构造了一种被称为机遇论决策论的概率论模式:它允许人们计算赌徒在各种情境中应该采用的“策略”:用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利益;或由于对手的狡猾而使最大的损失达到最小。这也可以应用于信息的损失和获得。唐纳成功地将机遇理论应用于通过修改计算表而辨别客观指标和“噪声”。皮亚杰认为这种成功足以改变因果解释:人们可以用“决策”概念表明无意识归纳推理的媒介,从而代替按“非常好的知觉调节”进行的解释。

总之,在皮亚杰看来,“抽象模式的使用倾向于为强调主题活动的建构性解释提供合理和准确性的某种标准,而还原论假设把高级归结为低级,抽象模式(尽管不否认与有机体的联系是重要的)则揭示了在行为和行为水平上出现的发展的独特性和新颖性。”这样,为了对某些心理学的实验发现作出解释,为强调主题活动的建构性解释提供合理的和精确性的某种标准,为了揭示认知发展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心理逻辑学是正当的和必要的,应该视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成就之一。

4 对于心理逻辑学的质疑和思考

4.1 早期对于心理逻辑学的质疑

皮亚杰所提出的心理逻辑学受到冷遇和批评,首先与逻辑学领域中的反心理主义和心理学领域中的反逻辑主义有关。由于弗雷格等对逻辑学中心理主义的批判,逻辑学与心理学脱离了一切关系,这使得逻辑学家避免在逻辑学中谈心理学,以免陷入心理主义。与此类似,由于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逻辑的因素也不断地从心理学中被排除出去,这使得心理学家们不再用逻辑去解释智慧,以免陷入逻辑主义。皮亚杰所提出的心理逻辑学一方面将逻辑建立在心理学之上,另一方面又用逻辑去解释智慧。尽管心理逻辑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不同于符兹堡学派缺乏发生的思维心理学,心理逻辑也没有从心理学的规律推导出逻辑的规律,但是在人们看来,皮亚杰似乎犯了心理主义与逻辑主义的大忌。

其次,心理逻辑学受到冷遇,与人们通常对逻辑学与心理学的理解有关。皮亚杰创建心理逻辑学的时代,正是数理逻辑大发展的时期。哥德尔完全和不完全性定理、塔斯基的逻辑语义学、卡尔纳普的逻辑语法学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因此,人们心目中的逻辑即为这种数学化的逻辑,描述心理学事实的心理逻辑因此而受到轻视,或者说,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其价值之所在。皮亚杰时代的主流心理学大都侧重于研究思维、认知的内容,皮亚杰则倾心于结构的研究,并用逻辑强调刻画这种结构,这让人看起来像是逻辑的研究而非心理学的研究,心理逻辑学因此而受到冷落。但从这样的冷落中,我们应当承认皮亚杰所提出的心理逻辑的超前性。

4.2 当代对于心理逻辑学的质疑

当代对于皮亚杰提出的心理逻辑学的质疑是:由于人的思维不仅仅是逻辑式的,而皮亚杰利用数理逻辑式语言描述认知结构是否离现实行为太远;皮亚杰构造的形式化的结构对于丰富多彩的实际思维过程是否显得过于单薄,不够精美完善呢?

参考文献: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李其维.论皮亚杰心理逻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思想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4]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M].郑文彬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皮亚杰.智慧心理学[M].洪宝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皮亚杰.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