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雕塑;差异

美术教学中,常常有学生发出疑问,西方艺术的造型能力是否比东方艺术的造型能力更强,比如雕塑绘画西方更写实、逼真,所以,西方艺术更高一筹。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现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雕塑方面的差异

本人在选择古罗马雕塑和汉雕塑这两个作为切入点,是因为他们当时属于那个历史阶段最强盛的两个国家,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端,如果将二者作为比较,并力图发现内在的文化含义,可以知道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汉代时期中西方雕塑内容不同

古罗马是人物,但被雕塑者是统治者和贵族。如《奥古斯都像》《卡拉卡拉像》,在这些雕刻中酷似的写实手法成为雕塑的追求目标。中国往往是平凡的人和世俗的人,以及塑造人物之间活动的场景,如,山东出土的《杂技陶俑盘》,生动地展示出众多杂技演出的场面,记录了那个时代贵族生活的奢华片段。

2.中西方雕塑的材料不同

材料的不同影响技法的运用,古罗马是青铜和大理石材料,如《马克奥利略骑马像》是青铜雕塑,青铜具有延伸性,可以更加细致地表现神情。汉代则用花岗石、陶土材料,如《击鼓说唱俑》《马踏匈奴》,花岗石比较易碎,难以雕琢细腻的变化。《马踏匈奴》则用写意手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雕塑的外轮廓简约有力,形象生动朴实。

3.在造型上,所表现的风格也有所不同

写实,追求细节,在人物塑造上又超越了古希腊,更接近自然主义,注重性格特征的刻画,不像希腊雕塑采用理想主义脸型,在风格上追求高贵雄伟和写实个性化的精神面貌。前者如《奥古斯都像》表现出帝王一种崇高的气质和雄健刚毅的性格。后者以《卡拉卡拉像》为代表,在这尊雕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性格鲜明的脸:方的脸庞,嘴角内收,头部低斜,紧锁的双眉,多疑而凶残的眼睛流露出凝滞的眼神。雕像五官轮廓清晰,眼睛的刻画令人叹为观止,那是一双充满着复杂感情的眼睛:凶恶、暴躁、多疑。残暴和屠杀为他消灭了许多敌人,同时也造就了他那对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恐惧的内心世界,一头卷曲的头发和满脸的胡须则进一步强化了他那凶残的性格。这一雕像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艺术技巧上,达到了罗马雕塑的最高成就。而汉代则是带有浪漫主义的写意,追求形象生动,轮廓简约生动,技法朴实,风格上古朴、不讲究细节刻画、形体比较夸张。如《杂技陶俑盘》《马踏匈奴》。

4.在创作角度上比较

古罗马喜欢炫耀他们的丰功伟绩,喜欢崇拜权威,所以,雕塑是具体的人物。汉代则更多反映社会现实内容,生活百态。但它们之间也有共同点:古罗马没有了中世纪宗教的因素和古希腊神的因素,汉代没有了商周时期的神秘感,也没有被宗教因素所浸润,所以,都很务实、世俗性。

二、绘画方面的差异

1.中西方美学理念不同

中国古代绘画中艺术家们主张“意”在作品中起主导作用,齐白石先生说过好的作品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也是他把握形的观念。中国也有句古话:“得意忘像。”就是艺术家主观地强调客观物象的特征,提取内在的精神,而不拘泥于外在的种种细节,这种写意的精神一直伴随在中国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西方认为,主观与客观的认识是绝对的,主观就是主观,客观就是客观,因此,中国古代画家对事物的认识没有绝对的概念,由此产生写意绘画。

西方画家是以“绝对”意识产生的艺术效果,具象就是绝对的写实,抽象就是绝对的变形和非写实,而中国的“意象”是在抽象和具象之间产生“似与不似”的艺术形式,产生中国整体的思维形式,这也是中西文化和美学的实质性差异。

2.在空间概念上意识不同

西方传统艺术一直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依靠透视学来追求写实的效果。西方对空间的认识,就是实实在在的空间认识,即科学的空间,尽管在表面上接近自然,但在情感上终究徘徊在自然和内心之间,被自然所限制。在中国美术传统理论上,对空间只是在画面上区分出远景、中景、近景,而不注重画面的近大远小的空间透视。这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观,而是中国画家追求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空间,也就是中国画寻求“神游”的意境,中国画所要求的画面意境是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为了表达这种感觉,中国画以散点透视代替焦点透视,这种审美观造成中西方绘画方法和风格不同的差异。

古今中外的艺术产生都有各自的文化土壤,影响中西方绘画雕塑的根本原因是文化差异、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通过中外美术的比较来了解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从而理解中西方文化艺术不存在高低优劣,只是差别而已。

参考文献:

[1]马建平.试析中西绘画的差异[J].美术大观,2006(08).

[2]孙海燕.浅谈中西方绘画的差异[J].大众文艺,2010(24).

[3]赵静,李海侠.汉代与古罗马纪念性雕塑之比较[J].科教导刊,2011(32).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形式;文化;差异性;趋同性

1研究背景

中西方建筑文化在19世纪以前是两个独立的体系,随着时间慢慢的发展,中西方的建筑文化也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发源不同,也孕育出了各自的文化体系。建筑作为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不同地域的建筑形式可以体现不同的文化特征,中西方建筑也自然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技术的提高,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影响着当下的建筑发展。

2文化差异的建筑形式表现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方建筑核心的不同,那么必然导致中西建筑的形式的差异。西方文化起源于欧洲,围绕着地中海发展开来,海洋文化赋予他们浪漫,自由,开放的特质。我们中国的文化发起于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我们的农耕文化让我们的性格中就带有中庸,保守的特点,也让我们的文化也具有内向和包容的特征。西方文化哲学思想的起源就是以人的认知为起点,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们的哲学思想是理性的,他们的美学也是理性的。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和佛教禅宗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哲学观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相比于西方激进,追求个性的文化内涵;东方的中国文化表现得更为保守,封闭并且平和。不同的文化也孕育了不同的美学思想,西方美学衍生出了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然而中国的美学思想表现得更为感性,伦理性和社会性。中国的哲学思想更多的体现出经验哲学,所以我们的美学也可以体现出经验性。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内涵的不同,也使得建筑的形式也有着迥然的区别。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出了不同的建筑体系。纵观中西方建筑的发展史,可以看出都能表现出和谐的美学特征,但是西方的建筑美学是优美与壮美共存着,不断发展的;儿中国建筑是从壮美到优美的线型发展的,讲究的是“中和之美”,“中庸之美”。西方建筑在追求和谐之美的同时,又讲究比例的和谐,元素的冲撞,形式的统一,这些都反映了西方建筑追求的理性之美。建筑立面比例严谨的三段式做法,三角形的山花都是他们对数的追求。中国更多的是一种写意,一种宏观的意向,追求的是整体的布局与规划,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体现的更为明显。这群体的布局中,“尚中”的均衡形制,与环境和情境中要表达的是和谐中庸之美,体现的是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空间美学的营造上,西方建筑更像是凝固的音乐,重点在于建筑本身,外部空间和建筑内部的空间。中国的建筑更有一种时空性,不仅是三维尺度上的艺术,也在时间的维度上也有设计,中国的建筑在内外空间流动的时间和空间都达到统一的时空观。西方的建筑的尺度多高耸,而中国的建筑多雄浑舒展,这也是中西方建筑在审美尺度上的差别。西方建筑是”神“的尺度,表达的是上帝和天国的崇拜与迷恋。中国的建筑是”人“的尺度,表达的是人本观,向往的是乐生,重生的世界观。

3民族性表达的形式差异表现

民族性的不同相对应的政治,经济,信仰也就会不尽相同。中西方民族性的差异在建筑上也有所体现。穹顶是欧式建筑代表性的一个特征之一。大英博物馆改建工程师伦敦建造的第一个穹顶式的公共广场,延续了古典建筑的气质,玻璃与石材的虚实对比,精致朴拙的对比,轻盈厚实的对比。这种民族性在建筑上得以延续,体现了新与旧得共存。西班牙国立罗马艺术博物馆大厅和各个展厅就在同一个拱券之下,这种空间模式也传承了古罗马巴西利卡的大尺度空间的特色。这些建筑的细节比如穹顶,空间尺度的处理上都可以体现民族性,让人们清晰直观的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传承的民族精神。大屋顶也是中国建筑的标志,并且在中式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也是等级划分的标志,也同样作为了装饰的重点。所以中国的大屋顶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了一个民族符号。浙江美术馆就是对传统屋顶做的一个演绎,一种抽象的变异,大屋顶为抽象的几何线条代替,柔和的曲线也演变为干净利落的直线,曲面也分解为多个折面。苏州博物馆就是对中国传统园林思想的一种现代主义阐释,他的原型就是中国的古典传统园林,院中的粉墙黛瓦也是对传统民居的写照。民族性的不同让建筑的性格也有所相同,这种民族性可以体现在建筑细部上,可以体现在空间尺度的拿捏上,可以体现在意境的营造上。民族性的差异也让中西方建筑形式有了差异化。

4地域性表达的形式差异表现

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载体,它更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物体,它是人类生活的场所,所以必然与所在的环境发生紧密的关系。由于美国中西部的地域特色带给了赖特创作的灵感,于是有了草原建筑;强劲的海风和神秘的原始雨林给了皮亚诺创作的源泉,于是有了奇芭欧文化中心。宁波博物馆墙面错落的瓦片,中国美院象山分院层层叠叠的屋檐,透过这些仿佛都看见了当地传统的民居和远山。这些都表现出了当地浓郁的地域特色。

5结语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场所,也是文脉的传承,一部镌刻在地表上的历史。它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情感寄托。正是这些千差万别的建筑才组成了这方不同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09.01.

[2]王晖,陈帆.写意与几何—对比浙江美术馆和苏州博物馆[N].建筑学报,2010(6).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第3篇

1、对建筑艺术风格的认识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并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建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立体艺术形势的一种表现,它能够反映一定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及精神发展。建筑除了能够供人使用外,还能供人欣赏,不同地方所呈现出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都不相同。

2、中西方建筑艺术美感分析

2.1地理环境差异

亚洲地貌广阔,分布均匀,有平原、江河、高山等,而欧洲地貌较分散,有小块平原、过于密集的山川河流,在地理环境上显著的差异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建筑的风格。中国自古以来讲求统一,这种精神深刻地体现在了皇城—故宫的主线上。从大清门开始到神武门结束,门与门之间起承转合,塑造了气势恢宏的空间。从天安门到太和殿是整个建筑中美感最强、最能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的部分,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形式封闭空间的艺术美。西方的建筑相对于中国建筑来说,风格更加多种多样,同样都是皇家建筑的代表,西方的凡尔赛宫在风格上与中国的差异简直是天差地别。首先,从外部来看,凡尔赛宫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其次,其内部风格更加独特,包括维纳斯厅、阿波罗厅等独具特色的区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外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仅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形成,同时也影响着中外不同的建筑风格。

2.2设计理念差异

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建筑设计原理》,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插图介绍了建筑设计的理念以及相关内容,让我对建筑设计理念有了不同的认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于是人、建筑、自然相协调成为建筑设计的理念,如苏州园林的设计就充分融合了这个理念,在设计中,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手法来组织利用空间,形成曲折多变、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同时,设计师们通过移植花草树木等方式来配合园林中的建筑,将建筑与自然充分结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再如华南理工逸夫人文馆的设计,设计师充分考虑到了周围的环境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使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看上去自然和谐,一点也不突兀。与中国天人合一理念相对应的是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虽然这个理念也曾被批判,但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西方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观点,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天人相分,所以西方设计师们都很善于创新,喜欢设计出与自然对抗性很强的建筑,如外形张扬的建筑物、特意强调造型的建筑等,这些带有着很强扩张气势的建筑与自然山水的柔美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天人相分的设计理念。

2.3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的差异也在影响着中外建筑风格。在中国,文化注重道德和艺术,从很久以前人们就相信祖先即使驾鹤西游了仍然会保佑子孙后代,因此人们会为祖先修建环境优雅舒适的建筑以求祖先的庇护,南方的祠堂就是典型的代表,如较为出名的陈家祠堂,设计师在设计时通过走廊将相隔的庭院巧妙连接起来,使整体格局看起来上下对称、虚实结合。而在西方,文化注重宗教和科学,自古以来都是崇拜天的,将天作为他们的最终信仰,宗教性非常突出,同时也影响到了建筑的风格,比如为大家所熟知的哥特式建筑,人们在研究这种建筑时都是以宗教建筑为基础深入研究的。总体上来看,神庙与教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的建筑风格。

2.4建筑色彩及装饰差异

中西方建筑美术差异除了上述差异之外,还有颜色上的差异在中国,使用色彩来增强建筑的美感是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这个特点与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息息相关的,建筑采用的木料并不能长久使用,所以设计者多善于在木料上涂上油漆或是桐油来保护木料,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使建筑既实用又美观,后来又出现用丹红进行装饰或者绘制彩画等方式来展现建筑的艺术美。北方的建筑色彩浓重,南方的建筑色彩却偏淡,故宫和苏州园林的建筑色彩就是南北方建筑的典型代表。在古代,建筑的颜色通常代表着地位,如皇宫多采用黄色和红色;官员住处多采用蓝色和绿色等。在西方,建筑色彩的运用相对于中国来说更为简单一些。从外部来看,大多数都是石材本身的颜色,颜色相对单一,只有在教堂建筑群中,会出现一些较为鲜艳的颜色的使用,比如建筑外部和穹窿顶外部使用红色、绿色、橙色、黄色等色彩来增强建筑的独特和美感。西方古建筑非常注重内部的装饰,大多数都以壁画的形式进行装饰,壁画的内容则以圣经故事为背景题材,用不同画风来展现,如湿壁画等手法。15世纪以后,设计师们开始用油画手法进行绘制,丰富了建筑的色彩,再经过特殊处理增强持久性,其中教堂建筑尤为突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2.5建筑材料及结构差异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木质结构体系是最大的建筑特点,房屋构架由木质材料制成,以柱、梁等为主要构件,用榫卯相连接,使建筑具有很强的韧性,在结构设计方面以大屋顶为主要特征,最具特色的结构是斗拱,但斗拱的作用却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化,数量也不多了,逐渐变成了装饰性地位的象征。而在西方,砖石结构体系是最大的建筑特点,如古埃及用石头建造了金字塔,就金字塔来说,它是有史以来第一批巨石建筑,其外部造型非常简单,但是内部结构却处处充满了神秘感,大量的人形彩绘棺木和稀世珍宝、四壁涂满的精美壁画都是金字塔内部完美的展现。后来宗教逐渐发展起来,带动了建筑风格发生了变化,新的建筑以宗教为主,内部结构主要由壁画、玻璃窗画和雕刻组成装饰,艺术形象非常威严。再后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内部结构又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物刻画以及空间透视感等很多方面,如壁画《最后的晚餐》、雕塑《命运三女神》等等,为建筑增添了许多色彩。

结束语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第4篇

一、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的作用

1.能够培养学生情操

学生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能够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这一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性活动,学生的心灵能得到净化。如,从列宾、利维坦、希施金等画家质朴的画风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画家对生活的关爱,从而能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此外,很多美术作品中还彰显了画家的爱国热情与坚强的意志,这些都能够使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与勇气。

2.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通过对国内外美术作品的鉴赏、学习,学生能够透过作品表层领悟到其所包含的深意。随着当前社会的迅速发展,美术作品在形式和语言上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其所包含的情感也有了更为细腻的体现,美术作品成为画家和学生之间情感沟通的纽带。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鉴赏愉悦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审美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启迪审美智慧,继而有助于完善审美观念。

3.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美术创作过程是画家的生活环境、情感和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美术鉴赏过程则是学生发挥能动性的过程。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拥有一个相对自由、不受约束的空间,因而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另外,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要通过交流、沟通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这一过程无疑会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

二、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探析

1.掌握美术作品的时代特征,体会作品的审美情趣

美术作品因为产生的时代不同,会有不同的特征和价值取向,这是美术鉴赏者应当注意的。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时代的发展规律与时代特征,以及每个时代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审美情趣,同时还应当对美术作品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分析。

2.注意艺术家和美术作品的关系,加强作品的背景介绍

美术作品中往往包含着画家的艺术体验、生活经历与生命感受,还能反映画家的素养等,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是对创作者的情感与心灵的反映,创作的客体与主体之间往往有对应的关系。所以,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美术作品产生的背景和创作者的生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美术鉴赏时更快地进入状态。

3.依据美术作品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体会创作者的审美心理差异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化背景知识 渗透 英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载体,文化是语言形式所负载的内容,一种语言总是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因此,语言本身、语言的学习和运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种语言都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历史等色彩。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我国中学生对英语的一般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进而发展为一种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今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消除由于文化差异给英语教与学带来的障碍,从而使学生达到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目的。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对于文化的内容有人用“大写的文化”(Culture)和“小写的文化”(culture)来表示。所谓“大写的文化”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等;所谓“小写的文化”指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禁忌幽默、风土人情等。中西文化是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的,从小写的culture来看,中学英语教材所涉及到的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购物、食品、交通、学校、家庭等。例如:在饮食方面,英国人最喜欢吃的食物是fish和chips(鱼和薯条),而在中国尤其是中国北方往往有许多人喜欢吃饺子(dumpling)。就餐时英国人使用刀(knife)和叉(fork),在中国用的却是筷子(chopstick),对于英美国家的许多人来说,他们不知道chopstick是什么东西。另外,与中国人不同的是英国人还有喝午茶的习惯,而且往往喜欢在茶里加上sugar或milk。就交通而言,在中国车辆靠右行,而在英国则相反,那就是“Traffic always goes on the left.”。二是社会交际方面的差异,包括问候、称呼、介绍、赞扬、致谢、问路、约会、告别等。中国人喜好当面赞扬对方,贬低自己,“You’re so good and wonderful and I’m so terrible.”在西方,当面称道对方,对方会认为说话者有某种目的或企图;另一方面,当别人称赞说“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时,中国人往往回答说:“不好,不好,比起你还差远呢!”而英美人则会说:“Thank you.”这种情况下中国人之间谈话若用英美方式来回答就会让人感到不谦虚,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谦虚是一种美德,而从英美文化来看,这是自卑和无能的表现。另外,因历史、文化、民族、国家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人名表示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姓和名的顺序上。如:Go for It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1区别英文和中文的姓和名:Gina Green:Gina(名),Green(姓);张明明:张(姓)明明(名)。可见,用汉语表达姓名时,一般姓在前,名在后。而英文表达姓名时则名在前,姓在后,与中文恰好相反,有时也可以用Middle name(中间名)。需要强调的是,用Mr./Miss/Mrs.称呼人时,后面用姓(Miss Green)不可用名(Miss Gina),因为这是中国人通常犯的错误。在称呼方面还有“dear”(亲爱的)这个词,在英国无论男女老少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可以使用,在中国则不能随便使用,否则会造成误解。可见,中西方文化是有差异的。初学英语的学生,总喜欢把母语和英语互译,这种方法往往会成为英语学习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所学语言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以使学生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针对上述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为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一)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初中英语课本选材广泛,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美术、经济、自然等各个领域,教学中注重有关背景知识的渗透,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例如,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9阅读文章“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向学生介绍新加坡的国旗、语言、地理位置、官方语言、人口、货币、旅游胜地、饮食、购物、新加坡夜间野生动物园等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对这些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使学生对新加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专家认为影响阅读理解有两大因素:一是大脑对文字符号的感知程度与速度,另一个是“眼球背后的东西”在起重要作用。所谓“眼球背后的东西”,就是指阅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一个人的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丰富,那么他在阅读时理解的速度就比较快,理解的程度也比较高,反之就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程度。例如:在某篇文章中出现“go to the sea”(下海)一词,一方面它是“进入大海游泳、嬉戏”之意,另一方面则表示“经商、做生意”,如果你不理解“go to the sea”的两种含义,那么可能会曲解文章的整体含义。

(三)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让学生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中讲出得体、恰当的话。然而,语言的得体性离不开文化知识,我们从日常的交际错误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交际错误分为两种,一是语言本身的错误,二是文化性的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论认为文化性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因为在与英语本族人交谈时,他们往往对外族人在语言、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是冒犯的。例如:学生们在商店里或街上看见外国人就问“Hello!Where do you come from?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会把外国人弄得非常尴尬,不知该不该回答,也不知该怎样回答。因为在某些国家,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一般只在医院、移民局、警察局这类地方才能使用,而且对英美国家的女士来说,她们尤其不喜欢别人问及年龄。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有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解。比如见到一个熟悉的外国人,出于礼貌,想打个招呼,便说:“Hi,Mr Green,where are you going?”这样一句话在中国人看来是很正常的,而在英美国家的人看来却是不礼貌的,甚至被人认为是有意干涉别人的私事,也许他们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不关你的事)”其实,在英国,人们相互见了面,最喜欢谈论的话题是:“How are you?The weather is fine today,isn’t it?”而在中国,人们相互见了面会说:“你去哪里?”或“饭吃过了没有?”这对英国人也容易造成误会,他们会反过来问:“No.Are you planning to treat me to a meal?(你打算请我吃饭吗?)”可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英语国家,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有许多中国留学生,他们的英语词汇量很丰富,语法也掌握得很好,可是到了国外,却无法与外国人开展交流,或者在交谈中出现许多Chinglish(中国式英语),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必要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我们的在校初中学生是在不具备大量接触英美人士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情形下学习英语的,而且社会阅历尚浅,社会文化知识了解较少,所以,要想帮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提高交际的有效性,在英语教学中就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英语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加强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