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企业标准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必须创新安全工作思路
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各种不安全因素始终伴随着整个施工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创新安全工作思路。抓好安全工作的过程控制,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隐患,消除造成事故的触发点和必要的条件,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首先,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施工过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重大隐患,运用现代化安全系统理论和国家法律、法规及其标准,有针对性地解决消除不安全隐患,把功夫用在预防、控制上,才能有效地降低安全管理风险。在工程开工前,由安全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建设、施工、监理等相关责任主体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所承建的施工项目查找存在的诸多物质的、机械设备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制定预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各种不安全隐患时时在监视之中。
其次是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安全防护的有效实施,确保各项措施及时到位,为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提供物质和资金上的保证。从开始就按照标准规范做,如:脚手架搭建、塔吊安装等,都必须符合标准化规范要求。
三是坚持思想教育与规范管理并重。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仍达不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安全事故的突发性、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等还不能彻底消除,仍然需要各种管理手段来补充。为此,要通过培训、教育、到外地学习观摩等方法有效地规范员工的行为,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能力。
二、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必须健全监管责任体系。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期要求紧,合同条款严、标准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已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给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控制重大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难点。特别是在当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经营理念的引导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信誉,安全就是品牌”,将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前提。
首先是在制度保证上健全监管责任体系。明确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要求各企业要把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责任目标具体分解,责任到人,并坚持对项目部每月考核一次,并要进行评比,对好与差两方面典型要有奖罚办法,要与奖金、分配挂钩,还要建立安全工作“两定期一明确”制度。即:领导班子定期分析安全施工状况,定期组织施工安全大检查,进一步明确公司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安全施工生产总负责,主抓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上对公司,下对全体员工负责。还要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三重点”制度,即:抓重点工程安全防范落实,抓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落实,抓重点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培训、教育考核。同时,应建立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救援预案,从制度上保证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其次是在过程控制上严格规程操作。不仅要就各工种岗位操作规程上墙,而且利用安全活动日等业余时间组织操作工系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标准化规范内容,并定期进行考试、考核,对不合格的操作工责令其下岗学习,经考试、考核合格后重新上岗。促使操作工在操作过程中自觉按照规程操作,逐步变为自觉的行动。
三是强化安监队伍培训,保证安监队伍坚强有力。各单位要独立的安全组织机构,按规定要求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为新开项目配备项目专职安全经理。为尽快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应采取请进走出的方法,培训安全管理人员,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安全监管能力。
【关键词】劳动定额;定员;管理标准化;作用;意义
1 目前建筑领域劳动定额管理的状况
建筑施工企业经过深化管理与体制改革,自有队伍都在逐年减少,但分配因企业间或地区差异的影响,形成多种用工形式和分配办法,所以企业对劳动定额管理的制度、办法、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和劳动力使用及职工分配的形式和标准大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劳动力管理模式和办法。
大致分为以下四种:一是按中标造价或合同价承包。二是按预算价格承包。三是按工程建筑面积综合单价承包。四是按劳动定额人工消耗量进行承包,这种方法在目前建筑企业很少,其做法是先按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消耗量,再按预算人工费单价的90%,计算出人工费总额进行承包和结算工资。
1.2 职工工资分配形式和标准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企业发展和地区收入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形成了分配的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1)实行等级工资制企业对职工完全执行人社部门制定的企业参考等级工资标准,另外加超额工资或奖金进行分配。(2)实施岗位技能工资制。企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各种津补贴总额,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岗位设置和评估,分成档次。岗位技能工资由基础(本)工资、岗位(技能)工资、工令工资、奖金四块组成进行分配,这种分配形式现为多数企业采用。(3)按照实物量单价定额进行分配。根据企业劳动定额和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消耗量,按照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或预算人工费单价制定实物量单价,其基层单位(项目部或施工队)按照实物量定额对生产班组进行第一次集中分配。生产班组对生产工人再进行二次分配。(4)实行社会劳务价格。企业在生产期,根据职工本人劳动态度、技术水平、贡献大小等综合因素,参考社会劳务价格进行分配,一般技工平均为130元/工日左右,普工为100元/工日左右。冬休或无任务时,可发放生活费。5.按照日工资标准进行分配。企业根据每个职工的岗位技能工资和各种津补贴额,按照全年有效工作日求出日工资标准,在生产期保证完成生产任务,达到质量、安全要求标准等条件下,按出勤天数和日工资标准进行分配。年底再根据企业经济效益程度,发放一次性年终奖金。如生产期达不到全年有效工作日时,不足部分按照最底生活费标准发放,如超过年有效工作日时,冬休时仍执行日标准工资。
1.3 企业人工费核算
由于部分企业以包代管状况比较严重,造成多数工程核算只有工程项目综合成本核算,人工费核算情况不清。从了解情况看人工费亏损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企业整体效益。人工费亏损的主要原因有:(1)预算人工费单价偏低。(2)现场文明施工要求,如现场办公室、宿舍,食堂、施工用水、用电等临时设施要求按标准化建设,建筑物外架整体满挂安全网,使人工费的投入加大,也是人工费亏损的另一原因。(3)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形成的压级压价和拖欠工程款,造成人工费流失,使施工企业人工费投入大,收益小,加之企业重承包,轻管理,造成人工费亏损。(4)社会劳务价格的冲击。
2 劳动定额和劳动力管理对施工企业管理的意义
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健全劳动制度,在认真总结劳动定额、劳动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企业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凝聚力以及提高职工收入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1 有效地解决内部分配差异问题
在执行实物量单价定额前,因企业各基层单位对劳动力管理和分配办法五花八门,形成企业内部分配差异较大,影响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对职工队伍稳定产生不利因素。统一执行实物量单价定额后,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2.2 有效地解决了工人苦乐不均的问题
实行劳动定额管理后,以前各基层单位因工程造价、工程结构和管理办法的不同,不能合理的按工人付出劳动量消耗多少进行分配,有时虽然工程结构相同,但由于施工条件不同,造成收入的差异较大。统一执行实物量单价定额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2.3 有效地缓解了干群关系
以前每到月底生产班组与现场施工、劳资等管理人员因工资结算讨价还价争吵不休,直接影响干群关系。统一执行实物量单价定额后,按实际完成工程量结算收入就不存在争吵,使班组与管理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密切配合想办法多完成任务,不仅提高了工程进度,增加了职工收入,而且干群关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2.4 有效地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
以前生产班组或个人在收入低时,为了照顾思想情绪,企业管理部门想方设法补一块,收入高时,又想方设法切一块,进行平衡收入。统一执行实物量单价定额后,生产班组或个人只有多完成任务才能增加收入,充分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现在即使生产班组中个人月收入高低相差一倍左右,但低收入者却普遍认为收入少的原因是完成任务少或工作中不负责任造成返工影响了收入,收入少者也都心服口服。
2.5 有效地解决了劳动力合理使用的问题
以前生产班组只能在指定的工地生产,工人只能在小组中工作,劳动力剩余时,也不愿意借调给其它工地或班组工作。统一执行实物量单价定额后,班组或个人为了增加收入,不但在工地间或班组间进行合理的借调,还可在外包工队伍间相互流动,这样劳动力的使用更加合理。
3 对加强建筑企业劳动定额、劳动力管理的几点思考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主要是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定额定员管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活劳动量消耗的标准,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企业应健全机构,充实管理人员,从组织上给予保证。
(2)更新观念,坚持创新。劳动定额、劳动力管理制度要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必须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制定完善适合本企业管理的办法,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体系,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管理机制。
(3)强化管理,严格程序。加强人工费管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在开工前,按照中标或合同价中的人工费,依据定额定员标准,做出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用工和人工费支出控制计划;施工中按照实际完成工作量按计划预结人工费;工程竣工后,将计划人工成本与实际人工成本进行对比,对产生的偏差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制定纠正偏差措施,减少人工费亏损,增加企业效益。
(4)认真总结,科学分析。搞好经济分析活动。劳动分配管理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生产计划,取得预计经济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搞好经济分析活动工作,才能找出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实观企业利润最大化
(5)搞好规范,抓出成效。建筑施工企业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线生产技术工人技术培训和轮训上岗制度。另一方面应认真总结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要进行劳动力管理方法,效率研究,分析纠正影响人工成本的因素,积极探索适合本企业管理的劳动定额的编制、施行。使劳动定额、劳动力管理工作适应企业的发展,以便产生新的、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范性文件汇编.《建筑业管理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关键词: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方式
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内容
明确项目施工方和项目设计方的安全管理职责,并将对双方的安全管理要求写在安全标准化管理文件中,在建筑施工过程坚定不移的执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文件。管理者需按照以往项目经验对施工危险情况进行预测,识别项目的潜在危险点和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将其编制在施工危险源的分析报告中,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管理办法。除此之外,还应将项目的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应急管理措施编制在规范中。项目安全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要制定好,现场施工人员需要遵守规定来执行操作,监督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和施工作业行为标准。管理者需要监管项目施工安全的情况,并经常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价。管理者需要将施工情况作为项目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定期组织进行安全评定工作,并将考察结果报告上级管理者。管理者在巡检过程中发现施工安全方面的状况,需及时整治。除此之外,管理者需要定期开展有关施工安全的讨论会,不断完善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等。
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环节难点分析
(1)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认识尚需强化。在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中,企业可以在建筑施工某一阶段的管理做到安全标准化,但是从宏观的角度观测,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应该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体系。在建立这一体系中,应以建筑项目全部完成时间的总体性角度来看待。如应从项目的立项分析、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到施工完成后的运行为一体系,对每个环节都应该制定安全标准化管理细则,从而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整体性安全标准化体系。(2)建筑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力度不强。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权威性的指导型法规,而建筑工程内部也了许多关于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融合了以上两个部分法规。除此之外,建筑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操作等实际问题,还没有法规对其进行论证、约束与规范,即还未标准化。而已有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案的编制与修订,还存在很多缺陷,整体性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仍需完善。(3)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没有及时跟进相应的监督及奖惩机制。在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中,施工标准化管理流程以及具体的实施操作规范需要由实际参与到建筑施工的人员予以编写和拟定。鉴于此,我们不难发现建筑施工标准化的编写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同时内容也比较细等特征。从我国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的整体管理流程方面来看,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在内容的编写方面,还具有很多的问题,比如信息与操作不相匹配,以及随意编写的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及时跟进监督与奖惩机制,由此使得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编写施工安全标准化操作规范时,积极性与主动性、责任意识都不是很强。3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1)组织机构标准化管理。项目经理应对工程项目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负责,安全保证体系负责人、技术保证体系负责人等必须持有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并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安全管理意识。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在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制定各级安全人员职责,以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安全保证体系负责人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应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组织及协调等工作,并贯彻执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细则。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安全技术负有直接责任,参加安全生产监察,从技术上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意见。(2)现场施工标准化管理。为了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任务和目标,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现场施工管理细则。现场管理标准化。现场入口处应设置平面布置图,明确划分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等,在主要通道设置不同安全警示牌,有触电危险场所标识应使用绝缘材料制作。应实施临时设施管理标准化,临时宿舍建设必须满足消防及环保要求,室内用品及设施应摆放整齐,食堂、洗浴间等设施应满足要求,现场应配备药箱、绷带等急救器材。现场各种机械、材料应按照施工平面图布置,不同类别应分区堆放,存放材料场地应平整,现场材料应结合材料特点采取保护措施。(3)安全防护标准化管理。项目建设中使用的悬挑平台、脚手架及防护网等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布设,此外,建筑外侧应结合规范挂上安全网进行封闭,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通道口、电梯井口及楼梯口等位置,应结合具体情况设置防护棚、防护门及防护栏杆等,必要时还要加装安全网,并设置标识起到提醒的作用。必须拆除或改变安全防护设施时,经过施工负责人同意以后,应提前将替代安全措施做好,在作业完成以后立即将安全防护措施恢复。(4)安全信息标准化管理。在日常的运行中,有关部门要对安全信息进行充分记录,并把国家与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内容实施科学地储存,此外还要对国内外有关安全施工设备及技术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地搜集,以供企业领导者予以使用与参考。该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拥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以便确保以下工作能够有效实施:①需要构建建筑设计的鉴定与验证标准;②对施工进度与相关设备状况进行有效的记录;③纪录特殊作业与相关建筑工序进行。(5)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全面性。由于建筑项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的使高层建筑施工始终处于安全监控的范围内,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7)基于BIM技术的安全培训。在传统的安全培训过程中,主要是对安全监管人员、施工人员等进行岗前的教育培训,其培训手段单一,培训信息过于口头化,培训内容缺乏实践意义。因此,其培训效果也往往不如人意,尽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单一的培训模式,但是由于培训数据库的不完善和实践性较弱的情况,导致培训的形式化,操作性不强。对于BIM技术而言,由于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因此,BIM技术不仅能够协助施工安全管理部门解决高层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还能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安全培训数据库,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安全培训数据库,学习最新的施工方法,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通过这些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机械设备使用水平,保证技术的规范性,从而让安全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具有信息数字化、空间化、全面化、定量化等重要特点,在高层建筑施工中,BIM技术通过对施工方案的审查、施工场地的规划、施工安全的评估、施工过程的监控、施工措施的制定等,来达到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显著效果,对安全管理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BIM技术显著的优势,将其全面地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切实保证安全管理的效果,从而为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安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涛,李蕾,王广涛,等.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5,(2).
[2]郭金宏,张延龙,徐海洋.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以北京奥体南区某项目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3).
[3]翟越,李楠,艾晓芹,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5,(12).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安全评价
一、筑施工安全体系化管理
以下从施工安全生产的4项基本内容(专项工程、专项技术、专业管理和事故防治)出发,以安全可靠性技术、安全限控技术、安全保险和排险技术及安全保护技术为基础,建立图1所示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1)安全可靠性技术
安全可靠性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可靠性,以确保施工生产具有可靠的安全保证,即依据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从现场施工可能导致“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的各种因素出发,分析研究应对措施,扼制“起因物”、“致害物”的孕育,建立事故监控与预替机制,实现对施工生产“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安全的可靠性保证。
(2)安全限控技术
安全限控技术的任务是研究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设计中所确定的安全控制点,即在执行中必须严格确保的安全要求,以具体、明确、硬性的规定加以限制,并同时补充考虑安全可靠性设计中未予以涉及或考虑不足的安全控制事项,通过提出设计的安全控制指标、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规定、机械作业和安全操作的规定、监察和检验的控制要求的实施,以便继可靠性设计之后,形成对实现施工安全要求的第二道保障。
(3)安全保险和排险技术
安全保险和排险技术的任务是研究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中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态,即事故开始启动的起因物、致害物和危险工况,通过预先设置的保险制动装置、备用设备和措施的启动,附加保险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的施行,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的发生和降低损害的程度。
(4)安全保护技术
安全保护技术的任务是研究如何对现场人员、工程实体和施工设施的安全进行有效的预防性保护,即通过建立保护制度、设置保护措施、使用劳保用品和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做好自我保护等预防性措施,以保护施工现场区域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二、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包括安全技术标准化管理、机械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临时用电安全标准化管理、安全防护标准化管理、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大多是露天施工,作业环境、生活环境较差,脏、乱、差的施工现场条件和生活条件是引起安全隐患的另一个方面.不良的环境容易使人疲劳,产生焦虑和烦躁等负面情绪,从不同程度上影响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成为安全施工的隐患。
施工时,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建立文明施工管理责任制,保证文明施工的资金投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创建文明工地,实现文明施工标准化。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包括:全封闭围挡、门卫管理、场地道路管理、设施料管理、环境管理、安全标牌管理。
三、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标等内容,反映企业或行业共同的安全志向。
(2)行为规范和程序。即为了确保能够达到安全绩效的要求而建立的,以实现对安全有关的人员行为及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3)安全行为激励。即建筑施工企业对其员工或分包商安全行为的一种认可及相应的机制。
(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即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安全信息传播系统,优化安全信息传播内容,并建立安全事务的良好沟通程序。
(5)自主学习与改进。即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安全学习模式,实现动态发展的安全学习过程,保证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
(6)安全事务参与。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安全事务参与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使全体员工都认识到自己负有对自身和同事安全做出贡献的的重要责任,二是建立让分包商参与企业安全事务和改进过程的机制。
(7)评估与审核。即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文化评估方法,对自身的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核,关注安全绩效的发展情况,以傅给予及时地控制和改进。
(8)推进与保障。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据安全文化建设的阶段性、复杂性和持续改进性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阶段性的计划,并充分提供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条件。
四、基于递阶层次结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衡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评价标准或指标。按照一定的层次所属关系建立而成的一个有机的评价系统。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建立图2所示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程;应用
Abstract: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safety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for conduct safety production to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and realize civilized construction to effectively establish the social image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local area. Illustrat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Zhushui International Hotel project in Shanxi Yuncheng by our compan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afety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safety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工程概况
运城珠水国际大酒店工程,建筑面积61154㎡,基础为深预制管桩承台基础,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分主楼与裙楼两部分。主楼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层,建筑面积25000㎡;裙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面积36000㎡。主楼客房标准层层高3.6米,裙楼及主楼非标准层层高6米,地下一层(地下车库)7米,地下二层(人防层)3.6米。檐高98.5米。屋面造型复杂,挑檐外挑1.5-2米,屋架高12米,两层挑檐。该楼造型复杂,外观美观宏大,是一栋五星级大酒店,集餐饮、娱乐、洗浴、住宿、会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大酒店,是山西运城市当前具有标志性的地方建筑。
二、充分认识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公司自2010年起全面启动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从公司领导到机关部室,到各项目部,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为切入点,开展公司质量年、管理提升年活动。
1、学习标准化管理的实际意义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和尺度,如果规定了统一的系统的准则和尺度,就是标准化。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为了使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质量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学习标准化管理就是要求参与施工管理的所有人员都要学习标准化管理,清楚施工管理所要达到的标准,如何去实施,达到怎样的效果。为此,公司在启动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之前,相关人员根据国家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有关通知精神,学习同行的先进做法,指导具有树立标杆的项目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编制具有实际指导性的符合公司特点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手册,指导基层项目部全面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
2010年5月,公司在张家口煤矿机械产业聚集园区施工的项目部召开全公司项目经理及相关项目领导参加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动员大会,并参观施工现场。公司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要求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严考核,实现所有项目部达标,争创标杆项目部。珠水工地项目部结合工程的实际,立即启动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活动,动员全体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的标准,实行对标,找出差距,整改落实。
2、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际意义
首先,能有效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根据公司标准化的形象识别手册,统一规范了施工场区的管理,统一的大门设计、五版一图设计,统一的办公室、生活区布置设计、现场的防护设计等给人焕然一新,让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社会相关单位来到工地能够感受到集团公司的统一管理,体现出公司的管理实力。
第二,能够有效指导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标准化管理手册中明确了施工现场要到达的标准,需要收集的资料,如何去落实,整体全面。让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工作有目的,有方向,不会造成丢三落四。地方政府部门来工地检查,资料一应俱全,查找起来方便快捷。开展标准化管理给施工管理人员带来了管理上的井然有序,能有效提高项目部的管理水平和个人的管理能力。
第三,能够真正起到安全有保障、质量有保证的作用。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去落实,去检查,就能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杜绝违章,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就能有效进行工程质量的控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开展标准化管理的终极目的。
3、施工项目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管理流程
一是,制定了相关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的程序文件,包括考核奖罚制度,对企业各项安全质量活动以制度文本的形式加以规范和明确;二是,组织员工学习,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安全质量标准工作的认识,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三是,逐项对照执行标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随时掌握项目的安全质量信息反馈,总结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安全隐患、查找安全质量存在的问题、解决安全质量问题,对前期提出的安全隐患、质量通病进行验证,对作业环境进行监督检查。整改没有按照标准化管理落实的项目,整理没有收集齐全的安全质量管理资料文件。四是,定期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考核验收,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质量问题,限期进行整改落实,考核项目部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五是,强调标准化管理的互动作用,通报考核情况,并兑现奖罚。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