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做好养殖业

如何做好养殖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做好养殖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做好养殖业范文第1篇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棉花加工和质量检验的工作行为,逐步提高我们的棉花质量,促进棉花行业健康发展,国家新颁布了《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加工企业抽样管理办法》。新办法的实施,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和检验工作提供了依据。

棉花加工企业信息、扦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

(1)信息系统专用电脑被移作其他用途,如改装指纹考勤、炒股票等,造成中棉公司安装的软件全被删除;信息系统专用电脑登录互联网造成系统瘫痪,电脑中存储的检验数据丢失或被盗用;网线和电话线切换时,由于线路的占用和冲突,造成无法下载检验数据。

(2)扦样工作不规范的问题。一是存在单面样品。产生的原因是扦样员没有按规定在棉包两面扦样,进行合样,只扦取棉包单面样品;二是扦取的样品碎、小(样品重量不足),根本不能满足试验要求。产生的原因:(A)扦样员的扦样工作不规范,在扦取样品时人为地将样品扦碎;(B)企业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扦取小样品。

(3)不同检验批次的样品混乱的问题。一是扦样员在样品集中整理过程中不认真区分和分别装袋;二是有些企业的样品管理员对条形码信息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加工过程中经常随意调整条形码采集器的加工信息(如籽棉品级、垛号等),任何一项信息的改动就会使条形码内容更改,造成同一天、同一籽棉大垛加工的检验批次频繁变换,而扦样员在扦样品时又没有仔细区分放置,造成同一天、同一籽棉大垛加工的不同检验批次的样品混乱。

(4)检验批次中的少样品和样品流水号多次重号的问题。一是扦样员对当班的样品集中整理过程中不仔细核查,遗漏样品;二是样品管理员在棉花加工中随时调整条形码采集器的样品流水号信息,造成不同检验批次的样品流水号多次重号的样品存在。

(5)企业留存样品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一是企业不重视样品的留存工作,企业没有样品留存;二是留存样品工作不规范,没有分批留样,样品标识不清楚。

以上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我们的棉花加工企业在棉花加工生产中: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没有重视,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没有认真地领会和研究。反映在对信息、扦样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二是部分企业管理意识差,没有相对固定的经培训上岗的信息员、扦样员从事信息管理和扦样工作,临时性的较多。

对企业做好今后的棉花信息、扦样工作的几点建议

(1)对于棉花加工信息、扦样工作相关的微机、条形码仪、在线回潮测试仪、取样的上下切样刀、皮棉回潮测试仪等设备时常进行必要的维护;对相关的配件,如条形码卡纸、传输带等常用物品要保持有充分备用;信息员及时做好信息系统和检验数据的备份。

(2)棉花加工企业应该保持并相对固定经过培训,取得信息员、扦样员证的,熟悉信息、扦样工作规定,工作责任心强的信息员、扦样员负责棉花的信息、扦样工作,尽可能不临时安排不懂业务的人员从事棉花信息管理、扦样工作,以保证扦样工作的连续性和所扦样品的质量。

(3)企业的扦样员要严格按规定从棉包的两侧将自动切取的棉样整块扦取下来,分别合并成两份样品,一份留检验,一份企业存留。每份样品保证夹有唯一的条形码卡,每份样品的重量不低于国家规定的125克,并保持每份样品的完整性,不出现样品碎、小的问题。纤检机构应按照国家《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相关的规定,加强对棉花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

(4)棉花样品条形码卡的流水号在一个棉花年度加工过程中是不间断的,不需要随意调整。企业的扦样员在平时工作中多关注条形码仪的运行状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与纤检机构和相关的技术维修人员联系,及时维修、调整,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5)做到每天加工生产结束后,扦样员及时将当班所扦样品按检验批次进行集中整理、装袋,对整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处理。

(6)企业应注重留存样品的管理工作。一是企业应该设置规范的留样室;二是制定相关的样品管理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样品留存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养殖业范文第2篇

中国的生猪产业在转型变迁的过程中,有人觉得这个时代非常兴奋、迷茫,有人觉得这是个好的时代,有人觉得这是个最坏、最黑暗的时代,今年的整个饲料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但是我认为好与坏是相对的,如何从坏的环境(国家宏观经济调整过程中)中抓住机遇?近几年有些规模养猪做的非常好,效率非常高,有极少数顶尖猪场能够达到欧美国家的先进水平

首先来看生猪产业发展的态势,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生猪产业的亏损是比较严重的,但是跟家庭产业相比,生猪业又算比较幸运的,最近的生猪价格保持在7.3 元/ 斤,有的地方已经到了8.0 元/ 斤,那么也就是说供需平衡的问题以及生猪产业的亏损确实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灵,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对环保、限养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导致很多散养户退出这个市场速度非常快,所以生猪产业亏损比较严重,产业链上的利益分配非常不均匀,力量也不均衡,中大型的规模猪场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在发展速度快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中国去年引种达到18000 多头,是历史新高、育种体系的升级,但中国的土地、环保、水、空气的污染都是非常严重,中国政府在做很多调整以及资源优化。现在规模猪场到了新的时代,新的机遇也很多,产业链在优化、升级和转型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到了一个产业资本的新时代,很多资本企业加强对规模养猪业的支持,但是在支持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总结畜牧业发展的新问题,首先就是很多人都在谈的猪、禽的生产能力过剩,但是最近一周中国的家禽、生猪的整个价格都是上扬的。第二个就是中国的畜产品消费的结构与总量发生深刻的变化。第三是中国的牛羊肉价格升高,供需求矛盾较大,中国的很多大型企业都去国外去收购一些乳制品企业,这就是一个深刻的供需矛盾。第四是中国的畜产品如何进行有效的供给,如何保证畜产品质量的安全,在现象的背后要看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另外一方面就是如何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制约,未来必须要将产业链升级,必须要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如何克服饲料资源供应紧张和成本上涨,如何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环保环节,如何减少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如何加强疫病系统防控。

所以在生猪产业里有很多环节需要去解决,那么我们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的生产,如何平衡我们的利益关系,如何让大家风雨同舟?现在很多养殖企业确实是最脆弱的,他所面临的风险最大,他所面临的挑战最多,他所受到的歧视最多,他却融资最困难,现在很多问题完全无法用技术来解决,但是反过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提高我们的效率。在美国,由于PED(腹泻病)全面的暴发,具体的数据是影响着美国5% 的生猪出栏,美国的猪价上升最高已经达到80%,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养猪成本才5.0 元/ 斤左右,因为美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原料成本便宜。那么中国养猪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类似美国90 年代初,规模化养殖在快速的转型、发展与升级,中国的散养散户一定会退出这个市场,但是中国的养殖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去的养殖业人畜高度混居,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养猪业越发达,人口越多的地方养猪业越发达,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越有资本支持养猪业,越有消费市场,这个概念跟美国跟欧美是完全不一样的,欧美在现代化农业过程中,他的养殖业、种植业跟人的分布是分的非常均匀的。另外一方面在城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现在环境政策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现在养殖业很多人的观念一定要改变为什么中国的养猪业大规模亏损?对比西方国家的养猪业总结最核心的六个盈利点是:1. 养殖成本最低化。2. 生产阶段细分化。3. 营养方案合理化。4. 健康管理流程化。.5 生产系统最优化。

6 经济效益最大化。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强调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流量思维、平和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

现在到了互联网时代,大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等很多途径学习技术、了解行情,我们要改变观念、顺应潮流、适应社会的变化,格式化自己的思想,给自己洗脑,重新树立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要有更多的开放与协作心态,生存的理由就是给客户创造价值、提高效益。

养猪事业的成功,除了细节意外,就是坚持与耐心,就是专业与聚焦,另外一个就是开放性协作。如何深度的转型为规模化猪场?首先要明白养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第二如何提供给养猪场服务,第三如何帮养猪场提高效率,第四如何做长久的服务。规模养猪企业的十大真实需求:1. 强烈的企业发展;2. 系统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3. 高价值的联合育种体系建设;4. 大数据时代生产管理体系建设;5 标准规范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建设;6 全方位的疾病诊断和防控能力;7. 高效率、覆盖面宽的营销网络体系建设;8. 性价比高、安全有保证的饲料和动保产品;9. 全方位风险管控能力(资金、市场、疾病、人才);10. 最合理养殖成本管理能力。

中国的市场非常巨大,中国的产业在深度的变化,我们到了一个新的转型升级的时代,转型升级就是畜牧业工业化的大发展,就是集约化、工业化、进行技术体系的提升,中国养猪业到了新时代,也就是产业化的经营、规模化的养殖、专业化的生产、信息化的管理、社会化的运作、资本化的服务。

养猪在不断的升级,在发展变迁过程中,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明确到底需要哪些管理。养殖要成功,企业运作到了一个商业时代,资本、资源和资讯的整合,生产养猪企业到了一个商品时代——性能、效率和效应。要把养猪利润最大化,就要让猪健康、安全的出栏,所以就要讲究生产效率、对料分析以及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生产指标,在管理过程中有没有很好的监控这些指标。养猪模式也在发生很多的变迁,未来如何变成屠宰、加工一条龙,所以养猪有大体系,包括品牌、技术、生产管理、人力、服务、合作、流程、融资,规模养猪是企业化的经营行为,具有专业化的管理、非常透明的财务、非常好的目标远景、严格的生产性能鉴定、严格的成本管控模式,在养猪业发展的过程中,健康管理有五个方面:1. 环境管理;2. 饲料和营养;3. 畜禽的健康管理;4. 设备与设施;5. 系统管理能力。

如何做好养殖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生犊牛;低温症;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11-0020-01

初生犊牛的低温症是初生犊牛受低温环境影响产生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不能长久站立,不能平稳走路,体温比平时低,没有食欲,食量减小,耳朵、鼻子和嘴唇处体温较低。病牛反应较为迟钝,体温通常处于36 ℃以下。本文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供参考。

1 低温症病因

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由于气温的变化,奶牛的产奶量降低,生长也较为缓慢。尤其是当养殖场养殖设备较为简陋的时候,极容易使初生犊牛患上低温症。在养殖场中,新生犊牛羊水没有及时擦干、体重较轻、健康状况较差、免疫力低、抗病能力不强、未及时饲喂初乳等都是低温症的诱因。同时,如果养殖场简陋,没有挡风遮雪的装置,或圈舍密封性较强,没有通风和干燥设施,或没有按照指定的消毒管理规定对牛舍做定期的消毒杀菌处理,初生犊牛感冒或腹泻后都可引起低温症[1]。

2 临床症状

犊牛低温症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较平时低沉,不能长久站立,不能平稳走路,体温比平时低,没有食欲,食量减小,耳朵、鼻子和嘴唇处体温较低。发病后期主要表现为:病牛反应较为迟钝,体温通常处于36 ℃以下,没有办法吃奶,即便是有工作人员进行辅助,进食量也非常少,基本上不能站立,经常躺在地上。呼吸困难且没有规则,心跳较快但没有力量,有时候会出现间歇症状。如果病牛眼窝凹陷并出现脱水的症状,极有可能会导致死亡。

3 治疗措施

针对病牛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常情况下,一旦发现病牛,应首先将病牛移至气温较高的地方,并安排相应的人员进行护理。前期用药以安纳咖或者强心剂樟脑为主,进行肌肉注射。后期采用静脉注射,注射药物为:辅酶A 200 U, 25%的葡萄糖注射液 200 mL,三磷酸腺苷二钠 200 mg;生理盐水 250 mL,黄芪注射液80 mL;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脱水的症状,应该继续静脉注射复方盐水500 mL,每天注射1次,连续使用3 d。注意使用之前将药品进行保温,使之与病牛体温较为接近[2]。

如果想从根本上治疗低温病,则应该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兽医认为,初生牛犊的低温症属于阴阳病损,在这种情况下,阳气较为衰弱。同时近代中医理论认为,阳气损失较重的疾病称为营养性衰竭。治疗该类疾病通常采用补气助阳的药物,如加味参附汤,这样能够补足阳气,达到壮补的功效。配方为:甘草 10 g、干姜10 g、肉桂10 g、制附子15 g、黄芪20 g、党参30 g。水煎去掉药渣,等待温度适中后分两次服用,每天2次,连续服用3 d。

4 预防措施

初生牛犊的低温症发病主要集中在秋冬两季,同时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因此,建议各养殖场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好预防工作。如改善犊牛的饲养条件,完善犊牛的饲养管理机制,建成适合犊牛生长的犊牛舍。在犊牛出生后应及时让母牛将犊牛的身体舔干或用布料及时擦干犊牛身体表面的羊水。同时,保证犊牛出生后的1 h内饲喂足量的初乳,尽可能快地获得母牛体内的抗原,提高犊牛的抗病能力。在出生7 d之内最好不要进行室外活动,之后如果天气晴好,可以适当安排犊牛的活动时间。犊牛舍应日照充足,具备通风和干燥设施,避免潮湿导致环境温度低而诱发犊牛低温症。且犊牛舍内应铺有草垫,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要注意草垫的卫生状况,及时更换。定期进行舍内的消毒,避免其他因素诱发犊牛低温症。

5 小结

对于养殖业来说,如何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养殖户应该对犊牛低温症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发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大犊牛管理力度,提高饲养人员的责任意识,争取在易患病季节来临之前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如何做好养殖业范文第4篇

污染现状

桃源县是湖南省的粮食大县和养殖大县,其养殖业的主体是蛋鸡和生猪。2011年,全县家禽存栏4232.26万羽,生猪存栏177.5万头,各类规模化养殖场达3500多家。据该县畜牧水产局估算,全县养殖畜禽每年排放粪污量达560多万t,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一是空气恶臭难闻。近年来,桃源县的养殖业正逐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形成了一批生猪和蛋鸡养殖密集小区。据当地群众反映,由于多数养殖户都是将鸡粪随意露天堆放、倾倒,不做任何处理,天热的时候鸡场周边几公里范围内都恶臭熏天。穿过这些养殖密集区的2条主要交通干道,桃源至陬市段、桃源至三阳段,则成为远近闻名的“臭廊”,行人掩鼻而过,车辆快速通行。

二是土壤污染。不少养殖户将养殖场建在自己的承包地上,畜禽粪尿直接排放到周围的农田。少数养殖场虽进行了简单的沉淀、过滤或者发酵处理,但最终废液还是向周围的农田排放。连续多年的粪便排放积累,远远超过了周围农田土壤的安全承载量,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改变难以耕种。青林乡珠明村一养殖户喂养50头母猪,虽然自建了1个小型沼气池处理了部分粪便,但是大部分猪粪尿还是直接排放到田间,造成附近2hm2良田无法耕种。据桃源县有关部门初步调查统计,全县这类因严重养殖污染不能耕种的农田已达数百公顷。

三是水体污染。调查发现,在养殖密集区,由于养殖场任意排放粪便污水,区内大小河流池塘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乌黑发臭。当地群众反映,原先这些河里鱼虾丰富,现在不但一条鱼都没有,连手都不能洗了;前几年,该县四喜养殖公司猪粪尿沉淀池溢出排放,把下游的“田河水库”变成一个大“猪粪坑”,水质变为劣Ⅴ类,治理难度很大。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养殖年限较久的乡镇,如漳江、深水港、青林等,由于畜禽粪尿的长期直排,粪便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已经渗透到地下污染了地下水,有些地方被污染的深度已达几十米。

污染原因分析

养殖业带来严重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管理缺位,也有农民种养殖习惯的原因。

一是养殖场建设缺乏规划和管理。桃源的畜禽养殖业不同于传统的一家一户作坊式的小规模散养。它的突出特点是规模化、集中和高密度。既有蛋肉鸡存栏10万只、生猪几万头的大规模养殖户,也有沿河道集中分布的中小规模养殖户。养殖密度高度集中时,如缺乏相应完善的粪便收集处理设施,很容易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桃源县的畜禽养殖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做好养殖户的疫病防控、市场开拓等生产发展方面,而对于环境问题并未给予更多的关注。一直到养殖规模很大,环境问题很突出的时候才引起足够的重视。哪些区域可以建养殖场,养殖场的密度应为多大,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和综合利用措施有哪些,县里并没有总体规划。养殖户主随心所欲,想在哪里建就在哪里建,选址只考虑自己方便。有的场建在公路旁,有的建在河道旁,有的建在水库周围,有的建在粮田当中,有的甚至建在饮用水源附近。大量养殖场聚集在人口稠密的村镇当中、公路沿线以及河流水塘周边,完全不考虑周围环境的承受能力和污染物的输送途径,结果就是建到哪里污染到那里。缺乏规划布局、建场审批和管理是造成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二是没有完善的粪污综合利用渠道。桃源县畜禽养殖场具有粪污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很少,绝大多数养殖场将粪污直接排入河湖或堆积在养殖场周边,造成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该县养殖的主要品种是蛋鸡,鸡粪也是主要的污染源。前些年桃源县鸡粪主要是用于洞庭湖流域的淡水珍珠养殖,因为珍珠养殖造成水体严重污染,政府严格限制水体施用鸡粪,鸡粪就没有了“出口”,只好就地堆积、排放。近年来,农业系统在大力推广沼气,但因为鸡粪成分不太适用于沼气生产,导致养殖户积极性不高;同样因为鸡粪成分的原因,鸡粪也不适合用于稻田肥料,而水稻正是桃源县种植业的主要产业。这样,在当地就很难找到鸡粪利用的“出口”。这不仅仅是桃源一个县的问题,也是我国南方稻区普遍面临的问题。

三是农民没有施用有机肥的动力。桃源县生猪存栏量大,猪粪产量也很大,猪粪既适合用于沼气,也可以用于水稻种植,按说在当地消化不应该是问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首先是劳动力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在乡种田的多是老人和妇女,施用猪粪又脏又累,见效又不如化肥快,所以没人愿意用,拿当地养殖户的话说种地农民就是“白给都不要”。有的养猪场虽然建了沼气池,但产生的大量沼液同样送不出去,因为是液体,种田的农民没有办法拉。如果养殖场主动向外输送又需要有管道,养殖户承担不起这个投资。猪粪、污水、沼液没有去处,养殖户就随意倾倒、排放。另一个原因就是有机肥性价比不高,与化肥相比没有竞争力。桃源县曾经建过一个利用鸡粪的有机肥厂,产品虽然不臭不脏,但价格太高(1000元/t),农民用不起。加之当地水果蔬菜面积小,销路不畅,厂子最后还是垮了。

四是养殖户普遍缺乏环保意识和资金。用当地干部的话说,现在环保的事情是领导在讲、搞大企业的老板也知道,但老百姓不管!从事养殖业的普通农户普遍缺乏环保意识,多数养殖场建设中只考虑生产,不考虑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全县各类规模化养殖场3500多家,建有多级沉淀池和过滤池的仅有少数,配套建有沼气池的只有几家大型、标准化养殖场,其他绝大多数养殖场都是将粪污直接排入沟港河道或露天堆放。当地不论普通农户还是规模化养殖场,资金都比较紧张,所以在投资建设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因陋就简,只考虑最基本的生产设施,不考虑配套的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少数大中型的养殖企业虽然对畜禽粪便进行了一些处理,修建了过滤池和沼气池、引进了“零排放”养殖技术等,但考虑运作成本,往往也只是稍作示范而已,实际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对策措施

资源特征决定了我国将长期面临着农产品供给的巨大压力。如何在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的前提下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也是一个涉及子孙后代生存的问题。既不能因为保环境而“因噎废食”,也不能以发展的借口牺牲环境,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既要继承和发扬光大我国传统农业几千年来好的做法,也要利用市场经济的思路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农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使保护环境成为其自觉行为。同时,也要加大政府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养殖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一要逐步推行养殖业分区管理。在人口密集区、水源地、重要河流等区域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在适合发展养殖业的区域设置适养区。在禁养区内不得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之前建成的畜禽养殖场应逐步搬迁或关闭;限养区内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的数量和规模,不得随意新建、扩建规模畜禽养殖场,已建的群众意见较大的各类畜禽养殖场应当逐步搬迁或关闭;适养区内按照规模适度、种养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有计划、有条件的发展。二要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土地承载量等要素,进行养殖容量评估。新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都要以地定畜,畜禽粪便还田时,不能超过当地最大农田负荷量,避免造成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三要坚持生态健康养殖发展方向。优先发展生态型和资源综合利用型畜禽养殖场,鼓励在密集养殖区域建设农业示范基地。

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途径的研究解决畜禽养殖业污染的根本出路是将畜禽养殖业纳入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中,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必须将畜禽生产、粪尿与污水处理、能源与环境工程,以及种植业、水产业等统一进行考虑,把环境污染减少或控制到最低限度,最终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类似桃源县这样的南方水稻产区,必须解决畜禽排泄物,特别是鸡粪及其产物在水稻田的利用问题。即便是深加工的有机复合肥,由于成本问题也不便远距离运销,所以畜禽粪便处理首先致力于就地、就近还田消化,否则必将造成当地环境污染。同时,要继续探索各种“零排放”或“减排放”的生态养殖方法,以综合利用为主、设施处理为辅,大力推行种养结合的循环养殖模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总量。

加大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国家要加大对养殖场治污的政策支持力度。对配备粪污处理设施并且达标排放的示范养殖场,要有奖励、有支持。中小型养殖场要继续通过以奖代补的政策,鼓励其不断完善排污设施并且投入使用。对于利用畜禽粪便生产生物肥料、生物质能等综合利用项目,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从用地、税收、补贴等多方面予以扶植,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如何做好养殖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28-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资料显示我国农业每年生产7亿吨秸秆。近年来,农村中秸秆随意堆放、抛弃、焚烧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1.1 秸秆综合利用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材料,可利用其发电、气化等,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这方面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看,石油、煤炭等一次性能源消费占很大比重,且对外的依存度较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已达到52%。由此可见,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1.2 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一是发展低碳绿色能源。减少了CO2和SO2的排放,以辽源市为例,与电煤相比,生物质电厂每年能够减排CO2约15万吨,SO2约3000吨,年产电2.5万千瓦。另外秸秆发电后的草本灰成为高品质钾肥,可以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据辽源电厂测算,每年处理20万吨玉米秸秆,可使农民纯收入达到400万元,经济人和养机户纯收入632万元。二是减轻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和交通安全的影响。近年来多个城市出现近郊农村焚烧秸秆导致烟雾漫城,造成交通事故。三是大量秸秆腐烂在田间地头、村落庭院,秸秆综合利用不但可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四是防止火灾发生。由于北方春天风大,空气干燥,减少秸秆堆放可以减少火灾发生,保障农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1.3 秸秆综合利用可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随着我国农业的科技的不断发展,秸秆的经济价值逐渐显现出来。对秸秆进行深加工,生产出更多有价值的产品,如秸秆发电得到的绿色电能、热能和草本灰肥料,以秸秆为原料加工获得的秸秆酒精和固体、气体燃料及沼气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将秸秆出售给企业,1斤秸秆的收入相当于1斤粮食的1/3~1/4。这样做不但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还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发展保护性耕作,实施秸秆覆盖、还田、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提高粮食产量5%以上,公顷节本20%以上。

1.4 秸秆综合利用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在农业生产中,无论是作物果实还是秸秆的形成,都消耗了大量的耕地、淡水和农业投入品。由此可见,如不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农作物秸秆就相当于浪费了大量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所以,做好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最有效方式。

2 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建议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如电视、报纸、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层层发动,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定期开展培训班,印发宣传册,使广大农民明白焚烧秸秆的危害,并能够提高认识,了解秸秆的价值,变废为宝,自觉的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同时,要在生产者不断总结经验,以农机大户为主体,培植秸秆综合利用大户,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2.2 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规划和监管落实工作

秸秆综合利用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相关部门要在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做好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实行责任制,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稳步推进,狠抓落实,把秸秆综合利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2.3 加强技术研发,注重推广应用

组织相关专家和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攻关,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形成经济、实用的技术体系。加大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定期组织培训和技术交流,将最新的信息和技术及时、准确的传递给农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农户家进行走访,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户的操作的技能,确保农户获得可观的收益。

2.4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不断总结秸秆固化、气化和发电经验,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路子,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创新利用形式。大力推广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堆沤还田、生物反应堆、机械化粉碎还田和机械化直接还田等秸秆肥料化利用。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发展养殖业,鼓励养殖专业户、养殖场和饲料企业通过青贮、微贮、揉搓丝化、压块等处理方式,利用秸秆生产优质饲料。积极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和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进一步发展秸秆沼气、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实现产业化。

2.5 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

快速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需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多方筹措资金,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以市场为基础、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给予适当补助和资金支持,将秸秆利用的相关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秸秆处理机械给予信贷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进入秸秆综合利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