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安全工作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注重网络安全问题。这是高职院校开展正常管理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明确其中发生的根本性原因,这样才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应该树立网络安全意识,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应用,提升师生的总额数值。完善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制度建设,强化推动高职院校工作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网络安全
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网络安全问题,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表现。信息化发展成为高职院校校园网建设的重点。但是高职院校校内网络体系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问题较为突出,这种情况使高职院校面临重大的安全威胁。因此对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确认,明确其中存在的主要隐患,根据特点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是未来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的重点。
一、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
高职院校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较为成功,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由于信息网络的客观因素影响,网络安全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病毒感染、系统断网等网络安全问题困扰着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只有确认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才能够进行及时的有效的解决,避免危害的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多样化,发生较为频繁,对高职院校的影响较大,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不断的强化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明确其中发生的根本原因。在网络应用高峰期是网络病毒出现的时候,网络病毒一旦影响到计算机的运行,就会造成师生网络使用的困扰,降低计算机运行速度,影响工作效率,教学质量水平不高。伴随着病毒的侵害会发生网络攻击事件,服务器遭受破坏造成的恶意性攻击会删改系统程序,这样就为高职院校网络系统办公造成困扰,为信息化建设带来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要及时的进行解决,提升网络安全运用意识。造成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的因素具有多样性特点,但是主要可以区分为内因以及外因两种。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都是这两种因素导致的。外因将会使计算机出现断网、停电等情况。这种情况需要时刻的进行注意,做到早知道早预防。内因是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出现的主要因素,由于网络设施更新较慢,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网络需求,网络系统建设抗病毒效果不明显,师生对于网络安全应用不重视等都是造成高职院校网络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
二、提升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能够保证高职院校网络正常运行,需要对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确认,明确高职院校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不断提升对于高职院校网络运行规律的研究。网络安全建设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构建完善的网络应用价值取向。促进安全指导工作的正常进行。宣传网络安全应用理念,推动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的长效健康的开展。网络安全工作是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应用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未来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应用建设的发展趋势。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为基础,构建安全应用价值理念,将高职院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确认,实现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协作运行效果。网络安全建设理念创新将会使网络安全工作遵循科学发展规律,这是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重点。网络安全内容完善将会推动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水平进一步的提升。网络安全工作顺利开展需要高职院校对网络安全工作进行相应的宣传,在根本上能够认识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将安全理念融入到网络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促进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安全信息理念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预防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故障的出现。高职院校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注重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不断的完善网络安全体系。高职院校要注重网络安全的应用,将网络安全影响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项目。针对网络安全日常管理的要求,不断的推动教学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建设。这样能够不断的扩充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内容。整合网络安全建设的模式与方式,提升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建设的强度和力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网络安全建设时,要多元化的促进校园网络安全建设。推动校园网络安全模式化发展。不断的完善校园网络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推动校园网络安全制度化运行。现代高职院校发展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的注重环节的影响,完善校园网络办公,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网络安全应用管理细则。
结束语:
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信息化不断的完善。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是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在网络安全上需要不断的强化教学质量,这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强化制度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校园网络安全机制,充分的发挥网络安全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不断的推动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工作可持续发展,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使高职院校综合水平不断的提升。
作者:陈卓 单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网络管理;VPN
一、 前言
我国的网络安全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得到长足了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长,这也是由于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促使网络安全企业不断采用最新安全技术,不断推出满足用户需求、具有时代特色的安全产品,也进一步促进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二、 企业网络安全系统现状
如果想从根本上克服网络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首先分析距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安全到底存在哪些差距。
就目前而言,企业的网络安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离真正的安全的网络还有不可逾越的差距。
1.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需要通过实施策略对流程进行细化,其它体系也需要按照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和流程要求不断完善其内容。
2. 涉及网络安全的各个层次,特别是基层人员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必须强化把网络安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开展,并对如何开展安全工作和需要做哪些安全工作、达到什么目标有明确要求。
3. 网络安全管理组织不完整,现阶段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工作基本上由各维护单位和人员承担,安全责任相对比较分散,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责任无法落实到具体人的现象。
4. 具有普及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足,人员信息安全意识水平不统一。
5. 在物理与环境安全、系统和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接入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安全策略、安全组织、人员管理、资产分类控制、安全审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6. 防病毒系统没有实现整体统一,存在防病毒的局部能力不足。
7. 网络/应用系统防护上采取了防火墙等安全产品和硬件冗余等安全措施,但安全产品之间无法实现联动,安全信息无法挖掘,安全防护效果低,投资重复,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孤岛现象。另外,安全产品部署不均衡,各个系统部署了多个安全产品,但在系统边界存在安全空白,没有形成纵深的安全防护。
8. 对终端管理没有统一策略,操作系统版本、操作系统补丁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管理。
9. 没有应急响应流程和业务持续性计划,发生安全事件后的处理和恢复流程不足,对可能造成的业务中断没有紧急预案。
三、企业网络安全对策
现阶段,为了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可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方法:
1.防范网络病毒。网络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2.设置防火墙。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信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
3.VPN: 企业规模的扩大,不同分支机构之间的网络连接既要考虑到安全可靠,又同时要考虑到成本问题,所有的网络通讯均使用专线连接固然是安全,但成本因素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而,安全、廉价的VPN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在网络边界处架设VNP网关,实现企业的分支机构间通过Internet实现安全可靠的低成本连接。
4.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并限制这些活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内部局域网采用入侵检测技术,最好采用混合入侵检测,在网络中同时采用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构架成一套完整的主动防御体系。
5.建立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在网络的www服务器、E-mail服务器等中使用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监视网络,截获网上传输的内容,并将其还原成完整的www、E-mail、FTP、Telnet应用的内容,同时建立保存相应记录的数据库,发现在网络上传输的非法内容,及时向上级安全网管中心报告,予以解决。
6.利用网络监听并维护子网系统安全。对于网络内部的侵袭,可以采用对各个子网建立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过滤文件,为管理人员分析自己的网络运作状态提供依据。设计一个子网专用的监听程序,该软件的主要功能是长期监听子网络内计算机间相互联系的情况,为系统中各个服务器的过滤文件提供备份。
7.安全技术培训
提供层次化的安全专题讲座,包括安全技术基础、各操作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以及一系列培训。
四、结论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安全形势在变得更加严峻,不同种类的安全威胁混合在一起给企业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而要求我们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集成不同的产品与技术,来针对性地抵御各种威胁。我们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信息与网络安全工程的实施,建立完整的企业信息与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在安全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与指导下,通过制定客户化的安全策略采用合适的安全技术和进行制度化的安全管理,保障企业信息与网络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确保企业与网络资源受控合法地使用。
参考文献:
[1]卢开澄:《计算机密码学—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预安全》(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余建斌:《黑客的攻击手段及用户对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8)
[3]蔡立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关键词: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TP393.08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绝大部分的业务从纸面迁移到信息系统当中,如何建立稳固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各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甚至管理层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通过对目前国际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的分析,提出企业构建稳固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提高信息安全水平的初步构想。
1企业信息安全政策
信息安全政策作为信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展现了企业的信息安全工作的思路。其应当由企业信息安全工作的使命和远景,实施准则等几部分组成。
1.1信息安全工作的使命
信息安全工作的核心意义是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管理至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当前主流的风险控制包含以下四个步骤:通过风险评估方法来评估风险;制定安全策略来降低风险;通过监控控制恶意未授权行为;有效地审计。
1.2信息安全工作的愿景
安全的企业信息化环境可以为任何企业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应用,基础设施,并保护用户的隐私。让用户有安全的身份验证;能安全便捷的使用需要的数据和应用资源;保证通讯和数据的保密性;明确自身的角色,了解角色在企业中的信息安全责任;身边出现的信息安全风险和威胁能得到迅速响应。
要达到上述目的,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降低风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权衡降低风险的成本和业务的需求,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别,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1.3信息安全准则
信息安全准则是风险评估和制定最优解决方案的关键,优秀的信息安全准则包括:根据企业业务目标执行风险管理;有组织的确定员工角色和责任;对用户和数据实行最小化权限管理;在应用和系统的计划和开发过程中就考虑安全防护的问题;在应用中实施逐层防护;建立高度集成的安全防护框架;将监控、审计和快速反应结合为一体。
良好信息安全准则可以让企业内外部用户了解企业信息安全理念,从而让企业信息管理部门更好地对风险进行管控。
2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
2.1网络安全
(1)保证安全的外部人员连接。在日常工作中,外部合作伙伴经常会提出联入企业内网的需求,由于这些联入内网的外部人员及其终端并不符合企业的信息安全标准,因此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控制此类风险的手段主要有:对用户账户使用硬件KEY等强验证手段;全面管控外部单位的网络接入等。
(2)远程接入控制。随着VPN[2-3]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接入的风险已降低到企业的可控范围,而近年来移动办公的兴起更是推动了远程接入技术的发展。企业采用USB KEY,动态口令牌等硬件认证方式的远程接入要更加的安全。
(3)网络划分。在过去,企业内部以开放式的网络为主。随着网络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成熟,非受控终端给企业内网带来的安全压力越来越大。这些不受信任的终端为攻击者提供了访问企业网络的路径。信息管理部门可以利用IPSec[4]技术有效提高企业网络安全,实现对位于公司防火墙内部终端的完全管控。
(4)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火墙的补充,主要用于监控网络传输,在检测到可疑传输行为时报警。作为企业信息安全架构的必备设备,入侵检测系统能有效防控企业外部的恶意攻击行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大安全厂商如赛门铁克,思科等均研发出来成熟的入侵检测系统产品。
(5)无线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现在已遍布企业的办公区域,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安全的隐患。要保证企业内部无线网络的安全,信息管理部门需要使用更新更安全的协议(如无线保护接入WPA或WPA2);使用VLAN划分和域提供互相隔离的无线网络;利用802.1x和EAP技术加强对无线网络的访问控制。
2.2访问控制
(1)密码策略。高强度的密码需要几年时间来破解,而脆弱的密码在一分钟内就可以被破解。提高企业用户的密码强度是访问控制的必要手段。为避免弱密码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危害,企业必须制定密码策略并利用技术手段保证执行。
(2)用户权限管理。企业的员工从进入公司到离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要便捷有效地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对员工的权限进行管理,需要企业具有完善的身份管理平台,从而实现授权流程的自动化,并实现企业内应用的单点登陆。
(3)公钥系统[5]。公钥系统是访问控制乃至信息安全架构的核心模块,无线网络访问授权,VPN接入,文件加密系统等均可以通过公钥系统提升安全水平,因此企业应当部署PKI/CA系统。
2.3监控与审计
(1)病毒扫描与补丁管理。企业需要统一的防病毒系统和终端管理系统,在终端定期更新病毒定义,进行病毒自扫描,自动更新操作系统补丁,以减少桌面终端的安全风险。此类管控手段通常需要在用户的终端上安装客户端,或对终端进行定制,在终端接入企业内网时,终端管理系统会在隔离区域对该终端进行综合评估打分,通过评估后方能接入内网。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策略被有效执行。
(2)恶意软件防控。主流的恶意软件防控体系主要由五部分构成:防病毒系统;内容过滤网关;邮件过滤网关;恶意网页过滤网关和入侵检测软件。
(3)安全事件记录和审计。企业应当配置日志审计系统,收集信息安全事件,产生审计记录,根据记录进行安全事件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4培训与宣传
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是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了解信息安全的必要性,管理层才会支持信息安全管理建设,用户才会配合信息管理部门工作。利用定期培训,宣传海报,邮件等方式定期反复对企业用户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能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3总结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信息安全看做影响业务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信息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本文对信息安全政策,安全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结合当前国际主流的信息安全解决办法,为企业做好,做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给出了一些通用性的标准,对企业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消除信息安全隐患,避免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探索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剑虹,白晓颖,李润玲,崔智社.基于SLA的面向服务的基础设施[J].电讯技术,2011,51(9):100-105.
[2]胡道元,阂京华.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戴宗坤,唐三平.VPN与网络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177-01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安全的问题。滥用他人内部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传递非法信息、各种互联网攻击行为等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只有实现了良好的安全管理,才可以将其应有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如果不能实现安全管理,那么必然会给网络用户造成危害,甚至还会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就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与方法进行探讨。
1 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1.1 操作系统的不完善
操作系统具有扩散性和集成性等特点,结构复杂,体系庞大。但是不管操作系统是如何的完美,如何的成熟,它都会面临着安全漏洞的威胁,有了这些漏洞,病毒和黑客就可以入侵操作系统,而这些安全漏洞没有任何一种补丁程序能够完全根治,都需要进行不定时的操作系统升级,才能够将操作系统不完善这个问题克服掉。
1.2 网络管理员的防范意识和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由一些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技术水平还达不到要求,且责任心不强,工作马马虎虎,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仔细、不用心就造成了很多人为管理问题。如给予网络用户过大权限,没有按照网络用户的类型来划分不同的权限登记,没有限制和预防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缺乏实时的计算机监控机制,甚至还会出现低级的网络管理错误,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极易受到攻击。
1.3 病毒的广泛传播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大隐患就是病毒,它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秘性等特点,不依靠防火墙和反病毒软件很难发现,计算机一旦感染上如木马程序和蠕虫病毒之类的病毒,那么往往就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反应速度大幅度降低,丧失部分数据和功能,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丢失掉计算机内的重要文件,造成系统的崩溃和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损坏。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内涵与内容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都具有生命周期性,应包括应急响应、安全检查与稽核、安全意识的技术培训和教育、安全原则和安全目标的确定、安全工程的运行和测试、安全工程的实施监理、风险分析、安全工程的实施、安全产品与安全技术的选型与测试、需求分析、安全实施领域的确定、安全体系、安全策略等,这些构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经过安全检查和稽核之后,又开始孕育下一个生命周期,周而复始,不断上升、不断往复。黑客水平在提高,信息技术在发展,那么相应的安全技术、安全体系、安全策略也要随之实现动态调整,使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都随时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更新。
3 如何有效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3.1 防病毒软件
采用防病毒软件,如卡巴斯基、金山毒霸、360安全卫士、瑞星杀毒软件之类的能够对新病毒进行及时更新、联网查杀、预防,还可以实时监测病毒、实时查杀病毒,保护用户计算机系统数据安全,提高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护。现在计算机病毒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严重威胁到地震数据存储设备的安全,一旦发现地震数据存储设备感染了病毒,就应该采用防病毒软件进行实时防范,扫描出病毒所在位置,对地震数据存储设备的感染程度进行彻底地检查,将病毒彻底、完全地清除掉,从而保障地震数据存储设备的安全性。如360安全卫士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独具“自学习、自进化”优势,秒杀新生木马病毒,助力360杀毒获得AV-C国际评测查杀率第一,实时捕捉病毒威胁,预防效果更出色。全新架构进一步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性能提升30%以上,电脑轻快不卡机。智能引擎调度技术升级,可选同时开启小红伞和BitDefender两大知名反病毒引擎,双剑合璧查杀监控更凌厉。同时,隔离沙箱为用户提供百毒不侵的安全体验,运行风险程序不感染真实系统,新增“断网模式”保护隐私不侧漏。
3.2 从制度出发,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1)成立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落实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员,明确了领导小组和管理员的职责,构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2)在网络改造升级过程中,严格按要求实行管理网段与业务网段分离,杜绝业务用机上因特网。
3)局域网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建立了防病毒体系,同步升级,定期扫描。
4)全面淘汰一些配置较差的电脑,全部使用单位下发的性能好的计算机,确保不能因为计算机硬件的故障而出现重大事故。
5)全面安装防火设备,在机房,安装了防火报警器,购置了灭火器材,消除一切可能引发火灾等不安全隐患。
6)加强计算机应用管理,按照“单位统一管理,分部门保管使用”的办法,指定计算机负责人,并按权限设置了开机密码与网络密码。
7)严格执行“双重备份、异地保存”的数据备份制度,确保数据安全。
3.3 加强外联网络安全防护
目前外联的方式可以通过蓝牙系统、红外线系统、无线网卡、PCMCIA、有线网卡、USB端口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互联,应该在终端就对非法网络行为进行阻断,这是最为安全、最为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应该屏蔽不明端口,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通过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来固定设置,一旦发现有那些非法的客户端企图连接网络,那么应该将非法的客户端进行网络屏蔽或者阻断。笔者建议建立一套身份认证系统(基于PKI体系),进而实现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同时,将CA认证系统和认证网关部署在重要服务器区附近,并且使得二者实现联动,促使实现传输通道的加密功能和用户的安全访问控制。
参考文献
[1]罗平,李强.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体系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1,02:111-114.
[2]陈丹.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与应急响应技术[J].办公自动化,2011,10:153-157.
[3]王瑞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层次结构与联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10:120-125.
本报讯 7月4日,2013年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年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峰指出,我国互联网持续快速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变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同时我国网络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在公共互联网环境方面,黑客攻击的趋利性特征日益明显,不法分子以通信网络、信息系统以及用户信息和财产为目标,利用黑客技术发起网络攻击牟取非法利益,逐步形成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互联网地下产业。二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微博客等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在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带来更加复杂的网络安全问题。三是随着信息技术在铁路、银行、电力等重要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核设施、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重要领域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这些行业或领域的系统数据和运行安全也面临着严重威胁。
张峰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开展的工作,并对信息通信行业进一步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加强网络安全工作联动,深化跨部门跨行业协调配合,完善部门之间、政企之间的联动机制,真正建立起运转灵活、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和流程。二是要求基础电信企业和广大互联网企业认真开展安全评测和风险评估,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安全管理,继续开展针对各类安全威胁的清理和处置,净化公共互联网网络环境。三是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应对网络安全新风险的能力,加大对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研究,形成网络空间威胁监测、全局感知、预警防护、应急处置、协同联动等核心能力,提升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保障的技术能力。四是加强网络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与其他国家间维护网络安全的战略互信,扩大网络安全领域的互利合作,拓展互联网治理的交流协作机制,建立政府、研究机构、行业组织以及企业之间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机制,共同维护全球网络空间安全。五是希望相关企业、安全厂商和社会组织等共同努力,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与知识水平提高。(周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