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动因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加强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传播能力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对世界的影响力就越大。世界各地媒体机构特别是国际一流传媒集团纷纷把加强传播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想方设法积极应对国际传媒格局调整,在组织架构、技术支撑、产品形态、传播载体、网络布局、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大改革发展力度,力图进一步壮大实力,继续保持和提升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和优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重点媒体传播能力建设,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打造一批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一流媒体。要创新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大力加强海外阵地建设和本土化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全球、更加健全的新闻信息采集传播网络,为提升在国际传媒领域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奠定基础。要着力改进加强国际报道和对外报道,突出中国视角,主动设置议题,创新报道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深入国际重要新闻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开展独家报道和深度报道,针对海外关注热点、焦点积极主动开展对外报道,进一步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切实增强对外传播实效,使中国的文字、图片、图像、声音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要积极拓展与国际媒体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面向海外开展工作的能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
二、着力创新和完善文化业态,增强新闻机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文化业态创新是媒体适应数字化时代新闻信息传播发展趋势,满足市场和受众细分化、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有效应对激烈竞争,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随着传媒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不断涌现,单一文化形态正在向多媒体产品形态和全媒体传播业态拓展,世界传媒领域内不同形态媒介间相互融合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积极创新业态并向全媒体形态拓展,已成为国际传媒业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比如,新闻集团近年来大力拓展新媒体业态,投资创办视频网站,开发全球首份专门针对iPad(苹果平板电脑)用户的电子报纸《日报》等,其业务已基本覆盖所有媒体领域,形成实力强大的产业群,构建了庞大的“传媒帝国”。近些年来,新华社积极顺应传媒业发展趋势,着力创新文化业态,初步构建了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网络业务、金融信息业务、新媒体业务和多媒体数据库业务为一体的全媒体业务形态。总体而言,我国传媒业仍存在文化业态融合度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多元化供给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顺应多媒体生产、传播、经营融合趋势,加大高新传媒科技应用力度,改造传统文化业态,培育和发展具有成长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型文化业态,加快推进传统业态和新型业态融合,着力增强各业态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调整生产和传播模式,打造完整产业链条,集聚领域内的各种要素,构建以多媒体产品为基础的强大产业集群,形成传播方式更多样、扩散速度更快捷、影响范围更广泛的全媒体业态,不断提升我国传媒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三、大力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提高传播辐射力、影响力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是新闻宣传领域更好应对传媒科技新发展、舆论引导新要求、受众需求新变化的有效途径。当前,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直接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电子报刊等一批新的媒体形态、媒介终端和信息传播平台,使得新闻信息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主体更加多元、渠道更加多样、速度更加快捷、范围更加广泛,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渠道更加复杂多元,单一传播媒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受众需求,仅仅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难以实现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各种传播媒介“各自为战”的传播方式已经滞后于时展。因此,我们要统筹各类传播资源,加快各种媒体形态融合,形成传播合力,力求取得最大传播效果。要积极推广应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统筹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有效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资源,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努力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技术先进、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转贴于
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领域生机和活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强大动力和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国新闻宣传领域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完成转企改制并成立了股份制公司,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在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出版社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人民日报》、《求是》等党报党刊实现采编经营两分开,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顺利推进,媒体间跨地域、跨媒介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新闻宣传领域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新闻宣传领域改革创新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束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我们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力争新闻宣传领域体制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积极稳妥推进新闻网站、非时政类报刊社等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尽快建设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创新、依法运营的市场主体。要深化新闻宣传单位内部改革,创新适应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的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快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等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加强绩效评估考核,不断增强运行效率和发展活力,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流传媒机构和集团。
五、要增强传媒科技的引领和支撑能力,为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奠定坚实基础科技创新是传媒发展的重要动力,技术实力的高低是决定媒体传播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先进传媒科技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的行为习惯,正在引发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和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在现代传媒业发展和竞争中的引领和决定作用日益凸显。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审计动因;体系构建;产权动因
1引言
审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出现的。审计因何而产生,缘何而发展,是审计理论中人们关心的首要问题,即审计动因问题。动因是引起事物发生的根本性条件,正是这一条件的存在才导致了事物的产生,而这一条件能够持续存在才能保证事物的继续生存。一旦条件不再存在,事物也就随之消亡,如果条件发生变化,事物也随之发生变化。审计动因就是指引发审计的推动力或者驱动审计发展的因素。对审计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审计的本质,揭示审计的发展规律,结合现实状况对未来审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针对审计产生的动因,审计学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的解释,目前较为流行的审计动因的主要理论包括委托-理论、信息论、保险论、冲突论等。
2现有的审计动因理论及其评述
2.1委托-理论
委托-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人),根据其他人的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合理效用的的追求者,但他们各自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而为了降低成本又能维持这种关系就需要监督,审计就是一种监督方式。因此,委托-理论主要观点是:审计的产生是社会力量选择的结果,是委托人和人的共同需求。审计的本质在于推动委托人和人的利益最大化。第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许多公司尽管法规并未要求却自愿接受审计这一问题,然而,若审计是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共同需求,则审计报告在审计前后就不该有太大差别。但对美国1975-1988年度接受审计的1562家公司的调查表明,独立审计人员经常发现公司高报资产和收益。这不禁令人提出质疑,管理人员真的都自愿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审查自己的报告吗?第二,理论是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来解释审计起源的,在现实当中,市场或多或少都受到政府管制,审计并非根据市场的需求而是法律的规定提供鉴证服务的,因此理论的解释与现实并不完全一致。
2.2信息论
信息论认为,之所以存在审计,是由于企业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信息不对称。审计财务信息可以潜在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并使市场更具效率。审计的本质在于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提高财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正确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和可能性。信息论也不足以说明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和本质。实际上,审计并不会减少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的不对称由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本身的披露来解决,审计不会增加新的会计信息,只是增进了会计信息的可信性。审计也会增加新的经济信息,但这种信息并不是会计信息,这种信息的价值在于以审计报告意见这种简约的形式提供了会计信息是否可信的凭证信号,引导着社会的资源配置。因此,从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并不能说明审计产生的真正原因。
2.3保险论
在保险论里,审计费用被视为财务信息的使用人为了防止信息提供者舞弊而支付的分担风险的保险费用,审计费用的发生纯粹是贯彻风险分享的原则。保险论认为审计是降低风险的活动,即审计是一个把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的过程。审计的本质在于分担风险;审计被看成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所有者愿意支付额外审计费用的原因在于审计人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造成的损失做出了赔偿的承诺,可减轻投资者的压力。在审计动因保险观下,审计风险被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这为政府、审计人、经营者划分各自的权责提供了理论依据。
保险论虽然可以较好地解释目前审计风险越来越高的现象,但它同样存在缺陷:无法解释风险和责任并不完全由注册会计师承担的事实;无法解释潜在投资者对审计后信息的利用并未支付“保险费”,却成为“受益人”这一现象;同样无法解释法定审计的问题;无法解释保险市场存在的“逆向选择”本应使审计不复存在,但审计活动却仍在发展这一事实;保险论无法合理解释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
2.4冲突论
冲突论认为,第一,会计报表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他们之间存在实际或潜在的利害冲突。因此,会计报表使用者期望外部独立专家对会计报表实施独立、客观、公正的鉴证并发表意见,以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不受利害冲突的影响;第二,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利害冲突。比如,公司股东可能期望得到丰厚的现金股利,而债权人则更倾向于不发放股息。为使会计报表为每一个预期使用者所信赖,会计报表必须保持中立,即不能以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而使他方受益。基于这一考虑,也要求有独立于利害关系各方的审计人员对财务资料予以签证,以维护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利害冲突论认为,审计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存在利害冲突这个事实,会计报表存在不实报道的可能性,这是社会需要审计的最基本原因。
因此,冲突论很好地解释了审计独立性的问题,而独立性正是审计最本质的属性。但冲突论同样也不能很充分地解释审计的产生。因为审计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办法。也就是说、审计的产生可以说是因为存在利害冲突,但存在利害冲突却不一定产生审计。
3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体系
衡量一种理论是否能更好地解释审计动因,并指导审计工作、完善审计服务,应当结合审计理论结构,运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加以剖析。为此,在对现代审计动因进行考察时有必要建立一定的客观标准。
3.1由动因理论能回答审计源于并满足了何种社会需求以及审计发展的推动力
审计动因理论应该不仅仅能解释某一种类型、某一个特殊群体的需求,还应该能解释任何类型的审计及其满足任何群体对审计需求的发展动因。
3.2由动因理论应能导出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的目的
审计动因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通过审计动因理论的确立应能导出审计本质以及审计职能、审计社会作用的发展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一种合理的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准确、全面地解释审计职能地发展以及审计的社会作用。
3.3由动因理论能解释对审计动因进行管制的合理性
无论从横向来看当今国际上审计业务,还是纵向来看审计的发展历史,审计一直是一个法定的工作。各国政府都对各种类型的审计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监管。审计导因理论应该能够解释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为什么行业自身发展要受到外部制约。
3.4由动因理论能够解释审计为什么需要保持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最本质的属性,是审计得以存在的根本。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对审计的独立性这一根本特性作出合理解释,并应该能够解释审计活动中谁需要独立、为什么需要独立、独立于谁和如何独立等相关问题。
4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现代审计动因考察——产权动因论
4.1产权动因论的基本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通过研究制度问题来解释经济现象,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反映不同主体对某一财产的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实质是围绕财产而建立和发生的一种排他性的经济关系。完整的产权包括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及派生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不同权利相互形成不同的关系,即产权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便形成不同的关系。作为理性经济人,每个产权主体都在谋求自身最大利益,这难免发生冲突。为了避免冲突,各个产权主体会签订契约来明确各自的产权利益。
纵观世界审计的产生,诱发审计的条件是经济资源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所有者将自己的经济资源交予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管理者承担经济资源保值和增值的责任,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形成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所有者不直接参与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了了解经营管理的现状和结果,特委托具有专业知识的第三者(审计者)对管理者进行审计,以便解除管理者的受托责任。两权分离引发了社会经济生活对审计的需求。没有两权分离,就没有审计的产生。受托责任产生于一定的产权结构,审计受托的对象是各产权主体。审计是受产权主体之托而存在的。若非产权主体的托付,就不存在审计鉴证、评价职能意义上的受托责任。同时,审计又要对产权主体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没有对产权主体的监督和审查,就不存在审计的生存基础。因而可见,审计师对信息的审计实际上带有界定和维护投资的产权的性质。
4.2产权动因论的逻辑与价值
独立审计的委托人之所以要聘请审计师证实人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说到底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不受人的侵害。“产权动因论”能很好地解释独立审计产生、发展的动因和作用,能更好地指导独立审计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改进。产权动因论旨在通过研究审计产生的基础直至最终出现的过程来分析审计产生的动因,而不限于某一个角度或某一个层面。较之其他理论,笔者认为,产权动因论具有如下优越性:
(1)能更全面地解释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契约关系各方产权利益普遍存在差异性,在委托关系存在的条件下,潜在或既有的利害冲突使得审计产生并普遍存在,并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形式,如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等。
(2)可以更好地解释审计独立性的本质。不同的产权主体处在不同的地位,审计的作用就在于对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进行界定,对不同的产权主体的相互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因而委托受托关系存在于审计人员与多元产权主体之间而非单元产权主体之间,对委托产权主体没有依附关系。也就是说协调契约各方的利害冲突,需要协调者处在与当事人均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立场上,协调方式是独立、公正的。
(3)将产权理论引入审计领域可拓展审计的发展空间,给审计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产权理论既认可物质资本产权,又认可人力资本产权,并将产权博弈引入审计领域,认为审计领域的目的在于实现各相关产权主体的一种均衡状态,即纳什均衡。将审计界定为维护各产权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利益,为日后审计的发展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完善,逐渐淡化了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但并没有淡化相互之间的产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投资者产权的形式由原始产权演变为股权和债权,产权利益的方式由原来的红利方式转化为证券市场上的资本利得方式,而公司财务报表的传递的信息与公司的证券的市场价格成正相关性,仍牵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尽管委托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受托责任关系淡化,审计履行的仍是维护产权的责任。
4结语
由于契约关系各方产权利益普遍存在差异,在委托-关系存在的条件下,潜在或既有的产权冲突使得审计产生并普遍存在,并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时,审计产生又是产权动因推动的结果,这要求审计要协调契约各方产权利益的差异性,以提高产权交易的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王善平.人性、产权与独立审计管理制度安排[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张秀烨.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审计导因[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5)
3王李霞.从经济学角度看审计的发展[J].财会月刊(综合),2005(6)
4费娟英.关于独立审计产生的社会学思考——基于信任变迁的角度[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2)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利用不够科学或不够完善,所以自然资源的资产价值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为了将自然资源资产有效地纳入有序的管理中,在环境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基础上,诞生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此种新型的审计模式能够促进对自然资源资产的有效管理,是我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
1 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大意义
1.1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完善了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在过去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虽然对产权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产权的使用并不明确,这种现象造成了自然资源资产的无偿使用。由于无偿性,所以资源浪费的情况特别严重,非常不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在目前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引入离任审计制度,使得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于产权的确认也更加的清晰,此制度的引入,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1.2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体系的现代化
目前,我国大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得到强化,而要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就需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做好自然资源资产的有效开发和管理非常必要。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一种对自然资源和资产的管理制度,可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方面的建设。在生态建设方面,不仅要加强管理,更要推进污染治理,所以利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可以有效地确定自然资源资产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这对于治理能力体系的现代化而言意义重大。
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动因分析与理论基础
2.1 动因分析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相应的动力因素推动了其产生和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动因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是社会动因。因为社会的发展和制度化管理的需要,所以必然会催生出对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制度;其次是法规约束动因。社会发展要走向法制化,所以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来进行法律约束;最后是商业反映论。在市场化环境当中,为了体现商业性质,所以需要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价值反映。
2.2 理论基础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发展,有着丰富的理论支持,主要包括会计学、环境积极学、经济计量学和统计学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发展来看,它是在环境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这两方面的理论必不可少。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解决的问题是自然资源资产的持续化利用和经济价值的发挥,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包含其中。
3 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体系的理论问题
要构建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体系,就必须要对这个体系中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明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重点照顾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责任范围,也就是要解决责任主体以及责任目标的问题;其次要解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问题。资产负债表的规范与否,与自然资产的价值密切相关;最后要确定明确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够更加统一的对自然资源资产问题进行计量。
4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
4.1 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相关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对自然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的健全,具体从五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建立清楚、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关系。通过关系的明确,在日后管理中会更容易分清责任和利益。二是要进行自然资源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市场化。在社会主义市场这个大环境中,促进自然资源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市场化会将自然资源的价值充分的发掘出来。三是要进行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市场的培育,通过市场培育,促进产权交易市场的有序化发展,从而促进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流转。四是要将自然资源产权者的竞争机制引入制度建设中,通过竞争实现管理的提高。五是要对自然资源产权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从而避免法律漏洞和法律盲点。
4.2 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自然资源资产具有社会公用性的特点,所以其价值应该属于社会,对于破坏或者损毁自然资源资产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的制定当中,需要做到两点:首先是对追究责任范围要进行明确,通过责任范围的明确,可以更加清楚的确定责任过失。其次要进行责任人的认定。在进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时,首先对于环境损害要有等级设置,其次要对不同等级进行不同的标准制定,这样环境保护赔偿制度才能够科学有效的运行。
4.3 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也是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配套制度建立的重要内容。因为自然资源资产具有社会价值性,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管理成本,所以在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中必须要将管理成本和其自身价值体现出来,所以要建立有偿使用的制度。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影响。要对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对生态的影响做出评估,确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所以,要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审计意见购买动因防治新制度经济学
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在某一特定会计年度,公司变更审计师比不变更能明显地获取更为有利审计意见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审计理论界与各国证券监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实证研究。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委托理论、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进行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意见购买问题的相关建议。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分析
(一)委托理论的分析委托问题最早由罗斯提出,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写作论文理人代表委托人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关系随之产生。米歇尔·詹森、威廉姆·马克林(1976)认为如果关系的双方都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不会总是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为转移。一般认为,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是委托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完全是由于人的有限理决定了人们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每一个人对信息的反应所建立的主观模型也不一样。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参与者拥有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可从时间和内容上加以划分,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来看,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的称为事前不对称,即逆向选择,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的信息不对称称为事后不对称,也就是道德风险。按威廉姆森的解释,机会主义即“欺诈性地追求自利”的行为,是委托问题产生最核心的原因。根据上述委托理论,在上市公司中的所有者将公司的经营权委托给人,人按双方的约定经营。会计信息是对人经营管理活动的反映,也是委托人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渠道。由于个体的有限理性,委托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会计信息,即便能够,每一个委托人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偏差。同时,会计信息在人与委托人之间往往是不对称的,作为人的经营者存在机会主义,可能更多地想谋求自身的利益,虚列会计信息,粉饰经营业绩。委托人聘请外部审计师对企业会计信息加以审计,对其合法性、公允性加以鉴定,正是为了解决委托问题,标准的审计报告措词可以让委托人达成一致的理解,权威的信息鉴定又确保了所获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此乐于让渡部分利益聘请审计师以规避投资风险。但经营者有自身的效用函数,为避免审计师察觉其舞弊行为后出具不利审计意见,很可能寻求审计师的合谋,或者以更换事务所相威胁,或以提高审计收费与长期业务往来引致的经济利益为诱饵,以便成功购买审计意见。
(二)契约理论的分析契约也称合约、合同,是指几个人(至少两人)或几方(至少两方)之间达成交易的某种协议,意在做什么。包含以下原则:社会性原则;平等性原则,自由原则、理性原则、互利原则和过程性原则(易宪容,1998)。契约有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之分。完全契约是指契约条款详细地表明了在与契约行为相应的未来不可预测事件出现时,每一个契约当事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权利和义务、风险分享的情况、契约强制履行的方式及契约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不完全契约是指留有未被指派的权利和未被列明事项的契约,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交易费用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性而导致的,因而存在“敲竹杠”的问题,即一旦人们做出专用性资本投资后,担心事后重新谈判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契约条款或担心由于他人的行为使其投资贬值。审计契约是一项不完全契约,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审计师在接受审计业务前并不清楚企业管理层的品行,企业所有权者即审计业务的委托者不清楚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操守,也无法按所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或约束条件对审计师进行比较和权衡,以便以最小的资源耗费使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这显然背离了契约的理性原则。审计契约虽也旨在消除会计信息中的不确定性,鉴证会计信息,满足企业所有者的需要,但无论从审计实施过程还是审计结果,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不确定性。按现行的相关法律、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师只需“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中不存在重大错报,这为审计师提供了意见购买的博弈空间。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审计师也可能受到“敲竹杠”之威胁。审计师的培养及其审计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是事务所的专用性资本投资,也事关作为知识型组织的事务所的兴衰成败,而审计资源是有限的,审计市场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这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敲竹杠”的砝码。因此审计意见购买较易成功。
(三)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思想,将其解释为“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同时,他认为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同样存在内部“管理费用”。此后,阿罗、威廉姆森、张五常等均对交易费用进行了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在某一特定会计年度,公司变更审计师比不变更能明显地获取更为有利审计意见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审计理论界与各国证券监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实证研究。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委托理论、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进行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意见购买问题的相关建议。
研究结论从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看,审计意见购买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协调才能得以彻底防治。如(图1)所总结,它可从公司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即股东、债权人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即经营者、职工、会计信息提供者会计师和审计信息提供者审计师入手,同时,它需要有相关行业协会和其他监管方的参与以及中介行业的发展(如个人或企业征信制)。防治措施中,首要的是审计委托权应当切实由不掌握审计信息剩余控制权的所有权人即债权人、股东职工来行使,由他们来选择审计师,因此审计委托关系应当从图右下角的由管理层来行使更改为虚线所指。其次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实际上是通过建立健全的机构或机制来监督管理者,保护各类企业所有权者的利益。最后,对于审计活动的企业一方两个最重要的当事人———经营者和会计师可通过提高其违规成本来约束;另一方审计师可从执业行为和行业治理着手。
参考文献:
[1]米歇尔·詹森,威廉姆·马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者行为、费用与产权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易宪容:《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自1998年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完成脱钩改制以来,着力于提升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能力和竞争能力,缩小国内本土所与国际知名会计公司之间的执业和竞争能力差距已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首要战略目标。与国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百年市场化发展历程相比,受到市场经济和独立审计市场发育较晚,市场行政化分割现象严重,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缺乏市场经验积累的影响,在我国,通过引导和推动国内事务所以合并的方式实现超常规快速发展已成为政策制定者、行业管理者和业界领导者的共识。
迄今为止,国内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大致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合并时期:第一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东南亚金融危机诱发了我国与金融行业相关的中介机构大整顿,整顿的结果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幅减少。对于具有证券期货执业资格的事务所而言,在2000年前后,由于执业资格和门槛的大幅提升,市场生存问题使得事务所之间合并事件频频发生(据中注协统计,在该时期共有411家事务所进行了合并)。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事务所合并由于行政直接干预的原因带有很强的被迫性和临时性特征。第二次大的合并从2007年中注协《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开始,国务院办公厅亦于2009年10月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再次鼓励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优化组合、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促进行业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该期间,立信、天健光华、中瑞岳华、浙江天健东方以及万隆亚洲等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事务所相继通过合并的方式重新组建。与2000年前后的合并不同,近期的事务所合并更多是在政策引导下的自主合并且多为强强联合下的大规模合并。
从国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来看,合并是会计师事务所快速成长并实现规模扩张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国际“”的出现到当今的国际“四大”,大型事务所的发展无一不经历了多次的合并重组。与此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不仅是国际审计市场的普遍现象,同时也将对一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审计市场和市场参与者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笔者借鉴当前国际范围内的现有研究进展和实证证据,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趋势的基本动因和可能的经济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趋势的基本动因
不少学者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演进路径,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趋势的基本动因归结为政府推动或强制干预的结果,这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第一次合并浪潮出现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行业准入要求的提高和事务所规范化发展的需要,2000年前后的事务所合并大多具有临时性和满足形式需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种典型情况:一是大量的小型和低水平事务所之间不顾执业风险的合并行为;二是事务所合并多为形式联合,共用一块牌子,业务上却各行其是,财务上独立核算,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不过,上述动因在当前的事务所合并行为中并不成立。由于基本不存在因门槛设置条件改变而面临的生存危机,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多发生在大型事务所之间,也并不存在频繁、应急反应式的事务所合并现象,这与我国第一次事务所合并迥然不同。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趋势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宏观层面 我国经济转型和新兴市场的背景决定了事务所合并是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自发的环境适应,是大型国内事务所谋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与西方成熟自由市场环境下的事务所合并行为有所不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合并行为更多地受到特殊制度环境的制约,适应环境并顺势而为是事务所管理者的基本策略选择。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当前最为丰厚的审计业务市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跨境服务市场和上市公司,尤其是前两个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执业能力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此外,由于大型央企和其他国有企业集团的审计业务多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为了鼓励国内本土事务所“做大做强”,政策和行业管理层面多有鼓励措施引导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合并行为。因此,从以上背景来看,当前大型事务所之间的合并现象与其说是政府推动(或干预),不如理解为制度环境下事务所为谋求长期市场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更为恰当(市场行为)。
(二)市场层面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合并与其他类型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并无实质性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单独就事务所合并动机的研究极为少见的原因。基于并购理论,除了可以实现管理协同、降低交易成本外,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基本经济动因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事务所合并可以谋求规模经济优势。在注册会计师行业,规模经济不仅体现为长期的成本节约,还表现为市场声誉的显著提升。与实体产品不同,声誉对于审计服务产品的价值可谓至关重要。此外,随着我国深度参与经济的全球化,由于业务领域和市场范围的拓展,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规模经济的起点将迅速提高,因此从长期来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趋势必将持续。(2)事务所合并可以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根据资源基础观,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尤其是异质性资源)是其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合并可以带来管理、制度、人员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从而提升服务质量、节约服务成本, 进而提升业务绩效。 (3)事务所合并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风险抵御能力, 巩固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通常情况下,事务所合并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能够进一步巩固事务所在业界的地位,同时提升其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战略地位。 (4)事务所合并可以实现战略多元化,推进产业整合。根据并购理论,事务所合并同样可以实现战略多元化效应, 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或市场,从而获取范围经济等方面的好处。
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趋势对事务所绩效的影响
从微观意义上讲,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其自身的绩效影响与事务所合并经济动因的分析密切相关,笔者简要从合并能否带来预期的成本节约和质量提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对成本节约的影响 理论认为,事务所合并的最主要经济动因来自于预期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节约和效率提高。尽管Ivancevich & Zardkoohi(2000)的研究支持上述预期,并发现国际“”合并为“六大”后,参与合并的事务所与其直接竞争对手的每单位资产审计价格均有所下降,但合并所的成本明显有更大程度的下降,这表明合并提高了审计效率。Sullivan(2002)的研究也指出,合并后事务所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能力降低大客户的审计收费,进而增强了赢得大客户的能力。
然而不少研究亦表明事务所合并并不能有助于审计效率的提升。Lawrence & Glover(1998)研究发现1989年两大合并事件发生后,“六大”整体的审计效率明显提高,但合并所的审计效率提升明显低于为合并事务所。Baskerville & Hay(2006)采用新西兰的审计师变更频率、合伙人数量,并结合合伙人访谈等进一步分析了合并对事务所的影响,并未发现合并降低了审计成本,也没有发现合并会带来垄断合谋、提高审计收费。研究发现合并对事务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合伙人数量上,事务所合并的发生会直接降低事务所的合伙人数量,进而提高留任合伙人的私人收益。
(二)对服务质量提升的影响 事务所合并能否带来审计质量的提升同样是行业管理者和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尽管在实证研究中,事务所规模是最为常见的审计质量测度指标,然而多数研究并不认同事务所合并会直接带来审计质量的提升。美国会计总署(GAO)在2003年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过研究并指出,迄今的研究几乎都没有发现或者支持事务所合并会直接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的经验证据;此外大量的调查和访谈结果亦表明,受访者并不认为事务所合并能够直接提升审计质量。Penney(1961)的早期调查研究同样指出,事务所合并不会直接提升审计质量,合并更多的只是提高管理咨询服务的质量和范围。
当前国内关于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的研究结论却存在较大的分歧。曾亚敏和张俊生(2010)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一方面可以提高审计师能力,如专业化程度、专业知识积累以及培训水平等,进而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因为规模的增加和审计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将有助于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以2006年以来8起重要事务所合并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事务所合并对409家客户审计质量的影响,上述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在我国事务所合并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此外,李凯(2010)进一步研究发现采取吸收方式合并的事务所在合并后审计质量确实提高了。
笔者认为,西方的研究结论和国内研究证据的冲突可能要从不同审计市场的发展阶段和具体合并特征的角度来进行进一步解读,长期来看这也将是我国事务所合并研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简单来说,从审计市场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审计市场目前还处于一个从高竞争程度向寡占型市场的过渡时期,一方面,不稳定的市场结构给国内事务所通过合并改善市场竞争地位,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了机遇,同时市场集中度的逐步大幅提升也确实可能从实质上改变事务所与客户之间的谈判地位。
四、结论
当前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合并趋势与我国宏观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长足进步以及行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目标紧密相关。从目前的发展阶段看,除可能的经济动因外,我国事务所合并的直观驱动因素与西方有所不同:主要体现为我国经济转型和新兴市场的交融背景,导致我国在宏观政策面的合理引导下,合并已经成为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自发的环境适应,是大型国内事务所谋取长期竞争优势的策略性选择。此外,持续的事务所合并行为也必将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和事务所绩效产生实质性重大影响。
基于迥异于西方审计市场发展状况和阶段差异的考虑,笔者认为,一方面我国事务所的持续合并趋势长期来看将有利于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优化,进而有助于提升整体审计市场绩效;另一方面,现阶段的事务所合并行为较大程度上将有利于事务所自身绩效的提升。上述结论较大程度上为我国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战略目标的制定给予了理论支持。
在研究国内未来的事务所合并时,需要进一步关注以下关键问题:(1)事务所合并后的有效整合问题远比事务所合并行为本身更为重要。从理论上看,这种整合亦是事务所合并行为与其经济后果之间的关键中介变量;(2)在考察合并的经济后果时,需要进一步区分事务所合并类型和合并特征的差异;(3)需进一步深入审计生产过程,关注事务所合并对审计师个体行为的影响。
[本文系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71002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溪:《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质量控制》,《会计研究》2006年第10期。
[2]李明辉、刘笑霞:《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与经济后果:一个综述》,《审计研究》2010年第5期。
[3]曾亚敏、张俊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研究》2010年第5期。
[4]李凯:《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方式与审计质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5]Baskerville,R. and D.Hay. The Effect of Accounting Firm Mergers on the Market for Audit Services: New Zealand Evidence. Abacus. 2006.
[6]Firth,M and T.Lau. Auditing Pricing Following Mergers of Accounting Practices:Evidence from Hong Kong,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2004.
[7]Ivancevich.S.H.and A. Zardkoohi. An Explanatory Analysis of the 1989 Accounting Firm Mergers. Accounting Horizons. 2000.
[8]Iyer.V.M. and G.S.Iyer. Effect of Big8 Mergers on Audit Fees: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1996.
[9]McMeeking,K.P,K.V.Peasnell and P.F.Pope. The Effect of Large Audit Firm Merge on Audit Pricing in U.K.,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