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地的管理

建筑工地的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地的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工地的管理

建筑工地的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地;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Discussion on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ite

Wang Kai

(Jincheng Jinjian Construction Co., LtdJinchengShanxi048000)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personnel mobilit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quality, special equipment to use more frequent changes in the process, dangerous operating points wide, insecure factors more , Easily lead to safety accidents. In order to avoid or reduce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control risk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this wo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refore, we should carefully study the status quo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arry out careful analysis on the common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carry out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ively and effectively avoid all kinds of accidents, and do a good job in safety work. Very important meaning.

【Key words】Construction site;Safety management;Problem;Measure

建筑施工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管理层,操作层多方面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找出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各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管理,全方位多角度地加以控制,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

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项目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施工项目一般都编制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安全奖罚等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很多方面缺乏操作性,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项目完全照抄照搬其它项目的管理制度,没有结合实际进行编制,连关键的字词都没有进行修改。同时,很多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还往往只是一种应付检查的摆设,根本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1.2专职安全人员配备不足,执行力较差。

对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安全生产法》以及住建部、交通部等部委均有专门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建筑施工工地数目越来越多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一些项目仅配备的一名安全员还兼职从事其他工作,导致很多安全工作没有落实,现场监督检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同时,现有的部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责任心、执行力、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项目上其它部门、班组很多人员对专职安全员不屑一顾,对安全员工作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使得安全员权力、地位较低,工作很难开展。

1.3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不全面。

根据规定,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首先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一些项目对现场工人安全教育安排不及时、内容不全面,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由于安全教育时间不够、内容单调,致使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质不能满足现场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从事危险作业的工人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正规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安全常识欠缺,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会正确识别危险源。一些工人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违章违规作业的现象比较常见,在工作中就难免不发生安全事故。

1.4抢进度忽视安全工作。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建设单位对工期要求一般都比较紧张,施工单位的工期安排与生产安全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冲突,为了尽快完成施工任务,把“安全第一”的方针置之脑后,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抱着麻痹侥幸心理,有时甚至连一些施工工序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都还没有跟上,就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冒险蛮干,这也常常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5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不足。

施工现场的安全投入不到位、不合理,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按照规定足额提取使用安全专项措施费用,从而出现现场工人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不足、施工现场危险区域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警示标志标牌未按规定设置等等情形,事故隐患未得到及时消除,从而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安全状况令人忧。

1.6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特殊工种作业是对操作者本人和他人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根据国家规定,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一些工地,工人本该持证上岗(如:起重工、电工等)的特殊工种人员未经专门培训考核,无证上岗操作,或者虽然持有有效证件,但其操作水平和安全技能也相当差,对该项工作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知之甚少。

2. 建筑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风险

2.1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施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 m以上(含2 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因此,绝大部分建筑施工都存在高处作业,操作工人存在较大的高处坠落的安全风险。工人如患有高血压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临边防护栏杆以及安全网未及时设置等气候原因影响等等情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概率将大大增加。

2.2物体打击。

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于高处作业点多面广,物体打击事故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脚手架上的材料未堆放好、工人随意抛掷物品、安全网挂设不规范、工人个人劳保用品未佩戴或使用不正确等等情况,也都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2.3触电事故。

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于临时用电设备较多,存在较大的用电安全风险。如果不规范临时用电,随意乱拉乱接、超负荷用电、漏电保护装置不齐全、电缆电线无保护等等违规现象,都可能导致触电事故或者发生电气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2.4机械伤害。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使用频率较高,必须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机械设备传动带、齿轮、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隐患未及时予以排除,工人稍有不慎,接触这些危险部位,就会酿成事故。

2.5坍塌事故。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脚手架搭设等等必须按照专项方案进行施工,如果擅自违反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或者改变工艺流程,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极易导致土方、脚手架等坍塌事故发生。

2.6起重伤害。

根据规定,起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并取得操作证之后方可上岗作业。然而,建筑施工现场塔吊、龙门吊、汽车吊等等起重机械设备较多,按照规定一个项目可能需要配备十余名甚至数十名持证起重操作和指挥人员,而事实上施工单位配备的起重人员可能严重不足,很多情况下都是不懂得起重知识的无证人员在违章指挥吊装作业,他们往往经验不足,遇到突发紧急情况,也不知道如何处置。因此,起重伤害事故虽然不是建筑工地五大伤害事故之一,但其发生概率也是比较大的。

2.7其他事故。

在建筑施工现场,还可能存在火灾、爆炸、车辆伤害、淹溺、中暑等安全事故风险。

3. 事故预防控制措施

3.1组建安全机构,配备专职安全人员。

首先要设置安全管理部门,部门设置应精干高效,尽量做到独立,不要和其他部门合并。还必须按照国家要求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兼职安全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既要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和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还要拥有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3.2制订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制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职能部门、各级负责人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防止因职责不清,发生事故之后互相推诿扯皮。制定的依据要符合安全生产法律和行业规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的内容应当齐全、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以便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还应当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以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和管理范围。

3.3按照要求投入安全经费。

提取和使用足够的安全经费,是保证施工生产安全的关键,必要的安全投入是确保安全管理有序可控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将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工作。可见,安全经费投入与安全工作的好坏息息相关,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安全教育培训、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应急救援、检测检验等等方面的安全经费投入,必须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

3.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1)安全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现场工人安全意识,增强工人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操作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现象,使工人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

(2)安全教育培训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应当重点抓好工程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认真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岗前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强化常规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

(3)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一些工人虽然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但安全技术、安全知识掌握甚少,对这部分人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安全素质。未经过培训、无特殊工种操作证者绝对禁止从事该工作。

3.5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

应当结合国家每年统一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平安工地”等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采取正反面教育和寓教于乐相结合等等方式,让全体员工都参加到活动中来,从而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3.6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1)安全管理必须重点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安全检查是实现施工生产安全,杜绝事故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项目部必须定期组织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人进行整改。安全检点在于发现不安全因素的存在状况,如装置、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不安全的作业环境场所条件、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和操作潜在危险,以便采取防范措施,防止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安全检查形式应当多样化,一般可开展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对施工用电、季节性施工、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点还应当进行专项检查。只有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通过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之后,工人在良好的生产环境下工作,其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更好保障。

3.7做好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对危险源的识别和确定要准确,才能有效地制定针对危险所采取的相应的技术措施和防护方法。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纳入控制管理范围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操作人员,并设置必要的危险源告知牌和警示标志牌,不得随意破坏危险源区域内的警示牌,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3.8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奖罚力度。

(1)安全管理还应当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对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严重违章操作、不服从管理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之后,可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违章处罚,利用强制性的手段迫使其遵章守纪。对屡教不改的实行重罚,直至清退出场。对劳务单位未按期完成整改指令、不落实安全要求等情形采取加大处罚力度、违规通报、降低信誉评价等措施,但必须得到项目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不能只依靠专职安全员的力量。

(2)采取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服从安全管理,严格遵章守纪,自觉主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积极配合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人员应当进行一定的安全奖励,对直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须给予重奖,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潜力,让大家都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中所有力量来抓好安全工作。还可以定期开展安全评比活动,对相关人员进行评先授奖。

3.9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使用频率高,因此,设备管理是否到位也与施工生产安全直接相关。施工现场各类特种设备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备安装、维修、使用、报废、检验检测及监督检查的法律法规规定,要加强对设备使用和操作的规范管理,将人员和设备有机结合,严格执行设备使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对设备进行及时检查维护,确保运行状态良好,保证施工生产安全。

3.10做好现场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目上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好之后,还应当组织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只有通过演练,才能发现编制的预案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队伍应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切实保障工人生命、设备、财产的安全,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4. 结论

搞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单从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来抓,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控制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只要领导和职工群众上下一心,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必将大大降低甚至消灭,建筑施工行业安全形势也将步入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方东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R].国发〔2010〕23号,2010.

[3]张仕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广东科技,2010(6):35~38.

[4]武明霞.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建筑工地的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人;建筑施工现场;职业暴露;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工人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受到建筑界的广泛重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工人经常接触重物,液体及锐器,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易燃、可燃材料多,职业暴露的机会多风险也大,成为建筑工人群体中发生职业暴露的重点人群。我们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50名工人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造成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工人职业暴露的细节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管理对策,收到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分析

1.1职业暴露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50名建筑施工现场工人的调查发现有52%的工人没有参加有关职业暴露知识培训,24%的人不知道标准预防的概念,56%的工人不能完整的说出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流程。14%的工人在操作时不佩戴安全帽,在施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仅占30%,在进行高处作业时正确佩戴安全带不足20%,施工作业区安全网必须按规范搭设的不足98%。由于对工人职业暴露知识培训不够,造成了工人在工作中防护不到位,对建筑施工现场出现大量的危险隐患的产生不够重视,对自身人身安全保护缺乏认知。这些都成为工人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

1.2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

调查显示,50名工人中一年中发生过重物砸伤31次,发生过皮肤被液体、锐器及电接触暴露30次。发生皮肤暴露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突然断电导致液体及火灾,重物飞溅,以及操作时手套过短,液体及重物所致。发生重物锐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1)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发生在这四口处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特别多18次,占58.1%(2)施工现场使用的电线随意拖、拉,既没有架空也不采取保护措施,有的电线甚至还浸泡在水中或者被物体碾压、多用插座等电器无防雨措施等现象较为普遍。施工人员随意进行带电作业,且作业人员带电11次,占35.5%(3)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一些建筑企业雇佣外来民工,吃住在工地,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多数为可燃的,无形中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有的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的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8次占25.8%。58%的工人认为不用使用防护用具的原因是不方便取用。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是缺乏防护措施、操作不规范和对防护物的缺乏使用规范和管理等。

2.管理对策及效果

2.1管理对策

2.1.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健全制度

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人的教育是有效减少职业性暴露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我们对120名建筑施工工人进行职业暴露危害损伤调查发现,缺乏培训是暴露损伤的重要因素。职业暴露培训需要经常进行,我们对新上岗的工人和农民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外,还对在岗工人每年进行1至2次培训,使工人充分认识到标准预防的重要性,把标准预防的概念真正转变为工人日常工作的一种理念,从根本上提高工人职业防护行为的依从性。同时建立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如何防护,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上报、如何采取补救措施、何时需要专家评估等均有章可循。通过培训工人充分认识到职业暴露预防的重要性,对职业暴露的情形能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从容应付。

2.1.2加强督导,规范落实,减少暴露

根据存在的细节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制定相应的防范规范,施工工地负责人对工人职业暴露预防防范的落实加强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筑工地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特别多,占94.4%多为新上岗的工人。分析原因发现,有的工人没用按规范要求在施工所有现场都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导致受伤。于是我们面强调落实规范,请有经验的老工人给新工人讲解施工技巧,并通过现场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脚手架的搭设必须按规范操作,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帽。

2.1.3合理配备防护物品,改良施工环境,提高防护的依从性

管理者加强对防护用品的管理,合理放置。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布局不合理,由于施工现场局限性强,人员多,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这些建筑大都为临时性,而且都是三、四级耐火等级简易结构的建筑物;还有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毗连,,一旦失火,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2.1.4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条件较差

一些建筑工地没有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堵塞了消防车道,还有的在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以及危险物品库房混用。施工单位雇佣临时民工流动性大,没有经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

2.1.5定期检查工作环境,去除暴露损伤危险因素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1)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2)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3)对雇佣民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教育,使其熟知基本的消防常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特别是要加强对电焊、气焊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使之持证上岗。(4)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经常检查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重点检查线路接头是否良好、有无保险装置、是否存在短路发热、绝缘损坏等现象。

2.2效果

通过成立外来民工流动培训学校,增强了安全生产的意识,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3.讨论

3.1强化细节管理,落实标准预防是降低职业暴露的有效手段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是建筑工人职业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暴露往往给工人带来极大的心里压力,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职业暴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建筑工地管理者作为基层的管理者,应该善于发现工作中细节的漏洞,不断终结经验、查缺补漏。要改变培训方式,由过去的统一集中培训变为分散到各个工地,深入到施工现场,做到工地开在哪里,学校跟到哪里;通过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工人的职业暴露培训,特别是安全防护、救护知识的强化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要通过召开事故现场分析会和观看施工安全教育片等形式,告诫工人安全生产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3.2更新管理理念,正确看待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建筑工地的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 地下防水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使得我国楼房普及率急剧上升,这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建筑面积的扩大,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技术却并没有跟上步伐。建筑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居民对地下室的使用,同时,长久的地下混凝土结构渗水,一方面会使混凝土中的钙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从而破坏了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进而影响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1 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防水混凝土结构是承重结构,它依靠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防水功能,能够满足围护、抗渗、耐腐和耐侵蚀结构要求。防水混凝土的有两个重要的要求,即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混凝土设置和构造有严格要求,其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都要符合要求,严禁渗漏。浇筑防水混凝土结构常采用普通防水混凝土和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普通防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骨料级配的基础上,调整配合比,控制水灰比、水泥用量、灰砂比和坍落度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抑制混凝土中的孔隙,达到防水的目的。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是加入适量外加剂(减水剂、防水剂),改善混凝土内部组织结构,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1.1 防水混凝土材料要求

防水混凝土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32.5级;宜用含泥量不得大于 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的中砂;石子的粒径宜为 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用水采用一般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1.2 防水混凝土配合比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少于 300kg,水灰比不宜大于0.55,砂率宜为 35%~40%,灰砂比宜为 1:2~1:2.5,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 50mm。

1.3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1)支模模板严密不漏浆,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固定模板的铁件不能穿过防水泥凝土,结构用钢筋不得接触模板,避免形成渗水路径;2)搅拌应符合一般普通混凝土搅拌原则。防水泥凝土必须用机械充分均匀拌和,不得用人工搅拌,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略长,一般为 120s;3)运输中防止漏浆和离析泌水现象,如果发生泌水离析,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4)浇筑、振捣浇筑前应清理模板内的杂质、积水,模板应湿水;5)施工缝(企口缝)是防水较薄弱的部位,要求不留或少留施工缝。6)养护与拆模对防水混凝上的抗渗性能影响很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如果早期失水,将导致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大幅度降低。

2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水泥砂浆防水层是在混凝土或砌砖的基层上用多层抹面的水泥砂浆等构成的防水层,它是利用抹压均匀、密实,并交替施工构成坚硬封闭的整体,具有较高的抗渗能力,以达到阻止压力水的渗透作用;适用于承受一定静水压力的地下和地上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和砖心砌体等防水工程。

2.1 水泥砂浆防水层材料要求

与基层结合的第一层水泥浆是用水泥和水拌和而成,水灰比为 0.55~0.60;其他层水泥浆的水灰比为 0.37~0.40;水泥砂桨由水泥、砂、水拌和而成,水灰比为 0.40~0.50,灰砂比为 1.5~2.0。

2.2 水泥砂浆防水层基层要求

水泥砂浆铺抹前,基层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值的 80%;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粗糙、洁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填塞抹平。

2.3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施工重会点

水泥砂浆防水层,在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一般采用“五层抹面法”;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一般采用“四层抹面法”;2)各层施工:第-层,先刮抹 1mm 厚素灰,用铁抹子刮抹 5~6 遍,然后再抹 1mm 厚素灰;第二层,在素灰初凝时,抹 4~5mm 厚水泥砂浆,并在水泥砂浆初凝前用扫帚扫出横条纹;第三层,在第二层具有一定强度后(约 24h)进行,方法向第一层;第四层,方法同第二层,但不扫条纹,而是在水泥砂浆凝网前用铁抹子抹压 5~6 遍,最后压光;第五层,方法同第三层;3)每层应连续施工,素灰层与水泥砂浆反应在同一天完成。

3 卷材防水层施工

受压力水的作用紧压在结构上,防水效果好。外防水有两种施工方法,即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

3.1 外防外贴法施工

外防外贴法是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设在需防水结构的外墙外表面,其施工顺序是:首先浇筑需防水结构的地面混凝土垫层,并在垫层上砌筑永久性保护墙,墙下干铺油毡-层,墙高不小于结构底板厚度,另加 200~500mm;在永久性保护墙上用石灰砂浆砌临时性保护墙,墙高为 150mm(油毡层数+1);在永久性保护墙上和垫层上抹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临时性保护墙上用石灰砂浆找平;待找平层基本干燥后,即在其上满涂冷底子油,然后分层贴立面和平面卷材防水层,并将顶端临时固定。在铺好的卷材表面做好保护层后,再进行需防水结构的底扳和墙体施工。需防水结构施工完成后,外防外贴法适用于防水结构层高大于 3m 的地下结构防水工程。

3.2 外防内贴法施工

外防内贴法是浇筑混凝土垫层后,在垫层上将永久保护墙全部砌好,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永久保护墙和垫层上。其施工顺序是:先在垫层上砌筑永久性保护墙,然后在垫层及保护墙上抹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待其基本干燥后满涂冷底子抽,沿保护墙与垫层铺贴防水层。卷村防水层铺贴完成后,在立面防水层上涂刷最后一道沥青胶时,超热粘上干净的热砂或散麻丝,冷却后,随即抹一层10~20mm 厚 1:3 水泥砂桨保护层。在平面上可铺设一层 30~50mm 厚1:3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最后进行需防水结构的施工。外防内贴法适用于防水结构层高小于3m的地下结构防水工程。

4 监理控制要点

4.1 在检查钢筋质量时,应注意防水混凝土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和扎丝不应接触模板,穿墙螺杆或套管应加焊止水环。拆模后,应将止水螺杆端部木块拆除,并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

4.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好旁站工作,抽查商品砼坍落度,坍落度控制在12~16cm,使其和易性应满足要求。因为加水后会增加砼的含水率,使砼的收缩加大,极易引起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所以施工现场严禁施工方直接往砼中加水。

4.3 控制好砼浇筑的均匀和密实性,砼一定要连续浇筑,计算出每次砼浇筑的推进宽度,顺序推进,不得产生冷缝。

4.4 墙板砼应采用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以 500~700mm 为宜,且第二次振捣时振动棒应插入第一次砼中。

4.5 做好砼的养护工作,使混凝土处在有利于硬化和强度增长的湿润环境中,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督促施工方安排专人进行养护,水平构件宜覆盖塑料薄膜或草袋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法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参考文献

建筑工地的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地,安全生产

Abstract: som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nd construction units, often lack of safety consciousness,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not effective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thus the hidden trouble of the existing for engineering, difficult to timely processing; The accident happened to safety, not effective measures, even will accelerate rot, etc. The following, this paper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production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expounded.

Keywords: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sites,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其周期相对较长,施工期间不仅需要露天工作,同时还需进行高空作业。此外,建筑的施工存在着各种不可控因素,其将对建筑的质量安全、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一、加强建筑施工工地现场管理

(一)注重场容管理

(1)原则上所有施工现场均应设围档,凡设出人口的地方均应设门,并在门口旁明显的地方设立标牌,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和现场负责人姓名。(2)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3)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有排水措施。(4)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料场、临时上下水管道以及照明、动力线路,要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布置,搭设或埋设整齐。(5)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6)要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严禁损坏污染成品,堵塞管道。(7)施工现场不准乱堆垃圾余物,应在适当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清运渣土垃圾及流体物品,要采取遮盖防漏措施。(8)施工物料器具除应按施工平面图指定位置布置外,还应根据不同特点和性质,规范布置方式与要求,包括执行码放整齐、限宽限高、上架人箱、规格分类、挂牌标识等。

(二)检查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的排放

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的排放可能造成职业危害和环境影响,监理工程师应定期检查、监督施工单位落实施工现场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各项措施,使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做好检查记录。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具体措施包括:围挡封闭施工;在施工场地进行搅拌作业的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人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处于城区,夜间施工时应控制施工噪声,除浇捣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外,减少不必要的夜间施工;土方车辆出场全面密闭覆盖并冲洗,减少遗洒与污染;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现场周围及沿街设置文明、安全和可靠的防护隔离设施等。

(三)检查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安全状况

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安全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做好检查记录。施工单位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平面布置方案将办公、生活区与工作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确定应当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应当设有明显的指示标志。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保证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不会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受到破坏,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工作区的施工前期围挡、场地、道路、排水设施准备工作,督促施工作业人员做好班后清理工作以及对作业区域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维护。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卫生标准在施工现场设置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杜绝职工集体食物中毒等恶劣事故发生。监理工程师应检查临时搭设的建筑物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确保饮用水供应,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施工单位应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同时,严禁施工单位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二、优化建筑施工场地布置

(1)施工现场大门内必须设置明显的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制度牌、文明施工制度牌、环境保护制度牌、消防保卫制度牌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概况及开工、竣工日期等。(2)设置施工现场安全“五标志”,即:指令标志(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等)、禁止标志(禁止通行、严禁抛物等)、警告标志(当心落物、小心坠落等)、电力安全标志(禁止合闸、当心有电等)和提示标志(安全通道、火警、盗警、急救中心电话等)。(3)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尽量采用循环方式设置或有车辆掉头的位置,保证道路通畅。14)现场道路有条件的可采用混凝土路面,无条件的可采用其他硬化路面。现场地面也应进行硬化处理,以免现场扬尘,雨后泥泞。(5)施工现场必须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6)现场内的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要明确划分,不得混用,并设标志牌。办公区和生活区应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绿化。(7)各类临时设施必须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而且要整齐、美观。办公和生活用的临时设施宜采用轻体保温或隔热的活动房,既可多次周转使用,降低暂设成本,又可达到整洁美观的效果。(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布置,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而且必须设有保证施工要求的夜间照明。(9)工程施工的废水、泥浆应经流水槽或管道流到工地集水池统一沉淀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和污染施工区域以外的河道、路面。

三、施工工地现场综合治理

(1)外来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建立治安保卫制度和责任分工,并有专人负责管理。(2)施工现场在生活区域内适当设置职工业余生活场所,以便施工人员工作后能劳逸结合。(3)现场不得焚烧有毒有害物质,该类物质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4)现场施工必须采取不扰民措施,要设置防尘和防噪声设施,做到噪声不超标。(5)为适应现场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现场应配备相应的保健药箱和一般常用药品及应急救援器材,以便保证及时抢救,不扩大伤势。(6)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应在流行病发生季节及时、定期开展卫生防疫的宣传教育工作。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事故涉及的面广、突发性强,因此在建筑工程工地施工各阶段,不仅要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要意识到安全施工工地管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制,具体落实到人到点等方面。施工人员也要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加大工地施工的监管力度,使工程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晓慧, 吕博.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J]. 辽宁大学学报,2009. 08.

建筑工地的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管理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资源浪费现象的严重化,绿色、环保开始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建筑企业需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低碳经济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秉承着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原则,使企业的发展能够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为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低碳经济与绿色施工管理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1]。低能耗即将能源的消耗量降到最低,体现在建筑领域,增加建筑自然采光,减少电力的使用需求,便属于低能耗的主要表现。低排放即将污染物的排放量降到最低,在建筑领域,施工过程对地下水资源需求量较高,如未合理利用,而将其排放到自然中,不仅容易对水资源造成浪费,同时也会对河流等造成污染。低污染即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筑废弃边角料等,都属于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应对其进行合理处理,才能够达到低碳经济的要求[2]。

1.2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即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目标的施工,即坚持“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三项原则的施工[3]。绿色施工管理,即对建筑领域施工过程中,有关上述几方面内容的管理。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四方面内容[4]。组织管理指的是将与施工有关的各级部门组织起来,在明确责任制的基础上,确保各级部门功能能够有效发挥的管理工作。规划管理指的是对绿色施工工期以及施工方案的规划情况的管理。实施管理指的是对绿色施工现场的管理。评价管理,指的是通过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检验,判断其是否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过程。将上述管理综合在一起,渗透到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是提高建筑施工绿色与环保水平的关键。

2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对施工环保性以及节能性的要求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及问题,具体如下:

2.1组织结构不完善

组织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人员未能明确管理目标,在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整体性,质量、安全、工期等一把抓,目标过于分散,导致绿色施工管理水平一直较低。(2)责任制未落实:绿色施工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能耗、污染等多种,责任制未落实,容易导致管理针对性差,且在发生问题时,责任追究较困难,对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

2.2规划与实施管理力度不足

规划与实施管理,同样存在一定问题:(1)规划管理:加强对工程的规划,是确保绿色施工能够顺利展开并进行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入各个规划环节十分必要,绿色施工方案,需单独成章,并细化分类,以避免施工混乱,目前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管理并未达到上述要求[5]。(2)实施管理:实施管理应以施工现场管理为主,在此过程中,需将细节管理作为重点进行控制,如材料的使用情况等,应加强监督,以避免上述环节出现问题。监督力度不足,是实施管理力度不足的主要体现,对其加以改革十分必要。

2.3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绿色施工,要求将资源再生利用作为主要技术而展开,就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的技术水平来看,大量工程均很难达到资源再生利用的标准。每一年,建筑领域所产生的垃圾都大量存在,资源转换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不仅浪费了资源,同时也阻碍了建筑领域的绿色化进程[6]。

3低碳经济下建筑企业的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3.1完善组织结构

针对组织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应采用以下方法使组织结构得以完善:(1)明确管理目标:通过分工的方法,明确管理目标。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明确分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期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等不同部分,每一部分由不同的管理人员负责,提高管理目标的针对性。(2)落实责任制:在绿色施工管理部门,落实责任制,要求不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不同的工作,如负责建筑材料的管理,建筑污水排放的管理等。在某一部分出现问题时,需及时追究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提高其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管理质量。

3.2加强规划与实施管理力度

(1)规划管理: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将各个分包单位组织在一起,明确各部分的绿色施工管理责任,提高组织管理的合理性。单独针对绿色施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从整体上,对方案进行规划,并从细节处对其加以完善,方案中,应将管理目标以数值形式体现,如污水排放量需控制的范围等。(2)实施管理:实施管理以施工现场管理为主,需在明确施工控制要点的基础上,要求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等与工程有关的工作人员,共同召开会议,针对细节控制的重点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绿色施工细节控制水平。另外,应在施工现场悬挂有关绿色施工的标语,时刻提醒有关人员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应做好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其加以解决,如材料过于浪费,则需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将绿色施工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3.3提升管理技术水平

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管理技术水平:(1)针对性管理:针对工程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技术进行管理。以装配式建筑与被动式建筑为例,前者的施工过程,即将预制的建筑构件安装在一起的过程,该类建筑环保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后者要求采用非机械电气设备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干预,降低了传统工程对采暖设施的依赖,提高了建筑的采光效果,能够有效节约煤炭资源以及电力资源,环保性同样较强。(2)BIM技术:BIM技术属当前建筑领域的主要施工技术,又称建筑信息模型。可将该技术应用到绿色施工管理过程中,首先建立起建筑三维模型,继而利用仿真软件,生成相应协调数据,将其与工程要求对比,通过对模型的不断更改,使之最终达到建筑对于绿色施工的要求,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3)固体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采用移动式建筑固体垃圾破碎制砖机,确保固体建筑垃圾能够得到循环利用。针对老式小区拆除过程中遗留的废弃物,可采用回填等方法处理。(4)水资源:地下水循环利用,废弃水可用于绿色浇灌,降低水资源浪费量。(5)材料节约:以钢代木,将钢结构施工作为主要施工方式,降低建筑本身重量,提高建筑施工的灵活性,降低建筑材料使用量,体现低碳经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