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 初高中数学 教学衔接 途径

初中生进入到高中数学学校阶段,他们会发现高中数学学习比初中更加深邃化、综合化和系统化,对于思维认知还没有达到高中数学学习所要求水平的高一学生来说,高中数学学习就成了广大高一学生课程学习的障碍。如果高中数学教师不及时对他们进行初高中数学学习进行强化衔接和引导,高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息就会使其高中学习生涯不能够有效得到延续,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深思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思路和途径,以便于拓展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空间。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一)初高中数学不同教学特点要求衔接

随着初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拓展,初高中数学所追求的教学目标的差异性日益凸显。由于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属于九年义务领域的范畴,这就使得初中数学教学偏重于基础数学知识的传授,而高中阶段属于进一步学习深造阶段,这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势必使两个数学教学阶段存在明显的断层和鸿沟,这不可避免地给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初中生造成了高中数学学习的困扰,如果不及时给予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引导,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就成为高一学生进一步求学深造路上的障碍,就不利于高中生进一步成长成才。这就需要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淡化初高中数学课程目标存在的严重差异性,而是基于数学课程范畴中的两者共性而去构建它们之间互通互用的知识平台,从而促使高一学生借助于初中数学理论知识以及思维习惯,去层层剥离高中数学学习的内在客观规律和思维认知要求,进而消化和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点的传授和应用,最终形成高中数学课程学习所要求达到的思维认知和知识能力水平。

(二)高中数学教学发展要求衔接

综合性地对高中数学课程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和挖掘,会发现高中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上要求很高,要求高中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独立思考、综合应用等能力。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所进行的数学学习,由于自身带有义务教育属性,这使得初中生在学习初中数学学习时缺少独立探究和深化学习思维,相比于高中数学课程学习来说,初中数学学习就容易得多,其结果势必造成两个阶段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上存在断层,这就不利于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只有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有意识地以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为基础去逐渐向高一学生揭开高中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高一学生才能够减少对高中数学学习难度上的不适,也才能够在高中数学教师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活动中开拓思维认知并增强高中数学学习的信心,那么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就能够逐渐打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造成的教学困境,致使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引领高中生不断拓宽数学学习的空间和余地。

二、强化初高中数学教学相衔接的有效途径

(一)接受知识差异,寻找共性

由于初中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存在本质属性上的差异,这不可避免使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和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也致使两个阶段上的学生思维认知和知识能力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性,那么,高中数学教师要求高一新生完全适应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数学课程理论知识讲授就难以实现。这就需要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要从心理上平和地认识和接受两个教学阶段的数学差异性,并以积极寻求两者同从属于数学领域的知识理论和学习技巧上等的共性,站在学生学习的思维角度上寻求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点和贯通性,让高一学生在回顾初中数学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去打开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概念理解、理论拓展、以及实践性的应用等学习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高一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也就潜在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集合》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时,高一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这一新的数学理论知识以及对其概念的解读,就会显得茫然不知所措,既然高中数学教师一遍又一遍地基于《集合》知识的概念进行深入讲解和挖掘,对于刚接触高中数学理论知识的高一学生来说还是不能够透彻理解和吸收,究其这一学习障碍存在的原因就在于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比较浅显易懂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联系密切,一旦面临抽象性而深邃性的高中数学知识就会陷入思维困境。这就需要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寻找《集合》这一数学理论知识点与初中数学理论知识之间的链接性,很快就会发现初中数学中的一元几次方程的解析结果就是《集合》理论知识的基础,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就引领高一学生对初中一元几次方程式解析结果讲起,让学生明白一元几次方程解析后得出的几个结果其实就是一个集合,只不过那几个结果是以分散式的形式展出出来,而高中数学理论知识只是把它们集合化而已。这样就让高一学生真正认识到初中数学学习与高中数学学习的差异性,愿意积极寻求不一样的高中数学学习内在客观规律和方法去慢慢化解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难题。

(二)剖析教材和科学衔接教材

相比于初中数学教材来说,高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系统跨度比较大和范畴比较广,知识点比较繁多、知识点之间综合性比较强,理论理解比较抽象化和逻辑化,这就对高中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显而易见,刚进入高中数学学习阶段的高一新生来说对这一数学教材难以一下子完全适应。这就需要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师,在对高中数学教材的解析过程中,不要站在高中阶段的高度上去展开,而应以初中数学教材解读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展开,要把高中数学教材向初中数学教材编排和展开靠拢,简化教材中知识点概念的抽象性,要从高一学生日常熟悉的生活实践出发尽可能地使教材内容直观化、现实化和可操作化。这样高一新生就能够使自己的学习心态保持在不急不躁的状态,根据高中教材知识内容慢慢地拓展思维和思路展开联想,以便于从日常现实实践活动中高中教材知识应用的范例,并从大量的直观性实践活动去总结这些活动所反映出来的数学知识点的共性且加以概括,这样一下就打开了高一学生对高中数学教材认知的困顿之处。例如:当进行高中《立体几何》这一教学活动时,高中数学教师不先解读《立体几何》是什么,为什么要应用立体几何数学知识,而是先从初中数学中的《平面几何》解读,并指出平面几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能够生动化展示的不足,就借机引入立体几何,适时利用多媒体数学辅助工具以视频形式把现实城市街道规划、道路规划以及家具安装方面等立体几何的优点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初高中数学教材有机剖析和衔接,一下子拓宽了高一学生对平面几何的深化也潜在地引导学生接受了高中立体几何的理论知识和应用。

(三)优化课程设计达成链接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而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拓展。高一新生思维和知识能力正处于直观性向抽象性过渡的阶段,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设计中渗透初中数学课程设计的影子,促使高一学生对数学课程设计形成共识,并愿意随高中数学教师的课程设计由浅入深地去探究和吸纳数学理论知识。例如:在进行《函数》这一数学教学活动时,高中数学教师先以初中二次函数来引出新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借助于初中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进行不同自定义函数的取舍和区间值设定,这一课程设计就实现了直观到抽闲、归纳到分析、以及树形结合的转化,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高中数学思维认知。

三、结语

毋庸置疑, 以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认知为依托而去建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无疑是高中数学教师的一种明智之举。只有初高中数学教学有机相衔接,高一学生的逻辑性、综合性和抽象性思维能力才能够逐渐得以培养,进而他们才能够领悟高中数学学习内在客观规律和技巧,最终他们的独立探究数学学习和深化数学学习能力才能够得以提升,这也是高中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玲姿,陈福来.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衔接[J].湖南教育,2016,(01).

[2]陈庆菊.如何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01).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激发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数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在初中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对如何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使用电子白板技术可以将抽象数学的知识形象化,使需要耗费较长时间的书面讲解变得简单,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将数学世界真实的在学生面前展示,对学生构建数学抽象的概念起到积极地作用. 在学习“三视图”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将物体进行动态的运动、旋转,让学生直观的观看物体不同角度的形状,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三视图的含义,绘制不同角度的物体图形. 又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提前下载好海上日出的视频,配合精彩的解说,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听觉的冲击,通过观看日出上升与海平面的位置变化,真实的感受到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中简笔画以及图像处理的功能,简单明了的画出圆与直线的关键位置关系,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视频与简笔画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清晰明了的理解圆与直线的关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变得简单,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在进行“直线、射线、线段”的内容学习时,学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三者间的概念区别,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动画展示功能向学生展示:直线的两端都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没有端点;射线可以利用光束向学生解释射线是有一个端点的,另一端是可以无限延伸的;线段则是一段具体的距离,是可以丈量出长度的,两端都是有端点的. 通过电子白板,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就可以将这种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的展示出来,丰富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创造机会进行合作化教学,在相互交流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时,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来.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这一章节时,对书本中重、难点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提前让每名学生准备4张相同形状的卡片,每个人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不同形状的设计,在课堂上将提前准备好的卡片在投影上进行移动,这不仅让学生参与到了教学内容设计当中,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又如在进行“认识多边形”内容的学习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好课堂使用的材料――各种多边形的随意放置图片,在课堂上,教师将放置图放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将各多边形与边数、内角和进行对应,写出正确的内角和计算过程,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

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相互间交流学习,创建小组化的教学模式,将班级学生分为各个小组进行自主性互动教学,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想象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给予学生相互讨论的时间,互相讨论研究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计算解题技巧,然后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黑板上向全班同学演示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在演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指出在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吸取他人的教训,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小组在演示过程中的好的地方,用于自己以后的学习.

三、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概念的书面解释是很抽象的,学生无法很快的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在对学生解释抽象概念的时候,可以将概念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帮助自身理解概念的深层含义. 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并思考升国旗时,班级学生的方阵排列. 这些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现象可以让学生化抽象的概念于形象化的实践当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概念的意思,还能够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语:初中数学教师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各种课堂活动丰富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广与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且在社会市场中越来越重视人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初中阶段,数学作为一门思维型和逻辑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要求也会比较高,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与前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创造性思维和思考习惯。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专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加强与学生实际能力的结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对于创造性思维来来说,作为一项思维活动,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其基础是学生的思考、联想、记忆、感知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从多层次、多结构、多侧面、多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突破,具有一定的扩散性和开放性。这样一来,学生在发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充分的调动其思维能力,进而有效的增强数学教学水平与质量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原有的知识进一步的有效拓展和发挥。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们自身的具有一定自主创建特性的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人们就能够更好的揭示出各个事物之间的内在以及本质联系,并且一次为基础和前提,也能够产生一些独特和新颖的东西。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创造性思维主要指的就是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的对相关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思索以及找出正确答案,是一种能够主动的、积极地进行创新和探索的思维,而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1]。比如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系统的阐述数学问题,并“再证明”、“再发现”已知的各种定理和公式,研究和分析出新的知识点。这些都是在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就教育的整个过程来看,其自身就属于一个创新的过程,虽然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凸显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的是担任着引导的作用,但是就教育来看,教师还是属于其骨干力量,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首先就需要加强对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这样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在教育目标和任务方面,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视,大胆的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创新。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充分调动,有效的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分析和探究解题方法的时候,注重对学生智力的有效开发,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启发,综合的分析数学问题,对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数学问题实现创造性的解决。

2、加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就创造性思维来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培养。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加强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不在只是单单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注重对学生积极性和鼓励[2]。比如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应该增加解题方式的多样性,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和开动,通过这种形式来加强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规律之间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点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将原先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回顾或者是复习,这样在加深数学定理和概念理解与认识的同时,也能够在大脑中构建数学知识理论体系,就能够有效的避免理论知识点之间的混淆。

3、加强与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的联系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方面的考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加数学概念与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很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也有助于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增强[3]。另外,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将原先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方式,这样一方面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会得到有效地增强,有助于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逐渐由简单转为复杂,其数学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出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环境下学习,感受数学理论知识的严谨美和抽象美,会显著的增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4]。

4、加强对教学实践情境的创设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的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还应该加强对教学实践情境的多样性创设,增强枯燥、单一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以及趣味性,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其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部分,这样对其相关的发展规律、理论知识概念以及数学公式等方面会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好的应用创造性思维[5]。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潜能,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有效调动。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积极的去学习相关知识,无论是在理解和掌握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的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5、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想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其创造性思维,就一定要加强对教学趣味性的增强,学生可以更加专注的投入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在重合、旋转、平移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一“动”的状态直接的表现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用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几何图形更好的呈现,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6、加强应用逆向思维

对于逆向思维来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与习惯性思维相互对立的,这一思维方式凸显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从反方向来分析和思考相关问题的,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更强,在一些知识理解和问题处理方面学生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逆向思维就能够有效的弥补在习惯性思维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克服其保守性,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注重逆向使用数学公式,这与正向推导具有一致的重要性;二是在数学阐述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学生学科中,有很多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逆向推导来得出;三是注重逆向分析和思考推断方法和常规问题;四是在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注重遵循可逆原则[7]。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看出,很多方面的数学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则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也更加容易。

三、结语

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就需要加强其树立和形成创造性思维意识,通过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注重与学生自身实际情况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增强数学教学趣味性,有效的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80-81.

[2]曾绍西,王琳.试论初中动态几何教学与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112.

[3]郭斌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5,20:164.

[4]王金宝.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35:185.

[5]翟增鑫.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科技展望,2016,06:248.

[6]张晓彦.浅析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64-66.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解题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对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对于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只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更多的是学会知识运用,而“解题反思”就是实现数学知识运用与提升数学思维的一个好方法。“解题反思”就是在初中数学学习,特别是解题练习中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诀窍的反思,对于出现的错误和思考不足给予弥补。

一、有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学生对学到的数学公式、定理、推论等可以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一到做题或者是考试,往往就会错得一塌糊涂。其实这都是对数学知识的不理解,因此记忆就不深刻,做题就容易错。在学习中进行“解题反思”,把知识的生成过程、证明及推导过程以及应用范围和典型题型进行深入的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得心应手。例如,完全平方公式即(a±b)2=a2±2ab+b2,及其变形应该熟记于心。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数学学习并不是搞题海战术,尽管初中数学学习中,在很多时候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但是题海战术会大量消耗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很多题型特别是简单题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而“解题反思”就是在做题后对习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的过程,不但可以节约学生的做题时间,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将知识系统化,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必要。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解题反思”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在调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将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对于提高其创造性思维有很好的作用。正如上面所说的,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应用于代数,也可以是几何,学生会在思考中自我发现。

“解题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科学系统地学习和运用,以实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形变换初中数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82-02

一、初中图形变换的定义与特点

(一)图形变换的定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系统中,图形变换是初中数学教师在准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知识点。与小学阶段的数学图形教学内容不同,初中阶段的图形教学更注关注不同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共同变换。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需要指引学生去观察图形的轴对称、平移或旋转等,从而在图形的变换中探索出数学性质和作图规律,促进学生联合理论与实践,从而合理地构建出图形的变化和运动的相关规律。

(二)图形变换的特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体系中,相比于数据的计算,初中数学的图形变换重点放在对图形变换理论的理解、分析和对比。结合教学本意和知识结构的联系,可以归纳出数学图形变换的教学体系中是具有以下特点:

1.必然性

数学教学中安排图形变换,其本意就是想让教师去指导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现实环境里寻找出不同事物的某些日常不太受人关注的知识特征,从知识特征中探索出不同的图形随着空间、数据的改变而产生的多种多样的演变。最后,从多种现象中寻找和归纳出一些具有必然性的特征。

2.相似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图形教学一般都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图形比例的基本性质、角度或线段的相似或者图形不同但性质相同或相似等。同时,除了图形的外形相似,部分时候还会在认识轴对称的基础上教学图形的平移或旋转。无论图形是什么类型,但部分内容是相同的,如图形的旋转时并不受图形限制,在解题时学会关注图形的点、线、面的改动就可以了。所以,教师在安排图形变换时要指导学生最大范围地寻找出不同图形的相似规律。

3.相对性

初中数学的图形变换的教学难点并不在知识点教学方面。相比之中,图形变换的教学重心是在"变"上--让学生尝试和习惯观察和总结,在图形的"百变"中寻找和探索出相同或相反的"相对性规律"。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和欣赏图形生成和存在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自觉找出现象发生的前提,从而更明确、更客观、更灵活地学习相关背景、材料和信息。

4.变化性

图形变换的教学中,题型是十分丰富的,也十分多样化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某一类图形变换的知识点中找出某一种规律,在通过多样化的图形对比中,迅速地使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联想和探索出书本的某一部分的知识框架,并从中寻找出其余知识点。因此,图形变换教学的内容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而规律则一般是相同、相似或相反的。

根据图形变换的四个特点,数学教师假如想在加强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能够在同一空间中都得到更全面、更及时、更充分的共同发展,那么,就应该综合地结合图形变换教学内容的四大特点,归纳出初中图形教学中的基本规律,并合理地教学学生形成主动、全面、丰富的思维模式。

二、初中数学图形变换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学生求知意识弱,盲目记忆图形变换题型

初中阶段的日常教学是希望能够在有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提高求知意识,指导自我提升的重要发展过程之一。教学的本意应该是与"德、智、体、美、劳"中的五育密不可分的。但客观上而言,在如今全球化的社会环境里,初中生一方面要面临日常学习和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的压抑,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竞争中有意或无意地把学习重心集中在成绩竞争上,从而忽视数学理论教学中那些有趣的知识点,容易在听课学习中盲目地记忆相关知识,不自觉地降低效率,可能会因此而形成不同负担的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

(二)教学模式死板,理论脱离现实

客观上来说,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和规划教学模式的时候,准备的初衷应该是让学生打破盲目记忆的错误认识,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好奇心,从而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但很多时候,教师可能会因为准备课堂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或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因此就习惯性地遵循初中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内容的死板、不足或单调等,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也让学生把"学"与"玩"这两者完全分离。

三、初中数学图形变换的教学探索

(一)激活师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对比

在初中学校的数学图形变换课堂中,教师如果想充分地激活和指引学生关注、接触和思考图型变换的理论和知识,一方面加强课堂和课余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合作,增强双方的互动,让学生在实验之中学会自觉地对实验现象发生的科学理论和课堂提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预测和归纳;另一方面是需要知道如何设计和带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通过演绎推理证明在整体中掌握好知识结构,为建立新型的图式变换的教学理论做好准备。

因此,教师在设计图形变换的教学模式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合适的时空中亲自动脑去推理好提炼,不仅能指导学生形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如学会关注对象、实验的演变和实验的原理等;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在辨认与变换图形时学会主动地对实验现象和相关规律进行合理地分析与总结,从而通过观察实验去有意识地发现空间与图形中的相互关系。

(二)理论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为了更好地抓住初中数学的图形变换规律,教师可以在平常的课间中运用图片、文字或者视频等多媒体的协助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大脑的知识图进行了思维模块的联系、整理和分工等,让学生自觉地把理论上沉闷的综合概括通过推理、联想和观察等,去关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现象,例如:教师在介绍"轴对称"时,可以让学生看一下数学教材书本的轴对称,让学生去指出或画出具体的线,然后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在课室里找一下可以对称的东西,集体统计有多少种对称的事物,最后再引出主题,说明理论知识点。

通过这样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里增强"动手实验"的实践意识,学会把书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的现象进行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打破惯性直观意识和盲目背诵模式,让学生学会在"学"与"玩"之中对实验进行类比和变换,从而运用数学的语言文字去思考、探索和归纳出合适的理论。

(三)指引学生及时总结,提高图文分析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图形变换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模式其实是总共有三大教学规律的:联想准备阶段--观察理解阶段--分析总结阶段。在这三个基本实验活动中,分析总结阶段是学生之间在学习数学基本理论的范畴里出现具体差异的重要环节。然而,客观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两者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对数学实验后期工作的总结归纳。因此,教师假如想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那么,就可以有意识地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辨认和推理空间理论,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详细的总结归纳。

四、总结

图形变换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很大的熏陶作用:不仅可以消除初中生对于数学的盲目背诵,而且也能够淡化学生对科目学习的偏见,使学生在观察、实验和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合理地兴趣爱好和自信愉悦,学会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从而综合地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