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

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育活动的双方都试图占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从而导致两者的矛盾逐步加深,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主体性原则的转向。主体间性作为一个新的范式此时被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为我们解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对主体性研究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和人的主体性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想认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我们首相必须对“主体”进行解读,“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有“主体”就必然有对象性的“客体”,从主体到客体存在着一种单向性的认识论模式。即“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这种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的模式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传统的教育方式。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最先出现在哲学领域,自胡塞尔首次提出“主体间性”概念后,这种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新范畴在学术界便传播开来。“主体间性”出现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时间较晚,但是一经引进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它强调的是“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媒介)-主体(受教育者)”,这样一种方法论模式充分凸显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地位。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领域一直强调的传统的范式,这种传统的“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的模式的提倡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双重困惑。

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容易产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不对等,这种不对等的教育又很容易使我们的教育者产生自满的情绪,从而很难摆脱教育者“灌输式”的说教模式,教育者凭借其积累的知识经验的优势在教育活动中长期占据教育的“唯一的“主导地位,而受教育者则处于被动的、不情愿的接受者的地位,这种单向性的教育模式往往会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知识的学习,进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发展。加之“灌输式”说教的理论枯燥泛味,很难从心理上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同,无法满足个体主体性的要求,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兴趣不高,更加不能使受教育者主动地践行教育活动。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主体性随着人对自然改造的步伐加快也变得日益张扬,许多突发性的矛盾和冲突在此过程中不断产生,这对我们有关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人把自己看成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绝对主体,个人主体意识的膨胀,使得人类为了追求个人私欲,不断的向自然索取,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随着主体性思政教育模式在社会中的“扩散“,”人定胜天“、”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在社会中泛滥,不仅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人的主体性在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中不断被扭曲,主体意识不断地膨胀,对己对人都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应当成为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首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主体间性体现的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交往过程中主体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种交互主体性消除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单向度的理解范式,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飞跃的同时,也对我们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对于教育者而言,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能够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地位以及教育方式,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始终高高在上的传统思维定势必须予以改变。教育者要把自己放在与受教育者同等地位,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形成自主的、正确的自我判定;同时,贴近生活实践的理论是受教育者真正能够接受的理论,教育者只有引导受教育者通过对具体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境遇的追问,他们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的主体性也只有在生活世界中实现,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得到确证。

其次,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是从属于“主体”的“客体”,受教育者本身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是目前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情境中,大多受教育者仍然把自己放在从属性的地位,存在着主体性严重缺乏的现象,过于依赖外物。主要的表现在:一方面,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依赖,即迷信教育者的权威,对教育者所教的内容全盘接受,甘愿成为被教育、被改造的客体;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书本的绝对依赖,即牢记书本、迷信书本,企图应付考试。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广大受教育者一定要及时的警醒,在受教育活动中在跟随教育者步伐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主体应该具有的自我创造性和自主性,敢于怀疑、敢于提问。

最后,对于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主体能力提高而言,主体间性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提倡,能更好地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对当今社会价值观缺失的危机。随着当今中国日益发展,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各种形形的西方思潮也在中国传播开来,冲击着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国人面临着政治信仰、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考验,因而,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主体的批判思维能力和选择辨别能力尤为重要。教育者要能够在各种诱惑面前保证清醒的头脑,懂得接受和传授正确的有利的信息;受教育者要能够在教育者的帮助和引导下辨别各种良莠不齐、伪善的信息,从而在当代社会形形的诱惑下、在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能够更好的保持自我的本性、主动的提高主体的认知能力。

我们提倡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强调教育者必须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善于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即开发受教育者善于通过各种合法渠道获取最新的理论知识,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善于从庞大的信息流中获取有用信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自身成才和发展方向的选择能力;善于探求新知识,开发新产品的创新能力;善于调节人际关系,从而使自身的主体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协调能力。这就需要把教育者的引导和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能力相结合,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传播学 微信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大课题(项目编号:15SAQ001)及山东大学(威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53-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数据显示,目前,微信用户已达6亿,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为24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33.7%。在微信平台上,已开通的公众账号超过 200万个,其中经认证的公众账号超过5万个,而政务微信公众账号总数超过3000个。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如何利用微信这种新媒体切实有效的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传播,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吸收运用传播学的理论,遵循传播的基本规律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1]。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approach)理论认为受众是主动的,受众对媒介的使用是有选择的,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需求的满足[2]。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传播特点是传播符号的多元化和受众参与的主动化两个方面。这说明“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微信用户的需求及行为习惯是合适的。同时,我们针对大学生对官方微信平台微信内容的阅读行为进行了分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证性研究,根据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用户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会对媒介产生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娱乐性,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

一、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对官方微信的使用需求分析

研究大学生群体对微信公众平台这种自媒体的需求和使用偏好对于高校官方微信运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李晶晶、李浩、何渔阳曾经调查研究大学生对微信这一新媒体工具的“使用与满足”情况,但是至今还缺乏对高校官方微信平台进行专门的“使用与满足”情况调查。

本次调研采用分层抽样方式,于2014年11月向山东大学(威海)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随机发放问卷687份,回收68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显示:男生占43.70%,女生占56.30%;低年级占75.66%,高年级占24.34%;学生干部占52.49%,非学生干部占47.51%;文科类占66.08%,理工类占33.92%。

调查发现, 69.00%的学生希望在学校的官方微信上看到重要通知、活动预告;53.86%的学生希望看到校园新闻;53.57%和47.16%的学生分别希望官微能提供学习服务和生活服务;其次是就业信息、志愿服务信息、学校科研创业政策、学生意见反馈和时事热点解读;只有4.37%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官微看到党的最新理论政策。

二、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下大学生对官方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度的实证研究

为研究大学生对官方微信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度,本研究调取该校官方微信平台2014年10月-2015年1月份4个月的运营数据,对不同的微信内容进行分类,截取数据包括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这三个月用户数在4500人左右,可以认为该时间段用户群体是固定的。

(一)研究假设

我们将微信用户的阅读行为套用技术接受模型并建立微信用户阅读行为模型,在此模型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与微信内容及微信标题有关,而感知易用性与微信格式有关。这三个因素会促使用户产生是否阅读的行为,而转发行为又会对阅读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见图1)。

图1 用户阅读行为模型

我们对4个月内运营平台发送的69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微信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对理论模型进行论证,根据之前的微信用户使用习惯调查基础,做出以下假设:

H1:微信的格式显著正影响阅读量;

H2:微信的标题显著正影响阅读量;

H3:微信的内容显著正影响阅读量;

H4:微信的内容显著正影响转发量;

H5:微信的内容显著正影响点赞量;

H6:点赞率与用户满意度呈正相关。

(二)实证分析

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 秩和检验),逐一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由结果可知,微信的格式对阅读量没有显著影响,由此推断感知易用性这一变量对阅读量没有显著影响,微信的标题对阅读量有显著影响,微信的内容对阅读量有极显著影响,对转发量和点赞量也有显著影响,由此可知,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是影响点击阅读的主要因素。经过修正之后的用户阅读行为模型见图2。

通过对点赞率和用户满意度两个变量的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两个变量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Spearman correlation:0.371**,P值:0.005)。

图2 修正之后的用户阅读行为模型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对学校官方微信的使用动机主要是获取校园新闻、通知及服务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不是关注官方微信的主要动机。

2.实证研究证明微信的内容、标题会显著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活泼有吸引力的标题,具有原创性的图文消息更受学生的欢迎。

3.在不受权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点赞率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对微信内容满意度的一个量化标准。

(二)建议

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的研究结论对于高校微信运营者更好地运用传播学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参考价值。

1.转变管理者教育观念。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关注度较低,甚至有“逆反”心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不断加强自我媒介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时代元素。方可牢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了解学生需求,维护学生权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实践表明,解决实际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同时也符合“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观点。因此,要想使学生更乐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必须首先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微信运营者要采取思想教育与服务学生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对微信平台的认可度,从而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思想政治教育。

3.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研究表明,原本枯燥说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改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语言进行传播,效果会有显著改观,而结合学生时下关注的社会热点和兴趣,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则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峰.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2-115.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4-185.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文第3篇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不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思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新媒体;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方法也要适应社会的进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对教学方式、教师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冲击着传统教学方式。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传统教学方法分析

1.1传统思想教育教学方法概述方法好似黑夜里为行人照明的灯笼。传统的思想教育教学的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中心。教师通过课本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学生则是非常被动的接受,这种方法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和抵制,导致教育效果的弱化,使教育大打折扣。

1.2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受教育者的真实状况,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但是,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重形式、轻实效、耗费时间长,声势大,却收不到实际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力量,从而导致受教育者的抵触心理。

1.3传统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在新时代的发展下,随着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发生变化,教育者的转变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很多隐形教育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过多的把时间放在课本理论的讲解和文件的学习上,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有利教育相结合。特别是愈来愈多的信息以因特网和多媒体为载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内容出现老化,无法与新媒体等技术接轨,“05方案”的施行更是推动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转变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与时俱进,更新发展。

2开放性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研究

开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将学生的思维彻底解放,挖掘他们的主动创造力,提高积极参与感,使他们从内心开始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开放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人的开放,开放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加强互动。其次,信息的开放,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优势,整合网上的教育资源,关注实时动态。

2.1开放性教学方法的意义及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开放性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开放性教学理念,受教育者也有开放性的学习思维,教学地点不仅仅限于课堂,内容也不单单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共同进步。开放性教学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轨、教学与学生主体脱节的现象。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开放性教学方法的特点表现为多样性、创新性、耦合性。

2.2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和要求在开放性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传输知识的观念,采取互动式教学,师生之间平等讨论,自由表达不同的观点,发生思维的碰撞,提高同学的参与感。还可以采用情景模拟、实物演示的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在理论和实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案例教学法也是实用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思维,全方位地去看事情,开发创新性思维。

3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地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其开放性、虚拟性、快捷性、互动性的特点为社会所欢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注意新媒体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授课教师应牢牢把握教学的主要目标,主动适应新媒体的环境,抓住其特点,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3.1新媒体教学的优势新媒体的使用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约束,信息交流更加便宜,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自由度更高,有效加强了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下学生获得交流信息的方法、途径更加宽广、容易。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生动有效的信息向学生传授和中国化理论的实用性,使本来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2新媒体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授课路径传统单一讲课方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变得愈来愈淡化,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在使用新媒体技术,QQ、微信成为同学之间交流的主要应用软件。针对这些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新媒体技术,和高校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包括对一些社会热点的感受和观点,从而制定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教学内容,使个人思想和教学理论相结合,正确树立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最终使其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4结束语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有助于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展开,可以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与社会的实际相结合,贴近时代的进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佳.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若干重要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

[2]赵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12).

[3]郭冬梅.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文第4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作为特定的问题域,学者们先后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论”、“价值形态论”、“价值特征论”、“价值实现论”、“价值评价论”、“价值变动趋势论”等亚核心概念。但应该着力实现对“本质论”“形态论”和“实现论”的创新性解读,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论”、“评价论”和“变动趋势论”属于次要问题的探讨,但是对这些问题展开的新思路肯定会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价值本质;价值形态;价值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的根本依据。因此,我们需要能动的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这一原创性概念的理解,运用价值哲学的研究成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赋予价值哲学以具体的内涵和品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实践的对话交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实证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与西方相关价值理论的对话,开拓比较价值研究的新领域;积极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资源整合。

一、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及本质的理解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学界主要存在“关系说”、“意义说”和“复合说”(三说)。其中,项久雨基于对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灵魂驱动力”概念的理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本质上讲是指对人的发展的效用和意义,它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是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想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意义关系。说到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无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施教”和“受教”过程满足了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形塑的需要,其具体表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持续的、明确的导向价值、动力价值和协调价值,唯此,方可解释它的本质属性。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过渡形态解释模式

为了避免社会和个体长期远距离互动的局面,在经历了“社会----个体”价值形态的划分之后,有学者又在二者之间提出了“集体”这个中间价值形态概念。用政治学或社会学中的“公民社会”概念替代“集体”价值形态这个价值的过渡形态日益凸显其合理性。因为“公民社会”概念比“集体”所能涵盖的社会中间组织形态更为丰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组织是以集体或团体出现,但实质上它可能是属于非法的或非正式的,这就无法与一般意义上的“集体”含义实现对接,也就会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这就需要在理论和话语体系上作出更合理的解释。与此相应的,“价值”定位模式也应该作出适当的调整。“价值”概念它先验的将主体置于一个有价值的祭台之上,但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事物存在的本身事实上对更大的价值所造成的影响是破坏性的。因而,用“效应”替代“价值”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效应”这个中性词比“价值”这个有价值倾向的词更显得客观。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价值分理论上价值存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上价值的兑现。就此而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本质、途径、规律等三个主要领域。张耀灿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客体通过作用于主体(即社会和人),并内化为主体的意识和动机,再由主体能动性地将其外化为良好的行为和品德,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既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也是主体的客体化过程,是其价值实现的本质。项久雨也持有相似的观点。已经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的效用关系入手,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三大规律:即神形统一律、真善美统一律和虚实转化律。但规律最终还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这条根本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是被有效消费(被认可)之后才显示其价值的,在这个过程中,价值客体的功能和属性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是主体的需要、利益的实现和实践活动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价值主体的需要是前提,价值主体的利益实现是生成动因,实践活动是生成的源泉。

四、善于抽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

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善于抽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特征,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问题上,已经形成了多种观点:袁贵仁较早关注到这个问题,并将这类特征归结为间接性、渐进性、潜在性、渗透性;有学者则归结为间接性、潜在性、累进性、社会性;其后,陈华洲、项久雨等学者也就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从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认识到,特征认知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切入点,没有这种特征上的面面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就是抽象的,在这些特征当中,主体性、社会性、历史性、累进性和客观性不仅存在于阶级社会中,也将继续存在于无阶级社会中,必将为我们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坐标。

五、高效度、高信度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一直为学界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然而,先前的研究,主要在评估的意义、标准、原则、特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着墨较多。目前,这方面研究的重点,已经转移到科学评估模型的系统构建上。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问题上,我们也要警惕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万能论”、“无用论”、“代替论”三种主要偏见。随着市场经济渗透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主化倾向日益浓厚,公民社会和公共治理日益凸显其现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评价日益受到社会下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主客体式的价值评价模式日益不能满足社会的民主需要,主体间性模式日益提上日程。这是一个不以某个阶级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单向评价模式将让位于对话评价模式。为此,我们需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石,从理论上廓清研究评估价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制订好评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标准体系,准确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要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工作机制的研究。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减少失误。

六、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变动趋势准确把脉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变动的趋势问题,有几个问题是需要跟踪、观察、调整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异化的可能性。实践证明,异化的可能是存在的,一旦思想政治教育的纠错机制失效,思想政治教育甚至会沦为一种相互倾轧的口实或工具。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大小是有边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而已,而且也仅仅是人之行为的很小一部分,国家治下的民众不要期待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起拯救万千事物的重担。它只是在可预期的人的活动场域里发挥作用,一旦超过它的“临界点”,想当然的东西就彻底成了妄想。最后,在可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现象将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被消费着,不论你是否愿意,它将渗透于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参考文献:

[1]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2期

[2]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互动; 实证研究; 互动; 疏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72-05

所谓教学互动,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沟通、对话以及共同活动中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为了解教学互动开展的基本情况,我们选取了广东几所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个案,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证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0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为485份。个人访谈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记录、分析和整理访谈内容。调查数据反映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现状和效果

1.师生交流意愿强烈,但教师角色定位与学生的期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1)师生的交流意愿强烈,实现状况较好 开展师生交流的意愿以及实现程度是开展教学互动的前提,也是教师是否具有教学互动理念的重要标尺。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感受到教师“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与学生交流的比例分别占70.8%和24.6%,两项相加为95.4%,反映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理念认同度很高。在回答“教师是否经常在课堂上创造交流、互动的机会”时,有57.6%和33.7%的学生分别选择“经常”和“适度”,说明大部分教师积极主动地采用创造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看到,大多数教师开展互动教学的意愿强烈,而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将之落实到课堂上。

对比而言,学生参加教学互动的意愿也比较强烈,但实现状况不是十分理想。在回答“你是否愿意与教师交流”的问题时,学生选择“非常意愿”和“比较意愿”交流的分别占到12.6%和40%,选择“一般”的占到41%,虽然具有交流意愿的人数超过了50%,但跟教师“95.4%”的数据相比,学生交流意愿相对较低。在回答“你在课堂上经常的状态是什么”时,有53.6%的学生选择“以听老师讲为主”,只有24.9%、9.6%和5.8%的学生选择“常处于思考感受中”、“与老师同学产生思想碰撞”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反映学生参加教学互动的比率较低,超过半数的学生仍然以听课为主。

(2)教师角色与学生期待之间基本契合 学生心目中教师的角色形象是什么,这种角色是否符合学生的期待,是影响师生关系和教学互动实效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理性的思想者”、“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好朋友”和“情感丰富的人”是学生对教师最为期待的三种角色或者说三种品质,分别占47%、36.1%和22.3%,而选择“党和政府代言人”和“一个完成任务的教书匠”的学生分别只占2.1%和0.6%。从教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来看,“情感丰富的人”所占比例跟学生的期待是十分吻合的,“理想的思想者”所占比重为61.7%,大大超出了学生的期望值;选择“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好朋友”的学生只占到13.3%,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这方面的期待没能在教师身上体现。此外,选择“党和政府代言人”和“一个完成任务的教书匠”的学生数量大大超出他们的期望,反映了部分学生对教师这两种角色是不太欢迎的。

为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师期待的具体内容,我们设计了“教师最可能吸引学生听课的原因”和“除了学术问题,你最希望在以下哪个方面与老师进行交流”两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57.8%的学生认为“有个人魅力的(如有个性、有亲和力、有独立的见解)”最能吸引学生听课,有65.7%的人希望多在“人生经历分享”中得到启示。以上数据说明,学生更多是从个人的发展需求的标尺,而不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评价教师角色的,教师强化个体特征、淡化社会身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角色认同,因而,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教师个性的彰显对开展师生互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教学互动在内容、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1)教学互动内容的丰富性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最为注重的教学内容依次是“热点问题分析”、“理论知识”、“历史故事”、“人物分析”、“大学生成长中困惑的思想问题”和“对就业有用的知识”;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依次是“热点问题分析”、“历史故事”、“大学生成长中困惑的思想问题”、“对就业有用的知识”、“人物分析”、“理论知识”和“其他”。对比这两个数据可以发现,师生都高度关注“热点问题分析”,这是师生交流互动在内容上重要的契合点;师生关注度差异最大的是“理论知识”,教师比较关注“理论知识”,但它对学生的吸引力很低;此外,“大学生成长中困惑的思想问题”、“对就业有用的知识”等教学内容对学生吸引力较大,但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

(2)教学互动方式的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39.8%的学生认为“教师提问”是最有效的教学互动方式,39.5%的同学则认为“案例分析”更能吸引他们,25.5%的学生认为“实践模拟(如辩论赛、小品等)”最能有效吸引学生参加教学互动。而在回答“课堂中你希望与老师通过哪种方式交流”时,36.6%的学生选择“实践模拟(如辩论赛、小品等)”,35.7%的学生选择“小组讨论”,29.8%和20.5%的学生选择“师问生答”和“生问师答”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学互动形式的要求是多元化的,教师需要综合采用形式多样的互动方式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

(3)教学互动语言的生活化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和桥梁。在回答“最能吸引你的课堂风格是什么”时,60.7%的学生选择了“活泼的生活语言”,24.6%的学生选择了“深刻的理论语言”,18.4%的学生选择了“诙谐的网络语言”,这反映了学生在教学语言上呈现以生活语言为主、多元化诉求的特点。这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风格大致吻合,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多运用“理论语言”、较少使用“生活语言”以及“网络语言”。因而,在教学中适当增多“生活语言”和“网络语言”、适当减少“理论语言”比较符合学生的期待。

3.教学互动的整体效果较好,但仍需扩大互动范围、增多互动频率

从课程学习前后的对比来看,在没学该课程之前,只有3.1%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16.9%的学生表示“感兴趣”,有54%的学生选择“一般”,选择不感兴趣和“非常不感兴趣”的学生占到19.6%和6.4%。在学习该课程之后,学生的评价大幅提高,有12.6%和48.7%的人选择“非常喜欢”和 “比较喜欢”,选择一般的人下降至32.9%,选择“不太喜欢”和“非常不喜欢”的学生则分别只有4.3%和1.4%。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完这门课程后的评价显著提高,说明课程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与专业课的对比来看,有61.2%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多于专业课教学,只有12.2%的学生认为少于专业课教学互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教学互动差别的原因,调查数据见下表: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老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方法更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多于专业课程的重要因素,这也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加注重提升个人魅力、改进教学方法。

从学生学习该课程最大的收获来看,57%的学生选择了“更好地认识了社会”,24.9%的学生选择了“提高思维能力”,20.8%的人认为收获了“理论知识”,17.9%的学生选择“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实现了知识传递,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比较好地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标。

从教学互动的开展范围来看,60.2%的学生认为教师“只与一部分活跃的同学进行交流”,28.6%的学生认为“能与全班每一个同学都进行良好的交流”,8.9%的学生认为“只与少数个别同学进行交流”,还有2.3%的学生认为“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说明教学互动的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从教学互动的频率来看,48.5%学生选择“没有与教师交流”、47%的学生选择“1~5次”交流,选择6次以上的学生数仅占4.5%,说明师生交流次数不是很多,尚有改进空间。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价值整合目标与功利取向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师生期待的背离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的是价值整合目标,侧重于用社会整体的、长远的价值目标对个体精神、价值的整合,教师身上肩负着理论教育、价值引导和精神动力激发的重任,希望通过教学互动来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和精神价值观念的塑造。另一方面,“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正面对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等现实的挑战,出现了偏离主导要求、弱化主导价值等倾向。”[1]在大学校园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倾向上呈现出重物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重个体、轻整体的特点,他们希望通过教学互动来满足个人发展的现实需求,这就容易导致教师所肩负的价值整合目标和学生的功利取向需求之间的背离,从而成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顺利开展的重要障碍。

为了解师生教学互动的阻碍因素,我们设计了“阻碍你与教师交流的最主要的原因”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44.6%的学生认为扩招带来上课人数太多是导致教学互动实施困难最主要的因素。除此之外,选择“对问题不感兴趣”和“没有自己的想法”分别占到27.8%和22.4%,成为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从个人访谈中了解到,“不感兴趣”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深层原因是学生对主导性的思想理论、政治意识和精神价值的疏离、淡漠和拒斥。在谈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时,相当一部分学生直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聊、无用和无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态度:“一直都不怎么喜欢,我想应该没什么人会喜欢,我个人一般啦,也不能说喜欢,应该是教育必须的,学校的要求。”“一般喽,当作一门学科来学习,比起其他学科又不是重点。”“刚看内容的时候觉得很无聊,与以往那些政治类的科目没什么两样。”“因为跟考研有关,所以硬着头皮听。”

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从“实用”、“功利”的角度来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价值,其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考研、考公务员的现实压力,很少有学生从精神价值的层面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必然会导致教师作为社会整体价值的整合者、思想文化观念的传道者的身份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甚至有学生认为该课程充满着“空洞的口号”和“无聊的话题”。由此,不少教师在是坚守自己作为社会价值的传递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曲高和寡,还是一味迎合学生实用、实际的需求而忘却精神文化价值之间徘徊挣扎。

2.教学实施方式与学生心理特点之间的差距造成师生交流的障碍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了,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摆脱知识灌输的影响,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在角色定位上,教师的角色扮演与学生的心理期待尚有差距。由于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经常以“党和政府代言人”的身份出现,较少以“独立的个体”身份出现,比较注重理性思考,而较少显示细腻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尤其是对学生的现实处境可能会缺乏“理解”和“体谅”。而从学生的角度,他们更期待教师呈现出独立的思考、真实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对教师的个人魅力期望值非常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个人魅力成为教学互动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希望教师以独立思想者的身份发表不带引导性的言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的身份呈现与学生的心理期待发生了偏差,成为师生互动的障碍。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注重理论知识传导与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之间存在偏差。不少教师依然坚持以知识灌输为主,但是学生则期待更加丰富而多样、多元的教学内容。访谈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老师提供更多有关成长中困惑的思想问题和对就业有用的知识,也有学生期待教师分享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还有学生希望了解考研知识,这在“以一对多”的教学互动中,教师面对多样化的教学内容需求只能有所选择,难以面面俱到。

在教学互动形式方面,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高效运用尚有难度,尤其是教师在网络交流工具的使用能力上与学生心理期待尚有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师生问答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多的学生期望积极主动的、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方式,如学生换位讲课、辩论、表演小品等。很多学生在访谈中表示,教学形式不一定非要在教室里实现,走出教室,走进实践,让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然而,学生所期待的交流方式,受到有限教学资源的限制,与现实有明显的差距。在问及“你最希望通过什么途径与教师交流”时,有36.5%的学生选择了网络聊天工具(QQ、飞信、MSN),11.8%的学生选择短信方式。在访谈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教师加入班级QQ群,或者通过微博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但受到时间、技术水平等限制,很多教师在这方面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学语言方面,活泼的生活语言最受学生们喜欢,访谈中不少学生表示最喜欢“实话实说型,一些理论知识加自己真实的想法”的教学语言风格,希望教师的语言表达更加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而在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以深刻的理论语言为主。如何让教育互动的语言深入浅出,既保持理论的深刻性而不陷入庸俗,又实现表达方式的灵活性而不呆板,这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如何让学生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也尚需教育者不断探索。

3.社会发展现实与思想理论认识之间的反差带来师生互动的尴尬

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方面的正确观念方面,具体表现为帮助学生在社会发展支流中认识主流、个别现象中认识社会发展全局以及个体利益中认识社会整体利益。然而,在当前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发展现实与思想理论认识之间并不同步,甚至存在着矛盾、背离的现象,社会的一些消极因素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下、在学生关注视角的聚焦下被放大,成为影响师生交流、形成价值共识的重大障碍。

问卷调查显示,表示对该门课程“非常不感兴趣”、“不感兴趣”和“兴趣一般”的学生高达80%。究其原因,绝大多数学生直接将其归类为“政治”课,对政治课的教育目的,少部分学生甚至理解为“假大空的政治宣传”。在访谈中,有学生直言:该门课程就是政府的思想强化教育课程,对这种思想强化教育表示反感。对这门课程反感的深层次原因,是社会上存在着、官官相护、权钱交易、强拆事件、食品质量安全等负面因素,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对这些事件的报道,使得学生对思想共识缺乏信心。比如,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在访谈中表示,“我爸是李刚”这件事情对其思想冲击特别大,觉得社会公正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太稀缺了,让他对未来感到很迷惘。

此外,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就业困难、贫富分化、社会竞争生存压力增大,社会发展使学生的价值取向趋向现实,拜金论、权势论、关系论、读书无用论等不良风气也进入校园,相当多的学生表示纯粹的、理论的东西适应不了个人的现实需求。有学生在访谈中表示:“除非我以后从政,不然学了这门课程也不知道能有什么用。”社会发展现实与思想理论认识之间的偏差,给师生之间开展思想价值方面的对话、形成价值共识之间的互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三、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对策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抛弃思想政治理论课“万能论”的幻想,也要摒除其“无用论”的悲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如何把握师生互动的特点,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改进教育互动方式方法,从而不断增强教育互动的实效,是需要积极探索的,其改进思路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以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具体表现为克服“道德人”、“经济人”、“神性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使人真正成为“完整的人”。[2]以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教育目标,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互动不能停留在形式层面,不能满足于简单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递,而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参与,通过主体之间真诚、合理、坦诚的交往,实现精神交往、价值碰撞和文化交流,推动人的主体性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目标之一,这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互动得以形成的条件,也是教育互动价值实现的必要前提。为此,有学者呼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3]所谓“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是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要通过反思批判这样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以实事求是地肯定应该肯定的东西,否定其中应该否定的东西,并根据这种分析提出积极的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方案,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减少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为了培养学生的“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互动应当鼓励学生的怀疑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诚想法,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观点说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观念和价值倾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条件。

2.以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情境为方式

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情境,是构建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关键环节。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树立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教师应当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肯定其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着眼于主体性的发挥和培养,通过教育对话,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需求及其特点,根据学生的需要及其特点,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教育目标,选择丰富的、适应其需要的教育内容,采取恰当的互动方式,从而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

第二,在角色上注重移情与换位思考。教师和学生由于年龄、成长环境以及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乃至言语表达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怎样缩小或者消除这种差异?最关键的是在教学互动中巧用“移情”。所谓“移情”,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替他人着想,体会到与他人类似的情感,其实就是“换位思考”。[4]发挥移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互动中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体谅学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另一方面,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替他人着想,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有师生双方都体谅对方,平等对话的场景才会出现。

第三,是在语言表述上注意生活化和时代化。教师在语言的使用上,一是需要注意将教材体系转换为思想体系、将理论语言转换为生活语言,采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表述方式来开展教学互动。二是注意语言表述的时代化。富有鲜活生活气息的时代语言承载了师生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记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三是在语言表达中要投入感情、展示真诚。只有以心换心、以情动人,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

3.以走向实践、走向生活为旨趣

走向实践、走向生活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内在要求。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中,生活世界是与经济、政治等社会系统划出边界的公共领域,交往理性只能发生在生活世界之中。生活世界中可以发展出一种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民主思想和公民社会力量,以此来抵制体制对生活世界的侵蚀。走向生活世界,是交往理性的旨趣所在和根本原则。[5]尽管生活世界和交往理性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但对开展互动教学还是具有启示意义的。作为一种交往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着眼点不是远离主体的客观知识或者理论,而是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真实、真诚的活动,其最终的目标指向师生本质力量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此,必须走向实践、走向生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回归生活世界,关注时展和学生成长需要,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互动。实践的不断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也成为师生教学互动的重要背景,师生互动关注时代变化、提升主体改造实践的能力才有意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只有深入到学生的真实生活,才能够真正影响主体,才能够最终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建立在对个体真实生活的尊重、理解基础之上,关注学生的各种需要,把对个体的发展促进作为其着力点,为主体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资源,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互动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本质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 辉.现代性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7.

[2]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2.

[3] 张向阳.高校师生交往的困境及出路――基于交往理性的视角[J].教育探索,2009(11):83.

[4] 彭慧蓉.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J].教育探索,2009(12):109.

[5] 陈志刚.交往理性思想:批判与乌托邦[J].教学与研究,2004(11):20.

收稿日期:201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