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过学习理论,把握课标精神,再联系教学实际,我认为,语文教学要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能力,形成健全人格。
一、从识字教学入手
学生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工具是被人所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作形象的描绘,利用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这样,学生的想象、创造,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并且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他们也会由此对它产生无穷的乐趣。
老师在上课时,应充分利用象形字来引导学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如指导学生学习“奴、仆”两字时,可分别板演奴、仆两字的象形字,然后引导学生记忆字形,并直观形象地理解奴仆的生活遭遇是如此的“不堪”,“受尽屈辱”。这样能使识字教学富于趣味。
二、知识充实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学生,甚至个别老师对知识的学习在认识上往往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片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为学习目的,把知识作为穷究的对象;二是片面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轻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能力。
1.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始终以个体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当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趋于一致时,学生就会把外来的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而获得新知;当外界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产生抗拒,或者对外界刺激进行鉴别、改造,重新组织,一边摒弃旧知识,一边吸收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让学生尝到运用知识的“甜头”
获取知识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在运用中尝到“甜头”,才能更好地维持强化学习兴趣。例如把握词义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最基本要求,学生如能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通过分析结构推断词义,则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学生就能使所学的知识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三、领悟文意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注重情感体验是新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不少。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如我在指导学生理解“卧薪尝胆”一词的意思后问学生:你们要不要“卧薪尝胆”?这时的学生不明白“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当然说“不”。我举了一个例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人卧薪尝胆了十几年,终于使我国第一枚航天火箭飞上了太空,他们真的去卧薪尝胆了吗?学生顿时体会到“卧薪尝胆”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发奋图强”。这样,使整个理解过程充满了情味。
四、情感的陶冶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和表现,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以情动人,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叶圣陶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要摒弃只重视理性分析,而置文理情思意境的美和作者的性灵情趣不顾的教法,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我们采用的教学手法一般为传统的“涵咏法”和后起的比较法。
1.涵咏法。指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也就是充分尊重作品,通过朗诵,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建构主义教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从事教育工作已经五年了,一直都担任初一初二的语文教学工作。今年,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初三的语文讲台,心中的喜悦是无以言表的。但是,内心当中更多的是忐忑。初三教学对我一个新手来说毕竟是陌生的,如何让学生通过初中两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和进展,为此,我必须在以有的经验和知识上再作更多的努力。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以外,我将自已的课余时间也充分利用起来,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上网查阅资料等等。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基本掌握了初三语文教学的规律。
下面介绍我的一些肤浅见解,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 研读课标,抓准教学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当前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的教学和命题都必须遵循的“法”。因此,我认真学习语文新课标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时用新课程理念来观照和使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用新课程理念来统率指导初三语文教学。
在研读课标,学好理念的基础上,要潜心研究近几年来的中考语文卷,主要研究命题思路及试卷的板块、题型。
当前“文选型”的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需要我们教师自己去选择与创生。在创生和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离文本和学生太远。很多老师的设计初衷是建构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但架空文本、远离语言品味,问题设计笼统,小组交流有过场痕迹的现象比比皆是。一堂课下来,有些同学的思维状态还停留在自己分析的水平,甚至还未读懂课文。
“读懂课文”是一种教学取向,就是所谓的文学作品的“解读”。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了“文本解读”这一条目,称其为“通过分析来理解”。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薛雪(清)在《一瓢诗话》说过:“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
2 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2.1 反复咀嚼教材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找好教材的切入点、训练点、问题点,创设好教学情景以引发学生读书、思考和训练。
我觉得把握好文体是切入教材的可行办法。在教学初三上册第二单元,我首先讲清楚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的一般结构、特点,然后让学生们学以致用,自己通过读书、思考去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
2.2 不盲目赶进度
张志公曾说过:“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深入文本,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多角度、多层次阅读文本,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绝对不要为了赶进度而草率结束新课,然后搞题海战术。
2.3 了解单元教学要点,处理好讲读课和自读课的关系
以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下册的主题是“对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认识”,应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2.4 对课文顺序作适当调整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将教材的顺序作适当的调整:
1-2-4(现代诗歌、议论文),3-4-6(小说、文言文)
2.5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个性,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是重点难点,教师先必须做足准备。
例如《唐睢不辱使命》对话精彩,《变色龙》和《我的叔叔于勒》构思巧妙,应引导学生牢牢掌握。
3 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交给学生,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教育学派也认为学习就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情境、协作、合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1 先学后教
先与后的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先学后教是根据学习的一般规律提出的原则性要求。
3.2 启发质疑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积极辨疑、释疑,激发竞争意识。
3.3 以学定教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根据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确定现场教学方式。
3.4 多学少教
3.5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 讲究课堂组织策略
4.1 教学手段多样化
一节课45分钟,对于十几岁的学生来说,要自始自终保持高度注意和紧张思维是很难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任务的安排时,要注意学生的这个具体情况。课堂上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参观讨论,都要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得起来。
比如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我们运用了辩论的形式。辩题: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力。正方辩题: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反方辩题: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辩论得非常激烈,即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驳论文的写法。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语文教学 教学认识 教学构想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教师需要明确学科特点,跳出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框框,把教学重点放到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具备的素质上,在教学中,积极沟通与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将实际运用有计划、有选择地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使语文教学适用于社会交际需要,适应学生将来的发展需要。
一、语文教学的认识
1.必要性。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终究是就业教学,职业教育是伴随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求而产生的,并始终与个人的生计问题紧密相连。教师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体制的转换,大量社会劳动者下岗,因而劳动力供远远大于需求,这使学生的就业困难在无形中就加大了,职业学校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很多人不可能直接就业,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谋职过程,自身谋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谋职的快慢和谋职的好坏。从这个意义上讲,引导学生学好语文这门与社会交往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使中等生具有让社会认可的语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具备全面的语文应用能力,会给谋职及将来从事的工作带来积极的帮助。
2.迫切性。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对象是学习的弱势群体,那么,他们语文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教授他们,采用应试教育下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把学生看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机械地掌握“死”的呆板的知识,那么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本来厌恶的情绪不断加深,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3.可能性。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要参加对口高考,但绝大部分的学生是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职学校语文教师改革语文教学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教师完全可以轻装上阵,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使中职生具备被社会认可的语文能力,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面前,使语文应用能力成为谋职的本领,这样就会大大扩大中职生的生存空间。
二、语文教学的构想
1.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做法,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增强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他们在社会求职过程中有积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在社会上谋到职位或谋职的好坏。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口语交际训练将会给予他们直接的帮助。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是不容乐观的,这就更需要语文教师对他们加强训练。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学生的需求有计划地、序列化地、由简单到复杂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贯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就课堂而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复述、答询、问题辩论等;就内容而言,大至社会重大事件,小到生活衣食住行;就形式而言,教师可以个别和集体相结合。在训练的基础上到学生毕业前对他们特别进行自我介绍、求职应聘等训练。这样坚持下去,学生能真正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社会求职过程中就不会因羞于开口、不善表达而影响求职的成功,这样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学以致用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2.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校本教材建设。在使用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在保持原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各年级各专业特点,适当调整删减一些课文,补充一些与本校专业有关的课文进行教学很有必要。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可补充普通高中的教材《庖丁解牛》,对庖丁遵循牛的自然规律进刀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高超技术,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无疑是表率,有很强的吸引力。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应用文单元的学习补充一些如《吸尘器说明书》等有利于熟悉业务知识的说明书。如果能多选一些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用性强的教材,则既加强了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巩固了专业思想,又增加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3.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习兴趣。进入职校的学生,普遍学习情绪低落,学习信心不足。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例如:举办成才报告会,联系古今中外一些名人早年学业不佳,后发奋努力成才的事迹教育学生;举办演讲会,点燃理想火花;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中职生的特点,举办多种竞赛活动:朗诵、猜谜、讲故事、纠正错别字等,给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信心。组成文学社团,进行文学创作和欣赏固然重要;举办应用文评论讲座,为社会提供应用文写作实属必要;可以组织“讲演团”,演讲国内外大事;可以组织采风社采访民情民风;可以组织评论组,开展书评影评活动等,让学生在应用中增长才干,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就是指开放性的教学空间和开放性的教学气氛,就是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创设一种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就是营造一种浓厚、向上的知识环境。“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行”,开放式的师生关系是诱发学生求知的剂,使每一节课不再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享受。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下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作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上,为了便于学生多向交流、主动探索,在编排学生座位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的形式,以便学生开展小组间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学习模式。同时,仅仅在课内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还不够,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内,还要将学习带出课堂,将活动引向课外。比如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考察、实地采访、做社会调查等,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事物的是非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精心设计开放式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新
传统的教学内容较少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服务,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才能,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式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语文。要使语文知识渗透于实际生活之中,就必须开放语文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语文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打破教材的限制,创设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主动灵活地设计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应该用整合的观点,将各种学科知识自然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善于捕捉时代气息,进一步拉近教材和现实生活的距离。
三、采用开放式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在多媒体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媒体网络技术必将对我们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开放教学手段,必将给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带来巨大的变革。开放式教学手段更加直观、生动、灵活,丰富了教学情景,是让课堂开放的有效方法。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内容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单凭教师讲授,很难吸引学生。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无疑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它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认识活动中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锻炼,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生活情趣,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提供“开放式语文作业”,训练听说读写能力
“开放式语文作业”是指学生的作业不拘泥于课本的限制,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去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和社会交际活动,通过丰富的文化传播媒体去“接触到大量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在教学中我每天确保有一定的语文课外活动时间,这不仅有利于摆脱语文训练的随意性,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关注生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能力是由多方面知识技能综合而成的,因此,人们自然希望听、说、读、写这些语文能力能通过作业获得全面训练。然而,至少在目前的条件下,还只能是以读、写为主的书面作业。“听、说”作业一般只适合于课堂内进行。要解决的问题是:书面作业的形式不应单一化、重复化。应充分注意从有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全面训练,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有利于促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而不是仅仅考虑应试的需要。
五、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因素
那么,什么是语文的“人文性”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不要紧,有时问题越模糊、越开放,反而越有利于问题的探究和发现。我们不妨先进行语素分析:“人文”,是由“人”和“文”两个因子构成的。浙江教育学院的汪潮教授认为,“人”既是个体性的人,也是文化中的人;而“文”,是指文化,当然,文化是人的文化,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人类的文化,因此,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这种理解正好吻合了《课标》提出的“语文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性质,应该是对“人文性”的一种有效诠释。上海师范大学的吴立岗教授认为,人文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也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养。吴教授的这一番论述,全面地阐述了“人文性”的内涵,同样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现在认识较为普遍的是,“人文性”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于漪老师的这一观点,引起很多语文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响应。究其原因,语文课程必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的发展”。
因此,语文课堂中,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工具性)发展的同时,应更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文性)的协调发展,这才是语文课程完整的价值取向,也应是我们语文教师不遗余力去探究、去实践的。
《课标》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这一段话告诉我们,要凸显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其基本策略是“熏陶感染”,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而不能搞强行灌输,不能实施人文说教,不然又会陷入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的泥潭,而缺失了语文学科的本位。
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应是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生成的、实现的。也就是说,对语文学科而言,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它必须有机地融合在语文教学的字、词、句、段、篇之中。《课标》说得妙: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统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加,是单纯地表示并列关系的两个语文教学任务,而更多地是表现出它们之间相互包容、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整体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人文”允许广化
所谓广化,即扩大,宽广。阅读文本本来就是“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王夫之语)。再加上现代学生眼界开阔,视野浩大,对同一文本产生众多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人文感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况且,同一文本在不同的时期,其文本意义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文本也同样具有发展性。这里的关键是,只要学生的人文感悟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美好的品格,在大是大非上没有出现错误,就应当允许学生有独特的感悟,使教材的人文价值得到广化。如一位教师教学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当讨论到“学了课文,你们喜欢谁”时,有几位学生居然喜欢小灰兔,理由是“小灰兔帮老山羊搬白菜,说明它也爱劳动”“小灰兔对老山羊说‘谢谢’,也看出它很有礼貌”,甚至有学生说:“小灰兔因为不太清楚用菜籽可以种成白菜,所以才向老山羊要白菜的”等等。学生的这些人文感受,显然与文本所倡导的要让学生学习小白兔勤劳独立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形象相偏离,但学生的这些感悟也有他们的充分理由,教师不能简单否认,要积极地加以引导。如教师可说:“你们真厉害,不仅看到了小灰兔身上的缺点,还看到了它的不少优点,非常好!我们相信小灰兔一定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成为和小白兔一样自己种白菜而不依赖老山羊的勤劳好孩子,你们说是不是?”这样,既充分地尊重了学生,又使教材的“人文”得以广化。
二、“人文”需要同化
受传统语文教学“唯工具论”思想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其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致使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一再失落。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已使这种残缺的语文教学一去不复返。但问题是如果光喊口号,就毫无用处,还得扎扎实实地付诸于课堂教学的实际行动中去。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个性特征,充分考虑其人文因素,不遗弃、不脱离、不违背、不曲解文本的美学价值和人文意义,这就是“同化”。例如,《蒙蒙细雨》一课的教学,教师重点抓住正反(女儿的态度)两方面能反映妈妈人格魅力的词句,通过多次诵读、感悟、体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妈妈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并受到充分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三、“人文”必须点化
点,即点拨、点击。当学生对文本价值的感体悟陷入是非不清、良莠难辨、黑白颠倒的泥潭时,教师必须加以点拨、引导,使学生识清“庐山真面目”,进入人生正道,切不可置之不理,放任自由,否则,我们的课堂将会成为人文的“黑色课堂”,给学生带来无法弥补的精神毒害。例如,在一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教研课上,教师要学生评价文中人物。很多学生都评价了孙悟空、唐僧,出人意料的是有学生高度评价反面形象白骨精,说它有屡战屡败的顽强精神,败了再变。这个学生认识到的价值观严重地混淆了是非,颠倒了黑白。如果说连白骨精也值得赞赏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坏人了,就没有什么对与错了!为什么呢?因为白骨精屡败屡战的目的是为了吃人,为了要吃一路艰辛上西天取经而又满怀慈悲心肠的唐僧肉,也就是为了个体的利益(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而杀害无辜的老百姓。像这种坏人越顽强,被杀害的无辜就越多,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人人必须得而诛之。小学生因为年龄尚小,学历不丰富,社会经验不足,难免在问题的认识上会有不全面、不成熟,甚至产生错误。关键是教师对症下药的引导、点化。当然,引导的过程也应力忌说教,采用学生喜欢接受的方式,与之平等地进行对话,在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